切削油配方
切削油配方

切削油配方1. 引言切削油是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的重要润滑剂。
合理的切削油配方可以提高切削过程的效率和表面质量,延长切削工具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本文将介绍切削油的组成成分,常见的切削油配方以及它们的应用。
2. 切削油的组成成分切削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2.1 基础油切削油的基础油是实现润滑和冷却效果的基础。
常见的切削油基础油有矿物油和合成油两种。
•矿物油: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适用于一般的切削过程。
•合成油: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高温稳定性,适用于高速、高温、重负荷的切削过程。
2.2 添加剂为了增强切削油的性能,常常需要添加一些化学添加剂。
•抗乳化剂:防止切削油与水发生乳化,保持切削液的稳定性。
•极压添加剂:提高润滑膜的承载能力,减少摩擦和磨损。
•抗氧化剂:延长切削油的使用寿命,防止氧化变质。
•防锈剂:保护金属切削表面,防止产生氧化层。
3. 常见的切削油配方根据不同切削过程的要求,切削油配方可以有所差异,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切削油配方。
3.1 通用切削油配方•基础油:矿物油或合成油•抗乳化剂:2-5%•极压添加剂:5-8%•抗氧化剂:1-3%•防锈剂:1-3%•辅助添加剂:适量3.2 钢铁材料切削油配方•基础油:矿物油•抗乳化剂:2-5%•极压添加剂:10-15%•抗氧化剂:1-3%•防锈剂:1-3%•辅助添加剂:适量3.3 铝合金材料切削油配方•基础油:合成油•抗乳化剂:2-5%•极压添加剂:5-8%•抗氧化剂:1-3%•防锈剂:1-3%•辅助添加剂:适量4. 切削油的应用根据不同切削过程的需求,切削油的应用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切削过程:通用切削油配方可满足大多数金属切削的需求。
•高速切削:选择优质的合成油基础油和高性能的添加剂,以提高润滑和冷却效果。
•重载切削:采用添加剂中含有高极压性能的切削油,以提高润滑效果和减少磨损。
•高温切削:使用具有较高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的合成油基础油。
不锈钢切削油配方

不锈钢切削油配方
不锈钢切削油是一种专门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润滑剂,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和热量,从而提高切削效率和加工质量。
不锈钢切削油的配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切削效果和加工成本。
不锈钢切削油的主要成分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基础油是不锈钢切削油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矿物油或合成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稳定性。
添加剂是不锈钢切削油的辅助成分,它们可以改善不锈钢切削油的性能,如抗氧化性、抗腐蚀性、抗磨损性等。
不锈钢切削油的配方需要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不锈钢切削油的配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良好的润滑性能。
不锈钢切削油应该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和热量,从而减少刀具磨损和加工成本。
2.优异的抗氧化性能。
不锈钢切削油应该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油品老化和变质,从而延长不锈钢切削油的使用寿命。
3.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不锈钢切削油应该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金属表面的腐蚀和氧化,从而保护加工件的表面质量。
4.优异的抗磨损性能。
不锈钢切削油应该具有优异的抗磨损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刀具磨损和加工成本。
不锈钢切削油的配方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切削效果和加工成本。
因此,在选择不锈钢切削油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进行选择,并且要选择具有优异性能的不锈钢切削油。
切削液配制方法与成分比例

切削液工艺配方,切削液配制方法与成分比例切削液配方经过总结得出4种常见的切削液配方:透明水溶性切削液、乳化切削油、防锈极压乳化液还有其他的一些切削油。
每种切削液在制作配制工艺上又有不同的方法,具体参数和配制比例如下:1、透明水溶性切削液配方1(%)透明水溶性切削液乙二醇65.8;四硼酸钠 3.0;偏硅酸钠 1.0;磷酸钠0.2;水余量。
本液用于结构钢的车削、研磨和钻孔,使用时用水稀释3倍。
……共三种配方。
2、乳化切削油配方1(%)石油磺酸钠13;聚氧乙烯烷基酚醚(OP-10) 6.5;氯化石蜡10~30;环烷酸铅5;三乙醇胺油酸皂 2.5;高速机械油(5号)余量。
本油用于金属加工的挤压、车、钻等到工序,使用浓度为本乳化油的5%~30%.。
配方2(%)妥尔油酸钠盐 4.5~5.5;石油酸钠盐 4.5~5.5;C1-4合成脂肪酸 2.5~4;聚乙二醇 1.5;工业机械油余量。
……共五种配方。
3、防锈极压乳化油配方1(%)氯化石蜡10;硫化油酸9;石油磺酸钡20;油酸2;三乙醇胺5;机械油(10号)余量。
本油主要用于重载切削加工,可代替植物油及硫化切削油。
以20%的浓度使用。
防锈性能良好。
……共两种配方。
4、其他切削液配方1(份)硫化切削油硫化棉子油500;棉子油1350;硫磺70;机械油(10号)2200.。
配方2……共有四种配方。
配方组份:石油磺酸钡10石油磺酸钠4Span-802三乙醇胺6.5NaOH0.5油酸11.5梓油10乙醇220#机油51.5水2.0制备:将NaOH0.5溶解于水,其它组份溶解于20#机油,搅拌均匀,加入NaOH溶液再搅拌均匀即可;用途:使用时候配成2%~3%的乳化液,主要用于金属切削加工,作为冷却润滑剂使用。
切削液配方2配方组份:(质量分数%)石油磺酸钠34.9%三乙醇胺8.7%油酸16.6%10号机油34.9%乙醇4.9%此配方按2%稀释成为乳化液使用,铸铁可以防锈12天,用于精磨零件,可以作为高效间防锈液使用。
切削液配制方法与成分比例

切削液工艺配方,切削液配制方法与成分比例切削液配方经过总结得出4种常见的切削液配方:透明水溶性切削液、乳化切削油、防锈极压乳化液还有其他的一些切削油。
每种切削液在制作配制工艺上又有不同的方法,具体参数和配制比例如下:1、透明水溶性切削液配方1(%)透明水溶性切削液乙二醇65.8;四硼酸钠 3.0;偏硅酸钠 1.0;磷酸钠0.2;水余量。
本液用于结构钢的车削、研磨和钻孔,使用时用水稀释3倍。
……共三种配方。
2、乳化切削油配方1(%)石油磺酸钠13;聚氧乙烯烷基酚醚(OP-10) 6.5;氯化石蜡10~30;环烷酸铅5;三乙醇胺油酸皂 2.5;高速机械油(5号)余量。
本油用于金属加工的挤压、车、钻等到工序,使用浓度为本乳化油的5%~30%.。
配方2(%)妥尔油酸钠盐 4.5~5.5;石油酸钠盐 4.5~5.5;C1-4合成脂肪酸 2.5~4;聚乙二醇 1.5;工业机械油余量。
……共五种配方。
3、防锈极压乳化油配方1(%)氯化石蜡10;硫化油酸9;石油磺酸钡20;油酸2;三乙醇胺5;机械油(10号)余量。
本油主要用于重载切削加工,可代替植物油及硫化切削油。
以20%的浓度使用。
防锈性能良好。
……共两种配方。
4、其他切削液配方1(份)硫化切削油硫化棉子油500;棉子油1350;硫磺70;机械油(10号)2200.。
配方2……共有四种配方。
配方组份:石油磺酸钡10石油磺酸钠4Span-802三乙醇胺6.5NaOH0.5油酸11.5梓油10乙醇220#机油51.5水2.0制备:将NaOH0.5溶解于水,其它组份溶解于20#机油,搅拌均匀,加入NaOH溶液再搅拌均匀即可;用途:使用时候配成2%~3%的乳化液,主要用于金属切削加工,作为冷却润滑剂使用。
切削液配方2配方组份:(质量分数%)石油磺酸钠34.9%三乙醇胺8.7%油酸16.6%10号机油34.9%乙醇4.9%此配方按2%稀释成为乳化液使用,铸铁可以防锈12天,用于精磨零件,可以作为高效间防锈液使用。
切削油配方和性能对比

切削油配方和性能对比自2007年,中国精密机床的生产量就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位,同时大量引进国外先进加工备,使得现在金属加工水平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设备、技术不断提高,新材料不断应用,如果切削油不提高、不发展,势必会落后于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产生许多新的问题,以不锈钢切削工艺为例:一.目前市场中低端普遍采用的油品配方主要添加剂为:T405A或黑琉+T301(氯化石蜡)+**40(硫化烯烃)+菜籽油优点:各种原材料便于采购,除去硫化烯烃成本略高,其他几种添加剂价格都较低;缺点:1.油品极压性低,造成刀具磨损快,工件光洁度达不到要求;2.腐蚀性高,造成设备、工件发黄生锈,对环境、员工也极为不利;3.设备容易起“黄袍”二.市场高端油品配方的主要添加剂为:硫化猪油(浅色)+T301(氯化石蜡)+**40(硫化烯烃)优点:去除了不饱和酸的植物脂肪,避免“黄袍”现象的出现。
缺点:1. 腐蚀性高,造成设备、工件发黄生锈,对环境、操作人员也极为不利2. 油品极压性仍然得不到提高,造成刀具磨损快,工件光洁度低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如下:1:黑色硫化猪油或菜籽油+硫化棉籽油:在切削加工起始阶段靠植物脂肪的油膜起到一定的抗磨作用。
2:氯化石蜡301:工作温度区间为50℃——350℃,所以,在切削加工的中期阶段,氯化石蜡占主导地位。
当切削工艺压力、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棉籽油的抗磨性失去效果,氯化石蜡极压性开始生成。
3:硫化烯烃**40: 活性硫含量高、铜腐蚀性高,烯烃在油中是游离状态的,极性低、吸附性差、几乎没有抗磨性,硫化添加剂极压性的高低取决于三方面:极性高低、硫的结合方式及硫含量高低;如果单纯凭借硫含量高低就判定极压性的高与低,就太片面了。
硫化烯烃在切削油中最主要的作用是预防切削瘤的形成,防止产生烧结现象。
切削加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就是在两款添加剂相互衔接、过渡的时候,在加工后期,由于硫化烯烃**40的极压性没有及时跟上,所以造成工件光洁度低、刀具磨损快,严重时还会产生烧结现象。
几种切削液配方及性能特点介绍

几种切削液配方及性能特点介绍切削液是一种用于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合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润滑、防锈、除油、清洗、防腐、易稀释等性能。
适用于玻璃、树脂玻璃、光学玻璃、平板玻璃、相机镜片、眼镜镜片、蓝宝石玻璃、磁铁、石英光学制品、高档大理石、极品花岗岩、陶瓷晶片、电视机录像机显像管玻璃的切削、切割、磨削。
一、几种切削液配方介绍(1)透明水溶性切削液配方 1(%)乙二醇65.8%、十水硼砂3.0%、偏硅酸钠1.0%、磷酸钠0.2%、水余量。
本液用于结构钢的车削、研磨和钻孔,使用时用水稀释3倍。
(2)乳化切削油配方 1(%)1、石油磺酸钠13%、聚氧乙烯烷基酚醚(OP-10)6.5%、氯化石蜡10~30%、环烷酸铅5%、三乙醇胺油酸皂2.5%、高速机械油(5号)余量。
本油用于金属加工的挤压、车、钻等多道工序,使用浓度为本乳化油的5%~30%。
2、妥尔油酸钠盐4.5%~5.5%、石油酸钠盐4.5%~5.5%、C1-4合成脂肪酸2.5%~4%、聚乙二醇1.5%、工业机械油余量。
3、防锈极压乳化油配方:氯化石蜡10%、硫化油酸9%、石油磺酸钡20%、油酸2%、三乙醇胺5%、机械油(10号)余量。
本油主要用于重载切削加工,可代替植物油及硫化切削油。
以20%的浓度使用。
防锈性能良好。
(3)其它切削液配方硫化切削油:硫化棉子油500、棉子油1350、硫磺70、机械油(10号)2200配方组份1:石油磺酸钡10%、石油磺酸钠4%、司盘80 2%、三乙醇胺6.5%、氢氧化钠0.5% 、油酸11.5%、梓油10%、乙醇2%、20#机油51.5%、水2%;将氢氧化钠0.5%溶解于水,其它组份溶解于20#机油,搅拌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搅拌均匀即可;使用时配成2%~3%的乳化液,主要用于金属切削加工,作为冷却润滑剂使用。
配方组份2:(质量分数%)石油磺酸钠34.9%、三乙醇胺8.7%、油酸16.6%、10号机油34.9%、乙醇4.9%;此配方按2%稀释成为乳化液使用,铸铁可以防锈12天,用于精磨零件,可以作为高效防锈液使用。
切削液配方

切削液配方1、透明水溶性切削液配方1(%)透明水溶性切削液乙二醇65.8;四硼酸钠 3.0;偏硅酸钠 1.0;磷酸钠0.2;水余量。
本液用于结构钢的车削、研磨和钻孔,使用时用水稀释3倍。
……共三种配方。
2、乳化切削油配方1(%)石油磺酸钠13;聚氧乙烯烷基酚醚(OP-10) 6.5;氯化石蜡10~30;环烷酸铅5;三乙醇胺油酸皂 2.5;高速机械油(5号)余量。
本油用于金属加工的挤压、车、钻等到工序,使用浓度为本乳化油的5%~30%.。
配方2(%)妥尔油酸钠盐 4.5~5.5;石油酸钠盐 4.5~5.5;C1-4合成脂肪酸 2.5~4;聚乙二醇 1.5;工业机械油余量。
……共五种配方。
3、防锈极压乳化油配方1(%)氯化石蜡10;硫化油酸9;石油磺酸钡20;油酸2;三乙醇胺5;机械油(10号)余量。
本油主要用于重载切削加工,可代替植物油及硫化切削油。
以20%的浓度使用。
防锈性能良好。
……共两种配方。
4、其他切削液配方1(份)硫化切削油硫化棉子油500;棉子油1350;硫磺70;机械油(10号)2200.。
配方2……共有四种配方。
切削液的配方研究:水基切削液具有优良的冷却和清洗性能,但润滑和防锈性能差,因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以松香、顺酐和多元胺等原料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同是以油酸和三乙醇胺为原料合成油酸三乙醇胺酯,经实用证明: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和油酸三乙醇胺酯等复合配制而成的水基切削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防锈性、冷却性和清洗性。
是水基切削液的重大突破。
现代机械加工向高速、强力、精密方向发展,超硬、超强度等难加工材料的发展也使切削加工的难度日益增加。
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切削加工过程中的摩擦力、摩擦热大幅度提高,这就要求金属加工液具有更好的润滑、冷却、清洗、防锈性能,以便获得理想的加工表面。
矿物润滑油的润滑、防锈性能优越,但冷却、清洗性能差;乳化液和水基切削液的冷却、清洗性能优良,但润滑、防锈性能差。
切削液配方

切削液配方:切削液配方:1、透明水溶性切削液配方(%):透明水溶性切削液乙二醇 65.8;四硼酸钠 3.0;偏硅酸钠 1.0;磷酸钠 0.2;水余量。
本液用于结构钢的车削、研磨和钻孔,使用时用水稀释3倍。
2、乳化切削油配方1(%):石油磺酸钠 13;聚氧乙烯烷基酚醚(OP-10) 6.5;氯化石蜡 10~30;环烷酸铅 5;三乙醇胺油酸皂 2.5;高速机械油(5号)余量。
本油用于金属加工的挤压、车、钻等到工序,使用浓度为本乳化油的5%~30%.。
配方2(%):妥尔油酸钠盐 4.5~5.5;石油酸钠盐 4.5~5.5;C1-4合成脂肪酸 2.5~4;聚乙二醇 1.5;工业机械油余量。
3、防锈膜极压乳化油配方(%):氯化石蜡 10;硫化油酸 9;石油磺酸钡 20;油酸 2;三乙醇胺 5;机械油(10号)余量。
本油主要用于重载切削加工,可代替植物油及硫化切削油。
以20%的浓度使用。
防锈膜性能良好。
4、其他切削液配方(份):硫化切削油硫化棉子油 500;棉子油 1350;硫磺70;机械油(10号) 2200.。
切削液的配方研究:水基切削液具有优良的冷却和清洗性能,但润滑性能差,因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以松香、顺酐和多元胺等原料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同以油酸和三乙醇胺为原料合成油酸三乙醇胺酯混合,经实用证明: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和油酸三乙醇胺酯等复合配制而成的水基切削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冷却性和清洗性,是水基切削液的重大突破。
现代机械加工向高速、强力、精密方向发展,超硬、超强度等难加工材料的发展也使切削加工的难度日益增加。
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切削加工过程中的摩擦力、摩擦热大幅度提高,这就要求金属加工液具有更好的润滑、冷却、清洗性能,以便获得理想的加工表面。
矿物润滑油的润滑、性能优越,但冷却、清洗性能差;乳化液和水基切削液的冷却、清洗性能优良,但润滑、性能差。
水基切削液除具有乳化液的所有性能外,其润滑、冷却、性能亦达到或超过乳化液的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精用切削油
1、油酸1~2
2、5号高速机油、灯用机油(1:1)98~99
车钻
1、石油磺酸钡2~5
2、机油95~98
乳化液
1、2、3、 4
切削油4% 磺化切削油2.5~3.5% 聚乙醇4.4% 69-1 2-3%
无水碳酸钠0.3% 无水碳酸钠0.25~0.35% 三乙醇胺8.9% 三乙醇胺0.1~0.2%
亚钠0.3% 亚纳0.25~0.35% 亚纳31.1% 水余量
水余量水余量水余量水余量
5、 6 7
691 3% 乳一1 2-3% 防锈乳化油2~6%
碳酸钠0.3% 三乙醇胺0.7% 水余量
亚纳0.3% 水余量
水余量
乳化油配制
氯化石蜡20 先将油溶性缓蚀剂溶于油中,若难溶(如石油磺酸钡)二烷基硫代硫酸锌 1 加温搅拌
五号高速机油79
环烷酸铅 6 用皂类作乳化剂时
氯化石蜡10 皂化反应条件(T、t)是关键
7号机油10 油酸于三乙醇胺要在60-70C°不断搅拌半小时皂化
石油磺酸钡0.5 才较完全
20号机油余量
氧化石油脂钡皂 4 乳化油配乳化液时最好将水软化(加入碳酸钠0.2-0.3%)
烷基硫代磷酸锌 4 尤其是油酸钠皂或钾皂、松香钠皂时
石油磺酸钙 4 PH值=8-9 低用Na2Co3 高用油酸
石油磺酸钡 4
高速机油余量
亚硒酸结晶体H2SeO3 7.5
硫酸铜CuSo4.5H2O 8.5 +加热溶解
硝酸1.42比重10
水74
乳化液=乳化油+水
乳化油=矿物油+植物油+乳化剂+防锈剂+稳定剂+防霉剂+抗泡剂+助溶剂
油性添加剂:动植物油脂肪酸及其皂脂肪醇及多元醇脂类、酮类及胺类化合物
挤压添加剂;硫化油氯化石蜡、氯化脂肪酸或脂类
防锈添加剂;
水性:亚钠、磷酸三钠、磷酸氢二钠、水玻璃、苯甲酸钠、三乙醇胺、单乙、苯乙、苯骈三氮唑油性: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钙、环烷酸锌、羊毛脂及其皂
F
防霉剂:苯酚、五氯酚
抗泡剂:二甲基硅油
助溶剂:乙醇、正丁醇
乳化剂:
阳离子:石油磺酸钡、油酸钠皂、松香酸钠皂、磺化蓖麻油、油酸三乙醇胺
非离子:乙醇、正丁醇
69-1 防锈乳化油乳-1
石油磺酸钠10 环烷酸锌11.5
磺化油10 石油磺酸钡11.5
三乙醇胺10 磺化油12.7
油酸 2.4 三乙醇胺油酸皂10:7 3.5-5
KaOH 0.6 10号机油余量
水 3 2-3%水玻璃
5号机油余量
乳化油
石油磺酸钠34.9 三乙醇胺8.7 油酸16.6 乙醇 4.9 10号机油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