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与答案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1. 光的折射现象题目: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请解释折射现象,并说明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答案:折射现象是指光线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当光线从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如空气)斜射入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如水)时,折射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当光线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斜射入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 阿基米德原理题目: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作用的原理。
请简述阿基米德原理,并说明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 欧姆定律题目: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请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答案:欧姆定律的公式为:I = U / 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在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 机械能守恒定律题目: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描述物体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保持不变的定律。
请简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说明其应用条件。
答案: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应用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外力不做功或外力做功之和为零。
例如,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或在光滑斜面上滑动时,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5. 电磁感应现象题目: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在磁场中,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请解释电磁感应现象,并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201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卷和答案 (1)

一、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汽车的观后镜是用来观察车后路面情况的装臵,一般为凸面镜。
正常情况下,坐在驾驶员位臵的人通过左侧观后镜应该看见如图j甲所示的效果。
在某次准备驾车外出前,坐在驾驶员位臵的王师傅发现,从左侧观后镜中看到的是如图l乙所示的情景。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观后镜的镜面应适当完成图2中的哪种操作( )2.“元旦文艺会演”时,物理老师和电工师傅合作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不怕电”的节日(注意:因该节目有危险,同学们切勿模仿)。
首先电工师傅将两根导线的接头A、B分别连接到一标有“P2220100”的灯泡(如图3甲所示)的接线柱C、D上,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随后,电工师傅断开开关,取下灯泡,物理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左、右两手分别抓住两导线接头A、B(如图3乙所示),此时电工师傅闭合开关,用测电笔分别测试导线接头A、B及物理老师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均发光,而在这一过程中,物理老师依然谈笑自如。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B.物理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c.在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零线被断开了D.在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火线被断开了3.图4甲为一把手工锯的锯条,图4乙所示为正对着锯齿看的效果,发现它的锯齿都“东倒西歪”的侧向两侧,而不在一个平面上。
其原因是( )A.将锯齿做成这样的形状后,容易将锯齿打磨得更锋利B.将锯齿做成这样的形状后,锯条承受撞击能力更强C.锯条用得太久,锯齿被撞歪了D.将锯齿做成这样的形状后,可以使锯口加宽,减小被锯物体对锯条的摩擦力4.“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降落时,没有使崩降落伞,是因为( )A.月球表而非常松软,不需要使用降落伞减速B.距离月球表面太近,用降落伞来不及减速C.月球表面附近没有大气,降落伞无法起到减速的作用D.“嫦娥三号”质量太火,不易制作足够大的降落伞5.汽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冷却。
八年级物理竞赛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竞赛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DA.酒精B.空气C.岩石D.月球上空2.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CA.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B.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3.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C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戴上防噪声耳塞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D.早晨的浓雾5.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D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6.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萤火虫不是光源C.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 m/s D.月亮属于光源7.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CA.1点20分B.10点20分C.10点40分D.11点20分8.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BA.90°B.0°C.180°D.45°9.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B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10.小盼同学面向平面镜行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她的像变大,像与镜面的距离变小B.她的像大小不变,像与镜面的距离变小C.她的像变大,像与镜面的距离变大D.她的像大小不变,像与镜面的距离变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成语“一手遮天”确有其道理:虽然手比天小,但用手遮住眼睛后,人便看不到天空了,这主要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2.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像是由于光的___反射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3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仍能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竞赛试卷——八年级物理

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2015-2016八年级物理竞赛试卷(命题人:张虹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30分)1.如图1所示,在C点用一细绳把半球悬挂于气压为P0的空气中保持平衡,这时半球的平面部分恰好位于竖直平面内,设半球平面部分的面积为S1,凸起的球面部分的面积为S2,则大气压对该半球凸起部分的水平向左的压力大小等于。
图1 图2 图3 2.如图2所示,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是成个实像,成个虚像。
3.假设体积相同的小球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运动的速度成正比.两个体积相同、重力分别为6N和10N的小球之间用结实的短细线相连.现将这两个小球从高空由静止开始自由释放(10N的小球在下面),当两球匀速下落时,细线上的拉力为。
4.独轮车使过地上一个小水洼后,在路面上留下一块块水迹。
测得第一块与第五块水迹中间的距离是6.28m。
由此可知独轮车车轮外沿直径是。
5.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八年级物理试卷第1页(共6页)八年级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得 分 评卷人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5分,共35分)6.如图4所示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速度并列运动。
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A B C D图47.如图5所示,A 、B 、C 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 A =F B =10牛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 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 作用于A 的摩擦力大小和作用于C 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20牛,0牛B.20牛,10牛C.10牛,20牛D.10牛,0牛图5 图6 图78.如图6所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中,不计玻璃管的重力和浮力,用竖直向上的力F 提着保持平衡,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 (如图所示).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待稳定后,此时的F 和h 与刚才相比( )A.F 会增大、h 也增大B.F 会增大、h 却不变C.F 会不变、h 却增大D.F 会不变、h 也不变9.如图7所示,U 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A.向左流动B.向右流动C.不动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10.如图8所示,原长相同,劲度系数分别是k 1k 2k 3的三个轻质弹簧(已知k 1>k 2>k 3)分别如图(a)、(b)、(c)三种方式组成弹簧组,每个钩子与悬点的距离相等,当在每个钩八年级物理试卷第3页(共6页)子上挂上相同质量的物体后( )A.(a)图中弹簧组的伸长量最大B.(b)图中弹簧组的伸长量最大C.(c)图中弹簧组的伸长量最大D.三图中弹簧组伸长量一样大图8 图911.如图9所示,凸透镜的下半部分被截去,其上半部分的高度为L .在其左焦点F 处放有高为L 的发光物AB ,在右焦点F ',处放有一平面镜MN .则关于AB 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B.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AB 的上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下半部分不成像D.AB 的下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上半部分不成像12.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已知甲物体体积为V 0,乙物体的体积V 乙=5V 甲,甲物密度是乙物密度的4倍,若两物中只有一个空心的,则( )A.甲物一定是空心的B.乙物不一定是空心的C.空心体积是V 0D.空心体积是0.8V 0得 分 评卷人三、计算与推导题(13小题10分,14小题13分,15题12分,共35分)13.小明在地铁出口处的自动扶梯上做了如下实验:在自动扶梯运行时,他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经过2min 可以乘自动扶梯从地下升到地面,当自动扶梯静止时,人自上而下需1min ,在此基础上,他经过计算得到两项结果。
八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在物理学的世界里,竞赛试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以下是一份精心设计的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及其答案,旨在测试学生们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试题一:光的折射现象在清澈的湖水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底的石头。
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到水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请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试题二:杠杆原理的应用小明使用一个杠杆来抬起一块石头。
杠杆的一端是支点,另一端是阻力点,小明施加力的点是动力点。
如果石头的重量是200N,小明施加的力是50N,杠杆的阻力臂是1m,那么动力臂的长度是多少?答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即50N * 动力臂 = 200N * 1m,解得动力臂长度为4m。
试题三: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在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和R2。
如果R1和R2串联,总电阻R总是多少?如果R1和R2并联,总电阻R总又是多少?答案:当R1和R2串联时,总电阻R总等于R1和R2的和,即R总 = R1 + R2。
当R1和R2并联时,总电阻R总等于1/R1 + 1/R2的倒数,即1/R总 = 1/R1 + 1/R2。
试题四:速度和加速度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以5m/s²的加速度减速。
请问,汽车在减速后5秒内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答案:首先计算汽车减速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由公式v = u + at得,0 = 20m/s - 5m/s² * t,解得t = 4秒。
因为汽车在5秒内已经停止,所以行驶的距离等于4秒内行驶的距离。
根据公式s = ut +0.5at²,代入数值得s = 20m/s * 4s + 0.5 * (-5m/s²) * (4s)²= 40m。
试题五:浮力的计算一个木块的密度为0.6g/cm³,体积为100cm³,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答案:首先计算木块的质量m,由密度ρ和体积V得m = ρV =0.6g/cm³ * 100cm³ = 60g。
2015年第二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巨人杯)试题word版附答案

2015年第二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巨人杯)试题word 版附答案2015年第二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巨人杯)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市面上有一种化妆镜,当对着它照镜子时,能看到自己面部更细微处。
这种化妆镜应该是一个(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D.凸透镜 2.“充电宝”是一种给手机等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移动电源。
2014年8月7日,我国民航局首次专门针对“充电宝”发出公告,公告要求旅客携带登机的“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能超过一定标准。
这一“标准”的单位是( ) A.Ah B.mAh C.Wh D.VA 3.为了确保用电安全,家中都会安装配电盘。
配电盘中除了装有分别控制厨房、客厅和卧室等用电的开关外,还装有漏电保护器。
小明装学校年班姓名考号A.氦气球的有效载重量约为氢气球的一半B.氦气球有的效载重量约为氢气球的2倍C.氦气球有效载重量比氢气球小很多D.氦气球的有效载重量与氢气球差不多5.图1是一种案秤的照片。
根据这张照片估计,如果将该案秤配备的标有“1kg”字样的槽码放在秤盘上,那么测得其质量应约为()A.1kgB.0.2kgC.0.1kgD.0.5kg6.晚上,小明挑着一盏不带光源的工艺品小灯笼在家里玩。
当把小灯笼移到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正下方时(如图2甲所示),会在小灯笼正下方的水平白纸上出现一个影子,关于这个影子的形状,图2乙中正确的是()7、如图3 所示,一个圆柱状的轻质纸筒顺着一个倾斜的木板滚下。
关于纸筒在地面上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A 点的左侧B.正好在A 点C.在A 点的右侧D.上述三种情况皆有可能8.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小水珠。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论冬夏,小水珠总是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B.无论冬夏,小水珠总是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9.如果地球表面大气压力1个标准大气压,地球半径为6.4×103km ,据此估算地球周围空气的总质量约为()A. 5×1018kgB.5×1012kgC. 1×1018kgD. 1×1012 kg10.某种变焦镜头的变焦范围为15mm-85mm,用这个锐头对着远处的某一栋楼房拍照。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竞赛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注意事项:本卷试题中g值均取10N/kg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1.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它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第1题图)(第2题图)[2.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________的作用。
3. 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5N,将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读数是1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如果将物体的一半浸没在酒精中,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是________N.4.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 N,乙物体重10 N,弹簧秤重力及摩擦均不计。
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___N,地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是________N。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生物学家最新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亿年前泥盆纪的一种邓氏鱼(如图所示)的咬合压力比任何已知生物都要强。
它在啃噬猎物时每平方厘米的咬合压力高达×104N,由此可计算出它的咬合压强高达_____________Pa。
|6.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
这样做利用了____________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____________。
7.小强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这时推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阻力。
若一辆质量为的“江淮”牌小汽车,当它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受到的支持力为____________N。
汽车受到支持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________________(选填“平衡力”、“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当它以6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2000N,那么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____________N。
初中八年级物理学科竞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图3初中八年级物理学科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9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多选不给分。
)1.若甲和乙两位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考察,甲宇航员向空中发射闪光信号弹,则乙宇航员( )A .有可能看到闪光,但听不到响声B .有可能听到响声,但看不到闪光C .有可能先看到闪光,后听到响声D .有可能先听到响声,后看到闪光2.有茶色玻璃的汽车内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1)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内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 (2)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 (3)车内比车外暗,车内人的瞳孔张开得比车外大。
A .只有(1)(2)B .只有(1)(3)C .只有(2)(3)D .(1)(2)(3)3.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
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
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A .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B .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C .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D .无法确定4.在炒花生或栗子时,通常要往锅里放一些沙子(或粗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使炒锅的温度更高B .使花生或栗子受热均匀且避免与锅底直接接触时间过长C .让沙子(或粗盐)吸收一些水分,使花生或栗子更加干酥脆D .让沙子(或粗盐)吸收部分热量,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花生或栗子变焦5.如图1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
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重力大小等于木片对它的支持力B .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 .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 点D .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 点6.用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棱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为( )A .8:1B .4:3C .4:1D .1:27. 如图3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 2、高为5cm ,体积为80 cm 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A.0B.0.3NC.0.5ND.0.8N8.如图4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一、 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 调“3(mi )”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色一定不同B .音调一定不同C .响度一定不同D .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2、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 A .质量 B .温度 C .内能 D .密度 3、图1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5、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图3 哪一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 )和篮球离地- 高度(h )的关系 ( )6、如右图,图钉尖的面积是5x 810-2m ,图钉帽的面积是1x 410-2m ,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x 610Pa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手指至少要用500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 手指至少要用0.25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 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 D. 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7、小明站在马路边,如果小明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马路上行驶的汽车 B. 马路两旁的树木 C.马路边停放的自行车 D.马路对面的楼房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右图3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 点自由释放,滚动到Q 点。
在此过程中,动能先 变 后变 ,重力势能 。
9、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 ,边长是a ,则金属块的密度ρ= (用m 、a 表示)。
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图6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 甲:F 乙= ,压强之比P 甲:P 乙= 。
10、某厂家生产的一种软饮料上面贴有“低热量”的标签,并且标签上标明“每、100mL 产生2.0×l03J 的热量”.某同学喝了300mL 这种饮料后,获得的热量为 J .他想用沿台阶登山的方式来消耗此次摄入的热量,如果该同学的质量为50.0kg ,为了达到此目标,他需要匀速登上 m 高的台阶,在此过程中以台阶为参照物他是 的。
(g 取10N/kg ) 11、在A 地用托里拆利测得大气压的值是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玻璃管的长度只有50cm ,实验会发现在管的上方不会出现真空,此时若在管的上方开一小孔,管内的水银 (填写“会”、“不会”)喷出,当将整个装置移到B 地点,发现里面的水银柱变短了,说明B 地点的大气压相比A 地点的大气压要 (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12、如上图,在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中,其中:甲图中错误之处是 ;乙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丁图往两张纸中间吹气,纸片会 。
13、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
14、如图是一款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
使用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 一倍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拇指按压的杠杠是 杠杠,人的指甲对上刀刃的阻力方向是 的(选填“向上”或“向下”)。
三、作图题(共8分)15、(1)画出图9中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 所受重力及支持力的示意图。
(2)如图10,杠杆OB 可绕O 点转动,在力F 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 的力臂L 。
(3)画出图11中人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
(4)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16、(8分)(1)如图14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宽度是 cm。
(2)①如图1为温度计的一部分,该温度计的示数是,②如图2所示,请指出图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两处错误:A); B)。
(3)①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②实验小组实验得到的数据(见上表):从上表的数据看,该实验小组观察记录时漏了第12分钟时的温度数据,此时的温度应是℃,依据是:。
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不计细线重,g取10N/kg)(1)除图17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九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N。
(3)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和未放人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Pa。
18、(7分)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
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大"或“小")。
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下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
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 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选填“不变"或“变化")。
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五、计算题(每一个小题2小题,共12分)时间(分)…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95 96 97 98 99 99.4 99.4 99.4 99.4 …空车质量1180kg 车身长度 3.8m满载人员12人电动机额定电压48V满载时轮胎和地接触面积4×250cm2最大车速45km/h19、如右上图甲所示的平底部薄壁玻璃杯,底面积为3×10-3m 2,装满水后水深0.1m.。
现将一个5×10-5m 3的木块缓慢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有3/5的体积浸在水中(如图乙所示)。
水的密度1.0×103kg/ m 3,取g=10N / kg ,求: (1)放入木块前水对杯底的压强是多少?(2)放入木块后木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3)放入木块后水对杯底的压力是多少?20、(6分)某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如右表:根据以上技术参数,解答下列问题:(g 取10N/kg ),(1)设乘员质量平均为60 kg ,求满载时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2)求观光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5×103 m 所用的时间?(3)若观光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 N ,求观光车匀速行驶5×103m 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除最后一空2分外,其它每空1分,共18分)21、(5分)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桌上现有A 、B 两个凸透镜, 其中凸透镜A 的焦距为50cm ,凸透镜B 的焦距为10cm 。
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22。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在图22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和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 随物距u 的增大而 。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
答: 。
22、(6分)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23、(7分)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无砟轨道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 阻力(填“>”、“<”或“=”).快到站点时,列车鸣笛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沪宁两地高速铁路线长是297km ,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用时54min ,则它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 . (5)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2分)答: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答题卡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