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精品·创新·实用).pptx
合集下载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ppt课件

“姓”用来区分血缘,避免近亲结婚。
ppt课件
12
上古的姓
八大姓:姬、姜、姚、嬴、姒(sì)、妘 (yún)、妫(guī)、姞(jí)。
上古其他姓:子、风、己、任、吉、芊、曹、祁、 董、偃、归、曼、芈、隗、漆、允等。
ppt课件
13
芈姓
楚国贵族的祖姓,读音:miē/mǐ。 《史记》: 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 →生子……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熊绎(楚国之始) 季连应该就是芈姓的始祖。
4.以官职名称为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 太史等。
5.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卜、陶等。
ppt课件
18
6.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孟、伯、仲、叔、 季等。
7.秦汉后外族引入或改姓氏。如米姓,安姓, 慕容姓。
8.因赐姓改姓。如周穆王死了一个宠姬,为了 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姓_痛_。
我慕容复要
复国称帝
4.外族改姓:西汉至清朝,一直有匈奴、鲜卑、沙陀族、 满族等改姓刘。
ppt课件
21
推测下面姓氏的来源
池韩陈 卜季柳
以神话传说为氏
乙史 东门
龙
吴闻光牛龙 尉迟 呼延 司空
以官职职业为氏 史 卜 司空
以国名封地为氏 韩 陈 吴
以亲属排行为氏 乙 季
以出生居所为氏 池 柳 东门 以部落名称为氏 尉迟 呼延
ppt课件
19
9.因避讳、避祸改姓。宋朝名臣文彦博的祖先 本姓敬,后晋时因避“儿皇帝”石敬瑭的讳改 “文”;改回之后,又遇到宋太祖赵匡胤的祖 父叫赵敬,只好继续“文”下去了。
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姓沐。民国初年爱新觉罗 氏改姓金。
司马迁入狱后族人为避牵连可能改姓什么?
同、冯
大家来推测下自己的姓氏来源?
ppt课件
12
上古的姓
八大姓:姬、姜、姚、嬴、姒(sì)、妘 (yún)、妫(guī)、姞(jí)。
上古其他姓:子、风、己、任、吉、芊、曹、祁、 董、偃、归、曼、芈、隗、漆、允等。
ppt课件
13
芈姓
楚国贵族的祖姓,读音:miē/mǐ。 《史记》: 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 →生子……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熊绎(楚国之始) 季连应该就是芈姓的始祖。
4.以官职名称为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 太史等。
5.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卜、陶等。
ppt课件
18
6.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孟、伯、仲、叔、 季等。
7.秦汉后外族引入或改姓氏。如米姓,安姓, 慕容姓。
8.因赐姓改姓。如周穆王死了一个宠姬,为了 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姓_痛_。
我慕容复要
复国称帝
4.外族改姓:西汉至清朝,一直有匈奴、鲜卑、沙陀族、 满族等改姓刘。
ppt课件
21
推测下面姓氏的来源
池韩陈 卜季柳
以神话传说为氏
乙史 东门
龙
吴闻光牛龙 尉迟 呼延 司空
以官职职业为氏 史 卜 司空
以国名封地为氏 韩 陈 吴
以亲属排行为氏 乙 季
以出生居所为氏 池 柳 东门 以部落名称为氏 尉迟 呼延
ppt课件
19
9.因避讳、避祸改姓。宋朝名臣文彦博的祖先 本姓敬,后晋时因避“儿皇帝”石敬瑭的讳改 “文”;改回之后,又遇到宋太祖赵匡胤的祖 父叫赵敬,只好继续“文”下去了。
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姓沐。民国初年爱新觉罗 氏改姓金。
司马迁入狱后族人为避牵连可能改姓什么?
同、冯
大家来推测下自己的姓氏来源?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

7
知道班上姓氏的分布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མིར་ར 王 7 张 3 肖 2 戴 1 马 1 许 1
1
何 4 冯 2 于 2 杜 1 欧阳 1 羊 1 未知 1
黄3 赖 2 周 2 侯 1 彭 1杨1 李3 罗 2 白 1 蒋 1 蒲 1赵1 刘3 魏 2 曹 1 廖 1 谭 1钟1 唐3 文 2 成 1 龙 1 向 1左1
34
传统节日的分类
传统节日有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 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之分。如农事节中的“十 月朝”,本是庆祝晚造丰收,让牛歇耕,但多有祭 牛、祭神等活动,加进了许多的祭祀成分;又如纪 念性节日“端午”,是纪念屈原的,“清明”据说 是纪念介子推的,但这些节日又多有祭祀和游乐等 内容。故现存的传统节日,“终合型”的居多。
36
清明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祭祖的习 俗自汉代始,一般在清明前后祭祖扫墓。
踩青是祭祖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人 因得趁便,在山间田野游乐赏玩,以便放松心 情,享受春天。
37
端午
端午节,又名端阳,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 最早起源于春秋时吴越之地,后演变为华人纪念屈 原或伍子胥、曹娥等的节日。
35
春节
春节,原名元旦或正旦,为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 全家人于除夕团聚,享用丰盛晚餐,餐必有鱼,并以剩 余为荣,寓意年年有余。长者会给幼者“压岁钱”,寓 意“压制邪秽”,年轻人守岁至年关相交,北方还要吃 饺子(寓意“交子时”),大家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迎 接新年。
大年初一,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 穿新衣。北方吃年糕(年年高),南方吃汤圆(团团圆 圆),饭后皆出门玩耍,探亲访友,互相恭贺新禧。
大家好, 我是孙俪。
不过,在古代可不是这样,要 读“哶(miē)~”,对,就是哶
知道班上姓氏的分布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མིར་ར 王 7 张 3 肖 2 戴 1 马 1 许 1
1
何 4 冯 2 于 2 杜 1 欧阳 1 羊 1 未知 1
黄3 赖 2 周 2 侯 1 彭 1杨1 李3 罗 2 白 1 蒋 1 蒲 1赵1 刘3 魏 2 曹 1 廖 1 谭 1钟1 唐3 文 2 成 1 龙 1 向 1左1
34
传统节日的分类
传统节日有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 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之分。如农事节中的“十 月朝”,本是庆祝晚造丰收,让牛歇耕,但多有祭 牛、祭神等活动,加进了许多的祭祀成分;又如纪 念性节日“端午”,是纪念屈原的,“清明”据说 是纪念介子推的,但这些节日又多有祭祀和游乐等 内容。故现存的传统节日,“终合型”的居多。
36
清明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祭祖的习 俗自汉代始,一般在清明前后祭祖扫墓。
踩青是祭祖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人 因得趁便,在山间田野游乐赏玩,以便放松心 情,享受春天。
37
端午
端午节,又名端阳,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 最早起源于春秋时吴越之地,后演变为华人纪念屈 原或伍子胥、曹娥等的节日。
35
春节
春节,原名元旦或正旦,为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 全家人于除夕团聚,享用丰盛晚餐,餐必有鱼,并以剩 余为荣,寓意年年有余。长者会给幼者“压岁钱”,寓 意“压制邪秽”,年轻人守岁至年关相交,北方还要吃 饺子(寓意“交子时”),大家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迎 接新年。
大年初一,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 穿新衣。北方吃年糕(年年高),南方吃汤圆(团团圆 圆),饭后皆出门玩耍,探亲访友,互相恭贺新禧。
大家好, 我是孙俪。
不过,在古代可不是这样,要 读“哶(miē)~”,对,就是哶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精品·创新·实用)PPT

以祖先的祖号或庙号为姓。如尧的族号 是唐,他的一些子孙后代便姓唐。周朝文王、 武王后代就分别姓文、姓武。
金、孔、董、袁、展等
姓氏的发展
5.以排行次第为姓氏
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 大,死后得谥号为夷,所以又被称为伯夷。伯 夷曾与弟弟叔齐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 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 阳山躲起来,最后饿死在那里。伯夷死后,他 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姓氏。
梳理探究
姓氏文化
收集504个姓 单姓444个 复姓66个
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 王、李、赵、陈、杨、吴、 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 人人口40%,约四亿人。
“姓”的来源
“姓”的原始含义?
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
最早的古姓,几乎都有一个“女”字偏 旁,如“姬”、“姜”、“姚”等。
“姓”的来源
传统节日之二:清明
清明节为农历四月五日。清明祭祀坟墓的俗 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这一天,家 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
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 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 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
传统节日之三: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 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拴五色线、 挂香包、饮雄黄酒。
龙文化
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 龙是中国先民 的一种图腾。在甲骨文里,龙字有几十种写法。最 早记录龙的书是《易经》,有“飞龙在天”“龙跃 于渊”的记载。
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节 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 内容和历法的出现。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 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 习俗,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 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 关。
金、孔、董、袁、展等
姓氏的发展
5.以排行次第为姓氏
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 大,死后得谥号为夷,所以又被称为伯夷。伯 夷曾与弟弟叔齐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 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 阳山躲起来,最后饿死在那里。伯夷死后,他 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姓氏。
梳理探究
姓氏文化
收集504个姓 单姓444个 复姓66个
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 王、李、赵、陈、杨、吴、 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 人人口40%,约四亿人。
“姓”的来源
“姓”的原始含义?
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
最早的古姓,几乎都有一个“女”字偏 旁,如“姬”、“姜”、“姚”等。
“姓”的来源
传统节日之二:清明
清明节为农历四月五日。清明祭祀坟墓的俗 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这一天,家 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
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 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 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
传统节日之三: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 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拴五色线、 挂香包、饮雄黄酒。
龙文化
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 龙是中国先民 的一种图腾。在甲骨文里,龙字有几十种写法。最 早记录龙的书是《易经》,有“飞龙在天”“龙跃 于渊”的记载。
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节 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 内容和历法的出现。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 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 习俗,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 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 关。
人教版必修2《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共32张PPT)

姓氏创建
炎黄以前人是没有姓氏的。首先出现名后来才有 姓。
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不仅被 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 氏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 《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 风姓”,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在传说中,伏
羲神是燧人氏(火神)的后代 )
根 在 伏 羲 氏
。
中 华 万 姓 同 根 ,
名、字
1、 名: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 2、 字: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礼),选 来宾取字。
3、 名、字关系: – 同义近义:屈原,名平;宰予,字子我;诸葛亮, 字孔明;颜回,字子渊…… – 反义:曾点;字皙。 – 来源于典故:赵云,字子龙;于谦,字廷益。 4、古代尊对卑称名,卑自称名,卑对尊或平辈称 字。
城、池、关、东郭等
居住在西门附近的人,便以西门为姓。似乎有些随便, 但也有其意义。
姓氏的发展 4.以祖父的字或名为姓氏 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 再称公孙,而应以其祖父的字为姓氏 。 金、孔、董、袁、展等
姓氏的发展 5.以排行次第为姓氏
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大,死后 得谥号为夷,所以又被称为伯夷。伯夷曾与弟弟叔齐 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 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躲起来,最后饿死在那里。 伯夷死后,他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姓氏。
鲁、卫、秦、韩、齐、商等
姓氏的发展 2.以采邑为姓氏 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似,诸侯又赐给从 属自己的卿、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这 些卿、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姓氏 。
崔、卢、范等
姓氏的发展 3.以地为姓氏 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 居之地为姓氏。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 其子孙于是以“东里”为姓氏 。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

2、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作为 一种文化现象 ,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 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 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 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 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 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 崇拜有关。
一、文化的分类及特点
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 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 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 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
1、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 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
2、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 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 3、根据专题,分为哲学文化、伦理文化、 宗教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 化等。 4、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满族文化、 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 5、根据国家,分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 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每一种文化都有 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徐庶: 三国 时期 著名 谋士。
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熙媛
徐峥
文化寻根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有 个根。根就是源。人类文化历史 悠久,灿烂辉煌,必有其产生的 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具有深远 的意义。
用以区分血 缘,区别婚姻。
族号
用以区别贵贱。
身份
你 知 道 这 些 姓 氏 的 来 源 吗 ?
陶
最古的姓氏和氏族社会的图腾有关。如《史记•五帝 本纪》中说:黄帝“教熊、罴(pí)、貔(pí)、 貅(xiū )、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bǎn )泉之 野。"其中的"熊、罴、貔、貅、豹、虎"实际上是指 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PPT

姓氏来源方式:以 ( 少数民族部落)为姓氏。
的名称
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归纳姓氏来源方式
1.以神话传说为姓氏
2.以国名封地为姓氏
3.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氏 4.以官职职业为姓氏
5.以兄弟排行为姓氏
6.天子赐姓氏
7.以祖先的字为姓氏
8.因避讳或避祸改姓
9.以少数民族部落的名称为姓
思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
寻根问祖
知道了自己血脉的来源后,你能说说自己的 姓氏来源吗?家族血脉中有哪些令人骄傲的 历史文化名人? 要求: ①说清该历史名人的时代和身份; 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事迹和对后世的 影响;
杨
拓展提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寻根祭祖活动(建祠 堂、修祖坟、修族谱、宗亲会等),你如 何看待这种现象?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课堂总结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记 得
西方女子结婚后都要 改随丈夫的姓氏,在
完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
成 作 业
至今还有很多女性出 嫁后在自己名字前冠
哦
上夫姓。试探究其中
其子孙便以
为龙姓。
姓氏来源方式:以 (神话传说)为姓氏。
虞、夏、商 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便 姓汪;商朝有个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 代便姓 阮 ;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 因而姓 翁 。
姓氏来源方式:以 ( 国名封地 )为姓氏。
虞舜出生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
齐国公侯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便
欢迎观看!
秦桧墓
北大教授孔庆东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涧泉 大家好,我是孔庆东,我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传人。
姓氏源流 与文化寻根
的名称
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归纳姓氏来源方式
1.以神话传说为姓氏
2.以国名封地为姓氏
3.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氏 4.以官职职业为姓氏
5.以兄弟排行为姓氏
6.天子赐姓氏
7.以祖先的字为姓氏
8.因避讳或避祸改姓
9.以少数民族部落的名称为姓
思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
寻根问祖
知道了自己血脉的来源后,你能说说自己的 姓氏来源吗?家族血脉中有哪些令人骄傲的 历史文化名人? 要求: ①说清该历史名人的时代和身份; 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事迹和对后世的 影响;
杨
拓展提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寻根祭祖活动(建祠 堂、修祖坟、修族谱、宗亲会等),你如 何看待这种现象?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课堂总结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记 得
西方女子结婚后都要 改随丈夫的姓氏,在
完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
成 作 业
至今还有很多女性出 嫁后在自己名字前冠
哦
上夫姓。试探究其中
其子孙便以
为龙姓。
姓氏来源方式:以 (神话传说)为姓氏。
虞、夏、商 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便 姓汪;商朝有个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 代便姓 阮 ;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 因而姓 翁 。
姓氏来源方式:以 ( 国名封地 )为姓氏。
虞舜出生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
齐国公侯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便
欢迎观看!
秦桧墓
北大教授孔庆东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涧泉 大家好,我是孔庆东,我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传人。
姓氏源流 与文化寻根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课件

员:又写成“贠”,本意是成员,读yuán,但作 为姓氏时念yùn, 仇:读作 qiú 华:作姓氏时应读作huà ,代表人物华佗 尉迟:其中的尉应读作yù 万俟:作姓氏时应读作mò qí 纪:平常 读作 j ì,作为姓氏时念 j ǐ
「字」、「名」的由來
「字」、「名」在周代出現,古代同姓同氏 的人很多,「名」與「字」用以區分,方 便人際交往。
那秦涧泉为什么不改成孔姓?
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
「姓」 「氏」的由來
戰國以前,只有貴族有「姓」,平民並沒有 「姓」,只有名。 「姓」有「從女」的意思,留下了「只知有母」 的歷史痕跡。 「姓」,是家族的族號,用來分別祖先的家族
後期,子女分散各地,因此有「氏」的出現來 界定每支氏族 。故“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 。 秦以后,姓、氏逐渐不分。到了汉代,通称为 姓
取字方法:
1、“字”与“名”同义反复。 如屈平(原)、诸葛亮(孔明)
2、“字”与“名”反义相对。 如朱熹(元晦)、管同 (异之)
3、“字”与“名”连义推想。 如赵云(子龙)、岳飞(鹏举)
3.称号 (1)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2)对人称号,是一种敬称。 4.称谥号,谥号:古代王侯将相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如范文正、靖节先生
「名」可能與出生時的特殊情況有關,也可 能与长辈所寄托的心愿有关。
男子二十歲時舉行冠禮時,长者或尊者為他 取「字」,女子則在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
「字」與「名」有著意義上的联系,有的是 同義詞,有的則是意義相反的。
古人自称名,对人称字。
(1)不然,籍何以至此?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

文化意义
姓氏不仅是血缘关系的标志,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 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姓氏与传统文化
姓氏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身份标识
姓氏是家族传承和社会身份的重要标识,是传统 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宗法制度
姓氏是宗法制度的基础,代表着家族血缘关系的 延续和传承。
传统道德观念
姓氏与传统的道德观念相联系,如尊卑有序、孝 顺长辈等。
了解家族历史有助于传承家族的 文化传统、家风家训以及家族价 值观,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
家族谱系构建
通过研究姓氏源流,可以构建完 整的家族谱系,为家族成员提供 寻根问祖的依据,促进家族内部 的交流与合作。
探究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人类文明演进
姓氏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 的演进和发展。研究姓氏源流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
母系社会
在母系社会时期,人们只 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以 母族为姓,如“姬”、“ 姒”、“妫”。
封建制度
随着封建制度的出现,姓 氏逐渐与官职、封地等联 系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新 的姓氏。
姓氏的发展与演变
姓氏合并
01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有些姓氏由于种种原因被合并或消失,如
“司马”姓简化为“马”ຫໍສະໝຸດ 。避讳与避罪02在封建社会中,为了避讳或避罪,一些姓氏被改动或省略,如
“贺”姓在元代因避讳而改为“傅”姓。
少数民族融合
03
在民族融合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逐渐融入汉族姓氏体
系。
现代姓氏的特点与分布
大姓与小姓
现代中国有十大姓氏,如“张”、“王”、“李”等,但也有许 多稀有姓氏。
地域分布
不同地区的姓氏分布存在差异,反映了历史上的人口迁徙和文化 交流。
姓氏不仅是血缘关系的标志,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 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姓氏与传统文化
姓氏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身份标识
姓氏是家族传承和社会身份的重要标识,是传统 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宗法制度
姓氏是宗法制度的基础,代表着家族血缘关系的 延续和传承。
传统道德观念
姓氏与传统的道德观念相联系,如尊卑有序、孝 顺长辈等。
了解家族历史有助于传承家族的 文化传统、家风家训以及家族价 值观,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
家族谱系构建
通过研究姓氏源流,可以构建完 整的家族谱系,为家族成员提供 寻根问祖的依据,促进家族内部 的交流与合作。
探究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人类文明演进
姓氏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 的演进和发展。研究姓氏源流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
母系社会
在母系社会时期,人们只 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以 母族为姓,如“姬”、“ 姒”、“妫”。
封建制度
随着封建制度的出现,姓 氏逐渐与官职、封地等联 系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新 的姓氏。
姓氏的发展与演变
姓氏合并
01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有些姓氏由于种种原因被合并或消失,如
“司马”姓简化为“马”ຫໍສະໝຸດ 。避讳与避罪02在封建社会中,为了避讳或避罪,一些姓氏被改动或省略,如
“贺”姓在元代因避讳而改为“傅”姓。
少数民族融合
03
在民族融合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逐渐融入汉族姓氏体
系。
现代姓氏的特点与分布
大姓与小姓
现代中国有十大姓氏,如“张”、“王”、“李”等,但也有许 多稀有姓氏。
地域分布
不同地区的姓氏分布存在差异,反映了历史上的人口迁徙和文化 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节日之一:春节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晚餐最 为丰盛,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 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 钱”,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 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赶早贴春联 (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早点吃蒸糕, 中饭吃汤圆(俗称圆宵)或饺子,饭后皆出门玩耍。 不少村寨耍龙耍狮子、唱花灯。
文化寻根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有 个根。根就是源。人类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 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具有深远的意 义。
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 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 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 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
姓氏的发展
8.以德行为姓氏
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最 后辅佐他回国登基。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而且 对一般人也是像冬天里的的太阳一样温暖,于是 他的后裔就以“冬日”为姓氏 。
汉代的淮南王英布,年轻时犯罪,被处以脸 上刺字的刑法,这在当时叫做黥刑。他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居之 地为姓氏。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其子孙于 是以“东里”为姓氏 ;又如春秋时齐国公族大 夫分别居住在城郭四边,就以东郭、西郭、南 郭、北郭为姓。东门、南宫、欧阳等也是如此 得来的。
城、池、关、东郭等
姓氏的发展
4.以祖父的祖号或庙号或字为姓氏
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 称公孙,而应以其祖父的字为姓氏;
以祖先的祖号或庙号为姓。如尧的族号 是唐,他的一些子孙后代便姓唐。周朝文王、 武王后代就分别姓文、姓武。
金、孔、董、袁、展等
姓氏的发展
5.以排行次第为姓氏
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 大,死后得谥号为夷,所以又被称为伯夷。伯 夷曾与弟弟叔齐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 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 阳山躲起来,最后饿死在那里。伯夷死后,他 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姓氏。
传统节日之二:清明
清明节为农历四月五日。清明祭祀坟墓的俗 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这一天,家 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
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 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 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
传统节日之三: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 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拴五色线、 挂香包、饮雄黄酒。
龙文化
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 龙是中国先民 的一种图腾。在甲骨文里,龙字有几十种写法。最 早记录龙的书是《易经》,有“飞龙在天”“龙跃 于渊”的记载。
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节日 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 容和历法的出现。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 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 习俗,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 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 关。
号
1、别号(亦称别字)是名、字以外的别称,与名 字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靖节先生 2、 后来有人认为称人名字号均不尊,故称官爵, 称籍贯。 3、 谥号:古代帝王、诸候、卿大夫、高官大臣死 后,朝廷据他们生平行为给的一个称号。 表扬的:文、武、景、惠、昭、康、成、穆…… 批评的:灵、厉、炀…… 同情的:哀、闵、怀……
1.自己出生和成长地的名称
“黄帝长于姬水,以姬为姓。炎帝长于 姜水,以姜为姓。”
《国语·晋语》
按《国语》记载,少 典氏娶有娇氏之女, 生下黄帝和炎帝,黄 帝在姬水边长成,因 而姓姬。又据《史记》 说法,黄帝姓公孙。
《史记》还说他名轩 辕,但是没有说明因 何而得名.《路史》 讲得更具体,说黄帝 在空桑山北创造车子, “横木为轩,直木为 辕,故号曰轩辕氏.
“姓”的来源
2.群体崇拜的图腾的名称
《百家姓》中的熊、牛、梅、李、 花、石等姓都与上古氏族图腾有直 接的关联
古代姓氏图腾
姓氏的发展
姓和氏的区别
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称氏区别贵 贱,贵者有氏,贱者无氏;称姓区别婚姻:氏 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 不可通。
姓和氏的同一
姓氏的发展
名与字
1、 名: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 2、 字: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礼),选来宾取 字。 3、 名与字的关系: ●同义近义:屈原,名平;宰予,字子我;诸葛亮,字孔 明;颜回,字子渊…… ●反义:曾点;字皙。 ●来源于典故:赵云,字子龙;于谦,字廷益。 4、古代尊对卑称名,卑自称名,卑对尊或平辈称字。 5、名、字连称,可按(姓)字名顺序:百里孟明视 6、古代妇女称姓比称名更重要 未嫁者姓前加排行:孟姜、叔姬…… 出嫁后可以在姓前冠以①所出国名或氏②配偶受封国名③ 配偶氏或邑名④配偶或本人谥号
伯、仲、叔、季
姓氏的发展
6.以官爵、册封为姓氏
受到封爵或册封是很值得荣耀的, 所以后人便把官爵或者册封的称呼 拿来作姓氏
史、军、司徒、司马、公、侯、帅、 尉等
姓氏的发展
7.以技艺为姓氏
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干 脆就以自己的职业为姓氏
算卦的姓卜;杀猪宰羊的姓屠 唱戏的姓优(古时称唱戏的艺人为倡优、 优伶) 以职业为姓的如管乐器的姓乐; 做买卖的姓商,还有陶、巫、施等
1.以国名为姓氏
周文王的儿子管叔封于管国,周 武王的儿子唐叔封于晋国,于是前 者成了管氏的始祖,后者成了晋氏 的始祖。
鲁、卫、蔡、韩、齐等
姓氏的发展
2.以采邑为姓氏
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似,诸侯又赐给从 属自己的卿、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这 些卿、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姓氏
崔、卢、范等
姓氏的发展
3.以地名为姓氏
梳理探究
姓氏文化
收集504个姓 单姓444个 复姓66个
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 王、李、赵、陈、杨、吴、 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 人人口40%,约四亿人。
“姓”的来源
“姓”的原始含义?
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
最早的古姓,几乎都有一个“女”字偏 旁,如“姬”、“姜”、“姚”等。
“姓”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