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XXX

摘要: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的本性驱使着战争的不断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战争,它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上几次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和战争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战争是科学技术的催化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科学技术又在改变着战争的进程和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改变着人类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科学技术,战争,武器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看,人类没有战争的年代只有那么几年,大部分年代,世界上都伴随着战火和硝烟的蔓延。虽然,人类早已经厌倦了战争,一直在提倡和平,但是,几乎没有真正的和平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本性的驱使所致。当人们的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或者想去掠夺利益的时候,就会发动战争,因此,即使是处在科技、生活水平较高的现代社会,世界的不同角落里依然存在着战争,战火和硝烟依旧在人们生活中弥散。

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战争,我们会对战争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运行过程中看,由于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区域在不断地变化。不同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成为世界的科技活动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中心也会随之不断改变、转移,这种中心的转移又会促进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活动中心的形成和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结合历史中著名的战争来看,会发现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转移和战争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日本汤浅光朝提出的科学中心转移理论分析,进入近代以来的400多年里,曾经有五个国家先后充当着世界科技活动中心。这五个国家依次是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和美国(1920年至今)。

科技与战争的大规模接触出现在近代的科技发源地欧洲。因为十七世纪欧洲

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兴起,使得君主的利益和国家内部人民产生利益冲突,另外,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传入了欧洲,帮助了那一时期战争的爆发。古希腊时期的阿基米德制造了一些巨大的抓钩和夹钳来对付敌人的攻城器,这一发明在当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来意大利继承了古希腊文化,又因为意大利的地处地中海,交通发达,是当时的商业和工业中心,再加上文艺复兴的推动,使得意大利成为了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后的第一个世界科技活动中心。

随后,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爆发,这场战争引起了军需物资的需求,英国抓住这一机遇,大大发展了他们的采矿、冶金和化学工业。加之英国殖民地的不断扩张,使之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第二个世界科技活动中心。

1756至1763年,英国与法国之间就非洲、北美洲和印度殖民地争夺霸权而引发了七年战争,虽然这场战争法国战败了,但是法国诞生了比路易十四更为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波拿马,同样也使法国爆发了伟大的法国大革命(1789年),科学家被征召来解决冶金、发射、爆炸以及其他有关武器生产问题,使得法国成为了第三个世界科技活动中心。

在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就产生了很多科学家,使得德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后德国人在普鲁士的领导下,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1866年又打败奥地利, 1871年击败法国,然后,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国在这期间也就成为了世界科技活动中心。当然德国能取得这一系列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军事科技在此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1866年,普鲁士的弗雷得里希.克虏伯发明了后膛钢炮(即著名的克虏伯炮);1870年发明了来复枪(枪管有了螺旋形来复线),增大了火枪的射程和准确性; 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无烟线状的立德炸药。这些先进武器的出现得到了以前科技经验积累的促进,也仰仗着冶金学、爆炸学、材料学和机械学的进一步发展。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也使德国成为了身为世界科技活动中心的鼎盛时期。

美国借助国内南北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的良好机遇,使得美国坐上了世界科技活动中心的第五把交椅。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参战国,但是主战场均不在美国境内,使得美国有充足的资本来发展自己的工业和经济,也使得美国的科技发展最为平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五次科技活动中心的转移和历史上的这些战争有着紧密的联系。战争爆发的前后,都促使着参战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战争的形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历史战争的武器使用来分,人类历史战争可以分为冷兵器时代、黑火药时代和技术变革时期三个大的历史阶段。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其代表性的武器,时代更迭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

冷兵器时代的科学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基础。冷兵器时代最基本的攻城与守城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简单影射。攻城一方会想尽一切办法发明攻城器械或方法来取得战争的胜利,而守城一方也会想尽一切办法筑牢筑高城墙,或发明一些器械破坏敌人的攻城,古希腊时期的攻城槌和抓钩就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像这样的往复循环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最简单体现。冷兵器时代的科技武器还有抛石器、弹弩、远距离燃烧镜等,为后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数学和机械原理基础,尤其是火攻术的出现,更是为黑火药时代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使得人类战争很快进入了黑火药时代。

黑火药问世后,冶金技术和铸造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于是产生了火炮和火枪。火枪和火炮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本的战争思想,不再是近距离的刀枪肉搏战,而是远距离瞄准攻击,改变了战争的基本形式。

火药的出现在改变战争形式的同时,也促进了多方面的科技发展。如何改进火药质量、优化大炮设计结构、提高射击准确率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化学、数学和机械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当时的科学发展的焦点。火药爆炸的化学反应过程促使科学家去研究燃烧的性质以及气体特性,这些方面的研究十七、十八世纪现代化学理论奠定了的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基础。火炮和火枪的制造为冶金业和采矿业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推动了无机化学、冶金学和机械设计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把人类的战争带到了技术变革时期。技术变革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战争当属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化学家的战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被成为物理学家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人类历史上应用科技产品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当时科技产品的最大试验场。很多科技

产品还未完全定型,但由于战争的推动,使得未定型产品提前进入了使用阶段,产品在战场中直接被应用,也是战争的作用促进了科技产品的加速发展。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刚刚发明了人类第一架飞机,1915年飞机就被应用到了战场的侦查观测工作。原本准备用于登月而发明的液体火箭,却因为战争的作用,而产生了V-1、V-2导弹,这也使得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称雄称霸。一战中的化学武器应用使战争的形式又发生了改变,毒气杀人于无形之中,使得人们对战争的印象又抹黑了一笔。但化学武器的应用也极大地推进了化学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科学家都致力于研究这一学科,为现代化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二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猖獗一时,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是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科学技术对提高武器装备先进性的重要性。飞机是科技含量最高的武器装备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已经在战争中有了应用,但是还是处于一种比较低级的空战状态,战斗机都是双翼的。但到了二战,德国生产了历史上数量最多的单翼式战斗机—梅塞施密特109。二战中的战斗机已经从速度和机动性上进入了新的时代,喷气式战斗机也淘汰了原本的活塞式发动机。二战中的坦克大战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德国的坦克从虎式到豹式的改进,融入了科学家们的大量汗水,内燃机的改进及流线型设计,无处不体现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俄国的T43坦克更是成为了现代坦克的鼻祖。科技为飞机和坦克提供了先进的发动机和强大的火力,新的武器装备又创造了新式的作战方式,不断地改变着战争的作战形式。二战中航空母舰的大规模使用更是将众多科技集合到了一起,使得当时的工业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原子弹的发明在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的同时,也提前结束了战争,使人类的长期灾难戛然而止,也让人类再次擦亮眼睛来审视科学技术的威力。二战期间值得一提的还有医学上的新发现——青霉素,1928年青霉素被人类发现,在二战期间被广泛应用,拯救了大批伤员,也为现代医学创造了药物的基础。

近期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更是现代科技高度集中的最佳体现。战争可以做到以小时为单位计时完成,导弹的精准度更是提高到了数米范围内,全球定位系统将战争带进了四位一体作战模式,引入电磁战后,又出现了五维作战模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战争作战模式的同时又在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最终造福于人类。战争武器的发明时所用的科学理论,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

坚实基础,最终还是服务于人类的。诸如GPS卫星定位系统、雷达应用于现代的交通运输业,核能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火箭技术在现代火箭卫星发射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战争固然给人类带来了灭顶之灾,我们不提倡通过战争来提高发展科技,但战争的爆发也是不可抗拒的,是人类本性的必然产物。整体来看,战争推动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人类发展的进程,这也印证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庆伟.科学技术哲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 (美)T.N.杜普伊.武器和战争的演变[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

[3]赵纬国. 从二战科技在战争中的运用看科技与战争的关系[J]. 传承(学术理论版),2008(8),124~125

[4] 彭德志. 试论战争对科技的影响[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z1),332~333

[5] 陈仁政. 战争的科技价值[J]. 知识就是力量,2004(8),66~67

[6]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科技的进步与战争的相互影响论文

小论科技的进步与战争的相互影响 摘要:古往今来,人类的变化,历史的变迁,社会不断的进步着,然而伴随着着一切的还有我们不想面对却不得不面对的----战争。此次我们不谈战争是好还是坏,我们只谈战争对我们的影响。有人说因为战争的破坏极大,会影响一个国家的以后的经济等发展;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战争,所以我们的科技,生活中的应用得以提升。我说科技的进步与战争戚戚相关,相互促进。 关键词:科技战争武器发展 正文:科技和战争就像是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他们总是能够同时的出现,无论战争是天使还是恶魔,科技终将会给他戴上最为华丽,最为先进的武器与铠甲。 一科技与战争是相互促进发展 1、科技的发展推动战争的发展 不管是在以前还是在以前,一直以来任何一场战争都将是科技最好的实验之地。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果使人类的战争进入了最为辉煌的篇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以电能及内燃的广泛应用成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机械化、电气化的生产形势,日益增多的工业门类与迅速发展的机械制作技术、钢铁冶炼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电力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促使军事领域开展一次新的革命。随着速射机枪、现代火炮、坦克、飞机、潜艇、航空母舰、无线电等一大批自动化、机械化武器装备的竞相问世,战争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人类真正步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1]。如果说在世界第一次大战中各种机械化装备的使用时初露锋芒,那么,在二战期间,随这各种机械化武器装备性能的大幅提高,机械化作战理论得到空前繁荣,作战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2、二战的前景与科技革命 说的科技的进步与战争的关系,人们不得不说的就是世界第二次大战。20世纪20、30年代,是二战的前期也就是酝酿的阶段,也是科技的一次革命。总结一些二战我们发现,20和30年代,在科学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是量子力学的形成。他是由德国人创建的。这是在爱因斯坦相对论之后科学理论的又一重大发展。量子力学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从而为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奠定了理论基础。30年代,原子物理学继续发展。1934年10月意大利科学家恩里科费来发现用中子轰击重元素轴可以制造成轴的核裂变。在此之前,居里夫人用轴的a粒子轰击铝制造出放射性同位素。1938年3月,奥地利女科学家利泽梅特纳在德国同奥托哈恩、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合作,在实验室里完成了轰击轴的实验。1939年没特纳和弗里茨的实验证明,他们分裂的原子放出的2亿伏特电,如能把轴控制利用,其爆炸力会等于TNT炸药的2000万倍。以上证明二战前夕,欧洲科学家已经在大力探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专业:艺术设计学号:姓名:吴思繁 摘要: 本文是关于科学技术革命与实践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在研究中采取了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方法,内容涉及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技术与产业革命史等多个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同时,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影响力对人类影响 前言: 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它包含人造器物,科技活动的制度和体制、科技活动的行为规

范和科技价值观念。尽管它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而当它一旦进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与技术往往是分离开来,他们各自独立的发挥着作用。技术的进步往往是依靠传统技艺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摸索前进。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及理论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光,影响程度之深,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因历史时期而不同,从技术领先到科学领先发展,从技术与科学分离到科学与技术精密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加使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技术的应用开发之间的时间缩短,尤其系统科学的诞生,导致了自动化、计算机、通讯技术从科技到产业化的迅速转化,而系统科学应用于生物医学又导致了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之间偶合,将迅速导致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的应用,从而导致个体化医学、转化医学与医疗工程化系统的生物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越来越凸显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生产达到了高度结合。 一.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1).在经济发展方面 1.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以及国民收入的增加 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逐渐提到第一位。1950-1970年期间,科学技术所占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平均为48%。到了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上升为60%-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5%。 以我国为例,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的关键阶段。经验表明,处于这一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出现两种发展前景,一种是重视引进、

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XXX 摘要: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的本性驱使着战争的不断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战争,它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上几次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和战争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战争是科学技术的催化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科学技术又在改变着战争的进程和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改变着人类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科学技术,战争,武器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看,人类没有战争的年代只有那么几年,大部分年代,世界上都伴随着战火和硝烟的蔓延。虽然,人类早已经厌倦了战争,一直在提倡和平,但是,几乎没有真正的和平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本性的驱使所致。当人们的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或者想去掠夺利益的时候,就会发动战争,因此,即使是处在科技、生活水平较高的现代社会,世界的不同角落里依然存在着战争,战火和硝烟依旧在人们生活中弥散。 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战争,我们会对战争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运行过程中看,由于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区域在不断地变化。不同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成为世界的科技活动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中心也会随之不断改变、转移,这种中心的转移又会促进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活动中心的形成和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结合历史中著名的战争来看,会发现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转移和战争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日本汤浅光朝提出的科学中心转移理论分析,进入近代以来的400多年里,曾经有五个国家先后充当着世界科技活动中心。这五个国家依次是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和美国(1920年至今)。 科技与战争的大规模接触出现在近代的科技发源地欧洲。因为十七世纪欧洲

现代科技与战争

现代科技与战争 《现代科技与战争》这本书对于现代科技与战争的关系有这样的描述: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关注战争。现代科 学技术给战争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从战争准备到战争样式,从战略到 战术,从军事理论到作战实施······近年发生的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等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 而关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问题,科学学的创始人、英国著名学者贝尔纳,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帮助满足了战争的需要,战争的需要也同样地帮助了科学事业”的观点。他说:“自古以来,改进战争技术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学。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家具有好战的特性,而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比其他更为急迫。各国君主和政府不那么乐于向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津贴,却很乐于向军事研究工作提供经费,因为科学界能研制出新的装备,而这种装备由于十分新颖,在军事上极为重要。”“科学与战争一直是极其密切地联系着的;实际上,除了19世纪的某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公正地说,大部分重要的技术和科学进展是海、陆军的需所直接促成的。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和战争之间有任何神秘的亲和力,而是由于一些更为根本的原因:不计费用的军事需要的紧迫性大于民用需要的紧迫性,而且在战争中,新武器极受重视。 一个国家的军略水平与这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现代战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海战,或者说是正面战场上的交锋,更多 的趋向于电子战,空间战等各种科技战争,两军交锋,胜败不再是双方的 伤亡人数来确定的,而是哪一方首先捣毁了敌方的指挥系统,从而使地方 的整个战斗系统处于瘫痪。 伊拉克战争,20多天的短暂战争,是目前战争史上运用高新科技含量最高,对世界格局和政治版块影响最大的一次。我们应该看到伊拉克国防意志和传统的作战模式与现代化装备齐全的美英联军的国防意图和现代化作战模式的利与弊;新时期对国防的影响和世界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向。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大量运用了具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并采取了相应的作战方式进行了战争。其基本特征为:一是信息在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重大变化,信息控制能力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能力,对作战的胜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三是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四是空袭和反空袭已构成独立的战争阶段;五是扩大了合同作战的范围使战争向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发展。整个战争过程充分的反映出高科技对武器装备的性能,自动化水平,生存能力,作战能力以及武器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的影响;对军事理论的发展影响;对战争的面貌和作战方式的影响;对作战行动时的隐蔽和行动透明度,火力战的地位和战场生存能力,昼夜作战的差别和作战难度,战争立体化的发展和协同作战的要求以及作战时的后勤保障的影响;对作战指挥人员的手段和作战指挥机构的效率、机动、生存以及指挥人员素质的影响。 以现在而言,美国的军事力量当属霸主,无论是其防御系统——天网,还是其现代战斗武器,就其空中作战能力而言,美国“F—22”无疑是世界

战役中的科技发展

战争中的科技发展 . . 战争和科技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无论将战争看作天使还是恶魔,科技都会给他们装备上最为先进的武器和盔甲。在战争中科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战争中科技的作用体现在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先进的武器装备推动了战争的发展,也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科技与战争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科技加快了战争的进程。 20世纪,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带未了文明的日新月异,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形式各异的战争。尽管人们对和平寄予了很多希望,为和平做出了极大努力,但是,战争总在一场接着一场地进行,其有规模和结局,都是人们始料不及的。战争远没有离开我们,离开的只是它的旧有形态。 1.科技与战争密切相联,相互促进 1.1 战争随科技的进步而发展 战争已经成为科技的一个试验地。科技也为战争提供更为犀利的武器。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果使人类战争进入了最辉煌的篇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以电能及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成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机器化、电气化的生产形式,日益增多的工业门类与迅速发展的机械制造技术、钢铁冶炼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电力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促使军事领域开展了一次新的革命。随着速射机枪、现代火炮、坦克、飞机、潜艇、航空母舰、无线电等一大批自动化、机械化武器装备的竞相问世,战争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人类真正步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机械化装备的使用只是初露锋芒,那么,一战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随着各种机械化武器装备性能的大幅提高,机械化作战理论得到空前繁荣,作战形态发生了根本变革。 就在科学技术给战争带来让人目不暇接的变化时,她还在孕育着一场更为 惊人的革命。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全面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场以原子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先导,使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发生根本变革的新技术革命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这些技术运用于军事上,使原子弹、导弹等武器大量涌现,人类在身处机械化战争的同时开始面临核战争。 科学技术进步的脚步不停止,战争与军事的变革也不会停止,20世纪7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武器、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以及军事侦察与监视技术、夜视技术、伪装技术、隐形技术、作战模拟技术不断提高。在伊拉克战争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战场已经成为了美国展示高科技武器的博览会。美国的航空母舰、高性能的战斗机、信息情报系统、精确制导炸弹等等。几乎任何武器都是高科技的集成。在经过大规模的精确轰炸之后,伊拉克的军事指挥和控制系统已经被摧毁,伊军处于找不到士兵,士兵联系不上军官的情况下任何的抵抗和反击都是难以实现的。由伊拉克战争的进程可以看出,高科技对于战争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问题,科学学的创始人、英国著名学者贝尔纳, 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帮助满足了战争的需要,战争的需要也同样地帮助了科学事业”的观点。他说:“自古以来,改进战争技术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学。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家具有好战的特性,而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比其他更为急迫。各国君主和政府不那么乐于向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津贴,却很乐于向军事研究工作提供经费,因为科学界能研制出新的装备,而这种装备由于十分新颖,在军事上极为重要。”“科学与战争一直是极其密切地联系着的;实际上,除了19世纪的某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公正地说,大部分重要 的技术和科学进展是海、陆军的需所直接促成的。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和战争

对现代战争科技发展的理解

对现代战争科技发展的理解现代战争科学发展是以各国对战争高效率,低开销,低死亡率的追求为基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以人为本,追求战争的低死亡率和战争高效率,因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也是科技的发展使这些目标可能并难以同时实现。 将现在战争科技运用于战争最著名的要数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尤其是科索沃战争,这场战争成了欧美国家新式武器的练兵场,据统计,北约在这次战争中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包括B—1B和B—2战略轰炸机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在内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包括石墨炸弹),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和气象技术。在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不对称战争下,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

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南斯拉夫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损失。虽然这场战争北约才伤亡5000多人,然而却没有实现高效率,低开销。北约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却不能使一个只有10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屈服,丢尽了脸面。 另一方面,在阿富汗战争中,尽管美国运用高科技占据了其只要城市,可是美国以首的北约却承受着日复一日随时被自杀式炸弹袭击的危险,死亡人数剧增。 这些战争都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运用高科技欺负小国的实例,表面上它们取得了胜利。可是无论武器技术如何先进都难以,它们都难以使对手屈服。面对小国都难以实现这低死亡率,高效率,高开销的目标,面对中俄,日本这样的强国,北约

战争与科技论文

战争与科技 关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问题,科学学的创始人、英国著名学者贝尔纳,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帮助满足了战争的需要,战争的需要也同样地帮助了科学事业”的观点。他说:“自古以来,改进战争技术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学。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家具有好战的特性,而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比其他更为急迫。各国君主和政府不那么乐于向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津贴,却很乐于向军事研究工作提供经费,因为科学界能研制出新的装备,而这种装备由于十分新颖,在军事上极为重要。”“科学与战争一直是极其密切地联系着的;实际上,除了19世纪的某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公正地说,大部分重要的技术和科学进展是海、陆军的需所直接促成的。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和战争之间有任何神秘的亲和力,而是由于一些更为根本的原因:不计费用的军事需要的紧迫性大于民用需要的紧迫性,而且在战争中,新武器极受重视。 依个人看来,从古至今,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不管结果怎样,总会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失与伤害,因此,双方总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科技以及作战策略,总之,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战争的灾难;战争的需要也反过来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当人类跨人21世纪了,不论是科学家还是经济学家、政治家乃至普通的公众,当其回首20世纪发展历程的时候,无不惊叹科学技术在这100年里所取得的惊人进展,无不惊叹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无不惊叹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甚至对每一个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已不再像18世纪以前那样,仅依赖为数甚少的独立科学家或工程师的个人兴趣,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事业,成为国家或地区发展竞争中的焦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并且正在加速渗透到人类社会更为广泛的领域,不论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形式,还是对物质文明的发展都产生着十分强烈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这在20世纪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在,人们都在关注着知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加速了社会的变革演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学习、生产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代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趋利避害,加强防范措施,才能使之造福于人类。 一、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从近代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使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一些学者竭力赞美科学技术,认为科技进步毫无疑义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甚至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和痛苦。2006 年1 月9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胡锦涛主席的这一论断集中说明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现代科技是推动社会生产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人类由于使用了现代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趋于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技术含量高。例如,在汽车工业的初期,装配一部汽车需要10几个技术工人花费一天的时间,如今,一汽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天能装配1000台汽车。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过去不能生产的产品,现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人们已能生产出来。现代科技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就如同枯树发新枝,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现代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现代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出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现代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提高了现代人家庭生活的质量;移动电话的推广应用,缩短了人与人间的空间距离,加强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方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办事效率;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化,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电脑、因特网的使用,使远程教育成为现实,既方便了人们对知识的学习,使之“秀

科技与战争思考

不要"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颠簸不破的至理名言。没有科技的进步,就没有生产力的进步。没有生产力的进步,就不用说经济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如果把人类的进化史以及发展史作为一条长的连续的锁链,那么连接每一个关节的地方肯定是科技。历史的开端是火,工具,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一直延续到现在。很难想像如果没有科技我们现在到底是如何生活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有曲折,有倒退,有困难,有失败。而且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副作用的效果也是越来越明显。 为什么要推动科技的发展?因为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好。战争让人类的生活不好,就算它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又怎样?它已经与发展科技的动机相违背了。 所谓战争促进科技发展,战争促进文化交流之类的,说的并不是战争的主要结果。你挨打不是会提高抗打能力么?那这样你每天去挨打?摔跤不是会提高抗摔能力么?那么你每天故意去摔跤?没了战争,科技照样发展,没了战争文化照样交流。(如果说那样速度会更慢的话,难道是要和谁比赛吗?) 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如《战争论》中所说,战争是以暴力的方式促使敌方服从我方意志的行为。战争是战争开始以前的矛盾激化不可调和的产物,对于战争以后的意义,也许主要就是改变了政治的格局 最佳答案 科技的力量从目前来看,会使武器的威力变大(注意,使武器而不是战争本身)但是,战争的规模与否,是与战争的操纵者,人的意志有着直接的联系,与武器与科技本身无直接联系(从古至今,人们为了利益进行战争,或者其他目的,无论时代与科技) 战争的频度,还是从古至今,(其实楼主可以去多查查,看一看人类战争史,就会明白,历史记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战争就不下百起,小规模的、局部的更是不计其数,单中国历史足以解释)所以说战争的频度也不是以科技发展为重心 要说的话,科技发展改变战争形势,战争手段,战争局势,与战争心态等 毕竟,决定战争的,是人 追问 如果满足人的所有条件,那是否这个假想就成立? 第一,科技的伦理--科技的本原是什么?科技的作用是什么?b] 由原始人类使用工具,摩擦生火开始,科技发展的“本原”就是服务于人类正常的生存和致力于提高生活水平的[b]“工具”。 “战争”作为人类活动中的畸形行为,形成了“畸形”的需要,从而产生了“畸形”的科技发展。

高科技战争今后的发展趋势

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利益和尊严不受侵犯与损害的战争。这样的战争代表着全体人民的意愿,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义的战争。战争历史证明,正义战争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在战争指导上,必须高举反分裂、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的旗帜,坚持以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充分发挥正义战争的优势,依靠这种优势赢得战争的胜利。为此,要立足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全面筹划战争准备,做到备战、慎战与应战相结合。 战争是政治以特殊的方式的继续,政治对战争的支配和制约是战争的基本规律,这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目的、规模和进程等方面。首先,在世界向着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世界人民要和平、求稳定、谋合作、促发展的愿望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相互渗透和依存,从而构成强烈的利益互动关系,使战争决策受到极大的约束。任何国家无论其军事实力怎样强大,都不能毫无节制、随心所欲地运用战争手段。同时,仅仅依靠军事优势还不能使对手屈服,军事对抗最终还要回到政治解决的方式上来。其次,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当政治不得不把战争作为手段时,战争的目的不再是攻城掠地、全部或大部歼灭敌之有生力量征服对手,而主要是摧垮敌方的对抗意志,从而使战争规模相对缩小,战争样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再次,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出现,为有限政治目的实现提供了低风险、高效能的手段,而战争耗费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又削弱了各国对战争的承受能力。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所有国家在对外政策和战争决策方面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民心向背对战争的制约力量显着增强。 面对新世纪的这些新特点,在战争指导上应着眼于政治斗争需要所采取的各种斗争形式。要以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为正义的战争营造有利的态势,使敌人在政治上失道寡助。借助谈判手段,打与谈相结合,做到掌握主动。根据政治上的需要决定军事上的打、停、进、撤,以军事上的胜利创造政治解决的有利条件,做到收发自如,措置裕如。在新的世纪,战争指导还要善于适应战争法对战争约束力逐步增大的趋势,利用战争法的国际执行机制,破坏敌人的战略部署和战略行动,为战争行动寻找法理依据,从而争取国际上的广泛支持。 交战双方至少有一方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和相应的战略战术进行的战争,称为高技术战争。应用高技术研制的新武器和改造的现有武器,称为高技术武器, 例如,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隐身飞机、先进的C(U3)I系统、航天系统、反导系统、电子战系统、夜视器材等。高技术武器命中精度高、射(航)程远、反应速度快、机动性好、可靠性高,对战争的战略战术和结局将产生重大影响。海湾战争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雏型,从中可以看出高技术战争的某些特点。传统的战争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攻城略地为主要目的。现在可以利用高技术武器从远距离打击敌国的指挥中心、交通枢纽、电力设施、工业中心等经济基础设施,摧毁其中50%,将使对方的经济、军事、社会活动陷于混乱或停顿。这就是所谓“打击基础设施战略”,又称“瘫痪战略” ,用不着占领敌国领土就可以迫使敌人投降 21世纪初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将呈现出力量集成化、战场数字化、指挥网络化、打

论现代科技对战争样式的影响

论现代科技对战争样式的影响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现代科技的发展飞速,当今世界的科技不仅对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慢慢的在改变现在的军事装备,导致现在的军事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各种高科技技术为支撑,未来的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跟本性的改变、军队的作战方式和作战手段出现了崭新的方向。军队信息化的程度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一国在军事领域的战略地位和国家安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战争上就出现了不少的高科技,加速了战争对地球的破坏。尤其是二战的后二三十年一系列的高科技降临了。首先运用到军事上以后逐渐往民用领域扩张。核武器技术、导弹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为主。科技的发展已经大大的改变了现在战争的形式,以前的战争打的是人,如今的战争的是技术、科技、钱财和头脑。科技的发展已经大大的改变了战争的影响和破坏力。 总体来说从古到今,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都会对军事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对军事的影响发生全面的变化,如火药的发明,使刀和矛败于火枪和火炮,塔克的发明加快了领土的扩张,飞机船舶的发明使战场从地面扩大到海洋和空中,原子核裂变技术是广岛和长崎在热核爆炸中化为了一片灰烬,精确制导技术是美国的巡航导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在巴格达和贝尔格莱德的高楼大厦中穿梭往来。 高技术的使战争的可控性增强、战场空阔、作战方式多样化、指挥自动化、消耗巨大。现代战争不再是传统的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争,而是陆、海、空、天、电一体的多元空间战争。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这种全方位的战争可能是未来战争方式的主流。他要求国家经济、国家战略、国家科技和军品生产的战争样式和作战方式。军队的建设和管理和对战争的准备,后勤的保证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新的改革,否则随着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后勤额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可能会出现补给不足的情况。 高科技的发展对现代战争影响是长久的,它减少了战争的时间,提高了战争的效率,扩大了战争的领域。但是,高技术的战争也使国家的经济方面消耗较大,使国家的经济负担加重,后勤保障更加艰巨和复杂。 伊拉克战争的整个战争过程充分反映出高科技对武器装备的性能,自动水平化,生存能力,作战能力以及武器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的影响;对军事理论的发展影响;对战争的面貌作战方式的影响;对作战行动是的隐蔽和行动透明度,火力战的地位和战场生存能力,昼夜作战的差别和作战难度,战争立体化的发展和协调作战的能力还要要求后勤的保证,以及指挥人员的手段和作战方式。 军事技术的发展正在引领发生新的军事革命。以后将会出现不用以往的全新装备,军事思想,战争形态。在当前的军事革命中,科技始终存在与核心,它在带来更强的作战能力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危害,核武器的制造对地球的破坏。在科技的发展的同时,我们要以正确的思想来对待高技术武器,不能让它成为破坏和平的武器,要运用得当。要正确的使用高技术,不要让它成为破坏世界和平的罪恶源泉。我们在与各国一样进行军事变革发展军事高技术的同时,不搞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让其协调发展,不要恶意的加速军事科技的发展。如朝鲜为了刻意的加速军事力量的发展导致人民生活贫苦。 总而言之,在21世纪的今天,不善立即和运用现代高技术的军队,将无法与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资起来的军队抗衡。因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国情,走中国

战争与科技的关系

浅谈战争与科技的关系 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军事战争领域,科学技术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始终是世界军事发展和变革的动力。在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在全球持续发展,在军事领域也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等。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军事科技的加速发展令人始料不及。1899年,发生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一门5英寸口径的大炮还需要32头壮牛来牵引,仅仅过了15年,号称“陆地巡洋舰”的坦克就已经成为了驰骋沙场的流动炮台;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8年后,它就已经被装备到了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根据为登月而设计的液体燃料火箭原理制造出了V-2火箭,并用于对英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到了90年代,海湾战争中一架F-15E重型战斗轰炸机的攻击能力,相当于140门大炮同时发射的威力。16世纪,航海技术的成熟使战争的硝烟得以跨洲越洋,从地球一端弥散到另一端;今天,即使在遥远的太空,也有战争的触角在不断延伸,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为多国部队提供侦察、通信、导航、预警、海洋监视和气象服务的卫星竟多达56颗。 战争的发展始终是受到科技的制约,各种战术也是根据科技的发展来制定的。现代战争还是由陆军作为战争的主导,尽管海空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战争的决胜者还是陆军(海权国家除外)。因为美国的“联合兵种作战”的诞生陆军决胜论也遭到质疑,联合作战也成为世界主流。美军是如何作战的呢?拿伊战为例:由海军封锁海域并对地面进行火力支援和空中支援,空军进行“清场”打击对方阵地,消灭对方导弹基地,扰乱对方部署,联合地面部队对对方地面部队进行打击,有电子战瘫痪对方指挥系统,陆军则是突破和占领。在这种战术下伊军不堪一击。这样看来陆军在战场的作用比之二战差别太大,而未来战争陆军的作用将越来越小,陆军的主要作用将是侦察,特种战,占领,消灭残余。主战场将会从地面转移到空中,制空权的争夺将会是战争主线。制海权的争夺也将由战斗机和潜艇取代,水面舰艇将主要用与运输和发射导弹。再向后看未来的未来主战场可能会是太空,我们还无法预测。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军事高技术化对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高技术对战争带来的影响有以下五点:第一,高科技使侦察捉到了不怕火力威胁,不怕地形限制,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侦查的立体化使战争前的准备得到最完美的完成。第二,高技术使得战争武器装备得到了质的提高,精确的制导系统带来了打击的精确性。第三,反应的高速化,高技术武器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成果,战争方做到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转移快。第四,战争永远包括打击与防护两个方面,高技术使得防护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秘,防护的综合化可以有效地在现代战争中最大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指挥。指挥控制系统是现代战争的中心枢纽,在高技术战争中交战双方之间实力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与控制的水平上。面对复杂多变的战争局势,仅仅靠人脑已远远不够,高技术特别是电脑的应用使得指挥系统智能化。只有借助于可操控的巨大指挥网络,才能真正打赢一场异常复杂的现代战争,而这种可控性使现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高科技对现代军事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大大缩短了战争的时间,提高了作战效率,再者作战空域也空前扩大,甚至把作战空间拓展到太空中。在军事装备上,高科技不但提高

军事高科技 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军事战争领域,科学技术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我根据自己对军事理论的认识,就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科学技术始终是世界军事发展和变革的动力。在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在全球持续发展,在军事领域也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其次,高科技对现代军事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大大缩短了战争的时间,提高了作战的效率,再者作战空域也空前扩大,甚至把作战空间拓展到了太空中。 在军事装备上,高科技不但提高了装备的性能,而且武器的精确度也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武器装备不断向体积小、多功效发展。高科技下的军事武器装备打击程度更高,毁灭性程度更大。在作战能力不断加强的同时,有可能引发战争的几率更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高科技引发了某些战争。因此,我们要客观对待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军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 另外,高科技时代,卫星应用和互联网本身就没有国界,未来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发展,同样将进入信息化时代,逐步实现体系化、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形化和小型化。隐形轰炸机现在已经有了,我觉得将来还会出现隐形坦克、甚至隐形士兵。而且攻击弹头、水陆两栖作战坦克等,都会越做越小。 下面这些战争实例就很好的向我们说明了高科技对战争的深远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加速了社会的变革演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学习、生产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代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趋利避害,加强防范措施,才能使之造福于人类。 一、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从近代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使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一些学者竭力赞美科学技术,认为科技进步毫无疑义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甚至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和痛苦。2006 年1 月9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胡锦涛主席的这一论断集中说明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现代科技是推动社会生产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人类由于使用了现代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趋于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技术含量高。例如,在汽车工业的初期,装配一部汽车需要10几个技术工人花费一天的时间,如今,一汽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天能装配1000台汽车。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过去

战争与科技的相互影响

战争与科技的相互影响 (海南大学) 战争和科技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无论将战争看作天使还是恶魔,科技都会给他们装备上最为先进的武器和盔甲。在战争中科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战争中科技的作用体现在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先进的武器装备推动了战争的发展,也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科技与战争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科技加快了战争的进程。 20世纪,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带未了文明的日新月异,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形式各异的战争。尽管人们对和平寄予了很多希望,为和平做出了极大努力,但是,战争总在一场接着一场地进行,其有规模和结局,都是人们始料不及的。战争远没有离开我们,离开的只是它的旧有形态。 1.科技与战争密切相联,相互促进 1.1 战争随科技的进步而发展 战争已经成为科技的一个试验地。科技也为战争提供更为犀利的武器。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果使人类战争进入了最辉煌的篇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以电能及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成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机器化、电气化的生产形式,日益增多的工业门类与迅速发展的机械制造技术、钢铁冶炼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电力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促使军事领域开展了一次新的革命。随着速射机枪、现代火炮、坦克、飞机、潜艇、航空母舰、无线电等一大批自动化、机械化武器装备的竞相问世,战争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人类真正步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机械化装备的使

用只是初露锋芒,那么,一战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各种机械化武器装备性能的大幅提高,机械化作战理论得到空前繁荣,作战形态发生了根本变革。 就在科学技术给战争带来让人目不暇接的变化时,她还在孕育着一场更为惊人的革命。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全面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场以原子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先导,使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发生根本变革的新技术革命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这些技术运用于军事上,使原子弹、导弹等武器大量涌现,人类在身处机械化战争的同时开始面临核战争。 科学技术进步的脚步不停止,战争与军事的变革也不会停止,20世纪7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武器、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以及军事侦察与监视技术、夜视技术、伪装技术、隐形技术、作战模拟技术不断提高。在伊拉克战争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战场已经成为了美国展示高科技武器的博览会。美国的航空母舰、高性能的战斗机、信息情报系统、精确制导炸弹等等。几乎任何武器都是高科技的集成。在经过大规模的精确轰炸之后,伊拉克的军事指挥和控制系统已经被摧毁,伊军处于找不到士兵,士兵联系不上军官的情况下任何的抵抗和反击都是难以实现的。由伊拉克战争的进程可以看出,高科技对于战争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问题,科学学的创始人、英国著名学者贝尔纳,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帮助满足了战争的需要,战争的需要也同样地帮助了科学事业”的观点。他说:“自古以来,改进战争技术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学。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家具有好战的特性,而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比其他更为急迫。各国君主和政府不那么乐于向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津贴,却很乐于向军事研究工作提供经费,因为科学界能研制出新的装备,而这种装备由于十分新颖,在军事上极为重要。”“科学与战争一直是极其密切地联系着的;实际上,除了19世纪的某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公正地说,

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军事高技术化对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高技术对战争带来的影响有以下五点: 第一、高科技使侦察捉到了不怕火力威胁,不怕地形限制,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侦查的立体化使战争前的准备得到最完美的完成。 第二、第二、是高技术使得战争武器装备得到了质的提高,精确的制导系统带来了打击的精确性。 第三、是反应的高速化,高技术武器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成果,战争方做到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转移快。 第四、战争永远包括打击与防护两个方面,高技术使得防护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秘,防护的综合化可以有效地在现代战争中最大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 第五、指挥。指挥控制系统是现代战争的中心枢纽,在高技术战争中交战双方之间实力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与控制的水平上。面对复杂多变的战争局势,仅仅靠人脑已远远不够,高技术特别是电脑的应用使得指挥系统智能化。只有借助于可操控的巨大指挥网络,才能真正打赢一场异常复杂的现代战争。而这种可控性使现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科学与战争一直是极其密切地联系着的;实际上,除了十九世纪的某一段时期,我们可以公正地说:大部分重要的技术和科学进展是海陆军的需要所直接促成的” 。由于科学技术满足了战争的需要,战争需要也同样地促进了科学事业。 古希腊时期叙拉古的阿基米德就曾经制造了一些巨大的抓钩和夹钳用来对付攻城器械,这些需要多人操作的钩子和钳子甚至能掀翻岸边的敌舰。他还运用光学知识制造了巨大的反光镜,把这些镜子沿海岸排开,同时汇聚阳光于一艘敌舰,船帆马上会被点燃。这堪称是古代世界最匪夷所思的远程打击武器,叙拉古人用这些武器曾多次击退敌人迦太基的舰队。同时期中国战国初年,鲁国的工匠公输般,就曾制造出云梯、撞车等先进的攻城工具。 军事科技的加速发展令人始料不及。1899年,发生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一门5英寸口径的大炮还需要32头壮牛来牵引,仅仅过了15年,号称“陆地巡洋舰”的坦克就已经成为了驰骋沙场的流动炮台;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8年后,它就已经被装备到了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根据为登月而设计的液体燃料火箭原理制造出了V-2火箭,并用于对英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到了90年代,海湾战争中一架F-15E重型战斗轰炸机的攻击能力,相当于140门大炮同时发射的威力。 16世纪,航海技术的成熟使战争的硝烟得以跨洲越洋,从地球一端弥散到另一端;今天,即使在遥远的太空,也有战争的触角在不断延伸,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为多国部队提供侦察、通信、导航、预警、海洋监视和气象服务的卫星竟多达56颗。 借助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已经发展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对千里之外的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由巡航导弹引爆的电子炸弹能够释放高能量微波脉冲,可以让敌军的电子设备瞬间瘫痪;中子弹的研制可以轻易实现只杀伤人员而不毁坏建筑的目的;用高科技炮制的武器军备,如同悬在人们头顶的利剑,无声地闪动着它狰狞的锋芒。 现代战争形态的深刻变化和高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既对人民战争提出了严峻挑战,也给人民战争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 首先,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为积聚雄厚的人民战争潜力,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经过长期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