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系列飞船资料20150518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宇宙器概述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宇宙器概述神舟一号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发射。
神舟一号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研制、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神舟一号飞船共进行了14个月的地面应用试验和在轨飞行试验,是为后续的载人航天发射打下了基础。
神舟二号是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发射。
舱内可容纳3名航天员。
这次发射是中国天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进行载人航天试验和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对接试验。
神舟三号是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发射。
神舟三号此次任务的主要目标是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主要试验内容包括地球观测、空间环境监测、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技术应用等。
神舟四号是中国第四艘载人飞船,于2011年6月发射。
与神舟三号不同的是,神舟四号此次任务将进行太空交会对接试验,开展技术验证,并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推向更高、更快的发展。
神舟五号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于2020年10月发射。
这次发射是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共搭载三名航天员进行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五号将会继续推进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提高航天员的科学实战能力,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再上新台阶。
神舟六号是中国第六艘载人飞船,于2022年发射。
据报道,神舟六号将进行载人空间站建设任务和科学实验,实现对空间站元器件功能的验证与升级,进一步提高我国开展空间应用技术的能力。
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七艘载人飞船,尚未发射。
据报道,神舟七号将在未来进行空间站建设和空间交会对接实验。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神舟七号能够带给世界更多的惊喜。
神舟一到神舟十一飞船简介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资料神舟一号飞船名: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飞船简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飞船名: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试验项目: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飞船名: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飞船简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概述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概述神舟一号 (Shenzhou 1)神舟一号是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所使用的飞船。
它是一艘三段式飞船,总长度约8.65米,最大直径约2.80米,总质量约7.65吨。
神舟一号发射于1999年11月20日,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飞船发射后进入预定轨道并成功返回地面,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该任务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中国的太空技术和载人航天系统的可行性,为未来的载人航天任务做准备。
神舟二号 (Shenzhou 2)神舟二号是中国的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所使用的飞船。
它与神舟一号相似,同样是一艘三段式飞船。
神舟二号于2001年1月发射,旨在进一步验证中国的太空技术以及飞船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次任务成功地完成了30小时的太空飞行,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技术测试,为未来的航天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舟三号到神舟十一号 (Shenzhou 3-11)神舟三号到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的一系列飞船任务。
这些任务的目标包括:- 进一步验证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和飞船系统的性能;- 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测试,为太空探索和应用开发提供支持;- 提高中国的航天任务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这期间,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成果。
神舟十一号(发射于2016年10月)是这一系列任务中的最新一次,刷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时长记录,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结论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进步。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中国已经成为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国家之一。
这些飞船任务不仅为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未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望看到更多令人期待的成就。
参考资料:- 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 央视新闻报道。
神舟号飞船资料(1-15)

飞行时间 圈数 发射地点 21小时11分 14 6天18小时22分 108 6天18小时39分 108 6天18小时36分 108 21小时28分 14 4天19时32分 77
神舟7号 2008/9/25 21:10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天20小时30分 45
神舟8号 2011/11/1 5:58
翟志刚代表中国首次出舱
主要任务:与天宫一号对接 刘洋中国首位女宇航员
试验任务: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绕 飞等。王亚平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
1.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 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
系列操作 出舱活动 2022/11/30日7时33分,胜利会师 空间站维修、科学实验
编号
发射时间
神舟1号 1999/11/20 6:30
神舟2号 2001/1/10 1:00
神舟3号 2002/3/25 22:15
神舟4号 2002/12/30 0:40
神舟5号 2003/10/15 9:00
神舟6号 2005/10/12 9:00
乘组 无人飞船 无人飞船 搭载模拟人 搭载模拟人 杨利伟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14号2022/6/5 10:44 陈冬、刘洋(女)、蔡旭哲
神舟15号2022/11/29 23:08 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18天 12天 15天 32天 3个月备注
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 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杨利伟是第一个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飞入太空的宇航 员
搭载模拟人
神舟9号 2012/6/16 18:37 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神舟10号 2013/6/11 17:38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神舟号飞船的资料神舟一号到十号飞船发射时间宇航员资料

神舟号飞船的资料神舟一号到十号飞船发射时间宇航员资料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下面店铺为您详细介绍神舟号飞船的以及盘点历届神舟飞船的资料,供您参考!【神舟号飞船的资料】神舟”载人飞船全长8.86米,最大处直径2.8米,总重量达到7790公斤。
从构型上来说,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以及一个附加段组成。
采用的是典型的“三舱一段”式结构。
整个飞船按照功能还能分为13个不同的分系统。
这13个分系统都是用它的功能来命名的,它们是:有效载荷、结构与机构、热控制、指导导航与控制、推进、电源、数据管理、测控与通信、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乘员、回收与着陆、仪表与照明和应急救生分系统。
这些系统分别布置在这“三舱一段”式结构的神州飞船中,相互分工合作,完成一次太空遨游。
下面分别介绍各个舱段的情况:一、轨道舱(长2.8米,直径2.2米)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的外形为圆柱形的。
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
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到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
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
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
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
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二、返回舱(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
神舟飞船历次发射详尽资料

神舟飞船历次发射详尽资料飞船名称发射时间返回时间在轨时间航天员神舟一号1999-11-20 06:00 1999-11-21 3:41 21小时无人神舟二号2001-01-10 01:00 2001-01-16 19:22 6天多无人神舟三号2002-03-25 22:15 2002-04-01 6天多无人神舟四号2002-12-30 00:40 2003-01-05 19:16 6天多无人神舟五号2003-10-15 09:00 2003-10-16 06:28 15小时杨利伟神舟六号2005-10-12 09:00 2005-10-17 04:00 4天多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2008-09-25 21:10 2008-09-28 17:37 2天多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八号2011-11-01 05:58 2011-11-17 19:32 16天多无人神舟九号2012-06-16 18:37 2012-06-29 10:00 13天多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神舟十号2013-06-11 17:38 2013-06-26 08:07 14天多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神舟十一号2016年10月待发射神舟五号航天员简历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绥中人,大学文化程度,1965年6月出生,特级航天员,副军职,少将军衔,两次荣立三等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神舟六号航天员简历费俊龙,男,汉族,江苏昆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一九六五年五月出生,一九八二年六月入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
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飞过歼教五等机型,安全飞行一千七百九十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一九九八年一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神舟飞船科普小知识

神舟飞船科普小知识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载人航天飞船,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关于神舟飞船的一些科普小知识。
1. 发展历程:神舟飞船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改进,首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于2003年,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2. 功能与特点:神舟飞船主要用于进行近地轨道的载人任务和空间科学实验等。
它具有独立发射、再入大气层、精确着陆和多次再使用等特点。
神舟飞船的设计考虑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舒适度,航天员可以在飞船内进行工作、生活和休息。
3. 飞船构造:神舟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发射逃生系统组成。
轨道舱主要用于提供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空间,返回舱则用于航天员的返回和着陆。
发射逃生系统可以在发射过程中提供安全逃生通道,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4. 载人任务:神舟飞船已经成功完成了多次载人任务,包括了空间实验室的建设、航天员的交会对接、载人航天器的长期在轨飞行等。
这些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持。
5. 合作与展望: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得到了国际航天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展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航天合作提供了基础,未来中国还将继续推进空间实验室的建设,并计划开展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任务。
总之,神舟飞船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骄傲,它的发展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独立进行载人航天探索的国家,也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神舟飞船定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神舟飞船系列简介

神舟一号1999年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并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
中国在原有航天测控网的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
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5神舟二号2001年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6神舟三号2002年试验项目“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
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
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
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7神舟四号发射时间:2002年中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
8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
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
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航天员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9神舟六号发射时间:2005年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技术应用:飞船的种类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卫星式载人飞船。
神舟六号飞船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起点很高,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其次是一船多用,航天员返回后,轨道仓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作为卫星继续利用半年,甚至可以在今后进行交会对接实验;第三是返回舱的直径大,最后是飞船返回,非常安全,在这方面已经进行过全面的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1月17日19点32
分 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
搭载模拟人 景海鹏、刘旺、刘洋 (女)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 平(女)
神舟九号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秒
2013年6月26日8时7分
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2002年4月1日16时54分 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无人飞船 搭载模拟人 搭载模拟人 杨利伟
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 酒泉卫星 费俊龙、聂海胜 发射中心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 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鹏
神舟八号
编号 神舟一号
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时间与乘组一览表 发射时间 返回时间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 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 无人飞船
乘组
神舟二号 神舟三号 神舟四号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