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水泥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第4章水泥复习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第4章水泥复习题及答案.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建筑工程中通用水泥主要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六大品种。

2. 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按是否掺入混合材料分为I型硅酸盐水泥和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分别为P·I和P·Ⅱ。

3.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主要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其中决定水泥强度的主要矿物是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

4.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不早于45 min,终凝不迟于390 min。

5.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有42.5 、42.5R 、52.5 、52.5R 、62.5和62.5R六个级别。

其中R型为早强型,主要是其3 d强度较高。

6.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其值应不小于300m2/kg。

7.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国家标准规定:(1)细度:通过80µm的方孔筛,筛余量不超过10%;(2)凝结时间:初凝不早于45min ,终凝不迟于600min;(3)体积安定性:经过雷氏夹法法检验必须合格。

8.矿渣水泥与普通水泥相比,其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的增长较快,抗冻性较差,抗硫酸盐腐蚀性较好,水化热较低,耐热性较好。

9.普通水泥中由于掺入少量混合材料,其性质与硅酸盐水泥稍有区别,具体表现为:(1)早期强度较低;(2)水化热较大;(3)耐腐蚀性稍差;(4)耐热性较差;(5)抗冻性、抗碳化性能好。

10.混合材料按照其参与水化的程度,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和非活性混合材料。

二、选择题1. 有硫酸盐腐蚀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择(C)水泥A硅酸盐 B 普通 C 矿渣 D 高铝2. 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择(B)水泥。

A硅酸盐 B 矿渣 C 火山灰 D 粉煤灰3.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择(C)水泥。

第4章 水泥

第4章 水泥

➢ 凝结期:随着水化继续进行,自由水分逐渐减少, 水化产物不断增加,水泥颗粒表面的新生物厚度逐 渐增大,使水泥浆中固体颗粒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越来越多的颗粒相互连接形成网架结构,使水泥浆 体逐渐变稠,慢慢失去可塑性。
➢ 硬化期:水化反应进一步进行,水化产物不断生成 ,水泥颗粒之间的毛细孔不断被填实,使结构更加 致密,水泥浆体逐渐硬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 泥石,且强度随时间不断增长。水泥的硬化期可以 延续至很长时间,但28天基本表现出大部分强度。
• 工程意义 水泥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水泥的初凝时间太短,则在施工前即已失去流动 性和可塑性而无法施工;水泥的终凝时间过长, 则将延长施工进度和模板周转期。
(4)体积安定性 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
变化的均匀程度。如果这种体积变化是轻微的均匀 的,则对建筑物的质量没什么影响,但是如果混凝 土硬化后,由于水泥中某些有害成分的作用,在水 泥石内部产生了剧烈的、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则会 在建筑物内部产生破坏应力,导致建筑物的强度降 低。若破坏应力发展到超过建筑物的强度,则会引 起建筑物开裂、崩塌等严重质量事故,这种现象称
>5且≤20

P·S·A ≥50且<80 >20且≤50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B ≥30且<50 >50且≤70



火山灰质硅酸盐 水泥
P·P ≥60且<80

>20且≤40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60且<80


>20且≤40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50且<80

第四章:水泥

第四章:水泥

第四章:水泥一、填空:1、水泥按其矿物组成,可分为水泥、水泥及水泥等;按水泥的特性和用途,又分为、和。

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水泥为类水泥,属于。

2、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和,有时为调整化学成分还需加入少量。

为调节凝结时间,熟料粉磨时还要掺入适量的。

3、硅酸盐水泥分为两种类型,未掺加混合材料的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为;掺加不超过5%的混合材料的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为。

4、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可概括为四个字,即。

5、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的分子式是、、及;它们相应的简写式是、、及。

6、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是、、、及;它们的结构相应为体、体、体、体及体;7、水泥加水拌合后,最初是具有可塑性浆体经过一定时间,水泥逐渐变稠失去可塑性,这一过程称为;随着时间的增长产生强度,强度逐渐提高并形成坚硬的石状物体,这一过程称为。

8、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是决定水泥早期强度的组分,是保证水泥后期强度的组分,矿物凝结硬化速度最快。

9、水泥浆越稀,水灰比,凝结硬化和强度发展,且硬化后的水泥石中毛细孔含量越多,强度。

10、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石膏,其目的是,当石膏掺量过多时,会造成,同时易导致。

11、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的游离过多,也可能是由于熟料中含的游离过多或掺入的过多。

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属于,不得使用。

12、硅酸盐水泥中矿物含量高时,水泥水化及凝结硬化快,且早期强度高,而矿物含量高时,则水化热小,但后期强度高。

13、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主要由其和矿物产生,其中矿物的单位放热量最大。

14、硅酸盐水泥根据其强度大小分为、、、、、六个强度等级。

15、影响硅酸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有、、、、等。

16、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按水化反应速度和水泥浆体结构的变化特征,可分为、、、四个阶段。

17、硅酸盐水泥硬化后的水泥石的结构是由、、等组成。

18、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等。

第四章_钢筋混凝土工程(1)

第四章_钢筋混凝土工程(1)
混凝土强度等级 N/mm2 σ 低于C20 4.0 C25 ~C35 5.0 高于C35 6.0
注:表中σ值,反映我国施工单位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和管理 的平均水平,采用时可根据本单位情况作适当调整。
例:
某建筑公司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的统计资料30组如下:31.4、30.63、 43.03、37.23、37.7、36.17、34.17、35.17、35.9、24.3、35.43、25.63、 36.37、44.73、35.37、27.67、32.13、31.57、33.03、41.43、38.53、 31、 39.6、 33.5、38.7、32.03、32.67、30.8、34.67、27.1。现要求配置C30 级混凝土,求应将配置混凝土强度提高多少?
进料与出料
出料容量
搅拌机每次从搅拌筒内可卸出的最大混凝土体积
进料容量
搅拌前搅拌筒可容纳的各种原材料的累计体积 我国规定以搅拌机的出料容量来标定其规格
出料系数
出料容量与进料容量间的比值称为出料系数,其值一般为 0.60~0.70,通常取0.67。
投料顺序
一次投料法:
将砂、石、水泥和水一起同时加入搅拌筒中进行搅拌。
工作原理
活塞泵工作时,搅拌机卸出的或由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卸出的混凝土倒入料 斗4,分配阀5开启、分配阀6关闭 ,在 液压作用下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2后移,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料斗内的混凝土在重力和吸力作用下进 1—水箱; 2—外加剂箱; 3—搅拌筒; 4—进料斗; 入混凝土缸1。然后,液压系统中压力油 5—固定卸料溜槽;6—活动卸料溜槽 的进出反向,活塞2向前推压,同时分配 阀5关闭,而分配阀6开启,混凝土缸中 的混凝土拌合物就通过“Y”形输送管压入输送管。由于有两个缸体交替进料和出 料,因而能连续稳定的排料。

建筑材料 第四章 水泥 教案

建筑材料 第四章  水泥  教案

章节名称 第四章 水泥授课目标了解水泥的分类、矿物成分及性能教学过程设计新课教学要点第一节硅酸碱水泥和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波特兰水泥)定义及代号熟料 →P •Ⅰ 组成 石膏掺料 (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P •Ⅱ (6-15%)混合材料→P ·0一、硅酸盐水泥的生产石灰石 原料 粘 土 −−−−→安比例混合磨细生料−−−→煅烧熟料−−−→磨细水泥成品(二磨一烧) 铁矿石石 膏石灰石 CaO; 粘土Al 2O 3和SiO 2 ;铁矿石 Fe 2O 3 ;石膏 CaSO 4水泥性能−−−→取决熟料−−−→取决矿物成分及含量比例 二、熟料的矿物成分及特性水化 凝结 硬化 产生强度 发展强度 保护强度水化热 初凝、终凝 护养:温度、湿度 水化速度 凝结硬化速度 强度发展速度 C 3A>C 3S>C 4AF>C 2S水化热初凝、终凝早期、后期强度性质C3S C2S C3A C4AF凝结硬化速度快慢最快较快水化时放热量高低最高中高低高早期低、后期高低中强度发展快慢快较快水化速度:C3A>C4AF>C3S>C2S三、凝结硬化过程调节水泥凝结----适量石膏过少:起不到缓凝作用过多:水泥腐蚀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水化铁酸钙、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

凝结标志着水泥浆市区流动性而具有一定的塑性强度,硬化则表示水泥浆固化后所建立的网状结构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四、技术性质决定水泥能否使用的条件:合格品、不合格品、废品含义、标准、意义(为什么、目的)过细能耗大、硬化收缩大、易开裂可能性小1.细度:粗细程度--- 适中不得大于某粒径过粗能耗小、使用受影响可能性大*细:表面积↑与水基础面积↑水化反应↑早期强度↑*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细度--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普通水泥细度---0.08mm方孔筛筛余量不得超过10.0%否则为不合格品2.标准稠度用水量--------指水泥拌制成特定的塑性状态(标准稠度)时所需的用水量(以占水泥重量的百分数表示)。

水泥工艺学第四章原料及配料

水泥工艺学第四章原料及配料

灼烧基准:
物料去掉烧失量(结晶水、二氧化碳与挥发物质)后, 生料处于灼烧状态,以灼烧状态质量所表示的计算单位,称 为灼烧基准。
灼烧基准用于计算灼烧原料的配合比和熟料的化学 成分;如果不考虑生产损失,在采用基本上无灰分掺入的 燃料时,则灼烧原料、灼烧生料与熟料三者质量应相等, 即: 灼烧石灰石+灼烧粘土+灼烧校正原料=灼烧生料=熟料 如果不考虑生产损失,在采用有灰分掺入(GA)的燃料 时,则灼烧生料与掺入的灰分之和应等于熟料的质量,即: 灼烧生料+灰分=熟料
第三节
熟料组成的选择
熟料的矿物组成即为配料方案或熟料的率值。熟 料组成的选择实际上是选择合理的生料配方,也就 是对熟料三个率值的确定。 一、水泥品种 快硬性水泥可提高C3S、C3A;低热水泥降低C3S、 C3A;抗硫酸盐水泥降低C3A,提高C4FA。 二、原料的品质 从简化原料种类、简化工艺、便于生产控制角度 考虑,应根据原料性质,选择合适的熟料组成。
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的原料及配料计算
水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熟料的质量。煅烧优质熟 料必须制备适当成分的水泥生料。而生料的化学成分 是由原料提供的。只有当原料提供的成分符合要求, 加上良好的煅烧与粉磨,才能生产出优质水泥。因此, 水泥原料的开采和合理使用,是水泥生产首先需要解 决的问题。

自然界中很难找到一种单一原料,能完全满 足水泥生产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几种不同的原 料,根据所生产水泥的种类和性能,进行合理搭 配,即通过配料,组成配合原料,再把它粉磨成 一定细度,才能制得适当成分的生料。因此,生 料配料是为了确定各原料各组分的数量比例,以 保证得到成分和质量合乎要求的水泥熟料。
三、燃料品质 固、液、气三种不同类型的燃料对熟料组成有 不同影响,应加以考虑。 四、生料成分的均匀性 生料的均匀性对熟料的煅烧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均匀性差,KH就不能太高,不然使f-CaO增加。 为保证生料的均匀性,一方面应尽量采用品种简 单、质量均匀的原料;另一方面要加强原料的预均 化和生料的均化,并以碳酸钙的滴定值波动幅度来 表示其均匀性。

硅酸盐水泥的特性介绍及应用(ppt 91页)

硅酸盐水泥的特性介绍及应用(ppt 91页)

2019/10/20
2
水泥的应用
土木工程
海洋工程
能源电力 水利电力
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 道、机场。 港口、码头、水下建筑、石 油钻井平台。 石油钻井、热电站、核电站。 大坝、水电站、水工建筑。
2019/10/20
3
输 水 管

径 6.6 m

径 7.5 m
2019/10/20
如砌筑水泥、油井水泥、 道路水泥、大坝水泥等
如白色硅酸盐水泥、快凝 快硬硅酸盐水泥等
13
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
一、硅酸盐水泥生产及其矿物组成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
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 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也称波特兰水泥)。
不掺混合材料的,称为Ⅰ型硅酸盐水泥, 代号P.Ⅰ;掺入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混合材料 的,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氟铝酸盐水泥等
活性二氧化硅 活性氧化铝
石灰火山灰水泥、石膏矿渣水泥、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等
2019/10/20
12
按性能和用途分 通用水泥
水泥
2019/10/20
专用水泥 特性水泥
硅酸盐水泥(P.I、P.II)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矿渣硅酸盐水泥(P.S)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 复合硅酸盐水泥(P.C)
CaO·Fe2O3·H2O
与C3A的水化相似,主要水化产物为水化铝酸三 钙C3AH6晶体、水化铁酸一钙。
2019/10/20
27
水泥熟料的主要水化产物有:水化硅酸钙 和水化铁酸钙胶凝、氢氧化钙、水化铝酸 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在充分水化的水 泥石中,C-S-H约占70%,CH约占20%,钙 矾石和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约占7%。

水泥PPT课件

水泥PPT课件
1.密度:3.05~3.20g/cm3,一般取3.1
堆积密度:1.3 g/cm3 2.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用筛余或
比表面积表示(300~350 m2/kg),影响水泥
的水化速度、收缩等性质 3.粒径:
< 3µm 水化非常迅速,需水量增大; >40 µm 水化非常缓慢,接近惰性
水泥 回到首页 上一页用 1756年发现水硬性石灰;史密顿使用新发现的砂浆建造了举世闻
名的普利茅斯港的漩岩(Eddystone)大灯塔。 1796年发明“罗马水泥”,英国人派克(J.Parker)将称之为
SepaTria的黏土质石灰岩,磨细后制成料球,在高于烧石灰的温度 下煅烧,然后进行磨细制成水泥。法国产生类似的天然水泥; 1822年出现“英国水泥”;英国人福斯特(J.Foster) 将两份重量 白垩和一份重量黏土烧成水泥 1824年10月21日,英国利兹(Leeds)城的泥水匠阿斯普丁 (J.Aspdin)获得英国第5022号的“波特兰水泥”专利证书
2(2CaO·SiO2)+4H2O→3CaO·2SiO2.3H2O+ Ca(OH)2
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 (水化铝酸三钙晶体)
4CaO.AlO3·Fe2O3+7H2O→3CaO.Al2O3·6H2O+CaO.Fe2O3·H2O (水化铁酸钙凝胶)
水泥 回到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硅酸盐水泥。
水泥 回到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水泥 回到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水泥 回到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水泥 回到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水泥 回到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事故实例二则
1、1884年,法国一座桥梁由于使用了氧化镁含量较高
的立窑水泥,在建成两年后,因混凝土膨胀而破坏。 2、上海市普陀区某大厦11-14层主体结构用安徽某水泥,经多
次 检 验 其 安 定 性 不 合 格 , 其 F—CaO 含 量 高 达 6.85%,用蒸煮法加速试验,结果混凝土劈拉强度 下降达25%以上,抗压强度下降也达15%,
2.水化热低 ——适合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不宜用于冬季施工工程
3.抗蚀性较好 ——用于一般侵蚀性要求的工程较硅酸盐水 泥耐久性好
4.抗冻性差、耐磨性差 ——不宜用于反复受冻融作用的工程 ——不宜用于有耐磨性要求的工程
5、抗碳化性差 ——不宜用于重要钢筋混凝土结构
6、蒸养效果好
个性:
1、矿渣水泥:耐热性好、泌水性大、干缩性 大
且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上海市建委决定推倒重建,于1995年逐层爆破拆除。这
起事故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11.8万元。
(四)强度及强度等级 1.水泥胶砂强度及测定方法
2.确定强度的意义:
–工程设计和选用的主要指标 –划分强度等级的依据
3.强度等级及其划分
(五)碱含量
1.控制水泥中碱含量的必要性 碱—集料反应(Alkal—Aggrigate, 简称A—A反应)
1.测定方法 初凝时间:试针距底板4mm±1mm 终凝时间:试针沉入底板0.5mm
2.技术要求:
初凝时间:≥ 45min 终凝时间:P ·Ⅰ,P ·Ⅱ≤6.5 h,其余 ≤10 h
3 .凝结时间对性能的影响 初凝不合格——废品 终凝不合格——不合格品
(三)体积安定性
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八.水泥质量的验收
(一)水泥技术性能的验收
1.合格水泥 2.不合格水泥
l 终凝时间不格 l 细度不合格 l 烧失量不合格(或混合材掺量超过最大限量) l 强度小于商品等级,但高于该品种的最低等级 以上任一项不合格,则该水泥不合格
处理方法: l 全部退回 l 可降级使用但不得低于最低等级,或用于不要
“水泥杆菌”示意图
2)镁盐侵蚀
Mg2 C C(IO a )H 2 Ca2 C M I(O g)H 2溶蚀 Mg4 SCO (O a )H 2 Ca4S •2H O 2OM(O g)H 2溶蚀 Ca4S •2H O 2O C3A HAt膨 F 胀
3.酸蚀
4.强碱侵蚀
NaC O2 O H Na3 结 CO 晶膨胀 C 3A H Na O 3N2 H O a •A 2O I3C(O a)2溶 H 蚀
3CaO A2IO33CaS4O 31H2O
三 硫(型 高 硫)型 水 化 硫 铝 ( 钙 酸矾 钙 A石 F t相)
C3AH 3CaO A2IO33CaS4O 31 H2O
CaO A2IO3CaS4O 12 H2O 单 硫 (型 低 硫 )型 水 化 硫 铝 ( A酸 F相 )钙
m
结论: 1)钙矾石的生成使水泥石致密 2)生产水泥时石膏加入量要适量 3)石膏对水泥具有缓凝作用 缓凝机理 :
2.细度对性能的影响
(二)凝结时间
•标准稠度:
为测定水泥的凝结时 间、体积安定性等性能, 使其具有准确的可比性, 水泥净浆以标准方法测试 所达到统一规定的浆体可 塑性程度。
•标准稠度用水量:
拌制水泥净浆时为达 到标准稠度所需的加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在试杆停止沉人或释放试杆30 s时记录试 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以试杆沉入净浆并 距底板6 mm士1 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 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 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磨细
按比例混合
生 料
CaO 60-70% 1450℃
SiO2 20-24%
AI2O 34-7% Fe2O32.5-6.0%
煅 烧
熟料
磨 细
混合材料
泥 成 品
(一)生产水泥用原材料
1)石灰石
1.生产生料用原材料 2)粘土
3)铁矿粉
2.生产水泥产品用部分原料 4)石膏 5)混合材料
(二)生产工艺——“两磨一烧”
3 .常用活性混合材料
1)粒化高炉矿渣(主要成分是AI2O3、CaO、SiO2) 2)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硅灰、火山灰等主要成分是
活性SiO2和AI2O3) 3)粉煤灰(主要成分是AI2O3、SiO2和少量 CaO)
4 .活性混合材料的作用
1)活性效应
Si2 O C(O a )H 2H 2O CSH A2O I3CAHH 2OS2 O AF
l 集料:含活性的集料(主要为活性SiO2) l 水泥中的碱与活性SiO2生成易溶的、无强
度的、无胶凝性的水化硅酸盐。 l 反应的位置: 2.A—A反应的条件 l 集料中存在活性SiO2 l 水泥中碱含量超标 l 有水存在
某发电总厂大型冷却水塔混凝 土构件碱—集料反应破坏
(六)混合材掺量
不得大于水泥标准规定的最大掺量
2)微集料效应
5 .加入混合材料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1)早期强度降低,后期强度升高 2)水化热降低 3)耐酸性、耐蚀性提高 4)碱度降低
Si2 O C(O a )H 2H 2O CSH A2O I3CAHH 2OS2 O AF
(七)硅酸盐水泥硬化体(水泥石)的结构
硅酸盐水泥硬化体的结构
水泥水化产物
五.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
(一)腐蚀的原因
1.内因: 1)结构本身(多孔) 2)化学组成(含有可被侵蚀的组分)
2.外因: 1)侵蚀性介质。 2)较快流速的介质 3)较高的温度。
(二)腐蚀的主要方式
1.软水溶蚀 2.盐蚀
1)硫酸盐侵蚀
S2 O C(O a)2 H Ca4• S2H O 2O 溶、 蚀 膨胀 Ca4• S2H O 2O C 3A HAt膨 F 胀
(五)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六)掺大量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1、混合材料的定义
生产水泥时加入的能够:改善水泥性能、 调节水泥强度等级、降低水泥成本的天然或 人工的矿物质材料。
2、分类
【活性混合材料】指具有火山灰活性或潜 在水硬性的矿物材料。(一般含活性AI2O3和 SiO2)
【非活性混合材料】指掺入水泥中主要起 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材料。
第四章 水泥
二.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水泥工业及水泥产品是建材工业的支柱产 业及支柱产品
2、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 的主要建筑材料,已渗透到各个角落,水 泥需求保持增长态势,已成为人类社会文 明的重要材料
3、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水泥工业兴旺发达 4、水泥生产消耗大量能源、资源,排放大量
5.有机质
(三)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
1.选用合适品种水泥 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3.表面加保护层
六、通用水泥的特性及应用
(一)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1、强度高 ——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 ——高强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水化热高 ——可用于冬季施工 ——不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3、抗冻性好,干缩性小 ——严寒地区反复冻融的工程
2.水化热——大 C3A >C3S >C4AF >C2S
3.早期强度——高 C3S >C3A > C4AF >C2S
4.后期强度
C3S C2S> C4AF>C3A
5.耐腐蚀性——差
6.抗冻性——好
7.耐热性——差
(四)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C3S , C2S 同上
3C3A6H2O C3AH AH 3
CaS4O 2H2OC3AH mH 2O
胶体
C-S-H
AH3 CFH
晶体 CH C3AH AFt AFm C4AFH
未水 化的 残存 水泥 颗粒 内核
孔隙 (含水和空气)
(八)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 性能的主要因素
1.熟料矿物组成的影响 2.水泥细度 3.拌合加水量 4.养护制度(温度和湿度) 5.养护龄期 *6.外加剂 7.贮存与运输
石灰石 磨细 生 粘土 料 按比例混合
铁矿粉
1450℃
煅 烧
熟料
石膏
磨 细
Ⅰ型
混合 材料
1-5%
磨 细
Ⅱ型
混合 材料 6-15%
磨 细
硅酸 盐水 泥 P•Ⅰ
硅酸 盐水 泥 P•Ⅱ
2. 普通 硅酸 盐水

1.硅酸盐水泥 P•O
矿渣 slag
20-70%
磨 细
3. 矿渣 硅酸 盐水 泥 P•S
火山灰 粉煤灰 几种混
粉尘和废气
三、水泥的分类
(一)按化学成份分:
√ 硅酸盐系列水泥
铝酸盐系列水泥 硫铝酸盐系列水泥 氟铝酸盐系列水泥 铁铝酸盐系列水泥
(二)按性能和用途分
1.通用(常用)水泥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复合水泥)
4、耐蚀性差 ——不宜用于受流动水、压力水、酸、 硫酸盐类等侵蚀的工程
5、碱度高、抗碳化能力强 ——重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6、耐热性差 ——不宜单独用于耐热混凝土工程
7、湿热养护效果差
(二)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共性: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 ——不宜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
1.影响水泥安定性的因素 过量的F—CaO 过量的F—MgO 过量的石膏
2.测定方法 •F—CaO: 沸煮法: ①试饼法,②雷氏夹法 • F—MgO:压蒸法(215.7± 1.3℃,2.0MPa 蒸气压) •过 量 石 膏 : 不 便 于 快 速 检 测 出 , 控 制 SO3 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