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粘接资料

合集下载

皮带粘结技术要求

皮带粘结技术要求

输送带粘结技术要求
1、材料:璜时得粘合剂壹桶固化剂叁瓶
2、配料方法:璜时得与一瓶固化剂配用,另外两瓶固化剂涂在粘
结口表面;
3、粘结要求:
将接头部位的纤维层和胶层剖切成对称的阶梯,涂以胶浆使其粘着:
1、人字带带宽650mm 每层搭接长度不得低于150mm,倾斜角为45度,总搭接长度不得低于带宽;每粘结一层经夯实、整平和晾干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粘结,当完全粘结完毕后,整体整平、压实,总体压实时间不得低于24小时;
2、平带带宽500mm 每层搭接长度不得低于120mm,倾斜角为45度,总搭接长度不得低于带宽;每粘结一层经夯实、整平和晾干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粘结,当完全粘结完毕后,整体整平、压实,总体压实时间不得低于24小时;
批准:审核:编制:。

输送皮带粘接方法

输送皮带粘接方法

输送皮带粘接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输送皮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输送设备,其使用范围广泛,但皮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会出现断裂、开裂等现象,这时就需要进行粘接修复。

输送皮带的粘接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粘接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一、冷接口粘接冷接口粘接是一种常用的输送皮带修复方法,其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准备粘接材料,如冷接口胶、辊筒、刮刀等。

2. 切割输送皮带:将输送皮带切割成需要粘接的长度,并确保切口平整。

3. 清洁表面:用刮刀等工具将被粘接的输送皮带表面清洁干净,确保无灰尘、油脂等杂质。

4. 涂胶粘接:将冷接口胶涂抹均匀在被粘接的输送皮带表面上,注意不要涂得过厚或过薄。

5. 接合压实:将被粘接的输送皮带两端对折后,用辊筒或其他工具将其压平并压实,确保粘接牢固。

6. 固化干燥:等待冷接口胶固化干燥,时间根据具体的胶水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定。

7. 检验质量:粘接完成后,检查粘接处是否平整,是否有脱胶现象,确保质量合格。

5. 加热粘接:将被粘接的输送皮带两端对合后,送入热合机中,根据设备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加热粘接。

6. 冷却固化:待加热粘接完成后,将输送皮带取出并放置冷却,等待热熔胶固化。

以上是关于输送皮带粘接方法的介绍,不同的修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粘接方法可以确保输送皮带的使用寿命和输送效率。

在进行粘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输送皮带粘接方法是指将输送皮带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环形皮带,从而用于输送物料或驱动机械设备的过程。

正确的粘接方法可以保证输送皮带连接牢固,不易脱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输送皮带粘接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机械连接。

这种连接方法是通过金属夹具或钢钉将输送皮带两端连接在一起。

首先需将输送皮带两端修剪成一致的形状,然后将机械连接部件安装在输送皮带两端上,利用螺钉或压板将皮带夹紧,最后将连接部件焊接或用螺丝紧固。

输送皮带粘接技术

输送皮带粘接技术

辅助材料的选用
根据粘接工艺和粘合剂的要求, 选择适当的辅助材料,如清洗剂、
脱脂剂、促进剂等。
考虑辅助材料的功能和作用,如 清洁、去污、活化等,以确保粘
接面的干净和活性。
考虑辅助材料的兼容性和安全性, 以确保其与粘合剂和输送皮带材
料的相容性和使用安全性。
03
输送皮带粘接技术的工艺流程
粘接前的准备
04
输送皮带粘接技术的质量控制
粘接强度的检测
拉伸测试
通过拉伸试验机对粘接后的输送皮带进行拉伸,检测粘接部位是 否发生断裂,以此评估粘接强度。
剥离测试
在粘接部位施加一定的剥离力,观察粘接层是否能够保持完好,从 而判断粘接强度是否符合受剪切力, 以此评估粘接强度。
01
02
03
检查输送皮带
检查输送皮带是否有破损、 老化、脱胶等现象,确保 皮带质量符合要求。
清理表面
使用清洗剂清除皮带表面 的污垢、油渍和杂质,确 保粘接面干净。
配制胶粘剂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胶粘 剂,按照说明书配制,确 保胶粘剂的质量和比例符 合要求。
粘接操作步骤
涂胶
将配制好的胶粘剂均匀涂在输送 皮带粘接面上,确保涂胶量适中,
项目背景
某工厂的输送带出现断裂,需 要快速、有效地进行修复。
实施过程
对断裂的输送带进行表面处理,清 洁、干燥后涂抹粘合剂,对齐拼接 并固定,最后进行质量检测。
粘接方案
采用高强度粘合剂和专业的粘 接工艺,确保输送带粘接牢固 、耐久。
效果评估
经过质量检测,输送带粘接效 果良好,强度达到使用要求,
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
无遗漏。
贴合
将两个需要粘接的皮带粘接面贴合 在一起,轻轻按压,确保贴合紧密。

输送皮带粘接方法

输送皮带粘接方法

输送皮带粘接方法
输送皮带粘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冷硫化粘接:先找到皮带撕裂划伤的破损部位,以破损部位为中心画出标记线。

然后使用大功率低转速角磨机配钨钢打磨碟,对破损部位进行打磨。

接着对打磨后的表面使用工业清洗剂进行清洁处理,并晾干。

然后将冷硫化粘接剂和硬化剂按比例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

再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液涂刷在整个破损表面,并晾至不粘手指背为止。

选用比破损部位宽2~3cm的修补条,将混合液涂刷在修补条的蓝色半硫化层粘接面上,并晾至略有粘手的感觉为止。

最后,粘贴修补条并使用压实滚轮进行压实,再在修补条和皮带连接部位涂刷一遍混合液。

2、机械接驳:相当于输送带自身强度的28%~45%,接头效率低,易损坏,对输送带产品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

3、热硫化接驳:是理想的接头方法,既能够保证接头效率高,又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接头的寿命长且容易掌握。

(培训)输送带接头常温粘接工艺

(培训)输送带接头常温粘接工艺

输送带接头常温粘接工艺一、胶接对象;使用输送带粘合剂常温粘接接头,适用于分层织物输送带,包括:普通棉帆布层芯带(CC)、强力尼龙层芯带(NN)、强力聚酯层芯带(EP)。

我公司装车机使用的人字皮带是EP材料650*3(3+1.5)浙江双箭二、粘接机理:1.粘合剂为双组份,由胶浆和固化剂组成,两者配比混合使用,混合比例为重量比(wt)=9:1~10:1。

2.胶浆为溶剂型高分子材料胶粘剂,常温条件下,随着有机溶剂的快速挥发,涂刷在被粘物表面的,高分子材料会形成结晶胶膜,从而快速产生粘接力。

3.固化剂又称交联剂,常温条件下,与胶浆中的高分子材料迅速交联,较快地提高初粘性和终粘强度,增强粘接性能。

4.胶浆与固化剂均对水及湿气敏感。

空气中的水蒸气可在胶膜表面形成水膜,水残留于胶膜中会形成弱界层,失去活性,造成粘接强度降低。

而固化剂遇水发生化学反应,失去活性,起不到交联作用。

因此粘合剂贮存和操作过程中时要注意防水、防潮,不能与水接触,粘接界面一定要充分干燥,湿度大于80%的环境下不适宜粘接接头。

5.胶浆与固化剂对灰尘、油脂、机油等污物及化学药剂敏感,粘接界面一定要清洗干净(不可用水),清洗剂一定要充分挥发,保持界面的充分干燥。

6.多层带接头采取搭接方式粘接,搭接面制作成3~5级斜台阶式样。

粘接界面为织物层,两面涂胶,在胶膜表干后紧密贴合,并施加一定压力进行粘接。

7.常温冷粘接头的最大特点是:不需加温加压即可实现常温快速固化,初粘固化粘接强度高。

固化时间;粘合剂的粘接力在固化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强,接头粘接过程实际上是胶液的固化过程,一般情况下,30~60分钟达到初始固化,24小时达到最终固化最高强度,静置时间越长,固化强度越高。

影响胶液固化的因素有:1.溶剂挥发的速率:一般情况下,挥发越快,初粘力越大,初始粘接强度越高。

2.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固化越快,固化程度越高,粘接强度越大。

3.湿度:一般情况下,湿度越大,固化越慢,固化程度越差,粘接强度越小。

热硫化粘接

热硫化粘接

热硫化粘接是指通过加热和化学反应,将两种材料粘合在一起的过程。

在输送带接头制作中,热硫化粘接是一种传统的技术,被广泛使用。

热硫化粘接的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输送带接头部位,将其残留橡胶撕掉并打磨干净残胶。

2.用热硫化胶料铺在接头搭接部位的织物纤维层上,如果是钢丝带,则需要
用胶料牢牢包裹在钢丝绳表面。

3.涂刷热硫化胶浆,通过硫化机加温加压使胶料熔化流动,充分浸渍输送带
芯层,牢固结合,排出内部气泡,最终形成高度一体性的热粘接头。

热硫化接头下,使用的材料有RIT热硫化芯胶、RIT热硫化面胶以及热硫化胶浆。

其中热硫化芯胶填充在输送带芯层各贴合面之间,代替原来的芯层橡胶,提供良好的粘接强度与力学性能,热硫化面胶贴合在皮带接口上下表面,主要其抗拉耐磨的作用,提高输送带接头部位抗撕裂强度以及耐磨性能,从而大幅度延长输送带接头的使用寿命。

传送带对接方法

传送带对接方法

传送带对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机械接驳:通常指皮带扣接头的使用,方便经济。

在PVC防静电输送带的连接处,8级以下产品通常会采用这种连接方式。

这种接驳方式存在的缺点是接头的效率低,易损坏,对输送带产品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

2. 冷粘接驳:是采用冷粘粘合剂进行接驳。

这种方式比以上提及的机械接驳的方式更加经济有效,就接头效果而言,也比较理想。

但是从实际使用中来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工艺条件难以掌握,接头上的胶粘剂的质量对于接头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稳定性不强。

3. 热硫化接驳:经过验证,热硫化接驳是理想的接头方法,这种接驳方法既能够保证接头效率高,又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接头的寿命长且容易掌握。

有一定的缺点就是存在工艺故障、成本高以及接头时间长等。

机械热硫化胶接处的强度相当于输送带自身强度的60%-80%。

另外还有冷接和热接两种方法,具体如下:
1. 冷接:主要指用胶水等粘合剂把输送带接成环形的方法。

这种方式通常接头速度快。

但是由于胶水等粘合剂的稳定性和加工条件加工质量的限制,这种接头牢度不稳定,使
用寿命相对热接较差。

2. 热接:主要指输送带通过加热热熔或者生胶片二次硫化把输送带接成环形的方法。

这种方式接驳效果好、牢度高、平整性好。

是三种接驳方式中稳定性最高的。

但是由于接驳设备较大,加工准备工序长,不易输送带现场接驳,现场接驳费用较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使用哪种对接方式需要根据传送带的材质、用途和现场环境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钢丝绳芯输送带胶接接头技术及长度参考

钢丝绳芯输送带胶接接头技术及长度参考

YINHE DEPREUX培训教材2003年3月钢丝绳芯橡胶输送带接头胶接技术中法合资银河德普胶带有限公司钢丝绳芯输送带胶接标准及银河德普胶接工艺输送带与接头常用的胶接角度:0°、16°42′、22°、25°。

一、接头过渡区二、接头与硫化机关系硫化工作温度:145℃、硫化工作压力:1.6——1.8Mpa。

三、银河德普钢丝绳芯输送带胶接标准主要数据A、一阶(一段)搭接胶接接头数据输送带型号(Type)ST800 ST1000 ST1250 级数最小长度Lst(mm)600 800 900 接头长度Lv(mm)900 1100 1200B、两阶(两段)搭接胶接接头数据输送带型号(Type)ST1600 ST2000级数最小长度Lst(mm)600 800接头长度Lv(mm)1550 1950运行方向运行方向C、三阶(三段)搭接胶接接头数据输送带型号(Type)ST2000 ST2500 ST3150 级数最小长度Lst(mm)550 600 700 接头长度Lv(mm)2050 2200 2500D、四阶(四段)搭接胶接接头数据输送带型号(Type)ST4000 ST4500级数最小长度Lst(mm)900 1000接头长度Lv(mm)4150 4550运行方向运行方向四、银河德普胶接工艺:1、安放硫化机和胶接操作所需工作平台。

2、接头部分画中心线、垂直线。

3、接头部分按照胶接长度画线。

4、切割过渡边线。

5、裁切输送带边角。

6、剥离输送带覆盖胶7、剥离输送带反面覆盖胶8、剥离钢丝绳——斜面切割。

9、剥离钢丝绳——分割钢丝绳芯。

10、打磨接头过渡区。

11、打磨钢丝绳芯。

12、按照接头数据制备输送带下覆盖层胶版、芯胶胶板。

13、检查核对下覆盖层尺寸。

14、对接接头。

15、制作接头——按照标准搭接、剪切钢丝绳,填充胶条。

16、制作接头——制作输送带边条。

17、制作接头——整理钢丝绳芯、检查尺寸、检查填充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型尼龙输送带 800 * 6(4.5+1.5)
1
2
3
4
5
6
1 表示输送带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N/mm)。 2 表示输送带芯的材质。 3 表示带宽(mm) 4 表示带芯的层数。 5 表示上胶面的厚度(mm)。 6 表示下胶面的厚度(mm)。 输送带的厚度=6+4.5+1.5=12mm
输 送 带 的 型 号 及 表 示 方 法
输送带粘接技术
输送带粘接技术
输送带又叫运输带,是在皮带输送中起 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它是橡胶与纤维 ,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带式输 送机是一种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 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 点,而且运行可靠。带式输送机可输送各 种固体块状和粉状物料或成件物品,输送 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节省 人力物力。
接头制作: 按大于带宽1/2的尺寸长度,沿带长方向用切割刀、分层起 子、剥皮核桃钳等将皮带分层切割、剥层制成斜台阶式搭接 面(如下图所示) 。每层切割时不要伤及帆布等组织物,皮带 的边缘要与编织物层割平。
D B L=(0.8—1)*B
L
搭接长度
1/2B
接头长度的选择:接头长度也称粘接长度,决定着接头粘接面积的 大小,又决定着接头的强度。 接头的长度过短,粘接面积小,可能保证不了接头粘接强度。接头过 长粘接面积增大,强度增加并不明显,意义不大,反而造成接头加工 困难和浪费。 一般输送带粘接接头长度对于强度要求不高的输送带长度等于输送带 宽度的0.8--1既可。对于长度长,强度要求高的输送带需要增加20% 的长度。
D=0.2—0.3B
D B
L
搭接长度
1/2B
斜切段:考虑到割制、粘贴的方便程度,割制角 度一般取30°左右。实际操作时,一般取斜切段( 小直角边)为输送带宽度B的一半左右即可。 割制台阶:目的在于延长输送带接头使用寿命。 台阶数越多使用寿命越长,工作量也越大。综合 考虑,台阶数一般不少于3级,最好能达到5级以 上(结合骨架层数一起考虑)。
代号:T4
根据覆盖胶性能分为耐磨 损型(D)、一般型(L) 二种类型。
根据耐油性能分为普通耐油 带Y1和强力耐油带Y2两种 级别
普通输送带对各种油类、有机溶剂的忍耐性比较差。运输 含油类的物料时,由于油类对带体面胶具有溶胀性、侵蚀 性,使面胶体积增大,结构松弛,物理机械性能下降,产 品使用寿命缩短。耐油输送带具有比较好的耐油性,覆盖 胶采用高丙烯腈含量的丁腈胶为主体材料,具有体积变化 率低,强度保持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橡 胶 的 材 质 和 特 性
丁苯橡胶(SBR)耐热性达100℃。 顺丁橡胶(BR)耐低温和耐磨性好。
天然橡胶(NR)回弹性高,耐磨性好。
聚氨脂橡胶(U)耐油性好,力学性能特别好。 氯丁橡胶(CR)耐热,耐臭氧性好,耐热达100℃。
丁腈橡胶(NBR)良好的耐油性(120℃),耐磨性及耐老化性。
乙丙橡胶(EPM EPDM)良好的耐老化性、耐臭氧性、耐极性液体 性、最轻的橡胶,电性能好。 硅橡胶(Q)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好,可用于具有一定纯度的浅色 制品。氟橡胶(FKM)最佳的耐热及耐化学药品性。
应了解被粘的皮带材料的性能及输送机的 运行和使用情况,正确选用胶粘剂。 根据皮带的结构和输送机的组成部件, 受力状态,合理设计接头形式和尺寸, 做到粘接牢靠,制作方便,保证接头有 足够的强度。
严格按粘接工艺进行操作。
12
剖切口与输送带中心线呈直角。
输送 带接 头形 式
剖切口与输送带中心线呈斜角。
剖切口与输送带中心线呈双斜角。 剖切口与输送带中心线呈对称型双斜角。
Ⅰ型:可耐 不大于 100℃试验 温度,最高 短时运行温 度150℃ Ⅱ型:可耐 不大于 125℃试验 温度,最高 短时运行温 度170℃ Ⅲ型:可耐 不大于 150℃试验 温度,最高 短时运行温 度200℃ Ⅳ型:可耐 不大于 175℃试验 温度,最高 短时运行温 度250℃
代号:T1
代号:T2
代号:T3
13
直角形阶梯
一般直角形阶梯型式: 受力集中,当胶带运行时间 长时,通过清扫器,卸料器 容易发生接头整体开裂的现 象。另外,接触面积小,虽 然施工简单,节省胶带和胶 粘剂,但粘结力小。
14
斜角形阶梯
斜角形阶梯型式:受力 状况好,接触面积大, 粘结力大不易发生接头 开裂现象,目前推广和 普遍采用的是斜角形阶 梯型式。
11
15
人字形阶梯 人字形阶梯型式:和 直角形一样,受力较集中, 其接头易发生整体开裂。 另外,形状较复杂很难对 合准确。
L
B
16
指壮形阶梯
指状形阶梯型式: 受力状况好,接触面积 大,工序少,检修方便, 运动中力学损失小,粘 结力大不易发生接头开 裂现象。国外已经很流 行,国内几乎没有采用, 技术发展空间大。
涂刷的胶层太薄,会造成粘接面缺胶,产生部分受力,而且渗 透到输送带里面的胶液形成不了足够的铆固点使得固化后的 强度达不到使用要求,从而造成粘接失败。 涂刷的胶层太厚,虽然可以保证有足够的胶液渗透到输送带里 面去,但太厚的胶层固化后形成的粘接层弹性大,在受力过 程中容易变形,而且应力集中在胶层内部,不会平均分散到 输送带和胶层的界面上,造成内聚破坏,影响粘接强度。 合适的胶层厚度一般以全部覆盖粘接面、胶层均匀为主,保持 厚度在0.5~1mm为宜,胶的使用量以0.8~1kg/m2为准。 一般要涂两道。第一道涂沾接剂为400g/m2,凉置不粘手为 止。第二道涂粘接剂约350g/m2,凉置不粘手为止(一般 25—30min,视气候而定)。冬天要用红外线灯烘烤。
粘接工艺影响
粘接工艺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粘接成败的关键。 1、输送带表面不干燥,残留水分。 2、未经除油清洁先打磨,表面处理不好出现界面破坏。 3、表面粗糙度不一致,形成点接触。 4、表面处理后停放时间太长。 5、受到不均匀扯离力的严重作用影响。 6、忽视了环境化学介质的快速粘接是采用常温固化型胶粘 剂进行粘接。粘接时无需加温加压固化,工艺简 单,操作时间短,劳动强度小,成本低,粘接质 量容易控制,粘接头抗曲绕性好,无需特殊设备 和工具,对环境无特殊要求,粘接后的接头可在 短时间内投入使用,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层芯输 送带接头的粘接。
8
采用常温粘接工艺应注意三点
输送带的分类
按输送带中线层的材质分:涤棉帆布芯输送带、尼龙 芯输送带、聚脂输送带、钢丝绳芯输送带等。 按输送带覆盖胶性能分:普通型(耐磨型)输送带、 阻燃型输送带、耐热型输送带、耐寒型输送带、 耐酸碱型输送带、耐油型输送带等。(也有按胶 面性能分为强力型、普通型、轻型(一般型))
耐热输送带的四种型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