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机构》教案1
机器机构教案

机器机构教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机器机构是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机器的结构和组成。
机器机构的设计和分析是工程师在设计新机器或改进现有机器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向学生介绍机器机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本课程的目标如下:1. 了解机器机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熟悉一些常见的机器机构的类型和工作原理;3. 学会使用逆向工程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机器机构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5. 激发学生对机器机构设计和创新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1. 介绍机器机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将向学生解释机器机构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机器机构的基本要素和功能。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机器机构。
2. 介绍常见的机器机构类型(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将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机器机构类型,如杠杆、曲柄摇杆机构、齿轮传动等。
学生们将学习这些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分组讨论和演示不同机器机构的实例(小组活动,30分钟)学生将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将被要求选择一个机器机构类型,并研究和演示一个实际的应用案例。
他们需要描述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阐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将指导和监督他们的研究和演示。
4. 实践活动: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机器机构模型(实践活动,60分钟)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来应用他们学到的知识。
他们将被要求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机器机构模型,以展示该机构的工作原理。
他们可以使用纸板、木材或其他材料来制作模型。
教师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5. 小组展示和评价(课堂活动,15分钟)学生将成员们组织并展示他们设计和制作的机器机构模型。
其他学生将对展示进行评价,包括创意、设计和模型的功能性。
教师将给予反馈和评价,以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评估方法1. 小组活动和展示评价:教师将根据小组活动和展示的质量和创新性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机械原理教案01绪论、机构组成要素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第 1 讲次第一章绪论1-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1-2 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任务及要求授课题目1-3 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2-1 机构的结构分析的内容和目的2-2 机构的组成本课授课学时为 52 学时,此外作 2 个或者 3 个实验,最后有一周的课程设计。
参考书目不少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通过本讲课的学习,要弄清晰“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等问题,掌握组成机构的构件和运动副等概念] 机构、机器、机械、构件、零件等概念,运动副的定义、分类和约束特点构件、运动副内容[]第一章绪论1-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一、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就是“机械”,主要内容是关于机械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那末,什么是“机械”呢?一)机构、机器和机械机械:是机构和机器的总称。
机器:根据某种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用于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主要用于变换或者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等。
讲几个实例,来研究机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例1-1】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图1-1组成:活塞连杆曲轴气缸体凸轮进气阀排气阀小齿轮大齿轮这里,曲柄滑块机构将活塞的挪移曲柄的转动,齿轮机构改变转速和转向,凸轮机构将凸轮的转动推杆的往复挪移。
内燃机是由若干个机构组成的。
图1-1【例1-2】工件自动装卸装置,图1-2图1-2由带传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
当电动机转动通过上述机构使滑杆左移时,滑杆夹持器的动爪和定爪将工件夹住;而当滑杆带着工件向右挪移到夹持器的动爪碰到上面的挡块时,将工件松开,工件落到工件载送器中,以被送到下道工序。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一部机器可能由一个或者多个机构组成。
如空气压缩机只含有一个曲柄滑块机构,而大多数机器都含有多个机构。
机构是由一系列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组成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系统,它起着运动的传递和运动形式转换的作用。
常用机构-人教版选修2-2教案

常用机构-人教版选修2-2教案一、知识点简介本节课主要介绍常用机构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机构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2.掌握常用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构。
三、教学重点1.常用机构的分类。
2.常用机构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机构。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本节课将学习机构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2. 了解常用机构的定义和分类方法1.定义:机构是一种由动件、动件连接副和定件组成的构件系统,是为了完成特定的运动、力学功能而设计的。
2.分类:根据构件组成和连接方式的不同,常见的机构可以分为平面机构、空间机构和串联机构三类。
3. 掌握常用机构的特点及应用1.平面机构:由构成平面的动链接副和定链接副组成,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轻便,适用于平面直线运动,常见的有曲柄摇杆机构、连杆机构、滑块机构等。
2.空间机构:由构成空间的动链接副和定链接副组成,主要特点是构造复杂,重量大,能够实现较复杂的运动轨迹和力传递,常见的有球式减速器、丝杠副等。
3.串联机构:由多个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组成的机构,通过串联或并联连接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机构系统,可以实现多种运动状态和力传递,常见的有平行四边形机构、三角形机构等。
4.应用:常用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如汽车、船舶、机械手臂、机床等。
4. 锻炼能力通过设计机构,提高学生的机构设计能力。
六、教学实例设计一种将圆周运动转化为往复直线运动的机构。
1. 确定要素圆周运动要素:AB为定杆,O为圆心,C为转角杆,D为跟随杆,OE垂直于AB,所需完成的任务是将C点的圆周运动转化为D点的往复直线运动。
2. 设计思路由于C点的圆周运动需要通过连接件传递到D点,因此可以构造一个四杆机构,将AB、C、D三点连接起来,并用OE与其连接,完成圆周运动到往复直线运动的转化。
3. 设计过程1.使用AB、C、D三点构成一个四边形,连接各个端点,构造平行四边形机构。
第六章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2.双曲柄机构 两连架杆均为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双曲柄机构 中,通常主动曲柄作匀速转动,从动曲柄作同向变速转动.如图6-4所 示的惯性筛机构,当曲柄AB作匀速转动时,曲柄CD作变速转动,通过构 件CF使筛子产生变速直线运动,筛子内的物料因惯性而来回抖动,从而 达到筛选的目的.
在双曲柄机构中, 若相对的两杆长度分别 相等,则称为平行四边 形机构.它有如图6-5a 所示的正平行双曲柄机 构和如图6-5b所示的反 平行双曲柄机构两种形 式.前者的运动特点是 两曲柄的转向相同且角 速度相等,连杆作平动; 后者的运动特点是两曲 柄的转向相反且角速度 不等.
7,利用超越性设计的超越离合器是一种————棘轮机构. A,单向驱动 B,双向驱动
第四节 螺旋机构
螺旋机构由螺杆,螺母和机架组成(一般把螺杆和螺母之一作成机 架),其主要功用是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并同时传递运动和动力, 是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传动机构. 按用途和受力情况,螺旋机构又可分为传递运动,动力和用于调整等 三种类型;按螺旋副的摩擦性质,螺旋机构可分为滑动螺旋机构,滚动螺 旋机构和静压螺旋机构三种类型. 螺旋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作连续平 稳,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强,传递运动准确,易实现自锁等优点,故应用 广泛. 螺旋机构的缺点是摩擦损耗大,传动效率低.随着滚珠螺纹的出现, 缺点已得到很大的改善.
三,平面四杆机构的特性参数* 平面四杆机构的特性参数*
1.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有无曲柄的存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2)最短杆为机架或连架杆. 根据以上条件,我们可得进行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 如下: 1)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 ①若最短杆为连架杆,则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②若最短杆为机架,则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③若最短杆为连杆,则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2)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则不论 取何杆为机架,机构均为双摇杆机构.
模具常用机构设计教案

教案
系别:机械系
第一章模具常用机构概述
第1、2讲
课题
模具常用机构概述
课型
理论
教学
目的
模具常用机构概述
重点
难点
模具常用机构概述
教学
媒体
多媒体实物图画投影/幻灯/电视/电影其它媒体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法
演示法参观法实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3分钟,讲授新课79分钟,课堂训练5分钟,小结3分钟。
5.7其它类型抽芯机构设计与应用实例
第六章模具常用脱模机构
第20、21、22、23、24、25讲
课题
模具常用脱模机构设计
课型
理论
教学
目的
模具常用脱模机构的原理和设计
重点
难点
1、一、二次脱模机构设计
2、带螺纹制件脱模机构
3、顺序脱模机构
教学
媒体
多媒体实物图画投影/幻灯/电视/电影其它媒体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法
演示法参观法实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3分钟,讲授新课79分钟,课堂训练5分钟,小结3分钟。
教学内容
6.1设计原则与类型
6.1.1设计要求
6.1.2机构类型与应用
6.2一次推出脱模机构与应用实例
6.3二次推出脱模机构与应用实例
6.4浇口凝料、带螺纹制件脱模机构
6.5脱模机构的导向、复位与零件设计
课型
理论
教学
目的
模具常用机构的原理和设计
重点
难点
1、安全检测机构
2、间歇与锁紧机构
3、侧冲和斜楔机构
教学
常用机构-人教版选修2-2教案

常用机构-人教版选修2-2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人教版选修2-2课本中常用机构的概念;2.理解常用机构的使用场景和特点;3.能够通过实例运用常用机构进行语言描述和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常用机构的概念;2.常用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常用机构的运用;2.运用常用机构进行文章的描述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学内容(1)常用机构的概念常用机构是指经常被使用、在多种语言表达中常出现的一类表达方式。
常用机构是大量使用的固定格式,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存在。
如下面的例子:1.归纳法:上文列举的资料表明……2.举例法:就拿……来说吧……;3.对比法:但是与此相反的是……;4.递进法:不仅如此,而且……;5.因果法:由于……,所以……;6.前后照应法:如前所述,在……中……(2)常用机构的使用场景和特点1.常用机构在文章中的运用往往表现为对段落组织的影响,是文章框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2.常用机构的使用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呈现得更加清晰,效果更加明显;3.常用机构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和写作目的来确定。
(3)常用机构的实例分析结合人教版选修2-2课本中的文章进行实例分析,掌握常用机构的具体运用。
2.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活动、游戏或是引入课本中的文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介绍常用机构的定义、特点和使用场景,重点讲解不同类型的常用机构的使用方法。
(3)实例分析以人教版选修2-2课本中的文章为例,分析文章中常用机构的使用方法,并加以讲解和总结。
(4)课堂练习选择相关练习题目进行课堂答疑。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文章中运用常用机构来进行表达。
(6)课堂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课程质量。
四、教学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答疑和考试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五、教学建议1.强调不同类型的常用机构的使用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常用机构的使用;2.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和练习,并且要关注学生的细节问题。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第六章+常用机构6.2 平面连杆机构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6.2 平面连杆机构【课程名称】平面连杆机构【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和三种基本型式的运动特性与应用。
2.熟悉曲柄存在条件的判别方法。
3.了解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4.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急回特性和死点。
二.能力目的1.能够判断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并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四杆机构的具体型式。
2.熟悉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和三种基本型式的运动特性及应用场合。
三.素质目标1.了解四杆机构的运动是将连续匀速的转动转变成变速的摇动或其他型式的运动机构,实现运动型式的转化。
2.熟悉三种常见的四连杆运动的基本型式的特点。
3.能够根据曲柄存在条件及取不同构件作为机架来判断出不同的四杆机构。
四.教学要求1.熟悉低副接触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和的组成条件。
2.能够判断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和该机构的基本型式。
掌握三种机构的应用场合。
【教学重点】1.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的判别及四杆型式的确定。
2.熟悉三种基本型式的运动特点及应用场合。
【难点分析】1.高、低运动副的区分和四杆机构基本型式的判断。
2.急回特性的形成,要借助于教具或实物演示,最好请同学上台自己体验。
3.死点的形成条件是曲柄摇杆机构中以摇杆作为主动件才可能出现,如果学生有自己使用过缝纫机请他谈谈使用的感受最好。
在理论上要用力矩的大小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来决定,如果力臂为0,则无论力有多大,则力矩仍为0。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配合教具课件演示,最后归纳总结。
【学生分析】从机械零件的静止运动转变到常用机构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由静向动的变化过程,要从运动的角度出发来启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内容就比较容易。
同时要从具体的构件抽象出简图来研究运动特点,这也是要改变学生思路的方式。
在讲课时,一定要把这些特点先告诉学生,以便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4学时(180分钟)【教学过程】一.开始常用机构一章的学习,机构的特点是运动的,所以要从运动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分析机构,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掌握。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机构的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对汽车机械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机械概述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汽车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常用机构介绍传动机构:齿轮、链传动、皮带传动运动机构:连杆、凸轮、曲柄摇杆机构调节机构:液压制动系统、悬挂系统3. 机构分析与设计机构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机构设计的考虑因素和原则4. 汽车机械实例分析发动机:内燃机、电动机变速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驱动系统:前驱、后驱、四驱5. 动手实践参观汽车维修店或实验室观察和分析实车机构的运作制作简单的机构模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机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机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汽车机械实例,加深对机构应用的理解。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观和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和常用机构的掌握。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汽车机械基础教材,提供理论知识支持。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
3. 实验室设备:提供汽车机械实验设备,方便学生动手实践。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和案例。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汽车发展历程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汽车机械概述的内容。
2. 讲解汽车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汽车机械的基本知识。
3. 介绍常用机构,如传动机构、运动机构和调节机构,并讲解其原理和应用。
4.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机械实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机构
【教学课题】
常用机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认识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知道凸轮机构。
2.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区分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能够举例并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常用机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并说出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常用机构有那些。
✓了解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难点: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内容】
一、铰链四杆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的构成
有四个杆件通过铰链连接而成,四个杆件的名称如下:机架固定不动的杆1,连架杆——
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杆2和杆3;连杆——不与机直接相连的杆4。
铰链四杆机构
2、能够做圆周运动的链架杆装置中,连架杆称为曲柄,不能做整周传动的连架称为摇杆。
3、铰链四杆机构的分类: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1)曲柄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中,如果有一个为曲柄,一个为摇杆,则这种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2)双曲柄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都是曲柄时,称为双曲柄机构。
平行双曲柄机构
3、双摇杆机构
铰链机构的两个链架杆都是摇杆时,称为双摇杆机构。
例如:自动卸车的翻斗机构采用的就是双摇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二、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的性质
在自动化机械中,要使机构按预定的规律完成某一工作循环,通常采用凸轮机构。
2、凸轮机构的组成(以内燃机为例)
●凸轮
●从动轮
●固定机架
3、凸轮的曲线轮廓结构
凸轮机构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的构件,一般为主动件,做匀速传动。
与凸轮廓接触,并传递动力和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的构件,一般做往复直线运动,称为从动件。
内燃机配气机
构的凸轮机构可以使气门在内燃机一个循环中开启气门一次。
【课堂小结】
1、机构:根据实现运动形式(往复移动、回转运动等)的机件的外形特点,把相应机件的组合称为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有四个杆件通过铰链连接而成上的装置。
3、铰链四杆机构的分类:
(1)曲柄摇杆机构
(2)双曲柄机构
(3)双摇杆机构
(4)曲柄滑块机构
4、凸轮机构的组成(以内燃机为例)::凸轮,从动轮,固定机架。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