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型彩陶的装饰纹样

合集下载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美术专业知识考卷及答案解析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美术专业知识考卷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在仰韶文化诸类型中,最富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彩陶器型是庙底沟类型和()。

A.半坡类型B.马家窑类型C.半山类型D.石岭下类型2. “壁薄如蛋壳,表面黑亮如漆”的蛋壳黑陶属于()文化的代表。

A.半山文化B.马家窑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3.玉琮是浙江余杭()文化墓葬中出土的象征权力的器物。

A.红山B.良渚C.马家窑D.仰韶4.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A.鱼纹B.几何纹C.凤鸟纹D.兽面纹5.彩陶文化中“半坡型”因出土于半坡而得名,半坡是在现今的()。

A.云南元谋B.新疆和林格尔C.西安D.甘肃天水6.()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创造,预示着人类摆脱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觉醒。

A.青铜器B.陶器C.石器D.瓷器7.古代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是()。

A.毛公鼎B.四羊方尊C.莲鹤方壶D.后母戊鼎8.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门类众多,其中艺术性较强的是()。

A.武器B.祭祀器物C.酒器D.乐器9.关于我国古代的青铜器,表述正确的是()。

①商代晚期青铜器代表了我国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②四羊方尊是单纯用于祭祀的器物③器物表面满布精细的菱纹、兽面纹、鸟纹等④青铜器是体现奴隶主贵族意志的礼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霍去病是抗击匈奴的英雄,其去世后汉武帝为表达对他的怀念,表彰他的卓越功勋,为其建造陵墓。

下面哪几组为霍去病墓前雕刻?()①伏虎立马②马踏飞燕卧象③跃马野猪④说唱俑伏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汉字书写时,强调主笔“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这种书体指的是()。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12.霍去病墓前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堪称汉代石刻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

A. 《马踏匈奴》B.牵牛石像C. 《马踏飞燕》D.秦始皇陵兵马俑13.说唱俑是()时期的雕塑作品。

A.西汉B.东汉C.秦朝D.战国14.下面哪一个词汇最能反映汉代雕刻的特征?()A.深沉雄大B.以形写形C.细腻刻画D.都不是15.相传落墨为蝇的东吴画家是()。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A)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A)
二、判断题(判断每小题的题干是否正确,并将对或错的答案填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10分)
6.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错)
7.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对)
8.战国时期的四神纹包括青龙、白虎、玄武、朱雀。(错)
9.羽觞又称耳杯,是战国秦汉常见的漆器器形。(对)
10.宋代官窑瓷器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等开片。(对)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
1.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______主。(A)
A.宽带纹
B.折线纹
C.斜线纹
D.三角纹
2.蛋壳陶的制作采用_______的方法。(C)
A.捏制
B.镶嵌
C.轮制
D.泥条盘筑
3.下列装饰纹样周代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D)
2.简述唐代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
唐代的金银器工艺很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唐代的金银器大多有精致的装饰花纹,这种装饰花纹有用毛雕的,有用浅浮雕的。(2分)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时期。(2分)早期多用忍冬纹,作法工整精细,纹样程式化,富于装饰性;(2分)中期多以鸟或花朵为中心组成团纹,四周围绕缠枝,具有繁缛、富丽的风格,反映出盛唐时期的华美和丰满;(2分)晚期则多为单独的花枝或动物,常采用对称的格式,具有写实作风。(2分)
2。题材内容的发展。六朝画像砖除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等题材外,还表现了圣贤高士,各具有现实生活气息。(3分)
3。除动物纹外,莲花卷草,山石树木,已占有较重要的地位。(3分)
4。六朝画像砖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各种形象,并多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2分)

新石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装饰的纹样分析

新石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装饰的纹样分析

摘要:仰韶文化中挖掘最完善,规模较大的是陕西的半坡类型地区。

它出土的各种文物都填补了中华民族远古时代文化精神的研究空白。

本文从半坡类型彩陶鱼纹变化的民族精神、彩陶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演变及彩陶鱼纹变化风格入手进行详尽的阐述,以期探究原始人类先民在仰韶文化发展的主要发展脉络。

关键词:新石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装饰纹样毛雅坤新石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装饰的纹样分析新石器仰韶文化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远古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成就最高的发展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特点在砖红色的陶壁以及氧化锰等色彩元素的应用上都极大地满足了基本的生产需求,也在彩陶造型塑造上为基本的生产提供了艺术发展的可查信息。

新石器仰韶文化遗址不仅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在全世界艺术史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在人类历史文化中,隶属于新石器仰韶文化一个分支的半坡类型彩陶器是我国年代较早,特点最为突出的仰韶文化。

它的成型对半坡类型的彩陶应用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彩陶纹饰变化中的民族精神分析彩陶纹饰是古代人们生活劳作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劳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陶土制作器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彩陶纹饰的作用逐渐代替了过去自然加工的物品。

彩陶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开端。

彩陶纹饰的分布地区较为广泛,其中以半坡彩陶文化最具代表性。

在不断发掘的文物中,半坡遗址彩陶出土挖掘的多以图形设计为主,特别是以彩陶鱼纹装饰纹样较多,有着极大的文化研究价值。

下面就彩陶鱼纹的发展形态及特点加以阐述,以期探究其变化中的民族精神。

1.仰韶文化半坡彩陶鱼纹装饰纹样的形成原因在大量出土的仰韶文化半坡彩陶中多以象形纹饰为主要特点,其中鱼纹和鸟纹彩陶等反映了人类先民在从事渔猎生活中的自我意识形态中创造出来的新石器彩陶文化。

在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鱼纹彩陶(31.5cm×17.00cm)形象栩栩如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这些都是在先民生活劳动的自我体验中,逐渐认知积累起来的生活技巧,准确地概括了当时先民的生活习性。

★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专业理论知识点汇总《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知识点顺序跟从书的目录顺序】1、彩陶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为颜料绘制装饰花纹,入一千多摄氏度的窑烧制,在胎底上形成黑色或深红色的图案的一种陶器。

陶质细腻、表面有光泽、彩绘不会脱落。

它既是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用具,又是新石器时代杰出的美术创造,是我们研究史前时代绘画的重要依据。

根据其时间先后、艺术风格特点的不同,分为: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几种主要类型。

(1)半坡型: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往西到达甘肃陇东的天水、平凉地区。

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

品种为水器,饮食器、储盛、炊器等。

①器型:呈圜底盆、卷唇盆等是常见的陶器。

而以卷唇圆底盆为典型。

此外,还有小口尖底瓶,瓶口成“葫芦”形。

色彩以彩绘最具特色。

以在赭红色陶胎上施以黑彩为流行。

装饰方法为彩绘、捺印、划纹、堆饰等。

②纹饰:鱼形花纹、人面花纹、宽带纹、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等几何图案。

此外还有鸟纹、蛙纹等。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一般均为直线,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③代表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

它是半坡型彩陶的杰作之一。

多数人都认为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人面纹,与半坡氏族的某种原始信仰有关。

但对其具体含义的解释,则各不相同,有崇拜图腾说,有祈求捕鱼丰收说,或者祈求生殖繁盛的祝福说。

(2)庙底沟型:庙底沟型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得更广阔,东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西达甘肃院东、院西、院南以及青海东部。

器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典型。

色彩上在赭红色陶胎上施以黑彩,很少运用红彩或红黑两彩进行装饰。

其装饰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

有带状纹、垂弧纹、平行条纹、圆点纹等几何纹,也有花瓣纹、羽状叶纹等。

鸟纹的应用更多。

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3)马家窑型: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

由庙底沟型分化而来。

工艺美术史重点

工艺美术史重点

1、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代表作:(1)大玉龙—原始社会“中华第一龙”(2)人面网纹盆、人面鱼纹盆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1、彩陶:所谓“彩陶”,是指一种会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2、彩陶根据时间先后。

艺术风格特点的不同,分为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几种主要类型做重点介绍。

(1)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在半坡型彩陶的纹饰中,人面花纹具有特色。

(2)庙底沟型彩陶纹饰的黑白双关是他的特色。

(3)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

典型代表:舞蹈纹彩陶盆,特点:这个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卷纯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有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三组,每组两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宽线。

(4)马厂型彩陶的装饰纹样以人形纹(或称蛙纹)最有特色。

3、彩陶装饰艺术特征:(1)彩陶的装饰位置,一般都与器皿的使用条件相适应。

(2)根据器皿的不同部位,运用不同的装饰花纹。

(3)}(4)在装饰布局上,已注意了从不同视角,体现装饰的完整效果。

(5)从彩陶图案整体看,是以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为主题。

4、彩陶图案中的形式法则:(1)开光法:使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这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是能突出主体,增加层次。

(2)双关法:双关可分为形体双关和色彩双关两种,形体双关是指一种装饰组织正看是一个形,倒看也是一个形;色彩双关则是指黑白两色都可构成纹样。

5、黑陶文化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6、黑陶的工艺制作,已经采用轮制。

制陶工艺有手工的泥条盘筑法到轮制,是一个极大地技术革新。

7、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

黑是指它有乌黑的色彩,薄是指器体很薄,所以黑陶又有“蛋皮陶”之称,光是指它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指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

美术史填空及答案

美术史填空及答案

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2)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白石灰,二是出现了夯土台基;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战国时代青铜器的杰作;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牵牛像和织女像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祥”;9)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薛稷笔下鹤的高昂神韵;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边鸾的花鸟画;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11)突破“黄家富贵”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崔白;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13)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着称;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工笔重彩闻名,代表作品是剑阁图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董其昌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王时敏、王原祁为一种:王鉴、王翚为一种;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中提出的;18)清嘉道间两位着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改琦与费丹旭;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中东西方”;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制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21)北宋画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城外汴河两岸的风景风俗;22)我国境内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开凿的主要佛教石窟寺有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23)中国远古先民的艺术创造力集中体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方面,而青铜器则代表了奴隶社会美术的最高成就;24)明代早期画坛以继承两宋院体画风的院体和浙派为主;25)北宋画院中热衷于写生的赵昌和擅长水墨的崔白引发了花鸟风格的创新,而南宋画院中的梁楷则以其笔墨豪放的“减笔画”首开写意人物之先河;26)中国佛道绘画的“四样”指魏晋南北朝的曹家样和张家样以及唐朝的吴家样和周家样;27)“莼菜条”描法相传是吴道子所创,山西芮城的元代道教壁画永乐宫壁画便是这种风格的直观展现;28)林泉高致中郭熙提出的“三远”是指平远、高远、深远;29)唐代画家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主张;30)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31)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32)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33)汉朝的霍去病墓石雕,秦朝的秦始皇陵兵马俑;34)画像石美术种类,制作于汉朝舞蹈纹盆,属于仰韶文化;35)五牛图韩滉的作品;溪山行旅图,范宽的作品;36)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它们是__宝鸡北首岭类型____,__西安半坡类型_和___河南庙底沟类型____;37)夏商周美术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又叫_青铜器______;38)T字行彩绘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写了天上、人间和地狱的景象;最早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东晋时期的顾恺之,他创造的线形被称为春蚕吐丝,行云流水39)中国的三大石窟是甘肃墩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云岗石窟40)隋代着名画家是展子虔______,他的_<游春图>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41)五代山水四大家是_荆浩_、__关仝_______、___董源_____、____巨然_______;42)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___陶器____,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43)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出土地点是___1949___年在__长沙陈家山_____44)步辇图中所花的皇帝是____唐太宗李世民__45)吴道子的生活时代是___唐朝____46)五代荆浩所着的山水画论是__笔法记_____47)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城市是__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_____48)顾闳中传世的着名画卷是__韩熙载夜宴图_____49)白描画卷五马图的作者是__李公麟_____50)南朝谢赫提出“六法”中的艺术最高准则是___气韵生动____51)中国古代三大石窟是___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52)我国唐代最享盛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是__李思训____53)捣练图的作者是___张萱____54)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董源的传世作品有__潇湘图_____55)中国古代皇帝中最爱好花鸟画而且在花鸟画中具有相当成就的是___宋徽宗赵佶____56)明末以画肖像而着名的画家是___曾鲸____57)清初在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中抒发家国之痛的是__八大山人_____58)元代前期倡导书画同法,并在绘画、书法上都有较高造诣的是___赵孟頫___59)阎立本生活的年代是___初唐____60)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形式是___青绿重彩____61)湖州竹派的开创者是___文同____62)黄公望创作的着名山水画长卷是___富春山居图____63)倡导“南北宗说”的画家是____董其昌___64)新石器时代半坡型彩陶的典型装饰纹样是____人面鱼纹彩陶盆___65)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佛本生故事作品有__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____66)唐代以画仕女着称的画家有__张萱、周昉_____67)唐代王维被誉为“___文人画的鼻祖_______”68)北宋初年以画寒林平远着称的山水画家是___李成____69)以生动自然的花鸟形象打破黄筌画风对宫廷绘画垄断的北宋画家是___崔白____70)北宋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被辑成林泉高致集一书;71)宋代李唐在采薇图中描绘殷贵族不食周粟,靠采薇而生,最后饿死的故事;72)明代后期在水墨写意花卉画中最富有成就的画家是__徐渭_____73)大同云冈石窟创建于__北魏_____74)中国商周时期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__青铜器_____75)龙门石窟的所在地是____河南洛阳___76)顾恺之的传世绘画作品有__ 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_____77)宋代画家范宽被誉为“宋画第一”,其代表作品有__溪山行旅图78)元代山水画渔庄秋霁图的作者是___倪瓒____79)“扬州八怪”中最擅画墨竹的是___郑燮____80)明人“吴门四家”中有一位工匠出身的着名画家是___仇英____81)出土于湖南长沙的两幅战国时期的帛画是人物龙风帛画和御龙人物帛画82)在中国美术史上,绘画最早被列入国家科举制是在___北宋____83)克孜尔石窟所在地是___新疆____84)明代绘画是____出现了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和流派如浙派、吴派等海派85)画继的作者是__ 邓椿_____86)在中国绘画史上,最早创“披麻皴”的是___董源____87)在明代万历年间,把欧洲圣像油画带入中国的是___罗明尔坚____88)“以形写神”说最早由顾恺之提出来的;89)元代王绎写过一篇专门论述肖像画创作的文章,它的名称是___写像秘诀____90)中国春秋时期有一件最富特色的青铜器是___莲鹤方壶____91)中国最早的一部绘画通史是___历代名画记____92)在唐代与吴道子齐名的一位雕塑家是__杨惠之_____93)山水画“三远法”最早提出者是___郭熙____94)“大痴道人”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别号;95)元代山水画太白山图的作者是___王蒙____96)“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理论是宋代着名文人苏轼提出的;97)“笔墨当随时代”的绘画主张者是清初着名画家___石涛____98)太白行吟图的作者是___梁楷____99)图画见闻志的作者是___郭若虚____100)重屏会旗图描写的是南唐皇帝___周文矩____的故事101)山水画庐山高的作者是__沈周_____102)“六如居士”是明代画家唐寅的别号;103)唐代绘画断代史唐朝名画录的作者是___朱景玄____104)俑为葬具,它兴起于___春秋时期____105)山水画淮扬洁秋图的作者是石涛106)敦煌石窟开凿于___汉代____107)“仰韶文化”在黄河流域,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108)明代“波臣派”的代表是__曾鲸_____109)清代供职于宫廷的外籍画家中来自意大利的是___郎世宁____110)山西永乐宫壁画是元朝代的作品;111)清代画家龚贤通常被称为金陵八家之首;112)南齐谢赫写过一部很着名的理论着作是___古画品录____113)五代山水画万壑松风图的作者是___巨然____114)步辇图的作者是__阎立本_____115)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是___送子天王图____116)张萱的代表作品是___捣练图____117)唐代画家韩干的代表作品是___牧马图____118)唐代画家韩滉的代表作品是___五牛图____119)踏歌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代表作品;120)宋代画家陈居中的代表作是___四羊图____121)清代画家郎世宁的代表作品是___马术图卷____122)明清时期的陶瓷、织绣、漆器、工艺已经发展到中国古代的最高水平123)明清时期的陶瓷、织绣、漆器、金属工艺至今有世界声誉;124)明代时期以后,徽派版画兴起,至万历年间达到了顶峰;125)文人士大夫的墨竹墨梅在北宋中后期形成独特体系;126)米氏云山的创造者是___米芾____127)北宋擅画小景山水的画家是___赵令穰____128)林泉高致集的作者是北宋画家___郭熙____129)图画见闻志的作者是郭若虚,共 6 卷;130)“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是由顾恺之提出来的;131)清初画坛上四位着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132)美术一般包括四大类,即绘画、工艺美术设计艺术、雕刻和建筑;133)工艺美术一般分为二大类,即实用美术和特种工艺品;134)纹样一般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隅饰纹样、边饰纹样、散点纹样和连续纹样135)陕西西汉霍去病墓动物石雕群,以__马踏匈奴___为主体,气势恢宏,是汉代纪136)念性雕刻的杰作;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青铜雕塑__马踏飞燕___,塑造了一匹神速的137)骏马,三足腾空,—足将飞燕踏地的意境;138)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旌,幡式的帛画,一为陈家大山的__人物龙凤帛画___,139)一为长沙子弹库出土的__御龙人物帛画__;140)顾恺之传有后人摹临的代表作品列女传·仁智图、__洛神赋图__和__女箴141)史图__等三幅;142)唐代人物画家阎立本代表作品有__历代帝王图卷___和步荤图;南唐顾闳中143)代表作品是___韩熙载夜宴图__;144)宋代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宋代花鸟画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赵佶;145)“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王蒙和倪瓒;146)“清初四王”是指__王时敏___、__王翚___、王原祁和___王鉴__;147)“岭南画派”代表画家有__高剑父___、高奇峰和___陈树人__;148)庙底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和陕西华县泉护村出土的彩陶为代表149)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可分为先后连续的三个阶段: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150)陶器的制作方式是与水调和的粘土,塑造出器型,然后在火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烧烤,就形成陶器;151)半坡类型彩陶器形,最有特点的是:___人面鱼纹彩陶盆______152)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____ 河南_____和_____山东____;153)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也有红陶、灰陶、白陶;154)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岩画、地画、壁画;155)____铜_____是人类最先利用的一种金属;156)____青铜器_____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冶炼技术的成熟;157)_____铁器____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得飞跃和提高;158)青铜器门类很多,其中艺术性较强的是____礼器_____、____乐器_____;159)青铜器上的装饰花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__几何纹___、__动物纹__、__人面纹__ 160)青铜器中最尊贵的器物是:____鼎_____161)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县的莲鹤方壶春秋中期与商代青铜器的风格大异其趣;162)商代的青铜立人像出土于____四川广汉三星堆______________163)有记载的第一位有影响的画家是:____曹不兴_____164)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另一幅是御龙人物帛画;165)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166)“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___吴道子_____和___曹仲达_____ 167)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__捣练图__;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168)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169)“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170)清初画坛上四位着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171)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涨县的杨家埠;172)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173)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74)青铜器中的礼器 ,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175)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画像石与画像砖 ;176)霍去病墓前石刻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马踏匈奴; 177)六朝三大家指的是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17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安济桥赵州桥;179)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和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180)唐代画马的名家是韩干、画牛的名家是韩滉;181)“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徐熙和黄筌的花鸟画风格;182)宋代瓷器生产的五大名窑指的是定、哥、汝、官、钧窑;183)宋代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其后成为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门类;184)元代肖像画家王绎,驰名江浙一带,着写像秘诀一书;185)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陈淳、徐渭;186)明代后期,在肖像画的发展中,以曾鲸为代表的墨骨敷彩画法,在当时的文人中影响很大; 187)“扬州八怪”大致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厌弃官场的文人画家,如金农、高翔、汪士慎、等;188)明清时期我国着名的四大名绣是苏绣、粤绣、蜀绣、湘绣;189)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有赵之谦和虚谷;190)天津泥人张被徐悲鸿成为“虽杨惠之不足过也”;其创始人是张长林;191)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郑曼陀;192)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是以定居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193)依陶器的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194)春秋时代的青铜器莲鹤方壶,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195)画像石是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石阙的建筑石材;196)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是门阙;197)“为冢象祁连山”,指的是汉代霍去病的墓址198)魏晋胜流画赞的作者是霍去病,画山水序的作者是宗炳叙画的作者是王微;199)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忠实地表现了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往来;。

工艺美术史

工艺美术史

填空题1、办坡型半坡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

2、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宽带纹为主。

3、半坡型彩陶班的鱼形花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4、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一般均造型为直线,多组成直边三角形。

5、庙底沟型彩陶的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典型。

6、马家窑型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

7、半三型彩陶的造型,主要是短颈广肩鼓腹的彩陶罐。

8、半三型彩陶多以曲线为主,(并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 ),产生一种富有变化的节奏的美。

9、开光法:是我国装饰艺术上常见的一种传统手法。

开光法就是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开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分。

这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是能突出主体,增加层次。

开光法,最早见于马家窑彩陶。

半山型彩陶的旋涡纹,实际上就是一种开光法。

10、双关法:是彩陶工艺的一种卓越的装饰手法。

双关可分为形体双关和彩色双关两种。

11、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黑是指它有乌黑的色彩;薄是指气体很薄,所以黑陶又有“蛋皮陶”之称;光是指他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

12、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13、商代后期的青铜器的器体较厚,装饰花纹也变得精细复杂,出现了多层花纹,一般均用回纹衬地,形成主纹和地纹的对比。

14、商代后期的铸铜地点,分布在各地,而殷墟则是生产的中心。

15、制作青铜器,必须经过炼矿、制范、熔铸等几个过程。

16、鼎在古代不只是一种实用品,也是权力的象征。

17、龙纹,是我国装饰纹样中应用最久的一种,最早见于青铜器。

18、灿烂的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继彩陶、黑陶工艺之后,又一辉煌的艺术创作。

19、西周的工艺美术,青铜工艺仍是一个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20、周代的青铜器,进入一个是尚质的阶段,装饰趋向规格简单。

21、周代青铜器的器体较薄,具有特色的,是出现长篇的铭文。

22、周代装饰的格式,也与商代的单独适合纹样对称形式不同,而运用了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

半坡彩陶纹饰的装饰艺术表现浅析

半坡彩陶纹饰的装饰艺术表现浅析
பைடு நூலகம்
出形 态各 异的鱼 的轮廓 ,也有被处理成黑色影像 的鱼纹 出现 在
彩陶上。早期鱼纹多选取侧面 ,这是 表现扁平状 的鱼的最佳 角
的是 纹样所代表 的含义 ; 而对几何纹 样的研究 , 则侧重于绘 制 、
变形过程 的探讨 ;前者多体 现 自然观 ,后者更 多的是艺术 观因
素。
度, 将鱼 的头部 、 鳃、 鳍、 身、 尾 等部分都表现于画面 , 体现所描绘
半坡彩陶是仰韶文化遗址中是最为有名的文物之一 ,是 已 知 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彩绘 陶器 。半坡彩陶主要采用 了彩绘 、 捺 印、 划纹 以及堆饰 等装饰方法 , 其彩绘多为黑色及偏 紫的红色 。 半坡型彩陶装饰纹样 的内容和形式 , 以象形纹 和几何纹 为主 , 有
进行组合纹样进行组 合配置 、 变幻出 了 3 8种纹样 。” 仰韶 文化
摘 要: 通过 分析 半坡彩 陶装饰 纹样 , 总结分析其艺术特点 、 艺术法则在 彩陶纹样装饰 艺术的体现 。 探讨 了传统和现
代 艺 术之 间 的 关 系 。
关键词 : 半坡 ; 纹样 ; 装 饰 中 图分类号 : J 5 2 5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0 5 — 0 1 5 6 — 0 2
了简洁 明快的几何 形象 。这种使用简单 的几何线条形成对抽象
装 饰 的审 美 观 念 。
象形纹饰中 , 体现最多的是人们对 自然 界的直观认识 , 含有 更 多“ 意 味” ; 而几何纹样则体现 了人们对 自然界直 观认 识后 的 抽象 和升华 , 可能多体现 “ 艺术” 。对象形纹的研 究 , 人们 最关 注
化 中期 , 绘制手法 的发展趋于同一 , 但此时又 以合体和联体鱼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纹样
半坡型彩陶典型的装饰纹样有具象、抽象两种。

装饰花纹多为宽带纹或三角、竖线、斜线构成,少用曲线,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鸟纹、鹿纹、龙纹,其中以鱼纹为代表,说明当时渔猎经济盛况空前。

纹样一般饰于盆、钵里面。

鱼纹有单体、复体两类。

所谓复体鱼纹,是指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纹构成一组。

早期写实,后期逐渐几何化、抽象化,更具图案特征。

人面纹在仰韶文化早期和中期就出现,目前共发现12例。

人面多作圆形,眼或睁或闭,眉以上和人中以下为黑底白纹,中间为白底黑纹。

这种黑白黑的对比增强了装饰效果。

在头顶和太阳穴、嘴等部位装饰有鱼纹或向上弯的钩纹,异常奇特。

眼以上涂成黑色或空白的三角形,耳部或作向上的弯钩,或饰鱼纹,嘴用两道相交的斜线表示,两边也各饰一条鱼纹。

值得重视的是,人面的头顶,画出半圆状的束发,并有横插的发笄。

还有特殊的一例,在鱼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人面,具有“寓人于鱼”的意义。

它很可能是原始人在水中捕鱼的真实描绘:人在水中只露出头部,捕到鱼后或衔于口或系于头上,以便再腾出手来继续捕鱼。

它也很可能是缘于早期原始的动物崇拜。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遭到水的威胁,在洪水泛滥和水中作业时,溺水致死的事常会发生。

于是人们深感人比不上水中的鱼,希望自己有鱼的本领甚至希望自己变成一条鱼,这些想象便自然产生对鱼的崇拜。

人面纹、鱼纹的运用体现了半坡型彩陶的特点,其之所以以此纹为多,原因大约有二,一是生活在水边,鱼是生活的必需品,以鱼为表现内容是很自然的,因为摹仿自然是人学习的手段。

二是图腾的表号化,原始人为了共同生活,懂得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因而十分重视血缘关系,逐渐形成部落,每个部落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产生图腾崇拜。

图腾一词是印第安语(totem),意即“他的亲族”,相信某一种动物或植物是某一部落的保护者,并以此作为该部落的象征标志。

如果说最初始的选物行为还有某种偶然性,个人意志的话,这种以固定的纹饰形成定制的物已经有了一种社会意志,由于它和生存需要联系在一起,自然便有了无上的权威性,尽管它后来如阿斯玛特人的锯齿纹那样,净化成审美样式对变成纯然的几何纹样,但起心理意识的源头仍是和生存需要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在工艺的审美之中是始终伴随着这种社会性的功利目的的。

人们对物、对纹饰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崇拜和情感,甚至以为纹饰高于人身。

一位画家给一位黑人酋长画了一张肖像,酋长竟惊奇画家如此无能,他在地上画了一个代表他自己的纹饰,然后高傲地说:“这才是我,你画得毫无意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