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知识答题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知识答题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知识答题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A.10B.15C.20D.302.高温天气是指县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口最高气温达到()的天气。

A.35C以上向答案)B.36C以上C.37C以上D.38°C以上3.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配备()。

劳动者出现中暑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病情严重的,应当立即送医院治疗。

A.常用防暑药品I 广不)B.必备降温措施C.应急救助药品D.清凉饮料4.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申请鉴定。

A.原诊断机构B.原诊断机构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C.诊断机构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D.上级医院5.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OOA.两次全面检测B.不定期检测工作C.一次全面检测(正D.三次全面检测6.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的,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

整改落实情况应有明确的记录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查。

A.国家标准B.国际标准C.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D.企业标准7.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在收到申报材料后O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A.5 "<'-'⅛)B.15C.20D.3O8.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施工。

A.严重IB.一般C.较重D.特别严重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A上岗前(正确答W)B.在岗期间C.离岗时D.应急健康检查10 .对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n⅛)D.应急健康检查11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题+答案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题+答案

2019 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B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B. 放射性物质C. 腐蚀性物质D. 剧毒物质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 D )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 职业接触限值D. 最高容许浓度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 A )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B. 生产、劳动过程中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D. 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 )。

A. 粉尘 B. γ射线 C.微波 D. 病毒5.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 A )。

A.佩戴防尘护具B. 湿式作业C.密闭D. 改革工艺过程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 3类中不包括( C )。

A.无机粉尘B. 有机粉尘C. 矿物性粉尘D.混合性粉尘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 D )。

A.急性中毒B. 慢性中毒C. 亚急性中毒D.带毒状态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A) A. 流体性噪声 B. 机械性噪声 C. 电磁性噪声 D. 空气传播噪声9、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B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D. 健康第一、重在预防10.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 A )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 神经系统11.劳动者享有几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A )A、7;B、6;C、5;D、8;12 、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B ) A、密闭、机械化B、密闭、自动化C、通风、自动化13 、可吸入粉尘的粒径为( C ) A 、1-5 毫米B、 1-1.5 纳米 C 、1-1.5 微米14 、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 A 、纱布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15 、粉尘按其分类可分为( C )A、金属粉尘、非金属粉尘和混合粉尘 B 、细尘、粗尘和混合粉尘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16、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和病情严重的特点该段所描写的是哪一种中毒(B ) A、慢性中毒 B 、急性中毒 C 、亚急性中毒17、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采用液体吸收出去含毒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组分,该净化方法为( B)A、冷凝法 B 、吸收法 C 、吸附法18 、不同职业危害对人体危害不同,如( A )可导致尘肺病。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试题及答案.doc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试题及答案.doc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8 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B )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 B 、2002 年 5 月1 日C、2002 年1 月1 日 D 、2005 年 2 月1 日2、职业病指(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3、用人单位的(A)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 、董事长 C 、总经理 D 、第一负责人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D )。

A、职业卫生危害 B 、职业危害 C 、职业危害因素 D 、职业病危害5、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 A )保管。

A、用人单位 B 、职工个人 C 、专业机构 D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6、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C)A、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B、依法防治职业病,切实关爱劳动者C、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D、防治职业病,幸福千万家7、国家规定每年(b ) 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A、3 B 、4 C 、5 D 、68、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 、职业病病名9、用人单位(A)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必须 B 、不必 C 、不需 D 、按实际情况10、职业健康检查费用应有(B)承担。

A、劳动者 B 、用人单位 C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D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承担一半1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D)的作业。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试题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试题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B. 2002年5月1日(正确答案)C. 2002年1月1日D. 2002年7月1日2.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因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处理。

A.病假B.事假C.正常出勤(正确答案)3. 我国职业病一共分为10类()种。

A.116B.129C.132(正确答案)D.1464.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A.以人为本,标本兼治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正确答案)D.预防为主,标本兼治5.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A.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正确答案)B.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C.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D.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6. 国家规定每年()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A. 3B. 4(正确答案)C. 5D. 67. 职业病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正确答案)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8.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正确答案)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9. 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正确答案)10.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不得(正确答案)B.可以C.经领导批准可以D.必须11.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题+答案-(2880)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题+答案-(2880)

2019 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B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B. 放射性物质C. 腐蚀性物质D. 剧毒物质2 .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 D )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C. 职业接触限值 D. 最高容许浓度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 A )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B. 生产、劳动过程中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D. 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4 .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 )。

A. 粉尘 B. γ射线 C.微波 D. 病毒5.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 A )。

A.佩戴防尘护具B. 湿式作业 C.密闭 D. 改革工艺过程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 3 类中不包括( C )。

A.无机粉尘B. 有机粉尘C. 矿物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 D )。

A.急性中毒B. 慢性中毒C. 亚急性中毒 D.带毒状态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 A) A. 流体性噪声B. 机械性噪声 C. 电磁性噪声D. 空气传播噪声9、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B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D. 健康第一、重在预防10.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 A )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 神经系统11.劳动者享有几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A )A、7;B、6;C、5;D、8;12 、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B ) A、密闭、机械化B、密闭、自动化C、通风、自动化13 、可吸入粉尘的粒径为( C ) A 、1-5 毫米B、 1-1.5 纳米C、1-1.5 微米14 、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 A 、纱布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15 、粉尘按其分类可分为( C )A、金属粉尘、非金属粉尘和混合粉尘 B 、细尘、粗尘和混合粉尘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16、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和病情严重的特点该段所描写的是哪一种中毒(B ) A、慢性中毒 B 、急性中毒 C 、亚急性中毒17、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采用液体吸收出去含毒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组分,该净化方法为( B)A、冷凝法 B 、吸收法 C 、吸附法18 、不同职业危害对人体危害不同,如( A )可导致尘肺病。

202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知识竞答

202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知识竞答

202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知识竞答一、单选题(每题4分,20题,共80分)1. ()是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A、4月25日至5月1日【正确答案】B、4月24日至4月30日C、5月24日-5月30日2.2021年全国第19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

A.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正确答案】B.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C.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正确答案】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地方政府【正确答案】5.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正确答案】6.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B、国务院有关部门C、中华全国总工会7.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国家卫生标准,由()制定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B、国务院技术监督部门C、行业主管部门8.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应()A、按国家标准统一设置B、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正确答案】C、根据生产规模设置9.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正确答案】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10.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应当符合()。

A、效益原则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正确答案】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11.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

A、考虑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要求B、符合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正确答案】C、满足生产需要12.职业病危害项目实行()制度。

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题+答案修订稿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题+答案修订稿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题+答案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B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B.放射性物质C.腐蚀性物质D.剧毒物质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 D )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职业接触限值D.最高容许浓度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 A)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B.生产、劳动过程中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D.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 )。

A.粉尘 B.γ射线 C.微波 D.病毒5.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A )。

A.佩戴防尘护具B.湿式作业C.密闭D.改革工艺过程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 C )。

A.无机粉尘B.有机粉尘C.矿物性粉尘D.混合性粉尘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 D )。

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带毒状态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 A)A.流体性噪声 B.机械性噪声 C.电磁性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9、.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B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D.健康第一、重在预防10.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 A )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神经系统11. 劳动者享有几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A )A、7;B、6;C、5;D、8;12、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B )A、密闭、机械化 B、密闭、自动化 C、通风、自动化13、可吸入粉尘的粒径为( C )A、1-5毫米 B、纳米 C、微米14、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A、纱布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15、粉尘按其分类可分为( C )A、金属粉尘、非金属粉尘和混合粉尘B、细尘、粗尘和混合粉尘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16、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和病情严重的特点该段所描写的是哪一种中毒( B ) 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17、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采用液体吸收出去含毒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组分,该净化方法为( B )A、冷凝法B、吸收法C、吸附法18、不同职业危害对人体危害不同,如( A )可导致尘肺病。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题+答案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题+答案

2019 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40 分)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B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B.放射性物质C.腐蚀性物质D. 剧毒物质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 D )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 职业接触限值D.最高容许浓度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A)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B. 生产、劳动过程中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D.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 )。

A.粉尘 B. γ射线 C.微波 D.病毒5.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 A )。

A.佩戴防尘护具B.湿式作业C.密闭D.改革工艺过程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 3 类,这 3 类中不包括( C )。

A.无机粉尘B.有机粉尘C.矿物性粉尘D.混合性粉尘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 D )。

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带毒状态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A)A.流体性噪声 B.机械性噪声 C.电磁性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9、.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B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D.健康第一、重在预防10.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 A )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神经系统11. 劳动者享有几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A )A、7;B、6;C、5;D、8;12、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B )A、密闭、机械化B、密闭、自动化C、通风、自动化13、可吸入粉尘的粒径为( C )A、1-5 毫米B、1-1.5 纳米C、1-1.5 微米14、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A、纱布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15、粉尘按其分类可分为( C )A、金属粉尘、非金属粉尘和混合粉尘B、细尘、粗尘和混合粉尘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16、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和病情严重的特点该段所描写的是哪一种中毒( B )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17、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采用液体吸收出去含毒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组分,该净化方法为( B )A、冷凝法B、吸收法C、吸附法18、不同职业危害对人体危害不同,如( A )可导致尘肺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答
题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B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腐蚀性物质
D.剧毒物质
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 D )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C.职业接触限值
D.最高容许浓度
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 A)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B.生产、劳动过程中
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D.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 )。

A.粉尘B.γ射线 C.微波 D.病毒
5.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A )。

A.佩戴防尘护具
B.湿式作业
C.密闭
D.改革工艺过程
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 C )。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矿物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 D )。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带毒状态
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 A)A.流体性噪声 B.机械性噪声 C.电磁性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
9、.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B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
D.健康第一、重在预防
10.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 A )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神经系统
11. 劳动者享有几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A )
A、7;
B、6;
C、5;
D、8;
12、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B )A、密闭、机械化 B、密闭、自动化 C、通风、自动化
13、可吸入粉尘的粒径为( C )A、1-5毫米 B、纳米 C、微米
14、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A、纱布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15、粉尘按其分类可分为( C )
A、金属粉尘、非金属粉尘和混合粉尘
B、细尘、粗尘和混合粉尘
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
16、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和病情严重的特点该段所描写的是哪一种中毒( B ) 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
17、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采用液体吸收出去含毒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组分,该净化方法为
( B )
A、冷凝法
B、吸收法
C、吸附法
18、不同职业危害对人体危害不同,如( A )可导致尘肺病。

A、粉尘 B、毒物 C、噪声
19、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 B )因素
A、个人的适应能力
B、接触噪声的时间长短及噪声强度
C、天气及地理环境
20、一旦经皮肤接触毒物,当事人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必要时用布抹干并( A )
A、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B、立即用布将皮肤包裹好
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机因素四个方面。

( X )
2.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 V )
3.粉尘溶解度大小对人的危害程度,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

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呈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 X )
4.气溶胶尘是指除粉尘、烟和雾以外的其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10μm。

( X )
5.国家标准规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的工作场所,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

( V )
6.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的电磁辐射,其量子能量越大,当量子能量达12eV以上时,对物体和人体组织有电离作用,这种电磁波称电离辐射,如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X )
7.人体长期受紫外线作用,可发生湿疹、毛囊炎、皮肤萎缩、色素沉着,但不会引起皮肤癌。

( X )
8.长期从事接触橡胶、树脂、油漆等的溶剂或稀释剂的工作,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 V )
9.疲劳时人的反应能力下降,疲劳状态可使错误率增加,严重的可导致事故发生。

疲劳甚至可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 V )
10.我国目前规定,女职工禁忌参加连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0kg、间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5kg的作业。

(V )
11、有毒物与人体持续接触的时间,接触时间越长,有毒浓度越大,人体吸入有毒物量就越多,对人体危害也就越大。

( V )
12、我国提出的综合防尘八字方针“风、水、密、护、革、管、教、查”( V )
13、用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和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 X )
14、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经领导同意,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X )
15、电火花就是指事故火花( X )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目的和意义
答: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 职业健康监护中健康检查的种类有哪些
答:职业健康监护健康检查分为五类:上岗前检查
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应急健康检查
离岗后随访医学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