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中国文明史读后感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中华文明史》读后感金儒雅随着年龄的增长,近来读书的兴趣日益转换为围绕对某一问题的探究。
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来干什么?我们将如何而去?分别对应着人生的三个主要问题(过去,现在,未来),也是所有宗教和哲学关心的系统问题。
我们中国人对于文明总抱有极其复杂的情感。
回头看,汉唐盛世,犯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王霸之气,连绵千载;而如今,汹汹而来的海洋文明以绝对的优势掩盖了古老帝国曾经的荣光,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开世界中心的落寞。
对于西方文明,我们一方面鄙夷其肤浅,而同时又艳羡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不过我们终究是要融入历史的。
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文明,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文化大革命”便是一次血淋淋的例子。
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酝酿七载,汇聚北大国学精英,《中华文明史》应运而生。
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
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
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
该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了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云:“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
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二年级读后感作文:中国文明史读后感

二年级读后感作文:中国文明史读后感《中国文明史》这本书是一本充满着神秘和韵味的历史性书籍,读完它,我对中国文明的演变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从中国的原始社会,黄帝时期开始,一直讲述到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
它不仅涵盖了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如夏商周、秦汉文化等,也讲述了那些我们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例如战国七雄、隋唐盛世等。
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这本书梳理出了许多关键的点,帮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的国家发展、文化传承和思想观点演变。
读完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国文明的源远流长,一直延续至今。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比如,中国的五行学说和阴阳观念,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时期的人们的认识,而是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人的思想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这本书也讲述了中国的政治历程。
从各朝各代时期的国家机制到当今中国的政治制度,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的政治体系是在不断地试错和改革中前进的。
经过历史上的各种考验和斗争,中国的政治理念逐渐成熟,并逐步形成了现代的制度。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历史和灵活适应的能力。
最后,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明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
历史上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是由人民的努力和智慧所推动的。
这些因素都深深的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应该珍惜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总之,《中国文明史》书籍让我对中国文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它讲述了历史事件背后的道理和智慧,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我们的思考方式。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这本书,了解中国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主持词由主持人于节目进行过程中串联节目的串联词。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华文明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华文明史读后感各位优秀的事业同仁:早上好!(声音洪亮)温馨提醒:我们的大早会即将开始,请各位伙伴将手机关闭或调至震动档,同时请调整好座姿,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早会。
引子:今天是XX年的8月27日,日历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有人说,寿险营销是人生的长跑,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也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方能彰显执著与可贵、今天的早会如果没有各位伙伴的全情参与,也将是不完整,有残缺,黯然失色、各位伙伴你们要知道,每天的早会你们是主角,是灵魂与主载,所以给独一无二与不可替代的自己一个自豪的掌声、(掌声演示:)好,非常好,非常感谢现场所有配合的伙伴,热烈的掌声让我们每个人对自己,对我们集体都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自信与自豪开始我们今天的早会。
1、风采展示:胜者之所以胜,士气定乾坤。
强者之所以强,士气铸辉煌。
下面请各个部门清点人数做好出勤报道的准备。
点评:一声声雄壮有力的口号声,喊出了我们的心声,喊出了我们的斗志!相信凭借我们的锐气与霸气,一定会实现我们超常规的奋斗目标。
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为我们优秀的团队加油、喝彩!2、奏唱司歌我们的早会现在正式开始。
下面请全体起立,奏唱司歌!礼毕,各位伙伴请就座!(充满激情)3、业绩播报现在是业绩播报时间,我们一起来看看今都有哪些伙伴进单:XXX,心得分享每一份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努力的结晶。
首先,让我们来听一听XXX伙伴的成功心得。
我们全体销售精英始终坚信八个字——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成功永远青睐那些有坚定信念的人。
因为艰难,磨砺我们坚毅的性格;因为竞争,激发我们必胜的欲望!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希望我们大家人人都能勤于拜访,全员创富。
4、月冠军与周冠军杰出的业绩源于时间的累积,傲人的成就来自于不懈的努力、在寿险之路上,智者永远不会驻足停息,超越是强者永恒的追求、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冠军的天地。
中国文化读后感

中国文化读后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涵以及独特的魅力,使得中国文化成为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化。
在读完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变迁,但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采和魅力。
古代的诗词、书画、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都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的见证。
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体现在其深厚的底蕴中。
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提倡“克己复礼,以临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观念。
同时,中国文化还包含了道家、佛家、法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
这些深厚的底蕴,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独具魅力,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通过阅读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感受到了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涵以及独特的魅力。
我深深地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也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倾倒。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永远熠熠生辉,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
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读后感

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读后感《读〈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有感》哎呀,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级有趣的书,叫做《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
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通往咱们伟大中华文明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好多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呢。
我一翻开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超级大的宝藏库。
书里讲了咱们中华文明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的故事。
那时候的人们啊,生活可跟咱们现在大不一样。
比如说,最早的祖先们住在山洞里,他们得自己找吃的,打猎或者摘野果子。
我就想啊,那得多难呀!现在咱们去超市就能买到各种各样的食物,可他们得费好大的劲儿呢。
就像一场超级难的冒险游戏,他们每天都得面对各种危险,要是遇到凶猛的野兽,说不定就会受伤甚至失去生命。
这时候我就特别佩服他们的勇敢,换做是我,可能早就害怕得躲起来了。
书里还讲了咱们中国的文字是怎么来的。
以前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文字,最早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就像画画一样。
我想啊,那些古人可真聪明,他们从周围的事物里找灵感,把看到的东西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慢慢地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文字。
这就好比是盖房子,一块一块的小砖头(符号)慢慢地搭起来,最后就变成了高楼大厦(成熟的文字体系)。
我们现在写字、看书、学习知识都离不开这些文字,要是没有那些古人的智慧,我们得多不方便呀!我不禁感叹,这真的是太神奇了。
我看到书里说到古代的那些朝代,像夏朝、商朝、周朝等等。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呢。
夏朝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那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制度。
商朝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啦。
那些青铜器上刻着各种神秘的图案,有的像怪兽,有的像云朵。
我就想,当时的工匠们得多厉害呀,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却能做出那么漂亮的东西。
我跟我爸爸说这些的时候,爸爸告诉我,这些青铜器可不仅仅是好看,还代表着当时很高的工艺水平呢。
我当时就觉得,哇,咱们的祖先真的是充满了智慧啊。
再说到周朝,周朝的礼仪可多啦。
我就想象着那时候的人们穿着长长的衣服,走路都规规矩矩的,见面行礼也特别讲究。
中国文明史读后感_读后感

中国文明史读后感书的魅力书的出现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是知识诞生的源泉,书载着知识绕着地球飞翔,从竹简到丝帛……隔着千山万水,穿越千年时光,带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里,人类文明才不会永远在原地打转,才会这么灿烂。
原始人类从一个无声的世界开始,人们为了记录发明了文字,从刚开始把字刻在龟甲上,再到羊皮卷上,由于文字的诞生,才有了现在的书。
它的出现让人类文明有了飞速的变化,可见书的魅力对后人影响有多大。
今天看到《中国文明史》这套书,让我真正了书的历史,让我对书有了更深的感情。
过去人类的书是怎么来的呢?又是怎么做成了呢?我带着疑问掀开了它的面纱,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它还是一捆捆竹简,打开来读时会咔咔作响,那是个了不起的时代,每个人的脑袋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而且可以大胆讲出来,或者写下来。
各种思想纷纷出现,就出现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儒家、墨家、道家等思想家。
有一天书的敌人突然出现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他怕学者散播谣言,除了医学、药物,卜卦、种树类的书,其他全部烧掉,烧了整整3个月。
使得许多经典书籍因为秦始皇的一把火全部失传。
人类对书的态度,往往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项羽和刘邦在“帝国争夺战”时,书让刘邦知道:哪里人口多,哪里物产丰富,哪里容易防守,哪里容易进攻。
而不懂得利用书籍学习的项羽败给了刘邦。
可见在战争年代,书依然发挥着作用。
到了汉朝,汉武帝派人到处搜集古书,把笨重的竹牍变成了帛书之后,把所有分过类的书收藏在书库里。
还有的书沿着丝绸之路到了外国,可是外国被一群野蛮人占领,把书当作烧火来取了,书一卷又一卷的被烧毁,那些美丽的神话哲学家,无比深奥的思想,科学家令人兴奋的发现都将要消失了吗?这时,一处避难所出现了———基督教的修道院,白天抄收集来的书,晚上休息。
就这样,修道院里的书越来越多,修道院外面的书却越来越少了。
在敦煌千佛洞,有许多商人、军人、江上湖人……来到这里。
于是,有许多书被埋在了敦煌千佛洞。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15篇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15篇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1我国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这本书追随历史发展轨迹,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讲述了我国五千年的巨大变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上下五千年》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千百多个生动的小故事,和一张张精美的小插图。
全书用严谨、简洁的文字勾勒时代背景,介绍历史常识,使我们更了解那历史。
不仅如此,书中的小插图也惟妙惟肖。
那些精彩的彩色插图和文物图片,全面而直观地展现社会风俗和历史面貌,让我们又进一步地了解了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史了!在暑假中,书不仅是我的好伙伴,还是我的好老师,它陪我开心、伤心、动脑筋、做游戏……又使我在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从远古时期到现在,我们中国已经有五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经历了一切该经历和不该经历的。
著名历史家庞朴说过:“历史使人聪明。
因为历史是前人失败和成功的记录,由成功而失败或由失败而成功的经验积累。
”听了这句话,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了解历史了呢?那么,请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一页吧!五千年对于宇宙来说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人类,对于世世代代生息在地球的中华民族来说,算的上是一段悠久的历史了。
远古时期,“湘妃竹上的斑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深深感动着我们;古代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朱元璋削刺的做法,一直都为人类所痛恨;岳飞精忠报国却惨死于奸臣之手的事情一直令人们所痛心……不过,最吸引我眼球的好事关于“忠臣、奸臣、明君、昏君”这四个词的话题了。
一代天骄,莫属于从蒙古大草原崛起的马上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了。
这成吉思汗就是一代明君,他懂得爱民,他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他从不会随意错杀好人、平民。
二年级读后感作文:中国文明史读后感

二年级读后感作文:中国文明史读后感《中国文明史》是一本非常好看且有趣的书,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中国古代文明的知识。
在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明起源和发展历程。
书中说,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的远古时代。
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包括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
他们善于观察自然现象,研究天文地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物和工具。
而且,中国人民还创造了许多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和舞蹈等。
这些成就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特且繁荣的文明古国。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的古代文明中,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中国的古代文明非常注重道德和礼仪。
在古代,人们讲究的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邻里和守信用。
这些品质一直被看作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
中国的古代文明也非常注重教育和学问。
在古代,人们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学习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并深深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
除了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我还发现了一些对我个人有用的知识。
在书中,我了解到人类的文明是通过努力工作和创新来发展的。
而这种努力和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方面,还包括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
这使我明白了只有通过努力和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并取得成功。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的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我也明白了中国的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我希望通过读更多的书籍,了解更多的文化和历史知识,使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读完《中国文明史》让我获得了很多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知识。
这本书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使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明白了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进取,我们才能够获得成功并对社会做出贡献。
我很高兴能够读到这本书,希望可以继续阅读更多有关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后感】中国文明史读后感
书的魅力
书的出现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是知识诞生的源泉,书载着知识绕着地球飞翔,
从竹简到丝帛……隔着千山万水,穿越千年时光,带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里,人类文明
才不会永远在原地打转,才会这么灿烂。
原始人类从一个无声的世界开始,人们为了记录发明了文字,从刚开始把字刻在龟甲上,再到羊皮卷上,由于文字的诞生,才有了现在的书。
它的出现让人类文明有了飞速的
变化,可见书的魅力对后人影响有多大。
今天看到《中国文明史》这套书,让我真正了书
的历史,让我对书有了更深的感情。
过去人类的书是怎么来的呢?又是怎么做成了呢?我带着疑问掀开了它的面纱,两千
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它还是一捆捆竹简,打开来读时会咔咔作响,那是个了不起的时代,每个人的脑袋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而且可以大胆讲出来,或者写下来。
各种思想纷纷
出现,就出现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儒家、墨家、道家等思想家。
有一天书的敌人突然出现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他怕学者散播谣言,除了医学、药物,卜卦、种树类的书,其他全部烧掉,烧了整整3个月。
使得许多经典书籍因为
秦始皇的一把火全部失传。
人类对书的态度,往往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项羽和刘邦在“帝国争夺战”时,书让刘
邦知道:哪里人口多,哪里物产丰富,哪里容易防守,哪里容易进攻。
而不懂得利用书籍
学习的项羽败给了刘邦。
可见在战争年代,书依然发挥着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到了汉朝,汉武帝派人到处搜集古书,把笨重的竹牍变成了帛书之后,把所有分过类
的书收藏在书库里。
还有的书沿着丝绸之路到了外国,可是外国被一群野蛮人占领,把书
当作烧火来取了,书一卷又一卷的被烧毁,那些美丽的神话哲学家,无比深奥的思想,科
学家令人兴奋的发现都将要消失了吗?这时,一处避难所出现了———基督教的修道院,
白天抄收集来的书,晚上休息。
就这样,修道院里的书越来越多,修道院外面的书却越来
越少了。
在敦煌千佛洞,有许多商人、军人、江上湖人……来到这里。
于是,有许多书被埋在
了敦煌千佛洞。
当中国人发现以后,却不知道这些废纸是什么,就被一些外国人“偷”走了。
当中国老学者,看到中国的国宝就这样到别人的手里,气得咬牙切齿,向清朝政府报告,才将大书库里的书搬了回来,但是搬回来的只剩下原来的一小部分了。
要不然现在会
有更多的古书流传下来。
书籍的命运往往与时代的兴衰息息相关。
太平的时候,人们对书呵护备至;一但战火
燃起,书又会难逃被焚烧、毁弃的命运。
而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精美书籍随处可见,还出现了电子书。
书从竹简到现代精装书,随着事件不停地变换。
可见它的魅力无人能挡。
以后的书还会有什么样的变换,也许它们的命运就由你来决定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