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
《中国绘画史》读书笔记

《中国绘画史》读书笔记早起,远处一阵轰隆隆地烟花爆竹声,吵醒了太阳,天际还眯着眼;吵醒了对面楼顶的公鸡,“喔喔喔”声呼应响起;吵醒了手中这本书的第七页:“发见文明之曙光”。
以这样的形式,在这样的一个早晨翻开这本书,慢慢读来,还是很有意思。
这本书就是《中国绘画史》,作者是潘天寿,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合誉为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由画家来写绘画史,有他独特的优势。
如序言所说,“本书以西方美术理论系统讲述数千年中国绘画史,是中国绘画专史的先驱作品,影响巨大。
”平时阅读遇到生僻字往往会停下来去查一下读音,还是比较影响阅读节奏的。
本书对生僻字词都有注音和简单注解,阅读起来非常的方便。
还对绘画术语、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等添加了旁注进行说明,增加很多知识。
此次再版增加让人喜欢的全彩插图,边读边欣赏。
更让人惊艳的是书口处有彩印《汉宫春晓图》。
这本书早在1926年就已出版,属于那个时代的略带一点文言文的白话文,需要慢慢品读,慢慢感受阅读的乐趣。
关于绘画的起源作者从古籍中归纳出七条传说,也是有趣,我不妨罗列出来一起看看:①神农之臣白阜即能图画;②绘画起源于皇帝;③书画同开始于仓颉;④图画作于史皇;⑤书画为史皇、仓颉共同发明者;⑥画嫘为绘画之祖;⑦绘画作于封膜。
从商周到清朝,对各个朝代的绘画、画论、画院以及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墨戏画等,进行讲解,还有对画家的介绍。
在“魏晋之绘画及其画论”章节中,三国有名的画家名单有诸葛亮父子,我还惊奇地发现有关羽和张飞,关羽还是我国画竹的鼻祖,“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
能画竹,传世试客,凛凛刚正,直节干霄,称吾国画竹之创祖。
”之前只知道王维是诗人,原来还是画家,还是山水画南宗之始祖。
是我知识面狭隘了,之前竟然浑然不知,看完这本书才焕然所悟,为什么苏东坡评价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还知道米芾不仅书法一绝,绘画也是自成一家,“多气韵生动”,还著有《画史》。
中国传统绘画相关书籍

中国传统绘画相关书籍
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许多专家学者撰写了大量相关书籍。
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中国传统绘画相关书籍:1. 《中国绘画史》:此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岩画、壁画到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均有详尽的阐述。
对于想要全面了解中国绘画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2. 《中国画论精读》:这本书对中国古代画论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不仅涉及画理、画法,还涵盖了画史、画品、画鉴等内容。
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
3.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解析》:这本书从技法层面入手,详细解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技法,包括线条的运用、墨色的变化、构图的安排等。
对于想要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极具指导意义的教材。
4. 《中国十大画家传》:此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十位著名画家的生平与艺术成就,包括唐伯虎、文徵明、徐渭等。
通过阅读这些画家的传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
5. 《中国现代绘画史》:这本书关注的是20世纪的中国绘画,介绍了诸多现代画家的艺术历程和代表作品。
对于想要了解中国现代绘画发展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书籍。
此外,还有《石涛画语录》、《黄宾虹谈艺录》等书籍也是中国传统
绘画领域的经典之作,值得一读。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还能激发创作灵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中国绘画史

续
宋花鸟画:
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图示)《柳鸭图
卷》(图示) 赵孟坚《墨兰图轴》(图示)
辽金元绘画
辽代卷轴绘画:
胡瓌(瑰)《卓歇图》(图示)
金代画马作品
赵霖《昭陵六骏图》(图示)
元代山水画:
人物山水画鸟高手钱远《八花图》(图示)
画风严谨者李衍?《双钩竹图》(图示)
先秦绘画:以人物肖像画为主
先秦壁画:西周曾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的庙堂壁画。 春秋战国时代,壁画尤重,公卿祠堂及贵族府第 皆以壁画为饰。 战国帛画:墓室出土帛画。其用途是葬仪中的旌 幡(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有死者肖像的画挂在 灵堂受人拜祭,出殡时由执事人用竹竿挑起走在 灵柩前,死者灵柩入土后,将帛画覆盖在棺盖 上)。画里的男女人像肯定是墓主人的肖像。 (图示) 战国时期岩画(图示)
续
北朝漆画:一般用色明快,形象简洁,风格 粗犷。北朝漆画多描绘人物,常选取汉晋 以来流行的历史故事。(图示)
隋唐绘画
隋唐人物画:唐代中国绘画走向成熟,尤其是人 物画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阎立本
《步辇图》 (图示) 张萱《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图示) 周昉 《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图示)
唐代敦煌壁画 (图示)
五代两宋绘画
皇家画院的创立、画学的兴办、文人士大夫绘画 的兴起都是这一时期的美术现象。 五代人物肖像画:宫廷画家的出现,以贵族生活 为题材。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南唐)(图示)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南唐)(图示)
五代山水画:深入自然,创造了北方重峦峻岭和 南方的秀丽风光。
画风清新者吴镇《渔夫图》(图示) 层次变化者王蒙《六君子图轴》(图示)
中国绘画史

辽金元绘画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往往人物画是最先发 展起来的,辽代绘画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生 活环境的关系及契丹民族的艺术思想的原因, 辽代的山水画创作一直没能发展起来。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 元朝画家黄公望的 作品,是黄公望为 无用师所绘,以浙 江富春江为背景, 全图用墨淡雅,山 和水的布置疏密得 当,墨色浓淡干湿 并用,极富于变化 ,是黄公望的代表 作,被称为“中国 十大传世名画”之 一。
中国绘画史
中国古代绘画史简介
画,的之不物毛上到和,年代到中 美并民下断质笔。画岩是的,原国 学有族,探颜和使在壁画。距始的 体着风逐索料墨用墙上在最今社绘 系自格渐、。,的壁的陶初至会画 。己和形创在以基、,器的少的史 独民成新无及本绢渐、中有新可 立族了的数天工、而地国七石以 的气鲜努画然具和发面绘千器上 绘派明力家矿是纸展、画余时溯 •
卷轴画
元代、明代、清代(公元1279-公 元1911年),绘画主要采取卷轴画形 式,强调了笔墨技巧的运用,赵孟頫 和“元四家”是这种理论的实践者。 他们的艺术成就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了中国画,对这一时期的绘画理论、 创作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民间绘画
近现代绘画
西方文化的传入,是近现代中国 史上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要不要接 受西方艺术,怎么样接受西方艺术, 怎么样保持本土艺术的面貌,成了 本世纪中国画家思考的最多的问题。
明清
清代绘画的发展,大致也可 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 期。
早期:
四王”画派占据画坛的主体地位, 江南则有以“四僧”和“金陵八 家”为代表的创新派
中期:
宫廷绘画由于社会经济的繁盛和皇帝对 于书画的爱好而得到很好的发展,但在 扬州,却出现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文 人画派。
中国绘画史ppt课件

江南山水画派。
》
23
董源《潇湘图》
24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25
黄荃《写真珍禽图》
26
两宋
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画种, 马
从注重写实发展为注重意境。 工笔画得到发展。文人画逐 步发展成中国传统绘画的主
远 《 踏 歌
流。出现了风俗画。
图
轴
》
27
夏圭《溪山清远图》
28
赵 佶 《 芙 蓉 锦 鸡 图 》
丰子恺《儿童漫画》张乐平《三毛流浪记》 张光宇《西游记》
杭稚英《林黛玉与贾宝玉》 力群《丰衣足食》郑曼陀《赶火车》
王式廓《血衣》
罗中立《父亲》董希文《开国大典》吴作人《齐白石》陈丹青《进城—西藏组画之 一》 胡一川《到前线去》李桦《怒吼吧,中国》古元《一湾解冻的湖水》彦涵《当敌人 搜山的时候》 林风眠《白衣女》《樱花小鸟》《油灯花果》吴冠中《根扎南国》《春雪》
29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30
元代
文人画重精神寄托,多为 倪
山水题材,强调诗书画印 瓒
的结合。
《
渔
庄
黄公望《富春 山居图》局部
秋 霁
图
》
31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32
明清
开创了大泼墨写意画,文
人画家云集,出现了诸多 徐
画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渭
浙派、吴派和松江派。山 水花鸟画家中则出现了 “野逸派”。西方绘画传
新形式绘画(彩墨画)
作者及作品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虾》 黄宾虹《山水册页》《湖滨山居》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雄视》(继承中国画艺术传统的同时,力求 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方面有所发展的地道的中国画。)
中国美术史作业及复习材料

中国美术史作业及复习材料
作业一:根据教材和课堂讲解,简要介绍中国绘画史的发展大致可以
分为哪些时期,并结合主要艺术流派进行说明。
答案:中国绘画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史前时期、古代时期、近现代
时期三个阶段。
1.史前时期:史前时期的中国绘画艺术主要表现为岩画和陶器绘画。
岩画主要以动物图案为主,如猎物、战争和生产活动等。
陶器绘画则多以
装饰纹样和人物形象为主,具有浓厚的原始艺术风格。
2.古代时期:古代时期的中国绘画艺术主要包括汉唐绘画、山水画和
人物画等。
汉唐绘画主要以宫廷绘画为主,内容多样化,题材涉及宫廷生活、神话传说和佛教艺术等。
山水画则是中国绘画中的独特艺术形式,以
表现自然山水景观为主题,注重表现意境和情感。
人物画则以描绘人物形
象为主,着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3.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的中国绘画艺术主要包括国画、油画和版
画等。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注重笔墨的运用和细致的描绘技巧,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等。
油画是西方绘画技法引
入中国后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以油彩为媒介进行绘画创作,内容多样化,包括风景、写实和抽象等。
版画则是一种以线刻或凹版等技术制作的艺术
作品,主要以木刻和石版画为主,题材涉及社会生活和政治宣传等。
复习材料:。
中国绘画史的发展

中国绘画史的发展
中国绘画的发展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的历史。
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渐而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
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和墨,以及天然矿物质颜料。
在无数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
明清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崩溃,外来绘画艺术不断传入,丰富了中国绘画的体裁。
中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使画家从中得到吸收和借鉴,中国绘画创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油画、水彩画、漫画、宣传画等相继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各个画种都展示出新的面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中国绘画史》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精心整理《中国绘画史》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着读后感《中国绘画史》是一本由陈师曾着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绘画史》读后感(一):一本读罢,则中国绘画历史尽在掌握“读花鸟、处;此外,陈师曾留学日本的经历,则使其对西洋绘画有相当的接触和研究,这使得陈师曾在评价中国绘画史的成与败、得与失时,眼界上自然更为开阔,评价自然也更易趋于中允。
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其“来头”亦不小。
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着名诗人陈三立,其弟陈寅恪更不必多说。
陈师曾近代着名画家李叔同是莫逆之交,亦曾帮助和提携齐白石。
他于花卉画上接学自吴昌硕,更兼上师古人、博习众采,擅于将技法融为己用;于山水画则努力恢复中国画“师造化”的优秀传统,并且吸收了西方对景写生的特点,从而一举突破了山水画程式化的陋习,做到了推陈出新;于风俗人物画则取材紧贴生活、画法写实简括。
除绘画外,陈师曾更是一位有相当成就的美术史家和美术教育家。
他在艺校讲授中国绘画史,授课讲义刊印出版后成《文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在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五代、两宋文人画已有发展。
其间,中国画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亦有“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中国画素来讲究书画同源,并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借鉴,从而形成了自身显着的艺术特征。
这些特征、特质,在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中叙述已经相当完备。
《中国绘画史》读后感(二):从历史看中国绘画说起来绘画二字,咋一听有些高大上,但如果说起来画画二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从幼儿园开始大家都上过画画课,不论是学校里的,还是课外班里的,谁拿起画笔都能画上几笔,如果遇上对方看不懂,还可以冠冕堂皇的说是自己的画抽象,他人欣赏不了。
如今社会,大家在满足温饱问题之后开始走向陶冶艺术情操的中西,大师梁启超说:“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绘画史一、什么是中国画(一)概念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二)分类:1、题材内容:人物、山水、花鸟2、技法:工笔(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工笔)、写意(工兼写、小写意、大写意)3、画幅形式:壁画、屏风、卷轴、手卷、册页、扇面、镜心等,装裱形式别具一格。
4、中国画工具材料: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
二、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一)以线为造型的基本语言西方油画通过体面、明暗来塑造形体,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
中国画是用线条来塑造形体,并利用线条的丰富变化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情绪,有更多的东方审美内涵。
中国画与中国书法同源,有深远的渊源关系,随着中国书法的高度发展,书法线条的抽象韵味融入中国画,使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超出形象之外,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到明清时期,更加强了笔墨技巧的变化,使以线条为主的笔墨效果成为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特点。
(二)笔墨韵味中国画十分注重发挥笔墨的表现功能。
笔墨变化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富于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表现方法和特殊的物质材料,油画的工具材料是油彩、油画笔和画布,这就决定了油画的技法主要是如何运用色彩去进行艺术表现。
水彩画是运用透明水彩颜料在水彩纸上进行色彩表现。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是毛笔、墨及宣纸,中国画的技法主要是如何运用笔和墨进行艺术表现,中国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笔墨技法,讲究墨分五色,墨有浓淡不同的丰富层次:焦、重、浓、淡、清,有干湿浓淡之变,有积墨、破墨、泼墨之法,有用笔方法讲究笔的力度、韵味和趣味。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著名画家齐百石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认为“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他画的虾,人们都说象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但是和真虾相比并不完全一样,虾的头、须和足等都经过了画家的提炼和取舍,这是画家根据自己的长期观察,根据形式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
中国艺术家很早便认识到艺术的创作,是一个艺术家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一千多年前,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了“迁想妙得”的主张,唐代确立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原则,形成了“以形写神”等艺术理论。
中国画家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
(四)散点透视与西画中的焦中透视截然不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画家的需要,将若干个视域中的景物综合归纳统一在一个画面之中。
山水画层峦叠嶂、千里江山、万里江河,这些自然景物在画家笔下均可自由组合,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观者就象看电视电影一样,如《清明上河图》,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既不是特定时空中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也不是胡乱拼凑的主观随意性的任意发挥,而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思交融后,构成的超越表象的时空一体的艺术境界。
(五)留白中国画往往以空白代替背景,例如用空白表现天、水和空间,这就是“计白当墨”的手法,以无当有、以虚当实,这种留白的处理方法给欣赏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就象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南宋画家马远《寒江独钓图》里,画面上只画一只小船,几条波纹,近景和远景的气象万千,都在空白中留给观者去想象。
(六)中国画的色彩“随类赋彩”是中国画用色的基本原则,“类”是说赋色要以客观现实为依据,要随物象类别的不同而赋色,不管光源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要近似实体本来的颜色。
“赋”是作者主观赋予的,不是纯自然色的再现,如墨竹、墨荷等,都不是物体的固有色。
“随类”是客观表现,“赋彩”则是主观表达,合在一起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尊重客观现实,又有自己的美学主张,这是中国画在色彩上的一个基本法则。
墨的运用是自元明以来,随着水墨画的发展而来的,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是中国画运用色彩的一大特点,中国画的色是“写意”而不是“写实”的。
(七)诗书画印结合中国画强调诗文、书法、篆刻和绘画的有机结合,诗情画意,合为一体,互为生发,相得益彰,画面丰富,境界高深,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三、中国古代绘画(一)原始绘画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已发展为具有较高智力的人,其生产技能、劳动工具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渐丰富,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和壁画上,它们是中国绘画的起源。
也是远古绘画的重要遗存。
彩陶:舞蹈纹陶盆、人面鱼纹盆、鹳鱼石斧图罐壁画:猛虎捕食图、花山岩画、阴山岩画(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从战国开始呈现出来,以线造型为主,设色简单平涂,人物注意动态表现,但五官表情尚没作细致描绘,造型、构图等技法尚处于稚朴阶段。
龙凤仕女图,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战国,帛画秦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画的形成时期,发展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山水和花鸟画还未发展成熟。
宗教是绘画的主要题材,顾恺之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绘画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佛教题材的壁画鹿王本生图,壁画,敦煌莫高窟第257窟。
尸毗王本生图,壁画,2、人物画《女史箴图》,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知识点一:原始、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魏晋南北朝绘画(四)隋唐隋唐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山水、人物、花鸟各自独立发展,绘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1、人物画,主要反映贵族的生活《张仪潮统军》,唐,壁画《步辇图》,唐,阎立本,人物画《古帝王图》,唐,阎立本,人物画《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捣练图》,唐,综萱《簪花仕女图》,唐,周昉2、山水画,独立画种,多以青绿赋色,称为“青绿山水”《游春图》,隋,展子虔,青绿山水代表作《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明皇幸蜀图》,唐,李昭道《江干雪霁图卷》,王维,著名诗人,著绘画理论著作《山水论》、《山水诀》3、花鸟画,成为独立画种《梅花山茶雪雀图》,唐,边鸾薛稷,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
无作品传世。
知识点二:隋唐绘画(五)五代五代是一个纷扰割裂的时期,北方和中原战乱频繁,文化艺术发展受到抑制,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绘画艺术获得发展。
南唐和西蜀,都设有画院,我国历史上从此开始设立画院。
1、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南唐,顾闳中《文苑图》,五代,周文矩2、山水画关山行旅图,关仝潇湘图,董源3、花鸟画五代花鸟画形成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以黄筌和徐熙代表“黄家富贵、徐家野逸”。
《写生珍禽图》、《苹婆山鸟》,五代西蜀,黄筌《雪竹图》,南唐,徐熙(六)宋朝宋朝绘画是我国古代绘画发展的巅峰时期、黄金时代,成就颇高。
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山水画中体现得最为纯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写实风景画。
1、人物画,风俗画采薇图,宋,李唐货郎图,宋,李嵩太白行吟图,宋,梁楷《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2、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踏哥图》,南宋,马远《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枯木怪石图》,北宋,苏轼3、花鸟画《芙蓉锦鸡图》,宋,赵佶(宋徽宗)《五马图》,北宋,李公麟《枇杷山鸟图》,南宋,林椿知识点三:五代、宋绘画(七)元代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意味,诗书画印巧妙结合。
1、山水画,元代以山水画最为盛名元四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葛稚川移居图》《青卞隐居图》《夏山高隐图》、吴镇《双桧图》《秋江渔隐图》、倪瓒《六君子图》,2、人物画元,赵孟頫《秋郊饮马图》《人骑图》《红衣罗汉》3、花鸟画《二羊图》,元,赵孟頫《春消息》,元,邹复雷知识点四:元代绘画(八)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国势强盛、政令畅通、经济繁荣,国外新的文化意识影响了我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艺术风格新颖的画派,另一方面,学习唐宋技法画家也多,出现了“明四家”、“四王画派”、“四僧画派”、“扬州八怪”,画派林立、各尽其韵,艺术风格丰富多样。
1、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
每位画家的代表作品。
2、青藤白阳“青藤白阳”指的是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徐渭(自号“青藤居士”)和陈淳(自号“白阳山人”),两位画家的代表作品。
3、四僧有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四位画家的代表作品。
4、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等人。
其他代表性画家有董其昌、陈洪绶、郎世宁,介绍其作品。
明清的民间风俗画内容庞杂,题材丰富,在山西、云南,都能看到佛教、道教的壁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绵阳等地的木刻年画工整、富有装饰情趣,对繁荣文化、丰富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
知识点五:明清绘画四、中国近现代绘画从画种分为:中国画(传统型、融合型),漫画、年画、素描、油画、版画、新形式绘画(彩墨画)等。
1、中国画传统型:继承中国画艺术传统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方面有所发展的地道的中国画。
代表画家有齐百石(《虾》《蟹》《牡丹》《牵牛花》《蛙声十里出山泉》)、黄宾虹(《蜀山图》《桃花源》《后山诗意图》)、潘天寿(《露气》《鹫石图》《雨后千山铁铸成》)。
融合型:融合中西方绘画之长的中国画,他们多是留学欧美或日本,或学过西方绘画又熟悉中国传统绘画的画家们。
代表画家有吴昌硕(《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杏花图》)、徐悲鸿(《奔马图》《泰戈尔像》油画《愚公移山》、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春雨江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娇》《丽人行》、蒋兆和(《流民图》《望乡图》)。
2、漫画丰子恺、华君武、张乐平、张光宇3、油画罗中立:代表作《父亲》、、董希文:《开国大典》吴作人:《齐百石画像》、《熊猫系列》陈丹青:《进城—西藏组画之一》4、版画胡一川:《到前线去》李桦:《怒吼吧,中国》5、新式绘画(彩墨画)林风眠:代表作《春晴》、《江畔》、《仕女》等刘海粟:《黄山》组图、油画《披狐皮的女孩》吴冠中:《长江三峡》、《春雪》张大千:《爱痕湖》、《长江万里图》知识点六:中国近现代绘画中国绘画史讲述要求:1、6位同学,选择以上6个知识点进行讲述。
2、制作PPT,文字少(作品介绍可写入备注)、图片清晰,排版具有视觉美。
3、脱稿讲述。
确定每个知识点所讲的侧重点,应重点讲述。
工笔画笔墨技法工整细腻,写意画笔墨技法洗练淋漓,他们表现手法各不相同,在视觉感受、观察方式、审美意义上也有所不同。
下面宣澄花鸟画从两个方面对大家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