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告知牌(镉及其化合物)
职业危害告知单告知牌(可编辑)

职业危害告知牌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甲醇理化特性健康危害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闪点(℃):11℃闭杯;16℃开杯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甲醇蒸气或容器破裂泄漏经皮肤吸收大量甲醇溶液亦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乏力、嗜睡和轻度意识等。
重者出现昏迷和癫痫样抽搐。
重者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慢性中毒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有头晕、无力、眩晕、震颤性麻痹及视神经损害。
皮肤反复接触甲醇溶液,可引起局部脱脂和皮炎。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催吐。
2%碳酸氢钠洗胃,硫酸镁导泻。
就医。
泄漏处理:切断泄漏、源撤离现场无关人员至上风处;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戴自给自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防护措施注意通风,穿防静电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和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急救电话:公司紧急联络电话:职业危害告知牌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稀土粉尘理化特性健康危害稀土粉尘长期工作在稀土粉尘的场所会造成稀土尘肺,但保护措施只需要增加过滤性好的口罩和尽量减少粉尘飞扬即可。
应急处理作业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若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防护措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行通风除尘等。
急救电话:公司紧急联络电话:职业危害告知牌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粉尘:酚醛树脂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酚醛树脂粉尘【引燃温度(℃)】420(粉云)【爆炸下限%(V/V)】20接触加工或使用本品过程中所形成的粉尘,可引起头痛、嗜睡、周身无力、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喘息性支气管炎和皮肤病,还可发生肾脏损害。
1. 职业危害告知牌

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氯气Chlorine 第2.3类有毒气体健康危害理化特点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轻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和支气管炎的表现。
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剧毒。
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业。
易溶于水,碱液。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12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四氯化钛titanium tetrachloride 第8.1类酸性腐蚀品健康危害理化特点吸入本品烟雾,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强烈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症状。
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脉搏加快,体温升高,咳嗽,咯痰等,可发展成肺水肿。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灼伤,治愈后有黄色色素沉着。
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刺激性酸味。
受热或遇水分解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溶于冷水、乙醇、稀盐酸。
当心腐蚀应急处理皮肤接触:先用清洁棉花或布吸去液体,再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口误服: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12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盐酸hydrochloric acid 第8.1类酸性腐蚀品健康危害理化特点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职业危害告知牌

职业危害告知牌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我公司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粉尘类:煤尘、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氨、苯、汽油、柴油、氯气、氮氧化物、酚类物质;3、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煤焦油、汽油、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紫外线; 4、导致职业性耳鼻喉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噪声、紫外线;防治结合职业病防治措施: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测,不断改善治理现场作业环境。
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健康体检,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职业危害分布: 1 原煤车间:煤尘、焦尘 3 预处理车间:硫化氢、二氧化硫、汽油、酚5 加氢车间:硫化氢、一氧化碳、油气、噪声 7 公用车间:氨、氯、盐酸、硫酸、噪声 2 焦化车间:煤尘、焦炉烟气、氨、焦油、噪声 4 制氢车间: 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硫、噪声6 罐区车间:液氨、液化气、煤焦油、汽油、柴油8 检修车间:电焊烟尘2、化学物质类:硫化氢、二氧化硫、培训,提高员工自我防护意识。
按时配发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员工正确佩戴。
做好上岗、在岗、离岗时的职业5、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治小常识: 1、什么是职业病?凡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苯、焦炉烟气、煤焦油。
2、煤焦油的危害:在煤焦油工厂工作的人员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大,特别是非黑色素瘤的皮癌。
长期局部接触煤焦油,可产生皮癌。
3、煤尘肺的危害:煤尘肺是工人中长期吸入大量呼吸性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治愈。
4、苯的危害:苯中毒对身体的危害归结为三种:致癌、致残、致畸胎。
主要影响造血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
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5、硫化氢的危害: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职业危害告知牌(24种全套)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粉尘注意防尘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必须戴防尘口罩应急处理1、电焊作业中如发生不适症状或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2、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噪声Noise 噪声有害健康危害理化特性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高温注意高温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热辐射应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注意防护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电离辐射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可引起机体是的急性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能力,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化学物质类)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化学物质类)危害告知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我司对从事与化学物质相关的工作岗位的员工提供以下的职业病危害告知:1. 化学物质的危害: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您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刺激性、腐蚀性、毒性等。
请您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这些化学物质。
2. 吸入危害: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以气体、烟雾或粉尘的形式存在,当您吸入这些物质时,可能会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伤害。
请您在工作环境中保持通风良好,配戴有效的呼吸防护设备。
3. 接触皮肤危害:部分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可能会引起过敏、刺激、炎症等问题。
请您在与这些化学物质接触时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工作服等。
4. 急性中毒危害:某些化学物质在短时间内会对人体产生急性毒性作用,如意外泄漏、误食等。
请您保持警惕,严禁将化学物质接触到口腔、食物等。
防护措施为了保护您的健康和安全,降低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请您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了解化学品:了解您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防护设备、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工作环境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防止化学物质的积聚和泄露。
4.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预防职业病危害。
5. 应急处置: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如泄漏事故、急救知识等,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
职业健康保护责任公司将为从事与化学物质相关的工作岗位的员工提供以下职业健康保护责任:1. 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培训和指导,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方法、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方法等。
2.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使用和维护的有效性。
3. 定期检查工作环境,保障工作场所符合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
4. 监测和评估员工职业病危害的暴露情况。
5. 提供相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如通风设备、防护洗眼器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MSDS)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MSDS)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因此,噪声有害,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呼吸系统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吸入粉尘,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矽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作业可能产生苯等有毒气体,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苯等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致癌。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作业可能产生高温,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会引起中暑、热衰竭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透气性好的衣服、及时补水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作业可能产生电离辐射,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致癌。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保持距离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作业可能产生紫外线,对皮肤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紫外线,会引起皮肤癌、色素性皮肤病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涂抹防晒霜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作业可能产生铅烟,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铅烟,会引起中毒、神经系统损害、贫血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作业可能产生乙醇,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乙醇,会引起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保持通风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作业可能产生溴素,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危险化学品企业标准化各类职业危害告知牌

噪声
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永久耳聋,并引起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总疾病。
噪声聋
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必声能,佩戴耳塞、使用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并紧闭门窗。
应急救治
检测点(检测结果)
发生中毒现象时,及时离开作业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受污染的衣服,保持呼吸道通畅。造成酸液灼伤时,要用清水冲洗伤处。中毒、灼伤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中毒
急性二氧化硫中毒是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二氧化硫中毒
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保证生产设备密闭,作业环境加强通风,有明显鼻、喉、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或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列为就业禁忌证。
规范操作,加强检修,在进入高浓度场所检修时,应戴供氧或防毒面具,或在普通口罩内夹上数层浸湿碳酸氢钠饱和液及10%甘油的纱布,以阻止吸入。
应急救治
迅速脱离中毒现场、静卧、保暖、吸氧等。给予2%~5%碳酸氢钠液10ml+氨茶碱0.125g+地塞米松50mg+抗生素适量雾化吸入。早期、足量、短程(5~7d)应用地塞米松(15~160mg/d),以积极防治肺水肿,消除喉头水肿。液体二氧化硫溅入眼内,必须迅速以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再滴入地塞米松和抗生素液,或涂以可的松、金霉素眼膏。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进业病危害告知卡
酸
酸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炎症、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咳嗽、胸闷气憋。酸液对人的皮肤能造成灼伤。
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
处理措施
重金属-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重金属-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背景信息
重金属是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危险物质,长期接触重金属会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致职业病。
为了保护职工的权益,提高职业健
康安全意识,特制定此告知卡。
重金属危害列表
1. 铅:长期接触铅会导致中毒,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
2. 汞:汞蒸气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影响智力和记忆。
3. 镉:长期接触镉会导致肾脏病变,增加患癌风险。
4. 铬:长期接触六价铬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变。
5. 镍:长期接触镍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炎和哮喘。
6. 砷:长期接触砷会造成多种器官损害,包括皮肤病变、肺癌等。
预防重金属危害的措施
1. 职业防护装备:在接触重金属的工作环境中,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面具、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2. 定期检查:职工应定期接受体检,以监测重金属在体内的积累情况。
3. 防护设施:工作场所应配备合适的通风设施,及时排除重金属污染物。
4. 教育培训:向职工提供关于重金属危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急救措施
1. 中毒表现:出现头痛、呕吐、恶心、嗜睡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接触危险物质,并就医。
2. 紧急处理: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冲洗、吸氧、人工呼吸等措施进行急救。
其他注意事项
1. 重金属危害告知卡应摆放在工作场所明显位置,方便职工查阅。
2. 若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信息,请向责任人咨询。
希望此重金属-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能起到提醒和保护职工的作用,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心中毒
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超过0.01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不超过0.02rng/m3。IDLH浓度50mg/m3(尘),9mg/m3(烟)。密闭、局部排风、除尘、呼吸困难。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职业危害告知牌(镉及其化合物)
mium and compounds (as Cd)
可经呼吸道、胃肠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呼系统和肾。
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咳嗽、咳痰、胸闷、寒战、发热、四肢酸痛等,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长期过量接触可出现蛋白尿及肾脏功能损害。
火警:119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