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读光谱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
对直读光谱仪优化操作,提高检测准确性

对直读光谱仪优化操作,提高检测准确性摘要直读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能满足日常检验需要,但同时也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及不足,比如有时化验结果不太稳定,有时相对偏差较大,如何才能使光谱仪化验结果更准确呢?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各个环节分析,对各种不同原因的误差进行分析,采用相应改进方法加以改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Abstract Although the direct-reading spectrometer can meet the needs of daily inspection, some problems and shortages will appear at the same time, such as unstable test results and large relative deviation sometimes, what can be done to make the spectrograph results more accurate? In the course of using, we analyze each link, analyzethe error of various reasons, and adopt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thod to improve, and get a good effect.关键词直读光谱仪;准确性;精准度;制样;维护在钢铁行业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成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性能”。
可见,成分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而只有产品质量有保证了,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我厂化验室现阶段检测各种钢铁成分采用的是直读光谱仪,利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即原子外层受激发时发射出特征谱线对物质元素构成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1],以其分析速度快,精准度高,耗费低,操作简便且环保的优势,已替代传统的用化学药品方法对金属成分定量的检测。
直读光谱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

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简要阐述在化学成分分析检测中,精密度和准确度是评价和表述分析检测方法与结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术语。
这两个术语有着不同的概念,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下面将结合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和实际工作的应用,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定义、关系、影响因素和应用做简要的阐述。
一、几个术语的解释在阐述之前,首先对几个术语的定义和关系做一下必要的解释。
1、(测量)误差、偏差、公差、超差误差——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偏差——测量值与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间的差。
公差——生产部门对允许误差的一种表示方法,公差范围的大小是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可能确定的。
(1)误差和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以真实值作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标准。
(2)真实值是无法准确知道的,故通常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进行计算。
显然,这样算出来的还是偏差。
正因为如此,在生产部门就不再强调误差与偏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一般笼统地称为误差,并且用公差范围来表示允许误差的大小。
(3)对于每一类物质的具体分析工作,各主管部门都规定了具体的公差范围。
如果测试结果超出允许的公差范围,就叫做超差。
2、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称为随机误差。
(1)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对测量理论认识不足引起的误差、测量方法误差、测量器具误差、环境条件影响引起的误差和操作人员引起的误差等。
(2)由于无限多次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认为系统误差是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以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
系统误差确定后可以进行修正。
系统误差与测量次数无关,不能通过增加测量次数的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小。
(3)同样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无限多次是不可能实现的,一般认为,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直读光谱仪的检定校准

直读光谱仪的检定校准
直读光谱仪的检定校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确保光谱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检定校准时,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步骤和标准,以保证结果的可信度。
检定校准的第一步是对光谱仪的精确度进行测量。
这可以通过使用已知光源的标准光谱来完成。
将标准光源与被测试光源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光谱仪的精确度,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接下来,对光谱仪进行线性度校准。
线性度是指光谱仪在不同光谱范围内的响应能力。
通过使用一系列不同波长的标准光源,可以确定光谱仪的线性度,并对其进行校准。
此外,需要对光谱仪的分辨率进行检定。
分辨率是指光谱仪能够分辨出两个波长之间的最小差异的能力。
通过使用具有已知波长差异的标准光源,可以确定光谱仪的分辨率,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完成以上步骤后,还需要对光谱仪的灵敏度进行检定。
灵敏度是指光谱仪对不同光强的响应能力。
通过使用具有不同光强的标准光源,可以确定光谱仪的灵敏度,并进行相应的校准。
最后,还需要对光谱仪的稳定性进行检定。
稳定性是指光谱仪在长时间使用中能够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通过进行长时间的观测和比较,可以评估光谱仪的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准。
总而言之,直读光谱仪的检定校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通过按照一系列严格的步骤和标准进行校准,可以确保光谱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研和实验提供可靠的结果和数据。
分析办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分析办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分析一种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难以获得真实值,因此准确度通常是通过与已知参考值的比较来评估的。
准确度高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非常接近,准确度低则表示相差较大。
精密度是指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换句话说,对于相同样本进行重复测量,如果结果非常接近,则意味着具有高精密度。
精密度高的方法可以得到稳定的、可重复的结果,精密度低则表示结果的波动范围较大。
为了评估一个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具体步骤:1.确定测试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要测试的目标是什么,是其中一种物理量、化学成分、数据模型等等。
2.确定参考值:如果有已知的参考值可用,可以将该值作为真实值来评估方法的准确度。
如果无法获得参考值,则可以考虑与其他已发布的相似方法进行比较。
3.设计实验:选取一组样本,根据方法的要求进行测试,记录每次测试的结果。
4.分析数据: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方法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平均值反映了方法的准确度,标准偏差则用于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5.与参考值比较:如果有参考值可用,将实验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
可以计算偏差或误差来衡量方法的准确度。
对于物理量或化学成分,还可以计算百分比误差。
6.重复性测试:对同一组样本进行多次测试,计算结果的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越小,说明方法的精密度越高。
7.讨论结果: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评估。
如果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达到要求,则可以认为该方法是可靠和精确的。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通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分析来评估方法的优劣可能不够全面。
还需要考虑实际应用的要求、成本效益等因素来综合评估。
此外,在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时,还要注意排除实验误差和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总之,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可以评估出一个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据此判断其可靠性和适用性。
如何提高直读光谱分析的准确性

如何提高直读光谱分析的准确性陈清清(昆明力神重工有限公司铸钢分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03)摘 要:本文根据BAIRD公司Spectrovac 2000型(DV—5)真空直读光谱仪在铸钢分公司炉前成分控制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出提高直读光谱分析准确性的几项措施,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直读光谱仪 光谱分析 准确性铸钢分公司于1994年开始使用从美国BAIRD公司引进的Spectrovac 2000型(DV—5)真空直读光谱仪,主要用于炉前成分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该光谱仪充分体现出方便、快速、准确的特点,为提高钢水质量、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由于设备老化,故障增多及一些人为因素,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分析结果不稳定、偏差较大的情况,为确保光谱仪的检测精度,延长使用寿命,经认真分析总结,采取下列措施后,分析结果不稳定、偏差较大的现象及光谱仪故障率高的问题大大减少,现总结如下。
1 做好分析前的准备工作1.1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通电DV—5型光谱仪一旦长时间停电后再启动,仪器内部的光学元件其性能至少需48小时才能稳定,在这期间进行分析常常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DV—5型光谱仪应保持24小时通电。
在每天开始分析工作前,检查光谱仪的通电情况,仔细察看光源指示灯、MC20电源指示灯、高压指示灯是否全亮。
1.2 开启氩气净化机,接通氩气本光谱仪要求氩气纯度为99.996%,最大含氧量0.0005%,输送到光谱仪的氩气压力为0.5~1.5kg,使用氩气净化机对氩气进行净化即能满足要求。
但如果仪器光路内无静态氩气或静态氩气不足,会影响2000A以下的元素的光强值,尤其刚开启氩气进行标准化操作时,C、P、S等元素的光强值会逐步上升,这样的标准化做完后会严重影响分析结果。
因此最好在接通氩气半小时后再进行标准化操作和样品分析工作。
1.3 狭缝扫描光谱仪内部的光学系统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环境温度的变化,会使光学系统产生微小变化,从而使光谱线不能完全对准相应的出射狭缝,这种漂移会影响到分析的准确性。
直读光谱分析条件选择

1 引言
在炭素阳极组装车间, 组装阳极块要用托盘运送 到电解车间, 残极也要用托盘运到组装车间进行破 碎。在运送阳极的过程中, 托盘中会积留下许多残 物, 故须用托盘翻转机定期对托盘进行清理。以往这 一工序主要通过继电器控制完成, 其动作缓慢, 维修 耗时费力, 直接影响生产进度。为了保证设备更好地 运行, 用新型 PLC 控制系统来取 代继电器控 制方式, 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有效途径。
4 内标元素线及谱线条件的选择
在发射光谱分析方法中, 变化因素很多, 应用 “内标法”可明显地补偿各种变化因素, 提高分析精
密度。内标元素线的选择比较简单, 分析对象不同, 选择的内标元素也不同。分析铜合金时, 采用铜为内 标元素; 分析镍合金时, 采用镍为内标元素; 分析铝 合金时, 采用铝为内标元素。生产厂只要根据用户的 生产任务配置好几个内标元素, 就可以分析不同基体 的生产任务了。
1 光源部分条件选择
1.1 光源参数 光电光谱分析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与光源条件密切
相联。日常分析中, 只有对光源条件进行实验后, 才 能确定选择出各材料的最佳分析条件。在光源条件 中, 电容、电感、电阻这三个电学参数对分析元素的 再现性是很重要的, 现在生产的光谱仪其光源参数 ( 尤其是电容 、电感、电阻) 已 在 仪 器 出 厂 前 根 据 用 户的需要调整好了, 故这一部分在制作工作曲线时可 不进行选择。 1.2 电极的选择
2 设备介绍及动作的实现
托盘翻转机分为装卸站部分和托盘翻转部分。装 卸站部分主要包括驱动电机和辊式输送机, 用来完成 对带有残极托盘的输入和输出任务。托盘翻转部分主 要包括主缸、夹紧装置、桥式导轨, 由液压缸完成夹 紧和翻转任务, 由电机完成对辊道的驱动和对夹紧提 升后的托盘运送到指定地点的驱动。
直读光谱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

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简要阐述在化学成分分析检测中,精密度和准确度是评价和表述分析检测方法与结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术语。
这两个术语有着不同的概念,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下面将结合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和实际工作的应用,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定义、关系、影响因素和应用做简要的阐述。
一、几个术语的解释在阐述之前,首先对几个术语的定义和关系做一下必要的解释。
1、(测量)误差、偏差、公差、超差误差——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偏差——测量值与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间的差。
公差——生产部门对允许误差的一种表示方法,公差范围的大小是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可能确定的。
(1)误差和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以真实值作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标准。
(2)真实值是无法准确知道的,故通常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进行计算。
显然,这样算出来的还是偏差。
正因为如此,在生产部门就不再强调误差与偏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一般笼统地称为误差,并且用公差范围来表示允许误差的大小。
(3)对于每一类物质的具体分析工作,各主管部门都规定了具体的公差范围。
如果测试结果超出允许的公差范围,就叫做超差。
2、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称为随机误差。
(1)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对测量理论认识不足引起的误差、测量方法误差、测量器具误差、环境条件影响引起的误差和操作人员引起的误差等。
(2)由于无限多次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认为系统误差是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以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
系统误差确定后可以进行修正。
系统误差与测量次数无关,不能通过增加测量次数的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小。
(3)同样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无限多次是不可能实现的,一般认为,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直读光谱仪的特点有哪些呢

直读光谱仪的特点有哪些呢1.高分辨率:直读光谱仪通常采用光栅、衍射光栅或光栅和干涉滤波器的结合,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
这意味着可以更精确地识别和分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有助于提高光谱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快速测量速度:由于直读光谱仪采用了高分辨率的光栅或其他光学组件,可以快速地获取整个光谱范围内的数据。
相对于传统的光谱仪需要逐点扫描的方式,直读光谱仪能够极大地提高测量速度,适用于需要大量重复测量或实时监测的应用。
3.灵敏度高:直读光谱仪采用了先进的光学元件和检测器,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这使得直读光谱仪在低光强条件下的测量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多通道测量:直读光谱仪通常具有多个通道,可以同时测量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光信号。
这一特点使得直读光谱仪在多样品检测或多组分分析时更加方便快捷。
5.广泛的应用领域:直读光谱仪可用于多种物质的光谱分析,包括化学、生物、环境和材料等领域。
无论是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还是新能源材料研究,直读光谱仪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6.易于使用和操作:直读光谱仪通常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易于操作的功能。
不需要高级的光学或分析学知识,普通用户也可以轻松进行样品的测量和分析。
这使得直读光谱仪成为实验室和工业现场中常用的光谱分析工具。
7.可靠性和稳定性:直读光谱仪具有高度稳定的光学和电子元件,能够在长时间连续工作的情况下保持准确和稳定的测量性能。
这是因为它们通常具有温度和光路稳定性控制系统,可以减少环境变化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干扰。
总结起来,直读光谱仪具有高分辨率、快速测量速度、高灵敏度、多通道测量、广泛的应用领域、易于使用和操作、可靠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它成为现代光谱分析和光谱检测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并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简要阐述在化学成分分析检测中,精密度和准确度是评价和表述分析检测方法与结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术语。
这两个术语有着不同的概念,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下面将结合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和实际工作的应用,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定义、关系、影响因素和应用做简要的阐述。
一、几个术语的解释在阐述之前,首先对几个术语的定义和关系做一下必要的解释。
1、(测量)误差、偏差、公差、超差误差——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偏差——测量值与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间的差。
公差——生产部门对允许误差的一种表示方法,公差范围的大小是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可能确定的。
(1)误差和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以真实值作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标准。
(2)真实值是无法准确知道的,故通常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进行计算。
显然,这样算出来的还是偏差。
正因为如此,在生产部门就不再强调误差与偏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一般笼统地称为误差,并且用公差范围来表示允许误差的大小。
(3)对于每一类物质的具体分析工作,各主管部门都规定了具体的公差范围。
如果测试结果超出允许的公差范围,就叫做超差。
2、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称为随机误差。
(1)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对测量理论认识不足引起的误差、测量方法误差、测量器具误差、环境条件影响引起的误差和操作人员引起的误差等。
(2)由于无限多次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认为系统误差是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以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
系统误差确定后可以进行修正。
系统误差与测量次数无关,不能通过增加测量次数的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小。
(3)同样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无限多次是不可能实现的,一般认为,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未被认识和掌握的规律或因素导致的,无法修正或消除,但可以根据其自身的规律用增加测量次数的方法加以限制和减小。
随机误差最常用表示方法是标准差。
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来计算。
对同一量(X )进行有限(n )次测量,其测得值(x i )间的离散性可用标准差(s )来表示:∑=--=n i ix x n x s 1211)()(式中:n —独立重复测量次数;x i —测量值(i =1,2,…n );x —n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一组测量结果平均值x 的标准差:n ss x =若测量次数足够大,则该组测量的总体标准差σ为:∑=-=N i ix x N σ121)(标准差是每个测得值的函数,对一系列测得值中大小误差的反映都很灵敏,是表示测量随机误差的较好方式。
3、(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比较明确和常用的提法是: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测量方法或一组重复测量数据的精密度、测量方法或测量仪器的灵敏度。
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常使用的定义:——准确度是指实验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结果彼此相符合的程度。
——灵敏度是指利用测量方法测定样品某一特性值时,特性值的很小变化对测量信号值的变化程度。
(1)准确度的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实际工作中往往用“标准值”代替真实值来检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有时也常用标准方法通过多次重复测定,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实值。
)(2)精密度的好坏常用偏差表示。
常用的表示方式有: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极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等。
其中标准偏差(标准差)是最常用的精密度表示方式。
(3)准确度与精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见下图)。
准确度好准确度差准确度好准确度差精密度好精密度好精密度差精密度差(4)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只有精密度好,才能得到好的准确度。
但提高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有时还须进行系统误差的校正,才能得到高的准确度。
(5)方法的灵敏度常用工作曲线的斜率值来表达,斜率值越大,方法的灵敏度越高。
一般而言,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其精密度也高。
(6)值得提出的是:在GB/T6379-2004(ISO5725-1994)中已经使用两个术语“正确度”与“精密度”来描述准确度。
正确度——由大量测试结果得到的平均数与接受参照值间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独立测试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准确度——测试结果与接受参照值间的一致程度。
①接受参照值是指用作比较的经协商同意的标准值,它来自于:a) 基于科学原理的理论值或确定值;b) 基于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实验工作的指定值或认定值;c) 基于科学或工程组织赞助下合作实验工作中的同意值或认证值;d) 当a) b) c)不能获得时,则用(可测)量的期望,即规定测量总体的均值。
②正确度的度量通常用“偏倚”来表示。
偏倚是测试结果的期望与接受参照值之差。
与随机误差相反,偏倚是系统误差的总和。
偏倚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系统误差引起。
③“独立测试结果“指的是对相同或相似的测试对象所得的结果不受以前任何结果的影响。
④精密度仅仅依赖于随机误差的分布而与真值或规定值无关。
精密度的度量通常以不精密度表达,其量值用测试结果的标准差来表示,精密度越低,标准差越大。
⑤准确度既包含正确度也包含精密度(以往“准确度”这一术语我们只用来表示现在称为正确度的部分),正确度与精密度统称为准确度。
准确度不仅包括测试结果对参照(标准)值的系统影响,也应包括随机的影响。
当准确度用于一组测试结果时,由随机误差分量和系统误差即偏倚分量组成。
准确度曾被称为“平均数的准确度”,这种用法已不被推荐。
⑥由于多数情况下无法得到所测量特性的真值,同时在评价测量方法的准确度时必须考虑到系统误差(这也是引进再现性概念的理由),采用“接受参照值”术语、引入“正确度”和“偏倚”概念,有更重要和更明确的意义,这与我们平常理解的“准确度”概念并不相互矛盾。
4、重复性、再现性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的精密度。
再现性——在再现性条件下的精密度。
(1)重复性条件是指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员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照相同的测试方法,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再现性条件是指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员使用不同设备,按照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2)重复性标准差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的标准差。
再现性标准差是指在再现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的标准差。
(3)重复性限r是指一个数值,在重复性条件下,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或等于此数的概率为95%。
再现性限R是指一个数值,在再现性条件下,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或等于此数的概率为95%。
(4)重复性和再现性是精密度的两个极端情况,重复性描述变异最小情况,再现性描述变异最大情形(引起变异的因素参见“二”中叙述)。
5、(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1)测量结果实际上是指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
被测量之值则是指被测量的真值,是为回避“真值”而采取的,而真值对测量只是一个理想的概念。
(2)测量不确定度是由于随机效应和已识别的系统效应不完善的影响,而对被测量测得值不能确定(或可疑)的程度。
(3)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以u表示。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4)以标准偏差的倍数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扩展不确定度,以U表示。
扩展不确定度是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 为了更简明的阐述问题,同时也为了针对性地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在下面将把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开叙述。
精密度阐述中重点说明重复性、再现性和测量精度,准确度阐述中重点说明偏倚和测量不确定度。
二、精密度的简要阐述1、光电直读发射光谱法精密度的描述精密度是用来描述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变异的,精密度有两个条件——重复性和再现性条件对很多实际情形是必需的,对描述分析方法的变异也是有用的。
一个标准测量方法一般是用给定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来描述精密度的,同时把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与两个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和95%的概率水平联系起来,即:在通常正确的操作方法下,由同一操作员使用同一仪器设备,在最短的可行的时间段内,对同一物料所做出的两个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出现大于重复性限的情况,平均在20次测试中不会超过一次;在通常正确的操作方法下,由两个实验室报告的对同一物料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的差出现大于再现性限的情况,平均在20次测试中不会超过一次。
不过目前我国的化学成分分析国家标准方法也有沿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允许偏差来描述精密度的。
对于光电直读发射光谱法精密度的阐述,这里不进行精密度的确定方法和过程的阐述,只对影响因素和描述做简要的说明。
(1)影响确定光电直读发射光谱法精密度的因素我们知道,能够引起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结果变异的因素(除假定相同的样品之间的差异外——主要指不均匀性)主要有:a) 操作人员;b) 光谱仪;c) 光谱仪的校准;d) 样品的制备(车、磨及污染);e) 氩气的稳定性;f) 环境(电压、频率、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等);g) 不同测量的时间间隔。
在重复性条件下,上面所列因素皆保持不变,不产生差异;因而在实际确定精密度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的试验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间隔内进行,以使那些不能总是保证不变的因素,比如环境因素的变化最小,由此确定光电直读发射光谱法的重复性。
而在再现性条件下,它们是变化的,能引起测试结果的变异,由此确定光电直读发射光谱法的再现性。
(2)几个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国家标准方法对精密度的描述——GB11170-89 不锈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该标准的精密度是1988年选择5个水平由7个实验室共同试验结果按GB/T6379统计确定的,精密度见表1。
表1 不锈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的精密度(下页)——GB/T7999-2007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元素:Si、Fe、Cu、Mn、Mg、Cr、Ni、Zn、Ti、Ga、V、Zr、Be、Pb、Sn、Sb、Bi、Sr、Ce、Ca、P、Cd、As、Na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11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测定范围内,这11个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表2的规定。
允许差: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表2所列允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