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类水体及驳岸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论公园滨水区生态驳岸处理

论公园滨水区生态驳岸处理摘要:城市公园生态驳岸规划设计研究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因素很多,诸如生态学、行为心理学、经济学、植物学、美学、文学……都是其理论参照构架。
城市滨水绿地空间所涉及的问题是难以完全阐述清楚的,也不是仅靠园林师个人思考及主观愿望就能实现的。
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湛江市霞湖公园生态驳岸建设,并通过对我国当前国情形势的分析和国内外理论、建设经验的总结,提出了驳岸绿化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公园滨水区、生态驳岸德国、瑞士、日本等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驳岸”技术。
在建设中,强调“以人为本”、“资源共有、共享”、“整体营造,从根本处理”的原则,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
在此基础上逐步诞生生态驳岸的实践和理论。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延续,而采取的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的工程方法。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们生命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功效。
水和城市、水和人类、水和一切生命都是共生共存、共荣共衰的。
水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满足人们生理机能的需求外,在调节生态和满足人们视觉需求上也发挥着作用。
水的处理和驳岸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们共同线成景观,以共同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影响着人们对水体的欣赏。
驳岸是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也是园景的组成部分。
在古典园林中,驳岸往往用自然山石砌筑,与假山、置石、花木相结合,共同组成园景。
驳岸必须结合所在具体环境的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材料特性、种植特色以及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来选择其建筑结构形式,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外形的美观,使其与周围景色相协调。
一公园滨水区驳岸的类型在现代城市,到处充斥着水泥建筑与设施,供人们活动与休憩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因此,人们渴望远离尘嚣、接近自然.城市公园人工湖,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同时城市公园人工湖往往也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环境最优美、建筑密度最高、地价最高的地段。
城市公园水体的生态型驳岸设计_以佛山中央公园为例

我国传统园林无论大小,“无水不成园”,西方园林同样注重水景建设,这源于人们对水的深厚情感。
追溯水的源头,也就是追溯文明的源头,水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四大文明古国的兴盛无不与水相关。
我们的祖先择水而居,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从古到今,人们为了表达对水的依念,表现在造园方面就是形式多样的水景的运用。
水的形与色、动与静以及水体驳岸的变化,乃至滨水景观的延伸,设计师常常运用这些元素进行设计。
由于水的巨大的可塑性,在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中,水景成为不可缺少的景观元素。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公园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公园水体,其功能不仅仅是满足景观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在生态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
水景设计中,驳岸的形式直接影响着水体的景观形象,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城市公园水体常用的驳岸形式1.1驳岸形式在城市公园建设中,水体驳岸的形式多种多样,城市公园水体的生态型驳岸设计———以佛山中央公园为例程晓山(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东广州510055)摘要: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公园水体功能不仅要满足景观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在生态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城市公园水体常用的驳岸形式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设生态驳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佛山中央公园为例,在城市公园水体驳岸设计中引入生态保护的理念,兼顾人类和自然的共同需求,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城市公园;水体;生态驳岸;驳岸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06)01-0014-04TheDesignofEcologicalEmbankmentofWaterLandscapeinUrbanPark———AnExampleoftheFoshanNewAreaCentralParkCHENGXiao-shanAbstract:Withtheurban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thefunctionofwatersysteminsideurbanparksisnotonlysatisfytherequirementinthelandscapingfield,butalsointhefieldofecologicalprotection.Thepaperanalyzetheusualformsofembankmentofwatersysteminurbanparkandoutstandingproblems,suggestthatconstructionofecologicalembankmentisnecessaryandimportant.UsingFoshancentralparkasanexample,thedesignerintegrateecologicalprotectionintothedesignofembankmentofwatersysteminurbanpark,giveattentiontothecommondemandofhumanandnature,finallyreachtheharmonycoexistencestatusbetweenhumanandnature.Keywords:Urbanpark;watersystem;Ecologicalembankment;embankmentdesign收稿日期:2005-11-04;修回日期:2005-11-28作者简介:程晓山(1970-),女,湖南澧县人,园林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学士。
公园类水体及驳岸设计

公园类水体及驳岸设计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公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园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绿化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公园设计中,水体及驳岸的设计也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园中水体及驳岸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首先,公园中的水体设计应该考虑到景观的整体效果。
水体可以是湖泊、池塘、喷泉等形式,它们应该与周围的植被和建筑相协调。
设计者可以利用水体来打造视觉焦点,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另外,水体的形状和大小也需要根据公园的整体规划来确定,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其次,公园的水体设计也应该注重水的质量和环境保护。
水体的水质应保持清澈透明,不得有污染物。
设计者可以通过增设过滤设备和水循环系统来实现这一目标。
另外,还应合理设置水体的边缘植物,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同时,公园中的水体也应该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在驳岸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驳岸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驳岸是指为了防止水体侵蚀和坍塌而设置的保护结构。
在公园中,驳岸可以是石砌体、混凝土构筑物或者其他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要具备耐久性和抗水蚀性,还要与公园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此外,还应合理设置驳岸的高度和坡度,以确保人们在驳岸上行走和停留时的安全。
除此之外,公园中的驳岸设计也可以结合景观元素,增加其美观性。
例如,可以在驳岸上种植花草,或者设置景观照明设施,以提高夜间的视觉效果。
此外,还可以在驳岸上设置休息和观赏设施,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最后,公园中水体及驳岸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设计者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水体的补充和养护,降低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来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
综上所述,公园中水体及驳岸的设计要考虑到景观的整体效果、水的质量和环境保护、驳岸的安全性和美观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只有在这些方面兼顾的情况下,水体及驳岸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和美观的休闲空间。
湿地公园生态驳岸及水岸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生态驳岸及水岸景观设计作者:呼春月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24期[摘要]本文从保护生态和满足人的视觉、心理需求出发,研究发展生态驳岸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并探讨了湿地公园在水岸建设中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生态驳岸自然岸缘植被一、概念及设计类型1.概念:所谓的生态驳岸与传统的砌体驳岸不同,是指借鉴自然河堤的原理人工修造可以保证水体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多种自然生态呼吸作用,且能营造水岸生物多样性生境,并且有一定防洪和抗冲刷能力的保水固土的水岸设施。
生态驳岸所提供的这种自然生态呼吸作用使水体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通畅和谐的物质和信息交换。
2.设计类型:(1)自然型驳岸;(2)生物工程驳岸;(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
二、设计原则及功能1.自然生态性缓坡有助于湿生植物群落的建立。
用自然的湿地基质代替人工砌筑畅通水路的生态交流途径,能为水体动植物和陆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衍场所。
刚性结构护岸阻止了水体与水岸的联系,营养物质的转移和交换,使一些动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境,比如蛙类。
生态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和自我修复能力,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驳岸设计对土地的自然演进和自然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净化水质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人类就开始认识到湿地具有净化污水的功能,尼罗河沿岸的苏丹人长期以来就利用天然湿地和粘土净化洪水。
使用通透性较好的原生态材料修筑驳岸,保证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化作用。
在岸边栽植合适的水生植物,使其和微生物群落组织成一个生态系统,促使它们把废水和径流雨水中的有害化合物过滤和吸收为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3.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放,调节洪水控制洪水、调节水量是湿地的重要功能。
丰水期,滨水湿地水体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进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人工湿地起到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
另外,生态护岸的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因此人工湿地的岸线必须要符合防洪安全的需要,在水量较大及水流冲顶位置,岸线必须足够牢固。
水体驳岸施工方案

水体驳岸施工方案1. 引言水体驳岸施工是在水体边缘进行的一项工程,旨在保护水体边缘的土壤和植被,防止水体边缘的侵蚀和坍塌。
本文档将介绍关于水体驳岸施工的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后的维护措施。
2. 施工准备在进行水体驳岸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施工准备的主要内容:2.1 确定施工区域首先,需要确定水体驳岸施工的具体区域。
通过对水体边缘的勘测和分析,确定需要进行驳岸施工的区域范围。
2.2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区域的情况,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考虑以下因素:•施工材料的选择:根据施工区域的土壤和水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驳岸施工。
•驳岸的形式:选择合适的驳岸形式,如挡土墙、护岸块等。
•施工方法:确定适合施工区域的施工方法,如挖掘、填充、固定等。
2.3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施工材料包括挡土材料、固定材料等;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械、输送设备等。
3. 施工过程水体驳岸施工的具体过程如下:3.1 清理施工区域在施工之前,首先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植被。
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
3.2 挖掘挡土槽根据施工方案,使用挖掘机械挖掘出挡土槽。
挡土槽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3 安装挡土材料将挡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挡土槽中。
挡土材料可以是砖石、混凝土块等。
3.4 固定挡土材料使用固定材料,如钢筋、土工布等,将挡土材料固定在挡土槽中,以防止材料的位移和坍塌。
3.5 填充土壤在挡土材料的背后填充土壤,以增加挡土墙的稳定性。
填充土壤时应注意土壤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3.6 后续处理完成挡土墙的施工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
同时,对挡土墙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稳定。
4. 施工后维护措施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维护措施,以确保驳岸的长期稳定。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施工后维护措施:•定期检查:对驳岸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生态驳岸设计原则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生态驳岸设计原则如下:
1. 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尽量保留和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植被、湿地等,以提高驳岸的生态功能。
2. 生态多样性原则:采用多种植物种类和生态群落,增加驳岸的生态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稳定性和安全性原则:确保驳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防止水土流失、滑坡等灾害。
4. 亲水性原则:设计驳岸时,应考虑人们的亲水需求,提供安全、舒适的亲水空间。
5. 可持续性原则:采用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生态驳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6. 美学原则:注重生态驳岸的景观效果,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提升整体的景观品质。
7.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生态和景观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总之,生态驳岸设计应综合考虑生态、功能、安全、美观等因素,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浅谈驳岸在城市公园水体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驳岸在城市公园水体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市民对城市公园的多样化、绿地使用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城市绿地灵动点睛的水景亦成为设计建设的重中之重,故合理利用及开发水体也成为公园建设成败的关键。
设计师习惯于运用水体的特性(动与静、形与色等之间的对比手法)来增加公园的灵动性,而合理的驳岸设计不仅能直接提升公园的景观效果,更能增强景观界面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本文以四川省遂宁市圣莲岛荷花博览公园为例,分析目前城市公园水体中常见的驳岸类型及应用方式。
1、驳岸的概念及作用1.1驳岸的概念园林工程中将驳岸定义为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为保护岸线不被冲刷或水淹及免遭人为因素破坏而设置的构筑物[1]。
1.2水体驳岸作用:(1)支撑墙后的土壤,避免因土体变形而产生的滑坡现象;(2)减少由于雨水冲刷、水体的流动、水位高差变化及人为破坏而造成对岸线的影响;(3)驳岸形式的多样性增强城市公园滨水空间的立体化和动态化;(4)有利于培育完善的水体生态系统。
2、常见公园水体驳岸的类型及特点根据景观艺术的风格类型、使用功能、地形地貌、设计风格以及施工需求与成本控制,公园水体的驳岸一般可分为生态式、斜式、台阶式及立式驳岸。
2.1生态式驳岸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1]。
它的一般构造如下图所示:图1 生态式驳岸(土工固袋)剖面图(作者自绘)图2 生态式驳岸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生态驳岸不仅具有显著的生态保护效益,也还具有如下特征:①保护性,生态驳岸不仅能满足工程要求的稳定性、抗冲刷性,更重要的是材料具有高空隙率、渗透性强等特性,充分保证了河畔植被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气循环[2],从而大大降低了由于人为因素而对水陆生态系统的破坏概率。
②材料选择的多样性: 干垒块石、木桩(杉木桩、柏木桩等)、高镀锌石笼搭配粒径200~300mm连砂石、土工布垄袋等均为生态型驳岸较为理想的主材,可在不同项目的设计施工中选择适合的材料。
浅谈景观设计中自然水体驳岸处理

浅谈景观设计中自然水体驳岸处理自然水体驳岸的设计应该体现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也就是坚持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在这种理念的基础上,修建的工程才可以发挥调节环境,美化环境基本功能。
景观是人为制造的,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理念,设计施工所应坚持的原则,都应该科学合理。
景观的设计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居民,景观与人的互动是最重要的。
在设计中,要体现现代社会的文化特色,更应存在一定想象空间,充分体现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特色。
一、水体驳岸概述1.水体驳岸的含义我们所说的驳岸是水体边缘的一个扩展区域,也就是水陆交界地方,因为水流作用的影响,沿岸会受到冲刷,在多雨的季节,水位上涨还会影响周围景观效果,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危险,驳岸对于景观整体的影响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在以往经验中,驳岸区域多布置沙石,山水一体,交相辉映,假山园景一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水体驳岸是水流的边界,陆地的起始,作为一个过渡地带,设计是否成功,对于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景观形式,同时也是本地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仔细的研究,才会做出合适的选择。
驳岸的设计处理应该考虑水面涨落所产生的影响,陆地与水面的实际落差,周围可以使用建筑范围等,不至于使水面与陆地分开产生突兀感觉,人为的将两者进行割裂。
浑然一体是设计的最高境界,效果也是最理想的。
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条件,尽量少的掺杂上人工因素,吸引行人驻足,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2.景观自然水体驳岸的作用驳岸处理好之后,不利因素已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限制,作为景观一部分,它可以具有一定生态功效,以及比较强的社会效益。
自然水体驳岸被人工处理后,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
进一步减轻水流对沿岸的冲击。
驳岸上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土风蚀,流失。
可以有效净化水质,生态驳岸的合理设置,防止不合理的污染物流入河内,污染河水,稳定的水流有利于有机物的产生,使水质处于一个健康的循环之中。
景观自然水体驳岸具有良好的生态作用,驳岸的设置经常与绿色植被联系起来,这对于改善局部区域的生态系统有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苏州金鸡湖
案例一:苏州金鸡湖 业主: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 设计单位:EDAW
金鸡湖是苏州工业园区宝贵的风景资源,湖面约7平方公 里,环湖地区将开发成为现代风格的休闲娱乐空间 主要景点有城市广场 、湖滨大道 、水巷邻里 、望湖角 、 金姬墩 、文化水廊、玲珑湾、波心岛
落水口,指贮水池内水流经悬崖下落处。
池
溪 涧
瀑 布
叠 落 挂 瀑 帘 瀑
• 水落石的形式和水流速度的设计决定瀑布的形式。 • 在处理和表现上要特别认真研究瀑布的落水边沿,当边沿变得 粗糙而无规律时,阻碍了水流的连续,便产生水花,瀑布便呈白 色。如无障碍时,则形成水帘。 • 在瀑布的高低层添加一些障碍物或平面,这些障碍物好像瀑布 中的逗号,是瀑布产生短暂的停留和间隔。
驳岸设施要点
1.注意设施与常水位、高水位、50年水位、100年水位的关系 2.规划设计中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提倡底层 架空式建筑 3.注意与周边道路交通关系的组织,尤其是与停车场和人流活动 方向的关系;注重与周边公共活动空间、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 4.建筑形式与滨水岸线应协调,提倡退台式低层建筑
自然驳岸分类
1.1原始缓坡型自然驳岸 1.2砌块型自然驳岸
1.1原始缓坡型自然驳岸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 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 揍树以及芦苇、芭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 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 洪、护堤的能力,我国传统的治河六柳法即是这方面的总结
3.1服务设施类
一般包括水景餐厅、咖啡厅、茶室、酒吧、临水宾馆等中小 型服务设施 旅游观光服务类设施宜设置在较为静谧的空间,与户外主人 流活动空间有一定的隔绝 提倡底层架空式建筑,绿色生态建筑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3.1服务设施类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堤
常见喷头类型及喷水造型
喷头是喷泉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形式、结构、制造的质量和外观等,都对整个 喷泉的艺术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单射流喷头
喷头的类型
蒲公英形喷头 环形喷头 扇形喷头 涌泉喷头 水膜喷头 喷雾喷头
旋转喷头 组合式喷头
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喷水式样、水量及喷水高度,决定喷水头类别与配置方式、喷 水时间的精密控制以及彩色照明的配合等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标志性空间-湖滨大道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滨水驳岸处理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滨水空间处理
滨水区半私密空间
空间限定
滨水区开放空间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景观雕塑
景,尤其西方园林体系中,规整式布局用呈笔直的水渠、水道、几何形的水池、喷泉等进行造景。都说明水体
是园林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造景要素。
目录
1. 水景设计艺术原则 2. 水体类型 3. 常见的水体形式 4. 水岸设计 5. 常见分隔水面的形式
6. 常用喷头类型及喷水造型
水景设计艺术原则
1. 得其性——可塑性、倒影、水声 2. 仿其形——大自然中丰富的水态 3. 取其意——阔远、迷远、幽远
1.1公园水体设计规范
3.水体的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及闸门的标高,应保证适宜的水位和泄洪、清淤的需要;
下游标高较高至使排水不畅时,应提出解决的措施;
非观赏型水工设施应结合造景采取隐蔽措施。 4.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防护栏。无护
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常见分隔水面形式
2. 堤:将大水面分隔成大小、景色不同的水面,同时可作通道; 类型:直堤,曲堤; 设计要点: • • • 堤身不宜过高,以满足亲水需求; 设计上堤不宜过长,且为船的通行常设有拱桥 植树,增加在堤上观景的层次,堤上路旁绿地上设亭,廊,花
架,凳等休息设施;
3. 桥:分隔与联系彼此两岸; 类型:直桥、曲桥、拱桥、桥廊等 宜设在浅水区及水面较窄处;
管流
水景设计案例欣赏
芝加哥千禧公园喷泉
巴黎贝尔西体育馆东广场水景——“负”雕塑。白色混凝土营造的峡谷深5米,与体育 馆的雄伟形成强烈对比。
哈普林作品——罗斯福纪念园 爱悦广场 西雅图高速公路公园 麦克英特瑞花园
波特兰市演讲堂南广场及瀑布
2015.07.23
公园类水体及驳岸设计
目录
1. 公园水体外缘的相关安全使用规范 2. 驳岸形式 3. 水体设计形式
安全 规范
1.1公园水体设计规范
1. 公园沿城市道路,水系部分的景观,应与该地段城市风貌相协调 , 水体岸线总
长度大于公园周边长度
2.创造地形应同时考虑园林景观和地表水的排放,各类地表的排水坡度宜符合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1.2砌块型自然驳岸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自然驳岸做法结论
• 城市河流建设或治理时,在考虑防洪、输水、通航等基本功能的基 础上,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这样才能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 求 • 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河岸最好不要设计成笔直直立型混凝土护 岸,适当运用块石、鹅卵石、木桩等营造一个岸线曲折,岸坡起 伏的形态。在岸坡上给陆生植物以及在岸边给水生植物的生长营 造适宜的场地,将多种植物交替配置,实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 在空间不允许,河岸不得不采用直立岸壁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为 植物的生存创造一点空间 • 不要忘了动物,尽可能为它们创造一个安全的栖息地 • 水是孕育生命的,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像 尊重土地一样去尊重水,尊重水中的生命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2.4带平台的驳岸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2.5缓坡、阶梯复合驳岸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3.1服务设施类
务设施类(水景餐厅、咖啡厅、临水宾馆等) 3.2景观小品设施类(观景亭、码头、栈道、LOGO标志、景墙、 花坛、垃圾箱、座椅等) 3.3基础服务设施类(夜景照明系统、电控箱、音乐箱等)
趣味性的喷泉
雾 喷 涌 泉
水渠
水岸设计
自然式
平面上自然曲折,竖向上高低起伏变化的;有草坡渐入水体的,有山石间植物形
成自然野趣的 规则式 多以石料、砖或混凝土砌筑而成的整形岸壁; 设计要点: • 岸线设计要考虑岸线的形式,并结合建筑、植物、平台、亭等丰富岸线内容,避 免岸线的平直单调,以 及岸线与水面的距离; • 考虑常年平均水位、最高水位,最低水位; • 岸边的小路设计应与岸线忽近忽远,忌相平行,形成重复的“岸线”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2.1垂直驳岸
人工驳岸分类
2.1垂直驳岸 2.2缓坡驳岸 2.3阶梯驳岸 2.5缓坡、阶梯复合驳岸 2.4带平台的驳岸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2.2缓坡驳岸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2.3阶梯驳岸
水岸
•纯草岸只适合于水位较稳定的水体,如池塘、沟渠。
•在草岸易坍塌地方用岩石加固。比纯草岸更富野趣,适用于池岸和溪岸。
水岸
缓坡池壁水池
——假山石驳岸
常见的水体驳岸形式
水岸
常见分隔水面形式
1. 岛:作为景点,隔景或障景,划分水域、增加层次;还可作
为观景点,增添情趣; 主要类型有: 山岛:突出水面的土山岛或土石岛;高度受底面积,土壤性质的限制; 平岛:坡度平坦,岸线平缓渐进水面;亲水性强; 半岛:一面连接陆地,三面临水;主要作为眺望水面景观的观景点; 岛群:成群布置的分散的群岛或紧靠在一起的当中有水的池岛; 礁:水中散置的点石,或以玲珑奇巧的石作孤赏的小石岛;
驳岸 形式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1.1原始缓坡型自然驳岸
自然驳岸定义
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木工程和非生命植物材料的结合 , 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恢复为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 河流特点的可渗透性的驳岸,同时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
自然驳岸特点
1.缓解内涝、补枯、调节水位 3.促进水陆生态系统平衡 2.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景观桥梁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植物配置
目录
1 自然驳岸
2 人工驳岸
3 驳岸设施
4 案例分析
绍兴镜湖
案例二: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 业主:绍兴镜湖新区管委会 设计单位:EDAW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绍兴中心大城市三大 组团(越城、柯桥、袍江)之间。园内历史文化遗存 很多,216座桥梁形态各异,有省级文保单位避塘, 山上植被丰富,栖息着成群白鹭,还有部分是国家二 级保护动物,是著名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