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生产论文烤烟生产论文

合集下载

世界农业论文

世界农业论文

巴西与贵州黔东南“烤烟栽培”的异同及黔东南烤烟对于巴西烤烟技术的学习借鉴2011级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学(1)班彭绍辉学号:222 011 326 012 078 摘要:巴西和黔东南适合烤烟生存的地理及气候条件决定了它们都进行烤烟种植。

巴西幅员辽阔,却并没有一般大国常见的大片沙漠,巴西南北最大长度4320公里,东西最宽4328公里。

地形最大特点是高原多,约占领土面积的59%,但高度较低,超过海拔1200米的部分只占全国领土面积的0.5%.。

而贵州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海拔多为1000-2000米,这样的海拔有益于烤烟的生长.另一方面:巴西和黔东南均地处于赤道线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它们的气候都以亚热带气候为主。

气温都在烤烟适宜生长的范围之内。

,平均温度不超过27℃,最高气温不超过36℃。

再者由于森林覆盖密度大导致各地的湿度比较高,这也恰好满足了烤烟对水分的需求。

因此巴西和黔东南相似的海拔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它们均适合种植烤烟!关键词:烤烟栽培、规模、技术、学习、发展。

巴西烤烟发展历史及现状巴西目前烤烟有两种,一种是本国使用的黄烟,名为阿玛勒林聂(AMARELINH O),这种烟身份薄,没有什么香气,呈柠檬色。

另一种是弗吉尼亚烤烟,近年来每年产量约25万吨,仅低于我国和美国,列世界第三位,出口量约15万吨,仅少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

质量仅此于美国,可与津巴布韦、马拉维和南朝鲜烤烟相媲美,属主料烟型。

六十年代以前,巴西主要种植阿玛勒林聂烤烟,这种烟不出口,仅供国内需要。

据说巴西开始种植弗吉尼亚品种是早在三、四十年代由英美烟草公司从我国云南省带去的,但是数量很少。

巴西重视发展弗吉尼亚烤烟生产是从1967年开始的。

当时联合国对罗德西亚实行制裁不久,西欧各大卷烟厂为了寻找新的烤烟供应来源,首先由英美烟草公司在巴西的机构星光公司大力发展烤烟生产。

不过,在1970年以前,巴西所种的烤烟和目前我国的烟一样多为柠檬色的烟。

烤烟生产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烤烟生产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烤烟生产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烤烟生产也日益趋于高效、环保,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及后续处理等方面介绍一些烤烟生产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一、选种选种是烤烟生产的基础,它的好坏关系到烤烟的品质和产量。

现在,烤烟选种越来越注重选用抗病性好、耐旱、耐寒和耐高温的品种。

在选种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品种的叶质、香气和口感等特点,以保证烤烟的口感和品质。

同时,也要遵循绿色环保、生态友好的理念,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品种,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二、育苗烤烟的育苗过程决定了烤烟的生长状况和品质。

因此,在育苗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方法,以提高烤烟的品质和产量。

目前,利用复合营养液进行育苗已成为烤烟育苗的新技术。

复合营养液不仅是一种无垃圾无土的育苗方法,而且能为烤烟提供综合营养元素,加快种子萌发,促进幼苗生长。

此外,复合营养液的使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土传病菌的侵害,保证幼苗生长健康。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烤烟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采用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

现在,采用智慧农业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烤烟生产中进行智能化管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烤烟产量,而且更加环保和自动化。

四、采收采收是烤烟生产的最后一步,也是影响烤烟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烤烟的品质和产量,采用新的采收技术和方法势在必行。

传统采收方法容易造成烤烟的磨损和叶板损坏,进而影响烤烟的品质和产量。

现在,应用电动割草机进行采收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这种方法采用高速旋转刀片切割烤烟,其速度快、性能优异、操作简单,具有更高的采收效率和更好的品质。

五、后续处理烤烟生产中的后续处理对最终的烟叶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采用新的后续处理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烟叶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现在,电子烤烟已经成为趋势。

采用电子烤烟的方法可以控制烟叶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烘烤中烟叶的受损和糊化粘连,提高烟叶的气味和品质,使之具备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浅谈如何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

浅谈如何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

浅谈如何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摘要:文章浅谈了如何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烤烟;产量;品质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29-11 培育壮苗1.1 培训壮苗在烟草栽培方面有这样一名话:“育苗是前提,大田管理是基础,采收烘烤是关键”。

因此,只有培育壮苗,才能保证适时移栽,为大田生产打好基础。

烟草的种子很小,从种子萌芽到幼苗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通过小面积培育,可以做到精细管理,从温度、水分、养料等方面满足要求,并防止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还可通过间苗,移栽过程去杂去劣,有利于大田的整齐生长。

所谓的壮苗标志着体内代谢正常,营养条件良好,合成和累积的养分多而分配合理。

壮苗的标准是:烟苗具有7~8片真叶,茎高7~10厘米,苗高15~17厘米,在适宜的条件下,一般苗龄60天为宜。

1.2 假植假植应在三片叶出现时进行。

具体做法是,将配制好的床土用水拌至能做方为标准,再将其摊到床苗上,厚6厘米,充分平整后切成5厘米见方的土块,随后在块上扎直径1厘米,深1.5~2.0厘米的孔,将烟苗置于孔内,用细土封严,再在营养方上撒一层细沙,然后用喷壶轻轻喷一遍水即可。

1.3 炼苗育苗后期,移栽以前,为提高烟苗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和抗性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1)断水炼苗就是通过断水来调节烟苗各器官的平衡发展,主要是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生长,达到提高烟苗抗寒抗旱的能力。

(2)揭膜炼苗。

采用揭膜炼苗一般在移栽前15天左右,开始白天揭膜晚上盖,移栽前一周可昼夜不盖,但也要根据气温的变化情况,结合烟苗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3)掐叶炼苗。

在烟苗拔梗后下部第一、二片真叶摘除,将上部相互交错的烟叶掐去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这种炼苗方法是种有效的炼苗方法,能改善苗床的通风透光条件,调整地下部与地上部的相互关系,有利于调节植株体内的有机物质的积累与分配,提高烟苗的发根力。

2 土壤耕作一般来说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结构良好,通透性强,具有良好保肥性能的壤土或砂壤土对烟草生长最为有利,生产的烟叶品质较好。

论烤烟生产“四化”

论烤烟生产“四化”

论烤烟生产“四化”--探索烤烟生产“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的新型模式内容提要: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烤烟生产要实现“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的新型运作模式。

但是,就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运用,作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本文提出了由“烟草公司(烟站)育苗、烟农种烟、专业公司烘烤和交售烟叶”的新型运作化模式,为烤烟生产“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的“四化”经营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初步的参考模式,对烤烟生产“四化”经营模式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主题词:烤烟;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新模式烤烟生产是我国农业经济作物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国家税收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许多地方的农业经济当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发展好烤烟生产和经营好烤烟对国家对地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烤烟生产繁杂的几十道工序和较大量的生产投入使许多地方的烟农对种植烤烟产生了动摇,对一些地方的烟叶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之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农民自主择业种植的权利增加,市场经济意识增强,许多地方烟草种植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只有认真解决好烤烟生产“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减少烤烟生产中繁杂的工序和较多生产投入,同时提高烤烟收购价格,改善烤烟生产与其它经济作物的比价,才能解决好烤烟与其它经济作物比价的矛盾(这是另外的问题,本文不作阐述),提高烟农种植烤烟的信心。

那么,怎样才能探索出对地方对农民都有利的既方便又简捷的烤烟生产模式呢?作者就此问题在许多地方作了几年调查研究,探索出了“烟草公司育苗、烟农种烟、专业公司烘烤和交售烟叶”的新型模式运作化模式,现论述如下:1. 烤烟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烤烟产生是一项生产工序繁杂的工作,从烤烟育苗到烟叶交售有许多道工序和较多生产投入,专业化分工是减少工序和生产投入最有效的方法。

玉溪烤烟论文产业化发展论文

玉溪烤烟论文产业化发展论文

玉溪烤烟论文产业化发展论文摘要:玉溪烟草行业要积极开展协同合作,共同创力打造知名品牌,在不断巩固原有品牌的同时,继续研究创新推出新品牌,力求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与此同时要加大产品营销中的网络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化建设,形成产品供应和销售的产业链式的发展,加大服务力度,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使玉溪“两烟”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烟草行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贡献者,行业年税收为国家总税收的10%还多,2014年1月至7月玉溪市国税系统累计征收18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2%,烟草产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再次荣获全省烟叶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巨大经济税收贡献的背后玉溪烤烟终究面临产业化的难题。

在我国,烟草行业是国家垄断行为,这就造成烟草行业的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受到行业冲击较其他国企小。

但归根到底是企业生产、销售和管理,即使有国家专项政策的保驾护航,烟草行业始终要面临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形成产业化的规模经济为玉溪烤烟产业化提供一些参考。

二、玉溪烤烟产业化研究现状玉溪面临耕地日益减少的现状,近几年来烤烟价格的波动造成烟农种植烟草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这样小农化的烟草种植和烤烟的模式大大阻碍了烟草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国家税收。

玉溪烟草现状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烟叶种植面积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多地少的现状制约着烟叶的生产的有效提供,造成烟草行业原材料供应不足,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促使农业农村的发展,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种烟不再是农民增收的唯一途径,农民面临更多的选择,劳动力流失严重迫使烟草行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另一方面中央对农民土地自由流转和承包政策逐渐放松,种植烟叶与其他农作物发生矛盾,致使种烟面积下降。

原材料严重不足,影响了烟草行业的源头,烟草行业处于危机之中。

(2)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制约烤烟行业的发展玉溪市经济发展在云南省均位于前列,但由于地处西南,经济发展严重受到制约,玉溪只是西部地区的一个三线城市,城市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烤烟生产对烟叶分级的影响分析

烤烟生产对烟叶分级的影响分析

烤烟生产对烟叶分级的影响分析烤烟生产是烟草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烟叶的分级对烤烟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烟叶分级的定义、烤烟生产对烟叶分级的要求以及烤烟生产对烟叶分级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烟叶分级是指根据烟叶的品质、外观、成熟程度以及形态等特点将烟叶进行分类。

常见的烟叶分级包括上等烟、中等烟和下等烟等级。

烟叶分级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烟草行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并保证烟草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烤烟生产过程中,烟叶的分级对其质量和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烟叶的分级直接影响烤烟产品的口感和香气。

上等烟叶一般质量较好,叶片疏松、肥厚,含水量适中,容易熏制出口感醇厚、香气浓郁的烟叶。

而中等烟叶和下等烟叶质量相对较差,叶片密度大,水分含量较高,容易熏制出口感较薄、香气较弱的烟叶。

在烟叶分级时,烟草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质量较好的上等烟叶进行烤烟生产,以确保产品的口感和香气。

烟叶的分级还会影响烤烟产品的产量和销售价格。

上等烟叶一般产量较低,价格较高,而中等烟叶和下等烟叶产量较高,价格相对较低。

烤烟生产厂家一般会根据烟叶分级的情况来安排产量和销售价格。

如果市场需求较大,一般会选择产量较高的中等烟叶和下等烟叶进行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而如果市场需求较小,一般会优先选择上等烟叶进行生产,并相应提高销售价格,以保证利润。

烟叶的分级还会影响烤烟生产的工艺要求和流程。

不同等级的烟叶在烤烟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保证产品质量。

上等烟叶一般烤制时间较短,烤制温度较低,以保持其原有的优质口感和香气。

而中等烟叶和下等烟叶则需要较长时间的烤制和较高温度的烤制,以改善其口感和香气。

在烟叶分级时,烟草企业需要根据烤烟生产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烟叶分级。

烤烟生产对烟叶分析的研究

烤烟生产对烟叶分析的研究

烤烟生产对烟叶分析的研究作者:赵红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5期赵红在烟草行业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对烟草的分析要求正在不断提升,需要得到有关工作人员的落实,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解决不规范分析模式产生的影响。

在烤烟予以生产时,烟叶分级作为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对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视,才能够保证卷烟原料的整体质量。

因此,针对烟叶的分级工作来讲,需要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这样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从而选择最佳的处理方式。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烤烟生产对烟叶分级影响开展分析,并阐述了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一、烟叶分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烟叶分级工作来讲,主要就是对同一种烟叶进行等级划分,并且应该根据不同烟叶的质量水平进行分级。

目前我国烤烟划分等级为四十二级,但是在实际开展烟叶等级划分的过程中,并不知道烤烟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哪种因素影响,再加上缺乏对烟叶划分的经验,严重影响烟草等级划分水平,进而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浪费,这不仅会烟农的基本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限制卷烟工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为了能够全面提高烟叶的质量,则需要强化对烟叶等级划分工作的重视,全面分析主要影响等级划分的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分级方案,减少影响因素,促进烟叶质量的提升。

二、烤烟生产对烟叶分级影响分析1、自然因素影响首先,烟叶的等级质量与温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烟草在进行生长的过程中,若温度低于正常所需,则会出现停止生长的情况,甚至较为严重的还会有死亡现象。

温度过高则会引起烟叶旱黄与落叶情况,并出现假熟的情况。

针对烟叶生长来讲,比较适宜的温度为25-28℃,虽然温度较高环境能够实现迅速生长,但却会严重影响烟草的质量。

对于温度过低来讲,不仅会导致其内在质量较差,甚至对严格等级评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其次,烟叶等级质量与土壤有着密切的联系,土壤能够为烟叶提供充足的养分与水分,但是土壤中若出现相对较多的氮元素,则会对烟叶的生长产生的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烟草灰暗及烟油减少的情况。

有机农业在烤烟生产的有机栽培技术论文.doc

有机农业在烤烟生产的有机栽培技术论文.doc

有机农业在烤烟生产的有机栽培技术论文有机农业在烤烟生产的有机栽培技术论文在烟叶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机生产的方式,研究其关键技术,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烤烟品种以及种植制度等生态条件进行全面考虑分析,有机生态烟较常规种植烟叶在产值、产量上都相对偏低,但香气、油分足,容易烘烤。

有机烟叶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等物资,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生产的烟叶。

烤烟作为一种特殊用途农作物,经加工后主要用来供人们吸食,平安性显得十分重要,使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烟叶的平安性,特别是在控烟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从源头开始提高烟叶生产的平安性更加迫切。

近几年,各地在提高烟叶平安性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局部烟区开展了有机烟叶认证,但国家认监委自xx年3月开始,不再把烟叶列入认证目录,以前已经通过认证的到期不再进行再认证。

针对这一情况,各产区不仅没有放松对有机烟叶生产的探索,而是更加重视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在烟叶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潍坊烟区自xx年开始,借鉴有机农业技术,实施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1.1品种品种是有机烟叶生产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植烟区域气候、生态条件以及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有机烟叶生产要求等因素,选择种植品种。

根据每个基地的土壤肥力、生态环境等合理搭配品种,种植NC55品种73.79hm2,云烟87品种19.00hm2,云烟97品种7.67hm2,ZC-01品系13.33hm2,NC102品种6.00hm2,中烟100品种13.93hm2。

从不同品种生育期调查看,中烟100最长147d,然后依次为NC55、NC102、ZC-01(最短129d)。

从植物学性状看,NC55腰鼓形,叶型长椭圆。

叶色绿色,茎叶角度中等,主脉较细,生长势较弱;NC102腰鼓形,叶形长椭圆形,叶色绿色,叶面较平,茎叶角度中等,主脉较细,生长势较弱;ZC-01株式筒型,茎叶角度较大,节距较小,叶色绿,叶面较皱,厚度适中,主脉较粗,生长势强;中烟100筒形,叶色绿,茎叶角度大,主脉较粗,生长势较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叶生产论文烤烟生产论文:
辽宁特色烟叶生产探讨
摘要当前,“卷烟上水平”被提到了行业战略发展的高度,而“原料保障上水平”是实现此目标的基础,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受到行业工商企业高度重视。

分析了打造辽宁特色烟叶品牌的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辽宁省烟叶品牌战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特色烟叶;生产优势;存在问题;建议;展望;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391-02
研究表明,辽宁烟叶具有优质、高配伍性和低成本等特点,近年来深受工业企业的欢迎。

因此,该烟区在挖掘优质特色烟叶原料、打造辽宁特色烟叶品牌、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方面潜力巨大,优势明显。

近年来,辽宁省烟叶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局提出的“严控规模、优化结构、加强管理、全面提升”[1-2]的工作方针和“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工作要求,以“严格控制规模,加强‘四基’建设,进一步提升烟叶工作水平”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与组织管理,确保了连续多年烟叶生产规模稳定,并在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建设、特色烟叶开发、科技创新和基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辽宁特色烟叶生产优势
1.1烟叶种植规模稳定,惠农政策措施得到完善,进一步推动了原料保障上水平
稳定规模是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基本前提。

省局坚持把严格控制烟叶生产规模摆在全省烟叶工作的中心位置,在充分发挥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在控制总量、落实计划上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严格按计划签订合同,并根据烟农实际生产水平、地力、种植品种和往年的单产水平,逐户核定烟农的实际单产,并加强专卖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地杜绝了超计划、无计划种植烟叶的现象。

近年来,辽宁省烟叶规模稳定在2.85万t左右,并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发展,得到了国家局领导的肯定。

强化政策支持是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稳定烟农种烟积极性,省局(公司)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烟叶种植成本变化及种烟比较效益的影响,合理确定全省产前投入标准,并根据生产要求确定补贴项目比例,积极引导烟农进行商品化供应成苗、病虫害统防统治、土壤改良、烟田轮作和新品种推广等工作,从政策上保证了烟农的烟叶生产效益保持在较合理的水平,既防止了烟叶过热,又对稳定烟叶生产规模起到了积极作用。

1.2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扎实推进,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促进了生产方式现代化的实现
截至目前,辽宁省已建设10座以上烤房群51处,工场内建设密集烤房1 642座;全省烟田可灌溉面积占全省烟田总面积的53.27%;新
建密集烤房4 467座,密集烘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3.22%。

全省100%实现了大棚或中棚集约化育苗;规模化种植取得突破性进展,户均种植面积达到1.23 hm2。

全省机械化作业面积大大提高,100%实现了地膜覆盖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烟田轮作7 406.67 hm2,达到
74.16%;防雹体系覆盖面积达到9 266.67 hm2,占全省烟叶种植总面积的92.80%。

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使用,进一步改善了烟区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发展,为“烟叶生产方式现代化”提供了保证。

同时,通过合理规划,使种植布局进一步向优势地区连片地块集中,积极进行生产组织模式探索和创新,成立生产合作社,为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机械化作业和提升全省烟叶工作“三化”水平创造了便利条件。

1.3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搭建工商互动平台,基本实现了原料供应基地化
根据国家局“532、461”品牌建设目标,省局积极主动调整市场,探索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的具体办法措施,坚持以基地单元建设为契机,优化烟叶生产布局,搭建工商合作平台,以基地单元为载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烟叶生产流通过程控制,形成工商互动的烟叶原料生产购销模式。

目前已与红塔、福建、湖南、湖北中烟签订了基地单元建设协议,基地单元销售烟叶占内销计划的90%以上。

同时,以朝阳市公司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试点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勇
于创新,并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努力实现基地建设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四位一体”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基地单元建设的新路子,为全省全面推进基地单元建设,实现烟叶供应基地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1.4烟叶基础管理进一步创新,基层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推动了基础管理上水平
以省局“基础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以烟叶站现场管理和节约管理为突破口,以服务与效率为支撑点,以烟叶产、购、销、存、调、烤、验、结为控制节点,进一步优化流程,确定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责任,并借鉴相关现场管理成熟经验,初步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实现了管理创新。

同时,加强烟叶基层队伍建设,积极招聘和引进专业人才,并通过建立烟叶等级质量检验专职岗位负责制、加强教育培训、技能鉴定、技能比武等形式,努力提高基层人员技能素质,使烟叶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今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1.5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了烟叶品质特色化
近年来,根据“原料保障上水平”工作要求,省局按照“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填补空白、满足需求”[3]的要求,紧紧依靠科研院所和基地客户的科研技术力量,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开展优质特色烟叶开发和品牌建设工作。

根据工业企业质量反馈和相关科研单位检测,省局进行专
门立项研究,努力发掘辽宁烟叶核心特色因素,为打造辽宁优质烟叶特色品牌建设进行重点培育和挖掘,更好地满足重点企业和“532、461”品牌的需求。

近年来,积极开展承担国家局特色烟叶开发重大科研专项《以现代烟草农业模式生产优质填充性烟叶配套技术研究》,同时开展辽宁优质烟叶指标体系建设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土壤改良及耕作制度研究、病虫害统防统治、密集烤房研究、创新烘烤方式、漂浮育苗、烟叶物流标准研究等项目,并高度重视品种更新和特色品种选育工作,不断完善特色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注重集成特色烟叶生产技术体系,认真抓好特色烟叶工业验证,提高特色烟叶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为全面普及推广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先进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全省在打造辽宁特色烟叶品牌建设方面优势明显,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基地单元建设、基础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但纵观近年来全省烟叶生产工作,在特色烟叶品牌打造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烟叶核心特色因素尚不明朗,有待进一步挖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烟叶栽培管理技术模式,为全省全面实施特色烟叶品牌战略形成制约;二是部分产区烟叶特色不明显,需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进行研究挖掘,并调整生产技术措施,向特色品牌烟叶原料生产靠拢,向烟叶品质特色化转变;三是全
省烟叶“三化”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不够全面,部分烟区生产方式现代化、烟叶供应基地化工作开展不够深入,还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推进烟叶“三化”工作;四是高素质人才缺乏,需进一步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烟叶生产管理队伍,为打造辽宁优质特色烟叶品牌提供人才支撑。

3展望
2009年以来,国家局明确提出了行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是“卷烟上水平”[2],同时把“532”、“461”作为品牌培育发展的目标。

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对特色优质烟叶原料的需求和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而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集中体现之一,就是推动品牌发展的“原料保障上水平”。

全国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4]在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推动品牌发展上水平要在积极实施“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战略,始终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在加快推进重点骨干品牌规模扩张的同时,积极实施减害降焦战略,努力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稳定。

由于目前减害降焦主要在工业环节依靠物理手段,具有明显局限性。

要求在提高物理降焦技术水平同时,从原料抓起,为在减害降焦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奠定基础。

因此,在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改进存在的问题,辽宁特色烟叶产品将大有市场,品牌战略前途光明。

全省烟叶生产在挖掘核心特色因素的同时,应
着力研究相关生产配套技术措施,扎实推进烟叶“三化”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打造全省烟叶特色品牌提供技术保证;应加强工商互动,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为特色烟叶品牌造势,突出品牌风格特色,增强品牌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使之在市场上具有依赖性和不可替代性。

4参考文献
[1] 科技司.2009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2010年工作思路[EB/OL].(2010-03-05)./ArticleShow. asp?ID=25331 &TreePath=横滚动公告.
[2] 辽宁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办公室.辽宁省局(公司)召开2009年全省烟叶工作座谈会[EB/OL].(2009-02-18).http:∥
/html/30/3005/790852_n.html.
[3] 姜成康局长在2009年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09-07-29).http:∥
/html/10/1005/10050103/122291/6_n.html.
[4] 姜成康.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努力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EB/OL].(2010-01-19).http:∥
/ReadNews.asp?NewsId=86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