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
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真题一、简述题1、电视艺术电视就是一门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艺术,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正式宣布播出电视节目,标志着电视的问世。
电视剧就是电视艺术的主要类型,主要包含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或小品等。
特点:荧幕大,画面大,清晰度高,在镜头上多用中近景和特写,太少用远景和全景,场景切换不必太快;观看特点,给观众以想象空间和干预机会,引人入胜;生活化特点,细腻充分反映生活。
2、画面语言画面语言就是指影视画面所呈现出的视觉元素,包含景别、角度、画法、光线、色彩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相同女团整体表现出来相同的画面语言。
就像是一种怨言符号,通过视觉的特点构成语言想要观众抒发意义。
3、电视小说电视小说是将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小说,通过电视化的处理,将文字小说转化为声画结合的电视作品。
其声音部分均为小说原作文字传述的声化,具有浓厚的文学氛围。
电视小说保留原小说创作风貌,是一种新的具有电视与小说审美特点的电视文学类型。
4、电视艺术的文学性电视艺术本身具备较浓郁的“文学性”,电视制作人的文学素养在电视艺术作品中会使观众“一览众山小”,文学素养就是电视脚本创作的基础,文学素养就是电视作品制作的养料,因此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以创佳作。
作家丛维熙说道:“电影和电视都须要文学血液的积极支持,如果影视没和文学联姻,编剧和摄影就是掏出浑身解数,也难越巍蛾艺术殿堂半步。
而这种要素,却是属艺术主体中最为关键的部件,而正是影视工作者最缺乏的(包含某些大导演和名演员――恕我直言)。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第一讲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一.电视艺术定义⏹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
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
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
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电视艺术基本特性⏹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苗棣:①即时传真。
即时传真的基本特性使电视艺术具备三个基本功能:通过图像和伴音系统实现对外部世界的完美再现,即时传达艺术信息,直接传达——复现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后两点是电视与电影和其他艺术相比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次传播使电视难以反复欣赏品味,新奇取胜平庸浅薄,线性流动难被细品,被动接受节奏难握,艺术批评事后诸葛;②综合性。
苏联学者把电视的综合性称为“珂拉支现象”,指电视节目可以弄成一堆互不相干的内容的大杂烩。
电视艺术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综合,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的综合,形式美与叙事美的综合,多重艺术门类的综合;③大众性。
关于电视艺术的大众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三、大众艺术工业社会产生的大众群体的文化伴生物,是一种娱乐的艺术。
中传六年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真题

中传六年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真题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真题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1、益智类节目2、情感类节目3、红色经典剧4、人类学纪录片5、正大综艺6、少儿频道7、中国电视早期的直播阶段8、审美经验9、电视艺术的仪式性10、直接电视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广州电视台继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后,在全国第二个实施“制播分离”,将把旗下的九个电视频道的节目制作都分包给电视台内外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
试析“制播分离”将给电视节目的创作带来哪些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视艺术的策划和创作者应该是以“雅俗共赏”还是“雅俗分赏”作为节目创作的首要出发点?并说明理由。
3、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写过一本书《娱乐至死》,描写了很多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今,我国电视娱乐之风盛行,难道我们将会面临娱乐至死的处境吗?三、选答论述题(按方向选作,每题30分,共30分)1、最近几年来春节晚会有什么缺陷,谈谈你的对策。
(01,02,03,04方向必选)2、论变焦距的推拉镜头和移动机位的推拉镜头的异同?试论各种运动镜头拍摄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05方向必选)3、谈谈“自然混响”和“人工混响”的区别和应用。
(06方向必选)4、谈谈你对播音主持创作中“愉悦共鸣”的理解。
(07方向必选)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真题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1、谈话节目2、情景喜剧3、电视歌会4、广播节目的参与性5、文学创作的物化阶段6、电视艺术的时尚性7、广播电视栏目的构成要素8、收视率9、人文关怀10、艺术主体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2008年中国电视诞生50年了,你认为这50年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和作品是哪个?为什么?2、谈谈你对“广播电视节目是一种消费文化”这句话的认识。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考试大纲解析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考试大纲解析(一)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1、中国广播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标志性作品参考《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一章延伸: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新互动形式:交通广播广播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其他媒体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传播》中国广播发展历程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人文心态,审美价值取向的迁替嬗变、大致经历了建国十七年、文革十年、新时期、转型期和发展期五个发展阶段一、建国十七年(1949-1965)被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激情点燃的广播文艺1广播文艺的地位由边缘靠拢中心革命战争时期:广播以发布新闻和时事政策教育为中心,那时的文艺尚属于边缘地位,既没有专门制作文艺节目的从业队伍,又没有固定的文艺节目栏目。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行转向,即革命转向了建设,人们的心态逐渐从紧张中放松下来,在生产劳动和工作之余,开始需要适当的娱乐和休息,因此,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广播文艺节目,如《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歌唱祖国》等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2奠定了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新中国的广播文艺事业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了广播设备技术上的困难,构建了当代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
首先、采录丰厚的节目资源,如《雷锋之歌》第二、开辟和完善了广播文艺节目的形态,如广播剧、文艺知识类节目。
第三、组建专业广播文艺演播团体,如广播文工团、广播民族乐团、和广播说唱“三大团”二、文革十年(1966-1976)被政治话语权灌注的文艺广播1在文艺节目制作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割裂了文艺与社会的真实联系、违背了艺术规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艺术家体验生活的反映。
于是所有的文艺创作首先要结合政治需要体现政治标准。
文革的政治文艺把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路线扭向极端,其实质是对这一在历史上有过正确指导作用的文艺路线的大反动2在批判艺术的价值体系中,政治标准为首要必须标准的错误理念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三新时期(1977-1985):回归艺术本体属性的广播文艺1和声的魅力——调频立体声广播立体声广播利用人的双耳特性,在节目中同时发出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使收音者从收音机左右两个声道的喇叭中同时听到声音,从而得到全方位、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临场感。
艺术基础和综合

艺术基础和综合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艺术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各专业方向,其中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电视策划与创作、广播影视音乐应用、动漫创作、艺术管理、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市场等。
《艺术综合》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艺术常识(主要以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二、艺术原理(主要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本考试的特点是基础性强,涵盖面广。
二、考试的内容(一)艺术常识1.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外艺术史及各种门类艺术的了解程度(以名家名作为核心),考试时主要以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中外音乐发展史上著名作曲家、经典音乐作品、主要音乐流派与风格等。
●中外美术(包括书画、雕塑)发展史上著名艺术家、经典美术作品、主要美术流派与风格等。
●中外戏剧(含戏曲)发展史上著名剧作家、著名演员、经典戏剧(戏曲)作品、主要表演流派与风格等。
●中外电影(含动画片、纪录片)发展史上著名导演、著名演员、经典电影作品、主要电影思潮、主要导演表演风格等。
●中外电视艺术发展上经典电视艺术(含电视剧、电视文艺)作品等。
●中外艺术理论与批评发展上著名学者、经典著作、知名学派与艺术思潮等。
3.参考教材●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用书。
●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中“艺术设计编(347-408页)”的内容暂不列入考试范围。
以后酌情增加。
(二)艺术原理1.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中常见观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也会有选择与填空形式)。
2.考试范围●艺术的构成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艺术的本质: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艺术的功能: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认识●艺术的分类实用艺术,审美艺术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动态艺术,静态艺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综合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艺术家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艺术家的修养与能力●艺术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艺术的至境形态艺术意象艺术意境艺术典型●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内容:主题,题材、情节艺术的形式:语言,结构、技巧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流派、思潮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的接受艺术欣赏的效果:共鸣,净化,延留艺术批评的作用●艺术的起源摹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艺术的发展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3.参考教材●推荐教材(任选一本即可)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黄琳华:《艺术概论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上边推荐四种教材(其实包括任何一本艺术概论教材),考生任选一本即可,基本都能涵盖以上考试范围。
中传广电艺考研资料大放送(二)(基础名解及五年论述真题)

一、广播电视艺术基础名词解释1、珠江模式:1986年12月15日,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诞生,进行大胆创新:(1)主持人中心制,即除了新闻节目外,其他节目的信息采集、编辑、播音均由一个人完成。
(2)节目形态为大板块(3)播出形式为直播,同时开通热线电话。
听众参与,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传播和交流。
珠江模式是在香港和台湾广播模式的影响下产生的。
不仅壮大了广东广播电台的实力,而且推动了中国广播的全面改革。
实际上,“珠江模式”最重要的内涵和价值是改革创新精神。
“珠江模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首个专业化频率的产生。
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率先打破了综合台一统天下的局面,经济台、文艺台、交通台等系列台模式风行全国。
2、东广模式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应运而生,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形成竞争态势。
他们倡导以提高节目信息量为标志的开放型改革思路:新闻编排上打破了先本地、后国内、国际的陈旧模式,根据新闻本身的重要性“排座次”;不“画地为牢”请进各方代表人物进直播室;努力开放节目资源和频率潜力,实现24小时直播。
东方广播电台的做法,深化了大板块直播节目的内涵,实现了广播节目与社会活动的内外联动,以媒体活动和品牌主持人来树立电台的品牌形象。
尤其重要的是,引入了竞争机制,触动了体制方面的某些问题,使广播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开拓。
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hinaNationalRadio,简称CNN)隶属于中国国家广电总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是中国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之一,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中央电视台并称中央三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目前唯一覆盖全国的广播电台,在中国拥有7亿多听众,是世界上拥有国内听众最多的广播电台,现办有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中华之声等13套无线广播节目。
4、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RadioInternational,简称CRI)创办于1941年12月3日,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
综合考试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综合考试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综合考试中的艺术学与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综合考试中的艺术学与广播电视艺术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们涵盖了艺术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为广播电视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首先,艺术学是对艺术的研究和理论体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艺术历史、艺术美学、艺术批评等方面的内容。
在综合考试中,艺术学的重点是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各种艺术形式的重要特点。
艺术史的学习使我们能够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则是对广播电视媒体的特点和艺术表现方式进行研究和学习。
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传媒形式,它通过声音、图像和动态影像等方式传达信息和传播艺术作品。
在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制作流程、艺术设计和表现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综合考试中的艺术学与广播电视艺术基础使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广播电视艺术的特点,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
通过学习艺术学,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还能够从中找到创新的启示,并构建起自己独特的艺术观点和审美价值。
而学习广播电视艺术基础,则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广播电视媒体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提升我们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素质和能力。
在实践中,艺术学与广播电视艺术基础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广播电视从业者来说,他们需要了解艺术的基本原理与表现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和制作中。
艺术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艺术素养,让他们的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同时,广播电视艺术的实践也能够为艺术学的理论提供实证和验证。
综合考试中的艺术学与广播电视艺术基础不仅是对艺术领域和广播电视行业的认知,更是对自身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它们的学习和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艺术启示和创新思维,使我们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艺术从业者。
综合考试中的艺术学与广播电视艺术基础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艺术历史、艺术美学、传媒理论等。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知识总结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知识总结广播电视艺术是指通过广播和电视媒体传播艺术的形式和内容。
它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声音、图像和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段,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展现美感。
以下是对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知识的总结:1. 形式与内容 - 广播电视艺术有着多种形式和内容。
其中,广播指通过无线电波传播音频内容,如广播剧、广播节目和广播新闻等;电视指通过电视信号传播图像和声音的内容,包括电视剧、电视节目和电视新闻等。
2. 制作流程 - 广播电视艺术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选题、创作、策划、拍摄、后期制作和播出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和协同工作,如编剧、导演、摄影师、剪辑师和播音员等。
3. 观众的感知 - 广播电视艺术的核心是观众的感知和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的方式,与广播电视艺术互动。
观众对于广播电视艺术的感官感受和情感反应,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艺术的制作和传播。
4. 观众定位 - 广播电视艺术的制作需要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进行定位。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和地域等因素都会影响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
因此,制作人员需要根据观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主题和语言风格等,以实现最佳的艺术效果。
5. 媒体技术与创新 - 随着科技的进步,广播电视艺术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广播电视作品的制作、传播和观看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播放和获取广播电视作品。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艺术是一种通过广播和电视媒体传播艺术和文化的形式。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制作流程、观众的感知和体验、观众定位以及媒体技术和创新等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广播电视艺术作品。
继续写:6. 视听语言与表达 - 广播电视艺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传达艺术表达的。
视觉元素包括图像、画面构图、色彩等,而听觉元素则包括声音、音乐、对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数据结构》(C语言版)
②《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2版)
严蔚敏、吴伟民
张尧学、史美林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817
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
①《数据结构》(C语言版)
②《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2版)
严蔚敏、吴伟民
张尧学、史美林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818
运筹学
①《运筹学》(修订版)
童庆炳主编
郭绍虞主编
高等教育
上海古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新闻学
811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文史要览》
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学
国际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舆论学
编辑出版学
广告学
公共关系
传播心理学
传媒教育
传媒政策与法规
传媒经济学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
812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
①《语言学纲要》
②《语音学教程》
①《哲学通论》
孙正聿
辽宁人民
②《中西哲学文化比较研究》
冯波
北京广播学院
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
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秦宣
中国人民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803
综合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①《哲学通论》
孙正聿
辽宁人民
②《中西哲学文化比较研究》
冯波
北京广播学院
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高教
③《古代汉语》
王力
中华书局
④《语音学教程》
林焘、王理嘉
北京大学
806
综合考试[语言2]
①《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
②《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黄伯荣、廖序东
高教2002年版
汉语言文字学
807
现代汉语
①《现代汉语》
胡裕树
上海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
703
文艺理论
①《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
②《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
①《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三版)
吴大正等
高等教育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816
电磁学
①《普通物理》(第二册)
程守洙等
高等教育
通信与信息系统
815
信号与系统
①《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三版)
吴大正等
高等教育
信号与信息处理
815
信号与系统
①《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三版)
吴大正等
高等教育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817
②《运筹学教程》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
胡运权主编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企业管理
819
企业管理
①《管理学》
②《微观经济学》
③《营销管理》
罗宾斯
萨缪尔森
科特勒
中国人大
华夏
中国人民大学
行政管理
820
综合考试[行政管理]
①《政治学基础》
②《公共政策学》
③《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王浦劬
宁骚
姜明安
北京大学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和北京大学
(以上书目仅供参考,如超出范围,均属正常)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
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秦宣
中国人民大学
文艺学
703
文艺理论
①《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
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
②《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
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805
综合考试[语言1]
①《现代汉语》(修订本)
胡裕树
上海教育
②《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黄伯荣、廖序东
③《新闻理论》
叶蜚声、徐通锵
林焘、王理嘉
雷跃捷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广播学院
艺术学
813
综合考试[艺术学]
①《艺术概论》
②《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只需看戏剧戏曲部分)
③《中国现代文学史》(只需看戏剧戏曲部分)
④《欧洲文学史》(只需看戏剧戏曲部分)
⑤《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
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文件编号________
20年月日
中国传媒大学
2009年接收校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复试(专业课笔试)主要参考书目
专业
考试科目
(代码)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国际关系
802
综合考试[国际关系]
①《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
刘继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803
综合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⑦《中外美术史》
⑧《电影艺术概论》
王宏建
袁行霈
(任选)
杨周翰
张凤铸
汪毓和
任选
任选
文化艺术
高等教育
(任选)
人民文学
北京广播学院
人民音乐
任选
任选
音乐学
美术学
设计艺术学
戏剧戏曲学
电影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动画学
数字媒体艺术
应用数学
814
高等代数
①《高电路与系统
815
信号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