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植物分类学基础

植物分类学基础

(8) Conard Gesner (格斯纳1516-1565),定出属的概念,指出植 物分类中花、果性状最重要。
(9) Andrea Caesalpino (凯沙尔宾罗1519-1603),发表了《植物》 一书,记载了1500个种,认识了几个自然科—豆科、伞形科、 菊科等,了解到子房上位、下位,关指出生殖器官对分类具有 重要的价值。———林奈称之为第一个分类学者,豆科中的云 实属(Caesalpinia)就是为记念他而命名的。
本生-虎克系统:
A. 双子叶植物 1. 多瓣、离瓣花类 2. 合瓣花类 B. 单子叶植物
1. 微子类 2. 上位花类:花被部分为花瓣状,子房下位,胚乳多,例如石 蒜科等。 3. 冠花类:内轮花被花瓣状,子房上位,胚乳多,例如百合科。 4.萼花类:花被花萼状,草质或膜质,例如灯心草科、棕榈科 等。 5.裸花类:无花被,例如香蒲科、浮萍科等。 6.离心皮类:如泽泻科,茨藻科。 7.颖花类:花组成小穗,花瓣鳞片状或无莎草科、禾本科等。
(4)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其记载植物1714种, 比李时珍要,其次才是叶、茎的性状。
国外代表性的例子有
(5)Theophrastus (提奥弗拉斯特(公元前370-285),著有(Historia Plantarum)—植物的历史和(Enquiry into plants)—植物的研究。 书中已记载有植物480种,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草本,将 草本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将花序分为有限花序和无 限花序、离瓣花和合瓣花,并注意到了子房的位置。人们将提 奥弗拉斯特称为植物学之父。假叶轮科(Theophrastaceae)就是为 记念他而取名的。 (6) A. Magnus (马格纳斯1193-1280),区分出了单子叶植物、双 子叶植物。 (7) Otto Brunfels (布隆非尔1464-1534),区分出了有花植物、无 花植物。

植物学1-3章名词解释

植物学1-3章名词解释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类群的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的科学,也称为植物系统学。

植物形态学:是研究植物个体构造、发育及形态形成过程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功能的变化和生长发育的情况,以及在环境条件影响下所引起的反应等的科学。

植物化学:是研究植物代谢产物的成分、结构、分布规律的科学。

植物资源学:是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数量、用途以及其应用的科学。

不定根: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称不定根。

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细胞周期。

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融合的过程程双受精。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

同源器官:外形与功能都有差异,而形态学上来源却相同的营养奇光,称为同源器官。

如茎刺、经卷须、根状茎等。

早材:在温带的生长季初期(即春季),气温温和,雨水充沛,适宜于植物形成层的活动,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一般较多,其中的导管和管胞直径较大而壁较薄,这部分木材称早材或春材。

早材质地较疏松,颜色较浅。

器官:植物体上,特别是成年植物的植物体上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部分,称为器官。

被子植物的根、茎、叶三种器官称为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三种器官称为生殖器官。

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是有性生殖的产物,又是新一代生命的开始。

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

成熟种子的种皮有种脐和种孔。

种脐:是种子从种柄脱落时留下的痕迹。

种孔:种脐的一端有一极小的孔,是种子萌发时胚根穿出的孔道。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一个未成长的新植物体的雏形。

胚乳: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部分,一般介于种皮和胚之间。

有胚乳种子:。

成熟种子内有胚乳,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无胚乳种子:成熟种子内无胚乳,由种皮和胚组成,子叶肥厚,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代替了胚乳的功能。

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增厚称为凯氏带。

植物学名词

植物学名词

【孢子】一种单倍体的生殖细胞,通常经减数分裂所产生。

在不与其它细胞融合的情况下,孢子能够发育成为植物新个体。

【胞果】具膜质的囊,内含一枚瘦果,或整个果实结构包括囊和瘦果。

凤尾鸡冠等植物具胞果。

【佛焰苞】指一枚整个包住肉穗花序的具鞘大苞片。

天南星科植物均具佛焰苞。

【根】指种子植物和一些蕨类植物体轴的地下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养分,此外还有锚定植物体的作用。

【蓇葖果】干果的一种。

为离生的单心皮,成熟时沿着一侧开裂。

玉兰等植物具蓇葖果。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将水与二氧化碳转化为糖,同时放出氧气,生成能量的过程。

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和暗反应两部分组成,它是地球上最大规模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化学反应。

【核果】肉果的一种。

具一个骨质内果皮包住种子的核。

梅花、桃花等植物具核果。

【瓠果】肉质果实的一种。

具一室,含多数种子。

玩具南瓜、牙牙葫芦等植物具瓠果。

【花被】花萼和花冠的总称,特别是在无法区别花萼与花冠时称为花被。

【花梗】每朵花所着生的柄。

【花序】是指花在茎上的着生序列。

花序可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两类。

前者花轴下部或外围的花朵先开,逐渐向顶端或中心发展,花轴可继续向上生长。

后者顶端或中心的花朵先开,逐渐向基部或外围发展,花轴不能继续伸长。

根据无限花序的花轴分枝与否,又可将其分为简单花序和复合花序两类。

简单花序包括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肉穗花序、伞形花序、伞房花序、篮状花序、隐头花序。

复合花序包括复穗状花序、复伞房花序、圆锥花序。

有限花序包括单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

【荚果】裂果的一种。

由单心皮雌蕊长成,当果实成熟时,自背、腹两面开裂,露出种子。

刺桐、香豌豆等均具荚果。

【浆果】肉果的一种。

果皮肉质,果肉中往往包含一个或多个种子。

【角果】裂果的一种。

有两个合生心皮发育而成,当果实成熟时,两片果皮分离,只留下假隔膜。

角果分成两类,一类是长度为宽度若干倍以上的,叫长角果,例如紫罗兰等的角果;另一种是长度与宽度基本相似的,叫短角果,例如荠菜等的角果。

植物分类学复习参考资料

植物分类学复习参考资料

植物分类学复习参考资料第⼀章植物分类学概述名词解释: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是研究植物的变异及其因果关系、对它们进⾏分类命名、研究它们的亲缘关系,并运⽤所掌握的资料去建⽴某个分类系统的科学。

分类群taxon给定名称的有机体的⼀种特定组合。

也指任何⼀个分类学上的类群。

性状(character) :即特征,是有机体的特性或可观测部分。

性状是分类学研究的根本对象,也是建⽴各种分类⽅法和分类系统的重要基础。

分类(classification):是指建⽴⼀个合乎逻辑的分类阶元系统。

鉴定:是指借助参考已有的分类去命名植物物种。

分类必须在鉴定之前。

命名:对植物的命名,包括命名制度和⽅法,命名法则的建⽴、解释和应⽤。

1、分类的基本⽅法(1)⼈为分类----仅⽤少量性状进⾏分类,不涉及亲缘关系和本质,预见性差。

(2)⾃然分类---⾃然分类就是具有最⼤预见性的分类,其中⼀⽅⾯是对某⼀新的类群在⼀个限定的分类群范围内或等级上的归属的预测;另⼀层含义是对某⼀分类群内⼀些未知性状存在与否的预测。

涉及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2、植物的命名: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以瑞典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创⽴的双名法对植物进⾏命名(学名)。

双名法⽤两个拉丁词对⼀种植物定名,第⼀个词是属名(第⼀个字母要⼤写),第⼆个词是种加词(种名)。

⼀个完整的学名还要加上定名⼈的姓⽒或姓⽒缩写。

3、命名⼈表⽰法(1)若由⼆⼈命名,则在两⼈之间加“et”,如多于⼆⼈,在第⼀⼈后加“et al.”。

(2)有时⼆个命名⼈之间有“ex”,表⽰前⼀个是该种的命名⼈,但未公开发表,后⼀⼈著⽂代他公开发表了这个种。

(3)有时两个命名⼈的前⼀命名⼈有括号,表⽰该种由前者最早定名,但后者经过研究,认为分类位置不恰当,应该重新组合。

4、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介1、植物命名的模式法和模式标本2、每⼀种植物只有1个合法的正确学名3、学名的有效发表和合格发表4、优先律原则——每⼀种植物只有⼀个合法的拉丁学名,并且以最早发表的为合法学名。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1.木兰科:木本,具油细胞,有托叶环痕,同被花,雄蕊多数,两性花,心皮多数离生,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白兰、紫玉兰、白玉兰、含笑、夜合、鹅掌楸、厚朴2. 毛茛科:草本,少灌木或木质藤本,异被花,子房上位,蓇葖果或瘦果。

代表植物:乌头、白头翁、黄莲、飞燕草、毛茛3.桑科:木本,常有乳状汁液,单叶互生,单性花,无花冠,雄蕊与萼片同数对生,子房上位,由坚果、核果构成复果。

代表植物:桑、无花果、榕、菠萝蜜(面包果)榕属:常绿大乔木,有托叶环痕,有乳汁,果瘦小,骨质,花单性,同株,隐头果。

4.锦葵科:草本、灌木或乔木,单叶互生,掌状分裂,单体雄蕊,中轴胎座。

花下有副萼,有刺,子房上位,蒴果或分果。

代表植物:陆地锦、红麻、扶桑、红秋葵、蜀葵5.葫芦科:具卷须的草质藤本。

叶掌状分裂,单叶互生,花单性,雄蕊5连合成3体,,侧膜胎座,子房下位,瓠果。

代表植物:南瓜、冬瓜、西瓜、黄瓜、西葫芦、罗汉果6.十字花科:草本,少为半灌木,有辛辣味,总状花序,十字花冠,四强雄蕊,侧膜胎座,具假隔膜,子房上位,角果。

代表植物:萝卜、荠菜、油菜、卷心菜、花椰菜7.蔷薇科:乔木、灌木或草本,叶互生,有托叶,无胚乳。

花为5基数,花萼瓣5数,具萼筒,雄蕊多数离生或轮生,心皮离生或合生,子房上位或下位。

蓇葖果、瘦果、梨果或核果,少有蒴果。

(根据花托、萼筒、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四个亚科。

)(1)绣线菊亚科:灌木。

无托叶,无萼筒,无副萼,花托微凹或凸起,5心皮,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珍珠梅(羽状复叶,有托叶)、绣线菊(2)蔷薇亚科:草本或木本,托叶发达,草本有副萼,花托凸起或凹陷,心皮多数离生。

子房上位,聚合瘦果。

代表植物:草莓、月季、玫瑰、树莓、地蔷薇(3)苹果亚科:木本,有托叶,心皮2~5,与杯状萼筒结合成子房下位,梨果。

代表植物:苹果、海棠果、山楂、枇杷、黑枸子(4) 李亚科:木本,单叶,有托叶,叶基部有腺体,花托杯状,子房上位,核果。

植物分类学——精选推荐

植物分类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植物分类学引论第一节植物分类学的概念与内容(一)Concept 概念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研究对象不同,植物学(Botangy)常分为Plant Morphology(植物形态解剖学)、Plant Taxonomy(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分类学)、Plant Physiology(植物生理学)、Plant Ecology(植物生态学)、Economic Botany(经济植物学)等部分。

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

Tax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taxis (排列)和nomos(规律)二词的组合,因此从词义上讲就是研究植物排列规律的科学。

我们知道,植物并不是单独而存在的,任何一个个体必然隶属于一定的类群,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分类群(Taxon,复数为Taxa)。

所谓分类群就是“生物在长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亲缘关系的个体的集合”。

对于这个名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分类群是客观存在的实体;(2)任何分类群都是漫长的生物进化发展的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3)分类群有大小之分,可以泛指任何分类单位。

用来表达分类群大小及从属关系的单位,我们称之为分类阶元(层)或分类等级(rank或category)。

如界、门、科、属等。

按照高低和从属关系将分类等级依次排列,便形成了一个系列,我们称之为“阶层系统”(Hierachy)。

植物分类学就是研究分类群及其所组成的阶层系统的科学。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植物分类学就是研究植物的分门别类,探讨植物的亲缘关系,运用所掌握的资料阐明植物界自然分类系统的科学,其目的在于解释植物界系统与进化规律,正确认识植物的种类,更好地开发利用植物资源。

换句话说,也就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井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认识,便于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在一大标题下,常包括三方面内容:植物系统学(Plant systematics):以种级以上分类群为对象,利用各种研究手段所得来的资料来建立一个能反映植物界进化的“自然分类系统”,即研究植物的“大进化”,因此有叫宏观系统学(macrosystematics)。

根,茎,叶,花,果,种子,植物分类学名词解释

根,茎,叶,花,果,种子,植物分类学名词解释

茎缠绕茎:自身无法直立,要绕在其他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的藤茎。

如苦瓜(葫芦科苦瓜属)攀缘茎:茎细长,茎幼小时较为柔软,不能直立,而是以卷须(如葡萄﹑黄瓜)、不定根、或吸盘(如爬山虎)等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生长。

平卧茎:茎平卧地上而生长,枝间不再生根,称平卧茎,如地锦、蒺藜等。

匍匐茎:茎长而平卧地面,茎节和分枝处生根(草莓)根状茎:蔓生在土壤中,外形与根相似,节上有不定根、退化的鳞片叶及腋芽。

禾本科竹块茎:末端肥大成块状,适应贮藏养料和越冬的地下茎。

马铃薯。

鳞茎:单子叶植物常见的一种营养繁殖器官,节间极短,其上着生肉质或膜质变态叶。

,石蒜科洋葱球茎:圆球形或扁圆球形的地下变态茎,顶芽粗壮,节和节间明显。

慈姑肉质茎:肥大多汁,常为绿色,贮藏水分和养料,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仙人掌,菊科莴苣。

叶状茎:叶子退化早落,茎变为扁平或针状,绿色,行光合作用。

木麻黄,文竹。

叶一、按叶柄上叶的数量分为单叶和复叶:a.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叶片与叶柄间不具关节。

杨、柳、桃、竹、甘薯、桑、蓖麻b.复叶:一个总叶柄上生有两个以上小叶的叶,而且叶轴顶端不具芽,小叶基部不具腋芽。

其中复叶可以分为:单身复叶:外形似单叶,但小叶与叶柄间具关节。

芸香科桔二出复叶:总叶柄上仅具二个小叶,又叫两小叶复叶。

连理藤三出复叶:总叶柄上具三个小叶。

羽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着生在总叶轴的顶端,其小叶柄较二个侧生小叶的小叶柄为长。

葛藤掌状三出复叶:三个小叶都着生在总叶柄顶端的一点上,小叶柄近等长。

酢浆草羽状复叶:指多个小叶排列于总叶轴两侧呈羽毛状。

奇数羽状复叶:羽状复叶总叶轴顶端着生一枚小叶,小叶数目为单数。

月季,鸡血藤偶数羽状复叶:羽状复叶总叶轴顶端着生二枚小叶,小叶数目为偶数。

合欢,花生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的两侧有羽状排列的一回羽状复叶,总叶柄的末次分枝连同其上的小叶叫羽片,羽片的轴叫羽片轴或小羽片轴。

合欢三回羽状复叶:总叶柄的两侧有羽状排列的二回羽状复叶。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的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也就是把纷繁复杂的植物界分门别类一直鉴别到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人们认识和利用植物。

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科中最古老和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分支学科。

过去的经典分类大多依据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特征去分,后来把孢粉形态、地理分布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进去后,有助于进一步对种类的鉴定、植物演化关系的探讨和植物的分类。

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估计有50万种以上(种子植物250000种左右)。

要对数目如此众多,彼此又千差万别的植物进行研究,第一步必须先根据它们的自然性质,由粗到细、由表及里地进行分门别类,否则便无从下手。

植物分类学内容由三方面组成,它的研究对象为全世界生活的植物。

分类(Classification)鉴定(Identification & determination)命名(nomenclature)植物分类学是发展较早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不仅要识别物种、鉴定名称,而且还要阐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系统,进而研究物种的起源、分布中心、演化过程和演化趋势。

因此,它是一门既有实用价值又富有理论意义的学科。

为了分类各个植物类群,人们根据植物类群范围大小和等级高低给它一定的名称,这就是分类的等级单位。

了解和掌握分类的等级单位(阶层)是分类学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主要等级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为(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的缩写。

有关绿色植物命名(包括真菌)共包括12个主要等级(阶元)(Category)。

主要分类阶元如下:门Divisio或(Phylum)纲Classis (class)目Ordo (order)科Familia (Family)族Tribus(Tribe)哈钦松被子植物系统图哈钦松被子植物系统图属Genus (Genus)组Sectio(Section)系Series(Series)种Species(Species)亚种subspecies(subspecies)变种Varietas(Variety)变型Forma(Form)基础知识编辑它的意义1.人类衣食住行的需要:1.人类生存的需要2.经济发展的需要3.健康长寿的需要2.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1.植物分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①资源清查——植物志的编写②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③探讨植物的起源和演化:A、物种的实质及形成机制B、各分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2.其他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植物资源学环境植物学园林植物学药用植物学资源植物学思想和方法一植物分类学思想植物分类学思想的三次飞跃: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系统分类三种不同的分类系统:人为分类系统,自然系统,系统发育系统分类学史三个时期:人为分类系统时期(——1830) (李时珍、林奈)进化论发表前的自然系统时期(1763——1920) (亚当森、裕苏、拉马克、德堪多、本瑟姆、虎克)系统发育系统时期(1883——)(艾希勒、恩格勒、哈钦松、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佐恩、诺·达格瑞、斯特宾斯、田村道夫)四个最引人注目的系统:1.Cronquist系统(1968,1979,1981)2.Takhtajan系统(1953,1966,1969,1980) 3.Hutchison系统(1926,1934,1948,1959,1973)4.田村道夫系统(1974)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将双子叶植物分为草本支和木本支,分别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原始起点,平行进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叶:有1条叶脉或无脉,无叶隙、叶柄,延生起源或顶枝起源。

大型叶:多为二叉分枝的开放脉序,有叶柄、叶隙,顶枝起源。

次生根:又称侧根,主根垂直地面生长,长到一定长度后,生出许多的分枝即为次生根。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托叶3部分的叶。

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片。

两面叶:植物的叶片一般为扁平体,有背腹面之分,在两面叶中,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上下表皮也常发生差异,如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

叶表面近轴面颜色为深绿色,远轴面为浅绿色。

总状花序:不分枝的花序轴上自下而上依次着生有柄的两性花,花柄等长。

如紫藤、荠菜的花序。

伞房花序:变形的总状花序。

其各花的花柄不等长,自下向上由长变短,使各花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如绣线菊属。

穗状花序:与总状花序不同之处在于:不分枝的花序轴上着生的是无梗的两性小花。

伞形花序:花序轴着生花柄部分极度短缩,使花着生花序轴顶端。

每朵花的花柄等长,使花序的各花排成伞形。

如人参。

头状花序:花序轴极度缩短膨大,扁形,铺展,着生无柄小花。

菊科植物全为具总苞的头状花序。

轮伞花序:唇形花科的叶对生,每个叶腋内产生一个花序轴和花柄极短的聚伞花序,看上去好象花在节上轮生一样,称轮伞花序。

如益母草
聚伞花序:有限花序,花轴顶端的花先开放,花轴顶端不再向上产生新的花芽,而是由顶花下部分化形成新的花芽,因而有限花序的花开放顺序是从上向下或从内到外。

柔荑花序:花序轴柔软下垂或直立,花后整个花序一起脱落,无花柄或具有短柄,单性花,无花被或具花被。

单体雄蕊:雄蕊群花丝结合成一体,雄蕊多数花丝联合成管。

心皮: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离生雌蕊:多数植物雌蕊群有多个心皮,有的植物心皮彼此分离。

四强雄蕊:雄蕊6枚,外轮2枚短,内轮4枚长,十字花科特有。

二强雄蕊:雄蕊4枚,2长2短,常见于唇形科和玄参科。

等长雄蕊:雄蕊多数,分离,花丝等长。

蔷薇科
合生雄蕊:花丝,花药联合
单体雄蕊(锦葵科植物):花药分离,花丝连为一体。

二体雄蕊(豆科植物)、三体、多体等。

花丝联合花药分离。

花丝分离,花药联合—---聚药雄蕊(菊科植物)。

胎座:胚珠通常沿心皮的腹缝线着生在子房上,着生的部位就是胎座。

胚囊:由大孢子发育而成,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

珠心:相当于被子植物的大孢子囊。

合点:珠被、珠心、珠柄相结合的部位。

真果: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桃、李、杏。

假果:除了子房以外,花托、花被甚至是整个花序参与发育而成的果实。

如梨、苹果等。

聚合果:离生雌蕊的每一枚雌蕊形成一小果,这样一朵花内有多枚小果聚合在一起,称聚合果。

瓠果:由具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发育成的假果,花托和外果皮结合成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内
果皮肉质,胎座很发达。

如瓜类,瓠果为葫芦科植物特有的果实。

柑果:浆果中柑橘类的果实特称柑果。

浆果:外果皮薄,中果皮、内果皮均肉质多汁。

如葡萄、番茄
核果:由一至数心皮组成的雌蕊发育而来,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木质化成为果核,内含一粒种子。

如桃、李、杏。

梨果:由花筒与下位子房发育成的假果,花筒形成的果壁与外果皮及中果皮均肉质化,内果皮纸质或革质化,中轴胎座,如梨,苹果等。

瓠果: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假果,瓜类
荚果:由单雌发育而成,子房一室,成熟时沿腹缝线和背缝线两面开裂。

如大豆、也有不开裂的,如花生。

蒴果:由合生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子房有一室或多室,成熟时有各种不同的开裂方式。

如:棉花、烟草、石竹等
角果: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子房原为一室,由于形成假隔膜而为两室,成熟时沿两个缝线自上而下开裂,种子附着在假隔膜的两侧。

蓇葖果:由单心皮的雌蕊或离生心皮雌蕊发育形成,成熟时沿心皮背缝和腹缝纵向开裂。

翅果:一心皮一室一种子,果皮向外延伸成翅。

如榆、槭
坚果:外果皮坚硬木质,含一粒种子。

如榛子、粟
颖果:由一室子房形成,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紧密愈合,不易分离。

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

颖果为禾本科植物特有。

分果:果实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皮构成,各室含一粒种子,成熟时心皮沿中轴分开。

如苘麻。

伞形科植物又称为双悬果,如胡萝卜和芹菜。

瘦果:由一或数心皮形成的小型闭果,种子一枚,果皮坚硬,果皮与种皮易于分离。

珠鳞(种鳞):成螺旋状排列在球茎的轴上的组成,雌球花的变态大孢子叶。

珠托:有些红豆杉纲植物的大孢子叶与珠柄合生发育成珠托。

珠领:银杏的大孢子叶变成珠领。

套被:红豆杉纲植物的大孢子叶变态为套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