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论文
企业资本运营论文范文怎么写

企业资本运营论文范文怎么写资本运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实现资本有效配置和提高资本运行效率的重要渠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资本运营论文,供大家参考。
资本运营论文篇一:《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部审计意见》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由过去的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在改革试点期,企业的诸多管理制度也同时面临着巨大的转变[1]。
本文在讲解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性质及治理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部审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最后结合工作阐述了自己对于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一、绪论1.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管体制指明了方向。
经过多年改革探索,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开展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确定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其主要职责是进行资本经营,而资产经营则由他们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这些企业要尽可能的进行公司化改造,对于自由竞争的行业主要向混合所有制的公司制企业转变。
这一变化对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
2.研究意义在当前国有经济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实现监管国有资本,强化资本管理和资本运营,实现资本聚焦和保值增值成为了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内部审计作用成为了实现国企改革目标的关键因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及公司治理及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作模式下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企业资本运作的方式论文

企业资本运作的方式论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资本导向为中心的资本运作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式。
企业是资本的载体,资本是企业的血液,以下就是由为您提供的企业资本运作的方式。
在资本运作的背后,隐含着资本权力和利益的分割与较量。
因此,只有搞好资本运作,提高资本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才能不断增加资本积累,获得企业资本价值最大化,使企业充满活力。
一、资本运作内涵及运作方式资本运作是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对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它是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为目的。
企业资本运作的主要方式包括:回购协议,债权转股权,资产置换,杠杆收购,战略并购,资产证券化。
二、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几种方式1.兼并重组企业兼并行为是指一家企业以资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
企业兼并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被兼并方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第二,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企业的资产;第三,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第四,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达到控制该企业控股的目的。
2.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改造的作用。
股份制改造是企业资本经营顺利进行的必要构件与前提。
首先,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其次,通过股份制改造,能对企业产权与组织制度、经营方式与经营理念进行有效的变革,为企业更深层次的资本经营奠定基础。
3.融资融资运营是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代企业的融资方式包括内源融资、外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
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出发,出于节省成本和降低风险的考虑,企业进行融资应按照如下顺序进行选择:首选内源融资,银行借款次之,发行债券再次,最后考虑外部股权融资。
毕业设计(论文)tcl资本运作的调查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TC L 资本运作的调查分析院系名称会计学院姓名学号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苏庆华2012 年 5 月 20 日摘要资本运作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虽然不够成熟和完善,但资本运作对企业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众多的资本运作应用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中,TCL在它的成长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本运作手段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本文以 TCL为例,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本运作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依托 TCL的财务数据,利用其公开财务报表,结合实证,对 TCL资本运作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 TCL的资本运作过程,考察资本运作对企业多方面的影响。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为资本运作的理论知识介绍,包括资本运作的内涵和作用,并重点介绍了资本运作的基本方式;第二部分从公司简介、资本运作背景和发展历程方面介绍了TCL公司的成长背景;第三部分从 TCL的整体上市、海外并购和强强合作等方面具体分析了 TCL主要的资本运作手段,特别是 TCL集团的整体上市更被看作是企业集团资本运营的一个里程碑;第四部分从成功、失败和主辅兼顾等方面得出了 TCL资本运作的启示。
关键词: TCL;资本运作;意义A b str a ctA l thou g h i t ha s not de v el ope d a nd com pl ete d, ca pita l opera tion a s a de veloping m ea n s i n ou r m a rk et e con om i c env i ronm e nt i s sti l l a v ery i m porta nt role for the c om pa ny a nd se cu ri ti es m a rk et. In the nu m erou s ca se s of ca pita l opera tion, there a re m u ch su c ce s s a nd fa i lu res.B u t for TC L , i ts m ea ns of u si ng the ca pita l opera tion i s w orth to stu dy . In this pa per, com bini ng the theoreti ca l a na l y si s, e m pirica l resea rch a nd fina ncia l da ta , I inv e stig a te the rea sons, proce s s a nd resu l ts of the ca pita l opera tion ba se d on T C L , findi ng ou t the ca pita l opera tion’s i nflu enc e s to ou r e nterpri se s. T here a re fou r pa rts i n this pa per: A t the fi r st pa rt , I introdu ce d the the ory of the ca pita l opera tion, inclu ding the co nnota tion a nd fu nction, speci fica l ly the ba si c w a y s of ca pita l opera tion. A t the sec ond pa rt I introdu c ed the ba ck g rou nd of T C L from i ts de scri ption, env i ronm e nt a nd d ev elopm e nt. A t the third pa rt, I describe the m a nners of ca pita l op era tion i n T C L a nd l i ste d the ov ersea s m erg er of T C L a nd i ts split l i ste d a nd e specia l l y the fu l l y l i st of T C L w hi ch i s se en a s a m i l e stone i n the ca pita l opera tion. A t the l a st pa rt, I obta ined the enli g htenm e nt of the ca pita l opera tion in T C L .K e y W o r d s : T C L ; C a pita l opera tion; Influ e nc e目录1 .引言 (1)2 .资本运作的相关理论 (2)2 . 1 资本运作的内涵 (2)2 . 2 资本运作的基本方式 (2)2 . 2 . 1 扩张型资本运作模式 (2)2 . 2 . 2 收缩型资本运作模式 (3)2 . 2 . 3 交易形式的资本运作 (3)2 . 2 . 4 非交易形式的资本运作 (4)2 . 3 资本运作的作用 (4)3 . TCL 背景介绍 (5)3 . 1 公司简介及其实施资本运作的背景 (5)3 . 2 发展历程 (6)4 . TCL 资本运作分析 (7)4 . 1 内部资源整合,实现整体上市 (7)4 . 1 . 1 TCL 集团整体上市原因及“ 阿波罗计划” (7)4 . 1 . 2 整体上市过程 (7)4 . 1 . 3 TCL 集团合并子公司 TCL 通讯实施换股上市方式意义 (8)4 . 2 拓展国际道路,进行海外并购 ........................................................................................................ 1 04 . 2 . 1 TCL 海外并购动因........................................................................................................................... 1 04 . 2 . 2 TCL 海外并购过程........................................................................................................................... 1 14 . 2 . 3 资本运作方式单一,增大财务压力 ........................................................................................ 1 24 . 3 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强强合作 ........................................................................................................ 1 44 . 3 . 1 华星光电简介及我国液晶彩电状况 ........................................................................................ 1 44 . 3 . 2 华星光电与三星电子强强合作 .................................................................................................. 1 55 . TCL 资本运作启示........................................................................................................................................... 1 65 . 1 换股并购,整体上市凸显资本运作新举措................................................................................ 1 65 . 2 海外兼并,融资支付渠道选择需谨慎.......................................................................................... 1 75 . 3 主辅兼顾,核心技术彰显企业竞争力.......................................................................................... 1 8 参考文献 .................................................................................................................................................................... 1 9 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司资本运营结课论文

《公司资本运营》课程论文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分析院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7年 5 月 4 日【摘要】: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资产负债率偏低、负债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偏好等现状.分析了我国土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优化建议;【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 untry has the asset-liability ratio is low,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debt and e quity financing preference. I land, are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s of optimiz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Keywords】: the listed company; Capital structure; Influencing factors; Op timization Suggestions;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构成(一)股权结构一个股份公司是由不同的股东持有不同比例的股份组合而成的现代企业组织,股权结构就是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股权结构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它有质的规定性,即考察持股主体(股东)的类型及其构成与持股比例;另一方面它有量的规定性,即考察公司股份分布的集中或分散状况。
有关资本运营公司的论文范文

有关资本运营公司的论文范文摘要: 20 世纪90 年代,人才资本的概念在我国应运而出,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文章从我国现阶段人口基数大,然而具有较高创造价值、对国家发展起到支柱作用的人才缺乏的现状出发,指出我国现阶段必须提高人才资本运营水平,并提出了具体的运营策略。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把人力资源作为投资对象, 阐述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而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文化层次较高、拥有资本较多的部分, 是“以其创造性劳动, 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优秀群体, 对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作用的产生也正是源于人才资源所拥有的资本——人才资本。
关键词:人才;人才资本;运营策略一、人才及人才资本人才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 不同的社会环境, 不同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社会需求, 会提出不同的人才概念。
人才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行了创造性劳动, 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王通讯《人才学通论》。
2021 年底, 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指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 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
”这一概念体现出了科学人才观的具体要求,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不拘一格选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个定义吸收了人才学研究的成果, 同时表述更加全面、具体, 并突出了人才的广泛性、大众性, 充分体现了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的方针, 从而使人才定义更具有时代感和导向性。
桂昭明 1997 在《试论“人才资本”》一文中首次建立了人才资本的学术概念。
中央文件《决定》强调:“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探索产权激励机制。
论企业集团资本运作模式及优化途径2400字

论企业集团资本运作模式及优化途径2400字摘要:伴随着企业集团规模扩大和市场扩张,资本运作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有助于提高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并通过资本积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本文围绕企业集团资本运作,分析了资本运作的模式和优化途径。
关键词:企业集团;资本运作一、相关概述资本运作作为一种经营方式,是利用市场有效规则,通过对资本本身进行技巧性运作或者对资本进行科学的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效益增长价值增值。
实施资本运作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资本的增值和企业利润最大化。
资本运作的方式包含了多种,包含了债权转股权、回购协议、战略并购、杠杆收购、资产置换、资产证券化等等。
二、企业集团资本运作的模式第一,兼并重组。
兼并重组是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它是指企业通过证券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购买或者取得其他企业部分资产或者全部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被兼并企业的控制。
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对被兼并企业的控制。
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企业兼并包含了多种形式:一是兼并方通过出资购买被兼并方的资产实现对被收购企业的兼并重组。
二是承担债务。
在资本市场条件下,根据债务和资产等价这一条件,由兼并方承担起被兼并方的债务,并将此作为条件接收被兼并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进而实现对被兼并企业的控制。
三是通过吸收股份控制被兼并企业。
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投入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并在此基础上成为兼并方企业的股东,进而实现对被兼并企业的控制。
四是控股式。
企业通过购买被兼并企业的股权,并达到一定的控股比例,实现对被兼并企业的有效控制。
第二,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改造也是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
企业资本经营要想顺利进行,其前提和必要条件就是实施股份制改造。
一方面,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造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提升企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另一方面,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造,实现对企业产权与组织结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进一步梳理,强化对企业组织的有效变革,为企业实施更深层次的资本经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资本运营论文

资本运营模式及其问题探讨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先进的系统体系,而现代企业自身的发展速度也决定了该企业是否能在现代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过去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产品经营为主,而现代企业要想获得超常规的高速发展,必须走资本运营之路。
资本运营即指以货币化的资产为主要对象的购买、出售、转让、兼并、接管、重组等经营活动,其主体和客体主要是企业,其动机是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其本质是企业产权的交易,其结果是企业产权的转移或重新划分及由此而引起的企业资产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转移或重新划分;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经营,它对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经济规模、降低风险、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等具有重要作用。
资本运营使企业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实现最优的战略性飞跃,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为资本运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和资本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是资本增值的机器,资本是企业运动的动力。
企业从创立到运营、利润实现的运动过程实现了资本增值,和资本运动的过程是相一致的。
所以,企业的扩张离不开资本的扩张,从根本上探析企业扩张的原因和方式应该从资本角度入手。
如何才能让企业走上正确同时又能保证企业飞速发展的资本运营道路,首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当前企业资本运营中存在着那些问题。
1、资本运营理念扭曲。
资本运营是相对于生产经营的概念,如果说生产经营是内部经营战略的话,那么,资本运营就是外部经营战略。
同时,资本运营以生产经营为基础,只有在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运营才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主要指生产型企业的资本运营)。
而且,首先搞好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谈得上搞好其资本运营。
资本运作感悟与总结范文

资本运作感悟与总结范文近年来,我有幸参与了一些资本运作的项目,其中经历了诸多成功与失败。
通过这些经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资本运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资本运作的感悟与总结。
首先,我认为资本运作的核心是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在追求高回报的同时,合理控制风险。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具备全面的市场洞察力和深入的尽职调查能力。
不仅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还要对所投资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准确的判断。
在进行具体投资时,必须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管理团队的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等关键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了资本运作需要长期的战略思考。
资本运作不同于短期交易,它需要我们有远见,具备持续投入的勇气与智慧。
在实施资本运作时,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积极采取战略措施来实现它。
我们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保持敏感度,及时调整投资组合,调整策略来迎合市场需求。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公司的内部管理与运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坚持长期发展,才能获得更大的回报。
第三,资本运作需要有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资本运作往往涉及到多方的合作,需要集合不同方面的资源与力量。
在实践中,我发现成功的资本运作往往需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和高效的沟通渠道。
我们需要与股东、投资者、管理团队等各方保持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确保大家对于投资项目的共识与理解。
此外,我们还应该善于利用各种合作机会,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最后,我认为在资本运作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投资者,我们必须考虑到项目对于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我们需要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资本运作的长远影响。
只有注重可持续发展,重视社会责任,我们才能长期稳定经营,实现共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资本运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它需要我们平衡风险与回报,注重长期战略思考,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企业并购财务问题分析院系会计系专业财务管理学生姓名______石翔_______学号***********指导教师高志文二O一三年六月三十日企业并购财务问题分析石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 20102339914摘要:近年来。
部分国外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并购市场日益活跃,我国企业界将面临激烈的并购竞争。
但目前我国企业并购在理论研究、方法策略和操作程序上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而财务问题是企业并购中各种问题的核心和焦点。
因此.研究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对引导我国企业并购行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对企业并购中的价值评估、支竹方式和融资等重要财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并购企业价值评估支付方式并购融资一、企业并购的基本理论1.并购的概念。
并购,又称“购并”,是合并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合称,一般缩写为“M&A”,泛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处于并购方的企业为并购企业,处于被并购方的企业为目标企业。
并购的含义有最狭义、狭义与广义之分。
最狭义的并购,即我国公司法上所定义的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
设A、B为两个公司.A+B=A为吸收合并;A+B=C为新设合并;狭义的并购,指一家企业凭借兼并其他企业来扩大市场占有率或进入其他行业,或者将该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分割出售以牟取利益的行为;广义的企业并购,除了狭义的企业并购以外,任何企业经营权的转移(无论形式上或实质上的转移)均包括在内。
2.并购实现的必要条件。
(1)企业并购的主体与客体条件。
主体是指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直接从事和参与生产流通企业组织以及与生产相结合的某些具备法人资格并有适度生产经营规模的研究组织。
客体是指被并购企业资产,而不是企业本身。
被并购企业资产既可以是实物形式的资产,也可以是证券形式的资产。
企业主体与客体的存在是并购得以进行的最基本条件。
(2)完备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指由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共同组成的,各种市场之间存在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个系统。
由于企业并购是企业之间的资本转移行为,其实际完成需要有来自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信息中介市场等各方的支持。
因此,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并购能够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
(3)良好的市场环境。
良好的市场秩序主要表现为通过价值规律实现自我调节,使市场上大部分经济行为处于有序状态而非混乱状态。
具体内容包括:进出有序、价格由供求双方自行确定、打破垄断等。
(4)必要的中介机构。
企业并购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同时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技术的支持。
常常需要投资银行、财务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的帮助,一起协调完成整个并购工作。
3.并购的基本过程。
(1)并购计划阶段。
企业在实施并购策略前.需根据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状况、企业的发展阶段、资产负债情况、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等诸多方面进行并购需求分析、确定并购目标企业的框架特征、选择并购方向和方式、安排收购资金以及对并购后企业的未来境况作出客观的分析与评估。
(2)谈判阶段。
一旦当并购企业决定实施并购决策时.并购就进入谈判阶段。
并购企业必须与目标企业的管理层、主要股东、各级主管部门等相关层面就交易转让的条件、价格、方式、程序、目的等进行沟通和谈判,并在达成初步共识的基础上,签署转让意向性的文件。
(3)尽职调查与并购实施阶段。
在结束商业谈判并支付一定的保证金后,并购企业须聘请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协助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以审查前期所获信息的真实程度,寻找存在的潜在问题。
尽职调查包括对目标企业的财务审查、生产经营审查和法律审查。
并购企业根据尽职调查结果.重新对目标企业审视,包括对并购标准重新评价。
以决定是否实施并购行为。
(4)并购整合阶段。
并购企业需要对被购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管理、资产负债、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所有企业要素作进一步的整合,最终形成双方的完全融合。
并产生预期的并购效益.这才算真正实现了并购的目标。
二、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问题1.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问题。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但至关重要的步骤.科学、公正地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不仅有利于节约并购成本,推动并购谈判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获得并购成功的关键。
一是重视对有形资产价值的评估,而忽视无形资产的价值;二是信息不对称,数据失真,导致不必要的并购损失;三是企业并购的评估方法选择受限制,影响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o四是资产评估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2.并购企业的支付方式问题。
(1)支付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并购仅限于“现金支付一资产置换”的简单模式。
现金支付方式要求收购方必须在确定的日期支付相当大数量的货币,受到收购方即时付现能力的制约.而且会增加目标企业的税收负担。
在跨国并购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意味着收购方面临着货币的兑换性风险以及汇率风险。
支付方式的落后和单一,使得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受到资金短缺的约束。
(2)某些特殊支付方式风险较大。
14前在我国出现r一些特殊的支付方式,如在政府直接干预下将经营不善陷入困境的目标企业无偿划转给收购方,收购方虽没有形式上的支付,但实际上承担r大量的安置和剥离成本。
另外还有债转股等特殊支付方式.这些方式下的并购成本往往无法精确计算,而且不利于并购过程中和并购后的成本控制,使得并购后整合斟难,财务风险较大o。
(3)股权结构不合理,影响支付方式的选择: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流通性差的现象,这是导致政府干预、定价困难、换股比率难以确定等问题的根源,也是并购市场支付方式单一、不合理的根源。
只有解决国有股股权流通的问题,才能使支付方式公开、公平、公正,也才会有多样化的选择。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以及大小非解禁的开展,这一问题正在逐步改善。
3.并购企业的融资问题。
在公司并购中,融资问题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从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进程来看.长期以来并购资金的来源问题成为制约大规模战略性并购的主要瓶颈之一。
目前我国企业在并购融资方面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政策限制导致融资渠道狭窄。
首先是政策对融资方式的直接限制。
根据《股票发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43条的规定,“任何金融机构不得为股票交易提供贷款”;根据《公司债券管理条例》第20条规定,“公司发行公司债券所筹集的资金不得用于房地产买卖、股票买卖和期货交易等与本公司生产经营无关的风险性投资。
”我国为了抑制企业在二级证券市场的风险投机行为而出台的上述规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但同时也限制了通过二级市场进行的正常并购行为。
其次。
对融资数量的限制是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998年以前,我国银行贷款实行计划规模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融通。
1998年1月l日起才取消了贷款额度,推行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对企业股票和债券发行数量的控制则延续了更长的时间,虽然控制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但实质上都限制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七的整体融资能力。
(2)融资成本与决策问题。
融资成本包括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债券市场。
非上市公司偏好于争取上市募股融资,上市公司则偏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
这与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融资决策次序“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相背离。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存在突出问题。
首先是对融资成本分析不充分,甚至多数企业都忽略了无形成本;其次是融资决策时过于主观。
偏重股权融资.对并购融资的综合资金成本欠考虑.没有将各种融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融资成奉与相应方案的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导致并购融资效益低下三、我国企业并购中财务问题的解决方法1.对目标企业实施科学的价值评估。
(1)对目标企业报表信息进行有效控制.财务报表是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时的主要依据,只有建立在真实、准确财务报告基础上的财务分析,才能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
但日前有关财务报表粉饰问题、会计作假等问题层出不穷.使得通过分析目标企业报表信息进而评价其价值显得意义不大。
因此,对目标企业的报表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显得十分必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利润表》,以防止目标企业增报收入,低报费用;加强x,13E经常性项目收益的审查;加强对《资产负债表》的审查,防止目标企业虚增资产,缩水负债。
(2)全面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
企业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时.不仅要对目标企业的有形资产进行评估,还应当对无形资产,像品牌价值、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不可忽视无形资产的价值.冈为无形资产价值有潜在收益往往会给并购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远期利益匀。
(3)选择合理的方法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
成本法是指在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的基础上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
可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评估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成本法的使用条件广泛,对于一切以资产重置、补偿为目的的资产业务都适用。
市场法也称现行市价法、市场价格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参照交易资产的异同,并据此对可参照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这种运用通过市场检验过的结论来评定资产价值。
很容易被并购双方所接受。
因此,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最为直接、最具有说服力的评估方法之一。
市场法只适用于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评估业务。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疗法。
根据评估对象的预期收益来评估其价值,是很容易被并购双片所接受的,收益法一般适用于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或者能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或无法重置的特殊资产的评估活动.如企业整体参与的股份经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兼并、重组、分离、合并均可采用收益法。
此外,可以单独计算收益的房地产、无形资产也町应用此法。
(4)转变政府角色,理顺并购机制。
为降低主并企业的并购成本,政府部门往往干预企业转让价格.授意评估机构降低被并购企业的企业价值,严重歪曲r企业价值评估机制.使并购行为呈现盲目性、非理性。
针对这种问题,政府部门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市场规律办事,改变观念,转变角色,最重要的是国家相关机构要改变评估政府业绩的方式.不能仅凭政府所辖地区效益差的企业数埴多少来衡量其业绩优劣,从源头上解决政府包办并购的行为,使企业并购行为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5)加强对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
为了适应公司并购的实践,中介机构应快速发展,为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提供信息、咨询、融资,资产评估及策划并购策略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