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绝句》精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5 古诗二首 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5 古诗二首 绝句》

感谢欣赏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行白鹭飞上(
)的天空。
一行白鹭飞上(瓦蓝瓦蓝)的天 空。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秋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
停 泊
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 题:《绝句》
jué
绝句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 现实主义诗人。他热爱生活, 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 山,被世人誉为“诗圣”,杜 甫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一生写诗1400多首。

绝句
[唐] 杜 甫
lí mínɡ
hánɡ(一行白鹭)两个黄鹂鸣翠柳,
hánɡ
一行白鹭上青天。
hán lǐnɡ
窗含西岭千秋雪,
xínɡ(飞行)

门泊东吴万里船。
岭 lǐnɡ
结构: 左右 部首: 山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书写要紧凑,捺伸
展有力。
绝句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 )鸣( ), 一行( )上( )。 窗含( )( ), 门泊( )( )。

古诗二首绝句

古诗二首绝句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Hale Waihona Puke 迟日 泥融 鸳鸯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朝的伟大 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与“诗 仙”李白并称“李杜”。他一生写了很 多诗,保存到现在的有1400多首。《绝 句》便是其中的一首。
写作背景
代宗宝二年(736),安史之乱平 定了,杜甫回到成都草堂。此时他的心 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不 禁欣然命笔,四首绝句一挥而就。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杨柳 趁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课件)(共17张PPT)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课件)(共17张PPT)

jué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黄鹂

白鹭
鹂鹭
鸟字旁的字大多与鸟 有关,看到偏旁可以 推测字义。
一行白鹭上青天
háng
一行白鹭上青天
háng 银行 行业

xíng 行动 进行
门 窗 一两
泊 含 行个 东 西 白黄

句 吴 岭 鹭 鹂 唐
诗人透过窗 户看诗人到过了什 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万 千 上鸣
里 船
秋 雪
青翠 天柳
杜 甫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你圈画出来。
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景物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情是怎样的? 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好这两句诗。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映日荷花别样红
绝句
唐 杜甫
断绝 灭绝 绝对
绝句: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每首绝句有四句 诗,每句有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有七个字 的叫七言绝句。有些没有题目,就直接叫“绝 句”。
诗圣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 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 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 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古诗二首》绝句、村居

《古诗二首》绝句、村居

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 把风筝放上蓝天。
拓展延伸
这么美的一幅春景图、这么美的一首诗, 能把它桃始华; 二候仓庚鸣; 三候鹰化为鸠。
桃花
柳树
燕子
鸳鸯
风筝
春天的脚步
古诗二首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 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拂堤杨柳醉春烟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 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 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 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儿童散学归来早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 么耽搁,回家挺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主旨概括
《绝句》朴实自然,动静结合,有声有 色,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 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水花鸟的喜爱 之情。
课堂练习
《绝句》描绘了杜甫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 春色,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黄 、翠 、白 、 青。“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 一行白鹭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写出的 诗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hán lǐnɡ
窗含西岭千秋雪,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bó wú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讨论: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 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是说由窗往外望,西岭 雪山好似嵌在窗框中。
讨论:“千秋”和“万里”是整整一千年 和一万里吗?你还学过这样的诗句吗?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动景 静景
绚丽多彩 清新开阔
谢谢聆听
绝句
听老师范读课文的同 时用“/”画出节奏,标注
[唐]杜甫
两个 / 黄鹂 || 鸣翠柳, 一行 / 白鹭 || 上青天。
不知道的字音,读通诗句。 窗含 / 西岭 || 千秋雪,
门泊 / 东吴 || 万里船。
我会认
jué



míng

行 含 岭 泊 háng
há n
lǐng
b ó
(绝对)(黄鹂)(鸣叫)(一行)(包含)(山岭)(停泊)
窗含西岭千秋雪,
古地区名。
虚指,夸张写法,形容时间久远。 虚指,夸张写法,形容路途遥远。
门泊东吴万里船。
停船靠岸。 指到路途遥远的东吴去的客船。

统编版语文二下15古诗二首 绝句 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语文二下15古诗二首  绝句 课件(共22张PPT)
千秋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千秋,虚指, 指很多年。 青天:蔚蓝的天空。青,蓝色。 泊:停泊。
产品运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 一行白鹭飞向高远的蓝天。
产品运行
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 情感?
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开阔的画 面,令人赏心悦目,表达了作者闲适、愉 悦的心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项目介绍
《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 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 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 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 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PART 02
内容讲解
产品运行
第1 5 课
古诗二首 -绝句
01
02
介绍作者 内容讲解
目录
CONTENTS
03
04
思&探究
总结
PART 01
介绍作者
项目介绍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
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主要作品: 《绝句》《 春望》《春夜喜雨》等
项目介绍
春望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认识“绝、鹂” 等 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 会写“绝、含” 等 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
产品运行 重 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 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点
产品运行
产品运行

《绝句(迟日江山丽)》0

《绝句(迟日江山丽)》0
春天的脚步 古诗二首 绝句 (唐)杜甫
丰乐中心小学 权兴祥
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
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
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
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
绝句
绝句
唐·杜甫
迟chí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ní融róng飞燕子,
shuìyuān yāng
沙暖睡鸳鸯。
认读字词
chí ní shuì jué
迟泥睡绝
迟到
jiào
泥土 睡觉
水泥 睡眠
绝对 绝情
绝句
chí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ní风花草香。 泥融s飞huì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唐·杜甫
• 迟日江山丽, • 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 • 沙暖睡鸳鸯。
迟日江山丽
• 《诗经》中有: “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 “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 写景: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状物: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唐·杜甫
• 迟日江山丽, • 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 • 沙暖睡鸳鸯。
添加关键词或正音并练习背诵
( )句 唐·杜甫
( )日江山( ), 春风花草( )。 ( )融飞燕子, 沙暖( )睡鸳鸯。
绝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课件

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 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 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 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 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 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 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 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 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我会认
绝句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 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 空中自由飞翔。
想一想: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 ,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前两句写 动景,后两句写静景,整诗更加生 动天的黄鹂、白鹭、翠柳、天 空、千秋雪、万里船等构成的一幅美好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动态
两个黄鹂
一行白鹭

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两两相对,在蓝蓝的天空下,白鹭展 翅飞行,黄鹂在绿柳丛中鸣叫,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 清新动人的春景。表达了诗人闲适、喜悦的心情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秋、万里”都是虚数,“千秋”是千年的



静态
千秋雪
万里船
杜甫 字子美,唐代著名现实主 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主要作品 有《春夜喜雨》《春望》《绝句》等,著 有《杜工部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

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

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

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

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

数量
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

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 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读全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