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记录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5篇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5篇小组合作学习记录(一):主持人:xx参加人员:xx讨论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意见或提议:周金荣: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必须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保证,就成为空中楼阁。
这个教学环节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
但由于时间不足,学生的思维还未充分打开就往往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
对策:要真正实现小组有效合作,确实使学生人人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得,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尤其是涉及思维发散训练更需要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独立观察、思考。
高珊:教师指导不及时。
对策: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并参与,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进取,有的学生合作不够,这时教师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学会表达自我的想法,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
解格联:评价不全面。
对策:来自同学的鼓励,比来自教师的更有效果,一方面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评价,如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正确,是否有条理,是否表达简练等等,另一方面把学生个人的竞争引向小组团体的竞争,我们不仅仅要表扬合作有成果的小组团体,并且要表扬分工合理,协作成功的小组团体,要多肯定团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教师还要调整好教学过程,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姚忆微:规则不明。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立刻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
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
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策: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时间:2019年9月10日活动主题:《画图》教学过程及反思活动过程摘要:一、研讨:要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作为教师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做好工作,例如:学生分组的技巧;依据教学资料选择不一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课堂上组织语言的使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范文3篇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范文3篇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范文一:20XX年2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验式训练,训练的时间虽短,收获却很大。
训练虽然结束了,但留在心里的震撼却是永恒的。
回顾在训练中受的挑战和磨练,感受颇深。
整个过程把妙趣横生的游戏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信心和勇气,而且给我带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在体验中,每个项目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鼓励,在一开始设计自己团队的队名、队徽、队歌,就预示了此次活动的整个过程离不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短短的一天的时间,我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撞击和震撼,这种撞击和震撼我会铭记终生!下面从认知和心里感触来谈谈自己的感触。
一、学会沟通交流,是加强团队建设的重要保证。
顾名思义,团队,是团结的队伍。
没有团结,加强团队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
千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同室坐。
能在同在一所学校共事确实是缘分。
由于性别差异、性格差异、情绪差异、工作思路差异等因素,在工作中难免发生争论和摩擦,甚至出现暂时的不快。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进行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思考问题,体谅对方当时的心境和难处,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把双方的矛盾和问题想得简单化,避免复杂化,力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坚决避免无事生非、上纲上线,芝麻小事演变成矛盾纠纷。
沟通交流是消除矛盾隔阂的有效办法,要敢于放下架子,主动找别人谈心、解释情况,直至主动道歉也无妨。
二、加强互动,协作支持“为工厂创收”活动中让我明白了,优秀的团队首先应该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愿景,以及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必须要制定计划。
有了共同的目标,有了计划,就需要每一个人用心的全力以赴,密切配合。
所有成员在工作中做到有分工有协作,能够相互支持,是加强团队建设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发扬团队的协作精神。
协作精神是团队精神的重要内涵,团队每位成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分管工作与全校工作的关系,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讨活动记录表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课题名称
研讨主题
活动时间
地点
活动形式
介入人员
人数
主持人
记录人
活动
内容
活动
目标
活动
过程记录
活动效果
反思
息县立项课题中期管理评估表
课题名称
承担者单位
联系电话
课题组负责人
职务
业务领域
课题组成员
课题级别
计划完成时间
课题开展情况(是否进行开题论证、研究方案是否完备;启动研究时间、人员落实情况)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备注:1、此表可复印。
2、一张表只用于填空一个立项课题
创作时间、实际开展情况;开展哪些研究活动,积累了哪些资料)
阶段性成果情况(撰写工作小结、论文、论著、课程与活动设计、操纵技术等;取得了哪些研究经验等)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安插
学校科研领导小组
评估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县区教研室(教科所)
评估意见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6e342d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5.png)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下面是分享的合作学习。
供大家参考!合作学习目标结构理论是多伊奇(M.Deutsch,1949)在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在团体中,由于对个体达到目的奖励方式不同,导致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同。
多伊奇将这些方式分为三种:相互促进方式,相互对抗方式,相互独立方式。
这些不同的作用方式对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多伊奇认为目标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化型。
合作型目标结构指的是,团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若团体中有一个人达不到目标,其他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
在这种条件下,团体成员之间必定会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
竞争目标结构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
在团体中,只有当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时,某个个体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取得成功。
如果其他人成功了,则削弱了某个个体成功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对抗、消极的。
每个个体都只按一种对自己有益的方式活动,但对于其他个体来说则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以增加自己成功的可能性。
个体化目标结构指的是,个体是否达到目标与其他同伴是否达到目标无关,个体注重的是自己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
因此,个体寻求一种对自我有益的结果,而并不在意其他个体是否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
个体之间形成的联系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
多伊奇在自己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合作型目标结构使得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他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提高得更快。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一、引言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任务中,学习者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和协调,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共同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并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
我们小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进行了一次合作学习项目,这个项目要求我们合作完成一个研究报告,对一些特定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团结合作,相互协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我将详细记录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收获。
二、合作学习的过程1.确定小组成员角色我们小组在一开始的时候,首先确定了每个成员的角色。
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和兴趣,我们选定了一个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的组长,以及几个负责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成员。
这样的分工有利于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2.制定合作计划在开始合作学习之前,我们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合作计划。
我们按照时间表分配了不同的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沟通和调整。
我们还设定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和里程碑,以便能够及时评估和改进我们的学习成果。
3.进行调查研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小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每个成员负责不同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并及时将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其他成员。
我们还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4.分工合作在研究报告的编写阶段,我们小组进一步细化了任务分工。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撰写特定的章节或段落,并及时将自己的成果提交给其他成员进行审阅和修改。
通过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我们大大提高了研究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5.提交和评估成果在合作学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小组将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提交给老师进行评估。
我们还进行了小组内部的自我评估,并就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通过这些评估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合作学习的收获1.提高了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每个成员的优势和特长,互相帮助和补充,从而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
(完整word版)小组合作观察记录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分析观察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分析观察表观察要点:小组合作方式、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问题:如何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提高语篇教学的实效性观察要点:小组合作方式、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问题:如何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提高语篇教学的实效性小组活动的设计,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培养表格一、分析学生互助合作学习实效1、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英语学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热情。
3、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二、影响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效能发挥的因素1、首先,必须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得力的组长。
2、其次,要创设情景,给学生设计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
3、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条件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多样,一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完成。
小组合作学习适宜在三种情况中开展。
一是开展活动、探究问题时的合作学习。
二是选择解题策略时的合作学习。
三是复习、梳理总结阶段的合作学习。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
3. 精心设计,搭建合作平台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复杂,都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如孙老师的第一节课中有些问题不采取小组合作同样可以解决,是为了合作而合作。
到第二节课时孙老师就非常注意讨论问题的设计了,把第一节课的六次小组合作精简到第二节课的三次小组合作。
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内需,让学生感到只有合作交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成功体验,更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
孙老师的前后二节课在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方式上进行了较大改动,其教学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增加语言实践机会,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求语言,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 汇总5篇》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汇总5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得我们的解决方案更加完善和全面。
在小组讨论中,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时甚至能够发现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或者新的思路。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我们的小组在合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我们都能够积极的去解决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
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团队合作,每个人都能够尊重和听取别人的意见,提高了我们的合作效率和成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
只有当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协作,才能真正达到共同目标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每个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理解和体会到别人的困难和不易,提高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管理和自我修养。
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希望能够更加注重自己的主动学习,并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思考问题,实现更高水平的合作和成果。
同时,我还要更加注意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有效的团队协作、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合理的资源利用,这些能力不仅仅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运用,更是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小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对于团队成员来说这都是宝贵的学习经历。
我们能够理性的看待事物,尊重别人的想法,认真负责的分工合作,最终能够实现良好的学习成果。
在小组讨论中,我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好,通过交流,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还能够借鉴别人的经验和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案例3篇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案例3篇篇一: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在尝试的过程中,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曾经迷茫过、徘徊过,也曾经步入了误区。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有了些许的心得和体会。
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案例及反思。
1.探究过程中的小组合作:请学生围绕问题“文章中让你最感动的是哪里?为什么?”展开讨论。
这个探究过程需要各组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就问题展开讨论,所以小组成员需要适当搭配,否则有些学生会被冷落。
因此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
如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等,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有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负责小组全局、协调小组学习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检查员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组员各尽其职,完成探究。
在整个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起指导作用,否则学生小组合作效果不明显。
教师也可适当地激励学生:看看哪组配合得最好、发表得最有见解。
经过讨论,由汇报员汇报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晶,其他各组补充或纠正。
反思: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与竞赛。
同时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
整个课堂人人参与学习、个个互动补充。
合作促进了互动,互动升华了兴趣。
2.表演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幸福在哪里》教学片段在教学《幸福在哪里》一文时,选择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八人小组内分好角色,由朗读到脱离课本。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幸福到底是什么?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自寻找自己的有利证据,很好地理解了课文,掌握了文章的中心。
反思: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
并且强调,只有愿意学习,才能学得好。
在排演中,学生相互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
学生在趣味盎然、快乐无比的表演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学习自觉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