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一节课PPT
合集下载
体育与健康ppt课件

适量脂肪摄入
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 油、鱼油和坚果,避免摄入过 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充足蔬果摄入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 质和膳食纤维,应保证每天摄 入足够的数量和种类。
健康饮食与体育活动的结合
合理搭配食物
根据运动需求和消耗的能量,合理搭配食物 ,保证能量和营养素的供给。
运动前后的饮食补充
蛙泳是一种较为省力的泳姿,适合长 距离游泳。
武术运动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 注重内外兼修,以柔克刚。
少林拳
少林拳是中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 一,以刚猛有力、实战性强著称
。
南拳
南拳是一种南方特色的武术,注 重手法、步法和身法,以刚劲有
力、变化多端为特点。
03
体育运动的益处
提高身体素质
01
02
03
04
增强肌肉力量
通过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 力量,提高身体耐力。
改善心肺功能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 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呼吸系统
效率。
促进骨骼健康
运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和强壮 ,预防骨质疏松。
降低体脂肪
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促进 脂肪燃烧,降低体重和体脂率
。
增强免疫力
提高抵抗力
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 的功能,减少感冒和其
遵循正确的运动技巧
学习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避免因错误的动作导致损伤。
运动后的放松与恢复
放松活动的重要性
放松活动能够促进身体恢复,减轻肌肉酸痛和疲劳感。
放松活动的内容
包括拉伸、按摩、温水浴等,根据运动项目和个人情况选择相应 的放松方式。
休息与睡眠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开学第一课室内课PPT课件

2、除腿脚不便或不能 在室外活动的疾病,必 须到达操场集合。
3、有先天性疾病不能 参加体育课活动的请带 上病例证明复印件,并 提前告知。
测试方法:
出现下列情况当次测试不计成绩
1、出发时抢跑 2、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 3、当次测试结束漏绕标志杆 4、测试过程中人或球出测试区域 5、故意手球 6、球过最后一个标志杆后,到达终点 前,脚未触球。
排球对墙垫球
测试方法:
出现下列情况当次测试不计 次数: 1、脚踩或踏进地面标志线。 2、采用传球或其他违例动作 击球。
第二类项目
✓ 引体向上(男生) ✓ 斜身引体(女生) ✓ 原地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 ✓ (二选一)
第三类项目
✓ 立定跳远
第四类项目
✓ 1000米(男生) ✓ 800米 (女生)
其中第一类项目每人测试2次,第二类项目引体向上、斜身引体每人测试1次,第三类项目每人测试3次,第四类每人1次
足球运球绕标志杆
2、体育素质综合评价考核=体育与健康学科评价考核(6分)+ 国家体制健康标准测试(4分)
体育与健康考试统一考试评价标准
体育与健康学科评价考核
评价考核依据: 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七至 九年级教材内容及标准执行。
评价考核内容以及评分结构:
03
体育类赛事
校内
5月:体育活动月(篮球、乒乓球等) 10月:校运会(田径比赛、课间操、 趣味项目等
篮球行进间运球上篮
测试方法:
出现下列情况当次测试不计 成绩:
1、出发时抢跑 2、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 3、测试过程中人或球出测试区域
中考体育分值(60分)
总分:60=50分(四项)+10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考核)
3、有先天性疾病不能 参加体育课活动的请带 上病例证明复印件,并 提前告知。
测试方法:
出现下列情况当次测试不计成绩
1、出发时抢跑 2、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 3、当次测试结束漏绕标志杆 4、测试过程中人或球出测试区域 5、故意手球 6、球过最后一个标志杆后,到达终点 前,脚未触球。
排球对墙垫球
测试方法:
出现下列情况当次测试不计 次数: 1、脚踩或踏进地面标志线。 2、采用传球或其他违例动作 击球。
第二类项目
✓ 引体向上(男生) ✓ 斜身引体(女生) ✓ 原地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 ✓ (二选一)
第三类项目
✓ 立定跳远
第四类项目
✓ 1000米(男生) ✓ 800米 (女生)
其中第一类项目每人测试2次,第二类项目引体向上、斜身引体每人测试1次,第三类项目每人测试3次,第四类每人1次
足球运球绕标志杆
2、体育素质综合评价考核=体育与健康学科评价考核(6分)+ 国家体制健康标准测试(4分)
体育与健康考试统一考试评价标准
体育与健康学科评价考核
评价考核依据: 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七至 九年级教材内容及标准执行。
评价考核内容以及评分结构:
03
体育类赛事
校内
5月:体育活动月(篮球、乒乓球等) 10月:校运会(田径比赛、课间操、 趣味项目等
篮球行进间运球上篮
测试方法:
出现下列情况当次测试不计 成绩:
1、出发时抢跑 2、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 3、测试过程中人或球出测试区域
中考体育分值(60分)
总分:60=50分(四项)+10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考核)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课件-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适量运动 心理平衡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指运动 方式和运动量适合自己的 身体状况,并能坚持锻炼。
中学生应每天坚持一 小时体育锻炼。
合理地安排学习身体 锻炼的时间,适量运动是 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生活
按时作息,包括按 时进餐,有规律地进行 学习和从事各种活动, 保证足够睡眠。
结合个人具体情况:体能水平、性别、作 息规律、兴趣爱好、个人运动水平、生活 条件以及锻炼的目的等。
制定和实施锻炼计划的程序
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体能和自身的健康状况 制定锻炼目标和锻炼计划 实施锻炼过程 自我评价、总结
要点回顾
体能要素的分类: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 肌肉耐力、肌肉力量、心肺耐力、柔韧性、
灵敏性 速度 反应时 力量 平衡性 神经肌肉协调性
制定锻炼计划
一.锻炼目标(发展心肺耐力、发展灵敏性) 二.运动项目(这点很重要) 三.运动心率 四.持续时间(30~60分钟) 五.运动次数(每周几次)
制定锻炼计划的注意事项
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循序渐进原 则、超负荷原则和恢复性原则等。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科学发展体能
什么是体能?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
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体适能)是指足以胜任日常活动和学 习而不宜疲劳的身体适应能力;此外,还
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和能够应付所遇到的压 力。
有氧运动
特点: 中低强度,持续时间长。
功效: 1. 可以有效发展心肺耐力,关键是采用适当的
健康的概念
• 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指一个 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 指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的健康。
初中-体育-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初一《体育与健康》开学第一课-课件

23
培养运动的 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 炼的习惯
4
5
具有良好的 心理品质,表 现出人际交 往的能力与 合作精神
一种情绪和 压力调节方 式,形成积 极进取,乐 观开朗的生 活态度
上课注意事项及要求
上课注意事项及要求
1、不旷课、不迟到、不缺席。有特殊情况请假,课前 应向任课教师请假,请假条需任课老师或班主任签字,课后 请假不算。一学期累计迟到3次及以上或无故缺席、旷课2节 课及以上,本学期体育成绩不及格(特殊原因除外)。
严禁物品
上课注意事项及要求
3、上课前副体委到体育老师办公室报到,并带所有学 生应在静默铃声响前到指定地点集中,正体育委员负责整队 和点名。
4、课中不擅自离开操场和课堂、不蹿班、不在教学区 和学校门口游荡,不得擅自提前下课。有特殊情况,应该向 老师请假。
5、上课必须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注意自我保护。
体育与健康 第一节课
L/O/G/O
致同学
同学们,当你再次踏入初中校门的时候, 就意味着一个美好真切、丰富多彩的少年时 代已经来临。这个时期青春洋溢,充满无限 生机和希望,它是人一生中长知识、长身体 和心智逐渐趋于成熟的黄金时期。
体育与健康
青春期年龄大约在13岁到18岁之间,初一年级是 青春期初期,也是人的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 转折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 体的生长发,使身高增长,体重增加,呼吸机能 和心脏功能提高。体育锻炼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 长的最有效、最积极的手段。
什么是健康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 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 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 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 手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 1-1 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课件 (5)

3
队列队形练习的作用
• 端正身体姿势,振奋精神,养成良好的 训练作风。
• 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 • 严密课的组织,以利于完成课的任务。 •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
• 队列练习: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 作。
• 队形练习: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 • 列:学生左右并列站成一排叫列。 • 路:学生前后重叠站成一行叫路。 • 横队:由“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 • 纵队:由“路”组成的队形叫纵队。 • 翼:队形的两端叫翼。左端为左翼,右端为翼。
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其余学生按(高矮)顺序依次向左排列,自行 看齐。
纵队集合 口令:“成×路纵队——集合” 要领:基准学生迅速跑到指挥着前方适当位置站好,其余学生(高
矮)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直。或按横队集合向右转即可。 (2)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听到口令后,学生迅速离开原位置(稍息时,先立正,然后迅 速离开原位置)。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 1.1 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目的要求
• 了解队列队形练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 掌握队列队形练习常用的术语、基本知
识、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 通过练习能熟练运用口令指挥队列队形
练习。
2
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
• 口令指挥与队列队形练习是中学体育教 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体育课的 各个部分和两操活动,也使用于校内、 外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
11
②向中看齐 口令:“以×××为基准,向中看——齐”
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为基准”时,基准学 生左 手握拳高举,听到“向中看——齐”的动令后, 将手放下,其他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队列队形练习的作用
• 端正身体姿势,振奋精神,养成良好的 训练作风。
• 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 • 严密课的组织,以利于完成课的任务。 •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
• 队列练习: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 作。
• 队形练习: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 • 列:学生左右并列站成一排叫列。 • 路:学生前后重叠站成一行叫路。 • 横队:由“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 • 纵队:由“路”组成的队形叫纵队。 • 翼:队形的两端叫翼。左端为左翼,右端为翼。
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其余学生按(高矮)顺序依次向左排列,自行 看齐。
纵队集合 口令:“成×路纵队——集合” 要领:基准学生迅速跑到指挥着前方适当位置站好,其余学生(高
矮)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直。或按横队集合向右转即可。 (2)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听到口令后,学生迅速离开原位置(稍息时,先立正,然后迅 速离开原位置)。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 1.1 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目的要求
• 了解队列队形练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 掌握队列队形练习常用的术语、基本知
识、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 通过练习能熟练运用口令指挥队列队形
练习。
2
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
• 口令指挥与队列队形练习是中学体育教 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体育课的 各个部分和两操活动,也使用于校内、 外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
11
②向中看齐 口令:“以×××为基准,向中看——齐”
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为基准”时,基准学 生左 手握拳高举,听到“向中看——齐”的动令后, 将手放下,其他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人教版体育七年级全一册 1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课件 (1)

3、体育的概念和组成
(1)什么是体育?
19世纪60年代由西方传入我国,其译意是指维持 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一种教育过程。
随社会的进步和体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体育的内 涵在不断的拓展,逐渐形成与教育、文化相并列的新 体系。
定义: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以发展身 体、增强体质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 实质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方面的 内容。
(1)、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指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组织和 机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配下,充分而有效地发 挥效能,并始终处于一种正常运转的状态。包括:
(1)、体格健壮、体质良好、适应能力强。 (2)、体能全面。包括身体基本能力,身体素 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身体各机能系统的协调发展。
(3)、较强的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能力。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必须具有自我控制的能 力,并能正确地和辩证地认识事物,不随意地 受外界客体的影响,内心处于相对平衡和满足 的状态。
通俗言之,即指人们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 遇到困难、挫折、突变等情况时,能够做到心 理和谐,情绪稳定,精神饱满,从而正确地对 待、处理和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更是对你身体健康素质现状的分析。
测试和评价的结果可作为你设定锻炼目标的依据和 自我评价的基点。
3、各项测试指标的意义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
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
度、宽度和厚度以及密度。
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
及身体均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 体成分(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的比例, 它可以十分准确地评价人体有胖瘦状况,通常用体脂百 分比,即总体重中体脂的比例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