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码货规范

合集下载

货物码放规范

货物码放规范
货物码放规范
一、目的
为正确、合理、安全的码放货物。
二、适应范围
适应于公司所有进行货物码放操作和货物管理人员。
三、作业标准
3.1 卸货 3.1.1 承重 1.0 吨的托盘(两条腿),主要码放螺丝(杆)、工具及其他较轻 物品,总码放量不得超过 1.0 吨。码放其他货物以不超高超重为限。 3.1.2 承重 1.5 吨的托盘(三条腿),主要码除 3.1.1 条中所列举货物外的货 物,总重不超过 1.5 吨。码放其他货物以不超高超重为限。 3.1.3 地堆区货物码放高度一般不得高于 1.4 米。 钢管等可再次堆垛的货物,堆垛高度不得超过 3 米。 3.1.4 货物必须均匀码放在托盘上,破包、零散货物不上架,另行处理。 3.1.5 托盘所放货物如有倾斜、超出托盘必须扶正用拉伸膜加固,再码放。 3.2 入库 3.2.1 所有入库货物严格控制长宽高、倾斜等安全要素,符合要求方可入库。 整托重量由指定人员定期抽检。 3.2.2 上架时水平垂直缓慢升降,确认货叉未与托盘上下面接触,将托盘完 全、稳妥放于货架横梁后水平缓慢退出。 3.2.3 地堆区货物应按货位方向顺向堆放。
180 度的形式。这种方式类似于建筑上的砌砖方式,不同层间咬合强度较高, 相邻层之间不重缝,因而码放后稳定性较高,但操作较为麻烦,且包装体之间 不是垂直面相互承受载荷
4
旋转交错式
第一层相邻的两个包装体互为 90 度,两层间码放又相差 180 度,这样相 邻两层之间互相咬合交叉,货体的稳定性较高,不易塌垛。其缺点是,码放的 难度较大,且中间形成空穴,降低托盘的利用效率。
采用托盘堆码时,其堆码和出入库作业常采用叉车或其它堆垛机械完成, 采用桥式堆垛机时,堆垛高度可达 8m 以上,故其仓库容积利用率和机械化程 度比自身堆码有较大的提高

货物堆码管理制度

货物堆码管理制度

货物堆码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仓库货物堆码管理行为,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司所有仓库货物的堆码管理行为。

三、堆码要求
1. 货物堆码高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超高堆码应建立支撑结构。

2. 相邻货物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防止货物倒塌。

3. 堆码避免堆放不稳定的货物。

4. 堆码要求平整、整齐、紧凑,确保货物不会倾斜或崩塌。

5. 不同种类的货物应分开堆放,避免混淆。

6. 避免堆码过高、过宽,以免超载。

7. 避免在堆码上行走,以防货物掉落伤人。

8. 严禁在货物堆码上烟火,以免引发火灾。

四、堆码管理
1. 仓库管理员有责任对货物堆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处理。

2. 仓库管理员应根据货物种类、数量和形状,合理布局堆码位置,确保通道畅通。

3. 在堆码附近设置标示牌,标明堆码的种类和高度,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4. 对于危险品货物,应特别加强堆码管理,确保不发生事故。

5. 针对特殊情况,仓库管理员应灵活处理堆码问题,以确保货物安全。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或意见,请及时向仓库管理员反映。

3.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处理。

以上就是我司货物堆码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各部门严格遵守执行,确保货物堆码的安全与效率。

货物码放规范

货物码放规范

货物码放规范一、目的为正确、合理、安全的码放货物。

二、适应范围适应于公司所有进行货物码放操作和货物管理人员。

三、作业标准3.1卸货3.1.1承重1.0吨的托盘(两条腿),主要码放螺丝(杆)、工具及其他较轻物品,总码放量不得超过1.0吨。

码放其他货物以不超高超重为限。

3.1.2承重1.5吨的托盘(三条腿),主要码除3.1.1条中所列举货物外的货物,总重不超过1.5吨。

码放其他货物以不超高超重为限。

3.1.3地堆区货物码放高度一般不得高于1.4米。

钢管等可再次堆垛的货物,堆垛高度不得超过3米。

3.1.4货物必须均匀码放在托盘上,破包、零散货物不上架,另行处理。

3.1.5托盘所放货物如有倾斜、超出托盘必须扶正用拉伸膜加固,再码放。

3.2入库3.2.1所有入库货物严格控制长宽高、倾斜等安全要素,符合要求方可入库。

整托重量由指定人员定期抽检。

3.2.2上架时水平垂直缓慢升降,确认货叉未与托盘上下面接触,将托盘完全、稳妥放于货架横梁后水平缓慢退出。

3.2.3地堆区货物应按货位方向顺向堆放。

四、注意事项4.1不同承重的托盘严禁混放。

4.2托盘所载货物严禁超长、超宽、超高、超重。

4.3入库货物安全检查,谁接收谁负责。

五、码放示意图六、托盘堆码方式托盘堆码托盘堆码即将货物码在托盘上,货物在托盘上码放方式可采用自身堆码采用的码放形式,然后用叉车将托盘货一层层堆码起来。

对于一些怕挤压或形状不规则的货物,可将货物装在货箱内或带立柱的托盘上。

由于货箱堆码时,是由货箱或托盘立柱承受货垛的重量,故这种托盘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采用托盘堆码时,其堆码和出入库作业常采用叉车或其它堆垛机械完成,采用桥式堆垛机时,堆垛高度可达8m 以上,故其仓库容积利用率和机械化程度比自身堆码有较大的提高重叠式即各层码放方式相同,上下对应。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工人操作速度快,包装货物的四个角和边重叠垂直,承载能力大。

缺点是各层之间缺少咬合作用,正确 正确 错误错误 错误容易发生塌垛。

货物码放规范

货物码放规范

青岛X X X X有限公司管理文件签发:仓储部货物码放规范编号:HY-CC302货物码放规范一、目的为正确、合理、安全的使用公司新上立体货架。

二、适应范围适应于公司所有进行货物码放操作和货物管理人员。

三、作业标准3.1卸货3.1.1承重1.0吨的托盘(两条腿),主要码放盆角齿、气室、胶类及其他非金属制品,总码放量不得超过1.0吨。

码放其他货物以不超重为限。

3.1.2承重1.5吨的托盘(三条腿),主要码除3.1.1条中所列举货物外的货物,总重不超过1.5吨。

码放其他货物以不超重为限。

3.1.3地堆区货物码放高度一般不得高于1.4米。

a.半轴、半轴套管、贯通轴等可再次堆垛的货物,堆垛高度不得超过3米。

b.以工位器具到货的堆垛高度不超过5米。

3.1.4货物必须均匀码放在托盘上,破包、零散货物不上架,另行处理。

3.1.5托盘所放货物如有倾斜、超出托盘必须扶正用拉伸膜加固,再码放。

3.1.6整架含工位器具到货的,应严格检查货物是否超出器具约束范围,器具是否完好,以不影响安全堆垛为限。

3.2入库3.2.1所有入库货物严格控制长宽高、倾斜等安全要素,符合要求方可入库。

整托重量由指定人员定期抽检。

3.2.2上架时水平垂直缓慢升降,确认货叉未与托盘上下面接触,将托盘完全、稳妥放于货架横梁后水平缓慢退出。

3.2.3地堆区货物应按货位方向顺向堆放。

四、注意事项4.1不同承重的托盘严禁混放。

4.2托盘所载货物严禁超长、超宽、超高、超重。

4.3入库货物安全检查,谁接收谁负责。

五、码放示意图本程序由仓储部提出。

本程序由仓储部起草。

本程序由仓储部归档管理并负责解释。

正确正确错误错误错误。

货物码放标准

货物码放标准

货物码放标准
货物的码放是指在仓库中对货物进行合理、有序的堆放,以便
于管理和取货。

良好的货物码放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仓库的存储效率,还可以减少货物损坏和丢失的可能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货物
码放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货物的分类和分区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种类的货物
应该分开存放,以免混淆和交叉感染。

同时,对于易碎品和易腐品
应该单独区域存放,并且在存放时要注意避免受潮和受压。

其次,对于货物的堆放高度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般来说,货物
的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以免发生倒塌和坍塌的情况。

特别是对于重
物和易碎品,更要注意堆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对于货物的标识和标记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货物堆放
区域都应该有清晰的标识,包括货物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快速的识别和取货。

另外,对于货物的通道和通道宽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通道
的宽度应该能够容纳货物搬运设备的通过,并且要保持通畅,以便
于货物的取放和管理。

最后,对于货物的码放密度也是需要注意的。

不同种类的货物应该有不同的码放密度,一般来说,易腐品和易碎品的码放密度应该较低,而一般货物的码放密度可以适当提高。

综上所述,货物码放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仓库的存储效率和货物的安全性。

希望大家能够按照标准对货物进行合理的码放,以保证仓库的正常运转和货物的安全存储。

货物码放规范

货物码放规范

货物码放规范一、目的为正确、合理、安全的码放货物。

二、适应范围适应于公司所有进行货物码放操作和货物管理人员。

三、作业标准3.1卸货3.1.1承重1.0吨的托盘(两条腿),主要码放螺丝(杆)、工具及其他较轻物品,总码放量不得超过1.0吨。

码放其他货物以不超高超重为限。

3.1.2承重1.5吨的托盘(三条腿),主要码除3.1.1条中所列举货物外的货物,总重不超过1.5吨。

码放其他货物以不超高超重为限。

3.1.3地堆区货物码放高度一般不得高于1.4米。

钢管等可再次堆垛的货物,堆垛高度不得超过3米。

3.1.4货物必须均匀码放在托盘上,破包、零散货物不上架,另行处理。

3.1.5托盘所放货物如有倾斜、超出托盘必须扶正用拉伸膜加固,再码放。

3.2入库3.2.1所有入库货物严格控制长宽高、倾斜等安全要素,符合要求方可入库。

整托重量由指定人员定期抽检。

3.2.2上架时水平垂直缓慢升降,确认货叉未与托盘上下面接触,将托盘完全、稳妥放于货架横梁后水平缓慢退出。

3.2.3地堆区货物应按货位方向顺向堆放。

四、注意事项4.1不同承重的托盘严禁混放。

4.2托盘所载货物严禁超长、超宽、超高、超重。

4.3入库货物安全检查,谁接收谁负责。

五、码放示意图六、托盘堆码方式托盘堆码托盘堆码即将货物码在托盘上,货物在托盘上码放方式可采用自身堆码采用的码放形式,然后用叉车将托盘货一层层堆码起来。

对于一些怕挤压或形状不规则的货物,可将货物装在货箱内或带立柱的托盘上。

由于货箱堆码时,是由货箱或托盘立柱承受货垛的重量,故这种托盘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采用托盘堆码时,其堆码和出入库作业常采用叉车或其它堆垛机械完成,采用桥式堆垛机时,堆垛高度可达8m 以上,故其仓库容积利用率和机械化程度比自身堆码有较大的提高重叠式即各层码放方式相同,上下对应。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工人操作速度快,包装货物的四个角和边重叠垂直,承载能力大。

缺点是各层之间缺少咬合作用,正确正确错误错误错误容易发生塌垛。

托盘码放标准

托盘码放标准

托盘码放标准对于每天几十个班车、每车几百票、每票几十件货物的零担运输,在各个运输节点需要快速装卸和快速准确的交叉理货,才能减少丢失和差错,提升运输质量。

影响交叉理货的速度和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其中货物在托盘上的码放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因素。

好的码托,可以方便清点,减少差错;差的码托,导致货物混乱,无法清点。

码托时,应该注意以下一些原则和要求:1、货物码放时,必须遵循“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木不压纸”的原则。

2、货物码放时必须符合货物包装上储运图示标志的规定,按文字、箭头方向码放。

严禁超高、超重、超限额和倒置、侧置存放。

3、货物码放时必须保证每一件货物都标签朝外。

如果货物的尺寸较小,则必须码空心托,严禁码实心托或花心托。

4、货物码放时按照包装尺寸合理摆放,堆高要互相错缝压碴,保持整托货物的稳定性,保证在地牛和叉车转弯时货物不晃动、不散落。

必要时应使用捆扎带。

5、除大件货外,堆码时要求货物不能超出托盘四边,且托盘边沿需留出1-2公分。

6、托盘堆码高度一般不超过1.5M,堆码时必须注意货物包装的堆码限制,防止因摆放层数过多导致底层货物挤压损坏。

7、原则上同一托盘只放同一票货物,不得混放。

同一方向的小票货物可以拼板码放,但拼板时必须分开平铺码放,不可上下交叠,以免货物混淆。

8、一票多件货物需要码多个托盘时,应保证各个托盘按照统一规则码放,各托盘码放的货物数量相同。

需要强调的是,码托是个体力活,操作者多为文化素质较低的搬运工,需要经常性地对搬运工进行码托培训,日常加强码托检查和评比,使搬运工形成肌肉记忆和操作习惯,才能真正提高托盘码放的规范和效率货物可在托盘上码放成各种形式,主要有多层不交错堆码、层间纵横交错堆码、层间旋转交错堆码、层间正反交错堆码等四种方法。

工具/材料•托盘步骤/方法1.多层不交错堆码。

又称重叠式堆码。

它是在托盘上将货物向一个方向并列、从最下层到最上层完全一致的堆码形式。

其特点是货物的四个角上下对应,承载能力大,但由于各层货物之间未能啮合,使得货物间缺乏联系,容易引起垛间分离,货垛牢固性差。

国家标准码垛规范最新版

国家标准码垛规范最新版

国家标准码垛规范最新版随着工业自动化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货物的储存和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货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和经济,国家制定了最新的码垛规范。

以下是对最新版国家标准码垛规范的概述:1. 引言本规范旨在指导企业在货物码垛过程中遵守统一的标准,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损耗,确保货物安全。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业产品、食品、医药、化工产品等的码垛作业,包括但不限于仓库储存、运输装载等环节。

3. 术语和定义- 码垛:将货物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堆叠起来的过程。

- 堆码:货物码垛后形成的堆垛结构。

- 稳定性:堆码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不倒的能力。

4. 码垛原则- 安全性:确保码垛过程中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 稳定性:堆码结构必须稳定,防止倒塌。

- 经济性:在保证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空间和材料的浪费。

- 可操作性:码垛方式应便于货物的搬运和存取。

5. 码垛要求- 货物分类:根据货物的类型、重量、尺寸等进行合理分类。

- 堆码高度:根据货物特性和储存环境确定合理的堆码高度。

- 堆码方式:采用稳固的堆码方式,如交叉堆码、分层堆码等。

- 货物保护:对于易损货物,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使用托盘、垫板等。

6. 码垛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码垛规范和操作流程。

- 操作设备: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进行码垛作业。

- 操作环境: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干燥,避免货物受潮、污染。

7. 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定期对堆码结构进行检查,确保其稳定性。

- 维护保养:对码垛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其良好运行。

8. 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堆码倒塌等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 事故记录: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9. 结语本规范的制定旨在推动物流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高货物储存和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各企业应严格按照本规范执行,不断优化码垛作业流程,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码货规范
一、操作规范
1、码货原则:标签朝外,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木不压纸,长不压短,码放整齐、平稳,不能倒置,确保同票同位;
2、货区码货要求:重货(单件货物重量超过50KG即为重货)高度不得高于1.5米,轻货高度不得高于1.8米,货区码货需码放在划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得占用货区通道,保证人员及叉车设备能正常通过;
3、码放货物时要注意观察货物的包装,打木架的钉子是否裸露,包装外表棱角锋利的、打包带有铁扣的要防止被划伤,码货过程中出现货物倒塌,掉落的情况,工作人员应立即离开避免被砸到,严禁用身体任何部位进行接、挡;
4、利用手动叉车,机动叉车,电瓶叉车作业时,货物码放高度不得遮挡前进的视线,出现上述情况时,要有专人指挥作业;
5、装车标准:先里后外原则,像搬自家电视一样搬运货物,超重超大的货物尽量装在车厢最里面;
6、卸车标准:需遵循先上后下、先外后里顺序;
7、搬货过程中应该轻拿轻放,不准踩货、摔货、摔板、坐货、扔货、不准提货物打包带;严禁抛扔等动作对货物进行装卸或移动、不得野蛮踩踏、货上坐卧等对有损坏货物的行为;货物搬运过程中,离开手或工具时,与落地点高度超过30CM(约两拳头位置),或与落地点长度超过60CM(约一步距离)的,视为扔货;
8、严禁为了提高装载率而将小件货物硬往大件货物里面塞,对于小件货物要和大件有空隙的木架货物分开放置,也防止途中小件货物掉入木架当中。

二、货物装车的顺序各收货部门发往各大外场的货物装车顺序必须按照:偏线货——跨区域专线普货——区域内专线普货——卡车货物——城际快运——贵重物品——空运货物的顺序装车。

三、特殊货物操作规范
1、码放板状,圆柱等形状货物原则上不准竖立码放,需要竖立码放时,尽量选择柱子和墙壁作支撑物,码放在人,叉车不容易碰到的地方,避免倒下砸伤工作人员;
2、对于部分不宜使用机动叉车搬运的重货、大体积货、玻璃、石板、铁板等需多人合力搬运,应注意货物大小或结构,同时要有专人指挥,并保持一定间隔,步调一致;
3、搬运玻璃门窗及石板等易碎物品及重裸露机械、五金制品等容易划伤手的物品时要戴手套,小心谨慎防止划伤,在拉车的过程中,速度不能过快;
4、尽量不要将易碎品易损货物放在车厢下层、紧挨车皮、避免和坚硬的货物和外包装不规则的货物挨在一起,以防碰撞破损,且易碎易损品货上方不可摆放单件超过100KG物品;
5、如发现有潮湿货物,应及时修复或重新包装,并在清单上备注异常情况上报差错,所产生的费用向上一环节按相关收费标准收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