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

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

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一、引言二、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考虑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资源和技术能力。

需要评估项目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以确定其是否满足项目的需求。

需要评估项目开发团队的技术能力,包括开发人员的编程技术、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需要评估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技术方案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考虑。

三、经济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考虑软件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

需要评估项目的成本,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费用、软件工具的购买费用和人工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需要评估项目的收入,包括软件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其他潜在的收入来源等方面的考虑。

需要对项目的投资回报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利润率等方面的考虑。

四、操作可行性分析操作可行性分析主要考虑软件产品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

需要评估软件产品的用户需求,包括用户的功能需求、界面需求和性能需求等方面的考虑。

需要评估软件产品的用户群体,包括用户的规模、分布和特点等方面的考虑。

需要评估软件产品的操作流程和用户体验,包括软件的操作界面、功能布局和交互方式等方面的考虑。

五、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对可行性分析结果的和讨论。

在报告中,需要对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进行评估,分析各项指标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还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总体评价,包括项目的风险和挑战等方面的考虑。

需要给出项目的可行性结论,即判断项目是否值得继续开展和投资。

结论可行性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评估一个软件项目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和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软件工程中,进行可行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软件工程经济学中软件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的探讨

软件工程经济学中软件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的探讨
21 0 2年第 4期 ( 总第 1 4卷 1 2期 ) 5
大 众 科 技
DA ZHONG I KE J
No4, 2 2 . 01
( muai l N . 2 Cu lt ey o1 ) v 5
软件工程经济 学 中软件 项 目经济效益
分 析 方 法 的探 讨
岳 清
r t f e r eh d a d p y a kp ro t o i p p r a eo r t n m t o n a b c e d me h d i t s a e . u i nh
Ke wo d : o t re e g n e i g e o o c ; o o cb n f n l ss Ne rs n au p r a h I tr a r t f e r t o ; y rsS f wa n i e r c n mi s Ec n mi e e ta ay i; t ee t l ea p o c ; n e l ae o t n meh d n i p v n ru
折 现 率 : 指 将 未 来 有 限 期 预 期 收 益 折 算 成现 值 的 比 率 。 是
软件工程经济学是软件工程 学科与经济学( 微观 经济学 ) 有机结合的产物 , 它利用经济学 中成熟 的概念 、 技术和方法
为软件 工程决策服务 。软件项 目的经济 效益 分析就是对不 同 决策 的 “ 经济 效益 ”分析, 确 定各种方 案能够 产生的 “ 经济 效益 ” 为投资和决策依据 , , 软件项 目的经济 效益 分析是软件 工程过程 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给 出三种 常用 的经 济效益
加 起 来 , 并 定 义 其 称 为 该 项 目现 金 流 的 净现 值 N V P ,若 N V P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软件工程试题整理_词语解释题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成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换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

2、白盒法:该方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

白盒法也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

3、黑盒法:该方法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接口处进行测试,依照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因此,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4、渐增式测试:逐个把未经过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过测试的模块上去,进行集成测试。

每加入一个新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至程序组装完毕。

5、非渐增式测试:首先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单元测试,然后再把所有的模块按设计要求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

6、可执行的规格说明:这是一种使要求说明过程自动化的技术,通过可执行的规格说明语言来描述预期的行为“做什么”,人们可以从直接观察中用规格说明语言来规定任何系统行为。

7、经济可行性:对组织的经济状况和投资能力进行分析,对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进行估算,对系统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进行估计。

8、系统设计说明书:是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出发对系统建设中各主要技术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产物,其着重点在于阐述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将为后续的系统开发工作从技术和指导思想上提供必要的保证。

9、面向对象设计:是把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转变成符合成本和质量要求的、抽象的系统实现方案的过程。

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包括

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包括

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包括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包括需求分析、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三个方面。

通过对软件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可以评估项目是否具备可行性,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以确保软件项目的成功实施。

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的首要步骤,主要目的是确定软件项目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及其他约束条件。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功能需求:明确软件项目的基本功能,包括用户界面、数据处理、系统功能等,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详细划分和描述。

1.2 性能需求:定义软件项目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用户并发数等,评估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1.3 约束条件:确定软件项目的约束条件,如支持的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类型、开发语言等,在后续的技术分析中会根据约束条件进行技术选型。

二、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评估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能力和技术资源。

技术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技术能力:评估开发团队是否具备完成软件项目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方面的技术能力。

2.2 技术资源:评估软件开发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开发环境等资源是否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并是否需要进一步投入。

2.3 技术风险:分析软件项目的技术风险,如技术难题、对新技术的依赖程度等,评估项目是否能够在技术层面上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

三、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是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的最终环节,主要目的是对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成本估算:对软件项目的开发成本进行估算,包括人力资源、硬件设备、软件工具以及其他支出等方面的成本。

3.2 收益估算:对软件项目的收益进行估算,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收益。

3.3 投资回报率:通过对项目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计算出软件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回报周期。

第4章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风险分析PPT课件

第4章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风险分析PPT课件

4
t(年)
4
预备知识
甲若投资,其最低期望盈利率为15%,甲对以下投资项目该
如何决策呢?
110万元
若期望盈利率为9%,
该如何决策呢?
0
1
t(年)
100万元
分析:
1、110万元贴现到t=0时刻
110×(1+15%)-1=110 ×0.8696=95.656万元 < 100万元
即按投资者的期望应投资95.656万元
Kt NIS项目在寿命期内t期的投资额 N NIS项目使用年限
Hale Waihona Puke i 基准贴现率77
净现值法
评价项目是否可行的准则:
若 NPV0 ,说明在基准贴现率的水平下,该NIS项目可盈利,
故从经济效果角度出来看该项目投资可行
若 NPV0 ,说明在基准贴现率的水平下,该NIS项目仅能收
支平衡或可能亏损,故从经济效果角度出发来看,该项目投资不 可行
8
8
例题:
ERP项目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170 170 170 130 90
0 1 2 3 4 56 7 8
10 10 10 10 10 100 100 100 100
t Kt
Bt
Ct
0 100 1 100 2 100 t 3 100
4
解:NPV=-100-100*PVIFA10%,3
5
+80*PVIF10%,4+120*PVIF10%,5 +160(PVIF10%,6+PVIF10%,7+PVIF10%,8)
查复利现值系数表知: NPV(i=12%)
=-10+2*(0.8929+0.7118)+3*0.7972+4*(0.6355+0.5674) =0.4126 NPV(i=13%) =-10+2*(0.8850+0.6931)+3*0.7831+4*(0.6133+0.5428) =0.1299 NPV(i=14%) =-10+2*(0.8772+0.6750)+3*0.7695+4*(0.5921+0.5194) =-0.1411 得IRR=(13%+14%)/2=13.5%

第4章 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风险分析

第4章 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风险分析


提高企业经营的新理念

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提高员工的精神面貌
实用文档
4.2 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 4.2.2 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的计算
❖ 软件项目实际效益与预测效益的计算常采用的方法
▪ 系统运行的前后对比法
• 是通过项目实施前后的两个不同时期有关特征量的变化来确定项 目直接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工程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的一种评价方法。
▪ 将该项目盈亏临界点i = i0称为该工程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常记i0为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
▪ 内部收益率可以理解为对工程项目与占用资金的一种恢 复能力,其值越高,说明项目方案的经济性越好。
实用文档
内部收益率法
项目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判别准则如下:
经济 效益
直接 经济 效益
产品成本降低 劳动生产率提高 流动资金周转加快 产品质量提高 库存周转加快
定量计算
ERP 系统 效益
间接 经济 效益
社会 效益
资源利用率提高 提高企业决策水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减轻员工工作强度,提高员工的技能与素质
对用户服务水平的提高

文档的规范化与办公效率的提高

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6 7 8
90 10 130 10 170 10 170 10 170 10
注:1、i的选取(行业指标、基准贴现率) 2、80,120,160为净收益
实用文档
4.1 软件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 —— 4.1.2 单方案项目评价
2.内部收益率法
▪ 基本思想:内部收益率法是一种通过求解使工程项目方
案达到收支平衡时的对应临界贴现率i0,并将i0与基准贴 现率或最低期望盈利率(由投资者确定)i相比较来决定

软件工程经济学

软件工程经济学

软件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经济因素和决策方法的学科。

它涉及了对软件项目进行成本估算、风险评估和收益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软件工程经济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和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

一、软件项目成本估算软件项目成本估算是软件工程经济学中的关键环节。

正确估算软件开发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规划和调配资源,以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并在预算范围内。

为了进行准确的估算,开发团队需要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性和技术要求等因素,结合历史数据和专业经验,采用合适的估算模型进行计算。

二、软件项目风险评估软件开发项目中存在各种风险,如技术风险、进度风险和需求变更风险等。

软件工程经济学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通过对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团队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减少风险对项目进度和成本的影响。

同时,风险评估也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投资决策,选择具有较低风险并且有潜力收益的软件项目。

三、软件项目收益分析软件项目的收益分析是软件工程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决策投资软件项目时,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收益分析可以包括直接经济收益、间接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等方面。

对于商业软件项目而言,直接经济收益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软件销售收入、服务费用等。

而对于非商业软件项目,可能更加关注间接经济收益,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等。

四、软件工程经济学的决策方法软件工程经济学提供了多种决策方法,以帮助开发团队和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其中,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收益,计算出投资的回报率,并进行决策判断。

此外,还有风险收益分析、灵敏度分析等方法可以辅助决策。

总结软件工程经济学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它通过成本估算、风险评估和收益分析等方法,帮助项目团队和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精品文档-软件工程经济学(赵玮)-第2章

精品文档-软件工程经济学(赵玮)-第2章

与组织;(9)
(10)
(11) 软
(12)
(13) 成本、质量、工
(14)
(15) 项目成本确
(16)
(17)
(18)
பைடு நூலகம்
效益(利润)确定。
第2章 软件工程经济学 图2.1 软件实体交互图
第2章 软件工程经济学 图2.2 软件的工程经济分析展开结构图
第2章 软件工程经济学 上述18种工程经济活动的相关联系可详见图2.3。在图 2.3中方框表示一般的工程经济活动,而椭圆框则表示与软件 企业目标——效益所直接相关的工程经济活动。
第2章 软件工程经济学 1. 建设项目投资及其构成 所谓建设项目投资,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为实现 某项目(如软件项目、基本建设项目)特定的生产与经营目标而 预先垫付的资金。它是劳动消耗中反映劳动占用的综合指标。 建设项目投资一般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和无形资 产投资等。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为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所预先垫付的部 分资金,其中IT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厂房及其他构建物。
第2章 软件工程经济学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 专利权、著作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商誉、土地使用权等。 无形资产运用特殊的方式,将其“功能”体现到有形固定资产 中去,例如软件、软件工具、开发技术、开发模型与算法、工 程控制图等通过知识产品使有形资产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无 形资产在一定的特定区域与一定的时间内受到法律保护并具有 一定的垄断性(排他性)。为购买某种无形资产所支付的资金称 为无形资产投资。
(2) 工程经济活动所讨论的经济效果大多与“未来”有 关。因此,这种对未来经济效果的认识必须考虑在不确定性因 素或随机因素影响下的风险的存在,并寻找经济效果与风险的 合理权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行各业都在追逐着最大化利益。

针对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应该了解效益和项目之间的关系,以及效益的产生和效益的种类。

鉴于此,在相关经济效益问题的分析上,运用了系统运行的前后对比法对软件项目后评价或项目实际效益的估算和经验参数估计法对软件在实施前后,其各经济效益的相对变化的经验数值来估计各项直接经济效益。

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估算,并且利用费用-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根据其基本原理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最终判断项目产生的是正效益还是负效益。

关键词:系统运行的前后对比法经验参数估计法费用-效益成本-效益效益中图法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 A引言软件项目会给开发者带来效益,通过对项目的效益的了解,为了追求项目的理想效益,通过系统运行的前后对比法和经验参数估计法对项目进行估计,利用成本-效益和费用-效益对估计结果进行评估项目是否可行。

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对一个项目价值的体现,每一个软件项目都具备有自身的意义,软件项目的效益计算在项目进行过程很重要。

一、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特点、分类1.1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含义、特点经济效益[2]:是指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所谓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当软件项目实现以后对国家部门地区或者企业所产生的贡献和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项目的正效益,应该是该软件项目对项目的主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否则软件项目所带来的负效益会使项目的主体受到损失。

也正是因此不同的效益所追求的目标不同,项目获得的效益也不同,随着时间的变化,目标的主体也会随之变化,对效益的理解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每个项目所追求的目标都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时代背景。

根据时代的进步,项目的主体涉及广泛,效益也逐渐被细化,因此软件项目的效益被划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军事作战效益和科学技术效益等。

1.2软件项目经济效益的分类软件项目的所产生的效益有很多,所以为了方便管理项目所产生的这些效益,我们将效益分类。

根据效益所提供的贡献形式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3],直接效益包括成本和支出费用的节省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间接效益包括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由于直接经济效益更能直观的表现效益所带来的影响,大家一般比较注重它。

但是对于一些社会软件项目间接项目也是必不可缺的。

此外,根据受益面的不同,效益也可以被分为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来表现;根据和成本计算相仿被分为预测效益和实际效益。

1.3经济效益的意义第一,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生产更多产品和劳务,从而有利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

第二,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盈利和国家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从而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二、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2.1系统运行的前后对比法系统运行的前后对比法[1]是费用-效益分析方法之一。

项目的效益和费用是按项目兴建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

系统运行的前后对比法是通过项目实施前后与项目实施前后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有关特征量的变化来确定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软件项目后评价或项目实际效益的估算。

这种分析方法的依据是价值工程原理[4],侧重的是系统的输出功能和所需费用的比较。

功能是指系统的用途及对用户提供的效用;费用则是指信息系统在生命周期内的生产成本和运行、维护等成本。

根据价值工程原理,价值= 功能/费用,系统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使价值方程式中的功能和费用达到最佳配合比例。

这种配合既要求系统要提供必要的功能,又应花费最少的费用,这就有一个权衡和合理选择的问题。

一般而言,当费用增加时,功能也一定得到扩展。

费用低的系统功能有限,往往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功能优越的系统往往费用较高,用户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有无必要为此承担额外的费用。

由此可见,功能与费用的比值(即价值)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

当两者的比例趋于合理平衡时,价值也就趋于极值。

直接经济效益度量指标标记符表⎪⎪⎪⎪⎪⎪⎩⎪⎪⎪⎪⎪⎪⎨⎧•-=••-=•=••-=•-=•-=+++++=02160221522m 2m11024012301122202211665544332211)()()-(i )()()(T O O J T I I J T T CT C T J T F F J T L L J T C C J JW J W J W J W J W J W J m βθθααθ2.2经验参数估计法在已知系统模型结构时,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计算系统模型参数的过程。

18世纪末德国数学家C.F.高斯首先提出参数估计的方法,他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

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参数估计有了飞速的发展。

参数估计有多种方法,有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极大验后法、最小风险法和极小化极大熵法等。

在一定条件下,后面三个方法都与极大似然法相同。

最基本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

参数估计[2]在已知系统模型结构时,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计算系统模型参数的过程。

18世纪末德国数学家C.F.高斯[8]首先提出参数估计的方法,他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

经验参数估计法是利用软件在实施前后,其各经济效益的相对变化的经验数值来估计各项直接经济效益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系统规划阶段所做的效益预测。

考虑到项目主体从事产业与产品类型的多样化,故对其产业提高的认识有很大差别。

因而,无法得到企业实施ERP 前后的质量 效益的相对变化率的统一经验值。

经验参数表⎪⎪⎪⎩⎪⎪⎪⎨⎧••=••••=•••=••-•=•••=001602115013021120211)(T U O J T U I J T i U F J T U L L J T U C J F C βθαθα三、软件的费用-效益分析3.1费用-效益分析 3.1.1费用-效益分析的概述所谓费用-效益[1]分析就是对经济活动方案的得失、优劣进行评价、比较以供合理决策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较多地用于工程建设的项目评价中。

费用效益分析还被当作一种特殊形式的经济系统分析。

因为它所比较的费用与效益都是作为与该经济活动的目标相关的后果而从社会的观点来考虑的,分析本身也是为了提供建议和帮助决策。

费用-效益分析的方法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公共事业的问题,例如城市交通管理、防洪救灾的救灾事物处理等软件项目。

这些项目的目标和其他软件项目不同,它并不是以营利为目标,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也主要侧重的是社会效益。

费用-效益是发展中国家用于公共事业投资的大型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也是西方发达国家评价社会公用事业的社会、经济效果。

3.1.2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费用-效益分析法[7]的依据是价值工程原理,侧重的是系统的输出功能和所需费用的比 较。

功能是指系统的用途及对用户提供的效用;费用则是指信息系统在生命周期内的生产成本和运行、维护等成本。

根据价值工程原理,价值 = 功能 /费用,系统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使价值方程式中的功能和费用达到最佳配合比例。

这种配合既要求系统要提供必要的功能,又应花费最少的费用,这就有一 个权衡和合理选择的问题。

一般而言,当费用增加时,功能也一定得到扩展。

费用低的系统功能有限,往往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功能优越的系统往往费用较高, 用户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有无必要为此承担额外的费用。

由此可见,功能与费用的比值(即价值)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

当两者的比例趋于合理平衡时, 价值也就趋于极值。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在开始成本效益分析前了解成本现状十分重要。

你需要权衡每一项投资的利弊。

如果可能的话,再权衡一下不投资会有什么影响。

不要以为如果不投资成本就会变高。

许多情况下,虽然新投资可获得巨额利润,但是不投资的成本相对更小。

基本原理• Bt 公用事业(软件项目)第t年的净收益• Ct 公用事业(软件项目)第t年的净支出• T 项目的寿命• i 平均贴现率• B 公用事业项目的总收益• C 公用事业项目的总支出•则可用相对效果系数η来作为公用事业项目可行性的度量指标3.2成本-效益分析3.2.1成本-效益分析概述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由于实际问题中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许多参数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需要对这些参数做出多种假设,通过分析来检验它们对工程系统费用效果的影响程度,从而权衡利弊,选择有利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综合利用运筹学、程序设计、经济分析以及有关设备系统设计与使用等的知识和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5]是产品设想筛选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新产品方案选定以后,就应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这种产品的价格定为多少市场可以接受?为此开发、生产成本控制在什么范围内企业才能赢利?这样的一个成本范围企业有没有能力达到?这些问题都属于成本效益分析范围。

3.2.2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针对某项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比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设B(t)表示[0,t]年的项目累计效益,C(t)表示[0,t]年的项目累计成本[6],若对寿命期T内的任何t,恒有B(t)>C(t),则可认为该项目投资可行。

然而,对一般投资项目而言,并不总满足上述特性,它可能在某个时间区间段[0,T1]内有B(t)<C(t),在另一个时间区间(T1,T]内有B(t)≧C(t),B(t)曲线的交点为G,则由图可知,t=T1为该项目运行的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

并将T1与该项目运行的基准投资回收期相比较即可解决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问题B(C(t) F(t)T1 T 0若设B(t)和C(t)均为t 的线性函数 则由B(t)=C(t)可解出T1,为:成本—效益增量法(常用于解决用新系统来代替旧系统的项目决策问题)。

设 ()()t t B B 10、分别表示在[0,t]年原系统与新系统的项目累计收益。

()()t t C C 1、分别表示在[0,t]年原系统与新系统的累计项目成本。

令:()()t t t B B B 01)(-=∆()()t t t C C C 01)(-=∆1)()(且,0)(,0)(2>∆∆=>∆>∆t C t B t C t R η则可认为用新的软件系统来代替旧系统之方案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