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中的难句翻译技巧

合集下载

英译汉技巧和方法

英译汉技巧和方法

英译汉技巧和方法以下是 8 条关于英译汉技巧和方法:1. 哎呀,一定要注意理解原文的语境啊!比如说,“How are you?” 简单的一句,如果不结合具体场景,可能就会翻译得很生硬。

想象一下有人笑着对你说这句话,那可不是简单的“你怎么样”,可能就是“你好呀”之类的更亲切的翻译呀!2. 嘿,词性转换很关键哦!像“She has a good knowledge of Chinese”,这里的“knowledge”就不能死板地翻成“知识”,而要灵活处理成“她很了解中文”,是不是很巧妙?3. 哇塞,分清楚句子的主次结构可重要啦!就像“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这就得搞清楚“who laughs last”是修饰部分,主要说的是“笑得最好”,然后再准确翻成“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4. 天呐,千万别忽略文化差异呀!比如“a piece of cake”可不能直译成“一块蛋糕”,而是“小菜一碟”呀,不然就闹笑话咯!5. 注意哦,遇到长难句得学会拆分呀!像是“If the law is bad, you should not follow it”,拆成小部分理解再翻译,不就清楚多了嘛——“如果法律不好,你就不应该遵守它”。

6. 哎呀呀,适当增减词会让翻译更通顺呢!比如“He gave me a book”翻成“他给了我一本书”,要是原文强调只给了一本,那就可以加上“仅仅”之类的词更准确。

7. 哈哈,反复琢磨很有必要呀!像“Love me, love my dog”要是不仔细想,可能就翻译成“爱我,爱我的狗”,这就不对啦,应该是“爱屋及乌”呀!8. 记住哟,选取合适的汉语词汇来对应英语很有讲究哒!比如说“black tea”总不能翻成“黑茶”,而是“红茶”呀!总之,英译汉靠的就是这些小技巧和方法,多练多总结准没错!。

翻译难点经验分享

翻译难点经验分享

翻译难点经验分享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交流越来越频繁,翻译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作为一名翻译者,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点,这些难点不仅需要我们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更需要我们有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翻译中常见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词义歧义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词义歧义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在语境不明确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

对于词义歧义,我们需要运用上下文和逻辑推理,合理地进行翻译。

例如,英文单词“Bank”,既可以表示“银行”,也可以表示“河岸”,在翻译时就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判断。

又如英文中的形容词“fast”既可以表示“快速的”、“迅速的”,也可以表示“牢固的”、“紧凑的”,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句子结构及上下文来确定词义,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二、习惯用语和俚语在翻译世界各地的语言时,习惯用语和俚语是一个比较大的难点。

这些短语常常带有强烈的语言和地域特色,对于非母语的人来说,辨识和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根据语境翻译,同时也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例如,英语中的“kick the bucket”就是一个俚语,意思是“过世”,但是直译会很别扭,因此在我们翻译时可以使用相应的汉语俚语来表达,如“挂了”。

对于习惯用语,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相应的标准短语来表达,同时注意标注原文中的词语。

此外,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习惯用语和俚语,如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使用在线词典等。

三、语言风格差异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我们需要根据原文所表达的情感、语气和语言特点,去适当地调整和转化译文的语言风格,使其更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例如,英文中的语言风格普遍比较直白,表达方式也比较简洁有力,而中文中的语言风格则更多地倾向于温和委婉,表达方式更注重语气和修辞。

因此,在翻译时,我们需要结合不同的语言风格差异,适当地进行语言转换和修辞调整,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

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

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推荐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

二是中文表达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文章,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

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以找出一般的表达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达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他们相似极了。

(形容词)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physics .他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

(动词)Wheat, oat, and the like are cereals .小麦、燕麦等等皆系谷类。

(名词)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他是最后来的。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他最不配干这个工作。

长难句翻译技巧与实例讲解

长难句翻译技巧与实例讲解

长难句翻译技巧与实例讲解长难句是指结构复杂、读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句子。

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长难句可能会让翻译者感到困惑和挫败。

掌握长难句的翻译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长难句翻译技巧与实例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帮助翻译者在翻译长难句时能够游刃有余。

一、长难句翻译技巧1. 分析句子结构在翻译长难句时,首先要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

长难句的结构可能很复杂,因此需要耐心细致地分析,找出主谓宾等核心结构,明确句子的逻辑关系。

2. 分段翻译对于较长的句子,可以考虑分段翻译,将句子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分别翻译。

这样可以降低翻译难度,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含义。

3. 注重上下文长难句的翻译不能只看句子本身,还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把握句子所在段落和整篇文章的语境,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4. 注意词语搭配长难句中的词语搭配通常比较复杂,需要特别留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保持翻译的精准度。

5. 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对于不同长难句,翻译技巧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包括倒装、强调句、省略等。

二、长难句翻译实例讲解实例1:原句:Having been informed of the decision, he immediately called a meeting to discuss the matter.翻译:得知决定后,他立即召集了一次会议讨论这个问题。

分析:该句为分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型,首先对分词短语进行翻译,然后再翻译主句的内容,保持句子的连贯。

翻译:他们越想,越不明白。

分析:该句为越……越……的句型,需要将这种比较关系保留在翻译中,注意词语的搭配关系,确保表达的准确性。

翻译:她不仅聪明,而且漂亮。

分析:该句为倒装句,翻译时要将句子结构倒装,保持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

以上就是长难句翻译技巧与实例的讲解,希望能对翻译长难句时有所帮助。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保持对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的把握,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汉译英翻译难点

汉译英翻译难点

汉译英翻译难点举例说明汉译英的难点有哪些?一、学术型翻译每个语言环境下都会产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哲学领域、法学领域的不同名词,在语言环境的转换中,就要做到精确无比,不然容易不伦不类。

例如:1、社会领域脱贫致富――to shake off poverty set out on the road to prosperity 传销――pyramid sales 2、法学领域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3、部分汉语名词由于其专业性则需要用汉语拼音代替。

例如:神舟九号――Shenzhou IX。

二、古诗词的翻译古代的诗词,在现代人看来,理解都稍显困难。

所以在翻译成英语时,需要注意的是原作者的行文风格,通假字的翻译,增添主语或动词等方面。

例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如深林,复照青苔上。

Empty the hills, no man in sight, Yet voices echo here; Deep in the woods slanting sunlight ,Falls on the jade-green moss.三、主语的翻译在中文的许多句子里,都会省略主语。

而在英语句子中,主语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主语的翻译也就成了我们汉译英的一大难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求同存异――找主语办喜事要选个良辰吉日。

――We usually choose an auspicious day for wedding.2、推倒主语谢绝参观――The place is not open to vist ors. 3、转移主语这个村建了一所小学――A primary school is this village. 4、结构主语要成功,就要付出劳动――It will cost you much labor to succeed in anytime. 四.成语的差异成语蕴含着中国的许多传统故事,所以翻译起来很是费劲。

翻译英文长难句的分析方法

翻译英文长难句的分析方法

长难句是指语法复杂且信息量较大的句子。

英文翻译中经常会遇到长难句,翻译起来会比较困难,以下是详细说明的英文翻译长难句方法和例子:1.确定主语和谓语:先将长句中的主语和谓语确定下来,帮助理解句子的基本语法结构。

例子:英文:The conference that was held last week to promote the new product was a success. 翻译成中文:上周举办的推广新产品的会议取得了成功。

2.寻找句子中的包含性信息:寻找句子中并列或与主句相关的从句,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例子:英文:The theme of this year's conference, which is being held in Paris, is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 and design. 翻译成中文:今年在巴黎举办的会议的主题是技术和设计创新。

3.理解从句中的关系:获得复合句和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知识,例如因果、条件、同意和对比等。

例子:英文:As the weather got colder this winter, I started wearing multiple layers of clothing to keep warm. 翻译成中文:随着这个冬天天气越来越冷,我开始穿多层衣服保暖。

4.研究并理解上下文:将长句放入文章或段落的上下文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目的。

例子:英文:Despite the difficulties we faced last year, we achieved record sales and profits in several key markets. 翻译成中文:尽管去年我们面临重重困难,但我们在几个关键市场实现了创纪录的销售和利润。

5.长句分解成短句:允许句子中的字母、组成单词和整个单词来表示一个概念,从而更容易阅读和翻译句子。

中英文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

中英文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

中英文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因此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语言差异已成为一项挑战。

而中英文翻译则是在这种语言差异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英文之间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上的差异,还涉及到文化、习惯、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

因此,本文将分析中英文翻译的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 语言差异导致翻译困难中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是中英文翻译难点的最主要因素。

首先,语言的语法结构、基本词汇以及用词方式就存在巨大的不同。

其次,中英两种语言一些词汇上的差异也会导致翻译困难。

中英文翻译中的解决方法:1.深入理解目标语言和原始语言的语言差异。

语言是一种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方法。

在中英文翻译中,语言的不同之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译者需要深入熟悉两种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

一旦了解了两种语言的基本差异,译者就能更好地处理与源语言的语言障碍。

2.通过专业翻译工具提高翻译质量。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工具可以大大提高翻译的质量。

借助语法检查、拼写检查和同义词检查等工具,译者可以更好的处理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差异,从而提高翻译品质。

二.文化差异导致翻译难度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中英文翻译难点的重要因素。

文化渊源不同,习俗和惯例的差异,语言表述的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等因素都会导致文化差异。

中英文翻译中的解决方法:1.充分了解本国和目标国的文化。

因为译者需要将一种文化转译成另一种文化,所以译者必须深入了解本国和目标国的文化。

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即使是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词语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不了解文化,译者就难以准确的传达信息。

2.通过合理的解释方式缩小文化差异。

尽管文化差异难以避免,但译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解释方式来简化它们的影响,从而缩小文化之间的差异。

例如,在翻译一篇文化类的文章时,译者可以通过添加注释或其他方式来解释一些区域性的概念,以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长难句翻译技巧与实例讲解

长难句翻译技巧与实例讲解

长难句翻译技巧与实例讲解
长难句是指由多个分句组成,句法结构复杂,表达内容深刻且难以理解的句子。

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长难句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技巧来进行翻译。

1. 分割句子:将长难句分成几个简单的短句,分别翻译,然后再将它们连在一起,
形成一句完整的句子。

这样做有助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思,也可以减少翻译过程中的困难。

例如:
原句:The girl, who had been abandoned by her parents, grew up in an orphanage and finally became a successful lawyer.
翻译:这个女孩小时候被父母遗弃,在孤儿院长大,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律师。

2. 解释关系:长难句中的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转折
关系等。

在翻译时,可以使用适当的连词或状语从句来表达这些关系。

3. 使用连接词:长难句中的分句之间通常需要使用连接词来表达句子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连接词有and、but、or、so等。

例如:
原句:She is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翻译:她又漂亮又聪明。

4. 注意上下文语境:在翻译长难句时,要充分考虑句子所处的语境,尤其是上下文
的意思和内容。

有时候,即使一个句子很长,但是在上下文中的意思很明确,翻译时可以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

在翻译长难句时,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同时要充分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和对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可以更准确地翻译出长难句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译汉中的难句翻译技巧
英译汉是将获取的英语信息用正确的汉语表达出来,它要求译文准确、通顺、符合汉语习惯。

英译汉中的难句通常有以下特点:
一、用词比较庄重,典雅
倾向于使用正式语体的词语,力求给人以持重感,一般多用拉丁语,德语、法语等来源的大词、长词、抽象词。

二、句子长、结构复杂,或者句型特殊,习语生疏
在英译汉过程中,这些难句常常令人望而生畏。

其实,不管句子有多么长,多么复杂,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掌握典型的难句翻译方法,有的放矢地运用翻译技巧,会顺利地将句子的含义清楚地用汉语表达出来,达到“信、达、雅”,提高译文质量。

1、理清主要结构
翻译长句时,要首先理清主句和从句,弄懂句子的主要结构,确定主谓(宾)关系,然后再逐一分析句义,将意思翻译出来。

一般说来,英语长句结构比较复杂,作为修饰成分的定语,尤其是定语从句,常位于中心词之后,而且从句中还会套从句、短语中套短语。

比较复杂的句子常带多个从句或冗长的定语和状语。

因此,翻译长句时,首先要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通过语法分析抓住主谓结构,弄清定语、状语的修饰关系;然后根据上下文弄清句义的层次和逻辑关系;最后用恰当的汉语准确表达出句意。

进行英译汉时不能固定一种方法,必须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对句子进行综合处理。

例:
You have heard itrepeated that men of science work by means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that by the help of these operations,they,in a sort of sense,manage to extract from mature certain matural laws,and that out of these,by some special skill of their own,they build up their theories.你们多次听说过,科学家是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工作的,他们用这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力求从自然界找出某种自然规律,然后他们根据这些规律,用自己的某种非同一般的本领,建立起他们的理论。

分析:该句为复合句,主要结构为“主—谓—宾—宾补”。

主句中的it是形式宾语,代替后面三个由that引导的平行宾语从句。

词组by means of意为“借助于”;in a sort of sense 为插入语,意思是“在某种意义上说”。

第二从句中these operations 指“归纳法和演绎法”。

2、翻译技巧
⑴、化整为零
化整为零即分译法,英语句子主从分明,等级森严,结构是在一个主句统辖之下,在不同的地方添枝加叶,插入各种从属结构,层层展开。

对于这种结构应先化整为零,遇到修饰词与主语之间的关系不太密切,或者定语从句太长的句子时,在译文中可以将从句或短语分离出来单独叙述,也可以译成并列句,或者译成两个独立句。

例:Similarly,radio stations transmit programs to distant countries in short waves which can travel all around the world。

同样,无线电台用短波把节目传送到遥远的地方,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

⑵、化静为动
英语句子是以主谓为主轴,以动词为核心的多层结构。

但是由于英语动词在句中,前要与主语一致,后要与宾语、补语照应,形式变化多样,受多方牵制使用极不自由,所以每个句子只能使用一个限定动词。

而名词、介词由于含义准确丰富、表达凝练简洁、没有词形变化、备受推崇。

尤其在强调端庄准确的论说文中,这种静态表述可以使句子结构变得严谨,避免歧义。

⑶、顺译法
如果长句中一连串的动作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可以按原句顺序,用顺译法翻译。

例:You have spent a whole evening in a French music hall with a dirty-looking fat man who,instead of having messages slipped into his hand by dark-eyed beauties,gets only an ordinary telephone call making an appointment in his room。

你和一个看上去脏乎乎的胖子在一家法国音乐厅里消磨了整个晚上,并没有黑眼睛的美人儿悄悄地把情报塞入他的手中,他只不过接了个普通的电话,约定在他房间里会面。

分析:该句主要结构是:You…spent a whole evening…with a fat man…。

句中的关系代词who引出定语从句修饰man。

在该定语从句中,介词短语instead of having message slipped into…beauties与从句谓语动词gets…telephone和分词短语making…in his room表示该定语从句中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三个动作,翻译时顺译为好。

⑷、逆译法
有的句子需要使用逆译法,从后面着手往前翻译,逆着原文顺序才能译通。

例:What has become of him?他怎么啦?
⑸、视点转移
翻译中的视点转移指按照译语的思维方式或表达习惯重新组织原句的信息,从原句不同或相反的角度来表达同样意思。

英语和汉语均有从正面或反面表达句意的现象。

对一些不宜直译的英语词汇或句子,依然汉语习惯反话正说,将原意译出来,会使人一目了然。

翻译时运用视点转移的技巧能使译文易懂流畅,更符合汉语习惯。

⑹、形象转移
英汉语言中的比喻因各自文化不同有很大差异。

有时,两种语言的喻义相同,但是喻体相异,即“意合而形离”。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不能一味照搬原文,而应实行对喻体的“视点转移”。

例:A wreck on shore is a beacon at sea。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⑺、数字转移
为了尊重汉语习惯,有些数词在英语的习语中,在译成汉语时,要用视点转移的技巧,使其符合汉语表达方式。

例:Ten to one the train will be late。

这趟火车十之八九要晚点。

⑻、色彩转移
有些表示色彩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具有不同的内涵,翻译时切忌望文生义。

例:He knocked his face on the door and his cheek turned black and blue。

他的脸碰在了门上,因此,他的面颊变得青一块,紫一块。

⑼、双重否定与视点转移
英语句中含有双重否定时,在译成汉语时,经常运用视点转移的技巧,处理成肯定句,使意思更加简洁、明确。

例:I don’t think we have asked for anything that they haven’t done。

我认为我们所要求的事情,他们都已经办到了。

(译文运用否定的转移,将句中的双重否定译作肯定。


3、反客为主
在译被动语态时,应反客为主。

英语被动语态使用比较多,尤其是科技论文中特别突出,这与汉语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汉语表达中,主动语态比被运语态用
得更普遍些。

因此,在进行英译汉时,最好能尊重汉语习惯,将英文被动句转换在汉语主动句。

翻译时应注意运用以下技巧:
⑴、英语的主语转换成汉语的宾语
有些被动语态只能用汉语的主动句来翻译时,可以将英语被动句的主语变为汉语主动句的宾语,以便突出谈论的事物,不需要表明的行为主体可以省略。

例:The present should never be chained to customs which have lost their usefulness。

绝不可用那些已经无用的习俗来束缚现在的手脚。

⑵、用“被”等词提示行为的主体
译文必须表示出被动时,可以用“被”、“为……所”、“受到”、“叫”、“让”、“靠”、“遭到”、“挨”等词来表示,这样更能引人注目。

例:The earth’s surface in the area of Manhattan is composed of solid concrete。

曼哈顿地区的地层表面是由坚硬的混凝土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