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呼啸山庄》爱情悲剧的原因
从《呼啸山庄》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的爱恨情仇看爱情、人性和社会文明

忍受 贫 穷 的 生 活 。在 矛盾 中她 选 择 物 质 之 爱 ,抛 弃 了精 神之 爱 。三 希 斯 克 利 夫 对 于深 爱着 他 的伊 莎 贝拉 毫无 爱意 ,但 他骗 她 私 奔 后 又
年 后 ,希 斯 克 利 夫 的 归 来 使她 欣 喜 若 狂 。然 而 ,她 与 希 斯 克 利 夫之 问 冷 落 、厌 恶 她 ,葬送 了这 个 贵 族 少 女 生 的 幸 福 。 希斯 克 利 夫 对 凯
的情 爱 是 她 的合 法 丈 夫所 不 能 容 忍 的 ,林 顿 坚持 要 凯 瑟 琳 作 出选 择 。 瑟 琳 的 女 儿 凯 茜 和 自己 的儿 子 小 林 顿 也 折 磨毒 打 ,扬 言 要把 他 们 活
她 一 直 到 死 也 不愿 意 ,因 为 两个 人能 够 满 足 她 不 同 层 面 的 爱 。凯 瑟 体 解 剖 。他 设计 软 禁 和 使 用 暴 力 强 迫 凯 茜 和 奄 奄 待 毙 的 小 林 顿 成
她 所追 求 的爱 是 非常 矛 盾 和 复 杂 的 ,具有 双 重 性 :一 重 是 由于人 的天 中 成 就 的 人 性 彻 呔被 恨 摧 毁 了 。此 时 他 想 到 的 不 是 老 主人 的恩 情 ,
性 ;另一 重 是 其 自私 ,虚 荣 的 人 性 。一 蘑 爱 表现 在她 喜欢 希 斯 克 利 夫 不 是 滴 水之 恩 涌泉 相 报 ,而 是 刻骨 铭心 的恨 和 狭 隘 的爱 。他 和 凯 瑟
受 到物 质 利 益和 社 会 文 明 的影 响 ,凯瑟 琳 自私 、虚 荣 的 性 格使 她 背 叛 活的唯 理 由。他利用辛德利纨绔子弟的豪赌纵饮 ,令其倾家荡产,
了 爱情 ,以 实现 和 满 足 她 对 名 望 和 财 富 的渴 望 和 追 求 。她选 择 林 顿 , 引他 走 向死 亡 。他 甚 至 把 魔 掌 伸 向 辛德 利 的 儿 子 一 无 辜 的小 哈 里
自私性《呼啸山庄》中的悲剧根源

型业塑!童鎏自私性:《呼啸山庄》中的悲剧根源高飞1刘洋2(1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合肥丁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摘要: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彻底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一面——自私自利.基本上正是由于书中人物的自私导致爱情悲剧的一再发生.当然最终结局在下一代的无私中升华,也只是作者对人性的思索与希望。
关键词:《呼啸山庄》自私悲剧命运一、引言一部优秀的小说应该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小说不仪要反映现实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H要体现作者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才能不断吸引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解读.去探索。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存19世纪发表时反响平平,不被重视。
而在百年之后对它的解释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的极人关注.这一方面同然是冈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另一方面则足因为书中强有力地描绘了爱情的痛苦与欢乐,深层次地揭示出了人性的自私,以及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产生。
在《呼啸山庄》巾,艾米莉通过叙述恩肖和林顿两大家族两代人的情感纠葛以此来揭示人性中恶的一面——自私。
小说中无论是作为主角的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还是作为配角的欣、林等人的自私性格都不仅导致了自己的悲剧命运。
更促使了他人命运悲剧的产生。
二、男女主角的自私恶果首先,男主角希思克利夫是一个弃儿.由于他的这一身世以及后来的遭遇.形成了他极度自私的扭曲性格。
在恩肖家巾,除了老恩肖和凯瑟琳,其他人都冷遇、排斥和仇视他,尽管这样他并不在乎.只要有凯瑟琳的陪伴.他就心满意足.而最后凯瑟琳的背弃,转嫁他人。
这一切使他痛苦不已,郁积的苦闷无法排解,极端自私的性格使他疯狂报复.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得快乐。
如果说希思克利夫前半生的悲剧是别人造成的,那么在他的后半生中是他造成了别人以及自己的悲剧。
他其实应该知道凯瑟琳作为一个贵族小姐嫁给门当户对的林顿,本无可厚非.而他不能理解和忍受凯瑟琳的背叛,愤而出走,只能说明他的爱情是自私的。
呼啸山庄 之 凯瑟琳的爱情悲剧

呼啸山庄之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呼啸山庄》这本小说,但是始终都没有着手去阅读它,知道在课上老师介绍了这本书后我才从图书馆借来了这本书,津津有味的将它阅读。
《呼啸山庄》讲述的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讲了两代人的恩怨,先是凯瑟琳、希斯克利夫和埃德加,接着是小凯瑟琳、哈里顿和小林敦,都是一女二男,叙述的是两代人不同的爱情故事。
呼啸山庄的主人恩休带回一个孤儿,给他取名叫希斯克利夫,恩休十分宠爱希斯克利夫,他的儿子亨得利很恨希斯克利夫。
在恩休死后,辛德雷为了报仇对希斯克利夫百般迫害,这个时凯瑟琳却对希斯克利夫产生了感情,他们两个青梅竹马,一起玩耍。
但是随着家庭对凯瑟琳的教育,凯瑟琳开始嫌弃希斯克利夫的贫穷转而喜欢上画眉田庄的年轻多金又帅气的埃德加。
希斯克利夫知道后悲愤交加离家而走,三年后终于以富人的身份回到呼啸山庄。
但是使他悲伤的是他一生的挚爱凯瑟琳却已经嫁给了埃德加。
于是他开始了疯狂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辛德雷的所有财产,亨得利最终死去。
他的儿子哈里顿沦为了希斯克利夫的奴仆。
为了报复凯瑟琳,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萨贝拉,辜负而且深深伤害了一个爱他的女子的真心。
精神上受到折磨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留下了小凯瑟琳。
至此,是《呼啸山庄》中第一代人的爱情悲剧。
在我读到年少的凯瑟琳和年少的希斯克利夫玩耍时的情节时,我就想一个是孤儿,一个是富人家的女儿,他们的爱情会不会有美好的结局,会不会突破世俗的界限,阶级间的隔膜。
我想凯瑟琳是深爱着希斯克利夫的,正如她在跟艾利谈话时候所说“我这么爱他,那并不是因为他漂亮,艾利,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
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成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
而林敦的灵魂就如月光和闪电,或者霜和火,完全不同。
”“世上每一个林敦都可以化为乌有,我绝不能够答应放弃希刺克厉夫。
啊,那可不是我打算的——那不是我的意思!要付这么一个代价,我可不作林敦夫人!将来他这一辈子,对于我,就和他现在对于我一样地珍贵。
读书心得——《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探析

读书心得——《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探析一.凯瑟琳对于自我的背叛在小说当中,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是从小就萌发的,不过希斯克利夫是凯瑟琳的父亲在利物浦捡来的流浪儿。
所以他们两人之间的身份是有着一定的差异,不过他们之间却有着非常多的性格相似点,从小她们的性格之间就是两小无猜,而且青梅竹马,性格上面的相似点也让他们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基础。
由于希斯克利夫从小就是一个流浪儿的身份,因此,在小的时候经常在凯瑟琳的家中受到其他人的欺负,不过凯瑟琳却从来没有看不起希斯克利夫,反而把希斯克利夫作为自己一个非常好的朋友进行交往。
在小说当中,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长期的在一起游玩,小说里面讲到她们一大清早就会到荒原那里奔跑,一起干活一起玩。
不过他们这样的一种关系,最后却没有让凯瑟琳留在希斯克利夫的身边,实际上也是因为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存在的这种身份差异。
小说不断地体现出凯瑟琳对于希斯克利夫的深刻爱意,但是却没有办法让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真正的走在一起,凯瑟琳为希斯克利夫承受了过多的打骂,但是凯瑟琳对于希斯克利夫的感情却从来没有被动摇过。
最后凯瑟琳选择里没有和希斯克利夫一起,这个从本质上来看是凯瑟琳对自我真实想法的背叛。
由于凯瑟琳因为经历了一次特殊的造访,所以他对于希斯克利夫兰也不再有那么强烈的爱意,她不再是一个非常野蛮的女孩子,而选择打扮的像淑女一样,因为凯瑟琳意识到自己还是一个出身于贵族的女子,所以凯瑟琳最终还是选择了和贵族的男子结合在一起,而抛弃了流浪儿出身的希斯克利夫。
在这个变成淑女的凯瑟琳面前,希斯克利夫觉得非常的自卑,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出生是十分卑微的,而现在的凯瑟琳已经不再和自己一样,而是一个贵族的女子了。
所以凯瑟琳实际上选择了和林顿在一起,这是符合了他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从本质上看,凯瑟琳应该选择和自己感情和趣味更加相投的希斯克利夫,不过因为自己的出身是比希斯克利夫更高,所以凯瑟琳还是选择成为了贵族家里面的女子,这一点实际上也是凯瑟琳对自己真实感情的一次最为严重的背叛。
《呼啸山庄》的爱情与复仇

呼啸山庄的爱情与复仇
引言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Emily Bronte于1847年出版的经典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围绕着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展开了一个关于爱情与复仇的故事。
爱情的复杂性
在《呼啸山庄》中,爱情被刻画得非常复杂。
凯瑟琳深深地爱着希斯克利夫,但由于阶级差距和婚姻的考量,她嫁给了培根。
然而,即使结婚后依然对希斯克利夫念念不忘。
这种混乱而矛盾的感情使得爱情变得扭曲而令人心碎。
复仇的动机
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追求并最终失去的过程中积累了愤怒和恨意。
他将自己闷骚内向所有对他造成伤害或者障碍的人发泄出来,特别是培根一家。
复仇变成了他的动力,驱使着他不断报复。
复仇的无尽循环
《呼啸山庄》中的复仇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循环。
希斯克利夫以同样的恶意对待那些他认为是凯瑟琳离去后伤害她和自己的人。
这种复仇循环导致了无数的痛苦和苦难,损害了每个参与者,并最终毁灭了整个家族。
杂乱情感与人性探索
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正面临着各种复杂而混乱的情感,从爱到恨、从温柔到残忍,展现出了人性的多面性。
通过这些角色,作者探索了人类内心深处善良和邪恶之间永恒而较量。
结论
《呼啸山庄》在讲述爱情与复仇之间纠缠不清关系同时,也揭示了重要主题和道德观念之间存在微妙而复杂的相互作用。
小说通过其生动而真实描绘的角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情感和心理状态深刻洞察的能力,成为了一部令人深思的文学经典。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呼啸山庄》的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呼啸山庄》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学生姓名祝娟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班级11(23)学号********指导教师马建高2015年2月24日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呼啸山庄》的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史上甚至世界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小说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
论文主要通过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文明社会及弗洛伊德本能理论三个方面解析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悲剧成因,旨在实现对小说更为深刻的解读,突出艾米丽·勃朗特对幸福的深刻见解,同时指出个人与文明和谐关系对人类实现幸福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艾米丽《呼啸山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A Freudi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ve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AbstractEmily Bronte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woman poet in English literature. However, she becomes famous for her sole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whose structure and vision is unique. Because of its profundity, it is always considered as a “Literary Sphinx”. The brilliant novel has been studied from various critical perspectives, yet it remains unexhausted. And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love tragedy between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from psychological criticism.Thesis by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civilized societies and Freud's instinct theory analysis of causes of the tragic love between Heathcliff and Catherine aims to offe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mily Bronte’s and Wuthering Heights,,show Emily Bronte sharp insight on the mysterious relationships of happiness and civilization, highlight the profundity of Wuthering Heights and indicate that man will not live a happy life unless the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 and civilization is harmonized.【Keywords】: 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psychological criticism, Freud目录引言 (5)第一章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人格结构 (5)(一)希斯克利夫的人格结构——本我 (6)(二)凯瑟琳人格结构的不平衡——自我和超我 (7)第二章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反抗文明 (8)(一)凯瑟琳对文明的反抗 (9)(二)希斯克利夫对文明的反抗 (11)第三章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欲和恨欲 (12)(一)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爱 (13)(二)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死的本能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8)引言《呼啸山庄》结构独特,想象力丰富且意义深邃,但是这本巨作在当时并不被看好接受,甚至遭到各种讽刺批评。
《呼啸山庄》中的爱情观解读

德加 的,如果不 爱,那么书 中明确有 说凯 西是爱他 的;如果是爱 ,那 么她 却 是 那 么 强 烈 而 深 刻 地 爱 着 希 斯 克 利 夫 ,又 如何能 同时爱别人 。从她 的话 中可以看出她是 喜欢 埃德加 的,因为 埃德加 英俊 、有钱 、年轻 、活跃 。这 种喜欢 是普遍 的,是任何人都 可能给 予 的 。
“在正确地 回答那个 问题之前,有 许多事要考虑 的,”我说教似地讲着。 “首先 ,最重要的是你爱不爱埃德加先 生 ?”
“谁能不爱昵 ?当然我爱 。”她 回 答 。
然后 我就跟她 一问一答 ;对 于一 个二 十二岁的姑 娘说来 ,这 些问话倒 不能算是没有见 识。
“你为什么爱他 ,凯 西小姐 ?” “问得 无 聊 ,我 爱 一 一 那 就 够 了 。” “不行 ,你一 定要说 为什么。” “好吧 ,因为他 漂亮,而且在一起 很愉快 。”
“糟 ,” 这 是 我 的 评 语 。 “而且 因为他又 年轻 又活泼。” “还 是 糟 。” “而且 因为他 爱我。”
“那一 点无关 紧要。” “而且他有钱 ,我愿意做 附近最 了 不起 的女人 ,而 我有这么一 个丈夫就 会觉得骄 傲。” “太糟 了 !现在 ,说说你怎么爱他 吧 ?”
就 能继续活 下去;如果别 的一切都 留 下来 ,而他却给 消灭 了,这个 世界对 于 我就将成为 一个极陌生 的地方 。我 不会 像是它 的一部分 。我对 林敦的爱
像是 树林 中的叶子:我完全 晓得,在 冬 天变化树木 的时候 ,时光 便会变化 叶 子。我对希斯 克利夫 的爱 恰似下面 的恒 久不变 的岩 石:虽然看 起来它给 你 的愉快并不 多,可是这 点愉快却是 必 需的。耐莉 ,我就是希斯 克利夫 !
解读《呼啸山庄》

解读《呼啸山庄》《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小说。
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心理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呼啸山庄》进行解读:人物命运、爱情主题、自然景观以及社会背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小说中的人物命运。
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故事贯穿始终,他们的命运波折重重,充满了悲剧色彩。
希斯克利夫原本是一个富有的地主之子,但因为与凯瑟琳的相爱而放弃了地位和财富,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然而,凯瑟琳却嫁给了一个富商拉尔夫,使得希斯克利夫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最终,希斯克利夫为了报复拉尔夫,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导致凯瑟琳的死亡。
这种悲惨的命运安排使得《呼啸山庄》成为了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作品。
其次,爱情主题是《呼啸山庄》的核心。
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超越了世俗的界限,他们的感情纯洁而深沉。
然而,这种爱情却在现实的压力下变得越来越扭曲。
希斯克利夫为了追求凯瑟琳,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包括谋杀。
而凯瑟琳也在得知希斯克利夫的真实身份后,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爱情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和爱情的无奈。
再者,自然景观在《呼啸山庄》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说中的呼啸山庄和荒原地带都被赋予了神秘的象征意义。
呼啸山庄代表着希斯克利夫的内心世界,他在这里寻找到了灵魂的慰藉。
而荒原地带则象征着现实世界的残酷和无情,它既是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爱情的见证者,也是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
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艾米莉·勃朗特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
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呼啸山庄》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19世纪英国社会是一个阶级分明、贫富悬殊的社会。
小说中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虽然出身贫寒,但他们的爱情却是纯真而美好的。
然而,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呼啸山庄》爱情悲剧的原因
作者:江映霞蒋罗婷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6期
摘要:《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情节跌宕起伏,读来让人惊心动魄。
这个悲剧的产生并非偶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有其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
文章从以上两方面展开分析,以探讨造成这出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爱情悲剧社会原因个人原因
作者简介:江映霞,女,出生年月:1988年5月20日,四川眉山人,本科在读。
所在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详细通讯地址四川成都温江区柳台大道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枝区慧园A座315号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6-0028-01
一、引言
《呼啸山庄》是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杰作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艾米丽讲述了两代人的爱情故事,即凯瑟琳与希斯克里夫超凡的爱,及其后辈凯西和哈顿平凡的爱。
其中,前者奇异的爱情悲剧尤其深入人心。
本文将从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两方面进行探究,以分析造成凯瑟琳与希斯克里夫爱情悲剧的原因。
二、故事情节
小说围绕爱、恨、复仇的主题,在神秘恐怖的气氛中,讲述了凯瑟琳与希斯克里夫之间强烈、执着而又绝望的爱情悲剧故事。
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恩肖收养后,与凯瑟琳朝夕相处,并在共同反抗其哥哥辛德雷的专横暴虐的过程中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然而,凯瑟琳背弃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邻近的富绅之子埃德加,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
希斯克利夫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但最终却被凯瑟琳的鬼魂缠绕,在抑郁和精神错乱中死去。
三、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
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爱情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父权制主导着英国的家庭生活和子女的婚姻及命运,因此。
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爱情注定了是悲剧性的,而社会原因也成为了悲剧的根本原因。
首先,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虽然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却有着不同的出生背景和阶级地位。
凯瑟琳是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之女,她受到众人的眷顾,并被认为应该嫁给一位有地位、有财富、有身份的绅士;而希斯克里夫只是山庄主人收养的弃儿,当他失去唯一的庇护恩肖后。
便难以在家里找到立足之地了,只能在众人的唾弃中受尽磨难。
同时,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专横而残暴,他将希斯克里夫当奴隶使唤,使其蒙受屈辱,另外,他还对凯瑟琳实施父权式的管制,使她与希斯克里夫的爱情遭受阻挠和打击。
总之,来自社会和家庭背景的障碍注定了二者之间的悲剧结局。
四、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爱情悲剧的个人原因
社会原因是导致二者悲剧的根本原因,却不是全部原因。
在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相处期间,二人性格的缺陷和相处方式的不妥也导致了很多薄弱环节,最终造成了二者的爱情悲剧。
(一)凯瑟琳的个人原因
首先,凯瑟琳过于在乎社会和他人强加给自身的偏见和评价,最终屈服于外界的诱惑而违背了自己的意志。
在她与仆人奈丽的对话中,她明确地表达过,自己对埃德加的偏爱仅仅是出于埃德加的礼节、财富和名声,也就是说,她放弃了自己的真爱,却选择了一个更多受到社会认同而非自己认同的人,这样的选择即便是在奈丽看来,也是荒谬的。
其次,凯瑟琳多次当面向希斯克里夫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从而伤害了希斯克里夫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这也为二者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当凯瑟琳从画眉山庄回来以后,她感叹到,自己被那个“文明世界”的东西迷住了,并试图模仿其端庄、优雅的行为方式。
她甚至亲口对希斯克里夫抱怨,希望他能打扮得更整洁、干净一些。
这样的言语深深激怒了希斯克里夫。
而后来,她更是在无意中透露了自己对希斯克里夫地位和能力的不满,哭诉他无法像埃德加那样为自己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
这就是她不能嫁给希斯克里夫的原因。
这样的话对希斯克里夫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以致于让他由爱生恨,并展开疯狂的报复。
另外,凯瑟琳对待婚姻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她把自己与埃德加的结合看作是激励希斯克里夫的一种手段,并希望希斯克里夫能够因此而做出改变,取得进步。
然而,婚姻是神圣的,它需要两个人相互信赖,彼此虔诚。
凯瑟琳视婚姻为儿戏的态度和寄予其中的不正当目的导致了她自身爱情的悲惨结局。
(二)希斯克里夫的个人原因
来自希斯克里夫方面的个人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希斯克里夫被社会的偏见所击败,丧失了自尊和自信。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受到旁人的鄙视,结局还不至于如此。
但是,希斯克里夫却因此自暴自弃,以他人的眼光来看低自己。
当一个人失去了自尊和自信,连自己都不爱时,自然也就丧失了去爱别人的能力。
希斯克里夫从痛恨他人到痛恨自己,最终难以保全自己对凯瑟琳的爱情,并开始施展报复。
其次,希斯克里夫将自己置于爱与恨的极端当中,没有给予凯瑟琳足够的信任,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也没有足够的耐心。
在一段与凯瑟琳的对话中,希斯克里夫告诉她,这些锋利的石头是用来杀死那些企图从他身边夺走凯瑟琳的人。
可见他并不是充分相信凯瑟琳对自己的忠贞。
此外,他愤然出走前,并没有和凯瑟琳进行足够的交流,也没能了解她真正的意图,行事冲动而莽撞,终究将故事引入了悲剧。
最后,希斯克里夫具有大男子主义的性格,他希望给凯瑟琳保护和幸福,但是,这却与他卑微的地位和拮据的境遇相互冲突,使他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总之,希斯克里夫的身世和遭遇让他发展了以上性格方面的缺陷,也让自己身处于不利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中,无力追求和保持与凯瑟琳的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