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通识模块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语言课程、数学课程、文学与艺术课程、历史与文化课程、社会分析课程、道德思考课程等。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其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英文“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它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
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二、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1、语言课程2、数学课程3、文学与艺术课程4、历史与文化课程5、社会分析课程6、社会分析课程7、道德思考课程三、通识教育的意义有哪些1、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因而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使通识教育溶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中,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即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
3、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并能“仰望星空”的人才。
4、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可在相当程度上,整合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赋予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2022长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初中通识模块二三四所有测验答案

2022长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初中通识模块二三四所有测验答案通识模块二测试答案1、在师德评价设计的内容中,()是对评价结果的报告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报告评价结果的准备、传播评价结果的报告,进一步追踪评价结果以增加评价的影响力。
答报告评价结果的计划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是将师德评价的过程与结果科学而公正地向被评价者们公开呈现,以便使每一位教师能够正确了解自身的道德水平,进而反省不足、实现自我成长。
.答反馈阶段3、是对一个方案的成就所进行的测量、解释与判断。
其目的在于判断方案符合需求的程度,并全面考察方案的效果,包括预期效果与非预期效果,正面效果与负面效果。
答成果评价4、师德评价标准要多层次,具体来说至少要有三个层次:最基本的师德规则;日常的师德原则;()。
答高尚的师德理想5、师德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师德评价方案的制定和做好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协调、组织工作。
对师德评价过程能否科学、有效地实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答准备阶段6、为了让评价方式更加丰富全面、评价结果更加公正有效,师德评价中必然需要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如果对以下几方面考虑不周且缺乏应对策略,就会导致问题的发生。
一是(),二是过度追求主体多元化,三是过分强调他评在师德评价中的作用。
答忽略评价主体的实际情况7、由于受传统师德观念、多元化价值观和社会现实的影响,社会、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在师德认识和师德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过度追求师德的预设"高标”;过分细化外在的行为标准;()。
答过少制定行为程度的界限说明8、师德评价的()是整个师德评价过程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要通过考核小组、学生、家长、教师等各方的努力,才能保证是的评价结果更加真实有效,师德考核工作才能顺利完成。
答实施阶段9、()是对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的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评价进度、满足人员与资源需求的计划、元评价的提供、评价设计的定期更新计划经费预算备忘录或合约。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D107 周世范
教授
√
8 0012114 红楼梦学会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 3 第4周至第15周 名著鉴赏
学生自定
自定 蔡义江团队 副会长
√
9 0012115 南开大学 中华诗词之美
1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叶嘉莹
教授
√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
10 0012117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哲学概论
西北历史研究
11 0012118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所
12 0012119 旅游学院 陕西特色旅游资源
2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陆建猷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A106 张健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四16:00-18:00 SD410 成英文
SA306 景新强
教授、博士 √
博士
√
博士
√
5 0012108 西北大学 儒家经典与中华文明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9:00-21:00 SA306 景新强
博士
√
6 0012112 英文学院 戏曲史话
1 第3周至第8周 周三14:00-16:00 SD410 陈 栩 讲师、硕士 √
7 0012113 思政部 国学经典导读
第1页
序 号
课程号
院系
课程名称
学 分
上课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 地点
主讲人
课程所属模块
职称或学 位(资
中国 传统 文化
东西 方文
自然 科学
人文
自我
质)
明碰
与社 与人
通识模块一测验三,四答案

模块一,测验三题目1正确1、元代以后成为长期并行的两大教派是? a. 正一道和全真教正确2、道教三元节中的下元节时间是农历哪一天? a. 十月十五正确3、在下列宗教中,起源于中国本土的是? b. 道教正确4、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c. 道教正确5、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亲自为多种道教经书作注的皇帝是? d. 宋徽宗正确6、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浓厚的功利味道,表现在哪一方面? c. 现世实用正确7、下列文学作品中不是受道教影响而创作的是哪一个? b. 《红楼梦》正确8、道教得以兴盛是在以下哪个时期? d. 唐代正确9、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的皇帝是? c. 唐玄宗正确10、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道教产生后迅速发展的原因?c. 道教不但在精神上寻求解脱,同时祈求往生极乐世界正确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道教基本特点的是?d. 道教的主张是把一切众生救出苦海运往幸福彼岸,从而得以解脱正确1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道教产生的文化渊源:d. ①②③④正确13、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传统宗教,产于那一时期? d. 东汉末年正确14、下列哪一个道教活动实开了中国冶炼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先河? d. 炼丹术正确15、道教全真教的创始人是谁? c. 王重阳正确模块一,测验四1、中国第一座寺庙是下列哪一个? b. 白马寺正确2、佛教基本教义是把现实的人生断为"无常”"无我”和什么? c. 八苦正确3、下列哪一个成语不是从佛教演变而来的? b. 地利人和正确4、佛教中规模最大的三大石窟艺术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a. 麦积山石窟正确5、禅宗初祖是哪一位? b. 达摩正确6、下列关于"小乘佛教”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c. 小乘佛教只讲自我解脱,不讲普度众生正确7、下列哪一个节日不属于佛教节日? a. 上元节正确8、佛教在下列哪一时期传入中国? a. 两汉间正确9、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的是下列哪一位?d. 慧能正确10、大乘佛教尊崇的四大菩萨中哪一位代表"大智”? d. 文殊菩萨正确11、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以心传心,因而不用背诵经卷,只要坐禅修行的佛教宗派是下列哪一个? b. 禅宗正确12、佛诞节亦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摩尼诞生的节日,一般为农历的哪一天?c. 四月初八正确13、下列文学作品中,受佛教影响的是哪一个? d. 《红楼梦》正确14、下列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佛教对中国医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确15、佛教在中国进入鼎盛阶段是在哪一时期? c. 隋唐时期正确d. 魏晋南北朝。
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及学分选修标准

2019版培养方案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及学分选修标准
一、七大模块
A,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B.社会科学与国际视野
C.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D.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E.创新教育与职业发展;
F.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G.为人师表与行为世范二、学分选修标准
(一)非师范类学生
1.非师范类理科学生从A、B、E、F、G五个模块中进行选择,共选修4学分。
2.非师范类文科学生从C、D、E、F、G五个模块中进行选择,共选修4学分。
(二)师范类学生
师范类学生可从A、B、C、D、E、F、G七个模块中进行选择,共选修7学分。
其中,必须从G模块中选修3学分。
原则上,师范类理科学生从A、B、E、F、G五个模块中进行选择,师范类文科学生从C、D、E、F、G五个模块中进行选择。
三、补充说明
(一)课程性质的等同
(二)2016版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公共限选课和公共任选课都可认定为2019版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公共任选课。
通识类课程模块

通识类课程模块的重要性与价值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通识类课程模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通识类课程的真正价值可能并不明显。
本文将探讨通识类课程模块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是一种广泛、跨学科的学习经验,旨在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包括科学、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等。
这种广泛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世界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现实世界。
通识类课程的重要性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识类课程通常涉及多种观点和理论,这要求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分析和评估信息,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对于任何职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需要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2. 提高沟通技巧:通识类课程强调交流和合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沟通技巧。
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职场上,良好的沟通技巧都是成功的关键。
3. 增强创新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学生可以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4. 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尊重:通识类课程通常包含全球视野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观点,这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活和工作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5. 塑造全人教育:通识类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关注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发展。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总的来说,通识类课程模块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们不仅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帮助学生建立了全面的世界观,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创新能力、跨文化理解和全人教育。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推广通识类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这种全面的教育方式。
通识核心课素质课课程与模块对应表

教师教育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9012108
中外文化交流史
历史文化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21012205
比较法学
法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2012206
:比较政治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14012207
地缘政治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0014
法学通论
法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0611
:管理学
商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9325
管理学原理
计算机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7602
环球与中国风光旅游
环规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0020
:婚姻家庭法
法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11206
社会保障概论
商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11212
市场调查
商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4605
:文化名著与导读
历史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1012201
: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历史文化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6012106
:中国诗学经典导读
文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302804
中国文化原典解读一一 诗经
文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6012101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
文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302801
中国新诗作品赏析
文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9012109
中国运河文化
历史文化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4012113
环境与规划学院
艺术鉴赏模块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家庭教育学 教育思想史 教育管理学 学前教育论 中国房地产制度与政策 战后欧洲 战后日本 苏联、东欧的社会变迁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道德问题研究 现代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 新闻采写 毛泽东经典著作翻译研究(英 汉互译、双语) 安全防范与现代生活 环境教育学 大学生职业素养 人文经典阅读 西方哲学史 现代西方哲学 小说的形成—文学叙事学导论 战后美国、欧洲与俄罗斯 孙子兵法 《论语》讲读 佛教典籍介绍与选读 文物精品赏析 国际人道法 现代家政学概论 安全与防灾学概论 发现《道德经》 发现《论语》 新文字学 文化与养生 当代成人教育概论 当代政治学理论与政府管理 江西旅游与攻略 网络营销 世界名校概览 体育锻炼与健康 运动与环境 音乐治疗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
002077
002078 079 002080 002081
课程名称 旅游经济学 旅游地理学 世界旅游经济地理 现代西方哲学评介 当代西方经济学评介 社会学概论 社会经济调查与分析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知识产权法
人口学 世贸组织法 公务员制度理论与实践
教育法 法律热点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 律师与社会 国际关系中的法律问题 应用伦理学 网络道德 价值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市场营销 WTO 与中国 现代市场经济学 道教文化 企业文化学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艺术 企业战略管理 大学生入党必修 创业教育导论 现代企业形象策划—CIS 导入 形象设计
课程名称 运动与健康减肥
体育欣赏 体适能与健康 《昭明文选》导读 西方社会学理论 海权时代的中国海军 民国教授风采 美国历史与文化 中外史学思想比较 台湾历史地理 印度电影研究 宗教与文化 母亲教育学 古希腊罗马神话鉴赏
申论 文化地理学 经典心理电影赏析 成功学理论与实践 就业创业设计思维训练 文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培训 大学生团体辅导与素质拓展 建筑环境与风水 中国历代服饰 公民与法律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艺术传播概论 九型人格 中外经典动画赏析 互联网与国际关系 全球变化生态学 礼仪修养 “诗书礼乐美”概论 劳动权益保障 中国古陶瓷鉴赏 民族民间艺术赏析 欧洲历史文化名城概览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通识答案模块一1专业化的核心特质之一是(专业精神),即把服务对象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2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将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
3《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2012年2月)颁布的。
5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应当记录教学的成功经验,教学的失败原因以及(学生的活动情况)。
6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规划纲要》工作方针“育人为本”中的重点内容,那么,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应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
7《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是教师考核的唯一依据)。
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9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教师(不断研究教学和学生心理)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学生为本是指包含哪些方面(①②③④)①尊重小学生权益;②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③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④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学习、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⑤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要求改变教学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具体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
14小学教育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和能力,以下选项不合理的是(职业技能)。
15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体现了(能力为重)理念.16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约为(15-25分钟)。
17下面哪些行为不能体现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耐心与学生相处)。
18《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为何认为师德为先?(师德问题解决了,教师的理念和能力自然会提升019教育教学研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关于研究的说法不合理的是(新任教师应先打基础,暂不适合做研究)20教师自我反思隐含的基本含义不包含(教育工作需要创新)。
2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学生为本”理念的是(让学生自学,教师不加干预)22我国教育发展正在发生(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转变。
2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2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中师德为先,具体内涵包含哪些方面(①②③④)①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②热爱小学教育事业;③具有职业理想;④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⑤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小学生。
25小学教师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体现了(学生为本)理念。
模块二答案1.《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将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和潜力,抓住每一个闪光点,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树立牢固的(自信心)。
3.(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行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也是儿童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4.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校生活,主要是引导学生享受快乐的(往学习和交)。
5.(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6.(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7.安全无小事,将安全教育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实际中,做法不正确的是(校规校纪中明确禁止某些危险行为)。
8.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当(灌输知识)。
9.(同课异构)是在合作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出发,同中有异,彰显团队合作精神和个性光芒的教研合作方式。
10.欺辱行为在学生间普遍存在。
欺辱行为表现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有打骂、起侮辱性外号的直接欺辱,也有背后说坏话、群体排斥的间接欺辱。
处理学生间的欺辱行为,教师应当(发现有欺辱同学的行为立刻制止并给予批评)。
1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2.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下对策中合理的是(利用差异,在课堂上制造讨论和学生讲解的机会)。
13.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在工作中应当(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
1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15.(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16.学校开展安全教育,除了利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开展。
17.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最显著的标志是(为人师表)。
18.下面不符合教师道德要求的行为是(惩罚学生)。
20.“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主张之一,这一主张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一视同仁)。
19.(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21.当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事情,或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力所能及的要求时,教师要给予(. 肯定性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学生的发展。
22.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专门就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作了规定,减轻课业负担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减轻课业负担,教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减轻课堂教学内容,将减少部分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
23.(独立人格)是指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和不依附于他人的自主选择、独立见解和价值判断。
24.(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25.我们国家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原则基础上的。
模块三答案1、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措施不合理的是(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体育特长)。
选择一项:2、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出现的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3、(品德行为)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行为特征。
4、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近八成睡眠不足,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应当是(9-10小时)。
5、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过程。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采取(①②③④)6、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进行体育活动,该项活动的目的不包括(选拔一批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
7、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该做到(尊重、信任学生)。
8、“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在工作中应当(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
9、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哪条教育规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0、目前,很多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强,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鼓励家长与自己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11、小学组织教师基于校本研修,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学科知识的途径不包括(建立教师网络空间)。
12、幼儿参观小学之后,小朋友提出了诸多疑问,如“上课时能不能上厕所”“学不会问老师是不是必须举手”“小书包里都带什么”……,这启示我们在小幼衔接中,首要任务是(减轻心理压力)。
13、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具备的特点是(不主动)。
14 、“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说明在习惯培养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15、小学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拥有的有利于教学工作展开的(普通文化知识)。
16、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长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这一观点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17、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水平,在教育实践中可以依托多种途径实现,不合理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各学校的学生成绩,并进行评比)。
18、教师知识的核心是(学科教学知识)。
19、某学校经常发生学生破坏公物的事件,老师屡次批评教育均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你认为以下哪种方法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保护公物的责任人)。
20、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当于人类身心发展中的(童年期)。
21、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工作,某小学采取了以下措施,合理的是(积极与幼儿园、初中交流,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22、为了减少破坏公物的事件,学校开展了“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件物品都留下孩子的快乐成长足迹”的主题活动,这是体现了下列哪一种策略(构建情感融洽的班级文化)。
23多样化的交往形式也更有利于学生间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能力的提高。
对待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教师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发现有早恋等不正当交往立刻制止并当面批评)。
24、提高小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多种,下面方法较为合理的是(课堂教学中目标明确,任务清晰)。
25、对小学教师通识性知识的学习,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通识性知识的学习主要围绕所教学科展开)模块四答案1、“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
2、建立新型的家校关系,在充分尊重家长的基础上,我们要注意(使用现代电技术交流互动)。
3、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策略不合理的是(强化基础知识)。
4、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归结为认知能力、操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五个大的方面。
5、下列不属于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线索的是(学生与家庭)。
6、以下行为能够提高小学生合作意识的是(全校师生一起开展实践活动,共同完成任务)。
7、选择教育素材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兴趣与水平)。
8、探究教学的基本要素不包括(研究方案设计)。
9、小学生学习评价的具体方法不合理的是(成绩排名)。
10、对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认识正确的是(教育科研可以从一节课出发,以小见大)。
11、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这句话的实质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自然课上,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说出该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这种方法是在力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3、综合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下列有关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表述正确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14、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做出适时适当的评价,对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起着关键的作用,以下评价策略不恰当的是(统一性策略)。
15、下列行为不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是(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16、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教学过程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