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和摩擦系数
3、摩擦系数及摩擦力

土壤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管道中心线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的土壤应力:
v g H
图4-5:
(4-13)
当管道中心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的土壤应力见
v g H w s
4 2017/4/13
3.2
摩擦力计算
v g H w sw g H H w
3.2
摩擦力计算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2013规定:摩擦力计算公式中考虑了管道自重、地下
作用等因素。
2 1 K0 F Dc v G Dc g (4-11) 4 2
3 2017/4/13
3.2
1 2
摩擦力计算
0.6
3.2
摩擦力计算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规定,直埋敷设预制保温管与土壤的摩擦力采用下式
计算:
F (h Dc / 2) gDc pDc
(4-9)
由此可见,管道作用压力均按覆土计算,没有扣
除管道所占体积的重量和管水重量差值。
2 2017/4/13
不变,采纳了欧规摩擦力计算公式。
7 2017/4/13
(4-16)
6 2017/4/13
3.3
公式对比分析
计算结果显示:当管顶埋深1.5m,比值为1.068。 当管顶埋深0.6~3m时,比值为1.133~1.038。随着埋 深的增加比值减小,且随着管径的增加比值增大。
可见,按公式(4-9)、摩擦系数0.3,计算的摩擦
力要比按公式(4-11)、摩擦系数0.4,计算的摩擦力 大;如果摩擦系数和摩擦力计算公式都不变,对于大管 径管道必然会引起很大偏差。为之,修订《城镇供热直 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2013时,保留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标准

摩擦系数标准摩擦系数是衡量两个物体之间摩擦力强弱的物理量,它可以描述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相对滑动的难易程度。
摩擦系数的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其他相关组织制定,这些标准对于各个行业和应用领域来说都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摩擦系数的定义。
摩擦系数是指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与垂直于表面的压力之比。
摩擦系数通常用字母μ表示,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μ = F / N其中,μ代表摩擦系数,F代表摩擦力,N代表压力。
摩擦系数的单位是无量纲的,它没有具体的数值,只有相对大小。
摩擦系数的大小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当摩擦系数小于1时,摩擦力小于压力一般情况下,物体之间的相对滑动较为容易。
而当摩擦系数大于1时,摩擦力大于压力,物体之间的相对滑动就相对困难。
在实际应用中,摩擦系数的大小对于许多工程问题非常重要,比如机械制造、交通运输、材料选择等。
因此,制定摩擦系数的标准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指导性意义。
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摩擦系数的标准影响着零部件的选择和设计。
例如,在汽车工业中,制动片和刹车盘之间的摩擦系数决定了停止距离的长短。
如果摩擦系数过小,制动效果会很差,刹车距离会变长,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而如果摩擦系数过大,刹车片和刹车盘之间的磨损会加剧,降低零部件的寿命。
因此,机械制造行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摩擦系数标准来指导材料选择和工艺设计。
在交通运输领域,摩擦系数的标准同样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铁路行业中,轮轨之间的摩擦系数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运行速度。
如果摩擦系数过小,列车容易滑动,制动效果不佳,加大了事故的发生风险。
而如果摩擦系数过大,轮轨磨损会增加,导致维护成本的上升。
因此,铁路行业需要制定一系列关于轮轨摩擦系数的标准来保证列车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此外,摩擦系数的标准还在建筑、材料科学、地质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行业中,衡量建筑材料之间摩擦系数的标准可以指导材料的选择,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摩擦力和摩擦系数

摩擦力和摩擦系数(最新版)目录1.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定义2.摩擦力的产生原因3.摩擦力的类型4.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5.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6.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正文一、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定义摩擦力是一种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它可以阻止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彼此滑动。
摩擦力发生在两个接触物体之间,由于它们之间存在微观的不规则表面。
当两个物体相对滑动时,它们的不规则表面接触点会发生变化,这样会导致摩擦力的产生。
摩擦系数是表示表面防滑性的一个数字,它表示为 0.0 和 1.0 之间的数字,数字越接近 1.0,提供的防滑性就越大。
二、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两个物体之间存在微观的不规则表面。
当两个物体相对滑动时,它们的不规则表面接触点会发生变化,这样会导致摩擦力的产生。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粗糙度有关。
三、摩擦力的类型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在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力,它阻止物体开始运动。
动摩擦力是在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它阻止物体之间的相对滑动。
四、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重量比法和滚动摩擦系数法。
重量比法是通过测量挂在绳子上的载荷来研究摩擦,当物体开始滑动时,摩擦力系数是用吊在绳索上的物体的自重与物体的质量的商来计算。
滚动摩擦系数法是测量滚动摩擦力与正压力之间的比值,滚动摩擦系数为 k。
滚动摩擦系数的大小主要与相互接触物体的材料性质和表面状况(粗糙程度、湿度等)有关。
五、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摩擦系数的大小主要与接触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粗糙度有关。
此外,湿度、压力和运动速度也会影响摩擦系数。
六、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摩擦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例如行走、开车、滑雪或玩滑板等。
摩擦力在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和运动器材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摩擦力制动器、离合器和轮胎等。
摩擦力的公式使用条件

摩擦力的公式使用条件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物体间的粗糙程度以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摩擦力的公式为F=μN,其中F表示摩擦力的大小,μ表示摩擦系数,N表示物体间的压力。
摩擦系数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它是描述物体间摩擦力大小的一个参数。
摩擦系数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材质、表面粗糙程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同一种材质的物体间的摩擦系数是固定的,不同材质的物体间的摩擦系数则不同。
在使用摩擦力的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条件:1. 物体间必须有接触。
摩擦力只有在物体间有接触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如果物体间没有接触,则不存在摩擦力。
2. 物体间必须有相对运动或有趋向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只有在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有趋向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摩擦力才会产生。
3. 物体间的摩擦系数必须已知。
在使用摩擦力的公式时,需要已知物体间的摩擦系数,否则无法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
4. 物体间的压力必须已知。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因此在使用摩擦力的公式时,需要已知物体间的压力。
5. 物体间的运动状态必须已知。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运动状态有关,因此在使用摩擦力的公式时,需要已知物体间的运动状态,包括相对速度、加速度等。
在实际应用中,摩擦力的公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机械工程、物理学、化学等。
例如,在机械工程中,摩擦力的大小对于机械设备的设计和运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物理学中,摩擦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在化学中,摩擦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
摩擦力的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公式,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使用摩擦力的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条件,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摩擦力和动摩擦因数的公式

摩擦力和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一种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物体间的相互压力以及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关。
本文将从摩擦力和动摩擦因数的公式两个方面来探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一、摩擦力的公式摩擦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摩擦力 = 动摩擦因数× 物体间的相互压力公式中的动摩擦因数是一个无单位的常数,它反映了物体之间的摩擦性质。
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的粗糙程度。
不同的物体对应着不同的动摩擦因数。
二、动摩擦因数的意义动摩擦因数是描述物体间摩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接触运动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动摩擦因数越大,表示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越大,物体在接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
三、动摩擦因数的影响因素1. 物体的材质: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摩擦性质。
例如,金属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一般较小,而木材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较大。
2. 表面的粗糙程度:表面越粗糙,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越大。
这是因为粗糙表面间存在更多的接触点,从而增加了摩擦力的作用。
3. 物体间的相互压力:相同材质的物体,相互压力越大,摩擦力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相互压力的增加会增加物体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的作用。
四、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例子:1. 刹车系统:摩擦力的应用使得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能够通过刹车系统减速和停止。
2. 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我们能够行走、跑步等。
3. 运动比赛中的摩擦力:例如足球、篮球等运动比赛中,运动员与球场之间的摩擦力影响着运动员的动作和速度。
4. 工程设计中的摩擦力: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摩擦力的大小对于机械设备和结构的设计非常重要。
五、结语摩擦力和动摩擦因数的公式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相互压力也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系数和力的关系

摩擦系数和力的关系摩擦系数是描述物体间摩擦力大小的物理量。
摩擦力是由于物体间接触而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行走、开车、运动等各个方面。
而摩擦系数则是决定摩擦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力学中,摩擦系数是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
它通常用字母μ表示,被定义为两个物体间的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垂直压力之比。
这个比值不同于物体的质量或重力的大小,而是和物体间的接触面质量、表面粗糙程度以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因素有关。
摩擦系数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静摩擦系数μs,另一种是动摩擦系数μk。
静摩擦系数是指两个物体在相对静止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最大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垂直压力之比。
而动摩擦系数则是指两个物体在相对运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垂直压力之比。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不同物体间的摩擦系数范围是多样的。
例如,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通常较低,大约在0.1左右。
而金属与木材之间的摩擦系数则较高,大约在0.4左右。
这是因为金属表面相对光滑,接触面积较小,所以摩擦力较小。
而木材表面相对粗糙,接触面积较大,所以摩擦力较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摩擦系数对力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试图将一个物体推动时,如果摩擦系数较大,我们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使物体运动起来。
而当物体已经处于运动状态时,动摩擦系数较小,我们只需要施加较小的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
摩擦系数还可以用于解释一些现象。
比如,为什么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容易打滑?这是因为雨水使路面变得湿滑,增加了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了轮胎的抓地力。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冰面上行走容易滑倒?这是因为冰面非常光滑,与鞋底接触的面积很小,摩擦系数很低,所以容易发生滑倒的情况。
摩擦系数和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验证。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物体,测量它们的质量和所受到的摩擦力,然后计算出摩擦系数。
通过这些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摩擦系数与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滑动摩擦系数公式求摩擦力

滑动摩擦系数公式求摩擦力摩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无论是走路、开车、运动,甚至是使用日常生活用品,摩擦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准确计算摩擦力,我们可以使用滑动摩擦系数公式来求解。
滑动摩擦系数是一个固体表面与另一个相对运动的固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的量度。
公式表述如下:摩擦力 = 滑动摩擦系数 ×垂直于两表面受力的大小滑动摩擦系数是一个无量纲数值,其数值通常介于0和1之间。
不同材料的滑动摩擦系数会有所差异,常见的摩擦系数有钢和钢之间的0.1至0.8,木材和木材之间的0.2至0.6,金属和木材之间的0.4至0.8等等。
通过滑动摩擦系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
以一个小车沿着平坦的路面行驶为例,小车的质量为100千克,滑动摩擦系数为0.3,垂直于路面施加给小车的力为300牛顿。
我们可以使用滑动摩擦系数公式来计算此时的摩擦力。
摩擦力 = 0.3 × 300 = 90牛顿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此时小车所受到的摩擦力为90牛顿。
这个摩擦力使得小车能够与地面保持接触,避免出现滑动。
如果摩擦力小于负载力(小车受力大小),那么小车将会滑动或滚动。
在现实生活中,摩擦力对于各种运动和工程设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设计滑道的时候,滑动摩擦系数的选择影响到物体的滑行速度和加速度。
如果滑动摩擦系数过大,物体难以滑行;而如果滑动摩擦系数过小,物体容易失控。
因此,在设计滑道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保证安全性和流畅度。
除此之外,摩擦力还可以用来解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例如,在室内运动场地的地板上,通常会涂抹一层专门的塑胶材料,目的就是增加地板与运动员的摩擦力,从而提供更好的运动表现和安全性。
又如,滚动轮椅的摩擦系数可以通过调整轮胎的材质和硬度来改变,以便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滑动摩擦系数公式我们能够准确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与摩擦系数的几点性质

时的流体润滑,称为完满润滑。若润滑剂的粘滞系
数为η 、表观接触面积为 s 、两表面间的平均距离
为 d 、相对滑动速度为υ ,则根据粘滞定律,完满
润滑下的滑动摩擦力
fr
=ηυ d
s
三、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关系
表观接触面积一定时,正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接触面上塑性形变越剧烈,互相紧贴的部位越多,
实际接触面积 s0 越大,并和正压力 N 成线性关系
中,“桥梁”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架在水面 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二是 “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①和②两个意 义都可以作为这个句子的语义构成材料,因为两个 意义在句中使用都能说得通,这就造成了多义词在 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不确定性。
“顽固分子,实际上是顽而不固。顽到后来, 就要变,变成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这句中的“狗 屎堆”也可以作本义解,也可以使用比喻义“比喻 令人深恶痛绝的人”,这个词在具体句子中词义也 是不确定的。
关键词:摩擦力;摩擦系数;关系 中图分类号:O3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01(2006)04-0067-02
在宏观的意义上,摩擦力是互相接触的物体具 有相对运动或其倾向时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 运动的发生和进行的力。在微观的意义上,摩擦力 主要是互相接触的物体接触面两侧分子之间的吸 引力。现将摩擦力的主要性质简述如下。
·67·
N0 = p0S0
(2)
它相当于物体增加了重量负载,等效正压力
N eff = N + N 0
(3)
根据摩擦二项式定律,滑动摩擦力 fr 和等效
正压力成正比,即
fr
= μN eff
= μ(N + N0) = μ(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力和摩擦系数
摩擦力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摩擦力是指物体间接触时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力,无论是走路、开车还是使用各种工具,都离不开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有关。
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接触面会产生微小的凹凸不平,这些凹凸会相互咬合,导致摩擦力的产生。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它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发生。
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根据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不同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摩擦力。
静摩擦力
当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接触面会产生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和静摩擦系数有关,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静摩擦力 = 静摩擦系数× 压力
其中,静摩擦系数是一个与物体表面性质相关的常数,不同物体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同。
压力是指物体在接触面上的压力,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和受力面积计算得到。
动摩擦力
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接触面会产生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和动摩擦系数有关,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动摩擦力 = 动摩擦系数× 压力
动摩擦系数也是一个与物体表面性质相关的常数,不同物体表面的动摩擦系数不同。
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
摩擦系数是一个与物体表面性质相关的常数,它的大小决定了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系数的大小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擦系数越大。
这是因为粗糙的表面有更多的凹凸,能够更好地咬合,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物体之间的材料
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同。
例如,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通常比较小,而金属与木材之间的摩擦系数通常比较大。
温度的影响
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温度的升高会使摩擦系数减小,而温度的降低会使摩擦系数增大。
摩擦力的应用
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
汽车的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决定了汽车的牵引力和制动能力。
适当的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汽车在起步、行驶和制动时更加稳定和安全。
人体运动中的摩擦力
在人体运动中,摩擦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走路时我们的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我们保持平衡,并推动身体前进。
同样,在进行各种运动时,我们的肌肉和关节之间的摩擦力也是实现运动的关键。
机械设备的摩擦力
在机械设备中,摩擦力会对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产生影响。
适当的摩擦力可以使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但过大或过小的摩擦力都会导致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摩擦力的减小和增大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减小摩擦力,以降低能量损耗和提高效率。
以下是几种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使用润滑剂:润滑剂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物体之间的直接
接触,从而降低摩擦力。
2.使用滚动取代滑动:滚动摩擦力通常比滑动摩擦力小,因此在设计机械设备
时可以考虑使用滚动轴承或滚动装置来减小摩擦力。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增大摩擦力,以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种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增加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通过增加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增大物体之间
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2.增加物体之间的压力:通过增加物体之间的压力,可以增大摩擦力。
例如,
在切削加工中,增加刀具对工件的压力可以提高摩擦力,使切削更加稳定。
结论
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力之一。
了解摩擦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摩擦力。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合理利用和控制摩擦力,既可以提高效率和性能,又可以保证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