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循证医学相关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基于科学证据的医学实践方法,强调将最佳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观相结合,以做出最佳的医疗决策。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该基于可靠的科学证据,而不是仅仅基于个人经验或传统观念。
通过系统地收集、评价和应用研究证据,可以提高医疗决策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循证医学的实践包括五个步骤: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和后效评价。
其中,提出问题是指明确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检索证据是指系统地搜索相关的研究文献;评价证据是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证据分级;应用证据是指将证据应用于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后效评价是指对应用证据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循证医学的实践需要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技能,同时也需要医疗机构和卫生系统提供支持和资源。
循证医学的发展推动了医疗实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对于促进医学进步和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成本:是指在某项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消耗的物资资料)和活劳动(卫生保健人员的脑力和体力)的货币价值。
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用于卫生服务项目所消耗的资源。
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医疗成本。
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系统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即包含Meta-分析过程,优点是:良好的重复性。
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Meta-分析(meta-analysis)是对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等。
目的在于增大含量样本,减少随机误差所致的差异,增大检验效能。
又称荟萃分析。
背景问题:关于疾病一般知识的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个问题词加一个动词、一种疾病或疾病的一个方面前景问题:关于处理、治疗病人专门知识的问题。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以“临床和试验证据”为基础,通过系统的、规范化的循证决策程序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有根据的推理性判断。
循证医学不仅包括对传统经典医学的继承和发展,也包括现代生物学技术革命对传统医学的冲击和挑战。
1.循证医学的起源及发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最早由美国流行病学家marshall于1981年在其专著《evidence-based medicine》中首次提出,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ebm产生的背景,就是随着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当前的医学实践证明,药物治疗是医疗服务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但许多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医学界需要回答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药物有些患者有效而另一些患者却无效?许多证据表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药物治疗失败后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否正确? ebm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将临床医师和科研工作者集中到一起,共同探讨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证据(evidence)是指可用于确定或预测证据的资料。
临床试验证据是在大型的试验设计下收集来自临床样本的证据,能够最准确地反映临床试验设计中关注的目标。
临床研究和证据需要具有较高的质量,而且要符合严格的评价标准。
这些试验必须按照随机化原则分配到单位容量的病例群体中,因此临床研究能够揭示出重要的差异性信息,证明用于治疗的药物的效果是有临床意义的。
临床试验的证据应该能够让病人对疗效和安全性有可靠的信心。
2.2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1)以病人为中心(2)临床决策必须结合科研的最新进展(3)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4)强调信息交流(5)强调标准化和知识管理,主要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或注册;对于诊断和治疗性研究则需要监管部门颁发许可证。
(2)适用范围证据分析与决策是临床科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研究,但临床研究和其他研究都不能替代个人专家的判断。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确认和总结在医学实践中普遍应用、经过时间考验、公认有效的卫生保健知识与技能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应用学科。
目的在于使疾病预防与治疗做到个体化,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健康的目的。
名词解释2:循证临床实践证:指有证据证明,特定的某种药物或手术可改善或预防特定疾病或症状的临床研究。
通常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临床医师和技术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评估、干预,以期发现可能存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以便作为后续研究的依据,并形成循证实践报告(CRR)。
即有目的地将特定的患者分成若干组,然后根据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人群数据,运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来比较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异。
只有当不同的临床观察指标在所有的观察组均观察到了,研究结果才能被认为是可靠的。
因此,临床试验必须设计严密,并且只能在有统计学上可重复的、受控的试验条件下进行。
例如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资料汇总分析。
1.临床实践:是指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
临床决策( clinical decision)、临床诊断( clinical diagnosis)、处方( prescription)和操作( operative)。
2.临床实践方法学(clinical research methods):包括系统评价方法学和临床试验方法学。
3.医学判断(medical judgment):医学诊断的过程是对临床诊断信息的分析、推理和判断,在人类的所有行为中,这一行为是最主要的。
4.医学信息:是指有关个体、环境和社会的信息。
5.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指临床实践活动中的任何干扰和破坏性事件,其本质上是机体自身的保护性反应。
不良反应的类型分为功能失调和组织损伤两类。
6.重新分析和验证(reexamination and verification):当人们面对不利于自己或他人的证据时,希望能够重新加以审视,找出错误的原因。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1名词解释1.1 Meta-analysis定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又称为Meta分析。
它是从单个研究中收集资料后采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合并分析与概括。
如采用相同的干预、结局测量指标和测量方法,效应量的表达一致,研究间没有异质性,或其异质性在合理的解释范围且可用统计学方法予以处理,所采用的方法如随机效应模式。
A pooling of multiple trials to increase statistical power (often used to pool data from a number of RCTs with small sample sizes, none which demonstrates significance alone but in aggregate can achieve significance). Multiple difficulties are encountered when designing/reviewing these analyses; in particular, outcomes measure or therapies may differ from study to study, hindering direct comparison.1.2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意向性分析这一原则强调治疗方案的效应最好评估是在想要治疗患者的意图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而不是评价实际所给予的治疗。
根据这一原则,被分配到某一组的患者不管其依从研究计划完成整个疗程与否均应被视为该组成员而进行随访、评价和分析。
1.3 Sensitivity analysis 敏感性分析旨在探讨数学模型输出的变异或不确定性在质和量上如何收到该模型的不用来源输入的影响。
在临床研究领域中,利用敏感性分析的理念,以其为统计分析的原则,旨在比较、分析不用分析原则或方法的结果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从而可能对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进行清晰的讨论和解释。
循证名词解释循证小抄必备

35.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通过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总体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进而通过样本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的信息。
36.结构访谈:按照规定的询问项目,按预定内容进行访谈。
37.无结构访谈:非指导性的、自由提问和作答的访谈形式。
38.观察法:在一定时间内由研究者对特定个体的心理行为表现或活动、疾病症状及不良反应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时才需要做漏斗图;主要用于观察结果是否存在偏倚,若资料存在偏倚,会出现不对衬的漏斗图,不对称越明显偏倚程度越大。
17. 成本-效益分析:将不同的结果换算成流通货币的形式,用货币量作为共同的获利单位进行比较。
18.效用:即用社会效益和个人主观满意度来测量和评价健康效果。
57.暴露因素:又称危险因素或致病因素。指导致疾病或结果产生的因素,在队列研究中称为研究因素。
58.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又称群组研究或定群研究,指将尚未发生所研究疾病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种研究因素分为暴露组或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计算其相对危险度等指标,判断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55.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在整群抽样中,被抽样的不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组成的若干个集团(群)。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划分为K个"群"组(如K个地区等),每个群包括若干观察单位。再从K个群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群,并将被抽取的各个群的全部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56.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接触或具有某些特征。
45.访谈法: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循证医学考试名词解释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循证医学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雨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2、成本-效益分析:将不同的结果换算成流通货币的形式,用货币量作为共同的获利单位进行比较。
3、效用:即用社会效益和个人主观满意度来测量和评价健康效果。
4、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5、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一临床问题系统全面的手机全世界所有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何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得出综合可靠地结论。
7、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8、Meta-分析: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9、医疗保密:通常是指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不向他人泄露有关患者的病情或其他隐私情况,患者的所有个人资料均属保密内容,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并不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10、。
最新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一、名词解释1.循征医学(EBM)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
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2.meta分析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广义上包括提出问题、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描述基本信息、定量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过程。
狭义上,meta分析则专指系统评价的定量分析。
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3.随机对照试验是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分别接受相应的试验和对照措施,在一致条件或环境里同步进行研究并观察试验效应,再用客观效应指标测量试验结果。
4.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指研究者按随机方法产生的分配序列分配患者,研究对象和参与分组的研究人员均不能预先知道分配方案,以防止研究人员在纳入患者时产生偏倚。
5.PICO原则P(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I(intervention)干预;C(comparator)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O(outcome)结局6.异质性广义上描述参与者、干预措施和一系列研究间测量结果的差异和多样性,或研究中内在真实性的变异;狭义上用于描述一系列研究中效应量的变异程度(指纳入同一个meta分析的所有研究间存在的差异)7.系统评价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已有的相关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合并,最终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8.卫生技术评估是用于疾病预防、筛查、提高、诊断、治疗和康复及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技术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循征医学(EBM)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
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2.meta分析
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广义上包括提出问题、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描述基本信息、定量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过程。
狭义上,meta分析则专指系统评价的定量分析。
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3.随机对照试验
是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分别接受相应的试验和对照措施,在一致条件或环境里同步进行研究并观察试验效应,再用客观效应指标测量试验结果。
4.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
指研究者按随机方法产生的分配序列分配患者,研究对象和参与分组的研究人员均不能预先知道分配方案,以防止研究人员在纳入患者时产生偏倚。
5.PICO原则
P(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I(intervention)干预;C(comparator)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O(outcome)结局
6.异质性
广义上描述参与者、干预措施和一系列研究间测量结果的差异和多样性,或研究中内在真实性的变异;狭义上用于描述一系列研究中效应量的变异程度(指纳入同一个meta分析的所有研究间存在的差异)
7.系统评价
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已有的相关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合并,最终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8.卫生技术评估
是用于疾病预防、筛查、提高、诊断、治疗和康复及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技术手段。
HTA 是对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应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提供合理选择卫生技术的证据。
9.漏斗图
一般在推荐作M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时才需要做漏斗图;主要用于观察结果是否存在偏倚,若资料存在偏倚,会出现不对衬的漏斗图,不对称越明显偏倚程度越大。
10.失效安全数
通过计算假定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
失效安全数越大,表明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11.偏倚
从研究设计、到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12.敏感度
真阳性率敏感度(SEN)% = TP/(TP+FN)×100 = a/(a+c)×100 理想的敏感度为100%,敏感度越高的诊断性试验,漏诊率越低。
是指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断为患者的能力
二、简答题
1.请说出RCT的评价要点
1、在被评价的RCT证据中,一定要注重其研究的样本是来自随机抽样以及研究样本具体的随机分组方法,是否采用了“隐匿”措施。
2、被纳入的研究对象之诊断依据是否可靠,有否具体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明确这些研究对象所患的疾病的代表性如何,弄清楚了这些则对于证据的真实性判断及其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3、注意试验开始时,组间的临床基线状况是否相对一致,可比性如何?有无显著性差异?例如样本例数在组间是否相等,性别与年龄分布以及病情和病程等等是否可比。
4、干预措施(试验组与对照组)是否明确,是否执行了盲法以及盲法类别是什么(如单盲、双盲或三盲等),药物的制剂、剂量、用药途径是否清楚。
疗程的规定是否合理。
这些对判断治疗性证据的真实性,需要结合临床专业知识。
5、注意组间的研究对象除接受试验措施之外,是否存在同时接受了其他治疗措施(含特异与非特异性治疗)。
6、试验观测的中间指标和终末指标是什么?
7、入组试验研究对象的总例数,在最终试验的证据(结论)中是否完全。
8、分析证据的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和合理,如果方法正确和对结果的差异性判断合理,则证据的真实性佳;如对结果分析所应用的统计学方法欠妥,必然要影响证据的真实性。
2.请简述临床问题的来源
答:1,病史和体格检查:怎样恰当地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和解释其发现
2,病因:怎样识别疾病的原因(包括医源性)
3,临床表现:疾病临床表现的频度和时间,怎样应用这些知识来进行病人的分类
4,鉴别诊断:当考虑病人临床表现的可能原因时,怎样鉴别出那些可能的、严重的并对治疗有反映的原因。
5.诊断性试验:怎样基与精确性、准确性、可接受性、费用及安全性等因素来选择和解释诊断性试验,以便确定或排除某种诊断。
6,预后:怎样估计病人可能的病程和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结局。
7,治疗:怎样为病人选择利大于害,并价有所值的治疗方法。
8,预防:怎样通过识别和纠正危险因素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及如何通过筛查来早期诊断疾病。
3.请简述循证医学文献检索的特点
①带着解决患者的特定临床问题而检索文献(PICO策略)②文献的整理与评价③系统评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