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电功率名词解释

电功率名词解释

电功率名词解释功率又称作电功。

物理学中,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用符号表示,即P=W/t。

由于实际功率都很大,所以一般用“千瓦”做单位,1千瓦=1000W(也就是平常所说的1度电)。

另外功率还与物体本身有关,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时间内所做的功不同,功率大小也不同。

而物体在某一过程中的功率只与这一过程的快慢有关,与这一过程所用时间无关,即与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径长短无关。

如电动机的功率大小不仅取决于它的电磁效应,更重要的是看它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在电路中,功率是指电流做的功,即电流的热效应,用字母P表示,单位是瓦特( W)。

它的国际制单位是焦耳( J)。

对功率的国际制单位有:千瓦( kW)、兆瓦( MW)、安培( A)、毫安( mA)。

功率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即W=Fv。

那么电功率呢?其实电功率也是一个专用词,指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

其国际制单位为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电功率公式:电功率P=UI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PT=W/P 其中, P是功率,它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即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瓦特( W),简称瓦,符号是W。

它的国际制单位是千瓦( kW),简称千瓦,符号是kw。

功率的国际制单位是伏安( V),简称伏,符号是V。

如果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那么功率就是电流的平均值,即P=UI,其中U是线电压, V是线电流。

6P=3W。

这是定义式,但不一定成立,即任意一个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比如开灯,其他的东西用电,或者打雷下雨,闪电照明,开始的时候可能做的功大于消耗的电能,但之后会反过来,所以功率公式里的P=UI不一定成立,但是P一定大于3W。

这是一般规律,但有些问题不能直接用这个公式,比如说,用一个大电容器充电,则充电的功率一定小于放电的功率。

我们这节课主要介绍电功率和电能。

电能在不同场合的计算式:电能E=kJ(千瓦·时),其中kJ是电能, W是功率,一般电源的输出功率一般是额定功率,如果超出,超出部分要以电费形式补贴到消费者的电费账单中去。

物理中功率

物理中功率

物理中功率功率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能量转化的速率。

在物理学中,功率可以用来描述机械系统、电路以及其他各种物理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功率的概念和应用。

一、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能量转化的速率。

如果一个系统在时间Δt内做了一个功ΔW,那么功率P就可以表示为P = ΔW / Δt。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它等于焦耳/秒(J/s)。

二、功率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在机械系统中,功率可以用来描述机械装置的运动状态和效率。

例如,当我们骑自行车时,我们需要产生足够的功率来克服摩擦力和重力,以保持我们的速度。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踩踏的力和频率来调节功率的大小。

三、功率在电路中的应用在电路中,功率是描述电能转化和消耗的重要参数。

电路的功率可以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部分。

有功功率是指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能量转化,可以用P = VI来计算,其中V是电压,I是电流。

无功功率是指电流通过电容或电感产生的能量转化,无功功率的计算需要使用复数形式的电流和电压。

四、功率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功率在能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光伏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功率的大小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

另外,风力发电机和水力发电机也是通过功率的转化来产生电能的。

五、功率的调节和控制在各种物理过程中,功率的调节和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我们需要根据需要调节机器的功率来控制生产效率。

在电路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或电流来改变电路的功率。

此外,对于一些高功率设备,如火箭发动机和核反应堆,我们需要精确地控制功率的大小和变化,以确保安全和稳定性。

六、功率的应用案例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工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引擎的功率来评估其性能和燃料效率。

在电子设备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设备的功率来评估其能耗和发热情况。

此外,功率的概念还可以应用于体育竞技中,例如跑步比赛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选手的功率来评估其速度和耐力。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1.机械: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工具的统称。

2.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方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3.机构:由若干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4.构件:由若干零件组成,能独立完成某种运动的单元5.零件: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的最小单元。

6.标准件: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大批量制造的常用零件。

7.自由构件的自由度数:自由构件在平面内运动,具有三个自由度。

8.约束:起限制作用的物体,称为约束物体,简称约束。

9.运动副:构件之间的接触和约束,称为运动副。

10.低副: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1.高副:两个构件之间以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2.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3.屈服极限:材料在屈服阶段,应力波动最低点对应的应力值,以σs表示。

14.强度极限:材料σ-ε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也是试件断裂前的最大应力。

15.弹性变形:随着外力被撤消后而完全消失的变形。

16.塑性变形:外力被撤消后不能消失而残留下来的变形。

17.延伸率:δ=(l1-l)/l×100%,l为原标距长度,l1为断裂后标距长度。

18.断面收缩率:Ψ=(A-A1)/ A×100%,A为试件原面积,A1为试件断口处面积。

19.工作应力:杆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实际应力。

20.许用应力:各种材料本身所能安全承受的最大应力。

21.安全系数:材料的机限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

22.正应力:沿杆的轴线方向,即轴向应力。

23.剪应力:剪切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方向沿着剪切面。

24.挤压应力:挤压力在局部接触面上引起的压应力。

25.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称为力对点之矩,简称力矩。

26.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的一对力,称为力偶27.内力:杆件受外力后,构件内部所引起的此部分与彼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8.轴力:横截面上的内力,其作用线沿杆件轴线。

电功率(名词解释)

电功率(名词解释)

电功率(名词解释)
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能转化或传输的速率。

它表示电流通过电路或设备时所产生的功率。

功率是衡量电能转化效率和能量传输速度的重要指标。

从物理角度来看,电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功率(P)等于电流(I)乘以电压(V),即P = IV。

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功率在电路和电子设备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决定了电器的运行状态、能耗和性能。

在家庭中,我们常常使用电功率来衡量电器的能耗大小。

例如,电灯泡的功率越高,消耗的电能就越多。

从工程角度来看,电功率的概念也与电力系统和电力传输密切相关。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需要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用户处。

电功率的大小决定了输电线路的负荷能力和传输效率。

此外,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和变频器等设备也需要考虑功率因素,以确保电能的有效传输和利用。

此外,电功率还与电器的效率密切相关。

电器的效率定义为输
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通过提高电器的效率,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之,电功率是衡量电能转化和传输速率的重要指标。

它在日常生活、工程设计和电力系统中都起着关键作用。

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能。

物理名词解释

物理名词解释

物理名词解释1. 力(Force):物理学中的力指的是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

力可以是接触力或者远程力,例如推力、拉力、重力和电磁力等。

物体所受的力可以改变它的速度、方向或形状。

2. 质量(Mass):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度量,表示物体所包含的物质量。

质量决定了物体的惯性和它对力的响应。

质量越大,物体越难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3. 加速度(Acceleration):加速度是速度改变的度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当物体受到力作用时,它会发生加速或减速,即速度会改变。

4. 能量(Energy):能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用来描述物体能够做功的能力。

物体的能量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

动能指的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指的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例如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

5. 功(Work):物理学中的功是力对物体进行的作用。

当力作用于物体上使其移动时,可以对物体做功。

功等于力乘以物体移动的距离和力与物体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

6. 功率(Power):功率是功的变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功率等于做功的数量除以完成这个功所用的时间。

7. 电流(Electric Current):电流是电荷流动的一种现象,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的数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mpere),通常用e表示。

8. 电压(Voltage):电压是电势差的度量,表示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

电压代表了电场对电荷的驱动力,单位是伏特(Volt),通常用V表示。

9. 电阻(Resistance):电阻是电流流经导体时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它是导体本身的特性。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形状、长度和温度等因素。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Ohm),通常用Ω表示。

10. 磁感应强度(Magnetic Field):磁感应强度是磁场的强度,表示磁场对运动带电粒子的力的大小。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esla),通常用T表示。

中考电功率知识点

中考电功率知识点

中考电功率知识点
中考电功率知识点包括:
1. 电功率的定义:电流在1秒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

符号为P,单位为瓦特(瓦,W),常用单位为千瓦(kW),1kW=103W。

2. 电功率的计算式:P=W/t,其中W代表电功,t代表通电时间。

另一种常用单位是P=UI,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此外,还有P=U2/R和
P=I2R等计算式。

3. 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

4.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P1/P2=R1/R2。

5.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P1/P2=R2/R1。

6.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7. 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需要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通过实验测量小灯泡的实际电压和电流,再根据电功率计算式计算实际功率。

以上就是中考电功率知识点的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电力名词全方面解释

电力名词全方面解释

电力名词解释1 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2 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

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 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

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 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 的负荷。

名词解释泵的功率和效率

名词解释泵的功率和效率

名词解释泵的功率和效率泵是一种用来输送液体、气体或其他类似物质的机械装置。

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消防和航空等领域。

在泵的应用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是功率和效率。

本文将解释和探讨泵的功率和效率的含义及其相关性。

1.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泵的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实现输送工作的能力。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能量来衡量泵的功率。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或马力(HP),1马力约等于745.7瓦特。

计算泵的功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功率 = 流量 ×扬程 ×密度 ×重力 ÷效率- 流量是指泵每秒输送的物质的体积或质量;- 扬程是指泵输送过程中液体或气体的升高;- 密度是指被输送物质的密度;- 重力是指重力加速度;- 效率是指泵将输入的能量转化为输出能量的比例。

2. 泵的效率泵的效率是指泵在输送过程中实现有效能量传递的能力。

它是功率输入和功率输出之间的比例。

泵的效率范围通常为0到1之间,可以表示为百分比。

泵的效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其中包括泵的设计、工作状态和使用环境等。

泵的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效率 = 实际功率输出 ÷理论功率输入 × 100%其中,实际功率输出是指泵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输出的功率,理论功率输入是指理论条件下泵所需的输入功率。

3. 泵功率和效率的关系泵的功率和效率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般来说,泵的功率越大,其输出能力越强,具有更高的输送能力。

但是,功率的增加不一定意味着效率的提高。

泵的效率受到泵的设计和工作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当泵的设计合理且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时,泵可以实现较高的效率。

提高泵的效率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因此,在泵的选择和使用中,考虑到功率和效率的平衡非常重要。

经济和环境的考虑也推动了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效泵开始被广泛采用。

4. 泵的功率和效率的应用泵的功率和效率是决定泵选择和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的名词解释
功率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可以用数学公式P=W/t来表示,其中P代表功率,W代表物体完成的功,t代表完成这个功需要的时间。

也就是说,功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单位通常使用瓦特(W)来表示,一瓦特的功率指的是一个物体在
1秒钟内完成1焦耳的功。

功率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用来描述电器的能量消耗。

我们常常会看到电器产品上标注着功率参数,比如电视机的功率是多
少瓦特,电灯的功率是多少瓦特等等。

这些数字其实就代表了这些电
器在使用时需要消耗的能量,也就是我们要付出的电费。

除了在电器领域,功率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一些
需要大量耗能的生产设备,我们常常需要知道它们消耗的功率,以便
于正确计算并预算出整个生产过程需要消耗的能量和成本。

总之,功率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和应用能量转换和使用的规律。

我们应该重视功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以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和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