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软弱围岩和断裂带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隧道开挖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软弱围岩对隧道开挖的安全施工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软弱围岩的特点是岩体强度低、渗透性大、易塌方等,因此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开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一、软弱围岩特性分析软弱围岩是指岩土体强度较低,易发生破坏和变形的岩土体。
软弱围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低:软弱围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很低,岩体容易发生破裂和变形。
2.渗透性大:软弱围岩中的孔隙和裂缝比较发育,渗透性大,地下水迅速渗透,容易引起地下水涌入和地表沉陷。
3.易塌方:软弱围岩的岩层结构相对疏松,容易发生塌方和滑坡,严重危害施工现场的安全。
软弱围岩对隧道开挖的安全施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施工单位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软弱围岩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确保隧道开挖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岩体勘察与预测在软弱围岩的隧道开挖前,需要对岩体进行详细的勘察和预测,了解软弱围岩的具体情况和特性。
通过岩体钻探、岩芯取样、地质雷达、地下水位监测等手段,获取软弱围岩的地质信息、构造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为隧道开挖的施工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合理的开挖工艺针对软弱围岩的特性,需要采用合理的隧道开挖工艺。
可以采用分段开挖、切坡开挖、钻爆掘进等方式,减小开挖面积,降低软弱围岩的应力,减少岩体破坏和变形发生的可能性。
3.支护结构设计软弱围岩的隧道开挖需要进行严密的支护设计。
支护结构主要包括锚杆、钢架、注浆固化、喷锚等,可以通过加固岩体、加强隧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塌方和滑坡的发生。
4.监测预警系统在软弱围岩的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岩体监测预警系统,对软弱围岩的变形、位移、渗水、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一旦发现岩体出现异常变化,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预警和疏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5.施工方案优化软弱围岩隧道开挖的施工方案需要不断优化,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隧道软弱围岩(断层)专项施工方案

石山隧道进口软弱围岩(断层)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xxx合同段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等;2、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设计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范等;3、国家及福建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4、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5、近年来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6、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指南和施工要点;7、我单位拥有的国家级、部级工法、科技成果和长期从事高等级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我部承建的石山隧道0.5座,为分离式双洞隧道,隧道全长855.8m,为长隧道,左洞长854.1m,右洞长857.5m。
隧道进出口均位于平面曲线内,进口左右线曲线半径分别为R左=3000m和R右=2850m;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左洞为0.7%/854.1m,右洞0.7%/857.5m;隧道进口设计桩号:左洞为ZK63+572,右洞为YK63+565;进口设计高程:左洞为586.69m,右洞为586.64m。
2、地形、地貌隧址区属剥蚀低山地貌,隧道轴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地形呈波状起伏,起伏较大,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60m,地表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
进口侧山坡自然坡度25~30°,出口侧山坡自然坡度35~40°。
3、地层岩性本隧址场区表层多为第四系残坡积土,一般厚度3-6m,冲沟底部及陡坎略薄些,下伏侏罗系南园组(J3n)凝灰熔岩及其风化层。
隧道洞身围岩为侏罗系南园组(J3n)的凝灰熔岩,属较硬-坚硬岩,岩体一般较完整,对隧道洞身围岩的稳定较有利,据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隧道区主要发育有3条裂隙带及断裂构造带,对隧道围岩不利,影响隧道围岩级别,隧道开挖时,围岩稳定性较差,易产生塌方掉块,应加强支护和监测措施,各段的具体评价见隧道纵断面图。
拟建隧道最大埋深约160m,深部围岩主要为微风化凝灰熔岩,节理裂隙发育较少-较发育,较有利于地应力的释放和调整,但钻孔中未见有岩芯饼化等高应力作用现象,综合临近泉三高速公路等工程经验分析,本隧道在隧洞区内出现高地应力的可能性不大。
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

浅谈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摘要:结合某隧道为ⅴ级围岩及断层破碎带施工,针对软弱围岩以及断层破碎带特点,结合成功实践经验,采取“早预报、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措施,提出施工中重点施工措施,以控制和加快该隧道工程的施工。
关键词: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on the soft rock and fault fracture zone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li zhen weiabstract: a tunnel is ⅴ grade rock and fault fracture zone construction for soft rock and fault fracture zon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successful experience, to take “early prediction, the first flood, pipe ahead, short footage, weak burst and strong support protection, tight closure, ground measurements,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construction measures to control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project.keywords:soft rock;fault fracture zone;tunnel construction一、工程简介某分离式大风口隧道,左线进口洞门为翼墙式洞门,右线进口洞门为台阶式端墙洞门,左线长2312.092米,右线长2325米,复合衬砌,沥青砼路面,隧道净空均为10.25×5米,围岩级别为ⅲ、ⅳ、ⅴ级;及断层破碎带施工二、软弱围岩开挖鉴于本隧道某段围岩岩体破碎、节理发育,施工时围岩易发生失稳和坍塌,为此本工程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机械开挖不动必须爆破的地方,严守“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二衬紧跟”的原则,采用微震或预裂爆破施工。
第7部分-软弱围岩的隧道施工

2.斜锚杆 斜锚杆是作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轴力构件而发挥其作
用的,用以改善拱顶斜上方的围岩。多采用在易崩塌的围 岩中,作为支护拱顶的辅助方法。
斜锚杆通常与系统锚杆同时施工。向掌子面拱部的斜 上方,以50~80cm的间隔,在拱部60~100cm范围内,打入 异型钢筋,锚固材采用砂浆。锚杆长3~4m,仰角30~60 。 包括通常锚杆在内的锚杆实施例见图8。
(3)在强风化的围岩中,会产生比较大的崩塌,有涌水时 崩塌的规模会更大;
(4)在有层理面的容易崩塌的围岩中,会产生比较大规模 的崩塌。根据层理面的强度、涌水的状况,在几小时内就会产 生多次崩塌,瞬时发生大规模崩塌的情况也不少。
(5)在砂层中,多发生比较小规模的和中等规模的崩塌。 在没有涌水的砂砾层中,掌子面可能是自稳的,但会从拱顶发 生小规模的掉落。
保持掌子面自稳性的方法
掌子面稳定性降低的原因,视围岩条件而异,在多数 情况下,可考虑以下几点:
• 凝聚力不足而崩塌(未固结围岩、裂隙性围岩); • 因地下水而崩塌(未固结围岩、裂隙性围岩); • 因强度不足产生大变形而崩塌(膨胀性围岩)。 此外,作为特殊情况,也有掌子面沿地质结构面挤出的 情况。 根据功能不同,稳定掌子面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 支持围岩的(超前支护、短管棚等); • 改良围岩的(注浆等); • 发挥锚杆作用的(斜锚杆、正面锚杆等); • 喷混凝土加强的等。
(5)水平高压旋喷法 在掌子面与隧道轴线平行, 用特殊机械钻孔, 同时向管 体内高压喷射水泥浆液, 形成 50~70cm的圆柱体的工法。 材料3天的强度可达8~10MPa, 改善围岩的效果很高。是改 善掌子面自稳性和控制地表下沉的较好的方法。但施工设 备多, 系统庞大。 (6)隔断墙法 一般作为止水的辅助工法采用, 但也有用于控制地表下 沉的对策而采用的。它可以降低开挖引起的地表下沉及其 向周围的传播。 在隧道两侧用刚性材料构筑地中墙, 用以隔断下沉向周 围的波及。施工时要注意地表条件的影响。
软弱围岩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软弱围岩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安全隐患预防措施摘要:随着高速铁路蓬勃发展,高速铁路施工中隧道比例占全线工程达到80%以上,其中软弱围岩不良地质情况频频发生安全事故,本文介绍了软弱围岩不良地质段相关不同风险类型的围岩情况的处理措施,总结不良地质产生对隧道施工的影响,通过不同措施顺利通过不良地质段。
关键词:软弱围岩、不良地质、预防措施1、引言为提高铁路软弱围岩隧道不良地质段在大断面建设中的施工质量,杜绝施工安全隐患,加强不良地质段风险源管控措施,总结在施工中的管理经验,需充分发挥施工管控措施的优势,使工程最终交付使用能达到预期效果。
2、不良地质情况现阶段铁路通过长大隧道一般采用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施工组织难度大;单工作面掘进长度大,通风困难。
一般不良地质段主要分为:①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承压水,产生突泥涌水地段;②断裂破碎带,基岩裂隙水较发育地段;③隧道洞身埋深超过200m,发生岩爆的可能性较大地段;④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多次穿过断层破碎带,地质风险高,隧道开挖极易发生坍塌、落石等。
3、水文情况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裂隙岩溶水三种类型。
除此之外,雨季或冰雪融化时,在土、石界面以上,常存在暂时性上层滞水,软化了界面附近土层,直接影响堑坡稳定。
一般隧道沿线河流密布,个别较大河流常年有水外,其它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一般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
隧道沿线地下水及地表水的侵蚀性以设计图纸为准,一般在以硫酸盐侵蚀为主,环境作用等级H1~H2,局部地段地下水具有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L1。
4、软弱围岩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措施4.1岩爆地段采用喷雾和高压水进行冲洗岩壁,进一步释放岩爆应变能量。
1、在施工时,一方面可直接根据施工掌子面的地质条件,如岩体结构面产状、岩体的破碎程度、岩石的变质程度、岩体强度及地质应力等,再结合设计岩爆地段,对掌子面前方的岩体条件、产状及完整性进行预测,用以指导采取预防措施。
另一方面,按设计要求,采用超前探测孔和TSP地质预报对前方地质进行探测,得出数据后,进行地质预测,在开挖中结合掌子面地质情况应证和纠正;并不断提高预测水平。
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发表时间:2018-10-01T19:43:12.1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刘国栋1 李艳2[导读] 摘要:软弱围岩变形规律的力学特性是软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理论依据。
1.身份证号码:34062119920515xxxx 安徽淮北 2350652.身份证号码:52263519940530xxxx 贵州麻江 557601摘要:软弱围岩变形规律的力学特性是软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理论依据。
低强度、大变形和变形速度快是软弱围岩的基本特征。
因此,在软岩隧道施工中,应根据围岩应力调整和变形规律的特点,合理选择视敏度和开挖量。
为了实现软弱围岩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应做好前期支护工作,加强施工管理,遵循“预防超前、快速开挖、快速封堵”的施工原则。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技术1、前言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既要满足了施工过程中安全快速施工的要求,又要满足了软岩围岩稳定性的要求。
这指的是软弱和不利的地质条件,包括破碎岩石。
水平隧道软岩变形速度和长期特性要求采用快速封闭施工技术,如减少围岩的暴露时间,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
2、安全快速施工软弱围岩隧道的意义对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对中国铁路的建设,特别是对软弱围岩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2.1隧道施工要求由于围岩稳定性差,软岩隧道变形难以控制,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等事故。
施工过程复杂,施工速度慢,施工周期受到严重影响和制约。
2.2软弱围岩变形速度和基本特征意味着施工速度慢,围岩暴露时间长,隧道变形大,加固措施强。
因此,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容易出现恶性循环。
3、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原则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是保证围岩稳定的前提。
围岩失稳是围岩应力和变形的结果。
岩体具有强度高、变形小、稳定性好、对施工影响小的特点,因此硬岩隧道施工较多。
考虑到施工的方便性,如何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台阶高度和台阶长度,施工决策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施工方便、矿渣方便、方便。
市政大跨度隧道软弱围岩段安全、快速施工技术措施

为主 ,为V级围岩 ;两侧 洞壁为弱风化 基岩 ,由于岩 屑石英砂岩夹有薄层粉砂 质泥岩 ,泥岩软化系数低 , 遇水 已崩解 ,围岩类别为 V级。 2 .隧道洞 身段 。左 、右线 洞线在 同一 山体 内穿
越 ,工程地质 条件相近 。洞身段 穿越康 山组 ( 2 ) SK
中细粒 岩屑砂岩 ,唐家坞 组 ( 3 )的岩屑石英砂 岩 St 及西 湖组 ( 3 )的石英砂岩 ,围岩 为 V、Ⅳ 、I 围 Dx I I 岩 ,以V、Ⅳ级软弱围岩为主 。 洞身段主要有F 、F 、F 三条大 断层 。F 与洞线 l 2 3 1 近 正交 ,带宽约2  ̄3 m 0 0 ,带 内岩体挤 压破碎 ,性状 差 ,两侧岩体受其影响 ,同产状节理发育 ,影 响带宽
城 市 市政 隧道 。
泥岩及粉砂质泥 岩。本段岩体完整性差 ,围岩类别为
V级 。
并实 时判断 出表 明故障类别的故障编码信号 ;最后通
过驱动显示 电路 ,从而7 种不同故障便 经7 发光二 极 个 管显示 出来。
【 吴振 磊.电梯控制 系统在 P C实训 中的应 用 Ⅲ. 2 ] L 中国西 部科技 ,009( 4 . 21, 2 )
一
、
工 程 概 况
半 山隧道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半山镇境 内,为杭州
二 、工 程 地 质 、水 文 地 质 概 况
( 工程地质概况 一)
秋石快速路 二期 的控制性工程 。半 山隧道呈南北走 向
1 .隧道进 出 口段 。隧道进 口段 山坡 植被发育 ,
覆盖层厚3 0 . m . ~5 0 。洞 口两侧 和洞项 以含碎 石亚粘
技 术 ,013 8 . 2 1 ,0( )
2 1 。8( ) 0 13 7 .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安全控制措施摘要: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需要穿越山体、地下结构,隧道开挖是常见的施工方法。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围岩等不良的地质情况,软弱围岩隧洞的施工质量不仅影响着隧洞的稳定性,还会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
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安全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围岩;不良地质;安全质量;技术配合引言软弱围岩具有施工不稳定、力学性能差、变形不易控制等特征,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深埋的软弱围岩,由于周边围岩提供的拱形受力特点,软弱围岩的突出问题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而如若软弱围岩同时属于浅埋特征时,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条件则变得更加复杂,需要对浅埋隧道下的软弱围岩特性进行足够了解[1][2],并制定相关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能。
1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一般岩质软弱、承载力低、结构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的围岩被称为软弱围岩。
软弱围岩有以下特点:一是,岩体破碎且松散,粘结力差。
通常为岩体或土层的全风化层、挤压破碎带等构造而成的围岩。
这种性质的围岩,因为结构松散、破碎,岩体间粘结力差,在隧道开挖时,成拱能够依靠的只能是颗粒间的摩擦效应和微弱胶结作用,极不稳定,特别是在浅埋地段发生塌方冒顶事故的概率很高。
二是,强度低,遇水容易软化。
这种性质的软弱围岩以页岩、泥岩、炭质岩、片岩等为代表,强度低、稳定性差,隧道开挖后岩层容易风化,遇水还会出现软化,在深埋地段会受到高应力影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洞室内挤。
三是,结构面软弱,容易滑塌,这种类型的软弱围岩在结构面切割影响大的块状岩体中比较常见,在开挖隧道时,结构面粘结强度低,周边岩体极其容易沿结构面产生滑塌等破坏现象。
常见的软弱围岩包括变质岩体和煤系地层,浅埋性质的软弱围岩则进一步放大了软弱围岩的影响,因其上覆土层或者土体没有形成很好的土拱受力特性,即上部土体基本以荷载的形式存在,对隧道的约束嵌固效应有限,因而力学特性更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软弱围岩和断裂带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隧道施工中遇到软弱围岩和断裂带是常见情况,这些地质条件
都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必
须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本文将针对隧道软弱围岩和断裂带施工安全
措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软弱围岩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1. 确定软弱围岩区域。
通过对隧道周边地质进行勘探,找出软
弱围岩区域,以便在施工时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
2. 加强支护。
软弱围岩容易发生塌方现象,因此,在施工时必
须加强支护。
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喷射支护、搭设钢架支撑等方式,以增强围岩的稳定性。
3. 加强测量监控。
通过安装位移仪、测斜仪等设备进行监控,
随时掌握软弱围岩的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4. 确定安全堵头范围。
软弱围岩区域容易发生塌方、滑坡等安
全事故,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将安全堵头范围确定,并在该范围内采
取相应的堵头措施。
5. 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
对于处在软弱围岩区域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同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
二、断裂带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1. 确定断裂带位置。
通过勘探分析,确定断裂带的具体位置,
以便在施工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加强围岩加固。
断裂带处的岩石往往较松散,容易发生崩落。
因此,在施工时,必须加强对岩石的加固,以增强其稳定性。
3. 加强支护。
有些断裂带比较深,施工时要加强支撑。
在深度
较大的断裂带处,可以采用搭设钢架、钢筋混凝土衬砌等方式加强
支护。
4. 及时排水。
一些断裂带处可能十分潮湿,需要进行排水处理,以防止水流侵蚀岩石,导致其稳定性下降。
5. 实施岩锚技术。
岩锚是一种固结性支撑技术,可以增强断裂
带处的承载能力,提高其稳定性。
因此,在一些较深断裂带处可以
采用岩锚技术进行支撑。
6. 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
由于断裂带处的岩石较松散,对施
工人员的个人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对所有人员进行安
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安排必要的防护措施。
总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弱围岩和断裂带,必须认真采取相
应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为此,可以通过确定安全堵头范围、加强支护、加强测量监控等方式提高施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