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呕吐中医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妊娠恶阻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妊娠恶阻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不 和两 型 。
状 , 呕 吐频 繁者 应 卧床休 息 。暂 禁食 , 对 每天给 予静 脉 补液 , 同时 , 可行针 刺 内关 、 谷 、 合 中脘等 穴 的治 疗 , 若 脾 胃虚 弱者 可加艾 灸 , 每次 呕 吐 后 , 予 清 水漱 口 , 应 清 除 口腔 内之 秽物 , 这样 可 避 免 因 口臭 而 诱发 呕 吐及 口

பைடு நூலகம்
2 6。 9
光 明中医2 1 00年 2月第 2 5卷 第 2期
C G M F bur 2 1 Vo 5. J MC eray 0 0 l2 2

妊娠 恶 阻 的 中医治疗 与 护理
王 彩 丽 甘 肃 省 会 宁 县 会 师 镇 卫 生 院 ( 宁 7 0 0 ) 会 3 7 0
关键词: 妊娠恶阻;中医药疗法;中医护理学; 中医妇产科学
d i1 . 9 9 j i n 1 0 —9 4 2 1 . 2 0 8 o :0 3 6 /.s . 0 3 8 1 . 0 0 0 . 7 s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0 - -2 60 1 0 .9 4 2 1 )0 0 9 -1 2
2 2 呕 吐调护 妊 娠恶 阻以其 呕吐 为特点 , . 呕吐 则是
者 , 多给 予蜂 蜜调服及 含 纤维素 较 多韵 绿 叶蔬 菜 , 可 忌 食辛辣 、 冷及 腥臊之 品 。对剧 吐者可 给予 随意饮食 , 生 但饮食 生 冷应适 当限制 , 脾 肖再 伤 , 她们进 餐不 能 恐 对 定时 , 应尽 量投其 所 好 。对 呕 恶 纳呆 者 可 给予 砂 仁鲫 鱼汤 。但是 , 如何 才 能 使 患 者顺 利 进食 呢?一 是 要 分 散患 者 因呕吐而 恐惧 进食 的 紧张 心 里 , 弛绷 紧 的 神 松 经 , 到意 向转 移 的 目的 。如 带她 们 到 空 气新 鲜 的 花 达 园 、 坪散 步 , 播放 一 些 曲 调优 美 的 音乐 , 情 轻 者 草 并 病 可适 当练太极 拳 等 。二 是 要根 据 患 者对 饮 食 的喜 恶 , 给予恰 当的饮 食诱 导 , 当着 病人 的面 要 尽量 避 免谈 及 她所讨 厌 的食 品。据 临床 观察 , 阻 病 人大 多厌 恶 荤 恶 腥、 油腻 及有 特殊 气 味之 食 物 , 鱼 虾 、 肉 、 如 猪 牛羊 肉 、 大蒜 、 韭菜等 。所 以 , 给病 人 配 餐 时就 要 注 意这 一 点 。 另 外 , 服药方 面 , 在 对脾 胃虚 寒 者汤 药 应 热 服 , 胃不 肝 和者汤药 应温 服或 凉服 。

19.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19.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妊娠剧吐的住院患者。

一、恶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恶阻病(TCD编码:BFR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妊娠剧吐(ICD-10编码: O21.9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以及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中妊娠剧吐拟定。

2.证候诊断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出版)。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常见证候: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恶阻病(妊娠剧吐)。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恶阻病(妊娠剧吐)。

2.其他原因引起的妊娠期间剧烈呕吐,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未出现危及生命征象,可以继续妊娠者。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重点关注患者的呕吐情况,脾胃虚弱证的患者还应关注口淡,脘腹胀满,神疲思睡,纳差便溏等证候的动态变化;肝胃不和证患者还应关注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心烦口苦等证候的动态变化;气阴两虚证的患者还应关注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尿少便秘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酮体、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型、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孕酮、血HCG、心电图、子宫附件B超。

妊娠剧吐中医护理

妊娠剧吐中医护理

妊娠剧吐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食入即吐,不能进食,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孕妇生命,称妊娠剧吐,多见于年轻孕妇,属中医的“妊娠恶阻”。

【临床表现】1、停经:一般在停经40天前后出现。

2、恶心呕吐:初为早孕反应,逐渐加重,甚至呕吐频繁不能进食或食入即吐,呕吐物中有胆汁或咖啡渣样物。

3、脱水症状:如口感、尿少。

4、严重者血压下降,明显消瘦,极度疲乏,言语无力,甚至可出现黄疸、尿闭、意识模糊、昏睡。

5、妇科检查:阴道和子宫颈着色、质软、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

【临证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和记录呕吐物的量、色、质、呕吐次数,尿色、尿量,进食情况及全身症状,若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呕吐物带血、尿酮体阳性者,提示酸中毒,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2、一般护理:①按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呕吐频繁者卧床休息,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清新,避免异味刺激。

③保持口腔清洁,每次呕吐后用淡盐水漱口并及时清除呕吐物。

④遵医嘱及时送尿检。

⑤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消除不良思想顾虑,保持情绪稳定,安心静养。

3、辨证施护①肝胃不和者可采用转移注意法、情志疏导法调理情志。

②脾胃虚弱者可指压双侧内关、轻揉足三里穴,或轻轻按摩脾、肾俞穴。

亦可生姜陈皮煎水代水饮。

③气阴两虚者:不能进食的遵医嘱补充液体,或以参须、麦冬泡水代茶饮。

【饮食护理】1、以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少量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2、注意色、香、味的调配,促进食欲。

3、忌食辛辣、味厚、油炸之品。

4、重症者须禁食。

【用药护理】1、对服药呕吐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并少量多次顿服。

2、服药前或进食前,可用数滴鲜姜汁擦于舌面,以减轻呕吐。

3、按医嘱输液纠正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等,必要时用镇静剂,嘱病人卧床休息【并发症护理】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及全身症状,若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呕吐物带血、尿酮体阳性者,提示酸中毒,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健康指导】1、注意休息,慎房事,适起居,预防感冒发热,定期孕期检查。

怀孕恶心呕吐 降逆止呕外治法

怀孕恶心呕吐 降逆止呕外治法

怀孕恶心呕吐降逆止呕外治法
*导读:妇女怀孕后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头晕乏力,或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呕吐,又称妊娠恶阻。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冲脉之气上逆,循经犯……
妇女怀孕后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头晕乏力,或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呕吐,又称妊娠恶阻。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冲脉之气上逆,循经犯冒,胃失和降所致,当以降逆止呕、调和脾胃为治,现介绍几则外治法,方法简单,副作用小。

填脐疗法(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
1、葱白1根,生姜3片,共捣烂为泥湖状,敷于肚脐,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2、花椒、陈皮各3克,共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3、丁香、茴香各3克,共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敷足疗法(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
1、半夏、干姜、胡椒各3克,共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糊状敷于双足底心涌泉穴,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2、吴茱萸5克,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糊状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3、紫苏叶、生姜各适量,共捣为泥糊状,用面粉及蛋清适量调匀,外敷于双足底心涌泉穴,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生姜疗法
1、生姜切片,分别贴敷于双侧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胶布包扎固定,每日敷12小时,连敷2-3天。

2、将生姜捣泥,敷于肚脐,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2天。

3、鲜桔叶、生姜各适量,共捣为泥糊状,用蛋清适量调匀,外敷于双足底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连敷2-3次。

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主任医师胡献国。

妊娠剧吐中医诊治

妊娠剧吐中医诊治

妊娠剧吐中医诊治【摘要】妊娠剧吐是在妊娠早期,出现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发病率约O.35%~0.47%。

严重呕吐者可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甚至损伤肝肾功能。

中医学亦称之为“恶阻”、“子病”、“病儿”、“阻病”。

【关键词】妊娠剧吐诊断中医治疗临床资料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6例,其中,初孕者67例,经孕者29例。

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36岁。

孕6~8周的59例,孕9~10周的24例,孕11~12周的13例。

尿化验尿酮体(+)17例,(++)42例,(+++)27例,(++++)10例。

肾功有改变61例。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识妊娠剧吐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临床常见的原因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并可继发气阴两虚的恶阻重症。

(1)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受孕后,血聚子宫以养胎,子宫内实,冲脉之气较盛。

冲脉起于胞宫,隶于阳明,冲气循经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反随冲气上逆而发为恶阻。

若脾虚痰饮内停者,痰饮亦随之上泛而呕恶。

(2)肝胃不和: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孕后血聚养胎,肝血益虚,肝火愈旺,火性炎上,上逆犯胃,胃失和降,遂致恶阻。

呕则伤气,吐则伤阴,呕吐日久,浆水不入,气阴两虚。

胃阴伤不能下润大肠,便秘益甚,腑气不通,加重呕吐;肾阴伤则肝气急,肝气急,则呕吐愈甚,如此因果相干,出现阴亏气耗之恶阻重症。

诊断(1)病史:有停经史、早孕反应。

(2)临床表现:恶心呕吐频繁,头晕、厌食,甚则恶闻臭气,食入即吐,不食亦吐。

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消瘦,更甚者可见血压下降,体温升高,脉搏加快,黄疸,嗜睡或昏迷。

(3)检查:妇科检查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子宫变软;尿妊娠试验阳性。

根据尿酮体、体温、脉搏、血压、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的检测与心电图检查结果可判断病情的轻重。

鉴别诊断(1)葡萄胎:孕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偶有水泡状胎块排出,可伴有恶心呕吐,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不符,多数较停经月份大,质软,血HCG水平明显升高,B超显示宫腔内呈落雪状或蜂窝状图像,而无妊娠囊、胎芽、胎体及胎心搏动征。

经方心裁(176)小建中汤:崩漏、经期过长、经行胃痛、胎动不安、妊娠腹痛、后胃痛呕吐--马氏妇科

经方心裁(176)小建中汤:崩漏、经期过长、经行胃痛、胎动不安、妊娠腹痛、后胃痛呕吐--马氏妇科

经方心裁(176)小建中汤:崩漏、经期过长、经行胃痛、胎动不安、妊娠腹痛、后胃痛呕吐--马氏妇科小建中汤【原文】1.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10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论》(102)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4.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5.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组成与用法】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医案】1.崩漏初诊:2005年7月20日。

薛某,34岁,月经提前7天,于7月12日来潮,至今9天未净,经量多,色暗红,夹血块。

倦怠乏力,怕冷,后尻下坠,无腹痛。

平素月经28~30天一潮,经量不多,6天净。

生育史:1-0-0-1,放置宫内节育环。

舌质淡嫩,苔薄腻,脉软。

治法:温经益气止血。

方剂:小建中汤加味。

桂枝6g 炒白芍12g 炙甘草6g 饴糖(冲)30g 炮姜5片大枣6个党参15g 荆芥炭10g 仙鹤草30g 赤石脂15g 补骨脂10g 阿胶(烊冲)10g,3剂。

二诊:2005年7月23日。

阴道出血已净,精神好转,后尻坠除,舌脉如上。

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压痛,两侧附件压痛。

西医诊断:(1)功能性子宫出血。

(2)慢性盆腔炎。

治法:调气清湿热。

方剂:四逆散加味。

柴胡10g 枳壳10g 白芍10g 炙甘草6g 败酱草10g 红藤15g 椿根皮15g 半枝莲15g 土茯苓15g 蒲公英15g 大蓟15g 小蓟15g 萆薢15g,7剂。

清肝和胃饮治疗妊娠剧烈呕吐38例

清肝和胃饮治疗妊娠剧烈呕吐38例
维普资讯
28 9
浙江 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0 8年第 l 8卷第 5期
Z ei gJT WM( o.8N . 0 8 hj n IC a V 11 o52 0 )
芩 1g川 黄 连 、 参 、 胡 各 1g桔 梗 5 , 翘 、 5, 玄 柴 0, g连 板 蓝根 、 马勃 、 牛蒡 子各 1g 陈皮 、 0, 生甘 草 、 薄荷 、 升麻 各 5 , 蚕 1g g僵 0 。有 角 膜 体 征 者 加 紫 草 、 茯 苓 各 土
1 临床 资 料
肝肾功能受损 3 2例。随机分观察和对照两组各 3 8
例 。两组 年 龄 、 周 、 程 、 情 等 均 具 有 可 比性 。 孕 病 病 7 6例均 符 合 妊 娠 剧 吐 的 诊 断 标 准 : 确 诊 妊 娠 , ① B
社 ,9 4 2 3 19 .4
收稿 日期 :0 70 一1 20 -9l
清 肝 和 胃饮治 疗 妊 娠剧 烈呕 吐 3 8例
叶 铤

浙 江省 宁 波市 中 医院

宁波 35 1 100
浙 江省 中西 医结 合 医院
关键词
妊 娠 呕吐
清肝和 胃饮
疗效观 察 妊娠 剧烈 呕 吐患 者 7 6例 , 年龄 2 3~3 6岁 , 孕周 5~ 1 2周 , 程 3~2 病 5天 。合 并 酸 中毒 尿 酮 体 (+) 8 例 ,+ )2例 , 卅 ) 6例 , 并 电解 质 紊 乱 5 (+2 ( 4 合 1例 ,
1g 5 。1天 1 , 煎分 2次 内服 。 剂 水 2 3 其他 治疗 对 两 组 深 层 角 膜 炎 、 膜 炎 、 . 巩 虹膜
机体 首 次 与 水痘 病 毒 接 触 后 , 在体 内特 别 是 三 叉神 经节 潜 伏下来 , 当机体 免疫 功 能 降低时 , 或某 些

中药治疗妊娠剧吐66例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妊娠剧吐66例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妊娠剧吐66例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中药;妊娠剧吐笔者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妊娠剧吐66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6例患者均由超声确诊为40~60天妊娠,出现择食、口苦恶心、晨吐、头晕目眩、寒热往来、脉滑利等症,本组患者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5岁,平均25岁。

病程最短6天,最长28天。

第一次妊娠者51例,第二次妊娠者15例。

1.2 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9 g,黄芩12 g,法半夏9 g,太子参15 g,大枣3枚,藿香12 g,砂仁9 g(后下),竹茹9 g,甘草9 g,3剂为1个疗程。

加减法:脾虚者加炒白术20 g,茯苓15 g;气虚、四肢无力、面色萎黄者加炙黄芪15 g;口渴甚者去砂仁、太子参,加西洋参9 g,石斛15 g,麦冬15 g;呃逆、嗳气酸腐者加炒麦芽20 g,炒神曲12 g;便秘、腹胀者加炒枳壳9 g;小腹隐痛者加杭白芍20 g,延胡索12 g;腰膝酸软、带下耳鸣者加杜仲12 g,续断15 g,菟丝子12 g。

服用方法:将药先用温水浸泡1 h,煮沸15 min即可,待药液冷热合适时,分多次少量服用,若遇剧吐严重,恶闻食气者,可先服生姜2~3片或用生姜榨汁内服,待不呕再服上述汤药。

2 结果2.1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择食、口苦、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寒热往来诸症消失,纳食、精神佳。

有效:恶心呕吐消失,留有轻度头晕、厌油腻。

无效:用药3剂后诸症减轻不明显。

2.2 治疗结果治愈60例,占91.0%,有效3例,占4.5%,无效3例,占4.5%,总有效率95.4%。

在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治疗中1例因呕吐剧烈,药入即吐,出现脱水、酸中毒现象,给以输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呕吐好转后服前方而安,计为无效。

3 讨论现代医学认为,妊娠剧吐是因子宫特殊生理引起的反射刺激,由延髓呕吐中枢传达于胃壁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呕吐中医治疗方法
妊娠呕吐的产生有属于胃的原因,如胃虚、痰饮阻胃,有属胎热影响到胃而产生的。

妊娠呕吐临床常见胃虚、热证、痰饮等三证。

在这介绍这几种妊娠呕吐的中医治疗方法。

1.妊娠呕吐胃虚证治疗
表现为怀孕前经常饮食不多,食多则不易消化,妊娠1至3个月经常呕吐,厌食,神倦乏力,嗜睡懒动,四肢无力,苔薄,舌质淡红,脉缓无力。

治宜健胃止呕,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党参12克,怀山药15克,甘草3'g,陈皮6克,砂仁6克(后入),水煎服。

(2)灶心土(亦叫伏龙肝)30至100克,水煎沉淀后取上清液一大碗,每隔1至2小时喝1次,可分几次服完。

(3)白术15克,白蔻仁3克(后入),水煎服。

2.妊娠呕吐热证治疗
表现为怀孕以后呕吐,有时吐苦水,心烦,口渴喜冷饮,尿黄,苔黄,舌质红,脉数。

治宜清热和胃止呕,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黄芩10克,白术10克,苏梗10克,竹茹10克,水煎服。

(2)竹茹10克,鲜芦根1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3.妊娠呕吐痰饮证治疗
表现为怀孕以后呕吐痰涎,胃部懑闷不舒,头晕,苔白腻,脉滑。

治宜化痰和胃止呕,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川贝母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藿香6克(后入),苏梗10克,水煎服。

(2)姜半夏4.5克,陈皮6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川断10克,苏梗10克,水煎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