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素变红的原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PPT课件白板课件思维导图知识点]部编统编人教版初中语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PPT课件白板课件思维导图知识点]部编统编人教版初中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f0d2fcf524ccbff0218446.png)
说明 顺序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现象—本质,原因—结果 特点—用途,主要—次要
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了解花红的原因 2、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3、学会判断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体裁是事理 说明文 2.题目“红”的含义是 五颜六色/
万紫千红
一、阅读课文第10段,完成下列题目
1、 能表明这段文字说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___花_儿__呈__现__不__同_色__彩__最__后__要_归__功__于__人__工_______ ___选_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
•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的一种文体。
• 2、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 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 文。
事物说明: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 特点、功能
说 明、 文
分类
事理说明:解释事物含义、原理、关系、 演变
说明 方法
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作引用、摹状貌
更大花
是自儿
人然为
工的什
培杰么
育作这
的,样
成
红
果
是
:
花
儿 为
内部原因
什
么
物质基础(有无色素) 说明顺序
物理原理(光波反射)
生理需要(保护作用) 进化观点(发展过程)
由由 主内 到到
这
自然选择(昆虫作用) 次 外
样 外部因素
红
人工选择(增添新种) 逻辑顺序
互助学习:
本文中应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互说互评.
牵牛花的颜色变化过程

牵牛花的颜色变化过程
牵牛花在一天的生长中,花朵颜色会由早上的蓝色变为晚上的红色,在此期间需要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光照,让植株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需要为植株提供适量的水分,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在养护时还可以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调整植株的生长方向。
牵牛花的颜色如何变化
1、由蓝变红
牵牛花在一天的生长过程中会由蓝色变为红色。
这是因为牵牛花体内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在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牵牛花中的花青素变为红色,所以牵牛花就由蓝色变为了红色。
2、补充光照
牵牛花适合生长在光照较为充足的环境中,所以在养护过程中
需要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光照,使植株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获取养分,同时牵牛花在强光的条件下也可以不受影响的生长,所以在养护过程中不需要对牵牛花遮阴。
3、适当供水
牵牛花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在养护时需要定期为植株提供水分,最好可以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决定浇水与否。
一般在手指可以插入土壤中时,表示土壤较为湿润,此时可以不用供水,在手指不能插入土壤中时则需要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分。
4、定期修剪
牵牛花的生长速度很快,所以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
在植株生长较为旺盛的阶段可以将植株顶部长出的嫩芽嫩叶剪去,促使植株长出更多的藤蔓用于开花,在植株花期结束后则需要将植株凋谢的花苞剪去,为植株节省养分。
红色系水草的饲养

红色系水草的饲养红色水草红色水草在鱼缸的造景中更能发挥出它的优势,色彩艳丽缤纷,在水族造景中显得非常华丽绚烂。
我们常见的红色系水草有红蝴蝶、百叶草、大红叶等等。
这些水草呈现红色,是水族箱造景的常用设备。
但常有人说红色水草的育成相当困难,一不小心就会枯萎甚至死亡,所以,红色系水草该怎么培育呢?一、照明水草会呈现红色,主要是植物体内的花青素所造成的,而花青素的作用与照明的光质、强度与时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光度强度:红色水草大多需要仰赖强光的照射,才能呈现美丽的红色,一些宽叶属的大红叶,缺乏强光的照射将无法展现出浓郁的深红色。
2、照明时数:红色水草的叶绿素较绿色水草少,需较多的照明时间,才能充分行光合作用,制造足够的能量。
3、光质:一般水草照明灯多采用最大众化三波段合一的灯具体(430nm、555nm、630nm前后波长)。
不过红色水草对光的需求情形有些不同。
当光线照射到红色叶片时,红色水草的叶片通常会让光线中的红光透过或予以及射,所以,对红色水草而言最有利的光质是蓝光及绿光。
由于红色水草透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将远低于绿色水草,这就是为什么红色会让人觉得较难培育的原因,所以在种植红色水草时,还需另外加装一支蓝、绿波段的灯管,以满足红色水草对光的需求。
二、水质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表现出红色;在碱性环境中,则会表现出蓝紫色色泽。
对红色水草而言,pH值维持在弱酸(6.0-6.8)为最佳。
三、二氧化碳红色水草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高。
在相同强光下的水草缸,打入二氧化碳时水草会变得比较红,而在不打二氧化碳的碱性水质下,水草会变得略带紫色调,而非红色。
四、肥料红色水草对肥料的需求量高,其中以铁质为最重要,需每日添加。
依加入铁剂的质量、含量、时间的不同,其红色深浅程度的呈现也会有所差异。
五、温度与绿色水草相较,红色水草较耐低温,水温维持在偏低温度的情况下,有利于红色水草吸收养分及行光合作用。
此外,在同一照明强度下,低温栽培下的水草较易呈红色,高温下则不易变红,这是因为叶绿素在低温下较容易被破坏,使花青素的红颜色得以充分展现之故。
玫瑰由红变紫的原理

玫瑰由红变紫的原理
玫瑰由红变紫的颜色变化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新鲜玫瑰花瓣中含有一种叫花青素的天然色素。
2. 花青素呈现红色,是玫瑰红色的来源。
3. 当花青素与花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会转变为紫罗兰素。
4. 紫罗兰素呈现蓝紫色,是玫瑰紫化的直接原因。
5. 随着时间推移,玫瑰中的酸性物质(如柠檬酸)含量会增加。
6. 更多的花青素会转变为紫罗兰素,颜色逐渐从红向紫变化。
7. 此外,pH值下降也会加速这一转变过程。
8. 紫罗兰素结构比花青素复杂,更稳定,不易破坏。
9. 所以紫玫瑰比红玫瑰花期更长。
10. 这种天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反映了玫瑰内部酸度的变化。
花青素特征

花青素是一类天然的植物色素,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花卉等植物中。
它们具有以下特征:
1. 呈色作用:花青素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能够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
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花青素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从红色到紫色、再到蓝色。
2. 天然抗氧化剂: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植物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它们在人体内也具有类似的作用,能够帮助清除自由基,预防氧化应激反应,保护人体健康。
3. 存在于不同植物中:目前已知的花青素有20多种,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
不同植物中的花青素种类和含量也有所不同,因此它们呈现的颜色也各异。
4. 受环境因素影响:花青素的合成和积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土壤酸碱度等。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花青素的含量会增加,使呈现更加鲜艳的颜色。
5. 不稳定:花青素在自然界中不稳定性较高,容易受到光照、温度、氧气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
因此,花青素通常以结合苷配基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更加稳定。
总之,花青素是植物中的一种重要天然色素,具有呈色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但受因素和植物种类的影响较大。
为了更好地利用花青素,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为什么秋天的树叶会变色

为什么秋天的树叶会变色秋天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美丽的季节,大自然的景色在这个季节变得格外迷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景象之一便是树叶的变色。
为什么秋天的树叶会变得五彩斑斓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树叶普遍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素的存在。
叶绿素是一种可以吸收太阳光并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
它使得树叶呈现出鲜艳的绿色,并且在夏天和春天充满了整片森林。
然而,当秋天来临时,树叶开始逐渐变色,离开了绿色的盎然,进入了红、橙、黄等多彩的世界。
树叶变色的原因是由于秋天天气的变化。
随着温度的下降和日照时间的减少,植物开始做出调整以适应这一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树木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并通过改变叶绿素的含量和产生其他颜色的色素来应对寒冷的冬季。
首先,树木会逐渐停止合成叶绿素,导致其浓度逐渐降低。
叶绿素的减少会让原本覆盖在叶片上的其他色素展露出来。
其中一种色素是类胡萝卜素,它是树叶颜色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类胡萝卜素呈现出红、橙、黄等暖色调,因此树叶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
其次,温度的下降也会导致叶片内部的化学反应发生变化。
在树叶的衰老过程中,一些物质会被积累在叶片中,进而产生红色或紫色。
这些物质被称为花青素,它们是树叶变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树叶的变色还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土壤的养分和湿度。
充足的养分和适度的湿度有助于树叶更好地展示色彩。
当这些因素达到最佳状态时,秋天的树叶色彩会变得更加绚丽。
总的来说,秋天的树叶变色是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
通过调整叶绿素的含量、产生其他色素以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树木展现出了多样丰富的色彩。
这个自然的景观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
在秋天的季节里,不妨走进大自然,欣赏这五彩斑斓的树叶。
通过观察和体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调适机制,以及我们与大自然之间微妙而美丽的联系。
秋天树叶的变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我们居住的这个美丽世界。
如何让红草更红

[技术交流] 既然大家都在问如何让红草更红,就转个帖子研究一下发表于2015-02-27 14:43:40 | 只看该作者本帖最后由李大嘴于2015-2-28 09:30编辑文字很多,大概的意思就是1、低温强光有助于花青素的显现,会使红色水草变得更红。
2、底床含氮量也不能太高,否则不利于红草发色。
(用ADA的同志们估计要郁闷了)办法很多,请各位大神们各自出招吧!大部分的草友都知道,水草之所以能够变成红色,与体内所含的花青素(Anthrocyanin)有很大的关系,就植物学的角度来看,花青素的化学结构本身并不含有铁质。
但令人不解的是,铁肥能促进水草变红的说法,至今世界各地的水草爱好者之间广为流传。
铁肥能令水草变得更红的由来,一方面是水草玩家的片面经验之谈,另一方面可能是水族肥料业者的炒作。
而美国的水草博士Tom Barr 则认为,铁肥能激红水草看法,是个没有事实根据的观点(myth)。
铁肥的确是水草所需的重要元素,对于叶绿素和花青素的合成都有帮助。
但我们今天想要探讨的,并非水草因铁肥中毒时所发生的色彩变化,正如我们在《水草对铁肥的吸收》一文中所提到过的,根据van Wijck 等人于1992 年的研究报告,眼子菜(Potamogetonpectinatus)在底床添加过多的氯化铁(FeCl3)时,成长速率会降低75% 而且会变成棕色的。
而根据Cooly 等人于1980 年的研究报告,黑藻(Hydrillaverticullata)在水中铁浓度高达 1.2 ppm 时,会变成棕色并且开始腐烂。
水草在发生「铁中毒(iron toxicity)」时叶片也会变成红棕色的!但铁肥中毒导致水草病态变红甚至死亡,显然不是大部分水草玩家所追求的目标。
红金鱼草(Cabombapiauhyensis)在低肥料状态下反而更红。
我们今天打算探讨的是,铁肥在实际上对于水草变红到底有没有帮助。
其实我在1992 年所发表的《水草为什么会变红》一文之中,就提到了有些水草在低肥料状态下反而更红,例如红金鱼草(Cabombapiauhyensis)和红丝青叶(Hygrophilapolysperma "rosaenervig")。
植物的器官为什么呈现多种颜色

植物的器官为什么呈现多种颜色关于植物花、叶、果实的颜色机理,高中生物教材有这么一顺话:“植物的花、叶、果实的颜色,除绿色以外,其它颜色大多由液泡中的色素所产生。
“也就是说,植物除绿色以外的其它颜色,不完全是由液泡的色素产生的。
有色体也有多种颜色,它也可分布于根、茎、叶、果实和花瓣的细胞里,也可便这些器官呈现多种颜色。
那么,对于植物各器官的颜色,究竟是有色体的表现,还是液泡的颜色体现?这是广大中学生物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
事实上,植物各器官的颜色是各种色素的综合表现。
例如:高等植物叶子在一般情况下,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为三比一,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比约为三比一,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比为二比一。
由于绿色的叶绿素比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多,占优势,所以,正常的叶子总是呈现绿色。
秋天、条件不正常或叶片衰老时,叶绿素较易被破坏或先降解,数量减少,而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所以叶片呈现黄色。
而黄栌和枫叶的叶子、紫云英的茎叶在气温下降,叶绿素分解消失的时候,叶子里面的糖分大量地转变成红色的花青素,于是就变红了。
因此,我们判断植物各部分颜色的机理,主要是看植物的优势色素。
这可以从如下儿方面来区分:1、从植物各器官的颜色来区分。
植物的绿色是叶绿素特有的色素,所以,绿色植物含有的优势色素为叶绿素。
面黄色、橙黄色是类胡萝卜素独有的颜色,因此,凡具有黄色和橙黄色的植物器官均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
如:香蕉、黄花菜、南瓜、黄玫瑰等。
至于红色,因有色体、液泡中的花青素、藻红蛋白均可使植物呈现红色,所以,情况较为复杂一些,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
一般地,藻类植物的红色是由含有藻红蛋白的缘故。
高等植物如紫鸭跖草、红苋等植物茎叶里面的花青素始终占优势,完全遮盖了其它色素的颜色,所以,它们常年是紫红色的。
至于花、果实、根的红色则就要区别对待了。
辣椒、番茄、红色早金莲、桔红色金盏花的红色则是由有色体引起,面红色西瓜狐则是由于具有花青素的缘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青素变红的原因
花青素是一类色素,它们通常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色调。
然而,有时花青素会因某种原因而变红,这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花青素变红的原因,并解释这种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花青素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天然色素,它们广泛存在于花朵、水果、蔬菜和谷物中。
花青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种叫做花色素的结构单元,它赋予了花青素特殊的颜色。
一般情况下,花青素会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色调,这是因为它们吸收了可见光中的蓝色和紫色波长的光线。
然而,花青素变红的原因却并不常见。
为了理解花青素变红的原因,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光学原理。
光线穿过物体时,会与物体上的分子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会导致光线的散射、吸收或反射。
当光线被吸收时,物体会呈现出吸收的波长所对应的颜色。
在花青素变红的过程中,通常是由于一些特定的化学反应或环境因素导致的。
例如,当花青素分子与氢离子结合时,它们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导致颜色的改变。
这种化学反应可能是由于酸性环境的存在,或者是由于其他化学物质的参与引起的。
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花青素的颜色。
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可能对花青素的颜色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花青素在阳光下暴晒时会
逐渐变红。
这是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引起花青素分子的氧化反应,从而改变其颜色。
除了化学反应和环境因素,遗传也可能是花青素变红的原因之一。
不同植物品种中的花青素含量和组成可能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它们的基因。
一些植物品种可能具有特定的基因变异,使得它们的花青素呈现出红色。
在这种情况下,花青素变红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
总的来说,花青素变红是由于化学反应、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引起的。
这种变化使花青素呈现出红色的色调,与其原本的蓝色或紫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虽然我们对花青素变红的机制还有很多未知之处,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有望揭示更多关于花青素变红的奥秘,从而为植物颜色的形成和演化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Tanaka Y, Sasaki N, Ohmiya A. Biosynthesis of plant pigments: anthocyanins, betalains and carotenoids. The Plant Journal. 2008;54(4):733-749. doi:10.1111/j.1365-313X.2008.03447.x
2. Gould KS, Lister C. Flavonoid functions in plants. In: Andersen ØM, Markham KR, eds. Flavonoids: Chemistry, Biochemistry and Applications. CRC Press; 2006:39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