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热工系列课程改革实践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热工系列课程改革实践
f 1 1宋 ] 文武 , 符杰 , 李庆刚 , 等. 关 于构建 “ 热能与动力工程”大 专 业 多方 向课程体系的思考——基于培养复合型应 用人才的视角 【 J J . 高等 教育研究 , 2 0 1 1 , 2 8 ( 4 ) : 4 4 — 4 8 .
数( m / s ) , 而且流动边界层与热 ( 温度 ) 边界层具 有相 似的定义
容易掌握课 堂知识 。 ( 3 )“ 热工测量技术”和 “ 流体 热工 基础实验”课程。 课程 任课教 师应了解和引用其他理论 课程相关教学 内容 , 使实验 教 学与理论 教学 内容有 机结合。 如温度 测量 , 教师 除加强温度测 量 原理 、 仪表 、 标定及使 用方 法教学 外, 对于高速气 流温度测 量, 需引用 “ 工程 热力学 ”中气流一维绝热流动能量方程 以及滞 止温度 和气 流温度的关 系等相关 理论知识 , 说明气流速度对 温 度测 量误 差 的影响 ; 而 对于高温气流 温度测 量 , 需引用 “ 传 热 学 ”的辐 射换热相 关理论 , 说 明辐射对 测温误差 的影响以及 消 除误 差的措施 ; 而对 于铠装热 电偶 或在加温 计套管情况下, 还需引用 “ 传热学”的通过 肋壁导热 的相关理论, 说 明套管的存 在对 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以及消除误差的措施。
强调流动特性 , 后者注重能量传 递与转换 过程 。
排。 因此, 热工 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优化按照 以下原则进行: ( 1 ) 安排 在前 的课 程 。 教师 除完成本课程教学 内容外 , 须 根据上述各课 程之间知识点的关 联性, 有意 识地为后 续课程涉 及的内容打下牢 固的理论基 础。“ 工程流体力学 ” 课程 的教师需 要向 “ 工程热力学”、“ 传 热学 ” 课程任课 教师了解相关 的内容 ,

华北电力大学823热工基础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823热工基础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202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编号:823考试科目名称:热工基础热工基础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每部分75分,考生需从中选取2个部分的内容作答,满分150分。

《工程热力学》部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掌握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和工质(主要是理想气体和水蒸气)的基本性质,理论与实际结合,分析与计算各种与热力学有关的现象和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绝对压力、可逆过程、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过程进行的方向性、孤立系统熵增原理、㶲、制冷系数、热泵系数、水蒸气临界点、喷管的选择、临界压力比、节流、多级压气机的最佳中间压力、压气机的等熵效率、朗肯循环、再热循环、抽汽回热循环、热电联产、燃气轮机循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回热度、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等等。

2.理想气体计算: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比热容、热力学能、焓、熵的计算;理想气体热力过程计算;压气机计算;喷管计算。

3.水蒸汽计算水蒸汽的热力学能、焓、熵、干度,水蒸气的热力过程计算。

4.热力循环计算:卡诺循环、朗肯循环、再热循环、抽汽回热循环、热电联产、燃气轮机循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等的计算。

三、考试的题型简答题、计算题、分析题等。

四、参考书目王修彦:《工程热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沈维道童钧耕:《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传热学》部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掌握热能传递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能够应用工程数学知识建立传热问题的物理模型、并进行解析分析;具有利用传热学知识解决、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热工测试方法具有初步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1. 热传导导热基本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单层、多层平壁和圆筒壁的稳态导热温度分布及导热量的计算;稳态导热热阻;肋效率、等截面直肋的稳态导热分析方法。

非稳态导热的集总参数分析法;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及其讨论;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简单形状物体二维和三维导热问题的计算方法。

关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方向的书籍

关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方向的书籍

关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方向的书籍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涉及到能源转换、热力学、流体力学以及燃烧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从事相关工作或研究的人员来说,了解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推荐几本关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方向的书籍,供大家参考学习。

《动力工程热力学基础》是一本系统介绍动力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材。

本书以清晰简明的语言和丰富的示例,对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循环、燃烧反应和传热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掌握动力工程中热力学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力工程流体力学》是一本介绍动力工程中流体力学原理和应用的教材。

本书通过对流体力学基本原理、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流体流动等内容的讲解,帮助读者理解动力工程中的流体流动过程和相关应用。

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和实验技术,使读者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动力工程中的流体力学知识。

《动力工程传热学》是一本介绍动力工程传热学原理和应用的教材。

本书系统讲解了传热学基本概念、传热机制和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传热换热器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以及传热流体力学和传热过程的实验方法。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动力工程中传热学的理论和应用,为热能转换和传递提供技术支持。

《动力工程燃烧学》是一本介绍动力工程中燃烧学原理和技术的教材。

本书系统讲解了燃烧学基本概念、燃烧反应和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燃烧器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以及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动力工程中燃烧学的理论和应用,为燃烧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

还有一些经典的参考书籍,如《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基础》等,也可以作为学习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方向的重要参考资料。

这些书籍系统地介绍了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对于深入理解该领域的知识非常有帮助。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初级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初级
功和热量是过程量,不仅与初、终状态参数有关, 还与过程有关。
13
2.状态参数分类
强度量 尺度量
压力、温度 比容、热力学能(内能)、焓、熵
基本参数 导出参数
压力、温度、比容 热力学能(内能) 、焓、熵
(√)状态参数的变化只与系统的初、终状态有关,而与变 化途径无关。 (×)功也是状态参数,其变化只与系统的初、终状态有关。 (×)热量是状态参数,其变化只与系统的初、终状态有关。
热量多于定容过程吸收热量。
34
第四节 混合气体
工程实际应用的气体通常是混合气体,如空气、 烟气等等。混合气体的性质取决于各组分气体的成 份及热力性质。
混合物的性质与各种混合物的性质以及各组元在整个 混合物中所占的份额有关。
35
一、混合气体分压力和道尔顿分压力定律
分压力是各组成气体在混合气体的温度下单独 占据混合气体的容积时所呈现的压力。
p1v1 p2v2
p1V1 p2V2
2.查理斯定律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比容(或容积)不变时,压
力与绝对温度成反比。
p1 p2 T1 T2
3.给•吕萨克定律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比容(或容积)不变时,压
力与绝对温度成反比。V1 V2 或 v1 v2
T1 T2 T1 T2
26
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另外一种表示
(√)一切热力系统连同 与之相互作用的外界可 以抽象为孤立系统。
9
第二节 工质及基本状态参数
一、工质(working substance; working medium)
1.定义: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或 传递热能的媒介物质
例如:
电站锅炉的水蒸气 燃烧形成的烟气 气缸中的燃气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能动134班:文澜2013年10月29日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

动力方面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

专业通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热工测试技术以及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具备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和热工测试技术等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制冷空调设备、制冷装置、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等设计、制造和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

在此基础上,它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就业方向很广,目前我国有120多所院校开设有该专业,它由旧本科的九个相关专业合并而成,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能源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能源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专业。

同时,能动还是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可见能动是现代动力工程的基础。

能源问题在当今社会举足轻重,能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高耗能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从而造成能源消费量增长过快。

在能源日益紧迫的当代社会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运而生,半个世纪以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我国国家建设尤其是能源动力建设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热模块热模块,通俗地讲,就是发电、做功部分。

主要研究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热端、内燃机、电厂运行及调控。

它们都是依靠一定的能源来发电和做功的,也就是产生动力。

关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方向的书籍

关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方向的书籍

关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方向的书籍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是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学科方向,涉及到能源转换、热能利用和热力系统设计等内容。

以下是几本经典的关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方向的书籍,它们系统地介绍了该领域的基本理论、应用技术和研究进展。

《工程热力学》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该书由国内著名热力学专家编写,旨在系统介绍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以及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讲解,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热力学在能源转换和热力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动力工程热力学》是一本介绍动力工程热力学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的教材。

该书详细讲解了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热力循环、燃烧过程和热力系统设计等内容。

同时,该书还介绍了动力工程中常用的能源转换技术,如蒸汽发电、燃气轮机和内燃机等。

通过学习该书,读者可以掌握动力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实践。

《传热学》是介绍传热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教材。

传热学是工程热物理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传热过程的分析方法。

该书详细介绍了传热学的基本概念、传热机制以及传热计算和传热设备设计等内容。

通过学习该书,读者可以了解不同传热方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为工程热物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动力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一本综合介绍动力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教材。

该书系统地讲解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循环和热力系统设计,同时也包括传热学的基本理论、传热方式和传热设备等内容。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讲解,该书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动力工程和传热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为工程实践和研究提供指导。

《燃烧学》是介绍燃烧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教材。

燃烧学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中关键的学科,研究燃烧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燃烧设备的设计与优化。

该书详细介绍了燃烧学的基本概念、燃烧机制和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

同时,该书还介绍了燃烧设备的设计原则和燃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技术。

通过学习该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燃烧学的理论和应用,为燃烧设备的设计和能源转换的优化提供支持。

注册公用设备 考试科目

注册公用设备 考试科目

注册公用设备考试科目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的考试科目分为基础考试科目和专业考试科目。

基础考试科目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自动控制、热工测试技术、机械基础和职业法规。

专业考试科目则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分为暖通空调、动力和给排水三个专业,测试考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考试科目可能会因年份和地区而有所不同,建议查询当地官网或咨询相关工作人员以获取准确信息。

哈工大专业课参考书目

哈工大专业课参考书目
《高分子物理》
何曼君等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824
复合材料学
《复合材料概论》
王荣国武卫莉谷万里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高性能复合材料学》
郝元凯、肖加余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
825
金属学与热处理
《金属学与热处理》
崔忠圻、刘北兴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濮良贵
高等教育出版社
0872设计学(工业设计方向)
625
工业设计概论与设计史
工业设计学概论
柳冠中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版次1
工业设计史(修订版)
何人可
北京理工出版社2004版次2
838
人机工程与工业设计方法
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丁玉兰
北京理工出版社2006版次3
工业设计方法学
简召全
北京理工出版社2011版次1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燃烧学
《燃烧理论与设备》
徐旭常
机械工业出版社
空气动力学)
《气体动力学基础》
潘锦珊
国防工业出版社
085212软件工程、0835软件工程
834
软件工程基础《C语Fra bibliotek程序设计》苏小红、王宇颖、孙志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C语言大学实用教程》(第3版)
苏小红、孙志岗、陈惠鹏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09
材料力学
新编材料力学(第2版)
张少实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材料力学(第三版上、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参考文献
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参考文献
引言:
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热量的传递、热力学的变化和流体的运动。

在工程领域,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
学的研究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
一些与此领域相关的重要参考文献,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
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了解。

一、传热学参考文献
1. 祝九胜、毛国礼、朱耀中编著的《传热学》
这本教材是传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涵盖了传热学的基本理论、传热
过程和传热设备等内容。

书中详细介绍了传热的基本原理、传热模型
和传热计算方法等,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阐述。

这本书不仅对于传热学
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对于工程师有一定的实践指
导意义。

2. 凌宇和王勇等合著的《传热学实验技术与设备》
这本书是传热学实验技术与设备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涵盖了传热学
实验的各个方面,包括传热实验装置和传热实验方法等。

书中详细介
绍了传热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本书对于进行传热实验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他
们更好地进行传热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二、工程热力学参考文献
1. 吴健雄著的《热力学与工程热力学》
这本书是工程热力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介绍了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热
力学方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书中详细介绍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
定律,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

这本书对于工程热力学
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来说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
地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的知识。

2. 徐吉康主编的《热力学各论》
这本书对于工程热力学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书中详细阐述了热力学的基本
理论和方法,并给出了一些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本书可
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热力学的知识,对于工程师和研究人
员来说非常有用。

三、流体力学参考文献
1. 陈建兵、李非等合著的《流体力学》
这本书是流体力学领域的经典教材,涵盖了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流体的运动和流体的力学性质等内容。

书中详细讲解了流体的运动方程和流体的力学行为,并通过一些实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这本书对于学习流体力学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流体力学的知识。

2. 林大润、张锡民编著的《流体力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
这本书是流体力学研究方法和实例分析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涵盖了流体力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书中介绍了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并给出了一些实际工程应用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本书对于进行流体力学研究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流体力学的实验和分析。

结论:
通过介绍一些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相关的参考文献,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了解。

这些参考文献涵盖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对于学习和研究这些领域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这些参考文献,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的知识,为工程领域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做出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的写手,我深深地意识到这门学科的
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前景。

通过研究这些参考文献,我认识到了传热
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理论和实践的
发展。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
体力学将在未来的工程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将继续深入研究
这门学科,为写作提供更加准确和优质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祝九胜、毛国礼、朱耀中编著. 《传热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 凌宇和王勇等合著. 《传热学实验技术与设备》. 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15年.
3. 吴健雄著. 《热力学与工程热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4. 徐吉康主编. 《热力学各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5. 陈建兵、李非等合著. 《流体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6. 林大润、张锡民编著. 《流体力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 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