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估值模型

合集下载

dcf估值模型

dcf估值模型

DCF估值模型股利折现模型(DDM,Dividend Discount Model),是最为基础的估值模型。

指通过预测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按一定的收益率计算出整个上市公司的价值。

即通过将公司未来现金各年的股利按投资回报率进行折现、加总后得到的公司价值。

折现现金流模型(DCF,Discount Cash Flow),是最严谨的对企业和股票估值的方法,DCF估值法与DDM的本质区别是,DCF 估值法用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

其中的现金流量可以采用股利现金流量(FCFE,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股东”分配的现金;也可以采用公司自由现金流量(FCFF,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lm)——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企业资本供应者和各种利益要求人(股东、债权人)”分配的现金。

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DCF(Discounted cash flow)属于绝对估值法。

具体做法是:假设企业会快速成长若干年,然后平稳成长若干年(也有人算成永续成长),把未来所有赚的自由现金流(通常要预测15-30年,应该是企业的寿命吧),用折现率(WACC)折合成现在的价值。

这样,股票目前的价值就出来了:If 估值>当前股价,→当前股价被低估。

可以买入。

If 估值<当前股价,→当前股价被高估。

需回避或卖出。

股票的价值等于它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不多也不少。

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在其寿命剩余期内)所创造的现金流折现的净值(注意:是净值。

所以要拿自由现金流来折现,而不是其他什么包含负债税息的收入来折现)。

企业的价值=前十年的自由现金流总和+永续经营价值为什么是前10年?因为通常很难估算企业十年后的现金流。

永续经营价值,就是第10年后直到无限远的价值。

第三章 股票估价的原理与方法

第三章  股票估价的原理与方法

第三章股票估价的原理与方法本章主要学习股票的估价,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了解股票的内涵及其价值来源,掌握股票估价的基本原理以及股票估价的基本方法。

股票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它是投资者持有的所有权凭证。

股票的收益来源于分红和资本利差,投资者持有什么样的股票,什么时候买进和卖出,是决定投资者收益的重要因素,为选择持有的品种以及怎样操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股票的估价是否合理,其价格与价值是否发生较大的背离。

如在2007年10月,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达到70以上,是世界上市盈率最高的国家,而当股票市场由6124跌到现在的2000点以上,尽管市盈率大幅度降低,但仍在17左右,和国际上10倍左右的市盈率相比较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作为投资者而言就需要具体的判断,究竟股价是否达到合理的区域,是否值得长期的投资。

第一节股票的价值及其来源一、股票的价值股票的价值究竟怎样去估算,尽管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每个投资者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分歧,但股票的价值从长期来看,总是取决于利润、收益和现金流,这点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尽管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可以低于或高于其价值,但围绕价值波动是商品经济的一个规律。

在国内外的实践中,存在着诸多这样的实例。

如著名的“南海泡沫”就是国外股票市场上出现的一个典型案例。

1711年,南海公司由牛津的哈利伯爵创办。

南海公司从一开始主要是从事奴隶的买卖,但为保持公司的投资,其股东给这一公司披上了暴利的色彩而编造了诸多的谎言,即墨西哥和秘鲁的地下蕴藏着大量的金银,公司只要把加工的商品运到那里,则当地的土著人就将大量的金银与南海公司的商品交换,从而赚取高额利润。

而投资者也相信了这个谎言,于是,大家都投资和购买南海公司的股票,结果造成南海公司的股票扶摇直上,价格从128英镑,在短短6个月内,涨幅高达600%,在其示范效应下,英国的170家公司的股票也大幅上涨。

当人们的狂热达到极限,发现公司的股价根本不足以支持股价,而且其所谓美妙的前景只不过是海市蜃楼时,股价狂泻,最后的结局是一名不文,很多人倾家荡产,就连著名的牛顿也也卷入其中,最后不得不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是如此的狂热。

金融市场的股票估值模型

金融市场的股票估值模型

金融市场的股票估值模型股票估值是金融市场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是投资者判断一只股票是否被低估或高估的关键指标之一。

股票的估值模型是一种用于计算股票价值的方法和工具。

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指标、市场状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计算,股票估值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金融市场中,有许多股票估值模型可供投资者选择使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股票估值模型:1. 价格收益比模型(P/E Ratio Model)价格收益比模型是一种简单而广泛使用的股票估值模型。

它通过将公司的市值除以其每股盈利来计算股票的价格收益比。

价格收益比是投资者购买每一单位盈利所需支付的金额。

一般来说,价格收益比越低,意味着股票可能被低估,而越高则可能被高估。

2. 相对估值模型(Relative Valuation Model)相对估值模型是通过将目标股票与其同行业或同类股票进行比较来确定股票价值的模型。

它通常使用一些相对指标,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来比较不同公司之间的估值。

这种模型适用于同行业或同类股票估值的比较,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3. 股利贴现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股利贴现模型是一种基于公司未来股利支付来估计股票价值的模型。

它假设公司未来的股利会增长,并根据股利增长率和折现率来计算股票的价值。

这种模型适用于那些持续支付股利的公司,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估值。

4. 自由现金流模型(Free Cash Flow Model)自由现金流模型是一种以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作为估值依据的模型。

自由现金流是指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用于支付股东分红和进行公司发展等活动。

这种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潜在增长,并据此估计股票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股票估值模型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独自决定投资决策。

股票市场的走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前景、公司管理层能力、竞争等等。

十三章 股票估值模型与方法

十三章 股票估值模型与方法

vT -

T t 1
dt (1 k)t
vT

t T
dt (1 k)t

dt 1 (k g)(1 k)T
v0

d t 1 (k g)(1 k)T

T t 1
dt (1 k)t
(k g)
两阶段增长模型
两阶段模型假设公司的股利在头n年以每年g1的速率 增长,从(n+1)年起由g1降为g2。
第一节 股票定价
一、股票价格的种类 二、除权价格的确定 三、发行价格的确定
一、股票价格的种类
(一)每股面值(Par value per share) 定义:公司新成立时所设定的法定每股价格(The
legal price per share) 面值是名义价格(Nominal price),每张股票标明
V d1 kg
例题
某公司在过去的一年中所支付的股息为每股1.8 元,同时预测该公司的股息每年按5%的比例增长, 若折现率为11%,则其合理价格是?(31.5元)
多元增长模型
在时刻T以前的T-时刻,股利可以按照任何比例增长,但在T 之后T+时刻,假设按照固定比率增长,且一直下去。
1~T-的股利只能按照最一般的公式计算 T+以后按照可以按照固定增长模型计算
账面价格不一定大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可能低、 高或相等(在企业刚刚开业的那一瞬间)。
账面价值只是一种历史公允的的价值,它仅仅代 表过去的实际,而不是今天的公允价值,是一种以过去 的客观而牺牲了现在的客观。
(三)清算价值
(Liquidation Value)
将公司的资产分别出售,以出售所得的资金偿还负债 后的余额。

章股票估值模型

章股票估值模型
– 首先,求出公司价值
• 公司的价值等于公司预期现金流按公司资本成本进 行折现,将预期的未来自由现金流用加权平均资本 成本折现到当前价值来假设公司价值,
– 其次,求出股权的价值
• 公司价值减去债务的价值,得到股权的价值 .
• 1.自由现金流稳定增长的估值模型
– 假定公司以某一稳定的增长率保持增长,估值公 式为:
12.2 自由现金流估价方法
• 弄清楚了企业将会产生的各种现金流,那么我们 就可以把这些所有的现金流进行贴现在求和,从 而得到公司的价值。这就是利用自由现金流来对 公司进行估价的基本思想。
•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一项资产的价值等于该资产 预期在未来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的现值总和。
12.2.1公司自由现金流估价方法
1
等于FCFF( n 1 gn );
ke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量的股权成本
• 3.自由现金流量估值的三阶段模型
– 二阶段:初始阶段增长率很高,增长率转换,最后阶 段增长率稳定,且持续时间较长
– 公式:
V
FCFF0 (1 g ) (WACC g )
(WF AC CF CF 1 g )
其中,FCFF0为当前的自由现金流量, FCFF1为预期下一期的自由现金流量, 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率),
• 公司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of firm,FCFF)
– 是公司支付了所有营运费用、进行了必需的固定资产与 营运资产投资后可以向所有的权利要求者(股东和债权 人,或者所有资本供给者)分派的税后现金流。
gt
gagagb Nhomakorabeat A B A
, ga gb
• FCFF贴现模型的思路

g

三阶段股利折现DDM估值模型

三阶段股利折现DDM估值模型

2006年 69.70% 36.15% 8.91% 3.49% 4.80% 0.95% 0.01% 0.00% 0.70% -1,022 29.45% 34.31% 2006年 59.96% 14.95% 3.74% 183.83% 0.01%
2007年 98.27% 41.99% 11.64% 3.36% 4.96% 0.59% -0.06% 0.00% 1.33% -1,888 30.41% 0.00% 2007年 47.98% 25.75% 7.78% 187.11% 0.00%
1.24% 3.02% 0.54% 0.56% 34.02% 4.97% 28.67% 26.44% 4.43% 1.33% 2004年 16.22%
17.47% 2.24% 0.26% 0.27% 32.05% 11.70% 44.53% 12.62% 0.03% 2.57% 2005年 16.22%
2004年 N/A 30.91% 5.68% 4.29% 4.75% -0.16% 0.34% 0.00% 0.45% N/A 27.59% 38.85% 2004年 40.85% 13.36% 6.04% 137.54% 0.02%
2005年 37.71% 34.79% 6.07% 4.42% 4.92% -0.80% 0.12% 0.00% 0.79% 1,678 27.46% 0.00% 2005年 30.77% 10.23% 6.68% 140.64% 0.01%
9,179,209 5,974,574 878,839 330,202 342,341 105,118 679 0 156,322 -11,296
12,408,212 8,085,035 1,193,738 448,349 457,037 142,667 1,068 0 215,390 -13,681

股票估值方法

股票估值方法

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估值法,股利贴现模型,现金流量折现法PB估值法适用于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的企事业机构,例如周期性行业、银行、保险等,而那些具有很高商誉、隐性资产的企事业机构及资产重置成本变动较快的企事业机构则不适用。

PB估值法没有反映企事业机构的盈利能力,比PE、PEG估值法更不准确。

EV/EBITDA估值法类似于PE估值法,但能剔除了财务杠杆、折旧、长期投资水平等非营运因素的影响,更为纯粹更为清晰地展现了企事业机构真正的运营绩效。

EV/EBITDA估值法的计算较为复杂,而且也是静态的,只能作为参考。

PE估值法应用范围较广,常常与PEG法结合使用,可以参考企事业机构、行业或其他国际市场的历史经验值。

但是只能作粗略的估值,还要考虑其它诸多因素。

DDM估值法类似于DCF估值法,只是把现金流变成了分红,适用于高分红企事业机构。

实际上绝大部分企事业机构的分红率都不高,因此其可操作性并不高。

股息贴现模型是股票估值的一种模型,以适当的贴现率将股票未来预计将派发的股息折算为现值,以评估股票的价值。

DDM与将未来利息和本金的偿还折算为现值的债券估值模型相似。

股息贴现模型之一:零增长模型股息贴现模型之二:不变增长模型股息贴现模型之三:三阶段增长模型股息贴现模型之四:多元增长模型DCF估值法适用于具有稳定的、可预测性强的现金流和资本性支出的企事业机构。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指通过预测责任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据此计算出责任公司净现值,并按一定的折扣率折算,从而确定股票发行价格。

现金流量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 Technique)什么是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是对企事业机构未来的现金流量及其风险进行预期,然后选择合理的贴现率,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合成现值。

使用此法的关键确定:第一,预期企事业机构未来存续期各年度的现金流量;第二,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公允的折现率,折现率的大小取决于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风险越大,要求的折现率就越高;反之亦反之。

收益法-模型及方法介绍

收益法-模型及方法介绍

第一部分收益法模型及方法介绍收益法目前常用的估值模型主要为现金流折现模型(DCF)、股利贴现模型(DDM)。

(一)现金流折现模型(Discounted Cash Flow),简称DCF 模型。

现金流量折现法通常包括FCFF(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FCFE(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1、FCFF模型(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1)公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税后利息支出+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增加额注意:企业整体价值=经营性资产价值+溢余资产价值+非经营性资产负债价值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企业整体价值-付息债务价值(2)折现率折现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计算公式如下:WACC=[E/(E+D)]Re+[D/(E+D)]×(1-T)Rd其中:Re:权益资本报酬率;Rd:债务资本收益率;E:权益的市场价值;D:付息债务的市场价值;T:所得税率。

注:系统性风险(不可分散风险)——不可分散,存在于市场或者行业,每个企业、资产自身都具有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可分散风险)——可分散,是某一企业或行业特有的风险,其他行业没有或行业内其他企业没有。

1)Re股权收益率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Re=Rf+β×ERP+RsRf:无风险收益率一般以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选择国债剩余年限与标的资产经营年限(预测期限)匹配。

10年期及以上,4%左右。

β:(Unlevered Beta)剔除财务杠杆的行业Beta,可选取沪深300、上证综指、深成指同行业Beta值。

(注意与ERP所采用的的市场指数相互匹配)ERP:市场风险溢价(市场风险超额回报率),系股票市场回报率与无风险报酬率的差额。

《中国资产评估》(2015年1期)中企华,2012-2014年选取200个样本,涉及47家评估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利估值模型
股利估值模型是一种用于估算股票价格的方法。

该模型基于股票的股利和投资者对于股利的需求,来确定股票的公平价值。

股利估值模型可以利用公司的股利历史数据和未来股利的预测,来计算股票的公平价值。

其中最常用的股利估值模型是戴维斯模型和戴维斯估值模型。

戴维斯模型基于假设,即股利会以不变的速度增长。

该模型假设未来股利增长的速度与股利的支付比率相关。

根据该模型,股票的公平价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股票价值 = 下一年度股利 / (需求利率 - 股利增长率)
戴维斯估值模型是对戴维斯模型的改进,考虑了股利增长速度的变化。

戴维斯估值模型通过考虑未来多个年度的股利增长率来估算股票的公平价值。

除了戴维斯模型和戴维斯估值模型,股利估值模型还有其他一些变体,如戴维斯双曲线模型和股利贴现模型。

这些模型都是基于股利的假设和需求利率来估算股票价格。

然而,股利估值模型有其局限性。

它假设股利是唯一的收益来源,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如市场情绪、公司业绩等。

此外,股利估值模型也对股利数据和未来预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因此,在使用股利估值模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并对股利数据和预测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