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气体制备及防倒吸_1_
对点PPT氨的实验室制备及防倒吸的装置图形解析13例

氨气是重要的非金属氢化物,有关它的实验室制备及其吸收时的 防倒吸装置在实验题中复现率很高 本微课呈现相关装置13个,加以分析,以便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视频导学
一、实验室制备NH3的装置 △
Ca(OH)2+2NH4Cl = CaCl2+2NH3↑+2H2O 不宜用NH4NO3,受热爆炸分解产生NOx或N2
OVER
浓氨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视频导学
一、实验室制备NH3的装置
浓氨水
NH3+H2O
NH3·H2O
NH4++OH-
NaOH吸水、增大C(OH-) 、放热
CaO或NaOH
视频导学
一、实验室制备NH3的装置
视频导学
一、实验室制备NH3的装置 二、NH3的防倒吸装置
倒吸的水会造成左 侧连接的制备NH3 所使用的受热玻璃 仪器炸裂
不宜用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 NH3密度小于空气,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棉花团可防止NH3与空气对流度逸出有
利于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
视频导学
一、实验室制备NH3的装置
可制得干燥的NH3 不可用酸性干燥剂 浓硫酸、P2O5等
不可用无水CaCl2
视频导学
一、实验室制备NH3的装置 △
NH3·H2O = NH3↑+H2O
视频导学
一、实验室制备NH3的装置 二、NH3的防倒吸装置
未注明的吸收剂均为H2O
微课小结
1、氨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制法原理是相适应的 2、防倒吸装置的使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 3、能起到防倒吸作用的装置的特点
进气导管口不直接接触吸收剂 大容积容器(安全瓶)可防连续倒吸 有机溶剂阻隔进气导管口与吸收剂的接触
防倒吸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第七、八课时)考纲要求: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1、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进行实验2、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HCl、CH2=CH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和带活塞的导管三部分。
42CaCl) CuSO)))CH(1)制氧气2H2O22H2O+O2↑2Na2O2+2H2O=4NaOH+O2↑带小孔塑料片玻璃纤维制氨气NH3·H2O NH3↑+H2O制氯化氢:向浓硫酸中滴加浓盐酸制氯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4)装置气密性的检验①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借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膨胀(或用酒精灯加热),容器内的空气则从导管口形成气泡冒出,把手(酒精灯)拿开,过一会,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启普发生器:关闭活塞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容器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启普发生器不漏气。
3、净化、干燥与反应装置(1)杂质产生原因:①反应过程中有挥发性物质,如用盐酸制取的气体中一般有HCl;从溶液中冒出的气体中含有水气。
②副反应或杂质参加反就引起,如制乙烯时含SO2;乙炔中的H2S等。
(3)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选择气体吸收剂的依据: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的差异。
主要考虑的是吸收效果,而不是现象。
选择一种与杂质反应快而且反应完全的除杂剂。
一般情况下: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高中化学 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实验试题(含答案解析))

综合课时2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实验(时间:45分钟)1.(2015·吉林检测)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NO2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
解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2,其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气体,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这样才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且能防止倒吸,只有C项符合。
答案C2.下列选用的实验仪器或实验装置符合实验要求且安全的是()。
A.实验室制备少量蒸馏水B.实验室制备氨气C.实验室制备NO2D.实验室制备氢气解析选项A中的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选项C中制备的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D中的长颈漏斗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
答案B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烧瓶中与B发生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A为硫酸,B为亚硫酸钠,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D.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解析该题就同一装置考查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氨气这三种气体的制备方法。
A选项制备的是SO2,该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A正确;B选项制备的是CO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C选项制备的是NH3,但是Al(OH)3沉淀在氨水中不溶解,C错误;仪器D球形部分可以防止溶液倒吸,故D正确。
答案C4.(2015·大连联考)下列有关图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装置①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H 2S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 2、NH 3、Cl 2、NO 2等C .装置③中X 为苯,可用于吸收NH 3或HCl 气体D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NH 3,并吸收多余的NH 3答案 C5.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
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 )。
气体的制备和实验装置的连接

化学实验小型化训练——常见气体的制备及实验装置的连接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所用试剂、反应原理:气体所用试剂反应原理H2O2Cl2NH3C2H4C2H2CO2SO2NONO2二、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净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1、制备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进行选择固+固气固+液→气固(或液)+液气制、制、、制、、、制、、。
【思考】上图制Cl2右侧替代装置中的玻璃管起到什么作用?2、气体的除杂和干燥:干燥装置一般放在其它除杂装置之后洗气瓶(盛装液态试剂)干燥管(盛装固态试剂)3、防倒吸装置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时防倒吸气体连接装置中的防倒吸装置(安全瓶)【思考】以下装置能防倒吸的是:()A B C D4、气体收集装置:根据气体密度、溶解性及能否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反应等方面进行选择。
排水(或其它液体)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可收集气体有:可收集气体有:可收集气体有:5、量气装置排水(或其它液体)法测体积测吸收装置的增重量洗气瓶或干燥管等装置读取气体的体积之前必须①使试管和量筒(或量气管)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②调整量筒(或量气管)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思考】在盛水的广口瓶和量筒之间的导管中应该先充满水,为什么?6、尾气处理装置:需要处理的气体为有毒、有害及可燃性气体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气体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燃性气体贮气瓶处理气体:三、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仪器的连接:综合实验制备题的一般思考顺序:反应原理→反应物的选择→除杂试剂的选择→仪器的选择→完整实验的组合。
1、连接仪器:一般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是否必需)→性质检验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如有必要)→尾气处理装置,具体实验会有不同的步骤组合。
【注意】导管在装置连接中的使用方法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先要审清题目是检测全套装置,还是其中部分装置气密性;②操作时一定要先将被检测装置变成一个密封体系(如关闭开关、导管出口插入水中等),然后改变气压(如加热、注水等),观察现象;③回答问题时应先叙述操作方法、步骤,再说观察到的现象,最后由现象得出结论。
化学实验中防止倒吸的装置

化学实验中防止倒吸的装置例析a.产生防倒吸的原理:实验过程中的倒吸现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需要加热来制取气体(并且涉及到气体要通过某液体或者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中,若加热不均匀就产生倒吸现象,如制取氧气、氯气、乙烯等.另一类是制取一些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时的尾气处理中,如在实验室用制取氯化氢气体的实验中,用于尾气处理的水会被倒吸入集气瓶中,还有制取氨气等.产生倒吸的原理是因为试管内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试管(以上图1为例).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有两种可能的原因:其一是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内的气体的温度忽高忽低地发生变化,导致气体压强也跟随着发生变化,在压强减少的时候发生了倒吸现象;其二如氨气、氯化氢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大,以致于气体产生的速度小于气体溶解的速度,使得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进而发生倒吸现象.b.防止倒吸现象的几种装置设计根据产生倒吸现象的原因和原理,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装置来避免液体倒流至上一级的反应器中.以氯化氢的尾气吸收装置来防止倒吸为例,根据装置的作用原理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重力回流式,隔离式,平衡压强式,贮液式(安全瓶式)。
(a)重力回流式如图2,用一个倒置的漏斗和烧杯组成装置,漏斗边缘正好接触水面.当氯化氢进入漏斗溶解于水后,造成漏斗内气体压强降低,烧杯内的水被压人到漏斗内,漏斗内的液面上升,烧杯内的液面下降,由于漏斗的容积比较大,漏斗内上升的水的较多,从而使烧杯中的水与漏斗内水面脱离接触,空气进入漏斗中,弥补压强的减小,而此时倒置的漏斗中的水就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回流到烧杯中,避免了液体倒吸至上一级的反应器.类似的还有其他的一些装置如图3、图4、图5等等.再来看一种,如图6,U形管内水面刚好与U形管底部上管面接触,起到液封的作用.如果左边通人氯化氢气体,由于氯化氢易溶于水,左边压强减小使水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使U形管底部上管面与水面脱离接触,空气进入u形管左侧,弥补左侧的压强的减小,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下来,重新起到液封作用.从本质上来讲与倒扣小漏斗的作用类型是相同的,与这种防止倒吸的装置类型相同还有双球洗气管(如图7、图8).但是,在图9的装置中,由于漏斗进入烧杯的水面过深,水吸入漏斗中,充满漏斗后仍然不能使漏斗I:1脱离烧杯的液面,则不能防止倒吸;同样,如果图10中的干燥管El插入液面过深的话,也不能防止倒吸.类似的如图ll的U形管内的水如果超过u 形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左侧的液面可能上升至导气管口,则不能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b)隔离式如图12和图13,导管口靠近液面,但没伸人液面内.由于导管口与液面距离相当近,从导管内出来的气体很容易与液面接触。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气体的制备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200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气体的制备复习目标: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知识要点:气体的制备是高中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基本知识,又是高中化学综合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着重考查学生一下的知识和能力要求①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气体装置的设计”的能力。
②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③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④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一)设计原则:3、气体的净化原则(不掺杂不减料):①、要分析杂质气体的性质②、要分析被净化气的性质。
(二)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主要仪器典型气体O2、NH3、CH4等H2、CO2、H2S等。
Cl2、HCl、CH2=CH2等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时候应该先防止水的倒流(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的作用;(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
(1)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
(2)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3)若是液液加热必须要加入防止暴沸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要点1:气密性的检查要点2:气体的收集装置装置原理难(或微)溶于水比空气轻比空气重可集气体3.气体的净化包括干燥(除H2O)和除杂(1)下表列出一些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气体(杂质)吸收剂或干燥剂主要仪器Cl2 (HCl)N2 (O2)CO2 (HCl)NH3 (H2O)CO2 (CO)NO (NO2)CO2(H2S)空气(Cl2)CH4 (C2H4)CH4 (H2O)一般固体干燥剂或吸收剂填入干燥管中;一般液体干燥剂或吸收剂装入洗气瓶中管;一些具有氧化(O2)或还原(H2、CO)性杂质气体可在硬质试管中加入适宜物质并加热除去。
化学中防止倒吸的装置及其原理

化学中防止倒吸的装置及其原理在化学实验室里,有一些小装置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今天就让我们聊聊一个神奇的东西——防止倒吸的装置。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想,“倒吸”是什么鬼?简单来说,就是当液体或气体不小心回流到你不想要的地方,这可就糟了,不仅搞得一团糟,还可能引发一些危险的化学反应。
因此,设计一些聪明的小装置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真是势在必行。
1. 倒吸的危害1.1 什么是倒吸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倒吸是个啥。
想象一下,你正高高兴兴地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突然一瓶液体因为压力不当,咕噜咕噜地回流回去,哎呀,那可真是麻烦!不仅液体可能搞得实验器具一片狼藉,还可能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甚至会对你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这种情况可真让人心惊胆战。
1.2 倒吸的原因那倒吸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有时候是因为实验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比如加热、冷却,或者是试剂浓度的不均匀。
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些小装置来“把关”,那可就相当于把危险直接递给你,真是“请你入瓮”的节奏。
2. 防止倒吸的装置2.1 水封装置说到防止倒吸的装置,水封可是个老江湖了。
它的原理简单粗暴:液体通过一根管子进入水封,水面上的压力会阻止气体或液体再往回流。
想象一下,像一扇紧紧关着的门,外面再怎么推也进不来,这就是水封的强大之处。
不过,水封也有它的“性格缺陷”,比如如果水蒸发了,那就得重头来过。
可别说我没提醒你哦!2.2 吸气阀除了水封,吸气阀也是个好帮手。
它的工作原理就像个“单向阀”,气体可以轻松通过,但如果要回流,嘿嘿,那可就难了!简直就是给你把路堵得死死的,来者不拒,回者不留。
这个小玩意儿在气体反应时特别受用,保证了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不过嘛,使用的时候可要注意清洁,保持通畅,不然可别怪它“罢工”哦。
3. 总结与建议3.1 安全第一通过以上这些装置,我们能有效防止倒吸的发生,保证实验的安全与顺利。
但大家在使用这些设备的时候,也别忘了安全第一这条铁律。
2020届高三化学综合实验专辑--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防倒吸、防堵塞安全装置

2020届高三化学综合实验专辑--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防倒吸、防堵塞安全装置一、防倒吸装置1.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尾气吸收的是()A. B.C. D.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可收集NO气体B.用图2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C.用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D.用图4所示装置可分离乙醇沸点:与二甲醚沸点:的混合物4.欲进行下列实验,其方案设计合理的是A.检验装置气密性B.少量氨气尾气处理C.排水收集NOD.比较NaHCO和Na CO溶解度5.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质吸收氨气分离乙酸和水吸收CO2中的HCl杂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A.AB.BC.CD.D6.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能将氧化成B.实验室中配制加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C.三颈烧瓶中通入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D.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7.有关下图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量取的NaOH溶液B.用装置乙制备C.装置丙中X若为,装置丙可用于吸收或HCl,并防止倒吸D.用装置丁电解精炼铝8.硫酸锰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也是植物合成叶绿素的催化剂。
某校同学设计A. 装置 A 中固体药品 X 通常是B. 装置 A 中不可使用浓盐酸,因为挥发出的 HCl 会与装置 B 中 反应C. 装置 B 中的多孔球泡可以增大 与液体的接触面积D. 装置 C 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 并可防止倒吸9.实验室利用 CuCl 2· 2H 2O 热分解制备 CuCl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并对分解产物的性 质进行探究的装置(夹持仪器略)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干燥的 HCl 气体可用干燥的 代替B. 无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物中的水蒸气C. 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可用品红溶液代替D. NaOH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但该装置容易导致倒吸10. 氯化锌易潮解,实验室依次采用除水(氯化氢气体“置换”)、升华相结合的方法,是A.恒压滴液漏斗、倒置漏斗的作用分别是平衡气压、防止倒吸B.实验中利用了浓硫酸的高沸点、酸性和吸水性C.在尾气吸收装置前应增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D.管式炉Ⅰ采取阶段式升温,实验结束时先撤去管式炉Ⅰ,再撤去管式炉Ⅱ二:防堵塞安全装置11.MnSO是制备高纯MnCO3的中间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实验中
常见气体制备装置归纳
一、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
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1、固体加热制气体
反应容器:试管
注意事项:粉末状固体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图2图3图4图5图6
2、固体+液体不加热制气体
①反应容器:试管、烧瓶、广口瓶;
②加液容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③注意事项:图4、6
(4)启普发生器及简易装置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3、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加热制气体
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①反应容器:试管、烧瓶
②加液容器:分液漏斗
③注意事项:见图16、17
二、装置气密性检验
饱和食盐水
例1、用示意图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把导管伸入水槽的液面下,手握住试管,过会儿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连接好装置,关闭开关,从漏斗中倒水。
漏斗内外产生液面差,静止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关闭开关,将干燥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干燥管内的液面比烧杯中液面低,且过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例:根据右图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
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
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不能确定”)
②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
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
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
或“不能确定”),判断理由。
①不漏气
②不能确定;不管装置是否漏气,烧瓶内气压与漏斗上方的气压相等,水在重力作用下可完全流入。
二、装置气密性检验
饱
和
食
盐
水
二、装置气密性检验
二、装置气密性检验
二、装置气密性检验
三、气体净化装置:
根据净化剂的状态和条件选择
浓硫酸无水CaCl
2
碱石灰
H
2,O
2
,Cl
2
SO
2
,CO,N
2,
CH
4
O
2,Cl
2,
HCl,SO
2
, H
2
, CO,N
2
,CH
4
H 2,O 2,N 2,
CH 4,NH 3
H 2S,NH 3,HBr,HI,C 2H 4
NH 3
HX,H 2S,SO 2,CO 2,NO 2, Cl 2
四、气体的干燥
洗气瓶
(长进短出)
干燥管
(大进小出)
五、气体收集装置
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排空气法
图23图22
图21
图20
图19
图18 2.排水法
储气装置
六、气体性质实验装置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的条件选择
2.加热反应装置
1.常温反应装置
七、冷凝装置
八、排水量气装置:测量气体的体积
注意事项:
为减小误差,读数时1、2装置量筒内外液面在同一水平线,3装置左右管水面在同一水平线
九、尾气处理装置根据多余气体的性质选择
•溶液吸收
•点燃
•充袋法
易溶于水的要用防倒吸装置
通常设计化学实验时,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实验如期顺利进行,往往要设置安全装置;一般在涉及气体的实验中最为常见。
涉及到的安全问题有:
防倒吸(防倒吸装置)、
防堵塞(检验堵塞、防压强过大)、
防爆炸(验纯,操作顺序)、
防污染(尾气吸收)等安全问题。
十.安全装置
防堵塞装置
(2)防堵塞安全装置
①液封式
原理是流动的气体若在前方受阻,锥形瓶内液面下降,玻璃管中水柱上升
②恒压式
原理是使分液漏斗与烧瓶内气压相同,保证漏斗中液体顺利流出。
⑴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
⑶写出B、D中分别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中:——————————D中:—————————
⑷C中所盛干燥剂的名称是;该干燥剂的作用是。
例3、用图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
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
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
反应自行停止。
需要时再打开
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
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
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
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
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