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气体制备大全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1.氧气的实验室制备(1)反应原理①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制备:2KMnO4=====△K2MnO4+MnO2 +O2↑。
②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备2H2O2=====MnO22H2O+O2↑。
(2)发生装置图1原理①中反应物为固体,且需不断加热,一般选用图1装置。
在本发生装置中,为了防止生成的细小颗粒堵塞导管,在大试管口可放一松软棉花球,以吸附这些细微颗粒。
加热时,一般先均匀加热整个试管,后集中于反应物固体部位加热。
如果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停止制气时,应先从水槽中把导管撤出,然后再撤走酒精灯,以防止(冷)水倒流进入气体发生装置中,使(热)试管破裂。
原理②中反应物过氧化氢是液体,MnO2 是固体,反应不需加热,一般选用图2中装置。
在本反应原理中的两种反应物一般分开放置,其中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放置在平底烧瓶、广口瓶或锥形瓶等适合反应的容器中,另一种液体可放在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中。
一般气体发生装置只能有一个导气口,因此用长颈漏斗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用液体封住下端口,从而防止氧气从长颈漏斗逸出。
图2(3)收集方法因为氧气是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实验室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当然,有时也可以用气球、氧气袋收集。
为保证尽可能将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净,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要插到集气瓶底部;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能一有气泡产生就收集(开始排出气体实为装置内的空气),要等到气泡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气体。
(4)验满方法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直接观察瓶体中的水是否被排出或瓶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即可验满。
用排空气法收集O2时,检验O2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氧气收集满了。
(5)集气瓶放置存有气体的集气瓶在放置时,应尽量避免气体因本身惯性而逸出,一般比空气轻的气体,容易上升;而密度比空气重的气体,容易下降。
高中化学气体制备总结

高中化学气体制备总结气体制备反应原理溶解性特性H2Zn+H2SO4==ZnSO4+H2↑难溶可燃性、还原性O22KMnO4(s)K2MnO4+MnO2+O2↑2H2O22H2O+O2↑难溶氧化性、供呼吸N2NH4Cl(s)+NaNO2(s)NaCl+N2↑+2H2O难溶稳定、不活泼实验室制备Cl2Cl2MnO2(s)+4HCl(浓)==MnCl2+Cl2↑+2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可溶黄绿色、氧化性、有毒HCl2NaCl+H2SO4(浓)Na2SO4+2HCl↑或在浓盐酸中滴入浓硫酸极易溶酸性、刺激性H2S FeS(s)+2HCl==H2S↑+FeCl2可溶臭鸡蛋味、还原性、剧毒实验室制备NH3NH32NH4Cl(s)+Ca(OH)2(s)CaCl2+2NH3↑+2H2O或在碱石灰中滴入浓氨水极易溶易液化、弱碱性、刺激性CH4CH3COONa(s)+NaOH(s)Na2CO3+CH4↑难溶可燃C2H4CH3CH2OH C2H4↑+H2O难溶略有甜香气味C2H2CaC2(s)+2H2O→C2H2↑+Ca(OH2)微溶可燃、加成CO HCOOH H2O+CO↑难溶剧毒、可燃、还原高中化学气体制备总结气体制备反应原理溶解性特性CO2CaCO3(s)+2HCl==CaCl2+CO2↑+H2O可溶弱酸性、不支持燃烧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易溶漂白性、有毒、刺激性Cu+2H2SO4(浓)CuSO4+SO2↑+2H2O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难溶剧毒、易被氧化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易溶有毒、氧化性、红棕色、刺激性。
常见气体制备高中化学教案

常见气体制备高中化学教案
主题:常见气体制备
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和解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并能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一、引入(5分钟)
让学生回顾常见气体的命名和性质,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常见气体的制备。
二、氧气的制备和实验操作(15分钟)
1. 讲解氧气的制备方法:通过加热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或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制
备氧气。
2. 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室里进行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制备氧气。
三、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实验操作(15分钟)
1. 讲解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通过酸和碳酸盐反应、通过酵母植物或动物呼吸产生等制备
方法。
2. 进行实验操作:用酢酸和碳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并观察实验现象。
四、氢气的制备和实验操作(15分钟)
1. 讲解氢气的制备方法:通过金属和酸反应、通过水电解等制备氢气的方法。
2. 进行实验操作:用锌和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并观察实验现象。
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并布置相关作业,例如完成相关练习题或写一
份实验报告。
六、拓展学习(10分钟)
介绍其他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例如氯气、氨气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或研究。
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中化学十四种常见气体制备

高中化学十四种常见气体制备
1. 氢气:热解水或金属与酸反应产生。
2. 氧气:电解水或过氧化物分解产生。
3. 氮气:空气经过分离设施分离获得。
4. 氩气:空气经过液化分离获得。
5. 氦气:液化天然气分离获得。
6. 氯气:电解盐水(海水)产生。
7. 氟气:高温氟盐与硫酸反应产生。
8. 氢氟酸蒸汽:氢氟酸和水蒸气混合经过加热获得。
9. 二氧化碳:石灰石与酸反应产生。
10. 一氧化碳:碳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
11. 氨气:硝酸和铁或氢氧化钠反应产生。
12. 氢氧化钠蒸汽: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
13. 二氧化硫:金属硫与酸反应产生。
14. 氯化氢:硫化氢与氯气反应产生。
(完整版)高中化学气体制备大全

制备方法 适川q 休注克事项 氯气"二氧比 苗诫化:勺耳快状不 君于水 的同体灌t ■水固体( 休H 液件卜4•腹 不加热休4固1.只有液怵时用怫右*2必耍时可用三通玻璃晋将 蒸t»ife 版立管与芬MM4 I. 门柯通’以防止藝18烧粧内气 休压力衣大.軌叱9L 二 X 化吧・証 氯化氢% 1试营口醴向卜倾斜.且免 管口障凝水倒流到灼烧处而 览试骨洋舉.2•检音饋胃'的寬带啊「1. 在用简易裝置时.如用世颈 蹈斗•溺斗颈叫卜礙应伸入液 血以F,仰则起不到液:封的门 1也2. 溶于水的同体或液休与液 休的渥舍物反应制备气林不 能川川杵岌为器气体制备k 常见气悴的制脱歩骤(1) 气体制取装氈 气体发生装置待化装迓-千燥装3L 或收集裝置・戰收裝置(2)气体性质验诽裳置=气牡发生粘笳净化赞琵《干燥漿置)电筋验证帰跟吸收爺艸2、气坏发生装置⑴化学实鲨中需用少量完怵时・IHglEK 料刑反应聲件在实验宅中进行制牆.常用的制备7气佈制备反应龈理待竹出Zn+HjSO^ZnSO.+Hj?可燃性、还原性62KM H .<)4(S } ■^K^MnOf+MulJr+O^2出0:OgT孰化性、供呼吸NIliCK «)+NnN (h (和亠 NaCHN/T+dH* )「 廳涪稳定載不活泼 CbMiiD ?[sl-+4HCI(fc)—NnC'lj+CbT^lbO2KMnO| + lfiHClCift)=2KCK2Mna 1+M :ht+SHpH T»数绿色、紋化性、«HC1 2NaCi+H :SO4^< )^N3;SO^+2HClt或在浓蛊檢屮滴入故城战ffiti,剌at 性FeSt s}+2 HCI =KT >5 T+FeCI ;M 瀋宾鸡蛊昧、还廉性、剧 $NHn 爪11£】⑶+CaQHh ⑸丄UCL+2NH J>2HQ 或杵碱仆如屮満入战妊水埼液化、斶櫃竹,糊激 性CHu 1CH rtH JNa( N^CO^Cl l^Ti 朋1浓 HjtSdCllsCli 【]加£ C 3llj4>H<»难洛略有ST 香气味CJL CaC 业 n-2 H r(>-?C 3H 3t+Caf ()H ;)CO 菽 MtSg土HCOOEI —J ~~* ILO^COl曙溶 剧駄可燃、赴標 co> CaCTj^X-H CI =CaC'l ,+Ct^jT+H.Q 可落疆幡忡.金交持壓烧SOj hh£O 计]轻5(诜=K 也SdMgTdlM CD+2HaSO4( ^-CuS04*SO± t+21W M 溶®fitL 有區 miN»3Q J +8HNO 3(稀 1 丄3Cu( NO ? ”+>&肓44£〔】剧抵.輸被無化,〉常见5体的制儆卡|质、卡谜•验室制备的气体常常幣有恢券和水汽.仃时需要祎化和I•燥.酸雾“川水或物质的水溶液除去・k ;:・计I质选用浓硫酸.无水氯化纵碱石灰等吸收水汽。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一:氯气1.实验室方法: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条件加热)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净化方法:用饱和的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
2.工业制法:原理:电解食盐水2NaCl+2H2O====2NaOH+Cl2↑+H2↑(反应条件是通电)二:二氧化碳1.实验室方法:CaCO3+2HCl=CaCl2+CO2↑+H2O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净化方法:用饱和的NaHCO3除去HCl2.工业制法:CaCO3=====CaO+CO2↑(条件为高温)三:氧气实验室方法:KMnO4受热分解:2KMnO4=K2MnO4+MnO2+O2↑(条件:加热)KClO3和MnO2混合共热:KClO3=2KCl+3O2↑(条件:在MnO2下加热)工业制法:空气液化分离四:氨气实验室方法:Ca(OH)2+2NH4Cl=====2NH3↑+CaCl2+2H2O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且容器口塞一团沾有稀H2SO4的棉花团,以防止所收集的气体与空气对流,也可吸收多余的NH3净化方法:用碱石灰吸收NH3中混有的水分工业制法:N2+3H2=====2NH3(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且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上面的必需全部把握且对方程式一定要准确地记住,下面的只需知道)五:氮气实验室方法:NaNO2+NH4Cl==N2↑+2H2O +NaCl工业方法:液态空气分馏法六:二氧化氮实验室方法:Cu+4HNO3(浓)====Cu(NO3)2+2H2O↑(条件加热)工业方法:4NH3+ 5O2= 4NO + 6H2O(条件Pt/加热)2NO + O2= 2NO2七:一氧化碳实验室方法:HCOOH===H2O+CO↑(条件加热)工业方法: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八:二氧化硫实验室方法:Na2SO3+H2SO4=Na2SO4+H2O+SO2↑九:氢气实验室制法: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工业制法:水煤气法 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有机中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一:乙炔实验室方法:CaC2+2H2O→Ca(OH)2+CH≡CH↑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净化方法:因电石(CaC2)中含有CaS,与水反应会生成H2S,可用硫酸铜溶液或NaOH溶液将其除去。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ﻫ⑴氧气1、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ﻫ制取方程式: MnO 2O 2+2H 2O 22H 2O2N a2O 2+2H 2O===4NaO H+O 2↑2KClO 3MnO 22KCl +3O 22KMnO 4MnO 2K 2MnO 4+O 2+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⑵氢气ﻫ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ﻫ制取方程式:Zn+H ₂SO ₄ ==== ZnSO ₄+H ₂↑ 装置:启普发生器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ﻫ ⑶氯气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 nO ₂+4HCl(浓) ====Mn Cl₂+Cl ₂↑+2H ₂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ﻫ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 l),再通入浓H ₂SO ₄ (除水蒸气) ﻫ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Cl ₂+2NaOH ==== NaCl+NaClO +H₂O ﻫ ⑷硫化氢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方程式:FeS +H 2SO 4====FeSO 4+H ₂S ↑ ﻫ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ﻫ除杂:先通入饱和NaH S溶液(除H Cl),再通入固体CaC l₂ (或P₂O5)(除水蒸气) ﻫ收集:向上排气法 ﻫ尾气回收:H ₂S+2NaOH ==== Na ₂S+H ₂O⑸二氧化硫ﻫ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ﻫ制取方程式: N a₂SO ₃+H ₂SO ₄==== Na ₂SO ₄+SO ₂↑+H₂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ﻫ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ﻫ除杂:通入浓H₂S O₄ (除水蒸气) 无水氯化钙、P 2O5ﻫ收集:向上排气法 ﻫ尾气回收:S O₂+2NaOH ==== Na ₂SO ₃+H₂O 【防倒吸】⑹二氧化碳+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2KMnO 4ﻫ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ﻫ制取方程式:CaCO₃+2HCl====CaCl₂+CO₂↑+H₂O 装置:启普发生器ﻫ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ﻫ除杂:通入饱和NaHCO₃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₂SO₄(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ﻫ⑺氨气ﻫ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Ca(OH)₂+2NH₄Cl₂+2NH₃↑+2H ₂O①直接加热浓氨水;②浓氨水中加生石灰(或碱石灰)。
高中化学的气体制备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的气体制备方程式总结高中化学气体制备方程综述1.常见气体(转弯)(1)氧气的准备和检查制备原理-含氧化合物的自分解制备方程式-2kcl O3 2kcl+3o 2↓装置-稍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检查-用火星板条,再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2)氢气制备原理-用弱氧化性酸-锌+硫酸= = =硫酸+H2↓装置-cape发生器代替活性金属的制备方程式检查-点火、淡蓝色火焰、容器壁上的水滴收集-排放法或向下排放法(3)氯气制备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准备方程式-二氧化锰+4盐酸(浓缩)二氯化锰+二氯化锰+2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可使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然后褪色;去除杂质-首先引入饱和盐水溶液(去除氯化氢),然后引入浓H2SO4(去除水蒸汽)收集-去除饱和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Cl2+2NaOH = = =氯化钠+氯化钠+H2O (4) H2S(1)制备原理-强酸和强碱的复分解反应(2)制备方程-FeS+2HCl = = = FeCl 2+H2S↓3)装置-通用发生器(4)检验——能使湿醋酸铅试纸变黑(5)杂质去除-首先引入饱和NaHS溶液(去除氯化氢),然后引入固体氯化钙(或P2O5)(去除水蒸气)和(6)收集-向上排放方法⑦尾气回收-H2S+2NaOH = = = Na2S+H2O或H2S+NaOH = = = nahs+H2O 5]二氧化硫(1)制备原理-稳定强酸和不稳定弱酸盐的复分解(2)制备方程-Na2SO 3+H2SO 4 = = = Na2SO 4+SO2↓H2O(3)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4)检查-首先,引入品红色测试溶液,褪色,然后加热以恢复原始红色;(5)去除杂质——引入浓H2SO4(去除水蒸气),( 6)收集——向上排放法⑦尾气回收-SO2+2NaOH = = = Na2SO3+H2O [6] CO2(1)制备原理-稳定强酸和不稳定弱酸盐的复分解(2)制备方程-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H2O (3)装置-rev发生器(4)检查-引入清水以改变浊度(5)除杂——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含氯化氢),然后通入浓H2SO4(不含水蒸汽),( 6)收集-排放法或向上排放法(7)氨(1)制备原理——固体铵盐和固体强碱的复分解(2)准备方程式-ca(oh)2+2nh 4cl-CaCl 2+NH3↓2h2o(3)-稍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4)测试-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5)去除杂质-引入碱石灰(去除水蒸气)进行收集-向下排出氯化氢的方法(8)(1)制备原理——难挥发酸易挥发(2)配制方程式-氯化钠+硫酸-硫酸钠+盐酸↓3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4)检查-引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至不溶,(5)去除杂质-引入浓硫酸(去除水蒸气)和(6)收集-向上排放法(9)二氧化氮(1)制备原理-惰性金属和浓硝酸的氧化还原;(2)准备方程式-铜+4硝酸= = =铜(NO3)2+2NO2↓2H2O(3)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大试管、锥形瓶)(4)检查-红棕色气体,引入硝酸银溶液使颜色变浅,但不产生沉淀(5)收集-向上排气法⑥尾气处理-3n O2+H2O = = = 2hno 3+nono+NO2+2NaOH = = = 2nano 2+H2O⑩一氧化氮(1)制备原理-惰性金属和稀硝酸的氧化还原;(2)方程式的制备-铜+8硝酸(稀释)= = 3Cu(NO3)2+2NO↓4H2O(3)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大试管、锥形瓶)④检查-无色气体,暴露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5)收集-排放方法(11)一氧化碳(1)制备原理-浓硫酸脱水有机物(2)制备方程式-羟基乙酸一氧化碳+H2O (3)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4)检查-燃烧,蓝色火焰,无水滴,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浑浊(5)杂质去除-浓硫酸(水蒸气去除)引入(6)收集-排出方法(12)甲烷(1)准备一个方程式-ch3coona+NaOH CH4 = Na2CO3 (2)装置-一个稍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3)收集-排放法或向下排气法(13)乙烯(1)制备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2)制备方程-ch3ch 2oh CH2 = CH2↓+H2O(3)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4)除杂-氢氧化钠溶液(SO2和CO2去除),浓硫酸(水蒸汽去除)收集-排放法(14)乙炔(1)制备原理-电石强吸水性(2)准备方程式-CAC 2+2h2o ca(oh)2+chch←(3)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大试管、锥形瓶)(4)检查-无色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发出浓浓的黑烟(5)去除杂质-引入硫酸铜溶液(除H2S和pH 3外),引入浓硫酸(除水蒸汽)进行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