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原子物理学第五章填空判断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原子物理学(第五章)

原子物理学(第五章)

2、镁的光谱和能级
在镁的光谱中,单一态和三重态之间一般没有跃迁,但 也有个例外,就是从第一激发态中的3P1到基态1S0, λ=4571.15埃那条线。关于这问题,以后再讨论。镁的单线 主线系在紫外,它的三重态主线系在红外和可见区。三重态 的第一、第二辅线系和主线系的谱线都显出三个成分,反映 3P 3 3 2,1,0的三个能级。 D和 F的间隔较小,在光谱中不能分辨 出来。我们注意镁的3P间隔较氦的大,因为这是同Z有关的。 又这里三能级中3P0最低,同氦中的情况相反 。
原子物理学
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
前面讨论了单电子原子和具有一个价电子的原子的 光谱,从而推得这些原子的能级的情况,并说明了怎样 出现双层结构。从那些讨论,我们对最简单原子的内部 状况有了一个扼要的了解。这些知识也是进一步研究较 复杂原子结构的基础。 本章将讨论具有两个价电子的原子,并对三个及三 个以上价电子的原子作概括性的论述。
的。从波长的数值可以知道3P0能级高于3P1,后者又高于3P2。
从光谱的情况,知道三重态与单一态之间没有跃迁。有一 条很弱的λ =591.6埃线起初以为是氦的三重态和单一态之 间的跃迁,后来有人认为这是氖的谱线。
9
原子物理学
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
5.1 氦及周期系第二族元素的光谱和能级 1、氦的光谱和能级 第一激发态3S1不可能自发跃迁到基态1S0,这是由于三 重态不能跃迁到单一态,而且S态不能跃迁到S态。如果氦
别,一套谱线都是单线,另一套谱线却有复杂的结构。氦
具有两套能级,一套是单层的,另一套是三层的。这两套 能级之间没有相互跃迁的情况,它们各自内部的跃迁就产
生了两套光谱。这样,单层能级间的跃迁当然产生单线的
光谱,而三层能级间的跃迁所产生的光谱线当然有复杂的 结构了。

原子物理学第五章填空判断题(有答案)

 原子物理学第五章填空判断题(有答案)

第五章增加部分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0题,96.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判断题(16小题,共16.0分)1.(1分)同一电子组态形成的诸原子态间不发生跃迁。

2.(1分)跃迁可以发生在偶宇称到偶宇称之间。

3.(1分)跃迁只发生在不同宇称之间。

4.(1分)两个s电子一定可以形成1S0和3S1两个原子态。

5.(1分)同科电子形成的原子态比非同科电子形成的原子态少。

6.(1分)镁原子有两套能级,两套能级之间可以跃迁。

7.(1分)镁原子的光谱有两套,一套是单线,另一套是三线。

8.(1分)钙原子的能级是二、四重结构。

9.(1分)对于氦原子来说,第一激发态能自发的跃迁到基态。

10.(1分)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中,S为轨道取向量子数。

11.(1分)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中,n为轨道量子数。

12.(1分)若镁原子处于基态,它的电子组态应为2s2p。

13.(1分)钙原子的能级重数为双重。

14.(1分)电子组态1s2p所构成的原子态应为1P1和3P2,1,0。

15.(1分)1s2p ,1s1p 这两个电子组态都是存在的。

16.(1分)铍(Be)原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其电子组态为2s2p。

二、填空题(34小题,共80.0分)1.(4分)如果有两个电子,一个电子处于p态,一个电子处于d态,则两个电子在LS耦合下L的取值为()P L的可能取值为()。

2.(4分)两个电子LS耦合下P S的表达式为(),其中S的取值为()。

3.(3分)氦的基态原子态为(),两个亚稳态为()和()。

4.(2分)Mg原子的原子序数Z=12,它的基态的电子组态是(),第一激发态的电子组态为()。

5.(2分)LS耦合的原子态标记为(),jj耦合的原子态标记为()。

6.(2分)ps电子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7.(2分)两个电子LS耦合,l1=0,l2=1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8.(2分)两个同科s电子在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为()。

9.(2分)两个非同科s电子在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的最内层电子称为:A. 价电子B. 建筑电子C. 寄生电子D. 核电子答案:D2. 原子核由以下粒子组成:A. 质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C. 电子和中子D. 电子和反电子答案:A3.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能通过放射射线来跃迁到基态,这种现象称为:A. 加速B. 衰变C. 俘获D. 减速答案:B4. 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称为:A. 元数B. 核数C. 溶液D. 中性答案:B5. 薛定谔方程用于描述:A. 电子的运动B. 质子的运动C. 中子的运动D. 原子核的运动答案:A二、填空题1. 波尔模型中,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所产生的谱线称为________。

答案:光谱线2. 在原子核中不存在电子,否则将引起能量的________。

答案:不稳定3. 原子核的质子数称为原子的________。

答案:原子序数4. 核力是一种____________,它使质子和中子相互_________。

答案:强相互作用力,吸引5. 电子云代表了电子在空间中的________分布。

答案:概率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物理学?答案: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及其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原理以及与辐射的相互作用等的学科。

它主要探索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内的粒子、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的光谱以及原子的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2. 描述一下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

答案: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情况。

它具有价带和导带两个能带,两者之间由能隙分隔。

在室温下,半导体材料的价带通常都被电子占满,而导带中几乎没有电子。

当外加电场或光照射时,价带中的电子可以跃迁到导带中,从而形成电流。

3. 解释原子的放射性衰变现象。

答案:原子的放射性衰变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放射性同位素经过一系列放射性衰变过程,最终转化为稳定同位素的现象。

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这种衰变过程是由于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和中子的改变导致了核内部的不稳定性,从而通过释放射线来恢复稳定。

原子物理学第四,五,六,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原子物理学第四,五,六,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碱金属原子1. 已知Li 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0A 6707=λ,辅线系系限波长A 3519=∞λ.求Li 原子第一激发电势和电离电势.解:主线系最长波长是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至基态的光谱线的波长E h hc νλ∆==第一激发电势1eU E =∆34811976.626210310V 1.850V 1.602210 6.70710E hc U e e λ---∆⨯⨯⨯====⨯⨯⨯辅线系系限波长是原子从无穷处向第一激发态跃迁产生的 辅线系~~*2n R n νν∞=-,~~*n n νν∞→∞=192 5.648910J hc eU λ-∞==⨯2 3.526V U =电离电势:U =U 1+U 2=5.376V2. Na 原子的基态3S .已知其共振线波长为58930A ,漫线系第一条的波长为81930A ,基线系第一条的波长为184590A ,主线系的系限波长为24130A 。

试求3S 、3P 、3D 、4F 各谱项的项值. 解:主线系波数~p 22s p ,3,4,(3)()n R Rn n ν=-=-∆-∆~~p 2s ,(3)n Rn νν∞→∞==-∆系限波长:p λ∞=24130A =72.41310m -⨯~1613S 71m 4.144210m 2.41310T ν--∞-===⨯⨯共振线为主线系第一条线, 是原子从3P 到3S 跃迁产生的光谱线 共振线波长:λp1=58930A =75.89310m -⨯~61p13S 3P 71 1.696910m 5.89310mT T ν--=-==⨯⨯1616S 3P 3m 104473.2m 106969.1--⨯=⨯-=T T漫线系(第一辅线系)波数~d 22p d ,3,4,(3)()n R Rn n ν=-=-∆-∆漫线系第一条线是原子从3D 到3P 跃迁产生的光谱线 漫线系第一条光谱线的波长7d18.19310m λ-=⨯167D 3P 31~d m 102206.1m10193.81--⨯=⨯=-=T T ν1616P 3D 3m 102267.1m 102206.1--⨯=⨯-=T T基线系(柏格曼线系)波数,5,4,)()3(2f 2d ~f =∆--∆-=n n RR n ν 基线系第一条线是原子从4F 到3D 跃迁产生的光谱线 基线系第一条光谱线的波长6f1 1.845910m λ-=⨯156F 4D 31fm 104174.5m108459.1--⨯=⨯=-=T T ν 1515D 3F 4m 108496.6m 104174.5--⨯=⨯-=T T3. K 原子共振线波长为7665Å,主线系系限波长为2858Å. 已知K 原子的基态为4S. 试求4S 、4P 谱项的量子数修正项∆S 、∆P 值各为多少?K 原子的主线系波数,5,4,)()4(2P 2S ~p=∆--∆-=n n RR n ν 2S ~~p )4(,∆-==∞→∞Rn n νν 1617~m 104990.3m 10858.211---∞∞⨯=⨯==p λν 16~S 4m 104990.3-∞⨯==νT而 2S S 4)4(∆-=RT 所以 S4S 4T R =∆- 17m 100973731.1-∞⨯=≈R R 7709.14S =∆-2291.2S =∆K 原子共振线为主线系第一条线, 是原子从4P 到4S 跃迁产生的光谱线1p A 7665=λ167P 4S 41pm 103046.1m10665.7--⨯=⨯=-=T T ν 1616S 4P 4m 101944.2m 103046.1--⨯=⨯-=T T而 2P P 4)4(∆-=RT 所以 P4P 4T R =∆- 17m 100973731.1-∞⨯=≈R R7638.14P4P =-=∆T R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1. He 原子的两个电子处在2p3d 电子组态.问可能组成哪几种原子态?用原子态的符号表示之.已知电子间是LS 耦合.解:p 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量子数分别为,11=l 211=s . d 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量子数分别为,21=l 212=s . 因为是LS 耦合,所以.,,1,212121l l l l l l L -⋯-++=.1,2,3=L.0,1.2121=-+=S s s s s S 或而 .,,1,S L S L S L J -⋯-++=.1,0,1===J S L 原子态为11P . .0,1,2,1,1===J S L 原子态为30,1,2P ..2,0,2===J S L 原子态为12D ..1,2,3,1,2===J S L 原子态为31,2,3D ..3,0,3===J S L 原子态为13F . .2,3,4,1,3===J S L 原子态为32,3,4F .2. 已知He 原子的两个电子被分别激发到2p 和3d 轨道,其所构成的原子态为3D ,问这两电子的轨道角动量p l 1与p l 2之间的夹角,自旋角动量p s 1与p s 2之间的夹角分别为多少?(1). 解:已知原子态为3D ,电子组态为2p3d, 所以2,1,1,221====l l S L因此'1212221211212221222211113733212/)(cos cos 26)1(6)1(22)1(οθθθπ==---=-+==+==+==+=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p p p p P p p p p P L L P l l p hl l p 所以'0'0471061373180=-=οθL(2).1212122s s S s s p p P =======因为所以而'2212221222212221228109312/)(cos cos 2οθθθ=-=---=-+=s s s s S s s s s S p p p p P p p p p P 所以'0'0327028109180=-=οθS4. 试以两个价电子l 1=2和l 2=3为例说明,不论是LS 耦合还是jj 耦合都给出同样数目的可能状态. (1) LS 耦合.3,221==l l.,,1,212121l l l l l l L -⋯-++=.1,23,4,5=L .2121==s s .0,1=S.,,1,S L S L S L J -⋯-++=当S =0时,J =L , L 的5个取值对应5个单重态, 即1=L 时,1=J ,原子态为11P .2=L 时,2=J ,原子态为12D .3=L 时,3=J ,原子态为13F . 4=L 时,4=J ,原子态为14G .5=L 时,5=J ,原子态为15H .当S =1时,.1,,1-+=L L L J代入一个L 值便有一个三重态.5个L 值共有5乘3等于15个原子态,分别是:1=L 时,0,1,2=J 原子态为30,1,2P2=L 时,1,2,3=J 原子态为31,2,3D3=L 时,2,3,4=J 原子态为32,3,4F 4=L 时,3,4,5=J 原子态为33,4,5G5=L 时,4,5,6=J 原子态为34,5,6H因此,LS 耦合时共有20个可能状态. (2) jj 耦合.,...,.2527;2325;21212121j j j j j j J j j s l j s l j -++===-=+=或或或 将每个j 1、j 2 合成J 得:.1,2,3,42523.2,3,4,52723.0,1,2,3,4,52525.1,2,3,4,5,6272521212121============J j j J j j J j j J j j ,合成和,合成和,合成和,合成和4,3,2,15,4,3,25,4,3,2,1,06,5,4,3,2,1)25,23()27,23()25,25()27,25(共20个可能状态所以,无论是LS耦合还是jj耦合,都会给出20种可能状态.6.已知He原子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2p轨道,另一个电子还在1s轨道,试做出能级跃迁图来说明可能出现哪些光谱线跃迁.解:在1s2p组态的能级和1s1s基态之间存在中间激发态,电子组态为1s2s.利用LS耦合规则求出各电子组态的原子态如下:1s1s:1S01s2s:1S0、3S11s2p:1P1、3P0,1,2根据选择定则,这些原子态之间可以发生5条光谱线跃迁。

原子物理学 第五章填空判断题(有答案)

原子物理学 第五章填空判断题(有答案)

第五章增加部分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0题,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判断题(16小题,共分)1.(1分)同一电子组态形成的诸原子态间不发生跃迁。

2.(1分)跃迁可以发生在偶宇称到偶宇称之间。

3.(1分)跃迁只发生在不同宇称之间。

4.(1分)两个s电子一定可以形成1S0和3S1两个原子态。

5.(1分)同科电子形成的原子态比非同科电子形成的原子态少。

6.(1分)镁原子有两套能级,两套能级之间可以跃迁。

7.(1分)镁原子的光谱有两套,一套是单线,另一套是三线。

8.(1分)钙原子的能级是二、四重结构。

9.(1分)对于氦原子来说,第一激发态能自发的跃迁到基态。

10.(1分)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中,S为轨道取向量子数。

11.(1分)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中,n为轨道量子数。

12.(1分)若镁原子处于基态,它的电子组态应为2s2p。

13.(1分)钙原子的能级重数为双重。

14.(1分)电子组态1s2p所构成的原子态应为1P1和3P2,1,0。

15.(1分)1s2p ,1s1p 这两个电子组态都是存在的。

16.(1分)铍(Be)原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其电子组态为2s2p。

二、填空题(34小题,共分)1.(4分)如果有两个电子,一个电子处于p态,一个电子处于d态,则两个电子在LS耦合下L的取值为()P L的可能取值为()。

2.(4分)两个电子LS耦合下P S的表达式为(),其中S的取值为()。

3.(3分)氦的基态原子态为(),两个亚稳态为()和()。

4.(2分)Mg原子的原子序数Z=12,它的基态的电子组态是(),第一激发态的电子组态为()。

5.(2分)LS耦合的原子态标记为(),jj耦合的原子态标记为()。

6.(2分)ps电子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7.(2分)两个电子LS耦合,l1=0,l2=1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8.(2分)两个同科s电子在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为()。

9.(2分)两个非同科s电子在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原子物理 杨福家 第五章讲解及习题

原子物理 杨福家 第五章讲解及习题

课 后 答 案 网
=1/2+(-1/2)+1/2+(-1/2)+ 1/2+(-1/2)=0
. ML=0,Ms=0,MJ=0,所以原子态应为1S0.题意得证.
5-10 依照L-S耦合法则,( nd)2组态可形成哪几种原子态?能量最低
w 的是哪个态?并依此确定钛原子的基态.(求基态时,不能有重复原子
a 态)
1 n
)

E

Rhcz 2

22
13.6eV

54.4eV
o 所 以 两 个 电 子 逐 一 电 离 时 外 界 提 供 的 能 量 为 :
c E E1 E2 24.5eV 54.4eV 78.9eV
课 后 答 案 网
. 5-2 计算4D3/2态的L·S.(参阅 4.4.205) w 分析要点:L 与 S 的点积,是两矢量的点积,可以用矢量三角形的方法,
1) 2
w对3F2态 S=1 L=3 J=2 代人上式得: w cos(PLPJ ) 0.9428 1928'
5-5 在氢、氦、锂、铍、钠、镁、钾和钙中,哪些原子会出现正
2
常塞曼效应?为什么?
解: 正常塞曼效应的条件是,S=0,即 2S+1=1 是独态,也即电子为偶数
并形成独态的原子,才能有正常的塞曼效应.
对于np2来说,n,l已经相同,考虑泡利不相容原理,只有ms,ml不能同
d 时相同的原子态才存在;即只有满足斯莱特方法的原子态才存在,用
斯莱特方法分析,原子态反映SL的状态,它包含SL所有投影,可能的原
h 子态应有:(注:排表时不能写出ML,MS为负值的哪些电子分布,可以证

原子物理第五章课后习题

原子物理第五章课后习题

第五章多电子原子:泡利原理5.1.The ionization energy required to pull one electron off a helium atom is 24.5eV .If we want to ionize the two electrons one-by-one,what is the energy to be supplied?氦原子中电子的结合能为24.6eV ,试问:欲使这个原子的两个电子逐一电离,外界必须提供多少能量?Solution :The ionization energy required to pull one electron off a helium atom is 124.5E eV ∆=,the inization energy required to pull the second electron off a heliumatom is:22222122213.654.41Z Rhc Z Rhc E E E Z Rhc eV eVn ∞∞⎛⎫∆=-=---==⨯= ⎪⎝⎭The total ionization energy required to ionize the two electrons one-by-one is:1224.554.478.9E E E eV eV eV=∆+∆=+=5.3.Calculate the possible values of L S for an 1,22S L ==state.对于12,2S L ==,试计算L S 的可能值。

Solution :1135,2,2,2222S L J L S ===±=±=For “spin-orbit coupling”term,222,2J S L J S L S L=+=++⋅Then,()()()()22221111122S L J S Lj j s s l l ⋅=--=+-+-+⎡⎤⎣⎦ ()()222213133113,2,11221222222221515511,2,112212222222S L J S L S L J S L ⎡⎤⎛⎫⎛⎫===⋅=⋅+-⋅+-⋅+=- ⎪ ⎪⎢⎥⎝⎭⎝⎭⎣⎦⎡⎤⎛⎫⎛⎫===⋅=⋅+-⋅+-⋅+= ⎪ ⎪⎢⎥⎝⎭⎝⎭⎣⎦5.5.Among hydrogen,helium,lithium,beryllium,sodium,magnesium,potassium and calcium atoms,which one shows the normal Zeeman effect?Why?在氢、氦、锂、铍、钠、镁、钾和钙中,哪些原子会出现正常塞曼效应?为什么?Solution :For normal Zeeman effect,total spin 0,211S S =+=,the electron numbers of the atom should be even,that is,helium(Z=2),beryllium(Z=4),Magnesium(Z=12),calcium(Z=20)atoms can show the normal Zeeman effect.5.7.According to the L S -coupling rule,what are the resultant states from the following electron configurations?Which one is lowest?(a).4np (b).5np (c).()()nd n d '依照L S -耦合法则,下列电子组态可形成哪些原子态?其中哪个能态最低?解:(a )4np 与2np 具有相同的原子态。

《原子物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原子物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原子物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 1010-m ;1510-m ;17103m kg2. )11(~222m nZ R A-=ν3. 21;53.0;51.14.3;6.13n a A eV eVeV --- 4. nm a eV 0177.03;4.541= 5. 单层;双层;自旋与轨道的相互作用 6. 2;3;4=j7. 12+l 8. 2121S ;2122S ;2323D ;2322P9. 原子的量子态 10. 相对论效应;自旋同轨道的相互作用。

11. j l n ,,12. 23=S ; 2;013. ),(211s s G ,),(212l l G > ),(113s l G ,),(224s l G ;),(211s s G ,),(212l l G < ),(113s l G ,),(224s l G 14. B B J g j j μμμ5353)1(;6=+= 15. 6;6 ;16. n 和l 相同的电子; 17. 32种 18. [1.51eV] 19.ph,h E 20. 6.626×10-34Js 21. 622. )exp(0x I I μ-=,随着X 光子的能量增加,吸收系数下降,吸收限,原子中电子壳层结构的实在性,导致的电子的电离23. 原子中量子态的存在,电子自旋的存在24. 一条谱线在外磁场下分为三且彼此间隔相等(间隔均为B B μ);总自旋角动量等于零()0=S 25. 高能光子与低能电子相碰撞,光子把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从而变为低能光子,波长变长,频率变低 26. 轨道电子俘获、、-+ββ27. α+→--Y X A Z AZ 42 28. 能量和动量守恒29. 光电效应 30. 汤姆逊; 核式结构(或行星)模型 31. 氘)(D 32. 量子化的33. 康普顿效应;吴有训。

34. 液滴模型,费米气体模型,壳层模型, 集体模型35. 0.31nm 36. 电磁辐射与物质交换能量时是量子化的,即νh E = 二. 简答1.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意义、困难是什么?意义:第一,正确地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将原子分为核外与核内两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增加部分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0题,96.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判断题(16小题,共16.0分)
1.(1分)同一电子组态形成的诸原子态间不发生跃迁。

2.(1分)跃迁可以发生在偶宇称到偶宇称之间。

3.(1分)跃迁只发生在不同宇称之间。

4.(1分)两个s电子一定可以形成1S0和3S1两个原子态。

5.(1分)同科电子形成的原子态比非同科电子形成的原子态少。

6.(1分)镁原子有两套能级,两套能级之间可以跃迁。

7.(1分)镁原子的光谱有两套,一套是单线,另一套是三线。

8.(1分)钙原子的能级是二、四重结构。

9.(1分)对于氦原子来说,第一激发态能自发的跃迁到基态。

10.(1分)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中,S为轨道取向量子数。

11.(1分)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中,n为轨道量子数。

12.(1分)若镁原子处于基态,它的电子组态应为2s2p。

13.(1分)钙原子的能级重数为双重。

14.(1分)电子组态1s2p所构成的原子态应为1P1和3P2,1,0。

15.(1分)1s2p ,1s1p 这两个电子组态都是存在的。

16.(1分)铍(Be)原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其电子组态为2s2p。

二、填空题(34小题,共80.0分)
1.(4分)如果有两个电子,一个电子处于p态,一个电子处于d态,则两个电子在LS耦合下L的取值为()P L的可能取值为()。

2.(4分)两个电子LS耦合下P S的表达式为(),其中S的取值为()。

3.(3分)氦的基态原子态为(),两个亚稳态为()和()。

4.(2分)Mg原子的原子序数Z=12,它的基态的电子组态是(),第一激发态的电子组态为()。

5.(2分)LS耦合的原子态标记为(),jj耦合的原子态标记为()。

6.(2分)ps电子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7.(2分)两个电子LS耦合,l1=0,l2=1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8.(2分)两个同科s电子在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为()。

9.(2分)两个非同科s电子在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10.(2分)两个同科s电子在jj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为()。

11.(4分)sp电子在jj耦合下形成()个原子态,为()。

12.(2分)洪特定则指出,如果n相同,S()的原子态能级低;如果n和S均相同,L ()的原子态能级低(填“大”或“小”)。

13.(2分)洪特定则指出,如果n和L均相同,J小的原子态能级低的能级次序为(),否则为()。

14.(2分)对于3P2与3P1和3P1与3P0的能级间隔比值为()。

15.(2分)对于3D1、3D2、3D3的能级间隔比值为()。

16.(2分)郎德间隔定则指出:相邻两能级间隔与相应的()成正比。

17.(3分)LS耦合和jj耦合这两种耦合方式所形成的()相同、()相同,但()不同。

18.(4分)一个p电子和一个s电子,LS耦合和jj耦合方式下形成的原子态数分别为()
和(),J值相同均为()。

19.(2分)当L=3,S=2时,LS耦合下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的取值为()。

20.(2分)LS耦合下,当L大于S时,总角动量量子数J的取值有()个。

21.(3分)描述一个电子的量子数中,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数用()表示,其取值共有()个,分别为()。

22.(2分)如果角量子数l确定,轨道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数m l的取值共有()个,分别为()。

23.(3分)同科电子比非同科电子形成的原子态(),如1s1s形成的原子态为(),而1s2s形成的原子态为()。

24.(2分)按照多重性的交替律,钙元素的能级是一、三层,那么原子序数比其大1的钪元素的能级是()层。

25.(2分)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同科P电子最多只能有()个。

26.(2分)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d次壳层最多能容纳()个电子。

27.(2分)普遍的选择定则指出,跃迁只发生在()的原子态间。

28.(2分)LS耦合的选择定则为:()。

29.(2分)氖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为:()。

30.(2分)氖原子的第一激发态的电子组态为:()。

31.(2分)氖原子基态形成的原子态为:()。

32.(2分)氦原子第一激发态1s2s形成的两个亚稳态分别为:()和()。

33.(2分)氦氖激光器中,光是由()原子发出的,另一个原子起到传递能量,使对方能级的原子数发生()的作用。

34.(2分)氦原子基态原子态为11S0,不存在13S1原子态,可以用()原理来解释。

====================答案====================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50题,96.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判断题(16小题,共16.0分)
1.(1分)[答案]

2.(1分)[答案]

3.(1分)[答案]

4.(1分)[答案]

5.(1分)[答案]

6.(1分)[答案]

7.(1分)[答案]

8.(1分)[答案]

9.(1分)[答案]
10.(1分)[答案]

11.(1分)[答案]

12.(1分)[答案]

13.(1分)[答案]

14.(1分)[答案]

15.(1分)[答案]

16.(1分)[答案]

二、填空题(34小题,共80.0分)
1.(4分)[答案]
5,4,3,2,1 ,2,6,12,20,30
2.(4分)[答案]
(S(S+1))0.5h 1或0
3.(3分)[答案]
11S 0 23S 1 21S 0
4.(2分)[答案]
3s3s 3s3p
5.(2分)[答案]
2S+1L J (j 1,j 2)J
6.(2分)[答案]
1P 1 3P 2,1,0
7.(2分)[答案]
1P 1 3P 2,1,0
8.(2分)[答案]
1S 0
9.(2分)[答案]
1S 0 3S 1
10.(2分)[答案]
1S 0 3S 1
11.(4分)[答案]
4 (1/2,1/2)1,0 (3/1,1/2)2,1
12.(2分)[答案]
大 大
13.(2分)[答案]
正常次序 倒转次序
14.(2分)[答案]
15.(2分)[答案]
2:3
16.(2分)[答案]
较大J值
17.(3分)[答案]
原子态数总角动量J 能级间隔18.(4分)[答案]
4 4 1,2,1,0
19.(2分)[答案]
5,4 ,3,2,1
20.(2分)[答案]
2S+1
21.(3分)[答案]
m s 2 1/2和-1/2
22.(2分)[答案]
2l+1 l,l-1,...0...-l
23.(3分)[答案]
少1S0 1S0和3S1
24.(2分)[答案]
2、4
25.(2分)[答案]
6
26.(2分)[答案]
10
27.(2分)[答案]
不同宇称
28.(2分)[答案]
L
J
S
,0
0(1
)
,1
,0除外
,0
29.(2分)[答案]
1S22S22P6
30.(2分)[答案]
1S22S22P53S1
31.(2分)[答案]
1S0
32.(2分)[答案]
1S0 3S1
33.(2分)[答案]
氖反转
34.(2分)[答案]
泡利不相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