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语文寓言四则精美版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课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202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精品课件

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
教材解析
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出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要讲述了《赫尔
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四则故
事,非常有教育意义。本单元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
等,都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能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看世界。借着
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
文体介绍
1.定义: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 或劝诫的性质。 2.特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 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 古喻今、借小喻大。
1.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诸子百家著作《庄子》 《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古希腊的《伊索 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 的《五卷书》,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史 上著名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则》。
新课教学 3.蚊子为什么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
狮子狂躁、乱了阵脚,蚊子用智谋战胜了狮子。战胜了狮子的蚊 子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结果撞上了蜘蛛网。
新课教学
4.这是一个古老的寓言,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可以联系生 活,从不同角度分析。
寓意一:善于分析问题,要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扬长避短。 寓意二:从蚊子出发,取得成绩不要得意忘形,要谨慎,不要被胜利冲昏 头脑。 寓意三:人要有自信。 寓意四:狮子战败后,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可见,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寓意五: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也没有永远的胜利者。
《 寓言四则》(1)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寓言四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件PPT

知识链接: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 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纪(十二卷)、览(八 卷)、论(六卷),共一百六十篇。该书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 很不统一。以儒家、道家为主,兼来法家、墨家、名家、 农家各派的学说,后人称它为杂家的代表著作。
知识链接:
列子与《列子》 列子,即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列 子旧题为列御寇著,但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部智 慧之书,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
废寝食者。
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 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 去开导他,
告知,开导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聚积的气体。
你。
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
说: “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 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
行动,活动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
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 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从文中你可以看出赫耳墨斯是 一个怎样的人?
从赫耳墨斯下凡的目的可以看 出他爱慕虚荣;从“笑着问道"看 出他连赫拉也看不起,妄自尊大; 从他的想法更可以看出他的自 命不凡。
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 妄自尊大的人。
课堂小结:
这则寓言记叙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三问、 三答, 通过赫耳墨斯的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 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 爱慕虚荣 、妄自尊大 的人。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
"有闻而传之者,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 (共65张PPT)(优质版推荐)

)
思考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 传讹。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讹传?
丁氏对此表述不够清楚,这是其一;“有闻而 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这是其二; “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于是 愈传愈广,这是其三。
杞国有一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 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 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 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就不会掉下来吗?”
躇(chú )步跐( cǐ )蹈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
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 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 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 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 “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 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 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的自负。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的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 ,这“笑”有什么含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52页)

寓意
● 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 吓唬别人。但是,狡猾的手法绝不能使 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 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 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 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 的下场。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 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 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 不自知的昏庸之人。一切狡猾,奸诈的 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 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 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疏通文意
无,没有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倒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 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告知,开导
聚积的气体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
另外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 聚的气体罢了
你
行动,活动
●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东郭先生像见到救星一样,赶忙拉住老人,把刚才产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要老人给评评理。狼也走过来,为自己辩解着:“您别听他胡说八道,他刚才把我塞进口袋里,害得我在里面闷得喘不上 气来,这样的人我不该把他吃掉吗?”老人想了想,说:“你们都认为自己有理,我也不好判定谁是谁非。这样吧,你们 把刚才的情形再做一遍让我看看。”狼觉得老人说的话有道理,就又钻进了东郭先生的口袋里,东郭先生又把袋口系紧了。 老人立刻举起拐杖狠狠地朝狼打去。这下,东郭先生终于明白了,他感谢老人救了他的命。
寓言四则第1课时(22张PPT)语文部编版

1.预习课文,完成填空。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 (国别)作家。他善讲寓言讽刺权贵。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 》。寓言是用 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寄寓意味深长的 或说明教训的文学作品,给人以启示。寓言故事的主人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 或者其他事物。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严文井曾说过,寓言是一个怪物,当你朝它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你转身走开时,它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故事,看看他们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第24课 寓言四则
第一课时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1.能把握故事情节,理解寓言的寓意
2.能发挥想象力,续写寓言故事
示例2:赫耳墨斯听了以后非常生气,一怒之下竟然现出了原形。雕像者一看吓坏了,跪在地上求饶。赫耳墨斯怒气冲冲地说:“我既是神使,又是你们的庇护神,你怎么敢如此轻视我?”雕像者回答说:“小人哪敢轻视阁下。只是我们做生意的,如果谁买的东西多,我就会送给他一些不值钱的添头,并不是有意要贬低您的价值。”赫耳墨斯无可奈何,便蛮不讲理地说:“那也不能拿我来做添头。”雕像者只好说:“是,是,如果有谁买两个您的雕像,我就一定拿宙斯的雕像当添头。”赫耳墨斯顿时转怒为喜,乐滋滋地说:“那还差不多!”他赏给雕像者一个银元,得意洋洋地回奥林匹斯山去了。
那些有自知之明的人
2.根据下面改动的情节,概括新的寓意。
2.根据下面改动的情节,概括新的寓意。(2)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这个故事适用于 。
_
部编人教版《寓言四则》PPT课件完美1

者
那人说:
天如果是聚积的气体,日月星辰,不(就)应当坠落(下来)吗?
开导 的
开导的
……的人
人说:
也
发光闪耀 ……的事物
日月星辰, 也是空气中的能发光的事物,
部编人教版《寓言四则》PPT课件完美 1
部编人教版《寓言四则》PPT课件完美 1
阅读课文,对照注释,结合积累的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
部编人教版《寓言四则》PPT课件完美 1 部编人教版《寓言四则》PPT课件完美 1
寓言四则
部编人教版《寓言四则》PPT课件完美 1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 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 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 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它的特点是具有劝谕性和讽谏性。
成语之义
“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件完美 1
部编人教版《寓言四则》PPT课件完美 1
1.加 强 对 文 化 市场 的管理 ,正确 引导文 化事业 和文化 产业的 发展。 2.大 力 发 展 面 向广 大人民 、反映 人民的 利益与 呼声, 为人民 大众所 喜闻乐 见的社 会主义 文化。 3.加 强 文 化 建 设, 大力发 展先进 文化, 支持健 康有益 文化, 努力改 造落后 文化, 坚决抵 制腐朽 文化。 4.必 须 通 过 改 革, 调整生 产关系 中与生 产力不 相适应 的部分 ,调整 上层建 筑中与 经济基 础不相 适应的 部分, 必须深 入贯彻 落实新 发展理 念。 5.加 快 生 产 力 发展 必须全 面提高 劳动者 的素质 ,包括 思想道 德素质 、科学 文化素 质和健 康素质 。
部编人教版《寓言四则》PPT课件完美 1
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68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其篇幅较简 短、结构较单一。
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是寓言的显著特征。 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托深刻的道理,借小喻大,借此喻彼,借 古喻今。“寓”,寄托;“言”,道理、哲理,“寓言”即(用简短的 故事中)寄托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和启示。 寓言在写法上常常运用拟人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寓言的主人公可以 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其他动物或事物。 寓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在我国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 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后,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得意忘形。
4.如果寓言在“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这里就 结束,寓意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变化后的寓意是什么?
寓意会发生了变化。 新的寓意:面对强大的对手,以己之长攻敌所短,就能取得胜利。 5.同一则寓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就能够得到不同的启示。试换一个 角度去看待《蚊子和狮子》,说说你得到的启示(寓意)。 ①面对强大的对手,必须知己知彼,以己之长攻敌所短;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 ③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取得胜利时不要得意忘形。 ⑤胜利时要有危机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作业2
• 8.改编寓言: • 在《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让雕像者成为故事的主要
人物,模仿本寓言的结构,自己设计故事情节,并揭示所 要讲述的道理。200字左右。
《吕氏春秋》
1.了解有关《吕氏春秋》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重点 文言词语。(重点)
2.进一步掌握文言文的朗读方法,能顺畅地诵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 6.寓言生动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赫耳墨斯形象?课文的 寓意是什么?
• 生动刻画出一个妄自尊大、爱慕虚荣者的形象。寓 言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告诉人们要有 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典娜
雅典娜, 希腊神话 中的智慧 女神,她 的诞生最 为奇特: 传说她是 从宙斯的 头脑里长 出来的。
诵读课文
1、听读课文,掌握字词 2、思考这则寓言结构安 排上的特点
字词积累
注音:
hè zhòu 赫拉 宙斯
bì 庇护
ráo 饶头
解词: 庇 护: 包庇;袒护。 爱慕虚荣: 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结构特点
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分 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 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 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伊索寓言》
两则
伊索和 《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 元前6世纪古希腊 作家,善于讲寓言 故事,以此来讽刺 权贵。他的寓言经 后人加工,成为 《伊索寓言》,流 传于世,明代时传 入中国。
•
人物性格:爱慕虚荣、狂妄自大 目空一切、自命不凡
人物形象
• 刻画手法: 语言(对话)描写
(主)
心理、动作、神态描写
揣摩寓意
1、分析课文寓意 2、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怎样 的启发?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讽刺、批评换个角度说出其他寓意吗?
1、过高地看待自己,往往失望更大。 2、轻视别人的人往往也会遭到别人的轻视; 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3、要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价值。 4、生活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5、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才会更好地了解自己。 6、人要谦逊,但不等于不自信。
“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 更尊重些”
他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 宙斯,赫拉就更不在话下,这说明他自命不凡、 狂妄自大。
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雕像者 一定会势利地阿谀奉承,把自己的雕像定一个高 价,他这样的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人物形象
• 主要人物:赫耳墨斯
赫拉
赫拉是希腊 神话中的天 后,主神宙 斯的妻子。 罗马神话中 称为朱诺, 掌管婚姻和 生育,是妇 女的保护神。
希腊神话诸神简介
赫耳墨斯
赫耳墨斯,希 腊神话中掌管旅 行和商业的神, 宙斯的儿子,众 神的使者,亡灵 的接引神。罗马 神话中称为墨丘 利,掌管商业、 交通、牧畜、竞 技、演说以及欺 诈、盗窃。
《伊索寓言》
伊索和 《伊索寓言》:
现存的《伊索寓言》 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 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 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 下而成的寓言集,其中 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 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 情。
《伊索寓言》故事短 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 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 默的特点。
和
希腊神话诸神简介
宙斯
宙斯是希腊神 话中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说他 居住在奥林匹 斯山,以雷电 为武器,维持 着天地间的秩 序,公牛和鹰 是他的标志。
拓展延伸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饶头 “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会说些 什么?请合理想象,给课文续上一个结尾。
2、如果课文去掉后面的“心想”和第三 问三答,寓意还会一样吗?
拓展延伸
1、续编寓言故事。
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饶头“白 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
2、思考: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 启发?
⑴人不能爱慕虚荣,否则一文不值。 ⑵人要谦逊,要有自知之明,不能 妄自尊大。
⑶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 耳 墨 斯
问宙斯像 一个银元
雕
问赫拉像 还要贵一点
像
者
问自己像 算饶头白送
本想
更尊重
寓意: 讽刺盲目自大者
结果
算饶头
•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 讽刺意味极浓。赫尔墨斯 想了解自己在人间受尊重 的程度,于是化作凡人来 到雕像者的店里,雕像者 说出了跟他的希望完全相 反使他极为难堪的话。希 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 讽刺性之所在。
“赫耳墨斯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一个简单的“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 表情,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 内心世界,写出了他得知宙斯的雕像 价钱不高后十分满意的高兴劲,骄傲 的神情跃然纸上。
4、“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 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 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寓言四则
寓言像一把钥匙,可以打 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 维活跃。
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文学常识: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 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 植物或其他东西和现象,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 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 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寓言经 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 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 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 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 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 “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 雕像者的三答都是回答问价,但略有区别,第 一次用确数“一个银元”,第二次比较而言, 只说概数“还要多一点”,第三次不用数词, 贬低得一文不值。
学生复述故事
分析内容
1、这则寓言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课文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 画人物形象的?
人物形象
• 主要人物:赫耳墨斯
• 共两段: 第一段讲述故事, 第二段点明寓意。
复述故事
1、自读课文,梳理这则 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 故事情节
主要情节
• 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 对话来叙述的:
• 三问都是问价钱,都用到“值多少钱”这四个 字,但同中有变:第一问省去了主语“宙斯”, 第二问点明了主语“赫拉” ,第三问用代词 “这个”充当主语。
•
人物性格:
提示:注意文中的 关键词语(一“笑”
二“想”三“问”)
分析人物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 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说明他非常 的自负,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人。
3、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 钱一句中“笑”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