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探索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的教学探索

比较 薄 弱 ,有 的 同学 只是 学 了两 个 多 月就参 加 了艺 术类 的考 试 等情 况 ,所 以对于 高职 艺术 设计 专 业的 设计 素描 课程 要探 索 新的 教学 方
法和教 学 手段 。
1 针 对 高 职学 生 的特 点 ,选 取 合 适 的教 学 方法 和 手 段 ,提 高 .
把 岗位 职 业 能 力 标 准 作 为 教 学 核 心 内 容 ,与 行 业 企 业 合 作 开 发 促 进 , 不 断 提 升 教 学 管 理 内 涵 , 提 高 服 务 质 量 。 建 立 适 合 “ 工
奖惩条例 , 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 就 业市场 信息和 岗位技 能要求组建课 程群 。以职业能力导 向改 过 完善教职工工作考核 、 革 教 学 方 式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突 出实 践 技 能 的学 习 ,注 重 对 能 力 完 善 校 内 津 贴 分 配 暂 行 办 法 等 措 施 ,建 立 一 系列 适 合 工 学 结 合
学生的 基本 功和 学 习的积极 性 与主 动性 。 为 设计 素描 是 高 职艺 术 设 计 专 业 学 习的 必 修课 程 ,通 过 对 设 计素 描 的学 习 ,能使 学生 对未 来 的设计 之路 有 一个 全 面的 了解 和
新 的感 受 ,为 以后 的专 业设 计提 供 良好 的前提 条件 ,通 过 笔者 这 几
3 共 建 共 享 校 内外 实 训 基 地 。通 过 投 资 主 体 多 元 化 、运 行 建 立 适 合 “ 学 结 合 ” 需 要 的 教 学 质 量 监 控 体 系 。 立 足 于 “ . 工 工 学 结 合 ”对 质 量 监 控 的 要 求 ,建 立 以 工 作 预 防 、实 时 监 控 与 及 时 纠 偏 为主 线 的 教 学 质 量 监 控 体 系 ,形 成 与 之 相 配 套 的 运 行 标
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探讨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总第96期)J o ur n a l of I he Par t y Sch ool of C Pc Z he ngzhou M uni ci pal C om m i t l ee N o.6.2008(Sum.96)教育探讨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探讨王太利(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河南济源454650)摘要: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一直以来是按照传统绘画专业的模式来进行的,教学实践证明,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素描教学体系,只有从设计专业的能力要求导出素描的任务和训练方法,并结合素描发展的新成果、新思维,才能提出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手段。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能力要求;解析性素描;创意表现性素描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08)06-0202—01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专业,它的培养目标是甥造具有艺术精神、艺术修养和艺术技巧的科技人才,因此美术基础、美术技巧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但一直以来该专业的基础课足按照传统绘画争业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就产生了一些与其专业设计不协调的问题。
怎样建立与设计专业相适应的素描教学模式,对当今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设计学科的范围、特点及对素描教学的要求艺术设计学科,涵盖r视觉传播设计、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三大门类,即从平面、立体到空间三大领域,印刷媒体、网络媒体、产品设汁、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设计等近二二十个专业方向。
其共性是基本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一定的表现能力,而他们的差异性会随着专业方向的转变显现出不同的要求重点和侧面。
只有找到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目标,才能确定满足其需求的美术基础,进而寻求素描教学的定位。
1.印刷媒体和网络媒体均属平面设计,即视觉信息传达的完成是在二维平面上。
具体的没计项目有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

利 于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因此 , 对 学 生 进 行 设 计 思 维 训 练 教 在
文 章 编 号 :1 7 — 2 l (0 10 — 2 5 0
设 计 专 业 的 素描 基 础 训 练 称 之 为设 计 素 描 , 计 素 描作 为 设 设
计 教 学 中的 一 门 专 业 基础 课 , 我 国 还 处 于 初 步 发展 阶段 。目前 , 在 我 国一 些 院校 设 计 专 业 的 设计 素 描 课 程 , 然 延续 传 统 绘 画 素 描 依
念视 觉 化 不 可 缺 少 的技 能 。 细 素 描 训 练 主 要 是 在 结 构 素 描 和 明 精
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势 在必行。笔者认为 , 艺术 设 计 专 业
素 描 基 础 课 应 该 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对传 统 素 描 教 学 体 系 的调 整 、 补充与完善。
文 学 界 ・ 艺探 求 文
浅谈艺 术设 计专业 素描 基础 课教 学
申 丹 枫
( 南师 范 大学 美 术 学 院 , 南 新 乡 4 3 0 ) 河 河 5 0 7
摘 要 : 术设 计 专 业 素描 课 的教 学 , 艺 必须 适 应 时 代人 才培 养 的 要 求, 强化 设 计 意 识 , 心设 置教 学 内容 , 养 学 生综 合 素 养 , 立 精 培 建 起 更加 完善 的 素描 教 学 体 系。 学 生 未 来设 计 打 下 厚 实的基 础 。 为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科 院 校 的 教 学 模 式 , 更 多 停 留在 纯 艺 术 教 学 的授 课 教 案 和 方 法 。 特 别 是 , 很 多是 艺 术 院 校 纯 艺 术 毕 业 的大 学 生 担 当基
础课程老 师,他们一直延袭 自己大学所 学方法和模式,实用性不强,不太适应高职发展的定位和各学科方向的需要。
艺术教 育的普遍 性相悖 。试想,就算学生掌握 了计算机某一设计应 用软件,而计算机仅仅是 一个 高级 工具而已,没有 基本 的造型 能力和审美思 维作基础,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艺术设计 意图,不可能搞好设计工作,也就 不可能有较大的
专 业 作 为。
其次 ,素描基础课教 师的教 学观念 陈旧和对高职教学 目标认识不足。在教学 的过程 中我们还是 延袭传 统的大学本
再 其 次 , 素 描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设 置 雷 同, 缺 乏针 对 性 。应 该通 过 教 学 实 践 不 断 总 结 、调 整 , 编 制 出一 套 适 合 高
墨 E 盈 吕 承坚, 福建艺 术职业学院 教师。
职 院校 艺 术 设 计 各 专业 方 向的 素描 基 础 课 。 因 为各 专 业 方 向 的
厚 基 础 ” 并 不 一 定 适 合 高 职 艺术 设 计 教 育 。 高 职 教 育 侧 重 将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提 下 ,重 树 新 的形 象 ,并 要 求 在 训 练 的 过 程 中加 强 对 设 计
意 识 的培 养 。
观 念 认 识 ,注 重 学 习方 法 的 指 导 ,加 强课 堂 示 范 。
[ 键 词 ] 课 程 目标 多元 化 方 法 创 造 力 关 [ 图 分 类 号 ]G62 0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 10 - 5 4 (0 1 6 l 4 2 中 4 . 文 文 0 5 一8 3 2 1 )0 ~O 5 —0 [ 者 简 介 ] 刘 云 飞 ,长春 工 业 大 学 艺术 设 计 学 院 ( 林 长 春 作 吉 10 2 ) 3 0 2
高 教 研 究
现 代 教 育 科 学 M 0DERN EDU CA I) S E F (N CI NCE
2i 0 1年 第 6期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刘 云 飞
[ 摘
要] 适 应 时代 发 展 要 求 ,我 国 高校 艺术 设 计 专 业 的 设 计 素 描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势 在 必行 。要 明 与 目标 , 厘 清绘 画 素描 与设 计 素 描 、 设 计 与 设 计 素描 的 关 系。 主 张 采 用 多元 化 基 础 素
描 教 学 模 式 ,分 阶段 、 分 目标 进 行 素描 基 础 教 学 。教 学 中要 以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造 力 为教 学 目标 , 更新 学 生 的
2 多 元 素描 教 学 的 阶段 性 、 目标 性 。分 阶段 、 分 目标 .
高职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初探

活动不可将重心放在 以盈利为 目的的企业 中。
4 . 教 学方 法 陈 旧 、 教 学形 式 单 一
口
水
摘
要: 高职素描教 学对 不 同的专业方 向
戴 要 有不同的侧 重点。结构素描是培养 学生空间
广告平 杰 想 象和 空间结构造 型能力的基 本途径 , 面设计 方向、 室 内设计 方向等应把 结构素描作
[ 1 ] 齐再前, 张红. 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 2 0 1 0 ( 1 8 ) . [ 2 ] 王秉清. 高职高专形象设计专业化妆课程的创新 与改革. 成人教
育, 2 0 1 1 ( 9 ) .
习, 学生必须在 头脑 中形成 一个 立体形象 空间 , 然后才能加 以
社会经济 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大量 的 设 计方面 的人才。在 素描 课程训练 中, 教 师应 加 强学生对形状 、 比例的认识, 同时加 强培养学
学形 式和手段 、 教 学考核 、 教 学 目的 以及培养方 向等 方面问题 的探 索与研 究 , 总结课 程教学 的实践经验 , 发现课程教 学中存 在 的问题 , 将 为课 程教 学改革奠定基础 , 为其他课程 的教 学提
的造 型训 练 方 法 和 侧 重 点 。
当学生有 了基本 的三维造 型能力以后 , 教师对不 同专业方 向的学 生就 要采取不 同的训练方法 。对于广告平 面设计方 向
的学 生, 在进行 三维形体结构 练 习的同时, 教 学侧 重点是 二维
空间练 习, 二维设计 可以将 多个平 面图形按 照一定次序排 列组 合成 一个 完整 的形 态。室 内设计 方 向的侧重 点是三维 空间练
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思考

素描课 程在这 一阶段的训练将不再 是客观表现 , 而是应 用理性
的指 导根据现 实形 态进行提炼 、 概括和重新组合, 创造性地表现
各 种 形 态 。 在 感 受 的基 础 上 , 通 过 理 性 思 维
对众 多语言 要素的剥 离, 有效地把握形态 的基本结构性质 , 从而 为形 态的创造和 主动表现打 下基 础。 这 一 阶段 的练 习是帮助 学 生实现造 型设计从无到有 的过程 , 熟练掌握 比例、 结构 、 秩序、 组合及透视规律 , 展开创造性的思考和设计 ; 要求学生从结构入
力为主 , 培养 学生的设 计思维, 提高 学生 的审美鉴 赏力和准确 的
描绘能力。
可 以发现 , 这 些结构是 一个有机组合体 , 而对这 些结构的研 究可
以深深地启发我们 的想象力。对 自然形态和单一形态元素及 其 结构原理 的研 究对 于艺术设计具有 重要的意义 , 这些研 究结果 可 以被直接运 用到实际成 品或建筑设计中。
原理 设 计 的 楼 梯 、 荷 兰设计师 F l o r i s W u b b e n的杰 作 鸟 巢 椅
( E y r i e C h a i r ) ( 图1 ) 充分 利用 了仿 生学 的原理 。还 有设 计 师 N a t h a n i e l L u c e r o 运用仿 生学设计 的一款概念交通工具 , 车体 如 同海洋 中的无脊椎 生物 , 类似鱿鱼宝宝一样 ( 图2 ) 。 由此可以引
手达到对形 态的掌握和再造 , 体会造型结构的合理性 , 感 受形态 结 构的美感 。这 一 阶段 主要 以线 的方 式来 表现形态 的结构 , 重 视对结构 线、 外轮廓线 、 透视 线、 物体运动轨迹 的研究 , 强调表现
高职高专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探索

关键词: 素描 课程设置 空间造型 创造 力 表现力
近年来 , 国高校各 艺术类专业普遍 扩招 的现状 , 全 直接导致
了艺术 生源 专业基础水平 急剧下滑。就 目前 高职高专院校招 收
理 解在本 专业 素描课程 中的重要 性 , 并尝试建 立起二 维和三维
相 互 转 换 的 思 维模 式 。
把握 , 虽然 不作为主要研 究方 向在此提 出, 但作为 素描 绘 画的基 本元 素 , 它们被 结合在课程训 练的 内容里 , 通过在作 业过程 中的 引导 , 同样 可 以使 学生在潜 移默 化 中逐 渐体 会到 其 中的审美价
值。
窗, 陈列有静 物 台、 还 橱柜 、 画架、 凳子等 , 当然还 有活 动 中的学
此 外, 表现 手法也是素描课程 的训练 目标 , 在表 现作业 内容 时, 生可 以根据画面线条 的繁简 、 密、 学 疏 松紧等节奏感 , 在保证
画面准 确的 同时, 其具有 一定 的美感 , 升对手绘表现 的审美 使 提
认知能力。
二、 桌椅 板凳 结构 表现
在 完成几何 形体 的结构训 练后 , 以对类似 桌椅板凳 等具 可 有榫 头结构及一定 空间结构规则的物体进行表 现训练。具体实
同角度 的组合 , 也可以是 以榫头结构联结 的创 意造型 , 充分调动
学 生的创作 积极性 , 发散学生 的思维 , 学生逐渐 向设 计创 作过 使
装饰 工程设计 、 施工 、 管理等工作 , 且具有 一定 的艺术素养 , 适应
于 生产 、 设 、 建 管理 、 务 第 一线 需 要 的应用 性 专 门人 才 为 目 服 标 。依就 业情况看 , 专业 大 多数 毕业 生都 会选择进 入 室 内装 该 饰公 司从 事相关 的工作 。 因此基 于学 生的专 业发展方 向, 装饰 艺术设计 专业 的素描课程 大致 可 以归纳 为 四个 教学重 点 , 以更 好地 配合学 生对 专业课程 的学习和 掌握。一是 能够理解相对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探索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在素描教学中融入装饰构成因此,从观察、表现、立意和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素描教学体系,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艺术设计;素描;教学;探索
当前,改革素描基础课教学体系的要求日益迫切,这是因为现行的这一教学体系满足不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改革现行的素描基础课教学,并非是完全拒绝传统素描教学的有益经验,而是对传统素描教学体系的调整、补充与完善。
一、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视觉创作素养
素描教学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基础课程。
在今天,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素描教学,大都习惯采用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这两种表现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和渗透着主观审美理想的创造力,期望他们具备日后多种视觉艺术形式创作所必须的基本功力与艺术素养,这几乎已成定式。
大凡经过以上两种素描形式严格训练的学生,无论是光影素描式的对客观对象做出诸多因素的准确观察与完整表现,还是结构素描式的“基于对作为结构实体的形的思考,通过省略烦琐细节和理解形态功能来实现对形的恰当的认识与分析”,或是在绘制中容纳“一定”的主观成分,都是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的。
但是,这是否说明这样的基础训练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出了视觉艺术创作所必须具备的全新的基础素质呢?
我认为,素描教学既然被列为视觉艺术基础课,起码应使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对于诸多视觉艺术门类的形式表现,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传统的或是现代的、普通绘画还是装饰工艺,都能有较强、较宽的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素描教学相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日后多种类的视觉艺术创作,应具备多向锲入性。
目前,我国各类院校中素描基础课教学的现实是,许多仅以传统的素描教学形式光影素描、结构素描训练起步的学生,虽然能较顺利地进入诸如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的学习与创作,但如果要求他们在表现上做更为大胆多样的形式突破,和容纳更丰富的激情与理智,则常常表现为力不从心。
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以上两种素描形式训练后又转入装饰工艺学习的时候,往往会产生重新起步的不适之感。
因为装饰美术的表现,要求高度概括,“在具象和抽象的广阔视野里,毫无拘束地探求,大胆地运用形式美的规律,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1],以自由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识和审美观念。
因而,凡是一些,以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为基础课的工艺类专业的学生,大都感到与本专业一些必备的基础素质的培养相脱节。
究其原因,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的训练在培养学生对客观物象或是全因素的
把握,或是高度概括、逻辑地体现形体的功能,以及主观因素一定的容纳上,虽然都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二种素描形式都以写实性居于主导,较强地受到自然物象的特征与内在本质的制约,因而对主体意识和潜在的艺术创造灵性的早期适时开掘则显得远远不够。
传统素描基础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缺少理性指导,注重感觉与表面效果,缺乏对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自身的挖掘;(2)缺少针对设计基础方面的教学内容;(3)缺乏现代意识和对视觉形态的理解与创造力培养。
大量的事实说明,仅凭写实之“功到”以期求得创作上的“自然成”,往往是靠不住的。
我认为,必须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做到“全面性”,既重写客观之“实”,又重写主观之“意”;既重视觉艺术的一般规律、法则的把握,又重视独特的艺术创造灵性的开掘;既重视“纯绘画”基础能力的培养,又兼顾随市场经济大潮而日趋发展的装饰美术“自身功力基础训练的需要”。
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素描表现形式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语言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设计接轨,迅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设计状态,为以后的设计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素描教学中融入装饰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理念。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始终保持求新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要求我们的基础教学要具有多变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提前接触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
在素描基础教学中,素描与装饰相结合,会产生一种装饰构成素描。
“构成”,“是近代装饰绘画的新术语,它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构图、色彩、造型以及材料的选择手法的运用等等”。
它“是造型艺术中具有横向联系的全方位的共同基础要素。
因为它在限定的范围内,根据客观事物的存在和运动规律的安排,由内到外,由隐到现,由虚到实,逐渐创造一个新的视觉世界。
另外,构成除研究点、线、面在造型上的布局之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形和线的动势走向,以及在画面上所形成的轨迹和作者的意向、情感在画面上的流露。
装饰构成就是对画面的全面经营,使之产生丰富的、变幻的、强烈的形式美感”[1]。
而构成素描就是以开掘作者艺术创造潜能、表达作者主观审美理想为主导,汲取装饰构成的基本特点及其一些表现手法,并且对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的表现形式也引以为一定参照,从而单色调地对自然物象进行更为大胆、自由的艺术表现。
这种表现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有自然物像素材参照。
与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一样,也是面对自然物象写生。
不同的是,它更倾向于捕捉由观察对象而得到的创造启发及感情激发。
所绘之物与原形有较大改变。
如(1)主要特征被大胆夸张;(2)具象转化为抽象;(3)主体转化为平面。
2.表现手法灵活开放。
在表现上既可采用平面构成中透叠、渐变、发射、切割等手法,又可容纳经过概括、装饰处理的影调,还可以用多种类型的线来表达主观审美理想。
3.要有装饰感。
构成素描展现出的形,均是有主观的想象、参与并对之加工过的“情趣形”、“情感形”,在造型上或构图上可以渗透大量的装饰美术成分,因
而在形式上往往显现出装饰感。
4.具有一定的制作性。
构成素描在绘制上可采用一些一般绘制方法,也可进行“程式化”的精心制作。
工具上可使用铅笔、炭笔、木炭条等,也可使用界尺、喷壶、滚筒等特殊工具,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绘制效果。
5.单色性。
构成素描以简明概括的同一色的有限变化来绘制,以方便基础内容的学习。
装饰构成素描教学中应根据物象的不同,让学生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立意”。
即在绘制作品前确立由自然物象生发出的主观审美“意象”。
“意象”是主观感受的精神产物,决定着形式表现手法的选择。
所以,“立意”的训练是学生最根本素质的训练,是走上艺术成功之路的重要一环。
尽管另两种素描形式对此也给于一定程度的关照,但远远没有构成素描来得更为直接和强烈,对后面的专业影响较深。
二是不脱离艺术表现的基本规律。
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构成素描同所有艺术形式的表现一样,都对艺术表现一般规律与法则给以一定的关注,具有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变化和统一的形式美感。
三是保持基础训练特色。
构成素描虽然借鉴了装饰美术的一些表现手法,但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像装饰美术那样具有精致完整的创作,它虽然可以进行完整考究的展现,但也可以只注重一方面,做不完整的美的探索。
三、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未来的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高层次的需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这就要求从事设计的人群具有较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较高的审美品位。
作为基础课所提供的对视觉的深刻而细微的训练,无疑是对设计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的深入开发和培养。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渗透的审美体验、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往素描基础课训练往往依靠感觉作画,离开对象,学生脑子空空如也。
今天,作为一名未来的设计人员还应该具备灵活多样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在素描基础训练方面应该增加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增加内容如下:
1.装饰结构素描训练
选择结构较强的物体进行训练,要求由立体转换到平面的构成形态,从而形成的有意味的教学形式。
即讲授物体透视、投影等规律,要求学生用装饰的要素表现出来,最终达到把装饰要素利用程式化的绘制方法精心绘制出来。
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和基本理论,并将其同装饰美术结合起来,追求个性语言。
这也是学生自我了解的过程。
2.综合因素素描训练
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大小、形状、色彩不同的物品为主,要求学生表达装饰构成因素,具备对比、节奏、变化的刻画能力,对形式有一个适度的把握,且所
表现的内容要有一个主题,以期通过装饰构成性语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3.同一主题、多种形态的表现训练
要求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意识、新观念,能借鉴不同形式的作品进行训练。
所谓现代意识,首先要解决审美问题,了解精神内涵,明确表现理念,体味艺术风格,采用不同手段进行表达。
要注重理论与技能并进的原则,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进行灵活主动的学习。
要达到上述目标,对构成素描增加一定课时比例是必要的。
凡经过此种训练的学生,同样还是面对着自然现象,在观察中其主观精神就显得更为兴奋活跃,在绘制表现上更敢于大胆探索,并能运用相应的艺术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兴趣;同样写生一组物体,完成的效果则是明显提高,对形式上的突破与较强的形式美感,传达出学生的主观“心声”与艺术“灵性”也提升到了较高的层次。
当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进入装饰工艺课学习后,则显得后劲充足,能较快地把握其特点,表现力更趋于大胆、活跃。
参考文献:
[1]李家旭,刘静宜.装饰画艺术[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