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文化
衡水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

衡水市推出了多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如冀州竹林寺的佛教文化体 验游、武强年画文化体验游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 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对民俗文
化旅游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长。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衡水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支 持力度,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推广,提高衡水民俗文化旅游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06
衡水民俗文化旅游对当地 的影响与贡献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衡水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 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造就业机会
旅游业的繁荣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导游、餐 饮服务、酒店管理等。
特色小吃
衡水老街有许多特色小吃,如豆 腐脑、煎饼果子、驴打滚等,深 受游客喜爱。
手工艺品
衡水老街还有许多手工艺品店, 如剪纸、泥人、糖画等,展示了 衡水地区的民间艺术。
衡水古城墙
历史遗迹
01
衡水古城墙是明朝时期修建的,是衡水地区重要的历史遗迹之
一。
文化景观
02
衡水古城墙保存完好,游客可以在城墙上欣赏到衡水市区的美
息地。
文化景观
衡水湖湿地公园内有许多历史遗迹 和文化景观,如古桥、古塔、古寺 庙等,展示了衡水地区悠久的历史 文化。
旅游活动
游客可以在衡水湖湿地公园内进行 徒步、观鸟、摄影等多种旅游活动 ,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衡水老街
历史建筑
衡水老街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 古建筑和传统民居,展现了衡水 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衡水地域文化

衡水话
衡水话或者说衡水方言土语大体可分为三大块:一是与山 东话相近的大运河岸边的故城、景县、阜城加上枣强,武邑一 带的方言;二是滹沱河两岸的与石家庄、保定毗邻的深州、武 强、饶阳、安平一带的方言;三是带本地特色的、土得掉渣儿 的流行于衡水湖畔的桃城、冀州方言。
东边五县的方言,直来直去,颇显生硬。与普通话相比较, 主要是声母zh、ch、sh和z、c、s互相混淆,单音字e、an、en、 ang、ao、ou、ai直发腭音,尤在称呼人名时最后一字儿话韵较 重。
陈集剪纸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是阴阳相间, 线条流畅。二是色彩单纯,形象鲜明。三是构图严 谨,造型优美。四是技法讲究,刀功巧妙,“圆如秋 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 如今又成功地创造出表现人物肖像的剪纸新品种。
剪纸作品经过塑封、制框、装裱,强烈的艺术 效果更上一层楼,成为中外人士争相购买的民间艺 术精品。
古冀州城(今河北省冀州市)又叫金鸡城。传说,在袁绍统治冀州的年代里, 老百姓苦不堪言。今日敛,明日征,又抓夫,又抓丁,不是强迫挖壕,就是抓去 给袁家筑墓室,修大冢。弄得四方怨声载道。这时,出了一个叫李三娘的仙女, 她逢双日在城外湖里磨面,逢单日从傍晚到半夜里骑着神牛给各家各户送面粉。 人们都对李三娘感恩戴德。袁绍为了让李三娘帮他兴兵,夺取天下,就在一天与 妻子刘氏坐着龙车凤辇,到城外去请李三娘和神牛。袁绍坐的车刚到城门,车轮 一动,就听到城楼下“吱吱吱,吱吱吱”叫个不停,跟鸡的叫声完全一样,并且 响亮悦耳。又因城门洞子捧音,“吱吱吱”回声不断。连城门楼上的兵勇都听见 了。他下车四处寻找,就是找不到叫声在哪里。车辇一动,那叫声又立刻响起来。 他的夫人害怕了,忙令车辇离开城门,过了瓮城,叫声才没有了。有人在后边一 跺脚,城门洞里“吱吱吱”的叫声又响起来。谁也不知道这声音是给李三娘报讯 的神鸡在叫。李三娘的报讯鸡叫,知道袁绍要来,于是骑着神牛,腾云驾雾,向 泰山方向去了,以后再也没回来。在进入冀州的主干道上面有一个金鸡的雕塑啊, 据说原来是纯金的
河北衡水地方特色调研报告

河北衡水地方特色调研报告河北衡水地方特色调研报告一、引言衡水位于河北省东部,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讨衡水的地方特色,包括文化、旅游、农业和工业等方面。
二、文化特色1. 传统民俗文化:衡水拥有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如崇礼县的大庙会、阜城县的舞龙、衡水县的舞狮等,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民众的参与。
2. 园林艺术:衡水有许多古老的园林,如清代建造的蒙古大营花园和明代建造的避暑山庄,它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三、旅游特色1. 自然景观:衡水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包括灵寿岩、穷岭、阳城山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2. 历史建筑:衡水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如安平县的安平古城、运河古村落等,这些古老的建筑体现了衡水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四、农业特色1. 大豆种植:衡水是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广阔,质量优良,出产的大豆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畜牧业。
2. 葡萄种植:衡水的气候条件适宜葡萄种植,该地区的葡萄品质优良,广受市场欢迎,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五、工业特色1. 钢铁产业:衡水拥有发达的钢铁产业,主要集中在衡水市区和阜城县,产量居全国前列。
2. 瓷砖制造业:衡水地区以生产瓷砖而闻名,产品质量高,远销国内外市场。
六、发展前景1. 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大对衡水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 拓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衡水可以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 优化产业结构:衡水可以进一步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和效益。
七、结论衡水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包括传统民俗文化、园林艺术、自然景观、历史建筑、农业特色和工业特色等。
通过发展和保护这些特色,衡水将有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参考文献1. 河北省衡水市年鉴。
2. 衡水市政府官方网站。
3. 相关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
衡水的民间工艺或特产

衡水的民间工艺或特产
衡水市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间工艺和特产。
以下是一些衡水的民间工艺或特产:
1. 衡水剪纸:衡水剪纸以其精巧的剪工和独特的图案风格而闻名。
衡水剪纸以寓意吉祥、红火为主题,常用于节庆等喜庆场合。
2. 衡水包谷花: 衡水包谷花是一种以玉米芯为原料手工制作的工艺品。
它采用玉米芯贴合在竹制或木制骨架上,形状多样,色彩鲜艳,被视为衡水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
3. 衡水匣子画:衡水匣子画又称高柜画,是一种以匣子形式展示的彩绘艺术品。
衡水匣子画以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为特色,常以民间故事、山水风景、花鸟作为题材。
4. 衡水泥人:衡水泥人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采用黄土和白泥制作而成。
泥人形象生动逼真,形态各异,常以人物、动物等为主题,被广泛应用于展示、礼品和装饰等领域。
5. 衡水高邮梨:高邮梨是衡水市特产之一,以果实外形完美、汁多味甜、纤维细腻而闻名。
高邮梨栽培历史悠久,口感独特,被誉为“水果之王”。
6. 衡水张北大枣: 张北大枣是衡水张北县的特产之一,以果实饱满、红黄色泽鲜艳、质地细腻、甜度高而著称。
张北大枣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独特的口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这些民间工艺和特产不仅体现了衡水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工艺技艺,也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衡水文化

中国文化>>文化专题>>衡水文化
衡水
历史沿革
衡水历史悠久。
上古时代因地跨黄河,今辖区分属冀兖二州,饶、昌、武城、武罗均系境内主要封邑方国。
春秋时期多归晋国。
战国时代为燕、赵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钜鹿郡,汉代属冀州刺史部,先后设
有广川国、信都国和安平国,今辖县市区多为此时建置。
三国时系魏国冀州域,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境内分属安
平、博陵、渤海三郡。
衡水特色
衡水湖 老白干 内画 毛笔 年画 金鱼 冀州古城 景州塔 宝云寺
晋代仍为冀州所辖。
隋时,南部属冀州,北
部属公元596年所置深州。
唐代属河北道。
宋初冀
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县城(今景县城),并于公元1265年复称景州。
此后直至明、清,先后为中书省、京师、直隶省所辖,境内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领。
衡水诗联 衡水颂 无名
溯汉时名唐朝,十八坊酿醇香。
兰陵王文武双,葬异乡曲飘洋。
侯店笔妙生花,始明代御清皇。
内壁绘武年画,水牡丹礼往常。
湖色堪称奇
衡水古三州
魅力深景冀。
衡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衡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衡水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是其中几个代表性的介绍:
1. 衡水皮影戏:衡水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起源于清朝,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衡水皮影戏以皮影为主要表演工具,通过手工剪刻、上色、穿孔等工艺制作而成。
衡水皮影戏的剧目丰富多样,包括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2. 衡水大鼓:衡水大鼓是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也是衡水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衡水大鼓的演奏方式独特,既有鼓点、鼓声,又有唱腔、说白,表现了衡水地区的民间生活和文化传统。
3. 衡水民间舞蹈:衡水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包括踩高跷、跳秧歌、扭秧歌等。
这些舞蹈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是衡水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衡水传统手工艺:衡水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包括剪纸、刺绣、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制作精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是衡水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衡水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反映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河北衡水市文化遗产浅析

河北衡水市文化遗产浅析河北省的衡水市位于京津冀地区的中心位置,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文化悠久,遗存丰富。
本文将从历史、艺术、建筑等多个角度对衡水市的文化遗产进行探析。
一、历史文化遗产衡水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可追溯至商代时期,当时的衡水就已是商业和交通的重要枢纽,因而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如夏陵墓等。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衡水是赵国的都城,其宫殿、城池等建筑遗址遗存至今并得到保护和展示。
同时,汉代和唐代时期的碑刻、塔庙、书院等文化遗产也在衡水大量保留下来,向后代传达了历史与文化的精髓。
二、艺术文化遗产衡水市的艺术遗产主要包括紫砂壶、景泰蓝、景德镇瓷器等。
其中,紫砂壶是衡水市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传承了当地工匠精湛的手艺。
而景泰蓝则是衡水市的红色文化之一,可以在市内多处博物馆和纪念馆中观看到。
此外,衡水市的传统乐器、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在当地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衡水鼓、草编等传统工艺品也随处可见。
三、建筑文化遗产衡水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以古代建筑为主。
衡水的古建筑群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位于安平县的古城墙和大中桥。
衡水古城有2600多年的历史,曾是燕国和赵国的边疆重地,现已发掘的城楼、城池等建筑让人叹为观止。
而位于衡水市区的大中桥,则是古代木结构抽水式运河渠道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世界木结构工程奇迹”。
除此之外,衡水市还有许多古村落、庙宇、民居等建筑遗存,值得更加深入的发掘和保护。
总之,衡水市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反映了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历史传承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目前,衡水市在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相信衡水市的文化遗产会更加美好地延续下去。
衡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衡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外,衡水还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介绍:
1. 衡水皮影戏:衡水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衡水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衡水皮影戏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闻名,既有京剧、评剧的表演技法,也有衡水地方特色的表演元素。
2. 衡水传统民俗:衡水传统民俗丰富多彩,有许多独特的节庆
活动,例如“逝水节”、“戏台会”、“龙须菜会”等等。
这些节庆活动不仅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欢乐和娱乐。
3. 衡水秦腔:衡水秦腔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起源
于河北省衡水地区。
它以生动的表演、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衡水剪纸:衡水剪纸是衡水地区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
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衡水剪纸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界和传统文化,其艺术价值和装饰效果都非常高。
5. 衡水传统医药:衡水传统医药是衡水地区的独特文化遗产之一,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
这些传统医疗技术不仅在当地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和赞誉。
以上是衡水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衡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
或缺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及对策
摘要:衡水文化产业独具特色,区位优势明显,已经形成乐器生产、文化旅游以及工艺美术等几大文化产业门类。
但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还是有着很大的距离,所以,我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对症下药。
一是树立现代文化产业观念,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二是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三是积极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拓展文化产业链;四是实施“文化产业进校园工程”,培养后备人才;五是实施大园区大基地工程,打造产业集群。
关键词: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产业经济
衡水地处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的结合部,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课衡水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
几年来,衡水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把文化产业当作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来培养,初步形成了乐器生产、文化旅游以及工艺美术等十多个文化产业门类,并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武强木板年画和冀派内画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衡水市文化产业现状
目前衡水市拥有文化经营单位1800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09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超35亿元,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衡水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和增长点,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民间工艺美术行业成为领头羊。
冀派内画、武强年画、阜城剪纸、硬木雕刻等是衡水市文化产业的支柱。
衡水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内画艺术之乡,而武强县是中国四大木板年画生产基地之一,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民间艺术木板年画之乡”。
阜城剪纸特别是陈集剪纸远销到北京、天津和美国、韩国、墨西哥等28个国家和地区。
武邑县是北方著名的硬木雕刻加工基地。
(二)中西乐器制造行业异军突起。
乐器制造是衡水的特色产业,已有30余年的历史。
以武强、饶阳、武邑为主,形成了集乐器研发、成品加工、配件组装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衡水的乐器生产企业发展到70余家,从业人员7400余人,年产值5.5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衡水古玩业成为后起之秀。
衡水古玩业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固定的集散市场——衡水古玩城。
现有经营门店70多家,摊位300多个,经营范围包括瓷器、玉器、古籍书本、字画、陶器、青铜器、木雕、内画、古钱币等,年交易额3800余万元,是冀东南最大的古玩市场,名扬华北,辐射全国。
(四)衡水三绝仍占一席之地。
宫廷金鱼与内画鼻烟壶、侯店毛笔并称“衡水三绝”,由北京宫廷饲养世家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培育。
近30年来,他先后培育出了一批品种,挽救了一批绝代品种:红头望天、虎头、水泡暖等。
侯店毛笔始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被奉为御用,衡水因此有“毛笔圣地”、“北国笔乡”的美誉。
侯店毛笔品种多达270余种,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等11个国家和地区。
(五)衡水湖是自然保护区地属衡水市,是衡水市一大重要景点。
保护区规划面积268.3平方千米,由于目前保护区的主题大部分为湿地环境下的珍惜鸟类,这样也给保护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创新性地寻求保护区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良好结合的产业体系和布局,既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又能使保护区得到有效地保护。
二、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目前衡水市文化资源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形成,不能把文化产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主体运行。
其次,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吸纳资金乏力;企业管理和市场价格调控能力的不足,使同行业之间“挖人才”和恶性竞争现象较为普遍;缺乏文化产业整体规划和个业规划引导;缺乏清晰、权威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没有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个业发展规划,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很难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联、相衔接、缺乏宏观指导上的明确思路,难以推动衡水市文化向产业化大发展。
尽管衡水市文化发展水平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就全省范围而言依然处于落后状态。
由于观念滞后,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没有起到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导致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
三、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围绕制定“十二五规划”而大做文章,衡水也推出了建设生态宜居北方湖城的发展战略,鲜明的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目标之一。
塑造优势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到2050年建成中国内画之都、乐器之都、北方旅游名城、文化产业增长占GDP比重达到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衡水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大好的机遇。
(一)树立现代文化产业观念,全面推进体制创新。
突出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做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考虑。
作为经济和文化相交融的新兴领域和门类,文化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必须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对它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衡水市文化产业领导体制,成立文化产业综合办公室,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二)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进政府职能由“办”向“管”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
着力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放开市场,不断降低人“门槛”,吸引更多的民资、外资进入文化企业。
鼓励文化企业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三)积极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拓展文化产业链。
在积极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努力推动文化创新工程。
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增加现代元素,与时俱进,以武强年画动漫工程为重点,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创新动漫产业价值链条。
使新兴文化产业态成长为全市文化繁荣的增长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亮点。
以传统文化产业为龙头,拓展其上游及下游文化产品的价值链,提升其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
(四)实施“文化产业进校园工程”,培养后备人才。
坚持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文化产业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懂文化、精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各项领域培养一批领军人物;充分发挥大师、专家等高端人才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实施文化产业进校园工程。
在大中专院校,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科技优势,深入挖掘资源。
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实施大园区大基地工程,打造产业集群。
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扩大生产规模,我们拟建设衡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把它打造成衡水文化创意产业的基地和孵化器,展示衡水形象的窗口。
建设中国国际乐器文化产业基地,中国北
方民族乐器园区、河北衡水湖包装贸易有限公司新建印刷项目、河北华星内画基地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打造内画、乐器、印刷三大产业集群。
围绕衡水湖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和研究开发力度,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在国内外叫响这个品牌。
目前文化产业已呈现出集团化、规模跨国化和网络化发展态势,那么未来的衡水湖将是一个生态宜居的北方湖城,为了实现衡水跨越式发展战略,衡水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有关部门调度会议,制定相关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努力做大做强有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和骨干企业,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把衡水打造成冀东南地区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