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计算题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计算题公式大全

药物分析计算题公式大全

校正因子(f )= A S /C S A R / C R 含量 % =C x D V 100% mC x 含量% = f A x C sD V A s ^m100% 1 0(%一、原料药百分含量的计算(一)滴定1. 直接滴定法含量 % =7) T F 10卫100% m2. 剩余滴定法含量 % =(Vo-V ) T F 1°3100%m(二) 紫外1. 对照品对照法C R ALD V 含量 % A R100%m2. 吸收系数法A 1一XDXV 含量%= E1cm 100 100% m(三) 色谱1. 外标法C R AXD V含量% AR 100%m2. 内标加校正因子法二、制剂标示量百分含量的计算(一)滴定分析法1•片剂 (1)直接滴定法标示量%」T F 估W 血%标示量%=(—0)T F 仗W(2)剩余滴定法J3 —标示量 % Z -V )T F 10 W 100%2.注射液(1)直接滴定法 A S /C Sm B(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片剂 (1)对照品比较法标示量%标示量%=V T F 10卫每支容量100%(2)剩余滴定法 标示量% , V 0—V )T F 心每支容量100% A X — C R - D V W标示量% A R 100% m=< B(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A 1 i% D V W 标示量 %=E1cm 100 100% m x B(2)吸收系数法(三)色谱法A X—C R -D V W A 100% m B2、注射液2•注射剂(1)对照品比较法 A X C R 标示量% =— D V 每支容量 —A R 100%标示量% = 1% E 1 cm 1 D V 100 B s 每支容量 100% 标示量% C X D V 每支容量100% V s B。

药物分析计算

药物分析计算

分率的计算式为
A. A 250 1 100% 715 5 m
B.
A 715 250 1 100% 5m
C.
A 715 100 250 1 100%
5
m
D.
A 1 100% 715 m
E.
A 100 250 1 100%
715 5
m
假设样品中乙酰氨基酚的量为χ(g)
χ
5
× 250 100
例2计算如下:
百分含量 T(V V)F % ms
37.25 (24.68 14.20) 0.1015
青霉素钾%
0.1 100% 98.54%
0.40211000
2、紫外分光光度法
(1)吸 收系数 法:
c ÷100= C
A E11c%mcl A
c(g/100ml) E11c%ml A
Cc(g/ml) E11c%ml 100
例1计算如下:
百分含量 TVF % ms
17.92 20.00 0.1010
非那西丁%
0.1 100% 99.72%
0.3630 1000
例2、精密称取青霉素钾供试品0.4021g, 按药典规定用剩余碱量法测定含量。先加 入 氢 氧 化 钠 液 (0.1mol/L)25.00ml , 回 滴 时消0.1015mol/l的盐酸液14.20ml,空白 试验消耗0.1015mol/l的盐酸液24.68ml。 求供试品的含量,每1ml盐酸液(0.1mol/L) 相当于37.25mg的青霉素钾。
例7计算如下:
百分含量
c对 ×
A供 A对 ms
×D
×%
50 0.536 1000
盐酸小檗碱%
0.565

药物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药物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色谱外标法含量计算对:对照品溶液样:供试品溶液峰的峰面峰的峰面积计算公式对:对照品稀释平均重:供试品平均100 =含Spe.AV均对照品比样:供试品稀释对:对照品取样×含———————————————————————————————————————W样:供试品取样量———————供试品标示Spec色谱外标法均匀度计算对:对照品溶液样:供试品溶液主峰的峰面峰的峰面对照品比值平AV计算公式对:对照品稀释样:供试品稀释体V样样×VA×100%=含量积AVGSpec.×积W对:对照品取样量A对×V对Spec.:供试品标示量对照品比值=W对×含量AVG:对照品比值平均———————————————————————————————————————系数A= |100-含量平值———————均值|色谱外标法溶出度计算供试品标示量:Spec.样:供试品溶液主A含量标准差S=系数峰的峰面积计算公式对:对照品溶液主AA+1.80S 判断值为峰的峰面积样:供试品稀释体V对W样×样×AV100%×=溶出度对×对VA.×Spec积对:对照品稀释体V积对:对照品取样量W×含量——————————————————————————————————————————————样:供试品溶液主A内:对照溶液内标A峰的峰面积峰面积色谱内标法含量计算样:供试品稀释体V对:对照品取样量W计算公式:积×含量内VW对×A内× =校正因子(f)AV对对×W内×平均重:供试品平W内:对照溶液内标V均重稀释体积平均重W×V样×A样×W内100%××=f含量样W内′×Spec.×A内′×VA内':供试溶液内标A对:对照溶液主峰———————————————————————————————————————峰面积的峰面积———————V内':供试溶液内标W内:内标物质取样色谱内标法均匀度计算稀释体积量×含量样:供试品溶液主A峰的峰面积计算公式样:供试品取样量W对:对照品稀释体V积样:供试品稀释体V样V内×:供试品标示量A样×Spec.W100%××f含量=.×SpecVA内′×内′积;含量平均值系数A= |100-|A内':供试溶液内标峰面积系数S=含量标准差;判断值为A+1.80SV内':供试溶液内标———————————————————————————————————————稀释体积———————Spec.:供试品标示量光谱法(有参照)含量计算A样:供试品吸光度A对:对照品吸光度计算公式:V样:供试品稀释体V对:对照品稀释体积积A样×V样×W平均重×W对×100%=含量样WSpec.××V对×A对W平均重:供试品平Spec.:供试品标示量———————————————————————————————————————均重W样:供试品取样量———————W对:对照品取样量光谱法(有参照)均匀度计算×含量计算公式:A样:供试品吸光度A对:对照品吸光度A样×V样×W对×100%=含量V样:供试品稀释体V对:对照品稀释体.SpecV对×A对×积积|;系数A= |100-含量平均值供试品标示量Spec.:W对:对照品取样量A+1.80S含量标准差;判断值为系数S=×含量——————————————————————————————————————————————光谱法(有参照)溶出度计算A对:对照品吸光度样:供试品吸光度A计算公式:对:对照品稀释体V样:供试品稀释体V积积对W样×VA样×100%×溶出度=.Spec×对A×V对供试品标示量Spec.:对:对照品取样量W ———————————————————————————————————————×含量———————光谱法(无参照)含量计算A样:供试品吸光度计算公式V样:供试品稀释体积(ml)A样×V样×W平均重×100% =含量1%100Spec.××W样×E1cm平均重:供试品平W———————————————————————————————————————均重(g)———————Spec.:供试品标示量(g)A样:供试品吸光度光谱法(无参照)均匀度计算样:供试品取样量W样:供试品稀释体V)(g)积(ml样样×VA100%×含量= 1%100样W××E1cm W样:供试品取样量系数A= |100-含量平均值|;(g)系数S=含量标准差;判断值为A+1.80S ——————————————————————————————————————————————光谱法(无参照)均匀度计算A样:供试品吸光度A样×V样×100%溶出度=V样:供试品稀释体1%100样××WE1cm积(ml)———————————————————————————————————————W样:供试品取样量(g)———————。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公式汇总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公式汇总

换算因数=效价(IU / E% 1cm(纯)
g)
2907000 1530
1900
第四步:求标示量%
标示量%= IU / 丸 标示量
100%

IU
/
g 平均丸重 标示量
100%
A 换算因数平均丸重
C
标示量
100%
f A328(校正) A328 100% A328
3.7% (15% ~ 3% )
)
Aa 1
Aa 2
( 1
2 )Cal
Ab 1
Ab 2
A Ca
第三步 求效价
效价(IU / g)(样) E% 1cm(样) 换算因数
换算因数由纯品计算而得:
换算因数=效价(IU / g) E% 1cm(纯)
1IU 0.344g维生素A醋酸酯
效 价 (IU / g) 1106g 2907000 0.344g
ms 标示量
100%
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
标示量% c实测 100% c标示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吸收系数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吸收系数法
A
E11c%ml
n V 100
平均片重
标示量%
ms 标示量
100%
4. 离子交换后紫外分光光度法 氯贝丁酯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酸性杂
质后,对照法定量测定氯贝丁酯含量
W
ChP 片剂、注射剂
g/100ml
E11c%m = 421 A = ECL
(每片)相当于标示量的%=
A E11c%m 100
W
1 稀释度
平均片重 标示量
100%
g
稀释倍数
1 稀释度
规格 g/片

药物分析含量计算

药物分析含量计算

药物分析含量计算一、原料药(百分含量)1、容量法注:W:取样量 F:浓度矫正因子T:滴定度(每毫升标准溶液中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aA + bB → cC + dD例1: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量,若供试品的称量为W(g),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为C(mol/L),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为V(mL),每1mL 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 的阿司匹林,则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B )。

A 、B 、C 、D 、E 、 例2:碘量法测定V C 含量时,若V C 的分子量为176、13,每1mL 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实际质量W %=取样量 ×100%= V·F·T W ×100% 理论浓度 实际浓度F= ↓ 标准液 ↓ 被测物 T A/B =b/a·W B ·M 百分含量= V ×C ×18、02×10-3W ×100%百分含量= V ×C ×18、02×10-3 0、1×W×100% 百分含量= 百分含量= 百分含量= V ×C ×18、02 0、1×W×100% V ×C ×18、02×0、1 W ×100%V ×C ×18、02 ×100%WV C 的质量为:BA 、4、403mgB 、8、806mgC 、17、61mgD 、88、06mgE 、1、761mg2、紫外法:E 1%1cm :当吸光物质溶液浓度为1%(1g/100mL),液层厚度为1CM 时,一定条件下的吸收度。

例: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取本品约40mg,精密称定,置250mL 容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 溶解后,加水至刻度后,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 容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后,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 8H 9NO 2的吸收系数为715计算,即得,若样品称样量为m(g),测得的吸收度为A,则含量百分率的计算式为( A )。

药物分析计算题公式大全

药物分析计算题公式大全

一、原料药百分含量的计算(一)滴定1.直接滴定法2.剩余滴定法3含量% (V o V)T F 10100%m(二)紫外1.对照品对照法C RD V含量% A R100%m2.吸收系数法含量%1%E1cmD V100 100%(三)色谱1.外标法C RD V含量% ——AR100% m2.内标加校正因子法校正因子(f)A S / C S含量% C XD V100%A R / C R mA X X 含量%A S /C S f A X C S D VA S m含量% (V V。

)T F 10 3100%制剂标示量百分含量的计算(一)滴定分析法1片剂(1)直接滴定法标示量% V T F 10 3 W (V V0) T F 103 W100% 标示量% 0100% m B m B(2)剩余滴定法标示量%3 -- (V0 V) T F 10 W- 100% m B2.注射液(1)直接滴定法标示量%3V T F 10每支容量100% m B(2)剩余滴定法标示量%(V。

V) T F 10 3每支容量100% m B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片剂(1)对照品比较法A —C R-D V W标示量% A R100% m B(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标示量%A 1祚 D V WE:m 100100%m B2.注射剂(1)对照品比较法标示量% C R乞D V每支容量A RR B V100%s(2)吸收系数法(三)色谱法1、片剂 A X — C R — D V W 标示量%A R 100%m B 2、注射液 标示量% A 1 D V 每支容量 B V s 100%C XD V 每支容量标示量%V__Bs。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医药学中使用的计算公式很多,下面将列举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其应用场景和计算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计算公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所以在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公式说明,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

1.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基础剂量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根据体重和身高等因素确定的药物基础剂量。

例如,西药儿童剂量计算公式:【基础剂量 =(儿童体重(kg)× 成人用药剂量)/(70kg × 系数)】,其中系数通常为1.85 -血浆药浓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给药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

例如,一般的计算公式为【药物浓度(μg/mL)=给药剂量(μg)/血浆体积(L)】。

2.药代动力学计算公式-药物消除常数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药物消除速度的常数。

例如,一般的计算公式为【消除常数(K)=药物消除速度常数/药物分布体积】。

-药物半衰期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例如,一般的计算公式为【半衰期(T1/2)=0.693/消除常数(K)】。

3.药物配伍溶解度计算公式- 溶解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药物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

例如,可以通过公式【摩尔溶解度 = 溶质摩尔量(mol) / 溶剂摩尔容积(L)】来计算药物的溶解度。

4.药物稀释计算公式-C1V1=C2V2公式:用于计算稀释药物所需的溶液体积。

其中V1表示原始液体的体积,C1表示原始液体的浓度,V2表示需要稀释的液体的体积,C2表示稀释液体的浓度。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需要稀释的药物在稀释液中的最终浓度。

5.药物计量变化计算公式- 重量和体积转换公式:用于计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如,公式【mg = g × 1000】可用于将克转换为毫克。

6.药物活性计算公式- ED50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剂量。

例如,一般的计算公式为【ED50 = (A / total)× 100】,其中A表示有效治疗组患者数,total表示总患者数。

药物分析含量计算

药物分析含量计算

药物分析含量计算一、原料药(百分含量)1、容量法注:W :取样量 F :浓度矫正因子 T :滴定度(每毫升标准溶液中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aA + bB → cC + dD例1: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量,若供试品的称量为W (g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为C (mol/L ),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为V (mL ),每1mL 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18.02mg 的阿司匹林,则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B )。

A 、B 、C 、D 、E 、 例2:碘量法测定V C 含量时,若V C 的分子量为176.13,每1mL 碘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V C 的质量为:BA 、4.403mgB 、8.806mgC 、17.61mgD 、88.06mgE 、1.761mg2、紫外法:E 1%1cm :当吸光物质溶液浓度为1%(1g/100mL ),液层厚度为1CM 时,一定条件下的吸收度。

实际质量 W %= 取样量 ×100%=W ×100% 理论浓度实际浓度F= ↓ 标准液 ↓ 被测物 T A/B =b/a·W B ·百分含量= V ×C ×18.02×10-3W ×100%百分含量= V ×C ×18.02×10-3 0.1×W×100% 百分含量= 百分含量= 百分含量= V ×C ×18.02 0.1×W×100% V ×C ×18.02×0.1 W×100% V ×C ×18.02 ×100% WW %A E 1%1cm ·100·C 样 ×100%例: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取本品约40mg ,精密称定,置250mL 容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 溶解后,加水至刻度后,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100mL 容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 ,加水至刻度后,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 8H 9NO 2的吸收系数为715计算,即得,若样品称样量为m (g ) ,测得的吸收度为A ,则含量百分率的计算式为(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原料药百分含量的计算
(一)滴定
1. 直接滴定法
%100%3010⨯=-⨯⨯⨯-m F T V V )(含量
2. 剩余滴定法
%100%3
010⨯=-⨯⨯⨯-m F T V V )(含量
(二)紫外
1. 对照品对照法
%100%⨯=
⨯⨯⨯
m V D A A C R X R 含量 2. 吸收系数法
%100%1001%
11⨯=⨯⨯⨯m V D E A
cm 含量
(三)色谱
1. 外标法
%100%⨯=⨯⨯⨯
m V D A A C R
X R 含量
2. 内标加校正因子法
R R S S C A C A f //=
)校正因子( %100%⨯=⨯⨯m V D C X 含量 S S X X C A A C f /⨯
= %100%⨯=⨯⨯⨯⨯⨯m S S X A V D C A f 含量
二、 制剂标示量百分含量的计算
(一) 滴定分析法
1.片剂 (1)直接滴定法
%10010%3⨯⨯⨯⨯⨯⨯=-B m W F T V 标示量 %10010)(%30⨯⨯⨯⨯⨯⨯-=-B m W F T V V 标示量
(2)剩余滴定法
%10010)(%30⨯⨯⨯⨯⨯⨯-=-B m W F T V V 标示量
2. 注射液
(1)直接滴定法
%10010%3⨯⨯⨯⨯⨯⨯=-B m F T V 每支容量标示量
(2)剩余滴定法
%10010%30⨯⨯⨯⨯⨯⨯-=-B m F T V V 每支容量)(标示量
(二)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片剂 (1)对照品比较法
%100%⨯⨯=⨯⨯⨯⨯B
m W V D A A C R X R 标示量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00%1001%
11⨯⨯=⨯⨯⨯⨯B m W V D E A cm 标示量
2.注射剂 (1)对照品比较法
%100%⨯⨯=⨯⨯⨯⨯
s
V B V D A A C R
X R 每支容量标示量 (2)吸收系数法 %100%1001%
11⨯⨯=⨯⨯⨯⨯s V B V D E A cm
每支容量标示量
(三)色谱法
1、片剂
%100%⨯⨯=
⨯⨯⨯⨯B m W V D A A C R X R 标示量
2、注射液 %100%⨯⨯=
⨯⨯⨯B s V V D C X 每支容量标示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