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植物的花香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海南卷试题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Ⅱ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
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
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
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
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
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
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
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
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
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
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
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
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
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
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6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反面填写姓名。
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制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 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5分) s(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2)_________________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______________》(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2. 按要求选择。
(5分)(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
A.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③更为准确地说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记忆与写作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
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
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铺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围。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2019高考语文小说题目及答案(全国卷123)

目录2019-全国卷Ⅰ (1)2019-全国卷Ⅰ-参考答案 (3)2019-全国卷Ⅱ (4)2019-全国卷Ⅱ-参考答案 (6)2019-全国卷Ⅲ (7)2019-全国卷Ⅲ-参考答案 (9)2019-全国卷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2019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Ⅱ含答案)

2019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Ⅱ含答案)杜甫之所以能够成为集大成者,是因为他具备了这种能够集大成的才华。
而他能够拥有这种才华的最重要因素,就在于他天生拥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他的博大、均衡和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和理性兼备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了解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要表达的事物之精髓;另一方面,他又有着极为清明周到的理性,足以超越一切事物的蒙蔽和局限,做到全面而无所偏失。
这种卓越的天赋表现在他的诗歌中,最值得注意的成就之一,就是他所汲取的广博和途径的正当性。
就诗歌体式和风格而言,他能够深入吸取古今各种诗歌的长处,而且不被任何一种形式所限制,更能够融会贯通,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风格。
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戏为六绝句》和与当时其他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的诗篇中,对诗歌的广泛欣赏和采择;而从他的《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和《同谷七歌》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各种诗体的运用和变化之神奇巧妙;此外,从他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杜甫在汉魏五言古诗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面貌。
就诗歌内容而言,杜甫更是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悲伤还是欢乐,宇宙中的一切人物和情态,都能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他的笔下,如他描写青莲居士的“飘然思不群”,空谷佳人的“日暮倚修竹”;描写丑陋的“袖露两肘”,描写美丽的“燕子风斜”;描写玉华宫的荒凉,让人感受到一片沉重的悲哀;描写洗兵马的欢快,表达出一片欣喜的祝福之情。
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他天赋的博大、均衡和正常。
B.杜甫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幽默和欣赏的元素,这些元素与他面对悲苦的担荷力量相互促进。
C.杜甫的诗歌中常常出现“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这说明他对生活有一定的游戏心态。
D.杜甫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说明他是一位关心时代的诗人。
B。
杜甫善于尝试各种诗体,他在七言律诗上坚持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进行了革新。
2019年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专题03 环境描写考点分析(含解析)

专题03 环境描写考点分析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综合来看,考查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种: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特点概括自然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自然景观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景物”“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例: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芒种》)社会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情风俗、处所以及人际关系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生活”“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例: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东坛井的陈皮匠》)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邮差先生》) 解答步骤:第一步:审题干,分清环境描写的类型,即分清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
此类题干中常有显示环境类型的关键词。
如“景物描写”显示是自然环境,“古城”显示是社会环境,据此类关键词,可快速确定题目的环境特点。
第二步:抓景物类别,依类概括特点。
(1)社会环境:①人物活动的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分析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②弄清楚在此场所中的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③要注意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
(2)自然环境:分析写的景物的“形、声、色”,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第三步: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
小说描写环境,往往要对景物进行修饰性的描述,抓住这些修饰性的词语,即可提炼出景物特点。
二、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描写的角度(写作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环境描写的手法考题有的侧重于考查具体方法,有的侧重于考查描写角度,更多的则是综合性考查。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
实数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 年 2 月 6 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世界上综合 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 55 公里, 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 5.6 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 46 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 管重约 8 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 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 31 项、创新软件 13 项、创新装备 31 项,创新产品 3 项,申 请专利 454 项,7 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 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如今, 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的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 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绝密★启用前
2019 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
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 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 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 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2019年全国普通高考新课程 II 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考新课程 II 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适用地区: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植物的花香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7题。
(1)植物的花香有着很多作用。
(2)植物的花有香味是为了传宗接代。
植物花朵为了引诱昆虫前来
授粉,不但表现各种艳丽夺目的色彩,还会散发各种迷人的花香。
于
是引来蜂蝶竞相采蜜,正所谓“蜂争粉蕊蝶分香”。
结果,花粉黏附
在昆虫的身上,随着昆虫的飞行迁移而四处落户安家了。
(3)香花内部有一个专门制造香味的“工厂”——油细胞,这个
“工厂”里的产品就是令人心醉的芳香油。
这种芳香油除了散发香味,吸引昆虫传粉外,它的蒸气还能够减少花瓣中水分的蒸发,形成一层“保护衣”,使植物免受白天的强烈日晒和夜晚的寒气侵袭。
(4)植物的花的香味除了有益于自身的生长繁衍,绝大部分还有益
于人类。
香气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从而促动人体吸进氧气,排出二
氧化碳。
因为大脑供氧充足,所以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
此外,香味信息能够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中,刺激嗅觉,使人的记忆
增强。
(5)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医圣华佗,曾用丁香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以防治肺结核、吐泻等疾病。
古代民间把金银花放入枕内,用来去头痛,降血压,同
时还有消炎止咳的作用。
(6)不同的花香,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
如桂花的香味使人疲
劳顿消;菊花的香味使人思维清晰。
不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有
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
如百合、兰花的浓香,会引起眩晕和瞬
时的迟钝。
12.给加点字注音。
繁衍瞬时
13.本文的说明内容是。
14.第(4)段说花香“有益于人类”是从哪两个方面说的?(每方面六个字以内)
答:① ②
15.第(4)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16.植物的花香“绝大部分还有益于人类”中的“绝大部分”为什么不能删掉?
答:
17.第(5)段中列举了两个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