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物质的密度(实验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新教材《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分节练习题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6-3-1所示,主要原因是:A.细而高的量筒便于操作,也不易因摔倒而打碎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性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比较,其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粗矮的量筒中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制作,因而不便读数2.实验室里有四个量筒,要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应该使用的量筒是:A.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B.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5 mLC.量程为250 mL,分度值为10mL D.量程为500 mL,分度值为20 mL3.现在只有量筒,要取出32g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出体积为32 mL的酒精B.用量筒量出体积为40mL的酒精C.用量筒量出体积为50mL的酒D.用量筒量出体积为800 mL的酒精4.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正式成立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D.用细线系住石块,让其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放入石块后水面对应的刻度5.小丽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并根据数据绘出了图象(如图6-3-2所示),则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A.20g ;1.0×103kg/m3B.60g ;0.8×103kg/m3C.60g ;1.0×103kg/m3D.20g ;0.8×103kg/m3二、填空题1.测量某物体的密度的原理是____,物体的质量可以用____来测量,液态物质的体积可以用____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也可以用____来间接测量。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3节 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3节 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密度概念有深入理解,能够区分不同物质在质量和体积相同时,其密度如何变化。

2. 学生能够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三种不同物质(如水、铝、铁),利用天平、量筒等工具进行密度测量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比较三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并讨论物质密度的变化规律。

2. 报告撰写: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提出进一步优化实验的措施。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就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密度这一知识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在课堂上分享。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操作作业:要求学生认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准确的数据,并及时分析实验结果。

2. 报告撰写:作业需保证报告内容清晰、准确,分析问题深入,总结有建设性。

3.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求成员积极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4. 提交时间:请在课后一周内提交所有作业。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操作作业: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数据分析是否准确。

2. 报告撰写:评价报告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分析是否深入。

3. 小组讨论:评价小组讨论中成员的参与度、观点是否具有创新性,以及是否能够尊重并吸收其他成员的观点。

五、作业反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抽查,并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

对于完成质量高的作业,我们将给予表扬;对于完成质量较低或存在问题的作业,我们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密度知识。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本次作业,我们期待看到你们的精彩表现!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增强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上)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密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
等量替换的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掌握实验步骤,
进一步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
导入新知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
ρ=m/V 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m2,利用m1-m2求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再根据密
度公式求出密度.所以操作步骤A是多余的.
2.[2020山东青岛市南区期末]实验前,老师告诉同学们所用小石块的密度为2.5 g/cm3,
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
kg/m3.
5.【参考答案】 (1)水平 右 (2)62 (3)针筒的分度值比量筒小(或针筒比量筒测量
体积精确,或针筒测量体积精度更高) (4)偏大 (5)1.1×103
【解题思路】 (1)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
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的质 前水的体 的总体积 V=V2-V1
密度
量m 积V1(cm3)
V2(cm3) (cm3) (g/cm3)
(g)
10
2.5
25
20
30
ρ=


=
2 −1
=
25g
10cm3
=2.5g/cm3
6. 误差分析
(1)细线体积对结果的影响: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知识1、实验室中测量盐水的密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盐水的__________和盐水的__________。

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如图所示,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g。

3、如图所示,量筒量程为100mL,分度之为1 mL。

根据液面情况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50 mL=________cm3=________m35L=________dm3=________m35、某同学下从一均匀岩石上砸下一小块,用天平称得其质量是27g。

将其放入装有8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 mL,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它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能力提升6、小明为测量盐水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方法得当B.所测出盐水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C.测出盐水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应这样做实验7、以下是一位同学测定某种花生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A.(1)B.(2)或(4)C.(3) D.都不能省去8、张华和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2)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探索研究9、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方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如盐水)体积和测小块固体(如石块)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并选择最佳实验方案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选择及误差分析。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天平、砝码、烧杯、量筒、细线、盐水、小石块。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激趣诱思】利用多媒体展示“鉴别皇冠”的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传说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叙拉古国的国王希罗让工匠为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皇冠。

国王给了工匠一些黄灿灿的金子,工匠也很快为国王做好了。

金灿灿的皇冠戴在国王头上很合适,并且非常漂亮。

可是希罗国王总怀疑工匠少用了一些黄金,偷偷掺进了一些等重的白银。

于是,他让人称了皇冠的重量,不多不少,与给工匠的黄金质量不差毫厘,这就难了,怎样能既不损坏皇冠,又能辨别皇冠是否是纯金做的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设计意图:以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了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听故事思考故事中的问题:怎样辨别皇冠是否是纯金做的呢?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有测量皇冠的密度的。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第3节 物质的密度(学生版)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第3节 物质的密度(学生版)

第3节 物质的密度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理解密度的定义,知道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能写出密度的定义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说出密度的两个单位,能对两个单位进行换算。

3.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读1: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和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常见题型为选择题,难度较小。

解读2: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常见题型为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难度适中。

知识点01 密度(一)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提出问题: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铁块的质量大。

当铁块的体积增大后,其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猜想与假设:成正比、成反比或不成比例。

实验设计:①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记人表中;②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③比较比值,得出结论,验证猜想。

进行实验:①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记人表中;②用排水法分别测出铁块和铝块的体积;③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记人表中。

数据记录与处理:物质 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 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质量/体积(克/厘米3)铁块 1 10 79 7.9 铁块 2 20 158 7.9 铁块 3 30 237 7.9 铝块 4 10 27 2.7 铝块 5 20 54 2.7 铝块630812.7目标导航知识精讲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为了描述这特性,科学中引人了“密度"这概念。

(二)密度的概念,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密度的公式ρ=m/V公式中的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公式表示的意义是某种物质的密度等于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此式是物质密度大小的计算式。

第三节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 学案

第三节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 学案

七年级科学(上)导学案 编号:0101 备课组:初一科学备课组 主备人: 审核人: 程仕高 时间:月 日 小组: 姓名:第 1 页,共 4 页 第 2 页,共 4 页新授课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2)一、学习目标1. 巩固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巩固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2. 学会依据密度公式,使用量筒、托盘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

3. 通过仪器的使用操作,培养自我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课前自主学习1.在实验室中,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 。

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

2.量筒的正确使用:量筒要放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 相平。

3.测量固体或液体密度的原理公式是 。

由原理公式可知,要测量固体或液体的密度必须先测量固体或液体的 和 ,然后计算得出。

4.甲、乙两同学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 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 2 —V 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总的体积V 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 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 1— V 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_______ (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

(4)量筒中的水要适量的意思是 。

5.小红在测量物体密度时,使用天平发现(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拔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向左偏。

此时他应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处。

(2)把空杯子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中放人10g 砝码后,再用镊子向右盘夹取砝码,发现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向右偏;取下它,指针向左偏,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加减砝码要用镊子C.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应将玻璃泡浸入液体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底部相平2.小明进行了如下图的四次测量,其中读数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长度为5.23cmB.物体A的重力是4.6NC.金属块的体积是100cm3D.金属块的质量为25g3.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离分度盘中央应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C.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必须保证水能淹没小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不会溢出D.在月球上,弹簧测力计依然能够测力,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4.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

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局部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ρ水〕①ρ=②ρ=③ρ=,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5.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拾到一块小矿石,查阅相关资料获知该矿石的密度为2.50g/cm3.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各自测得矿石的密度为ρ甲=2.48g/cm3、ρ乙=2.51g/cm3、ρ丙=2.47g/cm3 ,ρ丁=2.56g/cm3 ,那么以下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A.四位同学的测量是错误的,因为该矿石的密度值为2.50g/cm3B.只有乙同学的测量是正确的,因为他测得的数据最接近矿石密度的真实值C.只有丁同学的测量是错误的,因为他测得的数据与矿石密度的真实值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方案合理、操作正确,数据真实,四位同学测量的数据都是有效的6.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方案: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⑤将烧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随堂练习( 7 )
年月日班级姓名学号
第 4 章:物质的特性第三节:物质的密度(3)
一:预习导学
1、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有以下几个步骤:①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

②天平放在水平面上。

③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

④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⑤左盘放称量物体。

⑥读数。

正确的顺序是()
A、②③①⑤④⑥
B、②①③⑤④⑥
C、①②④⑤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2、某同学用一架调平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
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砝码为:100克砝
码一个,20克砝码二个,10克砝码一个,5克
砝码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

游码的最小刻度是,则这本书的质量为。

3、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 A、大 B、小 C、一样 D、都有可能
4、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
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
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
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
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
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
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厘米3。

二:课堂练习
1、下面是某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密度的实验过程: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0;
B、计算石块的密度;
C、在量筒中倒入适当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1)请你按正确的操作过程帮他重新排列实验序号;(2)小石块的体积:v=;
(3)小石块的密度:ρ=。

2、某同学在做测定蜡的密度实验时,采取以下步骤:
(1)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蜡的质量,如甲图所示。

(2)取蜡块用细线系好,再在蜡块下系一小铁块,如乙图所示。

(3)再用量筒测出蜡块的体积,如丙、丁、戊图所示。

3、某同学在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液体
3 三:课后深化
4、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所 示,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 _克。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
的体积是______ cm 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 kg/m 3,从图A 到图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
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甲 乙 戊 丁 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