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课程总结
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通过比较的手法来使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从而起到烘托诗歌效果的作用。
2.夸张:通过夸张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加深诗歌的
艺术表现力。
3.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比拟为具有人的思想能力和行为特点
的形象,从而使诗歌有了别样的生命感。
4.象征:通过寓意隐喻的方式,使诗词表现得更加深邃,留给
读者的空间更大。
二、唐诗宋词必备积累
在研究古代诗词鉴赏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背诵而缺乏深入理解。
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积累如下:
1.了解唐宋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2.了解唐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能够清楚明确的区分他们的特
点和艺术风格。
3.掌握一些常用词汇和典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整首诗
歌的意思。
三、鉴赏技巧
1.语音韵律鉴赏:了解每个汉字的声调,把握诗歌句子的语音、韵律特点和节奏。
2.字词句法鉴赏:了解每个字的田字格、象形、会意、指事、
形声等特点,把握词义、造句法和句子结构。
3.意象、意境鉴赏: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并通过联想、比喻、夸张等方式理解和领会,提升鉴赏水平。
总之,古代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其艺术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我们需要在不断学习、积累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技巧。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审美情感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动力。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播放古诗词朗诵、演唱等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通过展示与诗词内容相关的图片、画作等视觉资料,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象美。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感。
二、品味字词,领略语言魅力古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字词,领略古诗词的语言魅力。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字词含义,理解诗词的整体内容。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最后,要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理解其音乐性的表现手法。
三、解读意象,感受意境美意象是古诗词艺术表现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意象,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意象的基本含义,理解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引导学生分析意象的组合关系,把握诗词的整体意境。
最后,要让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
四、分析结构,把握艺术构思古诗词的结构紧凑、富有变化,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构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结构,把握其艺术构思。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结构类型,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其次,要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结构的特点,如对仗、押韵等。
最后,要让学生欣赏诗人的艺术构思,体会其创意之美。
五、探讨文化背景,强化人文素养古诗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古诗词教学经验总结(9篇)

关于古诗词教学经验总结几年来。
我校开展了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的专题教学研究活动。
古诗词是我国丰硕的传统文化遗产,小学生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也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几年来,通过了相关的讲座和课例学习,结合我的古诗教学,简单谈一下我在古诗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激趣导入。
我在设计《小儿垂钓》一课教学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你是怎样钓鱼的?”同学们当然积极发言,各自描绘自己钓鱼的样子。
一下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我趁机问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胡令能看见一个天真的孩子在钓鱼,你想知道这个孩子是怎样钓鱼的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看到时机成熟,于是引出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次学生学习效果良好,就和开始的感兴趣分不开。
所以,我认为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顺利进行。
二、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查解词句,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见解,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然后,我再适时就重点、难点问题集中讲解或单独指导、点拨。
在教学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时,我在学生通过自学和集体讨论基本掌握诗歌的作者和诗中内容后,重点讲解“耘田”、“绩麻”、“未解”等难以理解的词句,使学生充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分享受到学习诗歌所带来的愉悦。
三、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方法总结在小学课程中,语文诗词鉴赏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和欣赏古代诗词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总结一些小学语文诗词鉴赏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作品。
一、字词理解字词是诗词的基本元素,理解字词的意义对于鉴赏诗词非常关键。
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向老师请教来解决不懂的字词。
在理解字词时,需要注意掌握字义和词义,还需要理解字词在特定语境下的隐含意义。
同时,要注意掌握古代汉字的意义和使用方式,这对于理解古代诗词作品非常重要。
二、句子结构分析诗词的语言表达形式多样,句法结构也比较复杂。
在鉴赏诗词时,学生需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找出句子的主谓宾成分、修饰成分和衔接词等来分析句子的结构。
同时,还可以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变化等,用以理解诗词作品的深层意义。
三、意象和比喻理解意象和比喻是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能够丰富诗词的意境和表达。
学生在鉴赏诗词时,需要注意诗词中的意象和比喻,理解诗人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目的和深意。
可以通过分析诗词中的具体描写和比喻形象,来把握诗词的表达方式和隐含的情感。
四、背景知识了解诗词作品往往是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创作的,了解这些背景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经典文献和解说文献来了解诗词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环境。
这样,就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诗词作品,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五、阅读体验分享诗词的首要目的是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对于鉴赏诗词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将自己对诗词作品的感受进行整理和分享,可以写下自己的心情、联想和思考。
可以通过写诗、绘画、朗诵等方式来表达对诗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可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六、多角度比较古代诗词作品丰富多样,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和比较来深入理解和欣赏不同的作品。
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
古诗词鉴赏技巧总结

古诗词鉴赏技巧总结一、古诗词的形象1.人物形象主要指主人公形象(诗人自我形象、诗人塑造的诗中人物形象等)。
2.景物形象主要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山川、河流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3.事物形象主要指诗词中描写的事物、事物的特征等。
二、古诗词的语言1.语言风格淡雅闲适、朴素自然、豪迈雄奇、婉约细腻、清幽委婉、直率洗练、旷达奔放、悲壮慷慨、沉郁顿挫等。
2.语言内容(1)意象语言意象,即诗中的形象,指诗词中蕴含诗人情感、思想、观点等的景物,是(物)象与(情)意的结合。
常见的景物(事物)在古诗中往往表达着某种固定的情感,如白发多表达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浮萍、柳絮等多表现漂泊的孤寂等。
(2)情感语言指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
例如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孤、苦、悲、伤、怨、恨、乐等词语。
(3)象征语言托物言志诗中使用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而这些物象体现的特征、品格就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品格。
例如蝉多表达诗人清高的品格:松柏表达孤直的性格:飞鸟表达居无定所等。
(4)特定语言指诗词使用的一些用典、用事特征的语言。
例如"秋水"多指眼睛;"尺素"指书信;"杨花"指性格多变:"登临"表达对家国的思念、昔盛今衰的悲凉等。
3.语言特色指古诗词在使用语言时体现出的词句变化特征等。
例如词类活用、语序颠倒、叠词(又叫"叠字")、炼字、诗眼等。
三、古诗词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这里重点讲述描写、抒情。
(1)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的一种写作手法。
1)描写手法2)景与景的关系常见的景物关系有动静、虚实、乐哀、抑扬、古今等,以及远近、色彩的明暗、浓淡等。
(2)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移情于景、借景生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诗词鉴赏期末总结与反思

诗词鉴赏期末总结与反思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凝结着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情感。
在课堂上学习诗词鉴赏已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程,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和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审美风格。
课程结束后,我对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和收获有了一些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觉得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大量的古诗词,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传,从五言绝句到七言律诗,从近体到豪放派,从诗歌到辞章散文。
这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我逐渐明白了古人创作诗词的艰辛和创作背后的深刻思考。
他们通过形象的描写、丰富的比喻、含蓄的表达,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寄托其中,使诗词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其次,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我逐渐培养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
以前,我对古诗词只是停留在朗读和理解文字表面的阶段,很多时候也只是抓住其中的词句来背诵,没有真正深入思考其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而在课程中,我学会了通过韵律、押韵、修辞等手法来分析和解读诗词作品。
在学习中,我开始重视每个字句的把握和表达,注意字句之间的联系和意境的构建。
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意象以及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但是,总结之后,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诗词鉴赏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对古诗词的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虽然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一些古代文人的生活和背景,但在面对新的诗词作品时,我往往还是不能准确地把握其意境和内涵。
这与我平时阅读的范围和水平有关,需要我通过更广泛的阅读和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修养。
其次,我在对作品表达方式的理解上还不够深入。
有时候,我会过于局限于作者的字句和表达,忽略了作品的整体结构和意义所在。
这需要我通过更多的思考和分析来提升我在诗词鉴赏方面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
古诗文鉴赏总结范文3篇

古诗文鉴赏总结篇一:古诗词鉴赏个人总结(适用新课标)古诗词鉴赏一.鉴赏形象1.人物形象(1)一句概括,形象特点+社会属性(…的隐士;…的底层劳动妇女;…的书生)(2)结合全诗的句子进行分析,有描写手法的要鉴赏所用的描写手法(侧面,正面)(3)概括出形象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2.事物形象(咏物诗中)(1)一句概括,所描写事物的形象特点(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哪句怎样表现了哪个特点)(3)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写出所咏之物中的所托之情(托物言志)3.景物形象(1)一句概括,诗句描写了一幅+(季节、地点、事件)+(什么样氛围特点的,孤寂冷清,雄浑壮阔,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等)的图景(2)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所写之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3)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鉴赏语言1.炼字、词、句(1)释义,“…”字在句中的含义是…;或“…”字的特殊语法现象(名词动用之类的)、修辞手法(拟人,通感,化无情为有情,化静为动等)(2)把该字放回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所烘托出的意境(3)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2.鉴赏语言风格(1)点明语言特色(沉郁顿挫[常见杜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浑奔放、悲慨凄凉)(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3)表达了人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鉴赏表达技巧1.抒情方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前人语句]、借事抒情)2.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实写和虚写(虚写:神仙鬼怪世界、梦境、已逝之情景、设想想象未来之情景)(3)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4)色彩变换描写(异色相衬,在答描写的景象时要注意)(5)视角变换描写(可设题如:全诗怎样体现“望”字的;描写景物很有层次,请分析)(6)白描(一般不着抒情和议论,常和简练、质朴的语言风格相联系)(7)细节描写(常是动作描写,小的场景化描写)(8)通过不同感官描写(嗅、视[注意颜色词]、声[注意拟声词]、触[注意动作词]、味)3.修辞方法(1)比喻(要注意暗喻,说清本体和喻体,注意它能化具体为抽象,化无形为有形,突出事物特点)(2)比拟(注意拟人,拟物[人拟物,A物拟B物])(3)对比(把…和…作对比,更加突出了…,表达了作者…)(4)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永恒衬无常[常见咏史诗],以无情衬有情[注意托物言志诗],虚实相衬,异色相衬)(5)象征(咏物诗中)(6)借代(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人)(7)设问(片头设问,引起全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8)反问(加强语气,表达更加强烈的感情)4.构思方法(1)欲扬先抑,铺垫,照应,以小见大,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

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诗词鉴赏是一门旨在理解、欣赏和解读古代诗词作品的艺术。
通过了解诗词的背景、形式、意境和文化内涵,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化的瑰宝。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重要的诗词鉴赏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作品。
1. 诗词的构成要素:诗词一般由诗句、韵律和格律三个要素构成。
诗句是诗词的基本单位,包括字数、词语和意象。
韵律是指诗句中音韵的安排,包括平仄和押韵。
格律是指诗句和整篇诗词的布局和规则,包括五言、七言等。
2. 诗词的题材和意境:诗词的题材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景物、人物、爱情、哲理等各个方面。
不同的题材会带来不同的意境,例如山水诗常常描绘出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而边塞诗则表现了坚强和豪迈的意志。
3.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能够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
4. 诗词的文化内涵: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诗词作品所涉及的历史、哲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背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
例如,许多诗词作品中融入了儒家思想和佛教哲理,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哲学思考。
5. 名家名篇鉴赏:学习名家名篇的鉴赏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展示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苏轼的《赤壁赋》描绘了壮丽的战争场面和豪情。
通过学习和鉴赏这些经典之作,我们能够更好地领会诗词的精髓和艺术魅力。
6. 诗词的背景和影响: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流传历史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抒发,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情感。
在历史上,诗词作品也经常被用作政治、教育和激励等目的。
在诗词鉴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和细致地阅读、解读和欣赏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科技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公共选修课
课程总结
姓名:徐婷超考核成绩:
选修课程:诗词鉴赏任课教师:张晓东
所在系部:管理专业班级:会计B102
评语:
诗词鉴赏课程总结
----中国现代文学电视作品中的古代诗词一、电视剧《卧薪尝胆》插曲:
小雅·南有嘉鱼----诗经
南有嘉鱼,烝(zhēng)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kàn)。
南有樛(jīu)木,甘瓠(hù)累之。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zhuī),烝然来思。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全诗四章,每章四句。
前两章均以游鱼起兴,用鱼、水象征宾主之间融洽的关系,宛转地表达出主人的深情厚意,使全诗处于和睦、融洽欢愉的气氛中。
两章的开首两句用重章叠唱反覆咏叹,是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以加强这一氛围的形成。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南有嘉鱼,烝然汕汕”,表现了鱼儿在水中轻轻摆动鳍尾,往来翕忽,怡然自得的场景。
读者仿佛看见四面八方的宾客们聚集在厅堂,大排筵宴,席间觥筹交错,笑语盈盈。
鱼乐,人亦乐,二者交相感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虚一实,宴饮时的欢乐场面与主宾绸缪之情顿现。
短短数句,婉曲含蓄,意在言外,回味无穷。
若仅用一种事物来形容此诗表现的宾主无间的感情,读起来不免单调,也不厚重。
故诗人在浓浓的酒香中,笔锋一扬,将读者的视线从水中引向陆地,为读者描绘了另一场景:枝叶扶疏的树木上缠绕着青青的葫芦藤,藤上缀满了大大小小的葫芦,风过处,宛如无数只铃铎在颤动。
这里的树木象征着主人高贵的地位,端庄的气度;藤蔓紧紧缠绕着高大的树木,颇似亲朋挚友久别重逢后亲密无间、难舍难分的情态。
对此良辰美景,又有琼浆佳肴,不能不使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第四章作者用了“推镜头”的手法,缓缓地将一群翩飞的鹁鸠送入读者的眼帘,也把读者从神游的境界拉回酒席。
佳宾在祥和欢乐的气氛中酒兴愈浓,情致愈高,你斟我饮言笑晏晏。
望着那群鹁鸠,听着咕咕的鸣叫声,也许有的客人已开始商量打猎的事情了。
这就隐含着宴饮后的射礼。
用笔曲折,别具匠心,情寓景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宾主之间和乐美好的感情。
诗是从水、陆、空三个角度来描绘宾客们初饮、宴中、酣饮时的形态。
起初是营造气氛,随着酒筵的渐进,酒兴渐浓,宾客也渐趋热情奔放,人们的视线也随之渐高。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兴中有比,赋比结合的手法。
在章法、句式上,不仅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而且在每章诗最末一句添了两个虚词,延长了诗句,便于歌者深情缓唱、抒发感情,同时也使诗看起来不呆板,显得余味不绝。
因为在《卧薪尝胆》剧中是越国人演唱,所以特地用浙江方言中的绍兴话演绎,让人想起那时候的吴越方言,颇有一番风情。
吴音软语,分外动听。
通过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陈道明饰演的勾践宴客时的那派
热闹繁华景象。
宴席上满是琳琅美味,席间客人言笑晏晏;舞女们身着绿罗衣,唱着水乡的曲子翩然而舞;管弦丝竹,余音绕梁。
好一派江南景象,繁华而又不失情致,极好得与这首诗歌恰合在一起。
在极致中展现了主人宴请宾客时的热情好客。
二、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滚滚长江水向东流逝,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是与非、成与败何必太在意,都会过眼而去,只有青山依然屹立,太阳依然东升西落。
白发苍苍的渔翁与樵夫泊船江面,早已习惯四时变化,难得见了一次面,便畅饮一壶浊酒,笑谈古今。
“长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阳”、“渔樵”、“江渚”、“秋月”、“春风”、“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
衬托这些意象的还有“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这些生动的字眼,给这首词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几份动感。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凭添万千感慨。
“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
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
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
是对英雄伟业的讴歌还是否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