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空气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重难点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重难点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空气
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
的形状和体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充满各处。

2、空气的作用:维持呼吸、帮助燃烧、保温,发电、光合作用等。

3、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3、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风。

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大。

5、篮球充气、轮胎都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6、用天平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7、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称为大气层,动物呼吸、植物生长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8、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是因为热空气比较轻,热空气上升带动袋子上升。

空气受冷后会下降,受冷的空气下降的同时,塑料
袋也会下降。

9、动物、植物能在土壤里和水中生活,说明土壤和水里都有空气。

10、伽利略最早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11、风可以用来发电,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12、鱼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有空气,将花坛中的泥土放入水中,发现有许多小气泡冒出,说明泥土中有空气。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空气》第1课时感受空气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被我们感知并且存在于我们周围。

2.学生通过传递游戏,认识空气具有易泄漏、轻、能被压缩等特征。

3.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借助生活中和空气相关的各种物品,并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特征。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汇报。

3.学生通过对气泡图进行补充,学会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2.学生通过研讨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特征三、教学难点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盒、学生实验器材一套,班级记录表、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篮子、大号透明塑料袋、气球、哨子、实验记录单五、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黑盒游戏,请学生来摸一摸。

提问:摸到了什么?(预设:什么都没有)2.打开盒子展示,强调盒子里面的确是放了东西。

提问: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预设:空气)3.揭示课题:感受空气(板书)提问:我们了解的空气有什么特点?(预设:摸不到、看不见、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等)提问:在你们的脑海中,空气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呼吸,植物营养——光合作用,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等)4.小结: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二)探索:空气特征(预设25分钟)游戏一:感受空气1.出示:一个大的透明袋子、1个哨子、1个气球,你们分别会怎么玩?2.学生说玩的方法,明晰各物品的游戏方法,尤其是透明袋子的,学生示范装空气的方法(打开袋子轻轻的一兜,用手抓紧袋口,再拧一圈,观察结束前都不能松开袋口)。

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3.(人教,九上P33图2-11改编)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考点3 氧气的制取
1.氧气的工业制取:分离液态空气 (1) 原理:利用液氮和液氧的___沸__点___不同制得,属于____物__理__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
③ 硫燃烧
微弱的淡蓝 明亮的蓝紫
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④ 木炭燃烧
白光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 c.注意事项:夹木炭的坩埚钳___由__瓶__口__向__下___缓__慢__插入。
⑤ 红磷燃烧
白烟
⑥ 氢气燃烧
淡蓝 检验氢气纯度
液滴
【归纳总结】 (1)描述物质燃烧现象的格式: 是否剧烈燃烧+发出火焰、光的颜色(或火星)+是否放热+生成物的色、 味、态。 (2)描述实验现象的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1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1.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________)
主要用途(性质)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氧气(________)
主要用途(性质)
01
续表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主要用途(性质)
续表

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拉瓦锡
氧气
氧气
(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详见教材实验一遍过) 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2.[人教,九上P36T3(3)改编]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2)植树造林 (3)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4)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5)发展民用煤气生产,少烧煤。 (6)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28
基本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
+1 +1 -1 +1 +1
K Na Cl H Ag
三铝四硅五氮磷
+3 +4 +5 +5
Al Si N P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2-1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集 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而 不产生新的气体,使瓶中 气体减少,形成瓶内外 压强差,在大气压的作 用下,水流入瓶中,流入 水的体积就为消耗氧气 的体积。
6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原理:
结果会偏大,因气体受热会逸出
(2)实验时没有夹紧弹簧夹
结果会偏大,因气体受热会从导气 管逸出
11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成功的关键: (1)红磷应过量 (2)装置不能漏气 (3)集气瓶中加少量水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 塞紧塞子 (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CO2
SO2
CO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23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工厂排放的废气
SO2 二氧化硫 有毒气体 形成酸雨危害
二氧化氮 NO2
24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3、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CO NO、NO2等氮氧化物 导致光化学烟雾
25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4、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26
三、保护空气
实验结论: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知识要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知识要点

第二单元空气单元知识要点一、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用塑料袋套空气塑料袋鼓起来证明塑料袋里有空气把注射器向水槽里推水槽里有气泡产生证明注射器里有空气把气球套在塑料瓶的瓶口,气球吹不起来证明塑料瓶里有空气用力吹气球把纸固定在玻璃杯的底部,纸没有湿证明玻璃杯里有空气倒扣在水槽中二、空气占据空间1、在塑料杯底粘一个纸团,把杯子慢慢竖直倒扣在水中,纸团没有被浸湿,这是因为塑料杯内有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接触到纸团。

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纸团被浸湿,这是因为杯中的空气被从小孔中挤出。

3、用打气筒连着气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

三、空气能被压缩和扩张在注射器里装满空气和水,推动活塞,发现空气很容易被压缩,水很难被压缩;拉动活塞,发现空气很容易被扩张。

这是因为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间的间隙很大,所以很容易被压缩或扩张。

四、空气有质量在简易天平两端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空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发现天平向皮球一端倾斜。

这说明空气有质量。

打入的空气越多,里面的空气微粒就越多,质量就越大。

五、空气的流动1、热空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向上流动,所以加热孔明灯和热气球中的空气后,孔明灯和热气球会在热空气的升力作用下升上天空。

2、由于不同位置的空气的冷热不同,使空气流动开成风(1)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2)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3)冷空气补充到暧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六、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

1、我们需要空气维持呼吸。

2、我们需要空气来助燃。

3、我们需要利用压缩空气所作充气床垫、轮胎、气钉枪、喷水壶、充气拱门等。

4、我们利用空气流动形成的风来发电。

作者留言: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 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冒出白烟②、(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2P 2O 5 5、注意事项:A 、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 、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 、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答:不能用木炭或硫(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

6、实际实验中,如果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B 装置气密性差;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

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三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关于空气的知识,包括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等内容。

一、空气的组成1.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2.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水蒸气的含量随着地点、季节和气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 除氮气、氧气和水蒸气外,空气中还含有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其他气体。

二、空气的性质1. 空气具有质量和重量,虽然它是无色无味的,但是它对我们的生活却至关重要。

2. 空气是可压缩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空气会被压缩变密。

3.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的气体成分可以分别提取和使用。

三、空气的作用1. 维持生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通过呼吸,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废气能够排出,使细胞和组织获得充足的氧气供给。

2. 空气能够形成风,通过风的作用,对大气运动、气温分布和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3. 空气还能够传播声音和光线,这也是我们能够听到声音和看到事物的原因之一。

四、关于空气的实验1. 利用气压实验说明空气的重量。

可以将气压计放在水中,然后打开水封,水会顶起气压计,说明空气有重量。

2. 利用点燃蜡烛实验说明空气中的氧气。

点燃蜡烛后,再将玻璃罩覆盖在蜡烛上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会熄灭,证明氧气在燃烧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利用电石实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

将电石放入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瓶中会冒出气泡,放火能够使火苗变暗,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五、生活中的空气利用1. 空气能够被用来制取氧气、氮气、氩气等工业气体。

2. 空气能够被用来驱动气动工具,例如气动钻、气动锤等。

3. 空气还能被用来携带气动运输工具,例如气囊、气垫船等。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空气的知识,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能够认识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掌握空气的知识,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共同维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填空1.空气特征有(占据空间、可压缩、有质量、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无色、透明、在地球上无处不在)。

2.空气的组成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它不是(单一)空气,是由很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用(塑料袋)装空气,可以感知到空气的存在。

3.空气的作用有(风力发电、充气玩具、轮胎充气、空气中的氧气帮助火柴燃烧、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

4.在做空气能占空间的实验中,要在水槽上撒一些漂浮物,目的是(观察水位变化),杯子要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中,水面要(完全没过)杯底。

扎入小孔的目的是(将把杯中空气挤出来),发现杯中液面(上升),再用打气筒打气时,发现杯中液面(下降)。

5.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和扩张的),当压缩空气时,组成空气的颗粒之间的距离会(减少),当扩张空气时,组成空气的颗粒之间的距离会(增大)。

打气筒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性。

6.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是(都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空气和水的不同点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而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液体。

7.在注射器中,抽取(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用(同样的力气)按压注射器,目的是保证(公平)。

8.(同样多)的水或空气中,空气的微粒数量比水的微粒数量(少),因此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比装有水的注射器(轻),空气在注射器的微粒分布是(均匀的)。

9.(伽利略)最早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10在使用简易天平时,要先将天平调(平衡),再在两边放上物体,如果重量(相等),天平就会平衡,如果重量(不相等),天平就会向(重)的一侧倾斜。

11.(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用测量绿豆或者回形针等来测量。

12.测量(100筒)空气的质量,可以先用绿豆、回形针等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在计算100筒空气的质量。

13.用蜡烛给热气球加热时,我们用纸筒或铁盒罩住蜡烛的作用是(防止塑料袋受热变形)。

14.空气与其质量相当的物品相比,空气占据的(空间要大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2
化合反应:多变一
Fe3O4 CO2+H2O
制法
实验室制法
原理
H2O2 MnO2 O2+H2O
KClO3
MnO2 △
KCl+O2
2KMnO4 △ K2MnO4+MnO2+O2
分解反 应:一 变多
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供给呼吸 用途
支持燃烧
考点 一 空气的组成及用途
1.物理性质:
色、味、态 _无__色__、__
_无__味__、__气__体__
密度
比空气 _略__大__
溶解性 _不__易__ 溶于水
三态变化(降低温度)
气液固 _无__色 _淡__蓝__色 _淡__蓝__色
2.化学性质: 实验
实验现象 木条_复__燃__
实验结论或化 学方程式
氧气能_支__持__ _燃__烧__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 方程式
不同点:在空气中,产生_微__
_弱__的__淡__蓝__色__火焰;在氧气中,
产生_明__亮__的__蓝__紫__色__火焰;
支持燃烧。
生蓝___紫__色火焰。实验注意事项:在瓶 底___留__一__层__水__)点燃
③碳:C___+__O__2_=_=_=_C__O__2 ________
(空气中产生_红__光__点,燃氧气中_产__生_白__光)
(2)与金属反应
④ (空氢气气中:产2_H生_2__+___O_淡__2__蓝=__=___=__2___H_色_2O_火_焰)
1.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红磷作反应物): (1)实验装置。
(2)现象:有_大__量__白__烟__产生,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占集气瓶体
积的_1_/_5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_P_+_5_O_2_=点_=_燃=_=_2_P_2_O_5_。
(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1_/_5_。
2.空气的成分及含量(体积分数):

的测定
(4)注意事项:①红磷的量必须__过__量__。

②生成物必须__是_固__体_。
③必须等到__集__气_瓶__冷_却_____打开弹簧夹。 (1)空气污染物包括_有_害__气_体_和
4、空气的 _粉_尘______两大类。其中有害气体 污染及保护 有___S_O_2_、__N_O_2_、_C_O__等气体。

、 ___无___ 味 的 气 体 , 密 度 比 空 气 ①②(磷硫空::气4S__中P__++产____5生O__O__淡_2__2_=__点=蓝_=___=__点燃=色___=_S燃__2火__OP__焰__22__,O__氧__5__气____中____产
(1)与非金
2具、__化_氧_学_化_性_性质,:属反应
点燃
③酒精:C_2_H__5 _+__3_O__2_=_=_=__2_C_O__2+__3H2O
氧气
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气体;②密度比空气略大;③不易溶
性质
于水;④在一定条件下有三态变化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常做氧化剂
氧化反应
C+O2 点燃 CO2
石SF+e蜡O+2O+2O2点点燃点燃燃
(1)氮气的性(1)化学性质:比不较能不燃活烧泼不,供不给支呼持吸燃烧
空 气
质及用途
2、空气的 各成分及
(2)用途:
食品保护气、重要的 化工原料、制硝酸。
(1)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因此也
用途
(2)稀有气 体的性质及 用途
称为__惰__性__气体)
(2)用途:
灯泡保护气、制霓虹灯、 氦气能制造低温环境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建构本单元知识网络
1、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1)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2)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空 2、空气的各成分及用途 气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4、空气的污染及保护
一、空气的各成分及用途
1__、_混_空_合__气物的)_成_0_分._9_4_及%__体_C积O2_分0_._0数_3_%:_其N它2_气_7_体8_%_____、_0O_._20__3__2%__1__%_。__、稀有气体(是
(3)与化合物反应
1、氧气物理性质
①铜:C_u__+_O__2△_=_=_2_C_u_O____ (产生___黑__色固体)
(1)与非金属反应
点燃
②铝:4_A_l+_3_O_点_2燃_=_=_=_=_2_A_l_2O_3
氧 气
2、化学性质
(2)与金属反应
③镁:_M__g__+__O__2_=_=_=__2_M__g__O_______ (发④出铁耀:眼_3__F__白_e___+__2_光_O_,_2_点=生_=燃成_=___=__白F____e__3色_O_粉_4_末。
(3)氧气的性质及用途(见下表)
1、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2、空气的各成分及用途
点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原理:_4_P_+_5_O_2_=_=_=_2_P_2_O__5 _____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白_烟_____。
3、空气中 打开弹簧夹水进入空瓶体积___1_/_5_____。
氧气含量 (3)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1/_5__
(氧气中铁丝剧烈燃烧,火__星__四___射_, 生成__黑____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①(甲产烷生实:_验_蓝_注___意__C_色事H__火4项_焰_+:_)2_在O__瓶2_=点底_=_燃=___C__留_O___2一_+___2层__H_水2_O_) (3)与化合物反应 ②空C气O中:产_2生__C___蓝O_____+__色O__点火2_=_燃焰_=_=_2__C_O__2__
( 2 ) 保 护 措 施 : _多_植__树__造_林_____ 、
___使__用_清__洁__能_源_____(写两条)
二、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1、氧气物理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2)与金属反应

2、化学性质
(3)与化合物反应 3、用途
二、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氧 气
1__、大__氧__气,物__理_不__性易__质_溶:于__水__。_无___
氮气
氧气
3.主要气体的用途:
空气的成分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用途 供给_呼__吸__、支持_燃__烧__ 用于制_硝__酸__和_氮__肥__;作_保__护__气__ 常用来制_电__光__源__;制造低温环境等
考点 二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大气质量监测 清洁能源
考点 三 氧气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