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系统管理

合集下载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一、引言服务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服务器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制定本《服务器管理规范》。

二、服务器硬件管理1. 服务器选购与配置-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型号和配置。

- 确保服务器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

- 考虑未来扩展需求,选择支持可扩展性的服务器。

2. 服务器安装与布线- 服务器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降温和防尘设施。

- 服务器机架应稳固可靠,避免震动和外部干扰。

- 服务器布线应整齐有序,避免电缆交叉和过长。

3. 服务器供电管理- 服务器应连接到稳定可靠的电源,并配备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 定期检查UPS电池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 避免服务器长时间工作在超过额定负荷的情况下。

4. 服务器温度和湿度控制- 服务器机房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建议温度在18-27摄氏度,湿度在40-60%之间。

- 定期检查服务器机房的温湿度,确保在合理范围内。

三、服务器软件管理1. 操作系统管理- 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并定期进行安全补丁更新。

-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减少攻击面。

- 配置强密码策略,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默认密码。

2. 防火墙和网络安全- 配置防火墙,限制网络访问权限,只允许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 定期更新防火墙规则,阻止潜在的攻击和入侵。

- 安装和配置杀毒软件,定期进行病毒库更新和全盘扫描。

3. 数据备份和恢复-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 测试和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 制定灾难恢复计划,确保在服务器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

4. 日志和监控- 启用日志功能,记录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和事件。

- 定期审查和分析日志,及时发现异常和安全威胁。

- 配置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服务器的性能和可用性。

四、服务器权限管理1. 用户权限管理- 为每个用户分配适当的权限,避免赋予过高权限。

服务器管理规定

服务器管理规定

服务器管理规定服务器管理规定1、服务器管理权限1.1 只有经过授权的管理员才能进行服务器管理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安装软件、进行系统配置、进行维护和监控等操作。

1.2 管理员需按照授权范围进行操作,不得超越权限进行任何管理操作。

1.3 管理员需妥善保管账号密码信息,不得将其泄露给他人,若发现密码泄露,应及时更改并报告上级负责人。

2、服务器硬件管理2.1 服务器应定期进行巡检,包括但不限于检查硬盘、内存、电源等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2 硬件故障发生时,管理员应立即采取修复措施或联系厂家进行维修。

2.3 服务器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安全范围内,管理员应定期检查环境条件,确保服务器正常工作。

3、服务器软件管理3.1 服务器操作系统应定期进行更新,安装最新的补丁程序,以确保服务器安全性和稳定性。

3.2 只有经过授权的软件可以安装在服务器上,管理员需确保安装的软件来源合法可信。

3.3 管理员需对安装的软件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在存在安全漏洞时及时进行修补。

4、数据备份和恢复4.1 管理员需按照规定的备份策略对服务器数据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4.2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的地方,禁止将备份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本身或其他不安全的地方。

4.3 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管理员应按照恢复策略进行恢复操作,并尽力减少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的影响。

5、系统日志和监控5.1 服务器应开启系统日志记录功能,并定期对日志进行审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2 管理员应监控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空间使用率等,并及时处理性能异常。

5.3 管理员应及时关注安全事件和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防范。

6、安全防护6.1 管理员应定期对服务器进行安全扫描,排除潜在的安全风险。

6.2 服务器应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服务器免受恶意攻击。

6.3 管理员应制定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未授权人员对服务器的访问。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一、引言服务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对于企业和组织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服务器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服务器管理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服务器管理规范的各项要求和措施,以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二、服务器硬件管理1. 服务器选购:- 根据实际需求和业务规模,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型号和配置。

- 选择具有良好口碑和售后服务的品牌。

- 服务器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2. 服务器安装:- 选择合适的服务器机房,确保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 安装服务器时,确保电源供应稳定,并配备UPS等设备以防止电力波动和突然断电。

- 服务器机柜应具备防尘、防静电等功能,保证服务器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服务器维护:- 定期检查服务器硬件设备,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

- 定期清理服务器内部和外部的灰尘和杂物。

- 定期备份服务器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三、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1. 操作系统安装:- 选择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并及时进行系统补丁和安全更新。

- 配置合理的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2. 账户管理:- 设置强密码策略,要求密码复杂度高,定期更换密码。

- 限制账户的登录尝试次数,防止暴力破解。

- 禁止使用默认账户和弱口令。

3. 访问控制:-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策略。

- 禁止未授权的访问和远程登录。

- 定期审查用户权限,删除不必要的账户。

四、服务器网络管理1. 网络连接:- 确保服务器与网络的连接稳定,避免网络故障影响业务运行。

- 设置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确保网络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2. 防火墙配置:- 配置防火墙以过滤非法访问和网络攻击。

- 限制服务器对外部网络的访问,只开放必要的端口和服务。

3. 网络监控:- 安装合适的网络监控工具,实时监测服务器的网络状态和流量。

- 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异常和安全事件。

五、服务器应用管理1. 应用安装与配置:-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并按照安全配置要求进行安装和配置。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标题:服务器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服务器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对服务器进行规范的管理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服务器管理的角度出发,介绍服务器管理的规范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服务器安全管理规范1.1 硬件安全:- 确保服务器设备安装在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中,防止意外损坏和盗窃。

- 定期检查服务器设备的外部连接线路,确保连接牢固和无短路现象。

- 采取物理锁定措施,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触服务器设备。

1.2 软件安全:- 定期更新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及时修复漏洞。

- 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加强对服务器的网络安全防护。

- 限制服务器的访问权限,设置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1.3 数据安全:- 定期备份服务器数据,确保数据可靠性和完整性。

- 加密敏感数据,保护用户隐私和机密信息。

- 建立数据恢复计划,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二、服务器性能管理规范2.1 硬件性能:- 定期检查服务器硬件状态,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 监控服务器性能指标,提前发现并解决性能瓶颈问题。

- 优化服务器配置,提升服务器性能和响应速度。

2.2 软件性能:- 避免在服务器上安装无关软件,减少资源占用。

- 定期清理服务器系统日志和临时文件,释放磁盘空间。

- 定期进行系统性能测试,评估服务器性能表现。

2.3 网络性能:- 优化服务器网络配置,提高网络带宽和稳定性。

- 监控网络流量,及时调整网络策略和带宽分配。

- 部署负载均衡和缓存技术,提升服务器网络性能。

三、服务器维护管理规范3.1 定期维护:- 制定服务器维护计划,包括定期巡检和保养。

- 定期清理服务器内部灰尘,确保散热效果和设备寿命。

- 定期更新服务器固件和驱动程序,提升系统稳定性。

3.2 故障处理:- 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提前预防和应对故障。

- 定期进行服务器备份恢复测试,确保系统可靠性。

- 建立故障日志和故障分析报告,总结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

服务器管理制度(优秀4篇)

服务器管理制度(优秀4篇)

服务器管理制度(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服务器管理制度(优秀4篇)现如今,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服务器管理规范是确保服务器正常运行和保护服务器安全的一系列准则和最佳实践。

合理的服务器管理可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服务器能够稳定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服务器管理规范的五个方面。

一、硬件管理1.1 服务器选购与配置- 根据业务需求和预估负载,选择适当的服务器型号和配置。

- 确保服务器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

- 考虑服务器的扩展性和可靠性,选择具备冗余功能的硬件设备。

1.2 服务器安装与布线- 将服务器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的机房环境中,避免灰尘和高温对服务器的影响。

- 合理布置服务器的电源线路和网络线路,确保供电和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 根据服务器数量和布线需求,采用合适的机柜和机架进行整齐的摆放和管理。

1.3 硬件维护与监控- 定期检查服务器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风扇、硬盘、内存等。

- 及时更换老化或故障的硬件设备,确保服务器的稳定性。

- 配置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服务器的硬件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二、操作系统管理2.1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 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并按照最佳实践进行安装和配置。

- 确保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硬件的兼容性,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

- 配置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和网络设置,保护服务器的安全性。

2.2 更新与升级-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的补丁和安全更新,修复已知漏洞。

- 谨慎进行操作系统的升级,确保兼容性和稳定性。

- 配置自动更新机制,及时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

2.3 日志记录与分析- 配置日志记录系统,记录服务器的运行日志和事件。

- 定期分析服务器日志,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问题。

- 根据日志分析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安全威胁和故障发生。

三、网络管理3.1 网络拓扑规划- 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确保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畅通。

- 配置合适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

- 划分子网和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等功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服务器管理规范是确保服务器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服务器管理规范的四个部份,包括硬件管理、软件管理、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提高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硬件管理:1.1 服务器选购与配置:- 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服务器硬件,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等,确保满足系统运行的要求。

- 配置冗余硬件组件,如热备插槽、热插拔硬盘等,以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容错性。

- 定期检查硬件组件的工作状态,包括风扇、电源、电池等,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1.2 温度和湿度控制:- 保持服务器机房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和过湿对硬件的损坏。

- 安装空调系统和湿度控制设备,确保服务器机房的温湿度在合理范围内。

- 定期检查空调和湿度控制设备的工作状况,及时维护和更换故障设备。

1.3 电源管理:- 使用高质量的电源设备,如稳压器、不间断电源(UPS)等,保护服务器免受电力波动和蓦地断电的影响。

- 定期检查电源设备的电池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 设置电源管理策略,包括自动关机、节能模式等,以降低能耗和延长硬件寿命。

二、软件管理:2.1 操作系统管理:-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的补丁和安全更新,及时修复已知漏洞。

- 安装可信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保护服务器免受恶意软件的侵害。

- 配置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包括密码复杂度要求、账户锁定策略等,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2 应用程序管理:- 定期更新和升级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以修复已知漏洞和提升性能。

- 安装有效的防火墙软件,限制对服务器的非授权访问。

- 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权限管理,确保惟独授权用户可以访问敏感数据和功能。

2.3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进行服务器数据的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

- 测试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恢复服务器系统。

- 设立灾难恢复计划,包括备份数据的恢复步骤、联系方式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

服务器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服务器管理是保障网络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规范的服务器管理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服务器管理规范。

一、服务器硬件管理1.1 服务器选购:-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服务器型号和配置,确保服务器性能满足业务需求。

- 考虑服务器的可扩展性,预留足够的硬件资源,以便后续升级和扩展。

1.2 服务器安装与布线:- 将服务器安装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机房,避免灰尘、潮湿等环境对服务器的影响。

- 布线时避免电源线和网络线交叉干扰,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1.3 服务器维护:- 定期清理服务器内部灰尘,保持散热良好。

- 检查和更换电源、风扇等易损件,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二、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2.1 操作系统选择:-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

- 考虑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易用性,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运行的需求。

2.2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 采用合法授权的操作系统软件进行安装,确保系统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 配置系统的网络、安全策略等参数,限制非授权访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3 操作系统更新与升级:-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的补丁和安全更新,修复系统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 在升级操作系统时,提前备份重要数据,确保升级过程的安全和可靠。

三、服务器应用软件管理3.1 应用软件选择:-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 考虑软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兼容性,确保应用软件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3.2 应用软件安装与配置:- 采用合法授权的软件进行安装,确保软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 配置软件的参数、权限等,限制非授权访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3 应用软件更新与维护:- 定期更新应用软件的版本和补丁,修复软件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定期备份应用软件的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器系统管理一、服务器硬件知识1.服务器主板服务器主板概述对于服务器而言,稳定性才是首要,服务器必须承担长年累月高负荷的工作要求,而且不能像台式机一样随意的重起,为了提高起可靠性普遍的做法都是部件的冗余技术,而这一切的支持都落在主板的肩上。

下面我就来看看有关服务器主板的一些特性:1、首先,服务器的可扩展性决定着它们的专用板型为较大的ATX,EATX或WATX。

2、中高端服务器主板一般都支持多个处理器,所采用的CPU也是专用的CPU。

3、主板的芯片组也是采用专用的服务器/工作站芯片组,比方Intel E7520、ServerWorks GC-HE 等等,不过像入门级的服务器主板,一般都采用高端的台式机芯片组(比如Intel 875P芯片组)4、服务器通常要扩展板卡(比如如网卡,SCSI卡等),因此我们通常都会发现服务器主板上会有较多的PCI、PCI-X、PCI—E插槽。

5、服务器主板同时承载了管理功能。

一般都会在服务器主板上集成了各种传感器,用于检测服务器上的各种硬件设备,同时配合相应管理软件,可以远程检测服务器,从而使网络管理员对服务器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

6、在内存支持方面。

由于服务器要适应长时间,大流量的高速数据处理任务,因此其能支持高达十几GB甚至几十GB的内存容量,而且大多支持ECC内存以提高可靠性(ECC内存是一种具有自动纠错功能的内存,由于其优越的性能使造价也相当高)。

7、存储设备接口方面。

中高端服务器主板多采用SCSI接口、SATA接口而非IDE接口,并且支持RAID方式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安全性。

8、在显示设备方面。

服务器与工作站有很大不同,服务器对显示设备要求不高,一般多采用整合显卡的芯片组,例如在许多服务器芯片组中都整合有ATI的RAGE XL显示芯片,要求稍高点的就采用普通的AGP显卡。

而如果是图形工作站,那一般都是选用高端的3DLabs、ATI等显卡公司的专业显卡。

9、在网络接口方面。

服务器/工作站主板也与台式机主板不同,服务器主板大多配备双网卡,甚至是双千兆网卡以满足局域网与Internet的不同需求。

10、最后是服务器的价格方面。

一般台式机主板顶天也不过1、2千,而服务器主板的价格则从1千多元的入门级产品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高档产品都有!2.服务器CPU服务器CPU概述服务器是网络中的重要设备,要接受少至几十人、多至成千上万人的访问,因此对服务器具有大数据量的快速吞吐、超强的稳定性、长时间运行等严格要求。

所以说CPU是计算机的“大脑”,是衡量服务器性能的首要指标。

目前,服务器的CPU仍按CPU的指令系统来区分,通常分为CISC型CPU和RISC型CPU两类,后来又出现了一种64位的VLIM(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超长指令集架构)指令系统的CPU。

1、CISC型CPUCISC是英文“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复杂指令集”,它是指英特尔生产的x86(intel CPU的一种命名规范)系列CPU及其兼容CPU(其他厂商如AMD,VIA等生产的CPU),它基于PC机(个人电脑)体系结构。

这种CPU一般都是32位的结构,所以我们也把它成为IA-32 CPU。

(IA: Intel Architecture,Intel架构)。

CISC型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两类。

(1)intel的服务器CPU(2)AMD的服务器CPU2、RISC型CPURISC是英文“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精简指令集”。

它是在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指令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人对CISC机进行测试表明,各种指令的使用频度相当悬殊,最常使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指令,它们仅占指令总数的20%,但在程序中出现的频度却占80%。

复杂的指令系统必然增加微处理器的复杂性,使处理器的研制时间长,成本高。

并且复杂指令需要复杂的操作,必然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

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80年代RISC 型CPU诞生了,相对于CISC型CPU ,RISC型CPU不仅精简了指令系统,还采用了一种叫做“超标量和超流水线结构”,大大增加了并行处理能力(并行处理并行处理是指一台服务器有多个CPU同时处理。

并行处理能够大大提升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

部门级、企业级的服务器应支持CPU并行处理技术)。

也就是说,架构在同等频率下,采用RISC架构的CPU比CISC架构的CPU性能高很多,这是由CPU的技术特征决定的。

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

RISC指令系统更加适合高档服务器的操作系统UNIX,现在Linux也属于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

RISC型CPU与Intel和AMD的CPU在软件和硬件上都不兼容。

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以下几类:(1)PowerPC处理器(2)SPARC处理器(3)PA-RISC处理器(4)MIPS处理器(5)Alpha处理器从当前的服务器发展状况看,以“小、巧、稳”为特点的IA架构(CISC架构)的PC服务器凭借可靠的性能、低廉的价格,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在互联网和局域网领域,用于文件服务、打印服务、通讯服务、Web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数据库服务、应用服务等用途。

3.服务器内存服务器内存概述服务器运行着企业关键业务,一次内存错误导致的宕机将使数据永久丢失。

本身内存作为一种电子器件,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

因此,面临着企业事实的压力和本身的不足,各个厂商都早已积极推出自己独特的服务器内存技术,像HP的“在线备份内存”和热插拔镜像内存;IBM的ChipKill内存技术和热更换和热增加内存技术。

而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扩展所需,内存的密度和容量也将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服务器内存也是内存,它与我们平常在电脑城所见的普通内存在外观和结构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它主要是在内存上引入了一些新的技术,仅从外观上是不得出什么结论的。

这样或许你就担心了,如果别人拿普通PC机的内存条当服务器内存条卖给你,怎么办?这一般来说可以放心,其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为普通PC机上的内存在服务器上一般是不可用的,这也说明服务器内存不能随便为了贪便宜而用普通PC机的内存来替代就可了事。

如今常用的服务器内存主要有DDR、DDR2二类,还有另一种RAMBUS内存,是一种高性能、芯片对芯片接口技术的新一代存储产品。

从技术层面来说,服务器内存之所以与普通内存有着区别,都是因为ECC,这是 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简写。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计算机指令中。

ECC和奇偶校验(Parity)类似。

然而,在那些Parity只能检测到错误的地方,ECC实际上可以纠正绝大多数错误。

经过内存的纠错,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才可以继续执行。

这在无形中也就保证了服务器系统的稳定可靠。

但ECC技术只能纠正单比特的内存错误,当有多比特错误发生的时候,ECC内存会生成一个不可隐藏(non-maskable interrupt)的中断 (NMI),系统将会自动中止运行。

4.服务器硬盘服务器硬盘概述服务器专用的硬盘就是服务器硬盘。

我们知道,服务器是运行在一个大数据量交换、超长工作时间的工作环境里,因此对硬件的要求都较高;而作为网络数据核心仓库的硬盘来说,储存其上的各种用户数据及管理软件更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因此硬盘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服务器上一般都采用SCSI硬盘,因为它高速、稳定而且安全性高。

总的说来,服务器硬盘应具有高稳定性,高速度性及采用SCSI接口的特点,才能适应服务器工作的需要。

1、高稳定性。

一般说来服务器硬盘主要从两个方面保证其稳定性。

一个就是采用S.M.A.R.T技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当然这一技术在普通硬盘上也有体现),同时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

另一方面就是冗余磁盘阵列(RAID)技术,RAID技术简言之就是把同样一份数据分别保存在不同的硬盘,这样当其中一个硬盘发生损坏可以从另一个硬盘进行恢复。

2、高速度性。

主要通过增加后写缓存来实现。

服务器硬盘一般都配备了2MB到4MB不等的高速缓存,这样平均访问时间将缩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就会更高。

有资料提及:采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等标准的SCSI硬盘,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分别可以达到40MB、80MB、160MB!3、采用SCSI接口。

其全称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有的服务器主板上内置有此接口,否则就要加装一块SCSI接口卡。

正因为其速度、性能和稳定性都比IDE要好,所以其价格当然也要贵得多,且主要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市场。

另外一个主要特点就是SCSI接口的硬盘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注: SCSI硬盘通常按针脚分有:68PIN ,80PIN, 按容量分: 73G, 146G, 300G5.服务器电源服务器电源概述服务器电源就是指使用在服务器上的电源(POWER),它和PC(个人电脑)电源一样,都是一种开关电源。

另一方面,服务器硬件的安全以及系统的稳定,都需要一个优质的电源作保障,因此如其它服务器专用硬件一样,电源也要“服务器化”!我们知道,一般普通PC的电源分为ATX和TX电源(TX电源如今已被淘汰);而服务器电源按照标准则分为ATX和SSI电源两种。

其中ATX标准使用较为普遍,主要用于台式机、工作站和低端服务器;而SSI适用于各种档次的服务器。

1、ATX电源ATX标准是Intel在1997年推出的一个规范,输出功率一般在125瓦~350瓦之间。

ATX电源通常采用20Pin(20针)的双排长方形插座给主板供电。

随着Intel推出Pentium4处理器,电源规范也由ATX 修改为ATX12V,和ATX电源相比,ATX12V电源主要增加了一个4Pin的12V电源输出端,以便更好地满足P4处理器的供电要求小提示:一个质量合格的电源应该通过安全和电磁方面的认证,如满足CCEE和FCC-B等标准,这些标准的认证标识应在电源的外表上会有所体现。

2、SSI电源SSI(Server System Infrastructure)规范是Intel联合一些主要的IA架构服务器生产商推出的新型服务器电源规范,SSI规范的推出是为了规范服务器电源技术,降低开发成本,延长服务器的使用寿命而制定的,主要包括服务器电源规格、背板系统规格、服务器机箱系统规格和散热系统规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