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3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
植物学课件: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

课外研究课题
1、简述人工种子的概念和类型。 2、目前人工种子生产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主
要技术问题是什么? 3、人工种子对繁殖体有什么特殊要求? 4、目前人工种子最适宜在那些方面应用?
2、番茄?
1
4
2
3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6
二、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1、小麦和水稻 (1)种皮:与果皮合生不易分离,故糙米和麦籽粒在植物学
上叫颖果 (2)胚乳:占绝大部分,紧贴种皮的一层细胞是糊粉层,其
余为富含淀粉的胚乳细胞 (3)胚:较小,位于籽粒基部一侧
(endosperm )
(embryo )
小麦胚结构----考考大家
—保护种子
由多层细胞组成,细 胞中常含有色素,最 外面常有角质膜
有些种皮的表皮细胞 可发育成表皮毛,种 皮或厚而坚硬,薄呈 膜状、纸状
禾谷类的种皮常和果 皮愈合
(pericarp & seed coat) (endosperm )
(embryo )
种皮上的附属结构
种脐--脱离果实时 留下的痕迹
种孔--珠孔留下的 痕迹
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有胚乳种子
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无胚乳种子
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一、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1、蓖麻
椭圆形,稍侧扁,种皮坚
硬,光滑并具花纹 一端有种阜(caruncle) , 腹面中央有一长形隆起的 种脊(raphe) 种皮里面是白色的胚乳 (endosperm ),含大量油脂 紧贴胚乳内方是2片叶状的 子叶(cotyledon ),有明显 脉纹 2片子叶相连处为胚轴 (embryonic axis ) ,胚轴上 方是胚芽(plumule ) ,下 方是胚根(radicle )
2(种子和幼苗)

种子植物的特征
一是种子的形成:加强了对胚的保护,提高了胚
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二是在受精过程中产生了花粉管(pollen tube), 使种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不再需要水为媒介,从而 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大类
1、裸子植物(gymnosperm): 裸子植物的胚珠和种子是裸露的。
3、胚乳(endosperm)
定义:在裸子植物中,直接由雌配子体发育而成的营养组织;
在被子植物中,通过精子和极核融合而发育成的营养组织统称 为胚乳。 胚乳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可为胚和幼苗的发育提供营养; 有些植物的胚乳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被胚吸收,或留有一膜状痕 迹,其营养物质转移到子叶中贮藏。这类植物的种子称为无胚 乳种子。 此外,有些植物种子成熟时,珠心组织始终存在并发育成类似 胚乳的贮藏组织,称为外胚乳(perisperm)。
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水稻籽实萌发时,胚芽首先膨大伸展,然后胚芽鞘突破谷壳伸出。 稍迟,胚根也突破胚根鞘和谷壳形成主根。主根伸长后不久,胚 根基部又长出数条与主根同样粗细的不定根,栽培学上把它们统 称为种子根。同时,伸出土面的胚芽鞘纵向裂开,真叶露出胚芽 鞘外,形成幼苗。
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形成
从形态结构上看,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 个类群,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仍以孢子叶球作为主要的繁殖 器官,并保留了颈卵器的构造;此外,裸子植物的绝大多数种类 的木质部都由管胞构成,韧皮部由筛胞构成,尚没有导管、纤维、 筛管和伴胞的分化,这些特征都与蕨类植物相似。 但是,裸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并在受精过程中产生花粉管,且配 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这些特征又与被子植物相似。
种子的分类
第02章种子和幼苗

三、种子的寿命及萌发
种子能萌发形成幼苗的能力称为种子的生活力。 在一定期限内种子可以持续保持其生活力,通常用种 子的寿命来衡量。 (一)种子的休眠与寿命 1、种子的休眠 大多数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如果得到适宜的环境 条件就能萌发。例如水稻、小麦。但也有些植物的种 子,即使是环境条件适合,也不立即萌发,需要隔一 段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叫做休眠(dormancy )。种 子休眠是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暂停现象,是植 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及季节性变 化的生物学适应性。
二、种子的基本类型
根据种子成熟后是否具有胚乳,可将种子分为 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种类型。 (一) 有胚乳种子 有胚乳种子(albuminous seed)在种子成熟后 具有胚乳,胚乳占具了种子的大部分,胚相对较小。 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大多数单子叶 植物和部分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的种子都是有胚 乳种子,如蓖麻、茄子、辣椒、小麦、玉米、水稻、 松等。
(二)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水分 干燥的种子含水量很低,一般只有种子总重 量的5%~10%,内部细胞质呈凝胶状态,生理 代谢活动很微弱,在这样条件下,很多重要的生 命活动无法进行。因此,种子要萌发,恢复其正 常生命活动,就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 植物播种前后,要保证一定的水分供应,以 促进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出苗整齐。但是,如 果水分过多,会引起氧气缺乏,种子进行无氧呼 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毒害种子,并出现烂 种、烂根和烂芽现象。
2、慈姑种子的结构
慈菇的种子包在三角形的瘦果中,较小。种 皮极薄,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剥去种皮,可见其 中弯曲的胚,只有一枚子叶,无胚乳。 1、单子叶无胚乳种子 单子叶植物慈姑的种子,属于无胚乳种子。 1.生长点和初生叶 2.子叶 3.由胚根和下胚轴合成的短轴 4.种皮 5.果实部分
第二章种子和幼苗

2.种子休眠的原因
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种皮机械压迫,谢抑制物质,以及胚乳的合成、积累、转 化等尚未完成等。 有抑制性物质的存在,阻碍了种子的萌发。
3.解除休眠的途径
物理作用去除种皮的“硬实”性,减少种皮 对发芽的障碍,提高发芽率; 低温层积加快种子后熟,促进种子发芽;化 学物质和激素刺激种子发芽; 清水漂洗和光照处理解除休眠等。
四、幼苗类型
不同植物的幼苗(seedling)呈现不同 的形态,人们在研究植物幼苗时,特别是结 合植物的系统进化进行研究时,常将幼苗划 分为许多类型。但通常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根 据种子萌发时子叶的位臵,将幼苗分为子叶 出土幼苗(epigaeous seedling)和子叶留 土幼苗(hypogaeous seedling)两大类。
2)外在条件 一般植物种子,只要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就 能萌发生长,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必须具备光照或黑暗条件。创造 良好的环境条件,协调好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关系是种子顺利萌发的根 本保证。这是因为水多则缺氧,有利于保持较低温度;水少则氧多,则 有利于提高温度。
三、幼苗的形成
(一)子叶出土幼苗
在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 下生长,接着下胚轴迅速伸长,将子叶带离 种壳并推出地面,子叶出土后变为绿色,暂 时进行光合作用,并逐渐长大而展开。此后, 胚根、胚芽则相继发育为地下的根系和地上 茎叶系统。裸子植物的松树,双子叶植物中 的蓖麻、大豆、油菜、向日葵、棉花、瓜类 以及单子叶植物的洋葱等的种子萌发时均形 成子叶出土幼苗
二、种子的类型
根据成熟种子中胚乳的有无,可将种子分 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类。
(一)有胚乳种子
1.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蓖麻种子的结构
第二章种子和幼苗

第二章种子和幼苗教学目的1.掌握种子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明确胚是植物体的幼小雏形这一基本含义;2.了解种子的基本类型;3.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及幼苗形成的规律;教学要点1. 种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作用,尤其是胚的构造,明确胚的概念;2. 种子的类型;3. 种子萌发的条件,特别是对外界条件的要求;4. 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形成;幼苗的类型。
种子(seed)在植物学上属于繁殖器官,它和植物繁衍后代有着密切联系。
植物界的所有种类并不都是以种子进行繁殖的,只有在植物界系统发育地位最高、形态结构最为复杂的一个类群——种子植物才能产生种子。
种子植物名称的由来,也正反映了这一特点。
种子又是种子植物的花在完成开花、传粉和受精等一系列有性生殖过程后产生的,是有性生殖的产物,所以和花的结构密切相关。
种子植物的生活是依赖于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的生理作用来维持的,从植物的个体发育而言,早在种子离开母体植株的时候,新生一代一般就已孕育在种子里面,新一代的植物体已经完成了形态上的初步分化,成为植物的雏体。
以后,随着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萌发,种子里的雏体——胚,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成长为新的植株。
新一代植物体的根、茎、叶就是从种子的胚长大后成长起来的。
所以,种子是孕育植物雏体的场所。
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种子停留在休眠阶段,由外面的种皮或包围种子的果实所保护。
为了进一步了解种子植物的个体发生和形态结构的形成过程,应当先从种子谈起。
以下各节将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和种子萌发的全过程,以及幼苗的形态等内容进行较详细的叙述。
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类型不同植物所产生的种子在大小、形状、颜色彩纹和内部结构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
大者如椰子的球形种子,其直径几可达15—20cm;小的如一般习见的油菜、芝麻种子;烟草的种子比油莱、芝麻的更小,其大小犹如微细的沙粒。
种子的形状,差异也较显著,有肾形的如大豆、菜豆种子;圆球形的如油莱、豌豆种子;扁形的如蚕豆种子;椭圆形的如落花生种子;以及其他形状的,还可举很多的例子。
第二章第一、二节种子和幼苗课件

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属繁殖器官,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 种子的胚是新一代植物的雏体。 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萌发,发育成长为新的植株。
第一节 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类型
一、种子的形态结构
形态各异
形状多为: 圆球形,椭圆形和 肾形等;颜色也各 有不同如黄色、青 色、褐色白色和黑 色等。大小悬殊
(1)子叶出土的幼苗
(2)子叶不出土的幼苗
胚乳
含蛋白质和油脂。
胚乳细胞:含淀粉 。
胚 :位于种子基部的一侧,占小部分。
子 叶:盾状,称盾片。 外 胚叶:在盾片相对处一侧,薄片状突起。
玉米
(二)无胚乳种子 1、蚕豆种子的结构(双子叶) 2、慈姑种子的结构(单子叶)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1. 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1) 种子的休眠
通常,种子形成后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萌 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能萌发, 称休眠。
(2)胚轴 连接胚根.胚芽和子叶,分上胚轴(子叶着生
点至第一片真叶之间部分)和下胚轴(子叶着生点至胚根之 间的部分)两部分。
(3)胚根 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禾本科植物有胚根鞘。
(4)子叶 裸子植物种子的子叶数不定,有单,双或多数。
被子植物种子内的子叶数有二片的,也有一片的。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子叶的生理作用:1.贮有大量养料,供种子萌发和幼苗成长时利用 2.进行短期的光合作用 3.在种子萌发时分泌酶物质,以消化和吸收胚乳的养料,
再转运到胚里供胚利用。
2、胚乳 有或无
3、种皮 保护功能,有种脐、种孔、种脊等附属结构。
二、种子的类型
(一)有胚乳种子
1、蓖麻种子的结构(双子 叶)
种子形态: 椭圆形,稍侧扁,种皮坚硬光
植物学-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

三、种子的寿命及萌发
❖顽拗性种子:是不耐失水的种子,在贮藏中忌干燥和低温。这类种子成
熟时仍具有较高的含水量(30%~60%),采收后不久便可自动进 入萌发状态。一旦脱水(即使含水量仍很高),即影响其萌发过程的进 行,导致生活力的迅速丧失。 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许多果树如菠萝蜜、荔枝、龙眼、芒果、可可 等均属于顽拗性种子。要是将这些种子采收后置于室内通风处,往往只 有几天或十余天的寿命。(休眠?) 芒果、荔枝、龙 眼、木菠萝等种 子在15℃中贮藏 较佳,而在5~ 10℃出现低温伤 害。
第二节 幼苗
(二)子叶留土幼苗(hypogaeous seedling):下 胚轴不伸长,只上胚轴和胚芽迅速向上生长,形成幼 苗的主茎,子叶留土(吸收、贮藏营养)。
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根据子叶是否出土和种子顶土 能力强弱调整播种深度
子叶出土幼苗—浅播 子叶留土幼苗—可稍深播
作业(假期结束后第一次课时交)
一、种子的结构
某些植物由果皮为种子提供保护,种皮薄而柔软,如 向日葵(瘦果)、花生(荚果)。
一、种子的结构
种皮结构的多样性
肉质化—石榴
种皮具表皮毛—棉花
一、种子的结构
假种皮(荔枝、龙眼等):种皮外包有一层肉质被套 ,与种皮来源不同(多由珠柄等发育而来)。
一、种子的结构
2. 胚(embryo):新生植物的雏体,种子最重要部分。 种子的出现为胚提供了更好的保护,也是种子植物繁盛 的原因之一。
第二节 幼苗
4. 胚轴细胞伸长, 把胚芽(有时包含 子叶)推出土面; 胚芽出土后形成茎 叶系统。
第二章_种子和幼苗 植物学 教学课件

2. 种子的寿命
✓ 种子寿命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活 力的最长期限。
✓ 种子的贮藏条件对寿命的长短影响很大。
✓ 种子寿命的长短和母体植株的健康状况、 种子本身的成熟度和种皮的保护状况,以 及病虫害对于种子所产生的影响等因素有 关。
物质——消化作用;
3. 胚根、胚芽、胚轴生长; 4. 胚根突破种皮,生长成主根——固定幼苗,
吸收水分和养料;
5. 胚轴伸长,胚芽、子叶出土; 6. 幼苗形成。
四、幼苗的类型 子叶出土的幼苗(epigaeous seedling) 子叶留土的幼苗(hypogaeous seedling)
上胚轴:子叶着生点到第一片真叶之间的一 段胚轴;
✓ 一般种子贮存越久,生活力也越衰退。
二、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充足的水分
软化种皮;促进酶活动;促进种皮破裂等。 (2)适宜的温度:酶 (3)足够的氧气
养料分解,获取能量,通过呼吸作用完成, 而呼吸作用是需要氧气的。
三、种子的萌发过程
1. 吸水,种皮破裂; 2. 不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简单的可溶性
✓ 种子萌发时分泌酶物质,以消化吸收胚乳的养料, 再转运到胚里供胚利用(小麦、水稻、蓖麻)
2. 胚乳
✓ 储藏养料 ✓ 有些成熟种子不具胚乳,养料转入子叶中储存。 ✓ 种子中所含养分主要是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少
量无机盐和维生素。 ✓ 有些种子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胚珠的珠心组织
并不被完全吸收消失,而有一部分残留,构成种 子的外胚乳。
3. 种皮 ✓ 保护种子不受外力机械损伤和防止病虫害
入侵的作用。 ✓ 种脐(hilum):种子脱离果实时留下的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胚芽 2.子叶 3.胚根 4.种皮 5.上胚轴
15
本节内容结束
沙粒 颜色多样:蓖麻,有斑纹;花生,皮红
2
二. 种子的结构 (1) 胚(embryo) 胚是幼小的植物体,包括:
胚芽(plumule):伸出地面发育成枝叶。 胚根(radicle):发育成根。 胚轴(hypocotyl):胚芽与胚根之间的部分 ,分上胚轴和下胚轴。 子叶(cotyledon):一片或两片,着生在胚 轴上(单子叶植物还具有胚芽鞘和胚根鞘) 。
13Biblioteka 三、幼苗(seedling)类型 1、子叶出土幼苗
种子萌发时,胚根先 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 主根,而后下胚轴迅速 伸长,将子叶和胚芽一 起推出地面,这种萌发 方式称子叶出土萌发, 形成的幼苗称子叶出土 幼苗(epigaeous seedling) 。大豆、蓖麻、白菜、 黄瓜等 ,
14
2、子叶留土幼苗(hypogaeous) 种子萌发时,下胚轴
4
种子的基本类型 一、有胚乳种子(albuminous seed) 1、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蓖麻)
A 种子外形的侧面观 B 种子外形的腹面观 C 与子叶面垂直的正中纵切 D与子叶面平行的正中纵切 1 种阜 2 种脊 3 子叶 4 胚芽 5 胚轴 6 胚根 7 胚乳 8 种皮
5
2、单子叶植物 种子结构
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
种子的概念 种子是由种子植物产生的,它有一定 的形态结构。种子孕育着植物体的雏形, 在不良环境下停留在休眠状态,由种皮包 被或果实保护,度过不良环境。
农业上称一切能繁衍后代的器官为种 子。
1
种子的形态、结构
形态、大小 形态不一:豆类(扁形、肾形等) 大小各异:椰子,15~20cm;烟草,细如
小 麦 种 子
6
小麦种子 7
玉米种子结构
8
玉米种子 9
二、无胚乳种子 1、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菜豆)
1 种皮 2 种孔 3 种脐 4 种瘤 5 种脊 6 胚芽 7 胚轴 8 胚根 9 子叶
2、慈菇(单子叶)
10
种子的休眠(dormancy)和寿命
一、休眠的概念:成熟的种子在合适的环境条
件下
不萌发的现象称休眠。
二、休眠的原因
1、种皮阻碍水分和空气的吸收。
2、种子的胚尚未成熟或后熟作用。
3、某些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存在。
三、休眠的意义:
利于储存、运输、度过不良环境条件。
四、种子的寿命
11
一、萌发的条件
1、充足的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足够的氧气 光
12
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膨胀; 2、种子中的酶活动; 3、胚细胞同化养料转变为原生质; 4、胚根伸出种皮,深入土壤发育成根; 5、胚轴伸长、胚芽伸出地面,发育为枝叶。
3
(2) 胚乳(endperisperm) 极核受精的产物,为三倍体的营养物质。少数种
子还有外胚乳(perisperm)结构。 (3) 种皮 保护作用,种皮上可见有:
种脐(hilum) :种子脱离果实留下的痕迹 种孔:胚珠的珠孔留下的痕迹 种阜(caruncle) :珠被的延伸物 种脊(raphe) :种子腹面种脐一侧的纵向隆起物, 倒生胚珠珠被与珠柄愈合形成,内含维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