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果实与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植物形态学中的果实特征

植物形态学中的果实特征在植物学中,果实是指植物的一个重要结构,它是种子成熟后由花药、子房和花被发育而成的。
果实在植物繁殖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特征各有差异,在植物分类和认识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植物形态学中的果实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植物世界。
一、果实的形态特征1. 外部形态:果实的外部形态是指果实的整体外观和形状。
某些果实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如苹果、桔子和葡萄。
而其他果实可能呈长条状、扁平状或球形,如香蕉、荷包蛋和柿子。
这些不同的形态特征与植物的进化关系密切相关。
2. 内部结构:果实的内部结构包括果皮、果肉和种子等组织。
果皮是包围果实的外层组织,通常有不同的厚度和纹理。
果肉是果实内部可食用的部分,通常含有丰富的水分和养分。
种子是果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承载并传播植物的遗传信息。
二、果实的种类特征1. 果实类型:根据种子的位置和发育方式,果实可以分为干果、肉果和多果等不同类型。
干果是指果实的外部干燥硬化,如豆荚、坚果和蒴果。
肉果是指果实的外部肉质化,如番茄、梨和苹果。
多果是由多个花序或多个花组成的复合果实,如莓果和菠萝。
2. 开裂方式:某些果实成熟后会自然开裂,将种子释放到外界,如蒴果和荚果。
而其他果实则需要通过外力或动物的帮助来打开果壳,如核果和被动散果。
这些不同的开裂方式与果实的适应策略和生态关系密切相关。
三、果实的配套特征1. 花粉:果实的形成需要花粉粒与花柱结合受精,形成种子后花柱会发育为果实的一部分。
花粉的形态、大小和结构对果实的发育和品质有一定影响。
例如,一些花粉质量较轻,容易传播,对果实的成功受精和种子发育至关重要。
2. 传播方式:果实起到植物种子的保护和传播载体的作用。
不同的果实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如风传、动物传、水传等。
某些果实在外部发育完全后会通过各种方式散布到新的环境中,促进植物的繁殖和遗传多样性的维持。
结论果实是植物形态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形态特征、种类特征和配套特征都对植物的分类、进化和繁殖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大班科学活动研究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传播

大班科学活动研究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传播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它对于植物种群的繁衍和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传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文将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传播方式和重要性三个方面,来探讨大班科学活动中关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传播的研究。
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1 果实的形成果实是植物所结的子房成熟后的产物,通常由果皮、果肉和种子三部分组成。
果实的形成是植物的一种生理过程,它通常发生在花受精之后。
在探索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传播时,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花朵如何变成果实,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1.2 种子的形成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植物幼苗的重要来源。
种子的形成通常与植物的花粉和胚珠有关。
通过观察和研究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我们可以了解种子是如何形成的,进一步探索植物的生命周期。
二、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2.1 动物传播动物传播是植物果实和种子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
有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具有吸引动物的颜色、味道和嗅觉特征,吸引动物食用后传播。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开展实地观察和田间调查来研究。
我们可以观察果实和种子在不同动物的消化道中的生存能力和传播效果,了解动物对于植物种群的传播的重要性。
2.2 风传播风传播是植物果实和种子传播的另一种常见方式。
有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具有轻盈的结构,容易被风吹走。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户外观察,我们可以研究植物果实和种子在风中的传播距离和传播效果,了解其对于植物种群繁殖和传播的贡献。
2.3 水传播水传播是一些水生植物果实和种子传播的方式。
这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可以浮在水面上,并随水流传播到其他地方。
通过实地观察和水下实验,我们可以研究水生植物果实和种子在水中的传播方式和适应能力,了解水传播对于这些植物种群的重要性。
三、果实和种子传播的重要性果实和种子传播对于植物的种群繁殖和传播至关重要。
它保证了植物种群的多样性和广泛分布。
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资料

植物学精品课程
(三) 借果实弹力传播 有些植物的果实,其果皮各部分的结 构和细胞的含水量不同,故成熟干燥 时,果皮各部分收缩程度不同,使果 皮爆裂将种子弹出,如大豆和凤仙花 的果实。
植物学精品课程
植物学精品课程
(四) 借动物和人类的活动传播 苍耳、鬼针草等植物的果实具有钩刺, 能粘附在动物的皮毛或人的衣服上,被 带至远处。 一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被动物吞食,但 它们的果皮或种皮坚硬,不受消化液的 浸蚀,种子随粪便排出散布,如番茄的 种子、稗草的果实。
植物学精品课程
四、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一) 借风力传播 适应风力传播的果 实和种子,多为小 而轻,常具翅或毛 等附属物,有利于 随风飘扬,传至远 方。如蒲公英果实 有冠毛;柳种子外 面有绒毛;榆树果 实有翅等。
植物学精品课程
(二) 借水力传播 此类多为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具有 飘浮的结构。如莲的花托组织疏松形 成“莲蓬”,可以漂载果实而行传播; 沟边很多杂草的果实,散落水中,也 可顺水流散布。
植物学精品课程
植物学精品课程
植物学精品课程
柄
植物学精品课程
植物学精品课程
禾本科植物胚的发育 合子 倾斜的横分裂 顶细胞和基细 胞 分裂 四个细胞的原胚。 四细胞原胚 各个方向分裂 梨形胚。 梨形胚 上部的一侧出现凹 沟。
植物学精品课程
凹沟以上部分 盾片的主要部分和 胚芽鞘的大部分。
植物学精品课程
植物学精品课程
花
果实
植物学精品课程
第六节
果实的类型
植物学精品课程
单果——肉质果
浆果
植物学精品课程
一 、种子的发育
被子植物双受精 后,由合子发育 成胚,由受精的 极核(中央细胞) 发育成胚乳,由 珠被发育成种皮。 胚、胚乳(或 无)、种皮共同 构成种子。
植物学习题集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细胞:细胞是生命有机体进化发展的里程碑,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器:细胞器是真核细胞内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质体:质体是真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包括前质体,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
其中,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都可由前质体分化发育而来。
纹孔:当次生壁形成时,有的初生纹孔场所在的位置不形成次生壁,在细胞壁上,只有中层和初生壁隔开,而无次生壁的较薄区域称为纹孔。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连接相邻两个植物细胞间的细胞质细丝,是细胞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的直接通道。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细胞的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部分。
细胞分化: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脱分化: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的作用下可恢复分裂机能,重新具有分生组织细胞的特性,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
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即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组织:组织是多细胞植物体中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者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
维管束:存在于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中,是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束状结构。
可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两大类型。
种子:是植物高度进化的产物,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结构。
子叶出土幼苗:是指种子萌发生长过程中,下胚轴的相对生长速度和生长量明显大于上胚轴的相对生长速度和生长量。
子叶留土幼苗:是指种子萌发生长过程中,上胚轴的相对生长速度和生长量明显大于下胚轴的相对生长速度和生长量(即子叶留在土中)。
定根:定根是指发育于植物特定部位的根,包括主根和侧根。
不定根:不定根是从植物的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来的根,发生的位置不固定。
直根系:是指由明显发达的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植物学)(共86张PPT)【可编辑全文】

③ 柑果(hesperidium):
复雌蕊中轴胎座的上位子房发育而成 外果皮革质,有许多挥发油囊;
中果皮疏松髓质,有的与外果皮结合不易别离; 内果皮呈囊瓣状,其壁上长有许多肉质的汁囊,是 食用 局部。如柑桔、柚等的果实,为芸香料植物所特有。
原 胚:胚在没有出现器官分化的阶段称 为原胚。
由原胚开展为胚的过程,在单,双 子叶植物间是有差异的。
胚细胞〔顶细胞〕
四分体
八分体〔原胚〕
胚
合子
柄细胞〔基细胞〕
胚柄
1、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荠菜 〕
受精卵→〔横〕顶细胞→〔二次纵裂、一次横裂〕八分体
〔有极性〕 基细胞→〔几次横裂〕胚柄〔6-10细胞〕
1、核型胚乳的发育〔单子叶和离瓣花植物〕 受精极核〔初生胚乳核〕→〔核裂〕〔多有丝少无丝〕游离核→〔质
裂,壁成〕胚乳细胞〕
2、细胞型胚乳的发育〔大多数合瓣花〕 即核分裂后即行细胞质的分裂和新壁的形成,不出现游离核时期。
3、沼生目型胚乳〔沼生目植物如慈姑,泽泻及少数双子叶植物如虎 耳草属,檀香属〕
第一节 种子的发育
种子的形成
种子的形成:包括胚,胚乳和种皮的 形成。
它们分别由受精卵,受精的极核和珠被 发育而来。
胚珠 → 种子
胚囊
受精极核 → 胚乳
胚珠 珠心〔吸收〕受精卵 → 胚
珠被
→ 种皮
种子
一、胚的发育
由受精卵发育为胚的过程中要经过 两个阶段:休眠阶段和原胚阶段
休 眠:卵受精后,产生一层纤维素的壁, 便进入休眠状态。休眠期的长短,一般 几小时,也有的长达几个月。
聚合瘦果,如草莓、毛茛、蛇莓等的果实;
果实的名词解释植物学

果实的名词解释植物学
果实是植物繁殖后代的重要器官,通常是由花托和花萼部分发育而来。
在植物学中,果实被分为两大类:浆果和坚果。
浆果通常呈球形或椭圆形,内部含有多个小核,如草莓、蓝莓、石榴等。
坚果则通常是卵形或椭圆形,内部有一个大核,如核桃、杏仁、栗子等。
果实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花托和花萼部分发育成为果实的雏形。
2. 花粉通过授粉后,进入子房中并与细胞核结合。
3. 子房开始逐渐增大,内部细胞开始分化,形成胚乳和内种皮。
4. 外部细胞逐渐老化、木质化,形成外种皮。
5. 果实成熟时,内部种子开始发芽,并可以通过果实的果肉来繁殖新植物。
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植物学家还注意到了一些特殊的果实,如一些浆果类植物会在果实内部储存糖分和水分,以便在干旱环境下生存。
而一些坚果类植物则会在果实内部含有油性物质,以便在干旱环境下保持水分。
果实是植物繁殖后代的重要器官,不同类型的果实体现了植物不同的进化策略和适应性。
第七讲 果实和种子

玉米种子的结构
.果实的发育.结构和传播
. 果实的发育与结构
胚珠发育成种子的过程中,能合成吲哚乙酸等激素刺激子房 迅速生长,发育为果实.根据果实的结构,可将其分为二大类:
真果: 果实由纯子房壁发育而成.
外果皮 果皮薄,常具有气孔、角质、蜡被、表皮毛等.
变化较大,一些种类由含丰富营养物质的薄壁
双子叶植物大多数无胚乳,但是蓖麻,莲种 子里有胚乳;单子叶植物大多数有胚乳,但是慈 姑,泽泻等的种子里没有胚乳。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种子的胚
子叶——有两片,肥厚 贮存营养物质.
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
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 端. 胚轴——连接胚芽和胚 根的部分.
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蓖麻
椭圆形,稍侧扁,种皮坚 硬,光滑并具花纹 一端有种阜,腹面中央有 一长形隆起的种脊 种皮里面是白色的胚乳, 含大量油脂 紧贴胚乳内方是2片叶状 的子叶,有明显脉纹 2片子叶相连处为胚轴, 胚轴上方是胚芽,下方是 胚根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小麦
1)Seed coat:与果皮合生 且不易分离,故小麦籽粒 在植物学上叫颖果
水 力 水生和沼泽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多具有疏松的组织 传 播 结构. (如莲的"莲蓬"能运载果实浮于水面.)
. 果实的发育与类型
根据果皮的来源分为:
真 果 果皮仅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假 果 果皮由子房壁和花的其它部分共同发育而来.
根据一朵花中雌蕊的数目分为:
单 果 仅有一枚单雌蕊或复雌蕊,发育形成一个果实.
. 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
在一般情况下,子房一定要经过受精作用,才能发 育成果实,但一些植物不经过受精也能结实.这种 现象称单性结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干果
果实成熟时果皮干燥,依开裂与否可分为裂果与闭果两类。 (1)裂果:成熟后果皮裂开。裂果因心皮数目及开裂方式不同,又分下列几种:
①荚果:由单雌蕊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腹缝线与背缝 线裂开,果皮裂成2片,如豆类。花生的荚果不开裂。
②蓇葖果:由单雌蕊或离生单雌 蕊发育而成,成熟时只沿一个缝 线开裂。
⑴浆果:果皮除最外层外都肉质化,常由复雌蕊发育而成。如葡萄、 番茄、柿子等,瓜类的瓠果、柑桔类的柑果(橙果)也为浆果。
(2)瓠果:
花托+外果皮 果壁;中果皮+内果皮 肉质可食部分;胎座发达(西 瓜中为主要可食部分)。
(3)柑果: 外果皮革质,内有油囊(内分泌结构);中果皮髓质,有维管束; 内果皮膜质,分为数室,室内生有多个汁囊,为主要食用部分。种 子中有多胚。
2,4-D)等刺激等。
四、 果实的类型
(一)按心皮情况分:
单果:由单雌蕊 或复雌蕊发育而成
聚合果:由离生 单雌蕊发育而成
聚花果(复果): 如由整个花序发育 形成的果实称,如 菠萝、桑、无花果。
(二)根据果实成熟时果皮的性质分类
1.肉果:成熟时果皮肉质化,肥厚多汁。根据果 皮的来源与性质不同又分为以下几类:
在大多数植物中,珠心在胚囊以及胚和胚乳的发育中 已被分解、吸收,它们的种子中无外胚珠存在。
外胚乳与胚乳为同功而不同源的组织。
二、胚的发育
顶细胞(合点端)
胚体
合子 不均等横分裂
有丝分裂
基细胞(珠孔端)
胚柄
(一)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合子
不均等分裂
合点端
珠孔端
顶细胞
基细胞
球形原胚 胚柄 胚根原
心形胚 鱼雷形胚 成熟胚(部分)
果实由子房和花的 其它部分(如花托、 花萼、花冠)或整 个花序发育而成。 如苹果、梨、瓜类、 菠萝等。
三、单性结实
有些植物不经受精也能形成无籽果实的现象。(无 籽果实不一定是单性结实)
1.自发(营养)的单性结实 不经过授粉或其它任何刺激,子房发育形成无籽果
实。如某些品种的柑桔、葡萄、柿子、香蕉。 2.刺激单性结实 雌蕊须经过一定刺激,子房才能形成无籽果实。 如用马铃薯花粉刺激番茄柱头,用生长激素(IAA、
(4)核果:常1心皮,种子1粒,内果皮坚硬,包于种子之外,构 成果核。有的中果皮肉质,为主要食用部分。如桃、杏、梅等。
桃果实结构: 子房壁的外表皮 外果皮(表皮+厚角组织),起保护作用。 子房壁的基本组织 中果皮(食用部分),起贮藏作用。 子房壁的内表皮 内果皮(坚硬、木质化)
(5)梨果:由子房下位的花所形成,下陷花托与心皮结合,在形 成果实时,花托部分膨大成为可食的部分。 苹果果实结构:花托(也有人称花筒,认为由花托、花萼、雄蕊基 部合成发育而成)、果皮(外、中、内)、种子。
第十章
果实与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第一节 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种子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
受精卵
胚
受精的中央细胞 胚乳
受精胚珠
少部分 外胚乳
珠心 大部分被吸收
珠被
种皮
种子
一、胚乳的发育(初生胚乳核 胚乳)
(一)核型胚乳:
பைடு நூலகம்
初生胚乳核 核分裂 多数游离核 质分裂 多细胞的胚乳
(二)细胞型胚乳:
初生胚乳核 核分裂、质分裂 多细胞的胚乳 (三)沼生目型胚乳
3. 不定胚:有些植物的珠心或珠被细胞可分裂形成 数群细胞,侵入到胚囊中,发育形成一个或数 个同样具有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的胚,这种 胚称为不定胚。
4. 多胚现象:一粒种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的胚的现象。
产生多胚现象的原因: 胚珠中有多个胚囊; 珠心、助细胞、反足细胞等产生不定胚; 裂生多胚。
三、种皮的发育
(一)以果实自身的机械力量散布 种子
如大豆、油菜、喷瓜等。 (二)人和动物的传播
如松鼠、鸟等传播,人也可传播。 (三)风力传播
小而轻,常生有毛、翅等构造。 (四)水力传播
一些水生或沼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可借助水力进行传播。如莲蓬、 椰子。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生活史的概述
一、被子植物生活史概念: 从上一代种子萌发到下一代种子产生的整个生活历程。
(2)闭果
成熟后果皮不裂开。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瘦果:由1至数枚心皮形成的小型闭果,种子1枚, 果皮坚硬,果皮与种皮易于分离。如向日葵。
②翅果:果皮伸长成翅,如枫杨。
③坚果:果皮坚硬,内含1粒种子,如板栗。
④颖果:种子成熟时果皮与种皮愈合在一起。如玉 米、小麦、水稻等。
五、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如八角沿腹缝线开裂,广玉兰沿 背缝线开裂。
③蒴果:由复雌蕊发育而成,成熟时有各种裂开的方式。
背裂:棉花; 腹裂:烟草、芝麻; 孔裂:罂粟、虞美人; 周裂:马齿苋。
④角果:由2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具假隔膜,侧膜胎座,成熟 后,果皮从两个腹缝线裂成两片而脱落,留在中间的为假隔膜。 如油菜的长角果,荠菜的短角果。
胚根
胚芽 胚轴 子叶
过荠 程菜
胚 的 发 育
原幼成胚胚熟期期胚期
(二)单子叶 植物胚的发育
2细胞原胚 棒状胚
一侧出现凹刻(梨形胚)
成熟胚
(三) 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1. 无融合生殖的概念:有些植物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的融合(受精),而产生 有胚的种子的现象称为无融合生殖。
2. 无融合生殖的类型: (1)单倍体无融合生殖(减数胚囊的无融合生殖)
珠孔室(大)
游离核 胞质分裂 多细胞
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胚囊分成
合点室(小)
游离核
核多次 分裂
(四)无胚乳种子:胚乳养料为胚发育时吸收用尽。
(五)外胚乳:
有些植物的胚囊外的一部分珠心组织随种子的发育而 增大,形成类似胚乳的贮藏组织,称为外胚乳。
外胚不同于胚乳,它是非受精的产物,为二倍体组织。
外胚乳在有胚乳的种子(如胡椒、姜)中出现,也可 以发生于无胚乳的种子中(如石竹、苋)。
1 . 珠被1层
种皮1层(如向日葵)
种皮2层(如油菜、蓖麻)
2. 珠被2层 种皮1层 内珠被发育而成,如水稻、小麦
种皮1层 外珠被发育而成,如大豆、蚕豆
3. 假种皮:有些植物的种皮外面还有一些覆盖层,它是由珠 柄、胎座等部分发育而来的。如荔枝、龙眼。
棉纤维为种皮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红米、黑 米等为种皮细胞内含有色体、花色素。
单倍体孤雌生殖:卵细胞 未受精 胚。 单倍体无配子生殖:助细胞或反足细胞 未受精 胚。 后代是单倍体,不育。 (2)二倍体无融合生殖(未减数胚囊的无融合生殖)
孢原细胞
胚囊(2N) 卵细胞(2N) 胚(二倍体孤雌生殖)
或后珠代心是一二部倍分体不细,经 分胞可减 裂数育
其它细胞 胚不(受二精倍体无配子生殖)
二、被子植物生活史的两个基本阶段: (一)二倍体阶段(孢子体阶段): 从双受精后产生的种子萌发,形成植株,开花后在雄蕊,雌蕊中分别 产生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的阶段。 (二)单倍体阶段(配子体阶段): 花粉母细胞、胚囊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之后分别在成熟花粉粒、成熟 胚囊中产生精细胞、卵细胞的阶段。配子体不能独立生活,而寄生在 孢子体上面。 两个重要环节和转折点:减数分裂、精卵融合(受精作用)。
荠菜种子发育过程
原胚期
幼胚期
成熟胚期
双子叶植物蚕豆种子结构
单子叶植物小麦“种子”结构
第二节 果实的发育、结构和传播
一、果实的发育
二、果实的一般结构
1.真果
果皮+种子。 (果皮和双受精 现象都是被子植 物特有)
果皮来源于子房壁,变化较复杂,典型的分为外果皮、中 果皮、内果皮。如桃。
2.假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