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

要求:1.用记号笔标注重点,熟知著名诗人的生平,归纳常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2.一周内容,每天积累六位诗人概述。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人生经历:陶渊明(365—427),东晋末年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 人。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
曾几度出仕,担任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
自觉深受羁缚,后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直到病故。
思想内容: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
作品主要表现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作为劳动者的喜悦,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和第三首《种豆南山下。
》还有的诗写他的社会理想,如《桃花源诗》。
艺术特点:语言朴素,善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自然,意境优美,情致悠然冲淡。
(2)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人生经历:骆宾王(约638—?),唐代诗人。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父死后,早年生活贫困。
仕途上历经挫折和失败,后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中。
兵败,骆下落不明。
思想内容:曾久戍边城,写了不少边塞诗,抒写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或写边塞生活的亲切见闻。
而《咏蝉》, 则借蝉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艺术特点:五律工整精练,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
(3)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人生经历:王勃(约 650—676),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青年时代就迫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
出仕以后,又两次因事废官,一生处于下位。
最后溺水,受惊而死。
思想内容:王勃的诗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著名词作有《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备】
《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李清照
1084.3.13日~1155.5.12
.宋代(南北宋之交)
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
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备】
《早春呈水部员外郎》。
17、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
贞元九年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用比兴寄托手法,为时人推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嫡(dí)出:由正妻所生的孩子,一 般家业或者王位 都由嫡长子继 承。
庶(s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 下,姬妾,或者 非正妻的嫔妃所 生的孩子叫庶 出。
2、杜甫 唐朝由盛转衰712-770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 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 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 , 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 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 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 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 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 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 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 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 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相 思 》、
《山居秋 暝
诗词人
名号
出生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代表作
其它
称“王右 丞”,因笃 信佛教,有 “诗佛”之 称
省运城市) 人,祖籍山 西祁县
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 篇幅 短小,语言精美, 音节较为舒缓, 用 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 情,尤为相宜。
五言或七言绝句, 感情真挚, 语言明 朗自然,不用雕饰, 具有淳朴深厚之 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 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3、苏轼
1037~1101
宋代
字子瞻,又 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 称“三苏”, “唐宋八 大家”之一
汉族,北宋 眉州眉山 (今属四 川省眉山 市)人。嘉 祐(宋仁宗 年号,1056~1063) 进 士。
首次进京应试,就受到主考 官欧阳修的称赞一时声名大 噪。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 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 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 时任翰林学士, 曾出知杭州、 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 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 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 励后进。【备】
诗人简介资料大全

诗人简介资料大全以下是一些中国著名诗人的简介资料: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具有豪放、奔放、飘逸、清新等特点,被后人称为“诗史”。
代表作品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他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表达深沉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代表作品有《登高》、《春望》、《三吏》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语言通俗易懂,风格自然流畅。
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长恨歌》等。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豪放,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作品。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历史学家和军事家。
他的诗歌多描写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风格雄浑豪放。
代表作品有《示儿》、《钗头凤·世情薄》等。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的词多描写战争、民生和情感,风格豪放悲壮,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作品。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陵,唐代诗人,以善于写边塞诗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素,但造境极为深远。
代表作品有《登鹳雀楼》、《送别》等。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多涉及政治、历史和人民疾苦,风格清新明快,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等作品。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田园诗派之鼻祖”。
历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中国历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1.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想象丰富,辞藻绚烂,常用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融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成雄奇壮丽的境界,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大纲选其离骚节选和湘夫人2首;2. 曹操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其诗或反映汉末动乱现实,或抒发个人宏大抱负;情感深沉,慷慨悲凉;大纲选其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3首;3. 曹植东汉末期,三国初期魏国其诗前期大都表现游乐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期作品则充满愤激情绪,有的还能反映人民疾苦;笔力雄健,词采华茂,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讲究形式美,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纲选其七步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视死忽如归2首;4. 陶渊明东晋人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语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境;大纲选其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3首;5.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其诗题材丰富,感情真挚;大纲选咏鹅1首;6. 王勃初唐其诗于清丽婉畅之中带有宏放浑厚的气象;人称“诗杰”;大纲选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7. 贺知章唐朝人写景之诗,较清新通俗;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大纲选其咏柳回乡偶书少小……8. 王之涣盛唐着名边塞诗人;其诗雄奇豪放,音乐性强,脍炙人口;大纲选其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9. 孟浩然唐代诗人其诗多写隐居闲适生活和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见长;大纲选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3首;10.王昌龄盛唐的边塞诗人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闺怨、宫怨、送别之作,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 有"七绝圣手"之誉;大纲选其出塞其一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3首11.王维盛唐时期的着名诗人其诗前期多写边塞生活,后期多写山水诗;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誉为“诗佛”;大纲选其使至塞上鹿柴竹里馆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6首;12.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风格雄奇奔放,前无古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大纲选其古朗月行静夜思秋浦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17首;13.崔颢唐代早期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体验边塞生活,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大纲选其黄鹤楼1首;14.王翰唐朝恃才不羁,诗多壮丽之词,多属边塞风格;大纲选其凉州词1首;15高适唐朝以边塞诗着名,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情调悲壮苍凉,笔势豪健雄壮奔放,激昂慷慨;大纲选其别董大1首;16.刘长卿唐朝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贬谪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之情;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雅洗练,接近"王孟",擅长五言,尤工五律,有"五言长城"之称;大纲选其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首;17 杜甫唐朝其诗显示唐朝由盛及衰,称为"诗史",思想深厚,境界开阔;以古体、律诗见长,反映民间疾苦,表达爱国之情;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人称为“诗圣”;大纲选其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绝句四首其三绝句二首其一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岳旅夜抒怀春望咏怀古迹其三蜀相登高兵车行阁夜客至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首;18. 岑参唐朝以七言诗见长,后期边塞诗生动夸张,慷慨激昂,表现了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积极乐观精神;作品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形成了奇峻壮阔的风格;大纲选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首;19、韦应物唐朝其诗多关心民间疾苦,表达愤世忤时之作,以描写田园景物者最着名;简淡秀朗,意境高远,语言简洁,风格淡雅,富有诗情画意;大纲选其滁州西涧1首把春雨中荒山野渡的景色写得优美如画,又含蓄地流露出待渡者的怅惘心情,颇耐寻味;20. 卢纶唐朝其诗多送别酬答,也有少数反映边塞将士生活的作品,大纲选其塞下曲其二1首;21. 孟郊唐朝其诗多感伤自己的遭遇,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形成瘦硬奇警的风格,"郊寒岛瘦" ;曾称之为“诗囚”;大纲选其游子吟1首,写的平易自然,意味深隽;22. 常建唐朝常以山村、寺观为题材,其诗多为五言;大纲选其题破山寺后禅院1首;23. 韩愈唐朝其诗力求新奇,境界壮阔,以文为诗,自成一家,但过分避熟求生,不免流于险怪;大纲选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首;24. 刘禹锡唐朝诗文俱工,自成一家;他仿效民歌体,独创竹枝词诗体;竹枝词具有健康开朗的情调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于唐诗中别开生面,别具风格;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人称其为“五言长城”;大纲选其竹枝词其一秋词其一望洞庭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浪淘沙其一乌衣巷7首;25. 白居易唐朝其诗以政治讽喻诗为主,揭露封建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长篇叙事诗琵琶行语言优美而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人称“诗魔”;大纲选其观刈麦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琵琶行4首;26. 元缜唐朝前期诗作对当时社会矛盾有所揭露,后期则多写身边琐事,意义不大;大纲选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1首,反映其对白居易的深厚友情,以哀景抒哀情,景语即情语;27. 贾岛其唐朝诗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也有个别清新动人的小诗;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人称其为“诗奴”;大纲选其寻隐者不遇1首; 28. 李贺唐朝其诗多诉说怀才不遇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愤懑,想象奇特,构思精巧用词瑰丽,色彩浓艳,独树一帜,称为"长吉体";由于生活面狭窄和过于追求新奇险怪,许多诗歌也不免流于晦涩,往往有奇句而欠缺完整的形象、意境和脉络;故称其为“诗鬼”;大纲选其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2首;29. 杜牧唐朝其诗多指陈时政之作,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写景抒情的小诗,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意境深远,在晚唐轻浮艳丽的诗坛上独树一帜;人称其为“杜紫薇”;大纲选其清明山行江南春过华清宫其一泊秦淮赤壁秋夕7首;30.李商隐唐朝其爱情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词句精警,色彩浓丽;大纲选其乐游原夜雨寄北无题锦瑟4首31.温庭筠唐朝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善于创造意境,表现情思;其诗风格高昂,笔力雄健;其词内容多为闺怨之情,风格柔靡,手法多变,为花间派创始人;大纲选其诗商山早行1首,词忆江南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首;32.李煜南唐朝其词前期多反映宫廷生活;后期多怀念往昔,吟叹身世,艺术成就极高;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内心情感,语言明净自然,形象鲜明,扩展和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大纲选其浪淘沙相见欢虞美人3首; 33.范仲淹北宋,其词仅五首传世,以善写边塞风光和抒发羁旅情怀为特色,境界开阔而深沉,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领域;大纲选其渔家傲1首;34. 晏殊北宋,追踪西昆体,主要表现闲适享乐生活的乐趣,偶尔也流露出寂寞空虚之感,风格清新婉丽;大纲选其浣溪沙1首;35.王安石北宋,其诗文雄健刚劲峭拔;其诗遒劲清新,小诗情韵深婉;词作不多但意境开阔;大纲选其桂枝香·金陵怀古1首;36. 苏轼北宋,诗于晚唐后另辟蹊径,世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题材广泛,境界阔大;其农村词风格清新;人称诗神大纲选其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4首,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念奴骄·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5首; 37. 秦观北宋,婉约派主要词人,艺术成就较高; 其词多写个人身世羁旅行役及男女情爱,善于通过凄迷景色和婉转语调,表达感伤情绪,格调轻柔曼丽;大纲所选鹊桥仙1首与其他词相比,思想较为积极; 38.周邦彦北宋,诗作内容较空虚,不外闺情羁愁之类,格律法度极为精审,语句雕琢工巧,喜化用前人诗句,长调尤善铺叙;大纲选其词苏遮幕1首;39.李清照宋朝,前期词描写闺中悠闲生活和夫妇间离别情绪,后期主要悲叹身世,寄寓家国之思,流露出爱国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艺术上力求专精,富于创造性,语言不假雕琢,而音调流转和美,形象鲜明生动,风格婉约而兼有爽朗豪放;号称易安居士大纲选其诗夏日绝句1首,词声声慢醉花阴一剪梅3首; 40. 陆游南宋,诗词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愤恨心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语意明快;还有些描写山水景物和风俗人情的作品清新俊逸,别具风采;词以沉郁雄放为主要特色兼又柔婉清逸的情趣;大纲选其诗游山西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5首;41.范成大南宋,晚年擅长写田园生活景象,不少篇章把农村自然风光的描写与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田园诗以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使金途中曾写七十二首七言绝句反映中原人民的悲惨生活和渴望光复的心情,谴责宋朝统治者昏庸误国,爱国感情极为真挚;大纲选其夏日田园杂兴1首;42.杨万里南宋,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大纲选其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首;43.辛弃疾南宋,主要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境界雄奇阔大,感情热烈奔放;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小词清新婉丽,韵味深长;大纲选其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3首;44. 姜夔南宋,精通音律,词风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大纲选其扬州慢1首;45.文天祥南宋,诗词含有强烈的民族尊严意识和大义凛然的豪情,都是蘸着血泪写下的;大纲选其过零丁洋1首;46.关汉卿元杂剧奠基人;其剧多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表现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聪明才智;剧情紧凑集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质朴自然,富有表现力;大纲选其窦娥冤;47.张养浩元代,大纲选其山坡羊·潼关怀古56.张可久散曲内容主要为啸傲湖山,嘲风弄月,偶尔怀古伤今,流露对现实不满;艺术上追求工巧,注重炼字协律,风格典丽;大纲选其醉太平;48.王实甫元杂剧作家;作品多取材于封建上层社会,表现反封建礼教内容戏剧性强,语言优美,后人曾用"花间美人"形容其语言风格;大纲选其端正好·长亭送别;49. 王冕元末明初,其诗多写隐逸生活,诗风遒劲纵逸,自然质朴,不拘常格;大纲选其墨梅1首;50. 于谦明代,诗风朴实刚劲,真切感人;大纲选其石灰吟1首;51.夏完淳明代,其诗充满爱国激情和时代气息,慷慨悲凉而又高亢激越;语言华美,意境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大纲选其别云间1首;52. 郑燮清代,他的诗没有沾染当时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风气,着重抒写真情实感,清新流畅,自成一派;大纲选其题竹石1首;53.龚自珍清代,近代思想界先驱,主张革新;其诗想象奇异,文辞瑰丽,风格多样,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实现了政论与诗的巧妙结合;大纲选其己亥杂诗2首;54.马致远元代,擅长写景,曲文优美,影响深广;大纲选其天净沙·秋思;唐宋八大家韩愈: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宋、齐、梁、陈、魏、齐、周、隋;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醉翁一人,天圣进士;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诗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着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着有<嘉佑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是北宋着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5,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作品有等;苏辙:字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佑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之一;。
最新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1)

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的知识总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缺乏在商业统计、会计,理财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也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这些都反映出我们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
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
嫡(dí)出:由正妻所生的孩子,一般家业或者王位都由嫡长子继承。
庶(s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一览表

中国历代着名诗人一览表巍巍中华五千年出现了数不清的风流人物和诗词名家,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下面就跟随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都有哪些着名的诗人吧。
还可以点击相应链接查看其代表作品,希望对您鉴赏古文化有所帮助!一、先秦至隋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而死。
2、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人。
卫人称为庆卿,燕人称为荆卿、荆叔。
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3、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击败。
4、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即汉高祖。
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王朝建立者。
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5、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
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6、李延年(—约前90),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
汉音乐家,善歌,又善创新声。
7、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官至丞相,封魏王。
8、刘桢(—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
9、徐干(171—218),字伟长,北海(治今山东潍坊西南)人。
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10、曹丕(187—226),即魏文帝。
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220—226年在位。
1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着名诗人。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诗品》称他为“建安之杰”。
12、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
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DOC

8、李清照
日~
.宋代(南北宋之交)
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政治讽刺诗,观点鲜明,风格刚健爽朗,讽刺辛辣有力。
《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石头城》、《竹枝词》。
18、柳宗元
(773-819),
字子厚
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
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备】
《早春呈水部员外郎》。
17、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
贞元九年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用比兴寄托手法,为时人推崇。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相思》、《山居秋暝
6、白居易
(772年—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生于河南新郑,后迁居河南荥阳。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3、苏轼
1037~1101
宋代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李清照
1084.3.13日~1155.5.12
. 宋代(南北宋之交)
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苏轼曾任职杭州,疏浚西湖,筑造“苏堤”,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
4、陶渊明
365年—427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
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 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诗词人
名号
出生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代表作
其它
1、李白
盛唐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李商隐பைடு நூலகம்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
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
嫡(dí)出:由正妻所生的孩子,一般家业或者王位都由嫡长子继承。
庶(s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
2、杜甫
唐朝由盛转衰
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
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5、王维
701年-761
唐朝
、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所作《感遇诗》和边塞诗,其内容丰富,刚健朴质,现实性很强,实践了他的理论主张。以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扫荡齐梁余风,开启了一代新风。
《登幽州台歌》。
13、王之涣
(688-742),
字季陵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与王翰、王昌龄被称为边塞三王。
以描写西北边疆风光著称,其诗气势磅礴,音韵优美。绝句成就很高,可惜流传的作品很少,但篇篇堪称佳品。
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山水诗意境深沉,情致委婉。幽峭明净,风骨凛然。
《江雪》
19、元稹
(779-831)
《春晓》、《过故人庄》、《临洞庭上张丞相》、《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
10、岑参
cén shēn)
715—770
唐代
边塞诗人,人称“岑嘉州”
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后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别董大》
16、韩愈
(768-824),
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过吏部侍郎,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
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主张文道合一,在文章内容上提倡言之有物,在形式上提倡散文,反对骈文,文风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与柳宗元合称韩柳。
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著名词作有《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备】
649-676
字子安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水身亡,年仅二十七岁。
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滕王阁序》
12、陈子昂
(661-702),
字伯。
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他对自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被誉为诗骨。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出塞》、《闺怨》
15、高适
(702-765)
字达夫
年少穷苦落魄,四十岁后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不久即辞去,后来在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幕中掌书记,接触了大漠神奇风光和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
写了大量边塞诗,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气势雄浑,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感情真挚,富有浪漫主义特色。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与岑参齐名,也称“高岑”。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备】